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泽湖渔文化调研报告
渔业调研报告(共3篇)

渔业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渔业发展调研报告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县渔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科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渔业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对渔业投入不足。
渔业多元投入机制还未建立,社会资金参与渔业项目开发不多,渔民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来源渠道。
二是对渔业的扶持政策亟需修改完善。
苍委发[2000]140号《关于加快渔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至今8年仍在沿用,对渔业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缺乏引导和扶持。
三是渔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渔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给渔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保险业至今未进入养殖领域,渔业风险分摊和救助救济机制不完善,渔民灾后生产自救能力较弱,影响渔业发展后劲;失海渔民保障还未实施,渔民失海后容易落入失业的困境,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
(二)捕捞业稳定难度加大。
一是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海洋,造成近海海域污染加剧,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主要经济鱼类得不到有效恢复,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现象日趋严重。
再加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东海渔场受到严重压缩,海洋捕捞将面临无鱼可捕的严酷现实。
近几年我县拖网渔船的年生产时间不断减少,巴曹、中墩、大渔等地渔船无奈自动停港休渔的时间不断提前。
二是我县特有的毛虾抛锭生产作业方式,近年来因经济效益明显,逐渐为舟山等地渔民所效仿。
根据捕捞生产管理相关规定,抛锭作业不允许跨县生产,一旦舟山从事抛锭生产的渔船达到一定规模,当地管理部门必将依法禁止我县渔民前去生产。
三是捕捞作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渔船更新换代缓慢,木质渔船仍占有一定比例;新作业方式开发能力不强,传统作业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灯光敷网效益也不稳定;远洋渔业尚在起步和探索之中,目前我县远洋渔船还是挂靠在乐清的远洋渔业公司,影响长远发展。
洪泽湖环境调查报告

洪泽湖环境调查报告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加强,特别是对于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生态脆弱性、生态脆弱区、脆弱性评估等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它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仍然处于探讨之中。
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并被生态学家用来专指不同群落间的交错带,是两个相对均匀的相邻群落相互过渡的突发转换区域,是边缘效应产生区和生物多样性出现区,同时也是生物分布、动物活动范围的重要限制区域。
1987年,Ecotone作为新概念“生态交错带”被确认[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兴起,Ecotone得到了生态学界新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地学、环境等领域学者将Ecotone中过渡地带的思想引入各自的研究中,形成生态环境脆弱带或生态脆弱带或生态环境过渡带等概念,因此生态脆弱性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
1 生态脆弱性的解释1. 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我国目前对生态脆弱环境的认识有多种解释,本文则认为生态脆弱环境应该属于广义的自然和人文理解的范畴,是生态环境固有的自然属性。
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我调节的“阀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超过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的利用和发展水平时,称为生态脆弱环境。
也就是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扩大利用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输入或输出资源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以此将区域和全球问题联系起来。
这种对生态脆弱环境的广义理解具有普遍的意义。
因此,当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时且不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水平的区域,称为“生态脆弱环境区”。
生态脆弱性作为一种在时空尺度上的特定生态系统相对于外界干扰的响应而存在,它是自然因素或人类短期经济行为作用的结果。
渔业专题调研报告

渔业专题调研报告渔业专题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渔业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渔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渔业专题调研。
二、调研目的我们的调研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渔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渔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以了解他们对渔业的认识和需求;实地考察则是为了观察和了解渔业的现场运营情况。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渔业的规模:调研结果显示,渔业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捕捞国家,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渔业管理,渔业资源逐渐减少,导致捕获量下降。
2.渔业的问题:调研中发现渔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过度捕捞问题,由于捕捞量大,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种群数量锐减。
其次是非法捕捞问题,一些渔船非法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此外,渔业的生产方式需要改进,现有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滞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渔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渔业资源的减少,渔业将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渔业技术将更加先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捕捞设备将得到推广。
同时,渔业管理将更加严格,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五、建议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加强对捕捞量的控制和管理,实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立健全渔业保护区和渔业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渔业资源的保护效果。
2.推广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并减少捕捞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3.加强渔业管理:加强渔业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科学的渔业管理体系。
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维护渔业资源的合法权益。
六、结论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和食物来源。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渔业管理,渔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广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和加强渔业管理。
洪泽湖环境调查报告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加强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业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可行的污染控制
和治理方案。
02
沉积物质量与生态修复
针对沉积物质量一般的问题,研究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案,改善沉积物
质量。03水生生物多样保护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制定保护措施,为濒危物种提供有
效的保护支持。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洪泽湖的水质状况、水生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环境质量等,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调查范围与限制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洪泽湖全湖及周边地区,包括淮安市、 宿迁市等地的水域和陆地。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次调查仅进行了部分取样和分析 ,无法涵盖所有调查点,但在调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了具有 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取样和分析。
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了现场踏勘、取样分析、数据整理等多种方 法进行。
首先确定了调查的范围和路线,并进行了现场踏勘,了解 湖区的基本情况;接着进行了水样、土壤样、生物样等取 样工作,并进行了实验室分析;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 理和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02
洪泽湖环境现状分析
水质状况
水质总体良好
经济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洪泽湖环境保护 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地区 的经济发展。
社会关注度与意识提高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意识的提高,洪 泽湖环境保护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加 强洪泽湖环境保护也是回应社会关切和维护社会 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
THANK YOU.
湖泊生态系统破坏
湖泊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失衡,对湖泊的 水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研究:洪泽湖湿地渔业养殖与还湿建议

XX湖湿地渔业养殖与还湿建议XXXX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XX县东南部,总面积49365公顷,分布于龙集镇、城头乡、石集乡、陈圩乡、XX镇、双沟镇、半城镇和瑶沟乡等8个乡镇陆域和水面,据2013年度调查显示,这8个乡镇分布于保护区约有养殖围网27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5%,其中XX镇约占10万亩左右,约占总养殖面积37%,是名副其实的水产生产大镇,开展XX渔业养殖调查研究对于保护区退渔还湿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地处XX湖西岸,辖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个养殖场,陆地面积19.1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
自1995年开展大规模螃蟹养殖以来,全镇共有水产养殖塘口1.3万亩,外湖养殖塘口10万亩,境内的螃蟹市场年交易量8万吨,交易额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退渔还湿力度不断加大,该镇每年退养还湖面积约在1万亩左右,目前,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围网养殖面积尚有7万多亩,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仍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范围广、面积大,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分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养殖围网,导致湖滩湿地被分割,围网区水生植被遭到破坏、湿地资源退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有岗洼相间的缓坡状地形组合而形成湖滨消落区以及部分湖湾形态已有部分消失。
此外,围网致使候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重,也阻隔了野生鱼类在消落区与敞水区之间洄游,区域内重点保护鸟类、野生鱼类的种群和数量都有减少趋势。
二是养殖密度高、污染重,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一方面养殖生产污染水体。
养殖塘口用药清塘,直接灭绝了水体中各类小鱼、小虾、螺等水生生物和底栖动物,致使生物链断裂;每年都对养殖塘口内各类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进行清除,导致湿地植被面积锐减,直接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是养殖户生活污染。
该镇约有4100人长期生活在养殖区域,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趋势。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洪泽湖渔文化保护思路

第2 2卷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淮 阴
工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a i y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文 化 生 态 学 视 角下 的洪 泽 湖 渔 文 化 保 护 思路
me n t a t i o n o f r e g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a n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Th e Ho ng z e l a ke is f he y r c u l t u r a l e c o l o g i c l a p r o t e c t i o n e x p e ime r n t a t i o n a r e a i s t h e i f r s t pr o v i n c i l a c u l t u r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a r e a.I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d e a a n d p r a c t i c e
洪泽湖渔家风情游

洪泽湖渔家风情游洪泽湖位于中国江苏省洪泽县,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一片风光旖旎的水域景观。
洪泽湖渔家风情游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项目,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渔业文化而闻名于世。
一、洪泽湖简介洪泽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面面积达到400多平方公里。
湖区风光秀美,水草丰茂,蔚蓝的湖水和湖畔的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区还有很多小岛,其中最大的是太湖岛,据说岛上的植物有上千种,是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二、渔家文化洪泽湖周边有许多渔民村落,这些村落代表了江苏传统的渔家文化传承。
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感受渔家生活的魅力,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渔业技艺。
每到秋季,渔民们会举行丰收庆典,庆祝渔民们的辛勤劳动。
三、渔家风情游活动1. 赏鸟洪泽湖是一个众多鸟类栖息地的天堂。
每年春秋之际,候鸟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湖边湿地停歇。
数十种候鸟,在这里栖息觅食,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盛景。
你可以选择搭乘小船或者徒步游览,近距离观赏精美的候鸟。
2. 品尝湖鲜洪泽湖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而闻名。
湖中养殖的鱼虾味道鲜美,你可以到当地的渔家餐馆品尝到新鲜的湖鲜美食。
尝试各种烹饪方式,品味到湖鲜的独特风味,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3. 体验渔船渔船是洪泽湖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
你可以乘坐渔船游览湖区,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湖泊的宁静。
渔船的船夫还可以为你讲述关于洪泽湖的历史故事,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片水域的文化底蕴。
4. 参观渔村洪泽湖周边充满了传统的渔民村落,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渔家建筑。
你可以漫步在村落的小巷中,感受浓厚的渔民氛围。
还可以参观村内的渔具博物馆,了解渔业历史和传统渔具的使用方式。
5. 体验捕鱼如果你对捕鱼感兴趣,洪泽湖也提供了捕鱼体验的机会。
你可以跟当地的渔民一起划船出海,学习他们的捕鱼技巧。
这将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让你亲身体验渔民的辛勤劳动和丰硕的收获。
四、旅游攻略1. 最佳时间:洪泽湖四季如春,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
最新大学生暑期洪泽湖湿地保护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洪泽湖湿地保护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时候过得好快,大一结束了,暑期糊口生涯立刻就要入手下手了,此次暑假注定将会是我上学以来最富裕的一次,这是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大学老是富裕未知和新意。
暑期社会实践将是最故意义的活动,固然高中时有做过,但都是为了应付,异国真实的实践过,而这一次,我们小组进行了细致的筹划,明了的分工和评论辩论了履行细节,在欢迎暑期到临的这段时候里,我们都在为此次活动做着筹办,与其说是社会实践,倒不如说是一次对糊口生涯的体验,一次对快乐糊口生涯的领会,也是一次对我本身的进步。
关于此次暑期实践我们小组是对洪泽湖湿地保卫环境进行一次调研,对湿地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查看,同时向本地大众遍及湿地根本知识,此次活动估计花四到六天。
7月10日我们小组七名成员齐聚江苏泗洪县,做着最终的筹办工作。
调查问卷内容的最终挑选,采访题目的敲定,宣扬画的打印,条幅标语的订定,以及近几天活动流程的最终实在定。
一切做好以后天气已经暗了下来,在转瞬与家人相处几天以后,我们又集中在这个陌生的都会,异国了亲人,一切都有要依靠我们本身。
我们盼望明天将来诰日的到来,因为真实的挑衅从明天将来诰日才入手下手,明天将来诰日我们会碰到甚么样的坚苦呢?令人盼望啊!7月11日,清晨八点钟我们按时动身,迎着朝阳入手下手了一天的挑衅。
我们随车赶往洪泽湖湿地区,沿途教导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洪泽湖湿地的根本环境,包括其构成,比年来的成长,成长中的题目等等。
在前去的途中我们屡次停下来,因为我们发觉了一些题目,在洪泽湖湿地周边存在比较紧张的环境题目,固然异国重产业的化学试剂的混浊,但其农业混浊紧张程度也一样令人不安。
最终是其周边发财的农业,其发财的农业一方面限制了产业的成长程度,但另外一方面,农业的成长注定依靠大量的水的消耗,河道还是农业灌溉用水的紧张来历,但是汴河作为一条紧张的水源地必定成为农业灌溉的篡夺点,这必将与洪泽湖湿地中的水的供给产生矛盾,尽管是如此紧张的一条河道其水质一样令人不安。
洪泽湖湿地调研报告

洪泽湖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淮河下游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该湖面积约为23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约为11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近年来,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调研以洪泽湖湿地资源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洪泽湖湿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湖泊生态恢复和湖泊资源探索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调研过程2.1 调研目的根据调研背景,本次调研主要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核心价值;•探索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保证湿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湿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资源利用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2.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线下实地调研、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线下实地调研主要围绕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进行。
调研期间,我们深入湿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政府、湖泊监测站以及湖泊旅游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献阅读主要关注洪泽湖湿地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生态学特征、保护和利用现状等方面。
问卷调查则主要通过网络形式,对湿地游客、当地居民、湿地旅游从业人员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问,以获取湿地旅游市场需求信息和湿地保护的社会关注程度。
2.3 调研结果2.3.1 湿地生态系统分析洪泽湖湿地是江苏省最重要的湿地之一,其生态系统复杂性及生态经济价值凸显。
根据调研结果,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植被、水域及微生物等生态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
从中可看出,植物对湿地的形成至关重要,湖泊的水质、气候和植物都是因果关系。
2.3.2 形成湿地旅游产业的因素洪泽湖湿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多年的湿地旅游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
调研结果显示,洪泽湖湿地的旅游产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各式湿地游戏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同时游客们也可以领略到湿地的环境。
XX年大学生暑期洪泽湖湿地保护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XX年大学生暑期洪泽湖湿地保护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时间过得好快,大一结束了,暑期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次暑假注定将会是我上学以来最充实的一次,这是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大学总是充满未知和新意。
暑期社会实践将是最有意义的活动,虽然高中时有做过,但都是为了应付,没有真正的实践过,而这一次,我们小组进行了仔细的规划,明确的分工和讨论了实施细节,在迎接暑期来临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都在为这次活动做着准备,与其说是社会实践,倒不如说是一次对生活的体验,一次对幸福生活的体会,也是一次对我自身的提高。
关于这次暑期实践我们小组是对洪泽湖湿地保护情况进行一次调研,对湿地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同时向当地群众普及湿地基本知识,此次活动预计花四到六天。
7月10日我们小组七名成员齐聚江苏泗洪县,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调查问卷内容的最后筛选,采访问题的敲定,宣传画的打印,条幅标语的拟定,以及近几天活动流程的最后的确定。
一切做好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短暂与家人相处几天之后,我们又相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了亲人,一切都有要依靠我们自己。
我们期待明天的到来,因为真正的挑战从明天才开始,明天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令人期待啊!7月11日,早晨八点钟我们准时出发,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挑战。
我们随车赶往洪泽湖湿地区,沿途指导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洪泽湖湿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组成,近年来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等等。
在前往的途中我们多次停下来,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洪泽湖湿地周边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没有重工业的化学试剂的污染,但其农业污染严重程度也同样令人担忧。
首先是其周边发达的农业,其发达的农业一方面限制了工业的发展程度,但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注定依靠大量的水的耗费,河流还是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然而汴河作为一条重要的水源地必定成为农业灌溉的争夺点,这势必与洪泽湖湿地中的水的供应产生矛盾,即使是如此重要的一条河流其水质同样令人担忧。
洪泽湖大堤水文化内涵初探

水 患 灾 害 严 重 的 中 国来 说 ,可 以 通 过 对 洪 泽 湖 大 堤 的 治 理 来 理 解 ,甚 至 可 以说 治 水 、治 国 、平 天 下 。
洪泽 湖大堤 ,位 于淮安市境 内洪 泽 湖畔 ,北 起淮 阴 区码 头镇 ,南迄 盱 眙县 张大庄 ,现存全长 67.25 km,是 一 座 始 建 于 东 汉 、扩 建 于 明 清 、加 固 于 当代 的著 名 水 利 工 程 ,至 今 仍 然 发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8期 江苏水利
一
一
升 官 的微 乎 其 微 。公 元 1569年 至 1735年 , 洪 泽 湖 大 堤 决 堤 l7年 次 。 1577年 ,“全 淮南 徙 ,高堰 湖堤 大 坏 ”; 1593年 ,“高家堰决高 良涧 、周家桥等
公 元 1855年 ,黄 河改道 ,洪泽 湖 大堤才 由受黄河 、淮河双重压 力 ,变 为仅受淮 河洪水威胁 。然而 由于黄淮 交会 地 带 的 不 断 淤 积 ,淮 河 人 海 通 道 已经 不复存在 ,淮河洪水 只得南下侵 袭 里 下 河 地 区 ,造 成 了该 地 区 人 民深 重 的灾难 。1931年大洪水 ,苏北平原 和 里 下 河 地 区 一 片 汪 洋 ,洪 水 淹 没 面 积约 3.2万 km2,受灾 2000余 万人 , 死 亡 约 22万 人 。
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在其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记载了淮河儿女千年治水史记载了千年洪泽湖的巨变沧桑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凝聚了历代治水人的智慧和文化印记
维普资讯
2008年 第 8期 江 苏水 利
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 ,在其 1800 多年 的历史长河 中 ,记载 了淮河儿女 千年治水史 ,记载 了千年洪 泽湖的 巨 变 沧 桑 ,也 留下 了深 厚 的 文 化 积 淀 , 凝 聚 了 历 代 治 水 人 的 智 慧 和 文 化 印
“尽融五湖文化”厚重洪泽 大湖文化

“尽融五湖文化”厚重洪泽大湖文化渔文化:孕育“大湖品牌”洪泽的节奏是从洪泽湖边7个鱼市开始的。
凌晨4点,记者刚出酒店便被街道上的人流车流“裹”了进去,直奔高良涧鱼市码头。
码头上,黑压压的是人,黑乎乎的是鱼的脊背。
而那闪烁不已的,是渔船上的朵朵灯光和鱼鳞映射的点点星光。
是洪泽湖肥美的鱼造就了这样热闹的鱼市。
一位老渔民告诉记者,传说孙悟空在老子山找到了在那里炼丹的太上老君,一见是孙悟空,太上老君忙把药丸装在葫芦里想溜走,可孙悟空紧追不舍,眼看仙丹就要被抢走,太上老君气得把葫芦砸碎了,结果药丹都掉进了洪泽湖,鱼虾吃了仙丹,个个味美无比。
56岁的渔民唐文元卖掉了他夜里打到的昂刺、花鲢和鲶鱼,收入200多块钱。
“真的是日出斗金啊”,唐文元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是淮流村人,世代以打鱼为生,现在全家六条船,最大的船是50吨位的,两个儿子常年在湖里打鱼,全家收入不菲。
唐文元的快乐感染着一个叫袁步社的鱼贩子。
袁是洪泽人,今年50岁,是这个鱼市的大户,他的发财走的是“鱼路”,把洪泽湖的鱼贩运到淮安等地,十几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万的收入。
“洪泽湖的鱼真是多啊”,袁步社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除了洪泽湖大闸蟹,湖里还有80多种鱼,大银鱼、蒙古红、鲤鱼、鲫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鱼多鱼肥,早年的渔民们舍不得扔掉那些小鱼,便把打到的小鱼用湖水煮,又在锅沿贴一圈面饼,连菜带饭和着汤全都有了,后来这道名为“活鱼锅贴”的菜成了洪泽湖湖鲜的招牌菜,在洪泽朱坝的活鱼锅贴城,100多家饭店的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吃掉了1000多吨湖鱼,继而吃出了大闸蟹、蒋坝鱼圆、黄集羊肉等饮食品牌。
打鱼、贩鱼、烧鱼,洪泽大湖的渔文化从湖上延伸到岸上,延伸到鹅,到米,到林等特色生态农业。
洪泽湖大闸蟹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十大名蟹”称号;四季鹅养量连续4年均递增100万只以上,夺得全省四季鹅养殖“冠军县”;全县拥有21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8万亩优质稻米种植在全省领先。
洪泽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洪泽渔业发展情况汇报洪泽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南部重要的渔业产区之一。
近年来,洪泽渔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就洪泽渔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洪泽湖水域广阔,水质优良,适宜渔业资源的生长繁衍。
湖中鱼类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鲤鱼、鲢鱼、鳙鱼、鲈鱼等,其中鲤鱼和鲢鱼产量较高,为当地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同时,湖中还有蟹类、虾类等水产品资源,为渔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其次,洪泽渔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渔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养殖和捕捞活动,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渔业生产中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使得渔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提高。
再次,洪泽渔业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洪泽渔业积极拓展市场,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积极开发水产品加工业,拓展了产品的深加工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最后,洪泽渔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保护湖泊水质,保护湖区生态环境,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积极参与湖泊的环境治理工作,努力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为渔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洪泽渔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拓展市场,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洪泽渔业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忆那些消失的洪泽湖渔猎文明

忆那些消失的洪泽湖渔猎文明洪泽湖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洪泽湖的周边地区,曾经有着丰富的渔猎文明,但这些文明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那些消失的洪泽湖渔猎文明。
在远古时期,洪泽湖周边地区的人们主要依靠渔猎为生。
他们利用湖中丰富的渔资源,以捕鱼为主要的生活方式。
这些渔民们使用的捕鱼工具主要是木制渔网和简易的渔具,他们船上也经常带上一些渔犬,用于帮助他们捕鱼。
他们的生活方式简单朴素,但他们对湖泊的依赖程度很高,渔猎文明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渔猎文明逐渐发展为一个复杂的体系。
湖畔的村落开始出现,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便利。
湖畔村落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了商业和交通的中心。
湖畔的居民开始使用更先进的船只和捕鱼工具,他们还发展了一套复杂的渔业管理和交易体系。
渔民们往往以家族为单位,代代相传渔猎的技艺和经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渔猎文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洪泽湖渔猎文明逐渐消失。
原本依靠湖泊生存的民众逐渐放弃了渔猎的方式,选择了其他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洪泽湖的水质逐渐恶化,渔业资源也大量减少。
这导致了渔猎文明的衰落和湖畔村落的凋零。
然而,尽管洪泽湖的渔猎文明消失了,但它的记忆一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洪泽湖周边地区,人们开始重视对渔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记录和展示洪泽湖渔猎文明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一些热心人士也努力研究和复原当地的渔猎工具和船只,以保留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回顾那些消失的洪泽湖渔猎文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虽然渔猎文明已经消失,但通过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让这段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永久存在。
只有通过了解和尊重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并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家乡特色文化建设调查——以洪泽湖为例社会实践

家乡特色文化建设调查——以洪泽湖为例社会实践摘要:一、引言1.家乡特色文化简介2.洪泽湖作为家乡特色文化代表的重要性3.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二、洪泽湖特色文化的调查内容1.洪泽湖的自然环境特点2.洪泽湖的历史文化背景3.洪泽湖的民俗风情4.洪泽湖的特色产业三、洪泽湖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1.洪泽湖的旅游资源开发2.洪泽湖的文化传承与保护3.洪泽湖的特色产业发展困境四、洪泽湖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洪泽湖特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洪泽湖特色文化创新的途径3.洪泽湖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案例五、社会实践的过程与收获1.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筹备2.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3.社会实践的收获与反思六、结论1.对家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2.对洪泽湖特色文化发展的建议3.对未来特色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展望正文:一、引言家乡的特色文化是地域文明的瑰宝,传承和发展家乡特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洪泽湖,位于我国江苏省淮安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家乡特色文化的杰出代表。
为了深入了解洪泽湖特色文化的现状,探讨其传承与创新途径,我们展开了一次以洪泽湖为例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洪泽湖特色文化的调查内容洪泽湖,位于淮安市洪泽区,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景色优美。
洪泽湖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洪泽湖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特色产业。
三、洪泽湖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洪泽湖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特色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
如何传承和保护好洪泽湖特色文化,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四、洪泽湖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对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洪泽湖地区应当加大文化传承力度,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洪泽湖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洪泽湖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社会实践的过程与收获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洪泽湖特色文化的发展现状。
洪泽湖环境调查报告

洪泽湖环境调查报告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加强,特别是对于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生态脆弱性、生态脆弱区、脆弱性评估等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它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仍然处于探讨之中。
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并被生态学家用来专指不同群落间的交错带,是两个相对均匀的相邻群落相互过渡的突发转换区域,是边缘效应产生区和生物多样性出现区,同时也是生物分布、动物活动范围的重要限制区域。
1987年,Ecotone作为新概念“生态交错带”被确认[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兴起,Ecotone得到了生态学界新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地学、环境等领域学者将Ecotone中过渡地带的思想引入各自的研究中,形成生态环境脆弱带或生态脆弱带或生态环境过渡带等概念,因此生态脆弱性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
1 生态脆弱性的解释1. 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我国目前对生态脆弱环境的认识有多种解释,本文则认为生态脆弱环境应该属于广义的自然和人文理解的范畴,是生态环境固有的自然属性。
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我调节的“阀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超过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的利用和发展水平时,称为生态脆弱环境。
也就是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扩大利用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输入或输出资源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以此将区域和全球问题联系起来。
这种对生态脆弱环境的广义理解具有普遍的意义。
因此,当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时且不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水平的区域,称为“生态脆弱环境区”。
生态脆弱性作为一种在时空尺度上的特定生态系统相对于外界干扰的响应而存在,它是自然因素或人类短期经济行为作用的结果。
洪泽渔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洪泽渔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洪泽湖渔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江苏省最大
的淡水湖泊,洪泽湖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为当地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下面就洪泽渔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洪泽湖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湖中鱼类品种多样,包括鲫鱼、鲤鱼、鳊鱼、鲢鱼等,其中鲜活鱼类资源丰富,为当地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湖中还有大量虾蟹类水产品,为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其次,洪泽湖渔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当地渔民逐
渐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大大减轻了渔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洪泽湖渔业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渔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水产品质量的提高,洪泽湖渔业产品逐渐走向国内外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渔业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洪泽湖渔业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湖泊的环境治理
力度,保障了湖泊水质的安全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了对渔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了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洪泽湖渔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未来,我们
将继续加大对渔业生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拓展渔业产品的市场,保护好湖泊的生态环境,为洪泽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希望各位领导对洪泽湖渔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洪泽湖渔业在未
来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小渔织就富民大产业——来自渔具之乡洪泽县蒋坝镇的调查报告

小渔织就富民大产业——来自渔具之乡洪泽县蒋坝镇的调查报告小渔织就富民大产业——来自渔具之乡洪泽县蒋坝镇的调查报告-第一秘书走进位于洪泽湖大堤最南端的洪泽县蒋坝镇,这个人口只有11万人的偏远小镇,却让人处处感到“中国渔网具之乡”名不虚传:门前屋后树荫下,老太太、小媳妇三五成群,谈笑中飞梭走线,道路两侧到处都堆放着虾笼、地笼,不时地见到拉渔网的车辆进进出出。
并不起眼的小渔网不仅让蒋坝人走上了致富路,而且带动了周边10多个乡镇近8万农民就业,真正成为了一项名副其实的富民大产业。
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曾专门对此作过报道。
我们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渔网具产业给蒋坝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
1、小渔网鼓起了农民钱袋子。
蒋坝的渔网具主要以虾笼、地笼为主,广泛用于内湖、内河的捕捞,市场需求量很大。
其加工工序可以分散到千家万户去完成,且劳动强度小、技能要求低,妇孺老幼皆可编织。
一只虾笼加工费05元,一个快手每天能编70只,一天能挣30多元,足不出户每月就能收入1000多元,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每月也能挣个四五百元。
在蒋坝找不到闲人,家家户户都在织渔网,全镇共有近7000人从事渔网生产,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
仅在彭城村就有40多名经纪人,每人每年销售虾笼、地笼上百万元,纯收入达10多万元。
2007年,蒋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02元,而其中有78%来自渔网具产业。
2、小渔网结成了完整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发展,蒋坝渔网具产业完成从少数到多数、从手工到机械、从分散到集中三次飞跃,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过去,蒋坝人编织虾笼、地笼要从安徽、东等地采购丝网、套管和拉丝,成本高、利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销量上不去。
在政府的帮助下,一些能人大户自己购买设备,生产配套产品,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为千家万户从事渔网生产提供了便利。
目前,全镇共有拉丝设备102台、织网设备16台、套管设备6台,产品呈现多样化、系列化的特点,只要市场上有需求的虾笼、地笼,蒋坝都可以生产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洪泽湖为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苏北平原中部偏西,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
古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称洪泽湖。
1128年黄河侵泗在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积淤高,宣泄不畅,逐渐失去了入海水道,中、上游来水就在盱眙以东的一些小型湖泊中潴水,使湖面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
湖面呈不规则形态,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58千米,控制水位在12.5米时,湖溶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湖水全凭东岸洪泽湖大堤作屏障,湖底高程高出东侧平原4~8米,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湖。
平均水深仅1.35米,最大水深4.75米,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型湖泊。
地理位置在北纬33°06'~33°40',东经118°10'~118°52'之间。
一、洪泽湖生态资源情况与概述由于洪泽湖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渔文化和生活习俗与中国其他淡水湖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一是这里是我国地理气候南北分界线处,四季分明,年无霜期长。
鱼类资源丰富,湖水通淮河、长江、黄海,有极为良好的鱼类天然回游通道和丰富的饵料,主要有鲤、鲫、鳊、鳜、鲌、草、青、鲢、银鱼、乌鳢、青虾和大闸蟹、小龙虾等多种水生产品,是我国主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
二是这里的湖面开阔,湖底浅平,船都呈现方头,底部平宽,船头都是开花浪,这特征是五大淡水湖中唯一的。
三是这里的渔民基本上是清代中期以后洪泽湖水面扩大,水位相对稳定,水浅滩多,以致引来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大批渔民涌入洪泽湖捕鱼为生。
口音北方话的偏向“侉”音方言,服饰为上衣对襟下身免裆裤,颜色均为黑、蓝、白三色为主色调。
四是由于洪泽湖的水灾频发,与水患抗争在很长的时期内是这里人民群众的主题,因此出现许多与水怪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并且都是勇敢善良战胜水怪或邪恶,现实中得不到的结果在虚构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1.渔民人口情况洪泽县现有渔民 1.4万人,渔业劳动力0.95万人,主要分布于老子山、西顺河、岔河、仁和、高良涧、三河、蒋坝镇。
目前,大部分渔民以养殖兼捕捞为生,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弱,生产水平低下,大多生活质量不高。
以前大多以船为家,整天在湖区漂泊,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80年代中期,洪泽县先后对湖区渔民实施陆上安置,将大部分渔民转移至陆上定居,但由于渔民居住相对偏远,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实施不够完善,致使生活条件相对落后。
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收入水平不高,目前部分渔民主动放弃渔业生产转业水运,或靠外出打工为生。
全县有近五分之一渔业劳动力转业。
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渔民仍然以渔业为生。
2. 洪泽县2005-2010年渔业生产情况表单位:公顷、吨3.洪泽湖水资源和水质情况洪泽湖湖岸线达554.60公里,湖面最宽处达60公里,在蓄水位12.50米时,湖区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1.27亿立方米。
湖水位13.50米时水域面积为2231.90平方公里,库容52.95亿立方米,湖区水域面积3604.18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12.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湖量330.40亿立方米,出湖量342亿立方米,换水率高为正常库容的11倍。
湖水矿化度较低平均208.40毫克/升,属偏富营养性湖泊,水质比较好。
洪水时入洪泽湖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大部分洪水由淮河入江水道排入长江下泄入海,另有部分洪水经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下泄入海;遇大洪水时,还可以通过二河经淮沭河分淮入沂,由新沂河下泄入海。
目前,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已建成,设计流量2270m3/s,这样洪泽湖部分洪水可直接下泄入海。
洪泽湖也是苏北地区最大的灌溉水源,担负着下游近2000万亩耕地的灌溉,并通过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将洪泽湖水输送到淮北的每个角落。
洪泽湖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线路上的巨型调蓄水库。
洪泽湖水质监测由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
共设置九个监测点,分别为蒋坝镇、成河乡中、临淮乡、老山乡、高涧镇、龙集乡北、成河乡东、成河乡西和成河乡北,其中前六个测点为国控点位。
从2008、2009、2010三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总体洪泽湖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总氮,其他监测项目能够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洪泽湖总体水质持平,变化不大。
4.洪泽湖水产资源情况(1)洪泽湖鱼类种群据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洪泽湖鱼类种类较多,其中以鲤鱼、鲂鱼、鳜鱼、黄瓜鱼、小白鱼等较为有名,尤以鲤鱼为多。
新中国成立后,水产科研部门曾对洪泽湖鱼类资源作过四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洪泽湖鱼类种群呈明显下降趋势。
1960年,水产部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调查,湖区鱼类有100种以上;1973年,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湖泊室调查,湖区鱼类为81种;1982年,洪泽县水产研究所调查,湖区鱼类为84种;198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湖区鱼类仅有67种。
(2)洪泽湖主要经济鱼类鲤鱼洪泽湖鲤鱼品种有湖鲤、黄河鲤等5种,以湖鲤为主要种群,都是捕捞和养殖主要品种。
产卵场遍布全湖,鱼苗产量大,使鲤鱼产量较其它种类高。
鲫鱼洪泽湖鲫鱼年产量占湖区总产量15%左右,占湖区大型经济鱼类产量40%左右。
具有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的特点。
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
为底栖肉食性鱼类。
具有外形美、肉质鲜嫩、无绒刺、经济价值高、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
2006年我县开始规模化养殖,主要养殖模式为套养,目前,全县鳜鱼套养面积4000公顷以上。
在洪泽湖鱼类品种中红鳍鲌(白鱼)、长春鳊、团头鲂(武昌鱼)、鲚鱼(毛刀鱼)、银鱼、乌鳢(黑鱼)、黄颡鱼等之类,都是经济价值高,肉质鲜美的优质鱼类。
除了以上洪泽湖主要鱼类品种外,近年来引进或繁育了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养殖品种。
如:罗非鱼、兴国红鲤、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斑点叉尾鮰、俄罗斯鲟等。
(3)洪泽湖虾、蟹资源虾境内虾有5种,即秀丽长臂虾(白虾)、日本沼虾(青虾)、锯齿新米虾、中华小长臂虾(草虾)、蝲蛄(小龙虾)。
洪泽湖优势虾种为白虾,其次为青虾和小龙虾,其它极少。
白虾、青虾和小龙虾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出口创汇的水产品。
白虾全湖均有分布,青虾以浅水湖滩的草地沼泽分布较多。
80年代后,小龙虾产量有明显上趋势。
2004年以后,我县积极开展小龙虾养殖探索工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2008年,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000公顷,养殖产量为1149吨。
蟹境内蟹类有中华绒螯蟹和锯齿溪蟹(数量极少)两种。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为洄游性动物,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
1953年,三河闸建成后,阻断河蟹湖海洄游通道,湖区蟹产量逐年下降,上世纪60年代初几达绝迹。
1969年,洪泽湖开始试放蟹苗,都取得较好效益,此后逐年增加放流量。
1981年,洪泽湖最高放流蟹苗5.4225吨。
1985年后,因沿海蟹苗资源匮乏,捕捞量及放流量锐减,湖区蟹产量亦大幅度下降。
1988后,沿洪泽湖农渔民陆续开展中华绒螯蟹内塘养殖工作。
到2008年,我县河蟹养殖面积为5666.67公顷,其中优质大蟹面积3400公顷。
河蟹养殖总产量3195吨,产值3.5亿元。
(4)洪泽湖底栖动物资源据1982年洪泽县水产研究所调查,洪泽湖有底栖动物39种,其中软体动物门26种,环节动物门3种、节肢动物门10种(见洪泽湖底栖动物名录)。
洪泽湖底栖动物总量(不包括虾、蟹类)为33.79万吨,平均1.72吨/公顷,其中软体动物33.71万吨,占99.76%。
湖心区、东南湖湾和淮河入湖段分布较多。
密度93.88个/平方米。
1990年冬至1991年秋,洪泽县水产研究所对洪泽湖的螺蚬资源作专题调查,确定螺蚬总存量为24.3万吨。
其中螺3.01万吨,占12.4%;蚬21.29万吨,占87.6%。
螺蚬资源分布以东部湖区、东南湖区、淮河入湖口数量较多。
洪泽湖黄蚬品质优良,近年来,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十分受欢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5)洪泽湖水生植物资源洪泽湖水生植物品种较多,面积较大。
20世纪50年代以前,漫滩遍湖都是芦苇、蒿苗、芡实、菱、藕,水生植物总面积约占湖面90%。
50年代以后,由于三河闸、二河闸等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湖区的水位被抬高,除滩地和浅滩以外,大部分草地被淹没,加之80年代大量围湖造田,使的湖区水生植物面积锐减。
1982年,全湖水生植物覆盖面约占湖面的45%左右,水草总生物量1519500吨,芦苇生物量145000吨,全湖水生植物总生物量(鲜重)1664500吨。
1989年,全湖区水生植物面积约55000公顷,2008年,全湖区水生植物面积不足40000公顷。
在洪泽湖81种水生植物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马来眼子菜、聚草和金鱼藻,植被区的大部分水域都有分布,以溧河清、扬老洼、成子湖沿岸等地较多。
芦苇属多年生的挺水植物,芦苇是湖区的宝贵资源,素有第二森林之美称,多用于建筑、编织、制作纤维和造纸。
具有防风固堤作用。
菹草、苦草和黑藻属沉水植物,主要分布于溧河洼口、候咀洼及各航道中。
全湖年产量可达10万吨(鲜重,下同),是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优良食料。
菱和荇菜属浮叶植物,成片分布于穆墩的猪圈滩、临淮头的放猪滩及尧兴滩等处,菱秧和荇菜大多被当地群众用作家禽饲料,少量被人们作美肴食用,近年来在绿色生态和乡土菜、农家菜的推动下,在饮食方面需求逐步增大。
莲属于多年生的挺水植物,呈条片状分布于临淮头的放猪滩及淮河口的顺河滩、淮仁滩等滩心。
该植物除可年产荷叶及荷梗17.5万吨以外,还可年产藕205万吨,莲子100吨,但目前仅利用其中很少一部分。
莲的药用价值很高,几乎全株可入药。
莲子还是一种高级营养品,有滋补强身之功效。
5.洪泽湖渔业生产方式现状水产养殖起步于1977~1982年,国家在洪泽兴建商品渔业基地,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商品渔业基地668公顷。
1988年初步形成了以养为主,捕捞为辅的渔业生产新格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水产养殖业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
1993年,开始发展河蟹养殖,并带动特种水产品养殖发展。
1996年全县河蟹池塘养殖面积达1820公顷。
1996年以后开始发展湖区围网养蟹和网箱养殖,全县养殖面积达9346.66公顷。
2002年开始申报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
2003年洪泽县被省海洋与渔业局列为江苏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整体认定试点县,全县共认定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1个,基地面积5267公顷,认定无公害水产品37个,实现了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的过度。
2005年,洪泽县举办首届洪泽湖优质大闸蟹展示暨蟹王、蟹后评比活动,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当年11月洪泽湖大闸蟹在吴中河蟹文化艺术节揭开了洪泽湖大闸蟹品牌宣传和实施品牌战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