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园共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重视家园共育的理念,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标签: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园沟通;教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十分重要。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進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要想把孩子培养好,家园必须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二字,教师和家长通过用心去交流彼此的教育理念、情感,以及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加深彼此的信任,让对方的心里距离越来越近。
一、家园共育概述
所谓的“家园共育”是指以幼儿园和家庭为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双方积极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互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幼儿园和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开展家园共育,目的是为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优势,互相弥补不足,最终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第一,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第二,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幼儿期,幼儿生存、生活的地方,就是对幼儿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也就是教育幼儿的地方。家庭、幼儿园、社会都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教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幼儿园只是幼儿教育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专门的教育机构,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同育、同构的作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园共育意识薄弱
一方面,幼儿教师经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意识,觉得我是教师我说的话应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家长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给人一种幼儿园教师处在主导地位的感觉。
除此之外,也有的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只是幼儿园的事,幼儿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由教师负责就可以了。有的教师在观念上虽然能接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但事实上对家长的能力深表怀疑。还有的教师把与家长交谈当作幼儿的告状会,一味指责幼儿的不好表现,指责家长不好好教育等。
另一方面,家长不能和孩子们一起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幼儿园合作教育。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父母只是被动参与。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家园共育工作形式表面化
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上,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合作不够紧密,经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三)家园共育机制落后
家园共育停留在以往的时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教育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学会一些知识,不需要教师和家长提前教育;一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占主要地位,而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教育是教师的事,父母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家园共育的观念薄弱。
(四)家庭对幼儿园缺乏信任
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沟通时都只谈幼儿好的一面,对幼儿的坏习惯避而不谈,家长担心教师知道幼儿的不足之处后会对其另眼相看,所以双方的沟通不能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教育了。
上述家园共育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园共育机制理念的落后。
四、幼儿园加强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换位思考,用“心”倾听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眼中,孩子们聪明可爱,是最棒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理解家长的心理状态,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个孩子。我们应相信每位家长也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而努力,教师一定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
家长也要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谅解他们的一时疏忽,理解他们工作的难度,尽量以提意见的方式与其来交流矛盾,并且能够做到信任他们。换位思考,最能触及幼儿教师和家长内心最柔弱的地方,最利于情感上的沟通。将倾听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二)语言艺术,用“心”倾听
林肯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表扬。”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家长尤其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未实现的理想的继续,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都希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表现来增加父母的荣耀。所以,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就要求教师能“投其所好”,这时,巧妙地使用语言,讲究说话的艺术就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会感到教师是了解和重视自己的孩子的,都期盼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就会愿意与教师交流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对教师不服气、不信任。此外,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主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三)情感真挚,用“心”倾听
情感是沟通交流的内在,如果在倾听方面没有情感,那么就不会与被倾听者产生互动。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更重视倾听的情感态度,要真挚诚恳。
在倾听时,要表现出诚恳的这种态度,奠定交流的基调,同时拉近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情感真挚要对倾听内容做出及时的回应,并且多用“咱孩子”“我们”等词,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使得交流效果更好。
(四)沟通及时,用“心”倾听
幼儿的发展是迅速的,甚至家长来不及回顾,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从生活细节中也能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甚至是性格的养成都是非常迅速的。所以用心倾听需要及时,如果家长错过了孩子的某个瞬间会遗憾,教师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好时机也会懊悔,不如减少这种事,让沟通和交流更方便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倾听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现,分析幼儿的成长特点,并且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机智教育。倾听及时,更能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隔阂,沟通的频繁让幼儿的生活更有连贯性,每个细小的行为都能被重视,成为成长的财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单靠幼儿园不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