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_望岳_春望_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对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的是()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趁着天亮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二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深受被征兵之苦的情形。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
3、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横蛮官吏的强烈愤慨。
4、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情节紧紧围绕“暮投石壕村”一句展开。
B.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C.表明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D.表明老妇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石壕吏》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抓人打仗的不满和对广大百姓的同情,是首优秀的抒情诗。
B.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年老体衰的老妇人最终被官吏捉走了。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见老妇人非常值得哀怜,三个男孩,有两个刚刚牺牲在战场上。
D.“泣幽咽”中“泣”指有泪无声,“咽”指哭声梗塞低沉。
二、文学常识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
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练习-25 杜甫诗三首
25 杜甫诗三首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决眦.()老妪.()不胜簪.()泣幽咽.()邺.城戍()青未了.()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决眦..入归鸟()(2)浑.欲不胜簪()(3)老翁逾.墙走()(4)犹得..备晨炊()(5)吏呼一何..怒()(6)死者长已.矣()3.根据诗意,用“/”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春望》一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的看法呢?5.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望岳》一诗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表现长安城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表明差役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8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7.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_的形象。
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1题。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初中语文八年级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1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填空。
①《望岳》选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造化钟神秀(聚集)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4.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一)语段点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望岳_春望_石壕吏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同步练习题1.填写: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答: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
3.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4.《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B)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5.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C)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6.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C)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三首》(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三首》(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荡胸生/层云,决此进/叫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吏呼/一何怒D.二男/新战/死2.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怒号(háo)挂罥(juàn)塘坳(ào)俄顷(qǐng)B.布衾(qīn)丧(sàng)乱见此屋(xiàn)大庇(bì)C.突兀(wù)广厦(shà)辗冰辙(niǎn)两鬓(bīn)D.口称敕(chì)两骑(jì)红绡(xiāo)系牛头(xì)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俄顷风定云墨色(不久,一会儿)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贫寒的穷苦人)C.心忧炭贱愿天寒。
(希望) D.翩翩两骑来是谁?(这里形容宫使得意忘形的样子。
)4.文学常识填空。
(1)《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三吏”除《石壕吏》外,还包括、;“三别”包括、、。
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零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自,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
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卖炭翁》是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作者,字,号,唐代诗人。
与元稹共同倡导运动,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5.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杜甫诗三首》习题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35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杜甫诗三首》习题-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杜甫诗三首》习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句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而“割”字又好在何处?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3、你怎样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人认为花不会流泪,鸟也不会惊心,你怎么认为?三、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叙事、抒情)诗,体裁是_______ 古诗,他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_______、_____。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_望岳_春望_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同步练习题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解释加点词。
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荡胸生曾.云:④老翁逾.墙走.:⑤死者长已.矣:⑥泣幽咽..:⑦老妪..出门看:⑧犹得.备晨炊:⑨听妇前致词..:..:⑩天明登前途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
4.默写填写:(1)造化钟神秀, (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
(6) ,老妇出门看。
(7)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8)《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9)《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10)《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5. 赏析:”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一句好在哪里?(5分)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6分)7.《春望》一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8.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分)二、默写诗句:(42分)1.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选自《》2. ,山山唯落晖。
,猎马带禽归。
3. ,。
,。
《秋词》作者。
4、山下兰芽短浸溪,,。
?门前流水尚能西!。
选自《浣溪沙》作者代。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选自崔颢的《》6、,。
霜落熊升树,。
选自北宋梅尧臣写的《》7、,尚思为国戌轮台。
出自爱国诗人写的《》8、,白水绕东城。
9、挥手自兹去,。
选自代李白的《》10、气蒸云梦泽,。
,端居耻圣明。
11、东皋薄暮望,。
出自代王绩的《》12、乡泪客中尽,。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 同步练习(2)新课标 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2)一、基础知识。
1、填空。
(22分)①《望岳》一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②《春望》一诗中的颔联是,。
③《石壕吏》一诗中表现出差役如狼似虎和老妇衰婉可怜的一句是,。
④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人称其诗为,称他为。
课本所选的三首诗出自,此文集是以他的命名的。
请写出除课本外的他的两首代表作,。
2、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5分)3、解释加点词。
(12分)①老翁逾.墙走②妇啼一何..苦③死者长已.矣④请.从吏夜归⑤急应.河阳役⑥犹得..备晨炊4、下列四句中语言最简明的一句是()(4分)A、三年前,当时村民过河要绕很远很远的路;现在有了桥,方便多了。
B、假如我们一旦放松了对大桥施工的监督管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C、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些感人的诗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长期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的缘故。
D、我省家电商业协会蔡先生提醒消费者走出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与服务的误区。
二、阅读理解。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全篇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诗中的一句话展开的,请将这句作为全诗总纲的话找出来。
(7分)6、结合诗歌内容及其背景,谈谈石壕吏为何要“夜”捉人?(7分)7、诗歌最后“如闻泣幽咽”暗示我们是谁在哭泣?“独与老翁别”又暗示了事件怎样的结局?(7分)8、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7分)9、“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7分)10、老妇人的前致词明显的多次转折,暗示她并不是一口气说完的,中间省略了差役的多次逼问。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五首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五首练习题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五首练习题☆课文导读《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
《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景之苦,表达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
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的'体现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决眦(zì) 未了(liǒo)搔(sōo) 簪(zōn)逾墙(yú) 邺城(yè) 戍(shù)老妪(yǜ) 幽咽(yè)二、词语释义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决眦入归鸟:眦,眼眶,眼角。
烽火连三月:喻指战火。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
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逾墙走:走,跑。
吏呼一何怒:呼,大声吆喝。
怒:凶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
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
且,暂且。
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备晨炊:备,准备。
炊,烧火做饭。
泣:小声抽泣,啼哭。
三、语句解读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杜甫诗三首-练习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写到。
2.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诗的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1、望山河草木花鸟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3、安史之乱、望见了经历战乱后长安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4、其实花并非真正溅泪,鸟并非真在精心,诗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怨恨离别之意。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展现画面:诗人焦虑的思考国家的危机存亡,心中想着他的百姓会怎样。
头上白发本来稀少,不断搔抓,就更少了。
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写景运用了反衬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请找出这个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2分)2、、“城春草木深”的“深”字有什么含义?(好在哪里)3、此诗的尾联描写诗人在春望中做出了一个细节动作,这一细节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语文)
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钟:)⑶荡胸生曾云(荡胸:)⑷会当凌绝顶(会当:)⑸家书抵万金(抵:)⑹浑欲不胜簪(浑:)⑺老翁逾墙走(逾:)⑻吏呼一何怒(一何:)⑼有孙母未去(去:)⑽犹得备晨炊(犹得:)4.填写: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6.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9.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吏呼一何..苦。
..怒,妇啼一何⑵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一)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杜甫诗《望岳》《春望》《石壕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
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⑴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⑵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进入诗中境界。
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这首诗意境深远,初二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恐不易领会。
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
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
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
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人教版八上语文《杜甫诗三首》课后同步练习
25杜甫诗三首练习
一、完成下列词语。
决zì()搔()更短不胜zān()逾()墙
邺城shù()老妪()晨炊()泣幽咽()
二、写出下边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夜久语声绝()老翁逾墙走()一男附书至()
存者且偷生()室中更无人()烽火连三月()
浑欲不胜簪()感时花溅泪()会当凌绝顶()
三、填空。
1.本课三首诗均选自《》,作者,是朝杰出诗人,有“ ”之称,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由盛而衰的过程,号称“ ”。
后人常用四字“ ”来概括他的诗歌风格。
2.《石壕吏》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诗。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春望》是近体诗中的。
3.《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达心情激荡和眼界空阔的诗句是“ ”其中“ ”一句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春望》中写人间真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的千古传诵的诗句是“ ”。
5.杜甫的诗作中,“三吏”、“三别”描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
“三吏”指,“三别”指。
6.《石壕吏》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安”和“史”分别。
7.《石壕吏》诗中“ ”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由此生成。
四、阅读《石壕吏》,回答问题。
1.以下三句中的“夜”字,各说明了什么?
有吏夜捉人()请从吏夜归()夜久语声绝()
A.肝肠已寸断,此身何足惜B。
深夜堵门捉,更见吏凶恶C。
人在断肠时,倍觉夜难熬。
2.“有吏夜捉人”为什么不说“有吏夜征兵”?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4 人教新课标版
25 杜甫诗三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2)决眦入归鸟(3)白头搔更短(4)浑欲不胜簪(5)老翁逾墙走(6)三男邺城戍(7)如闻泣幽咽(8)老妪力虽衰2.填空(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4.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检测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第一部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
2.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
⑵造化钟神秀(钟:)
⑶荡胸生曾云(荡胸:)
⑷会当凌绝顶(会当:)
⑸家书抵万金(抵:)
⑹浑欲不胜簪(浑:)
⑺老翁逾墙走(逾:)
⑻吏呼一何怒(一何:)
⑼有孙母未去(去:)
⑽犹得备晨炊(犹得:)
4.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6.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8.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9.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吏呼一何
..苦。
..怒,妇啼一何
⑵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一)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解释诗句中的词语。
一男附书至(书:)
二男新战死(新:)
死者长已矣(已:)
室中更无人(更:)
11、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2、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13、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14、“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
②
③
(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烽火
..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1)城:(2)搔:
(3)浑:(4)烽火:
16.在诗中空缺处填入原诗句。
17.首联写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
18.颔联寄于,表达之感,运用了的修辞。
19.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
20.本文以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之情。
21.表达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本诗押韵的字是,韵脚是。
23、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虚写景物的诗句是。
24、“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25、“天涯若比邻”中“比邻”的意思是。
26、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第三部分
27.在下列诗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花、鸟名称。
⑴接天无穷碧⑵映日别样红
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⑷驿路处处开
⑸几处争暖树⑹谁家啄春泥
⑺西塞山前飞⑻依旧笑春风
28.以“鸡声茅店月”为上句,选出能与之组成对偶的下句()
A、燕语似讥人
B、野旷天低树
C、人迹板桥霜
D、郝郎明月夜
29.请举出三名唐代著名诗人并各写一篇作品。
⑴
⑵
⑶
30.杜甫被誉为“诗圣”,请写出下列作者的雅号:
李白李贺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