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试题 (1)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 6)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20分)1.设某地区有 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 , 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 。

A. 每一家工业企业B.200 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D.200 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5. 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A. 变量值B. 变量C. 指标值D. 指标 6. 年龄是( )。

A. 变量值 B. 连续型变量 C. 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 登记的方便 B.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8. 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职工调查B. 工业普查C. 工业设备调查D. 未安装设备 调查9.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2.有 600 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 况,则总体单位是( ) A.600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C.600 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资3. 一个统计总体(A. 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B.600D.600 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 )。

B.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标志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10.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登记期限C. 1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 .确定组距和组数 D. 重点调查 D. 普查 要求在 10月1日至 15日全部调查完调查期限 D. 标准时间B.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全距和组距1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 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 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一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指出以下哪个是数目标记()A.身高B.学历C.健康状况 D .性别2.统计检查分为一次性检查和常常性检查,是依据()。

A.能否认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一样C.能否检查所有单位 D .时间能否连续。

3.典型检查中的要点单位是()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拥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 D .拥有代表性的少量单位4.统计分组的要点在于()。

A.确立组中值B.确立组距C.确立组数 D .选择分组标记和区分各组界线5.变量数列是()。

A.按数目标记分组的数列B.按质量标记分组的数列C.按数目标记或质量标记分组的数列 D .按数目指标分组的数列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此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D .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差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一样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一样C.采纳分组标记的多少不一样 D .研究目的和对象不一样8.甲: 2003 年终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 715 万人;乙: 2003 年安徽省总人口 4680 万人,则( )。

A.甲是期间指标,乙是期间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期间指标C.甲是期间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D .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9.某地域 2004 年终有 1000 万人口,零售商铺数有50 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

A. 5 个/千人B. 5 个/百人C.20 个/人 D .0.2 个/千人10.标记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均匀差B.标准差C.全距 D .标准差系数11.抽样检查的目的在于()A.认识抽样整体的全面状况B.用样本指标推测全及整体指标C.认识全及整体的全面状况D. 用全及整体指标推测样本指标12.在其余条件同样的状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均匀偏差和不重复抽样的对比()A.前者必定大于后者 B.前者必定小于后者C.二者相等D. 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3.数目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区分依照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3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3分)A.作用不同B.灵活方式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3分)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4.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3分)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3分)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3分)A.企业按年产能力分组B.人口按年龄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产品按品种分组7.抽样误差是指()。

(3分)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8.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3分)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3分)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0.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零售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3分)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1.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大学统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试题

大学统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试题

统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统计学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A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2.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B )。

A.用图形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B.从一个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 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 随机抽取100名大学生,计算出他们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4. 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数值型数据分布的图形是(C )。

A.条形图 B. 箱线图 C.直方图 D. 饼图5.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B )。

A没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 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 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6. 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 =2,其意义是( A )。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7.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B )。

A.尖峰分布 B. 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8.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 平均差 C.标准差 D. 离散系数9.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t分布的特点是( C )。

A. 对称分布B. 非对称分布C. 比正态分布平坦和分散D. 比正态分布集中10.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抽取500个家庭的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 B )。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设某地区有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每一家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有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一个统计总体()。

.只能有一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指标.只能有一个标志 .可以有多个标志.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变量值 .变量 .指标值 .指标.年龄是()。

.变量值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登记的方便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确定调查的范围 .确定调查的单位.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职工调查 .工业普查 .工业设备调查 .未安装设备调查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普查.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月日至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调查时间 .登记期限 .调查期限 .标准时间.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全距和组距.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左方 .右方 .上端中部 .下方.某大学个分院共有学生人、教师人、设置专业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分院数 .教师数 .学生数 .专业数.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统计学原理试题

统计学原理试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与复习(第一至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某地区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 )。

A. 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B. 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C. 全部零售食品厂D. 每一种零售食品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A. 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 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 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D. 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一般单位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1990年7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7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调查时间是( )。

A. 1990年7月20日零时B. 1990年7月19日24时C. 1990年7月1日24时D. 1990年6月30日24时5、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6、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非全面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7、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普查D. 抽样调查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 确定分组标志B. 确定组数C. 确定组距D. 确定分组界限9、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2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11、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 B.按品质标志分组 C.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D.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1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文档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文档

(一) 单选题1. 对中国大学教育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 )。

(A) 中国的所有大学(B) 中国的每一所大学(C) 中国的每个大学生(D) 中国教育部参考答案:(B)2. 具有时效快,费用低等特点调查方法是( )。

(A) 电话调查(B) 邮寄调查(C) 网上调查(D) 短信调查参考答案:(A)3. 统计学通常把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 )。

(A) 时期指标(B) 品质指标(C) 质量指标(D) 总量指标参考答案:(C)4. ( )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搜集统计数据的阶段,是定量认识的起点。

(A) 统计设计(B) 统计调查(C) 统计整理(D) 统计分析参考答案:(B)5. 质问题答案由表示不同等级的形容词组成,并按照一定的程度排序,由被调查者依次选择的方法是( )。

(A) 配对比较法(B) 赋值评价法(C) 评定尺度法(D) 双向列联法参考答案:(C)6. 温度可以运用( )来测度。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参考答案:(C)7. 统计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制定( )。

(A) 统计指标体系(B) 统计调查方案(C) 统计分析方案(D) 各种统计工作方案参考答案:(D)8. 按调查误差产生原因,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工作误差和( )。

(A) 代表性误差(B) 人为误差(C) 方法误差(D) 源头误差参考答案:(A)9. 采用组距分组时,一定要遵循的原则( )。

(A) 不重不漏(B) 组距相等(C) 组数从少(D) 操作简单参考答案:(A)10.英国的戈塞特( ,1876~1937)用笔名发表了关于分布的论文。

该事件发生在( )。

(A) “城邦政情”阶段(B) “政治算术”阶段(C) “统计分析科学”阶段(D) “统计学帝国主义”阶段参考答案:(C)11. 用直方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

(A) 条形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D) 平面图参考答案:(B)12.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总体中个体具有( )。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1、威廉·配弟政治算术6、比率速度
2、各方面各环节7、水平法累计法
3、基层综合8、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4、主词宾词9、总体方差样本单位数
5、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10、函数关系1
二、1、③6、②
2、④7、②
3、③8、③
4、④9、③
5、④10、④
1、①②③④⑤6、
2、①④⑤7、
3、②③④8、
4、①②③⑤9、
5、①②③④⑤10、1、答:2、答:(2)用于因素分析;
(3)研究现象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统计指数法有哪些作用?
统计指数作为研究现象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方法,有着多种作用。

(1)能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①③④⑤
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某方面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
体。

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与总体单位是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会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的不同相互转换,即总体有可能转化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有可能转化为总体。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二者是何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分,共10分)
统计学考试试题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③⑤
③⑤。

统计学原理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统计学原理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20分)1.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2.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 )。

A.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3.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是( )。

A.调查的任务和目的B.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调查表D.调查时间4.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5.已知同一指标不同年度的数值顺序排列,欲求季节指数,则( )。

A.用按月平均法B.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C.其它两种皆可以D.其它两种皆不行6.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7.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8.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5%,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0%B.增长5%C.增长1%D.不增不减9.方差是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 )。

A.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B.离差平方的平均数C.离差平均数的平方D.离差平均数的绝对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

A.增大到原来的3倍B.增大到原来的9倍C.增大到原来的6倍D.也是原来的1/311.抽样调查中( )。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研究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分类C. 数据的解释D. 数据的展示答案:C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一个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个体D.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答案:A3.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4. 一个变量的方差越小,说明该变量的:A. 波动性越大B. 波动性越小C. 均值越大D. 极差越大答案:B5. 在正态分布中,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B.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C.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抽样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方法不正确C. 抽样比例不适当D. 数据录入错误答案:A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1 到正无穷D. -∞ 到+∞答案:A8. 下列哪项是推断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描述数据特征B. 预测未来数据C. 推断总体特征D. 计算统计量答案:C9. 在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A.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B. 自变量的个数C. 因变量的标准差D. 因变量的均值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原假设B. 选择显著性水平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确定样本容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计数数据D. 测量数据答案:A, B, C, D12.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确定?A. 原假设B. 备择假设C. 显著性水平D. 样本容量答案:A, B, C13.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A, B1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A. 总体均值B. 总体方差C. 样本容量D. 抽样方法答案:B, C, D15. 下列哪些是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A. 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B. 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C. 数据可以进行回归分析D. 数据可以进行季节性分析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请简述其特征。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 分析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基本特点?A) 用具体的数字表达现象B) 以随机性为基础C) 依赖于观察和实验D) 仅仅是数学工具的应用答案:D) 仅仅是数学工具的应用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答案:C) 实证统计学4.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的内容?A)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B) 用图表和统计指标概括数据特征C) 对总体进行推断D) 揭示数据间的关系和规律答案:C) 对总体进行推断5. 下列哪项不是推论统计学的内容?A) 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推断B) 基于概率的原理进行数据分析C) 通过假设检验来进行统计推断D) 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答案:D) 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科学,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揭示现象的规律性和变异性。

答案:实证2.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使用________和统计指标,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描述。

答案:图表3. 推论统计学是基于________的原理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假设检验对总体进行推断。

答案:概率4.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或观测值,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对总体进行________。

答案:推断5. 假设检验是推论统计学的一种方法,用来判断样本观测值与设定的________是否一致。

答案:假设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的区别。

答:描述统计学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概括,通过使用图表和统计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它仅仅是对现有数据的总结和揭示,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推论统计学则是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推断,通过使用概率的原理和假设检验来进行数据分析。

它的目标是基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并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D )。

A.对于所有的X,误差项的方差都相同B.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C.误差项相互独立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

A.众数&gt;中位数&gt;均值B.均值&gt;中位数&gt;众数C.中位数&gt;众数&gt;均值D.中位数&gt;均值&gt;众数3.一元回归方程为y=11.64一0.25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自变量平均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减少0.25个单位B.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4.有甲乙两组数列,则(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A.1<2 1>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B. 1<2 1>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C. 1=2 1>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 1=2 1<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6.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频数分布数列应采用(A )。

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B )。

A.0 B. 1 C.大于1 D. 小于19.如果一个定性的变量有m类,则要引进( C )个虚拟变量。

A.mB.m+1C.m-1D.无法判断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B )A.8年B.7.2年C.5年D.7.8年11.某企业2007年各种产品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2%,则该厂2007年单位成本( D )A.减少了0.62%B.增加了0.62%C.减少了3.7%D.增加了3.7%12.相关系数r与斜率b2的符号( A )。

统计学套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套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 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统计学原理试题

统计学原理试题

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体重C.工人性别D.工人工资2.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 ()既是统计整理过程的专门方法,又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

A 大量观察法B 综合指标法C 统计模型法D 统计分组法4. 统计调查表的形式可以分为()A 单一表和复合表B 简单表和复合表C 简单表和分组表D 单一表和一览表5. 某市为了掌握在春节期间的市场销售情况,拟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普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统计报表6. 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调查总体7.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8. 按离散变量分组形成的变量数列( )A 只能是单向式变量数列B 既可以是单向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数列C 只能是组距数列D 既不是单项式,也不是组距式9.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10. 某班全部学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这两种指标属于()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比例相对指标11. 总量指标是用()表式的。

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12. 某单位4月份员工的出勤率是98%,这个指标是(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比例相对指标 13.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B 主要受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C 即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14. 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其条件是( ) A 各组标志值相等 B 各组权数相等 C 各组标志值不相等 D 各组权数不相等 15. 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在于( )A 各组次数的多少B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 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大小D 次数的多少与标志值的大小 16.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 实际误差B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 可能误差程度D 平均误差程度17. 对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最恰当的调查方法是( )A 全面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18. 为了了解某企业员工家庭收入情况,按该企业员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19. 1. 当变量X 的值增加,Y 的值也随之增加,那么这时变量X 和Y 之间存在着( )A 正相关关系B 负相关关系C 直线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 20. 在计算相关系数前,必须对两个变量做( ) A 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 C 可比性分析 D 回归分析21. 每吨铸件成本(元)和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回归方程=270-0.5x ,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吨,成本( ) A 降低269.5元 B 提高269.5元^yC 降低 0.5元D 提高0.5元22. 某地区报告期以同样多的人民币比基期少购5%的商品,则该地区价格指数为()A 95%B 105%C 95.23%D 105.26%23. 当我们研究各级工人工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计算()A 结构影响指数B 可变构成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24. 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A 基期B 报告期C 假定期D 任意时期25. “首末折半法”适用于()A 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B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 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D 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26. 由某产品的年生产量和库存量所组成的两个时间数列()A 都是时期数列B 前者是时期数列,后者是时点数列C 都是时点数列D 前者是时点数列,后者是时期数列27. 编制时间数列,要求在时间间隔方面()A 必须相等B 可相等也可不相等C 必须不相等D 不需要考虑二、判断题1.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量表示,叫数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1)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A)。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 3、下列变量中,(D)属于离散变量。

A、一个笔筒的直径B、一袋米的分量C、一个同学的身高D、一个县的人数 4、全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分、 76 分和 86 分,这三个数字是(B)。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A、工人工资B、工人身高C、工人体重D、工人性别 6、要了解某汽车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产量和利润是( C)。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C )。

A、流量指标B、动态指标C、质量指标D、强度指标 8、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

A、马克思B、威廉 ·配第C、凯特勒D、恩格尔 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所以( C)。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B、指标和标志之间没关系C、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0、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D)。

A、差异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同质性二、多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一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DE)。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职工月平均工资D、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 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CDE)。

A、新产品数量B、高级职称人数C、考试及格率D、工人劳动生产率E、平均亩产量 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C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试题(总分:99.98,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总题数:15,分数:15.00)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分数:1.00)A.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C.是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其数量关系√D.是一种对经济现象做的定性研究解析:2.对某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年龄()(分数:1.00)A.是品质标志B.是数量标志C.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D.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解析:3.对企业职工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属于()(分数:1.00)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品质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解析:4.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分数:1.00)A.只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B.只能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C.只能是两个平均指标对比D.既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解析:5.某地区工业增加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6%,1996年比1995年增长4%,1997年比1996年增长8%。

则三年来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分数:1.00)C.106%×104%×108% -100% √D.6%×4%×8%解析:6.某企业1997年比1996年产量增长了15%,产品单位成本下降了4%,1996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则1997年总成本比1996年多支付()(分数:1.00)A.3万元B.4.5万元C.3.12万元√D.1.38万元解析:7.调查误差包括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在抽样调查中()(分数:1.00)A.只有登记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C.两种误差都有√D.两种误差都没有解析:8.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当极限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分数:1.00)A.只需原来的1/2B.只需原来的1/4 √C.是原来的1倍D.是原来的√2倍解析: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分数:1.00)A.必须用基期的价值量指标B.必须用报告期的价值量指标√C.必须用基期的数量指标D.必须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解析:10.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分数:1.00)A.两个变量必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B.两个变量必须有函数关系C.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D.两个变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解析:11.在相关分析中,若变量X的值减少,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分数:1.00)A.正相关√B.负相关C.复相关D.不相关解析:12.对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分析时,若分析职工人员结构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应采用()(分数:1.00)A.总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B.总平均工资综合指数C.总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D.总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解析:13.检验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分数:1.00)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估计标准误√D.符号系数解析:14.对甲乙两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甲企业80人,乙企业150人,两企业工人劳动生成率的方差相同,则抽样平均误差()(分数:1.00)A.甲企业大√B.乙企业大C.两个企业一样大D.不能确定解析:15.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而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数:1.00)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6.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分数:1.00)A.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B.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C.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D.实行经营管理的依据√E.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解析:17.对某项资料进行统计分组时,其关键的问题是()(分数:1.00)A.划分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B.选择分组标志√C.选择分组体系D.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E.划分各组界限√解析:18.设P为价格,Q为销售量,则总指数∑P0Q1/∑P0Q0的意义是()(分数:1.00)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D.反映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解析:19.普查是一种()(分数:1.00)A.专门组织的调查√B.只调查时期现象C.不连续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解析:2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分数:1.00)A.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B.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C.表明两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D.表明两变量之间的量变关系√E.在数学上称为斜率√解析:21.时点指标所形成的时间数列中()(分数:1.00)A.指标的各个数值是可以相加的B.指标的各个数值是不能相加的√C.指标的各个数值相加起来没有实际意义√D.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的资料通过连续登记取得解析:22.在一定的误差范围要求下()(分数:1.00)A.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B.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C.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则抽样数目相应要少√D.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则抽样数目相应要少E.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解析:2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分数:1.00)A.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去1√D.定基发展速度减1√E.逐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解析:24.平均指标的特点是()(分数:1.00)A.将同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B.将总体统计指标值的差异抽象化C.将不同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D.将各总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E.是总体数量特征的代表值√解析:2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分数:1.00)A.某地区某年人口增加数B.某地区某年乡镇企业总数√C.某地区某年招工录取率D.某地区某年商业网点数√E.某种原材料期初库存量√解析: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总题数:8,分数:15.00)26.抽样调查是按照 1抽选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目的是 2。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随机原则)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解析:27.已知两个工业企业,甲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是已企业的2倍,这是 1相对指标。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比较)解析:28.从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看,算数平均数属于 1平均数,众数属于 2平均数,当资料中极大值次数增加时, 3的计算结果数值较大。

(分数:3.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数值)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位置)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算数平均数)解析:29.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判断估计的优良标准是 1、 2和 3。

(分数:3.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无偏性)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致性)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效性)解析:30.若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 = 150 – 4X 则说明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 1相关关系。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负)解析:31.在掌握各种商品的销售量个体指数以及各种商品的基期销售量资料的情况下,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应采用1指数。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加权算数平均数)解析:32.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它们是 1和 2。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几何平均法)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方程式法)解析:33.在现象变动趋势分析中,把影响现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因素称为 1,把影响现象随季节变动而变动的因素称为 2。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长期趋势)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季节变动)解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总题数:4,分数:20.00)34.简述变量分组的目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略)解析:35.简述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略)解析:36. 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略)解析:37.编制综合指数时,其在编制方法上和同度量因素的测定上有什么特点?(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略)解析:五、计算题(共40分)(总题数:4,分数:40.00)从某企业生产的一批零件中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100件,对其直径(毫米)进行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要求:(分数:10.00)(1).试以95.45%的概率(t=2)估计该批零件平均直径的区间范围(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平均直径的区间范围:(100.90毫米-101.70毫米))解析:(2).若标准规定直径在96-104毫米之间为合格品,试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批零件合格率的区间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