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二会考复习资料资料
文科班必修二会考复习资料
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孟德尔定律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表述成:紫花,高茎)。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表述成:Aa、AaBb)(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Aa、Bb等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P:高豌豆×矮豌豆P:AA×aa↓↓F1:高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P:黄圆×绿皱P:AABB×aabb↓↓F1:黄圆F1: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9 :3 : 3 : 1 9 :3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略2、受精作用——略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减数分裂过程及数量变化4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恒定有重要意义。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会考考点归纳(表格版)
高中数学学考知识点汇总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 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 ,x A x A ∈∉。
元素特点: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关系子集x A x B A B ∈⇒∈⇔⊆。
A ∅⊆; ,AB BC A C ⊆⊆⇒⊆ n 个元素集合子集数2n 。
真子集00,,x A x B x B x A A B ∈⇒∈∃∈∉⇔⊂ 相等,A B B A A B ⊆⊆⇔= 运算交集{}|,x x B x B A A ∈∈=且 ()()()U U U C A B C A C B = ()()()U U U C A B C A C B = ()U U C C A A =并集{}|,x x B x B A A ∈∈=或 补集{}|U x x U C A x A ∈=∉且 充要 条件充分条件 p q ⇒,p 是q 的充分条件 若命题p 对应集合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p q ⇒等价于A B ⊆,p q ⇔等价于A B =。
必要条件 p q ⇒,q 是p 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p q ⇔,,p q 互为充要条件 量词全称量词 ∀,含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其否定为存在性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存在性量词命题,其否定为全称命题。
2.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1)a b b c a c >>⇒>,;两个实数的顺序关系: 0a b a b >⇔-> 0a b a b =⇔-= 0a b a b <⇔-<(2)00a b c ac bc a b c ac bc >>⇒>><⇒<,;,; (3)a b a c b c >⇒+>+;(4)a b c d a c b d >>⇒+>+,; 11a b a b>⇔<的充要条件是0ab >。
(5)00a b c d ac bd >>>>⇒>,;(6)*01nnnna b n n a b a b >>∈>⇒>>N ,,;基本 不等式2a b ab +≥(,0a b >); 2()2a b ab +≤(,a b ∈R );3.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判别式24b ac ∆=-0∆> 0∆= 0∆<二次函数2y ax bx c =++(a>0)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根有两个相异实数根1,22b x a-±∆=()12x x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122b x x a==-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20ax bx c++>(a>0) {}12x x x x x<>或2bx xa⎧⎫≠-⎨⎬⎩⎭R 20ax bx c++<(a>0) {}12x x x x<<∅∅4. 函数函数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为y=f(x)。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性质单调性增函数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 f(x2减函数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奇偶性偶函数对于函数()f 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 x f x-=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对于函数()f 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 x f x-=-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零点概念方程()0f x=的实数根叫零点⇔函数()y f 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 f x=有零点存在定理图象在[,]a b上连续不断,若()()0f a f b<,则()y f x=在(,)a b内存在零点。
高二会考资料全科知识点
高二会考资料全科知识点一、语文1. 古代文学知识点:-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明代名著:《聊斋志异》、《金瓶梅》;- 唐诗宋词元曲: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 元曲:《窦娥冤》、《西华山》、《汉宫秋》;- 明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 元曲:《西华山》、《窦娥冤》、《汉宫秋》。
2. 现代文学知识点:- 鲁迅文学:《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 高晓声文学:《茶馆》、《牛羊》;- 莫言文学:《红高粱家族》、《檀香刑》;- 余华文学:《活着》、《在细雨中呼喊》。
二、数学1. 几何知识点:- 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 圆:圆心角、弧长、扇形面积;- 直线与平面:平行线、垂直平分线;- 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对角线性质。
2. 数列与函数知识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函数图像、性质分析。
三、英语1. 语法知识点:- 动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 介词用法: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法;- 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与最高级: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连词用法:并列连词、从属连词。
2. 阅读技巧:- 快速阅读技巧:浏览文章结构、关键词;- 推理判断题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答案。
四、物理1. 机械知识点:-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 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动量与能量: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2. 光学知识点:- 反射与折射:平面镜、凸透镜;-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
五、化学1. 物质与反应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 酸碱与盐的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与方程式: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2. 反应速率与平衡:- 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必修二汇总复习资料(会考内容定稿)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二部分(学生版)整理人:赵阳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三、疑难解析:(一)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基本特点:1、农业:(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水利设施的完善为手段,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4)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的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5)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小农土地所有制为辅;(6)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经济发展后来居上;(7)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总体水平高于世界。
2、手工业:(1)起源早,历史悠久;(2)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3)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出现了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5)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和发展,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长期占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期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也受农业生产的制约;(7)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8)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世纪金榜第60页)(1)商业市场形势多样;(2)商业城市经济发达;(3)对外贸易发达;(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5)商人群体活跃;(6)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
(二)小农经济1、含义:又称自然经济,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模式。
2、形成条件:(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推广,生产技术的提高;(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特点:(1)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必修二会考复习
必修二会考复习要点高一地理必修二会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世界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和金字塔(5页图1-1-3、4):人口增长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零增长。
3、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洲人口老龄化),欧洲后期出现负增长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9页案例研究):六个阶段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1.2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2、二战后(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特点: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美: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3、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思考‟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原因: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低的生活费用§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角度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目前,用粮食生产来估算承载力应用最广泛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复习提纲必修2知识结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2、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发达国家增长如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增长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3、人口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4、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落②传统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多数发达国家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目前仍处于型转向型的过渡阶段;B、②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从型向型的转变。
二、人口的迁移1、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2、我国的人口迁移①改革开放前,主要由沿海迁到边疆迁移原因:受政策影响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移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3、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对迁入地的影响:利:人才流入,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弊: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②对迁出地的影响:利: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弊:人才、劳动力流失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等②政治因素:如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③社会文化因素:如宗教、民族等④自然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如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状况正比——主要因素②科技发展水平正比——影响资源开发数量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比——影响资源消耗数量④地域的开放程度正比——影响区域外资源的输入会考示例:1.图1中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图1中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3.人口合理容量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等同于人口容量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内部主要功能分区及其特点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3、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多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地带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发达,地租越高2、历史因素: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如北京故宫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等如唐人街4、行政因素:政策、城市规划等三、城市的服务范围特点: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人口规模1、小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大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会考复习知识点(必修二).docx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 率和______ 率共同决定的。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3、人口增长模式由_____ 率、 ______ 率、 ______ 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 ______ 率一 _________ 率4、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______ 型,继而向_______ 型转变。
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6、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_____ 型(俄罗斯、德国、日本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_____________ 型,中国为_______型,世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条件:是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0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等.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________ 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I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5、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必修2)高中地理会考复习
内容:必修2
快速增长
前期增长
增长极 快,后期 其缓慢 增长缓慢
增长较 快,
人口迅 速增加
2.人口的增长 模式及其转变
决定因素:人口 出生率、死亡率 和自然增长率
课本P9
传统型 传统型
人口迁移
课本P9
优化P6
优化P6
优化P6-7
优化P7
对外开放程度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课本P29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 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课本P32
课本P33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交通 条件的改善.乡村设施的完善. 中心城市的环境问题等
8、城市化问题: 生态破坏
课本P36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 弃物污染)、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值 值
优化P34
东水西调
地中海农业(园艺业)
课本P44
第4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5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3)科技因素(可行性) 科技是交通建设的保障,如在冻土上修铁路技术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课本P23
3.城市地域结构: 课本P22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 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 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 式。
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 围是相互排斥的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考试资料(超好超全必过版)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超好超全必过版)必修1绪论:2%绪论这部分知识在会考中分值比例在2%左右,虽然分值少,但是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3、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
4、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
5、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6~8 %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部分知识,出题类型多为选择题,考察的是大家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解题能力,大家只要把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就行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
植物缺少B(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5、无机物:①水(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无机盐6、有机物:③糖类④核酸⑤脂类⑥蛋白质(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7、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8、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9、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高中语文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一、《我与地坛》1.文章的中心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对人生新的感悟。
第二部分写“我”常来地坛带给母亲的痛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可见,本文主要表达了“人应该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种种挑战”的感悟,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
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3.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对比。
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因残废而自伤;“我”不顾母亲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却顺着我;“我”与作家朋友等等。
通过这些对比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深爱和“我”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4.景物描写的作用: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二、《最后的常春藤叶》1.作家作品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
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
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
高中语文必修二会考复习共92页文档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中语文必修二会考复习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2、说出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
(5页图1.6)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3、运用所给实例归纳人口迁移的因主要原因(10页)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为例)迁入地:不利:人口大量迁入,会使环境压力增大,资源人均量减少,环境污染可能增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增大,治安混乱。
有利:提供廉价劳动力迁出地:不利:造成人才、劳动力流失;有利: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5、说出人口的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区别。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6、说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7、说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归纳其分布特点。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
工业区,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
8、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3页图2.7)(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OA商业区AB 住宅区BC 工业区(2)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行政因素19、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必修2复习 会考复习 地理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的。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3、人口增长模式由、、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自然增长率=率-率。
4、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率的转变。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6、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 和人口 。
8、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 或 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和 。
10、二战后,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
11、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 、 等影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1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1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2)。
1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往往起重要作用。
15、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加强;促进。
1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17、环境承载力是指,所以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18、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9、合理人口容量是指20、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原因是现在人类社会出现了、和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引发了问题和问题第二章1、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区,其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也叫。
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
其中主要因素是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之下有哪些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隋唐:曲辕犁2、列举中国古代先进的耕作方法。
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3、列举中国古代的水利灌溉工程或工具。
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工具:曹魏时期的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4、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5、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特点?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6、怎样评价小农经济?①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②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耕作技术,为精耕细作做出贡献③规模小、条件简陋,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中国古代在冶金、制瓷、纺织业发展的表现?冶金: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制瓷:商朝出现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明清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
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中国已养蚕缫丝并有了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明清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3、中国古代的民间手工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秦汉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到摧残,隋唐恢复和发展,两宋后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简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情况。
西汉开通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南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清渐趋萎缩。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3、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海外联系满族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4、明清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闭关政策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的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2、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武帝时推行货币官营,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等,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繁荣,统治者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3、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农业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后期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4、海禁和闭关的原因?明初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5、海禁和闭关的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传播,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统治者的支持,教会鼓励传播天主教客观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率船队完成环球航行4、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推动地里的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是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核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和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圈地运动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场的技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2、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珍妮机蒸汽机3、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纺织机,蒸汽机,轮船,火车4、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和标志?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完成5、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手工工场被工厂取代②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③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⑤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性发明?1870年以后,电的发明和应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技术的进步,钢铁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4、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汽车、飞机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垄断组织出现,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2、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分离,农业耕与织分离3、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卷入资本主义市场4、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6、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90年代7、洋务运动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8、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建立新学堂派遣留学生9、洋务运动的影响?①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第10课中国民资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和原因?时间:甲午战后原因: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民资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事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4、短暂春天期间发展最快的是哪些部门?以面粉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是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1927——1936年国民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6、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原因何在?日益萎缩时期日本侵华及国统区经济的全面控制7、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原因何在?陷入绝境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第四单元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指的是哪三年?一五计划时期指的是?1949-1952 1953-19572.一五计划内容及意义?a一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开始了我国计划经济发展模式;b三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3.中共八大的时间,内容?1956年,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课本51页)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哪开始,主要形式是?这种形式的意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过程)?背景: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过程:1992年南方讲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基本框架,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7. 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和特点?①1980年广东的深圳(首先)、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为经济特区(排头兵示范作用)②1985年确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③1984年决定开放大连、连云港、南通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④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⑤此后内地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8.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上海浦东开发第五单元1. 近代变化原因:外:西方侵略;内:中国近代以来国内局势的变化,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服饰变化:(广州上海)的买办先穿西装,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反清革命色彩。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习俗变化: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新一代知识分子主张婚姻自主。
由于中国农村还是小农经济主导,思想封闭,几乎没有变化。
第六单元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原因:贫富差距,股票投机,分期付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
其特点:速度—来势凶猛、广度—范围广、长度—持续时间长、深度—破坏性大。
影响:①加深了社会危机。
②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实质,作用?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即“以工代赈”。
同时健全法制,为新政提供法律保障特点: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和管制。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