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2017年我国的政策取向和前景展望
0.0
4、金融领域风险加大,监管与保持流动性 有矛盾
Ø 流动性风险 Ø 地方政府债务 Ø 信用债市风险 Ø 汇率贬值压力加大 Ø 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Ø 影子银行 Ø 理财产品 Ø 房地产泡沫
2009-2016年货币(M2)年均增长速度(美 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中国
现价固定资产投资(%)
14
12 10.2 10.7 10.5 9 8 9.6 8.1 8.1 8.2 8.3 8.3 8.1 8.9 9.2 8.9 8.6 8.6
10
6
当月 累计
4
2
现价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25
20
15 制造业 10 房地产 基础设施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2007Q1 2007Q2 2007Q3 2007Q4 2008Q1 2008Q2 2008Q3 2008Q4 2009q1 2009q2 2009q3 2009q4 2010q1 2010q2 2010q3 2010q4 2011q1 2011q2 2011q3 2011q4 2012q1 2012q2 2012q3 2012q4 2013q1 2013q2 2013q3 2013q4 2014q1 2014q2 2014Q3 2014q4 2015q1 2015q2 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2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13.8 14.9 14.2 13.9 11.5 10.9 9.6 7.1 6.2 11.7 8.0 10.4 12.2 10.7 9.9 10.2 10.0 9.9 9.4 8.7 8 8 7.8 7.9 7.5 7.4 7.5 7.6 7.3 7.4 7.2 7.2 7 7 6.9 6.8 6.7 6.7 6.7 6.8 6.9 6.9
2017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
2017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将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一、“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改革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今年年初,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头三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三年,2016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
在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
这表明,改革的主体框架已经如期搭建完毕,下一步改革将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
社会上也存在“文件多、落实少”的质疑声音,而我们相信“四梁八柱”立稳之后,2017年及之后的改革将更强调深化、攻坚和落实,回应社会诉求和民众获得感。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要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改革上。
会议强调,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我们可以预期到,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实体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房地产、国企等宏观经济的主要方面,甚至宏观经济政策本身,都会更多地采用改革的方式来谋取更长久的发展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有实质性进展,突出振兴实体经济中央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出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
不可否认,2016年供给侧改革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去产能”过度依赖行政化举措,很多地方不是去产能,而是去产量,导致去产能没能真正形成一种平衡的动态的供求关系;“去库存”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推进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却拉动了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去杠杆”民企杠杆率降低了,但国企、地方政府平台负债率高企,等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7年将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明确 了供 给 侧结 构 性 改革 的五 大任 务 是 “ 去产 能 、 去库存、 去杠 杆 、 降成本、 补 短板 ” , 这 实 际 上就 是新 的五 大 政 策 工 具。所 以 , 判断 接下 来 的中 国经 济 形势 , 关 键是 要看供 给 侧
结构 性 改革 ,具 体 是这 五 大任 务 的贯 彻 落 实与 实 际成 效 。
所作 出的宏观 管理 政策 的重 大创 新。中央 经济 工作 会议还
甚 至 连经 济 学 家 对 经济 形 势 的看 法 总 是 不 一 致 的最 重 要
原 因。
我认 为 , 宏观 经济 分析 方 法最 重 要 的是 要把 握 三 个维 度: 一 是 宽度 , 宏 观面 那 么广 , 分析 什 么都 是 宏观 但 不 一定
债 务 违 约 以及 人 民 币 内外 贬 值 表 现 出来 的经 济 金 融 风 险 正是 经济 病症 的严 重外 露 。2 0 1 6年 1 1月 1 4日人 民 日报
从基本面看 , 2 0 0 8年 以来 中 国经 济 增 长 由两 位 数 下
滑到 一位 数 且越 来 越低 ,同 时各 类 隐性 风 险逐 步 显 现 , 究
头 版 发表 长 篇通 栏评 论 : 《 全面 深 化 改革 三年 了》 ,发 出了
“ 我 们 离第 一个 百年 奋 斗 目标 已不 足 5年 ,离 第 二个 百 年 奋 斗 目标 , 算来 也 只剩 下 1 / 3的征程 ” 的 焦急 呼声 。 改革 有
流, 这 当中其 实更 是一 个 方 法论 的问题 。 我 分析 了十 多年 经 济 基 本面 变 了 , 治理 政 策 当然 要 变 。2 0 1 5年 1 2月
的宏 观 经济 形 势深 深感 到 方 法 比观 点更 重 要 , 但 大 凡 分析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17年来了,新一年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反正是对未来的预测,今天谁都可以发表看法。
问题在于,宏观是复杂的,又是多变的,怎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理出头绪,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浙江大学王维安王维安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趋势前沿652017金融言行流,这当中其实更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我分析了十多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深深感到方法比观点更重要,但大凡分析形势的总是谈观点的多,方法的少。
这也是任何时候大家甚至连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总是不一致的最重要原因。
我认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宽度,宏观面那么广,分析什么都是宏观但不一定能抓住主流。
谁是影响未来经济走势的主流?首先当然是经济自身的基本面,即今天的经济发展现状;其次是宏观政策面,即未来国家将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
就像是判断一个病人的病会不会好,先要诊断病人的病情,再看主治医生的治疗手段一样,少一面或多一面都不可能判断正确。
二是高度,同样的看基本面与政策面,你站在什么位置看,这里得有一个高度,高度不同,看到的基本面与政策面也会不一样。
既然是宏观分析,当然要站在全国高度,在全球化的今天,甚至还要站在全球高度。
三是深度,宏观分析不是为了解释过去,分析现在,关键是要把握未来,未来可能是过去或现在的延续,但也可能不是。
除了上面总结的“三度”外,当然还有一个分析的态度要客观,不能将愿望当成趋势。
从基本面看,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两位数下滑到一位数且越来越低,同时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周期性影响,深层次其实是暴露了中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传统经济结构性问题:一方面传统的、低端的产能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新兴的、高端的产业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一穷二白,最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需求不足,所以我们引进西方理论,采用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刺激总量,取得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两位数高速增长。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作者:来源:《领导文萃》2017年第10期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就涉及如何看待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当前仍处低迷的世界经济在2017年会有哪些变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17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调整?如何看待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研究员。
《领导文萃》:2016年我国经济爬坡过坎,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怎样评价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祝宝良: 2016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突出问题,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一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5%,扭转了2015年利润下降2.3%的局面。
消费品价格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工业品价格跌幅明显收窄,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4%。
从2016年9月份起,工业品价格结束了自2012年3月以来持续54个月下降的局面,出现上升态势。
2017年经济的四大问题和五个办法
2017年经济的四大问题和五个办法祝宝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冲高后略微回落的态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增强,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6.5%左右,全年增长6.7%左右。
建议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金融监管,不断化解部分领域的金融风险。
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夯实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基础。
宏观经济呈稳中趋缓态势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小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达到6.9%的阶段性高点,这也是2012年以来首次一季度经济增长超过上年四季度,遏制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
进入二季度后,经济出现了小幅回落,但总体运行较为平稳,稳中有进。
一是经济增速微幅回落。
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6.9%和6.8%,但4月份以来,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开始出现小幅回落。
1-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4、5月份回落到6.5%。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4、5月份同比回落到8.1%。
根据4、5月份经济走势,估计二季度经济增长为6.8%。
消费对经济稳定发挥了的基础性作用,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增幅同比基本持平。
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回落幅度更大。
基础设施投资降幅较大,房地产投资冲高回落,制造业投资低位徘徊。
库存投资增加,从2016年7月,中国进入加库存周期,2017年5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0.8%。
出明显复苏,1-5月份,出增长14.8%,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
二是物价水平既无通胀也无通缩。
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1%,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6.8%,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部分生产领域的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出现阶段性的快速上涨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物价水平的稳定。
2017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
2017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展望2017年,国内外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宏观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些将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新旧动能转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部分领域困难和风险可能进一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地区、产业、企业之间增长情况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是党的坚强领导为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将进一步汇聚全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和力量。
二是新常态、新理念深入人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性增强,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是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四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扎实布局,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加快形成。
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构建,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升。
六是2016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结构重塑、发展动能更新等趋势性积极变化将进一步延续,也有利于2017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17年经济平稳增长具有良好支撑。
(一)从需求看,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增长将缓中趋稳,外贸进出口有望回稳1.消费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长期趋势将继续支撑消费增长,多领域、多角度消费政策有望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将继续释放活力,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将快速发展,前期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的滞后效应将继续带动家具、家电、家装消费。
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去产能,促进优质产能的释放,减少过剩产能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和去杠杆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将成为重要任务。
2017年,中国将继续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中国还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三,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合作。
2017年,中国将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第四,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因此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2017年,中国将继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加强对传统能源的污染治理。
最后,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
农村地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争取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
总之,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的加快推进,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加强,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
一
、
2 0 1 6 年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特征及全年预测
其 中, 高新技术和装备制 造业分别增 长 1 0 . 6 %和 9 . 3 %。
新产品高速增长 , 新能 源汽车增长 6 4 . 7 %、 工业机器人 增
01 2 6 年以来 , 在专项建设基金和年初信贷猛增等稳增
长政策支持、 去产能和降成本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显
效、 以及住房和汽车市场全 面回暖的拉动下 , 工业 品价格
不足 、 金融市场反 复动荡 、 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我 国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 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 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 物价温和上涨 , 预计全年 G D P 将增长 6 . 7 %左右 , 可以实现预期调控 目标 。展望 2 01 7 年, 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 , 一些 国家大选和地缘政治等不确 定性 因素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加大, 国内新 的增长支撑点缺 乏、 民间投资不振 、 房地产市场波动、 资金“ 脱 实就虚” 、 金 融风险加大 、 居 民收入减速 、 部分领域改革推进缓慢 等因 素叠加影响 , 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将“ 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提升到治 国理政重要 原则的高度 , 明确 2 01 7年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 , 要适度扩大总需求 ,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 培育壮大新动能, 加快 国企、 财税、 金融、 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举措落地 ,
涨。l 0月份全国 7 0 个 大中城市 中, 新建商 品住宅价格 同
比上涨的有 6 5 个, 下 降的仅 5个。其中 , 北上广深一线城
市分别同比上涨 3 0 . 2 %、 3 7 . 4 %、 2 3 . 8 %和 3 2 . 1 %, 涨幅前
2017年经济五大政策
2017年经济五大政策关于经济的五大政策是什么,2017年关于经济的五大政策有哪些。
五大政策出台后将会有哪些影响。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经济五大政策,希望你们喜欢!2017年经济五大政策一、宏观政策:① 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② 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③ 将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④ 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 城镇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5%以内。
二、人民币汇率:《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币汇率的表述较去年出现变化,新的表述为“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2016年的表述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美元三、房地产:2017年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将因城施策。
拟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城市增加土地供应;拟在三四线城市支持自住房需求。
此前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称,今年“两会”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起审议安排。
四、国企改革与市场准入:① 加快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采取切实举措;② 2017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③ 鼓励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部门;④ 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
五、地方政府债务:① 计划发行830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② 将把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③ 研究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中长期政府支出事项纳入系统检测。
2017年经济社会五大预期目标公布全国人大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在京开幕。
国家发改委受国务院委托提请大会议审议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提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要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并对为何提出这些目标进行解释。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
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原因是客观存在诸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增 长的积极因素
福 产 业 需 求 旺 盛, 推 动 相 关 行 业 投 资增长。预计 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8.0% 以上,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仍占主体地位。消费需求保持相对稳 定。传统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有所回 落, 但 是 旅 游、 休 闲、 文 化、 体 育、 教育等个性化新兴消费有较快增长, 电商网购继续成为重要消费方式。预 计 201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 长 10% 以上。预计 2017 年外贸进出 口好于 2016 年。外部需求回暖,有 利于中国出口。同时,外贸新优势也 在加快培育。外贸企业自主开拓国际 市场能力增强。“一带一路”和国际 产能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 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技术、品 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 优势正在形成。跨境电商、市场采购 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 态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跨境双向投 资相互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
总 之,2017 年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将 延续 2016 年的“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经济全局
ECONOMY OUTLOOK
039
发展趋势。预计 2017 年经济增速不 低 于 6.5%,CPI 涨 幅 2.4% 左 右 ;新 增加城镇就业岗位 1300 万个 ;固定 资产投资稳中略降,预计增长 8% 以 上 ;消费稳中略降,预计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10% 以上。以美元计 价出口增长 -5%,进口增长 -2% 左 右,外贸顺差略有收窄,预计将达到 4200 亿美元。广义货币 M2 增长 11%12%,人民币贷款增长 11%-12%,名义 利率保持不变,到 2017 年底 1 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不超过 7.3。2017 年中国主 要宏观经济数据预测值如表 1 所示。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上)
2017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上)【201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徐洪才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原因是客观存在诸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
首先,政策制定符合实际。
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对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创新驱动发展、能源革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中央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同时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这些都为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将平稳增长。
2016年新开工项目对后续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支撑,专项建设基金和PPP项目落地继续推动基建投资稳定增长。
工业企业效益好转,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增加。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产业和“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需求旺盛,推动相关行业投资增长。
预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以上,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仍占主体地位。
消费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传统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有所回落,但是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等个性化新兴消费有较快增长,电商网购继续成为重要消费方式。
预计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以上。
预计2017年外贸进出口好于2016年。
外部需求回暖,有利于中国出口。
同时,外贸新优势也在加快培育。
外贸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增强。
“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
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专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
稳、 稳 中向好 , 实 现 了 经济 增长 万 吨 、 煤炭产能超过 2 . 9亿 吨 。 的预期 目标
一
超 额 完成 钢铁 和 原 煤分 别 压减
5 0 0万 吨和 2 . 5亿 吨产 能 的任 是 经 济运 行 处 于合 理 区 4
商 品房 库存 水平 持 续下 降 。 间 国 内生产 总值 达 到 7 4 . 4万 务 亿元 . 增长 6 . 7 %. 名 列 世 界 前 工 业 企 业 资 产 负 债 率 有 所 下 茅 .对全 球 经济 增 长 的 贡献 率 降 降成本 效 果 明显 . 2 0 1 6年 5
达到 3 3 %。 工业 生产平 稳 增 长 . 月 份 开 始 的 全 面 实 行 营 改 增 为
0 0 0亿 元 左 企 业效 益 明显 好转 .全 国规 模 企 业 降 低 成 本 近 5
以上工 业 增加 值增 速 与 上年 基 右 .降低 电力 价格 和 部 分社 会 本 持 平 .工 业 企 业 利 润 增 长 保 障 负 担 减 少 企 业 成 本 3 0 0 0 8 . 5 %. 扭转 了 2 0 1 5年利 润 下 降 多亿 元 短板 领 域投 资加 快 。 基
良研 究员
导 文萃 》 : 2 0 1 6年 我 国
祝宝 良: 2 0 1 6年 。面对 经
2017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
2 0 1 7 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
驱动 2 0 1 6, { 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 2 0 1 7 年的前景并不乐观 。
文 王 台绪
台绪
GDP:2 0 1 7年 经 济 增 速 将 继 续 走低
虽然 2 0 1 6年 经济增速 放缓 , 结构 得到 J 被动 改蓄 , 基 本达 到了 政府 稳 增 长的 增 幅1 : 限, 但是驱 动 2 0 1 6 年 经济增 长的关 键
格也有缓慢 平稳的上升。 但是非食品髫 豢圭 嘉
格 继续 保持 较大 的 波动 幅度 , 但 是不 会出
墓 理 w 资 讯 现 持 续 的 通 货 膨 胀 。
1 2
1 0 l
一
C P I :当月同比
一一一 C P I :食品
一
一 CP I : 非食品
资 料来源 : Wi n d资讯 , 华宝证券整 理
BD
有笆 , 纸 浆之 的造纸 , 原油之 后的 化f ¨
化r 部开始 出州 受益干 价格 波动的企 , 1 1
2 0 1 7 年大 宗商 品的涨 价还能 否持续 ?
我f 1 ] 认为比较 现 的情况 足维 持往威 本线
以上 ’ 个 合理 的水平 波 动。 因为 大宗 商品 t 涨 的 根本 原 并非 终端 需 求, 而是 供给
江 苏 大学 机 械制 造学 士 . 南京大 学经济学 硕士.
索 综合 起 来意 味薪 2 0 J 7
黝 ㈣ 砌㈣㈣ o 。
资料来源 : Wi n d资讯 华宝证券 整理
∞
f l " 田地 产 行、 对 实 际 G D P 增速 的 贡 献将
展望2017年深化供给侧改革中的经济调控与创新重点
展望2017年深化供给侧改革中的经济调控与创新重点贾康贾康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了对我国2017年经济发展和相关重大事项的重要指导意见。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需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第一动力”,结合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情况,以理性的定制化的“供给管理”方案突出重点,统筹协调。
本文主要聚焦以下三大重点方面。
一、稳中求进两侧发力,在宏观调控中对接经济探底企稳从目标上看,2017年经济增长仍然将实行“稳字当头”的区间管理,6.5%左右仍然是“稳增长”考虑中的“铁底”,物价指数应当控制在3%左右,就业目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仍然将在1000万以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实现目标的政策举措。
总体而言,应当从需求与供给两侧发力,特别是狠抓供给侧优化结构的针对性措施,因为这是决策上慎重判断后认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稳中求进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要实现2017年6.5%左右的增长,仍然要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结构性动力系统入手,释放需求、助力稳增长。
因为在并不有利的国际形势下,需求侧仍然是调动投资和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投资方面,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仍然会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推力,但在投资方向、方式上,必须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尽管还存在困难与问题,但有望、也必须是未来政府介入投资领域的主要创新重点。
消费方面,近年来增长势头值得期待,但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国家需要在市场环境、消费引导等方面做不少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具体而言,应看清我国货币政策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现实的把握应是“稳健中性”。
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以“积极”为主基调,相关要领首先体现为赤字率还要处理为较高水平,如有必要也可以在2016年3%的基础上适度上调。
其次是减税降费。
继营改增之后,2017年财政仍然将继续减税,可有作为的空间主要存在于增值税税率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特聘教授。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从“背离”到“新生”2016年,中国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走得颇为“纠结”。
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与需求侧管理的诉求之间,显露出难以调和的冲突。
最终政策执行与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在“生产”与“投资”之间,在土地和工业原材料的“量”与“价”之间,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之间,留下了注定要走向收敛、又难以确知其方向的诸多“背离”。
归根结底,这些“背离”都源自旧增长模式与新发展趋势之间的碰撞和交锋,是中国经济转型从“破旧”走向“立新”的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纠结状态。
2017年,经济预测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这诸多的“背离”将以何种方式走向收敛?在我们看来,中国经济转型也许是时候多一分“不破不立”的魄力了。
(如表所示: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预测)在转型与增长的权衡中纠结前行2017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投资方面,房地产销量会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或跌至2%;即便PPP大力推进,基建投资也很难弥补房地产投资下滑的缺口,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增速在20%左右;制造业有望逐步回暖,达到全面4%的增速,但持续的强劲的全面补库存依然难见,也难以对整体投资带来明显支撑。
贸易方面,全球经济增长迟缓,但贸易增速下行更快,中国出口难有起色;而中国经济下行过程中,显然不能支持进口增速很快转正。
预计明年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和-3%。
消费方面,房地产相关消费的较高增速可能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购房对其他可选消费的挤出效应也将减弱,明年消费仍然有望保持平稳,全年增速10%左右。
2017年,“投资冷”拖累“生产稳”,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凸显,或许是中国经济难以绕过的一个坎。
站在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亟需“一破一立”。
笔者将2017年GDP增速的目标区间进一步放宽至6-7%。
通胀风险还是通缩风险仍需厘清2017年,“通胀”或许依然不足以成为一个主要矛盾。
既然需求扩张难以持续,工业原料价格的“狂欢”恐怕也难以维系。
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与调控方向展望——宏观调控重心向防风险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持续推进
2017年宏观经济政策与调控方向展望——宏观调控重心向防风险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持续推进作者:袁海霞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7年第3期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总结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则表明当前经济呈现持续的底部企稳的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与此同时,当前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不断聚集等。
基于此,今年下半年开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实际已经开始从“稳增长” 向“防风险” 转变。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笔者认为2017 年经济工作将围绕五大方向展开,一是经济政策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对于经济与民生均影响颇大的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调控注重“稳”,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五是更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过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更偏向“稳增长”, 2017 年工作重心将侧重防风险从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来看, 2016 年首次提出了“防风险”,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虽然“防风险”位列最后,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政策制定和政策出台中,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心,已经由近十年的“稳增长” 向“防风险” 转变。
梳理了2006 年至2016 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国内经济从2007 年经济增长达到14.2%的历史次高点,经历金融危机的断崖式下跌,逐步有所回升进入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也经历了从“双防” 到反危机的调控政策、由微刺激向定向调控①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变②。
从政策目标来看,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 为主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反转,实施以“防止经济过快下滑” 等为核心的反危机政策,截止到2011年,政策目标主要是保增长一直是金融危机以来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增长则是2012 年以来政策调控的第一目标。
2017国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7国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稳定或者向前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各项综合指标,经济是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硬性指标。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论文有哪些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国内经济的形势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国内经济形势论文篇一浅谈国内经济形势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稳定或者向前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各项综合指标,这点儿是毋庸置疑的,经济是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硬性指标!换句通俗的话说:没有钱你拿什么发展科技?拿什么支持科研?拿什么支持军队?拿什么支持国防?所以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如今世界形式明显比前几年要好,但是为什么GDP增速反而会下降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啊。
当然,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也有应该得到肯定的地方。
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已成普遍共识,近期披露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
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
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
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谈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就不得不提中国的房价,现在可以说走到大街上听到最多的就是房价的涨跌,但是房价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017中国经济趋势
2017中国经济趋势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主要趋势:1. 经济增速稳定在经历了去年经济增速出现小幅下滑后,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稳定在 6.5%左右。
政府将继续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平稳、可持续和质量的提升。
2. 消费升级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
因此,消费升级将成为2017年的重要经济趋势,尤其是在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创新的消费品和服务将迎来更多机会。
3. 服务业增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服务业的发展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
在国家加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服务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将获得更多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4.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动力。
2017年,互联网经济将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线支付、大数据等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并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5.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研发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创新经济将成为关键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升级、服务业增长、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经济的重要趋势。
这些趋势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大的活力和潜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一、经济发展环境及趋势展望(一)国际经济发展环境2017年,总体上判断,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低速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期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4%,略好于2016年增长水平。
但同时有可能出现突发性因素而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其预测值也存在着向下调整的可能性。
贸易环境略有改善。
世界贸易组织秋季报告预测,2016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
但预测201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8%-3.1%之间,相较于今年虽然略有改善,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世界贸易低迷的态势。
同时,随着2016年以来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触底反弹(虽然还会有波动,但预测不会大起大落)和美元加息政策于年内落地,有可能反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因预期不明而产生的动荡和资本外流冲击现象有所减弱。
还有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变化既有更加严峻的走向,也有明显改善的迹象,都会对我国经济外贸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经济复苏相对平稳,劳动力市场继续改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货币政策缓慢回归正常化,预测2016年和2017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2.2%。
但是美国新总统任职后其实际政策走向现在还具有不确定性,进而对美国经济发展走势也将带来新的不确定影响;欧元区继续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并希望通过欧元贬值刺激出口等,也可能推动欧元区经济缓慢前行。
但英国脱欧全面启动正式谈判将有可能打击投资者信心,并且与德国、意大利等重要银行的危机相呼应而引发欧洲银行业风险发酵。
一些国家不断加剧的难民危机也将为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预测2016年和2017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7%和1.5%;日本经济仍难真正摆脱停滞局面,避险因素导致日元升值抑制出口,制造业长期不景气,投资持续低迷,物价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预测2016年和2017年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0.5%和0.6%,仍然是一个低水平的增长速度。
世界上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望加快。
IMF秋季报告预计,2016年和2017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将分别增长4.2%和4.6%,表明对来年总体情况的预期好于今年。
俄罗斯、巴西等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下滑已经到达谷底,有可能出现走出深度衰退显现恢复性增长苗头。
印度经济增长预测2017年将增长7.6%,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中国将会继续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由于经济体量较大而使得中国对全球经济净增长将继续做出最大贡献。
(二)当前及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潜在风险客观分析,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既有需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有效缓解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仍然处一个继续换挡减速的长周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还只是处于艰难攻坚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复苏进度之缓慢超出普遍预期等等。
应该说,上述三大类因素是困扰并且制约我国宏观经济健康较快有效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但是同时,当前以及明年也需要特别重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及其潜在风险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管控。
一是2016年10月开始实行的房地产新政对明年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
近两年来,因各地陆续实行了包括商品房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调、购置税减免、限购限贷放宽、场外配资等政策松绑措施,到今年明显带来政策放大效应,加之去年从股灾退出的巨量社会资金转入房市,2016年初以来包括刚性需求和投资投机购房需求都大幅上升,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大部分城市的商品房价出现新一轮暴涨。
1-9月新增房贷占全部新增信贷的比重高达43.9%,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8.8个百分点。
高房价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创业十年不抵买房一套和上市公司一年盈利买不了京沪深一套房等故事的不断演化,谋求通过投资投机商品房实现快速致富的愿望和行为实际上已经成为大批投资者、企业、居民的一致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严重损害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正因为如此,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20多个城市紧急出台了以控制房价、抑制需求为主导的所谓历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
但是,鉴于房地产既有消费属性也有投资属性,包括占有资金资源的规模和在拉动相关行业发展中的贡献以及形成国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意义都在相当时期内难有任何行业可以替补替代。
特别是今年的新政作为一个突变性信号,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增长造成明显冲击。
若下一步各地再出现政策执行走样、调控过度、反复折腾,则会对明年的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稳定增长、后续投资安排、社会安定、居民安居等带来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患。
甚至可以说,明年的增长速度能否稳定在6.5%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滞后影响。
二是社会资金继续“脱实向虚”的规模和速度。
2015年以来的连续五次降息和五次降准,证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度及其流动性加大都比较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当前采取的金融输血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有可能带来流动性陷阱风险。
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从宏观层面看到的金融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确有下降,但传导机制存在着的障碍使得大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突出,民营投资需求仍在放缓。
二是由于投资效率低下以及大批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单位社会融资规模所产生的GDP增长量继续减少,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又进一步反过来影响投资信心。
三是社会资金因实体经济不振、投资回报率预期低下而加快“脱实向虚”,由去年大规模涌入资本市场到今年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及通过各类理财产品、产业基金、互联网金融(P2P)等路径进入虚拟经济,推动了今年国内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再次快速膨胀。
2017年,预期包括房地产、金融及资本市场、大宗商品领域的监测监管工作将得到完善和加强,但是由于近几年累积增加的货币流动性以及城乡居民不断累积的巨额存款,都很难在实体经济领域找到公平合理可持续的投资出口,主管部门稍稍出现监管缺口和漏洞,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倾向和实际行为都将依然很难扭转。
做好这方面的防范工作也是明年实体经济能否尽快趋稳并持续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关键因素。
三是部分领域和地区有可能新增加的金融风险隐患。
据初步了解,现在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关于政府债务,一些地方政府因财政收入下降、土地财政受到抑制、银行贷款控制较严等因素,导致一些已经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工程出现资金缺口,进而使得政府盲目举债的冲动有所抬头。
关于机构和企业债务,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如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上升,企业债违约事件不断增多,保险公司利用万能险高杠杆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等事件增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违约“跑路”事件频发而诱发社会矛盾激化。
还如,一些房地产企业与金融机构已经形成高度关联的一损俱损关系,今年的房地产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将有可能在明年加大其关联金融机构的债务风险。
总之,今年以来,通过加大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力度、推进重点去产能企业债务包袱、市场化推进债转股和投贷联动试点等去杠杆政策举措,应该说在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既有债务的问题上已经产生较好正面效应。
但是,因为与此密切相关的现有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并没有产生实质性深化改革进展,以企业债务为主体的高杠杆问题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再加上当前在新增债务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旦明年主管部门和债务承担人防控风险预测预警跟不上、应急处理失措、以法治理不到位而出现行政过度干预现象,以及诱发社会大面积恐慌局面,则有可能出现各类敏感领域金融风险积聚和交叉感染,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显现的可能性。
四是民营企业家预期不好、信心不足导致民间投资缺乏活力以及实体经济不振的局面。
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9月份仅增长2.5%,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下降1.2%为2012年正式开展民间投资统计以来的首次下降。
为改变这一局面,2016年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修改完善鼓励和支持民营投资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包括双创、PPP、降杠杆、降成本、减免税费、营改增等等),全面开展了第三方评估活动并且组织全国性督查检查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应该说情况有所好转,否则民营投资增长下滑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但是,一方面,在国际投资贸易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长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及其企业正处于艰难地去产能去库存阶段,投资回报预期很差。
同时,对于资金转为投向代表新动能新经济的产业和领域这一合理选择,但也由于大部分民间投资者都十分缺乏决策判断力和抗投资风险实力。
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预期不好和信心不足,必然会严重影响民营投资积极性。
这一点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影响和制约民间投资可持续增长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偏高、融资难度大、“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甚至是“没有门”等情况都在不同地区客观存在,今年新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由于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有待发挥应有效应。
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如何将政府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方面政策措施落实落实再落实,才有可能使得民间投资者能够尽快获得制度变革及其改革红利,这是明年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可持续回升的一个重大命题。
五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包括农民增收困难而引发社会问题以及抑制消费需求的苗头。
主要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带来企业盈利下降以及结构性下岗转岗失业等情况加剧,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出现放缓苗头,特别是农民稳定增收情况不容乐观,对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二、经济增长预测和目标建议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在总体上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
仅仅就国内而言,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都在继续向前推进,各自领域自身的潜在增长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这四化已经进入加快融合和同步发展阶段,所带来的新动能及其新的增长空间远远没有显现出来。
区域、行业和企业间发展分化问题虽然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统筹协调,但这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可以激励生产力布局优化及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促进要素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等的正向激励效应也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基于全面创新驱动而拓展的以双创、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工业2025等为核心的新动能新经济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业界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主动参与并且引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预期放大也已经成为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