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优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设计步骤: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的确定1.1材料的选用(1)水泥:P.C32.5,技术指标见表1:表1 水泥试验结果汇总表(2)俊源石场压碎值:22.5%;针片状:18.4%;液限:22.4% 塑限指数:3.6 表2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合成计算结果表1.2确定水泥剂量掺配范围依据隆三线设计图纸要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设计要求7d 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为 3.0~4.0MPa,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水泥掺量为4.0~5.5%,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所以本次设计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取中值,即3.5MPa为设计值,根据经验水泥剂量按3.5%、4.0%、4.5%、5.0%、5.5%五种比例配置混合料,即水泥比碎石为3.5:100、4.0:100、4.5:100、5.0:100、5.5:100。
1.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首先对三种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3.5%)、中间剂量(4.5%)和最大剂量(5.5%),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按内插法确定,最后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表3表3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结果1.4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1.4.1制作试件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强度试件制备,按现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规定,采用150mm×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种水泥剂量按13个试件配制,工地压实度按98%控制,现将制备试件所需的基本参数计算如下:(1)配制一种水泥剂量一个试件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成型一个试件按7000g混合料配制,取水泥和碎石的材料含水率为0,先计算水泥剂量为3.5%的各种材料数量:水泥:7000×3.5/(100+3.5)=236.7g集料:7000×100/(100+3.5)=6763.3g需加水量:7000×7.5%=525g(2)制备一个试件所需混合料的数量m=V×p d×k(1+w o)=1/4×15×15×π×15×2.320×98%×(1+7.5%)=6479gm—n%剂量时每个试件所需质量;V—试模体积(试模内劲尺寸为:150mm×150mm);P d—n%剂量时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W o—n%剂量时该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K—工地预期达到的压实度(98%)。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定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在碎石基层上使用水泥作为稳定剂进行强化处理的一种道路基层结构。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原则1.基层结构力学性能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满足道路设计要求中对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变形性等方面的指标。
2.基层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基材和稳定剂材料。
碎石作为基材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性能要求,稳定剂水泥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掺量。
3.配合比设计原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应合理确定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保证基层材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2.确定碎石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碎石的用量。
碎石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3.确定水灰比:水泥与碎石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验数据和经验准则,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保证水泥和碎石能够充分反应,并达到所需的稳定效果。
4.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情况需要,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掺合料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如矿渣粉、石灰粉等。
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5.配合比设计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来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和掺量,以及碎石粒径和分配规格。
2.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并合理安排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引言在水稳底工程中,基层是承载地表负荷的部分,其设计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层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即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砂、碎石等材料比例,来获得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不同材料的比例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量,以达到所需的水稳底基层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不同工程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材料性能: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均匀系数等。
通过对材料性能的了解,可以合理地配置不同材料的比例。
3.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量:添加剂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如提高强度、改善抗裂性能等。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确定其使用量。
4.施工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施工压实方式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基层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采用经验法、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等方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其中,试验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
在试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调整材料比例,直至获得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2.选择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砂和碎石等材料,并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3.进行试验:根据选定的材料,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并考虑添加剂的使用量。
4.优化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工程要求。
5.验证试验:在确定配合比后,进行验证试验,以确保所得到的配合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技术规定;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图纸设计要求;二、使用部位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路面工程WLM2合同段底基层、基层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3.0Mpa,强度控制范围3.0~5.0 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2.0Mpa,强度控制范围 2.0~4.0 Mpa。
2)、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5.0%;底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4.0%。
3)、混合料级配应为骨架密实型,并符合设计图纸范围要求。
4)、基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28%,最大粒径宜用31.5mm控制;水泥各项物理指标符合P.F32.5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
四、原材料规格及产地1)、水泥:P.F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产地:重庆腾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粗集料: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3)、细集料:石屑(0~3 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4)、水:可饮用水5)、材料合成级配设计: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石屑(0~3 mm)分别进行筛分,借助计算机进行级配计算(见附表),得到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35:27:16:22,其合成级配符合设计级配要求。
五、室内试验1)、准备工作①检查试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使之运转正常;②备足试验所需各种材料;③试验室工作人员:黄建胜、廖凯、伏立;2)、确定各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以往经验和设计要求,先选用3.2%、3.7%、4.2%三种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其结果如下:3)、计算初步配合比分别以上表各种不同剂量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计算每个无侧限试件重量(见下表),并以振动压实法制作,每种水泥剂量分别制作13个试件,每种料具体用量如下表:注:振动压实仪试模直径:152mm 高:150mm V=2722cm3基层、底基层按初步计算的比例如下:水泥剂量3.2% 最佳含水量:5.6% 最佳干密度:2.332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1.确定水泥掺量:水泥的掺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一般来说,掺水比(水泥与干碎石的质量比)在4%~6%之间,较为常见。
但具体的掺量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2.确定碎石粒径:基层碎石的粒径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碎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基层厚度的1/3~1/2,并且要求粒径分布合理,以提高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确定水灰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比。
该比例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一般来说,水灰比在0.23~0.28之间较为常见,但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材料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
4.考虑温度和湿度因素:温度和湿度是水泥水化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控制水泥含水量和施工时间,以保证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1.基床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床进行处理,去除沥青、油污等杂质,并进行地面平整处理,以确保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采购的碎石和水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保存和保护材料,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搅拌均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搅拌应均匀充分,以保证碎石和水泥的充分混合。
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
4.施工温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温度对基层的强度和质量有影响。
施工时要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强度的发展。
5.压实密度和强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密度和强度是衡量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密实度和强度的检测和控制,可采用静压力板进行压实试验,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施工环境保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稳基层是指河道、渠道等水利工程的基础层,是整个工程的承重层和稳定层。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保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内容。
一、水稳基层的定义和作用水稳基层是由石灰土、水泥土和碎石等材料经过充分的搅拌和压实而成的基础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
水稳基层的主要作用包括:1.承重作用:水稳基层是整个工程的承重层,能够抵抗上部结构的荷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分散荷载作用:水稳基层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基础层,减小对基础的集中荷载,避免基础沉陷和变形。
3.提高地基承载力:水稳基层的加固作用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二、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在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包括石灰土、水泥土和碎石等,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当地资源,减少运输成本。
2.材料比例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基础材料的特性,确定每种材料的比例,使得水稳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不同材料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搅拌方式的选择:选择适合的搅拌方式,包括机械搅拌和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均匀度,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人工搅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工作效率较低。
4.压实方式的确定:确定合适的压实方式,包括机械压实和人工压实。
机械压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压实度,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人工压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工作效率较低。
5.施工工艺的控制:控制施工工艺,确保基层材料的充分搅拌和压实。
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压实方式、压实度等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基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步骤水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工程要求:对工程的使用要求和荷载要求进行了解,包括承载力、稳定性和强度要求等。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水稳基层是指在道路工程中作为路面结构的底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并传递到下方地基层的一种结构。
在道路工程中,水稳基层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水稳基层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道路使用的情况,确定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
不同类型的道路使用情况不同,对水稳基层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等重要道路需要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水稳定性,而次干道和乡村道路等较为次要的道路则可以相对降低这些要求。
其次,水稳基层的目标应与上层结构的目标相配合。
水稳基层一般位于路面结构的底部,其作用不仅是承载车辆荷载,还要作为上层结构的支撑层,保证上层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水稳基层时,需要与上层结构的设计目标相协调,确保水稳基层与上层结构之间的力学性能匹配,避免结构的不协调性导致的问题。
第三,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与基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关。
水稳基层是承载和传递荷载的中间层,直接与地基层接触。
因此,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应考虑地基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还受到材料的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可能会对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产生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设计水稳基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确保设计目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总之,水稳基层的设计目标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情况、上层结构目标、基床状况、材料可获性和交通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配合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水稳基层,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的设计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水泥与集料的比例:水泥:集料=5:100,也就是水泥为集料质量的5%。
这里的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通常称为碎石,而细集料可以是石屑或砂子。
根据级配的不同,碎石与石屑(或砂子)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2. 请注意区分水泥含量:有时可能会提到6%的水泥含量,但这是指混合料的水泥含量还是集料的水泥含量。
如果是混合料的水泥含量,实际水泥含量可能并不是6%,而是6.38%。
根据规范,水泥稳定材料中的水泥剂量应为水泥:干集料的比例。
3. 配合比设计:在某些特定的工程中,如绥满高速公路绥芬河至牡丹江段工程,底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其配合比设计需要按照现行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
4. 其他参数:为了确保水泥稳定砂砾的质量,还需要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在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泥与集料的比例、级配、水泥含量、特定工程的要求以及标准击实试验的结果。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引言水稳底基层是指铺设在地基上的一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用于提供均匀、坚实的基础支撑。
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报告旨在对水稳底基层的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并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强度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上层荷载并均匀分布到地基上。
强度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要求基层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
2.稳定性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基层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稳定性要求可以通过抗剪强度来衡量,一般要求基层的抗剪强度不低于1.2MPa。
3. 耐久性要求:水稳底基层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和各种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耐久性要求可以通过水泥用量和抗渗性能来考虑,一般要求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抗渗等级为P6或以上。
三、配合比设计1. 原材料选择:水稳底基层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子和石子。
水泥选择标号为P.O42.5的硅酸盐水泥,砂子选择细度模数为2.6的优质中砂,石子选择直径为5-10mm的碎石。
2. 水泥用量计算:根据要求的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进行计算。
假设使用水泥用量为350kg/m33.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指水泥用量与水的质量比。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选择适当的水灰比,一般在0.4-0.5之间。
假设使用水灰比为0.454.砂石比计算:砂石比是指砂子与石子的质量比。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选择适当的砂石比,一般在1.5-2.0之间。
假设使用砂石比为1.85.配合比计算:根据上述参数进行配合比计算。
水泥用量 = 350kg/m3水灰比=0.45砂石比=1.8砂子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1-1/(1+砂石比))石子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1/(1+砂石比))水用量=水泥用量/(1+水灰比)6.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并进行试验确认。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嘉绍北岸接线施工养护一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21 3、《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 -2021 4、《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21 二、设计要求根据室内振动成型法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含水量W0及最大干密度ρd,根据振动成型法制备试件,经过六天标准养护条件下浸水一天后,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强度Rd≥4.0 Mpa ,基层为5.0Mpa~6.0Mpa,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重视级配提高强度,减少因水泥用量过高而引起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并确定施工延迟时间。
三、原材料检测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 1、水泥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要求,采用嘉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试验室自检结果如下: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比表初凝终凝 3天抗折3天抗28天抗28天抗指标要面积时间时间安定性强度折强度折强度折强度求≥300 ≥180 ≥360 <5mm≥2.5Mpa ≥11Mpa ≥5.5Mpa ≥42.5Mpa 检测结果 397 304 373 0.5 5.8 23.3 7.846.92、集料采用德清安顺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档原材料,1#碎石规格19-31.5mm。
2#碎石规格4.75-19mm,3#碎石规格2.36-4.75mm,4#石屑规格0-2.36 mm,各种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指标符合《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21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见下表:原材料检测结果指标及要求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压碎值(%)表观相对密度针片状大于9.5mm(%)针片状4.75~9.5mm(%)<0.075颗粒含量(%) 1#碎石 / 2.64411.0 / 0.2 2#碎石 18.4 2.647 9.6 11.5 0.3 3#碎石 / 2.656 / / 1.2 4#碎石 /2.654 / / 11.7 设计要求≤25 ≥2.50 ≤15 ≤25 粗集料≤2.0,细集料≤15 3、水采用自来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简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结构,其目标配合比设计对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什么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由破碎的石子和水泥混合物构成的一种基层结构。
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通过与石子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使石子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基层。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的首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确保基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 提高基层的强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水泥的用量、石子的粒径分布以及水灰比等因素,以确保基层的强度满足工程要求。
2. 保证基层的稳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能够承受来自交通荷载的冲击和变形。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减少变形和沉降,延长基层的使用寿命。
3. 提高基层的耐久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侵蚀。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基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减少基层因水蚀、冻融等因素引起的损坏。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是目标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试样的制作和力学性能测试,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参数。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压实度试验、三点弯曲试验、抗冻融试验等。
2. 理论配合比设计理论配合比设计是基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理论和经验公式,通过计算得到合适的配合比参数。
常用的理论方法包括反映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亚力特公式、降低剪应力的多边形法等。
3. 实际工程配合比设计实际工程配合比设计是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和经验,通过试验和实测数据来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参数。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施工工艺和可行性等因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内蒙古国道242甘临一级公路工程第三项目部路面底基层施工采用 4.5%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砂砾,集料由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 JTJ 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N2.5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底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砂砾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 碎石、4.75〜9.5mm 碎石、砂砾=20: 5:5:70。
.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5Mpa;.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 %控制;3.材料要求:粗细集料集料规格: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天然砂砾厂地:富山碎石场水:地下水级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压碎值:V26 % ;针片状含量:W20 % ;塑性指数:<9% ;②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产地包钢冀东方水泥厂规格型号:P.S-B32.5缓凝3天胶砂强度:N11Mpa28 天胶砂强度:32.5~35.0Mpa;初凝时间:N3小时;终凝时间:N6小时;细度:W10 % ;安定性:必须合格。
4、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五组配合比: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e 152X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招标文件》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二、原材料的选用1.石料:选用凤阳县裕丰石料厂生产的五种单级配集料;2. 水泥:采用凤阳珍珠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珍珠”牌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
三、相关技术要求1.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0Mpa;2.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 %控制;3.材料要求:①粗细集料集料规格:5#(19~26.5)mm,4#(9.5~19)mm,3#(4.75~9.5)mm,2#(2.36~4.75)mm,1#(0.075~2.36)mm级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压碎值:<26 % ;针片状含量:≤20 % ;塑性指数:<9% ;砂当量:≥60% ;1#料中的0.075mm通过率:≤12.5 % 。
②水泥规格型号:P.C 32.5缓凝3 天胶砂强度:≥11Mpa28天胶砂强度:32.5~35.0Mpa;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细度:≤10 % ;安定性:必须合格。
四、配合比设计过程(一)确定级配走向依据《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我项目部在底基层材料生产之前,对石料生产厂家进行了技术交底。
明确了筛板尺寸和质量要求,并在试生产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查。
经过多次筛分及相关检测,在集料级配稳定和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对选用的原材料进行了取样试配,确定了以下三种级配的走向。
级配比例:中值偏上:5#:4#:3#:2#:1#=17:37:15:5:26中值:5#:4#:3#:2#:1#=25:28:17:6:24中值偏下:5#:4#:3#:2#:1#=28:28:17:8:19 (二)配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针对三种不同的级配走向分别选用 2.5% 、3.0%、3.5%、4.0%、4.5%的水泥剂量,含水量预计按照2.5% 、3.0%、4.0%、5.0%、6.0%、配料进行击实试验,从而确定每种剂量下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水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嘉绍北岸接线施工养护一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 -20094、《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二、设计要求根据室内振动成型法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含水量W0及最大干密度ρd,根据振动成型法制备试件,经过六天标准养护条件下浸水一天后,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强度Rd≥4.0 Mpa ,基层为5.0Mpa~6.0Mpa,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重视级配提高强度,减少因水泥用量过高而引起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并确定施工延迟时间。
三、原材料检测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1、水泥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要求,采用嘉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级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试验室自检结果如下:2、集料采用德清安顺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档原材料,1#碎石规格19-31.5mm。
2#碎石规格4.75-19mm,3#碎石规格2.36-4.75mm,4#石屑规格0-2.36 mm,各种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指标符合《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DB33/T836-2011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检测结果见下表:3、水采用自来水。
四、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根据《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33/T836-2011要求,基层、底基层级配设计要求见下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骨架密实型,根据各档原材料筛分结果,对各档原材料进行比例掺配,使合成级配曲线符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曲线顺滑。
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江宁区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江苏育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稳配合比设计一、概述江宁区宁铜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依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监理组进行了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工作。
二、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2、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4、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6、《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三、配合比设计本次上面层所用集料为淳化镇采石灰岩集料,矿料为上峰孟墓厂产品,沥青为金陵实业AH-70沥青。
依据要求进行了沥青和集料的各项指标试验(详见下表)。
1、水泥:该项目选用的水泥南京三龙水泥厂天宝山牌(缓凝)P.O32.5级水泥,终凝时间大于6个小时,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可以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见表:水泥原材试验结果表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室内配合比设计中所用集料为石灰岩,由淳化镇采石场所供,矿粉为上峰孟墓厂产品,各种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1。
各种粗集料的试验结果如表2,细集料的试验结果如表3,矿粉的试验结果如表4该项目选用石料的产地为青龙山采石场,质地为石灰岩。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三篇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三篇篇一: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1.概述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时为了适应现在大交通量和重轴载的特点,筑路材料也不断地更新;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以水泥稳定材料(简称半刚性材料)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应用。
据统计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采用了半刚性材料。
在半刚性材料中,水泥稳定混合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筑路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可用于各种类别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由于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
与其它半刚性材料相比,水泥稳定混合料具有早期强度高、强度增长快、抗冲刷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重型交通要求。
2.配合比设计依据: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2.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XX2.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2.7《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要求;3.设计资料:3.1该高速公路路面二合同段地处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厚为18c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要求值为4.0Mpa。
3.2水泥要求强度等级为32.5Mpa(初凝时间要求3h以上,终凝时间要求6h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碎石集料压碎值小于30%;碎石集料中小于0.5mm颗粒材料的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碎石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如表1适宜用水泥稳定颗粒组成范围表1结构层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基层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 <28 <9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导书1.目的:为统一公司内部各单位的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的设计、试验工作,规范资料编制整理,特制定本章。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中心试验室、各项目试验室进行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3.编制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设计准备:4.1确认公路等级、气候区域、交通量和水泥稳定基层强度等级、规范推荐级配范围;4.2确认合格的原材料产地或料场;4.3各种原材料经取样、试验合格并取得试验报告。
4.4确定水泥品种、标号、凝结时间的技术性能要求。
4.5选定相关数据填附表1。
5.配合比设计计算:5.1 根据现场各种矿料的级配合成设计混合料级配有两种方法:i)图解调整法,方法见附录;ii)计算机试算法,由中心试验室提供EXCEL计算程序。
确定各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百分比。
5.2 合成目标级配要求:5.2.1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强度标号。
5.3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指标5.3.1材料5.3.1.1水泥(1)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5.3.1.2水(1)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
(2)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5.2的规定。
5.3.1.3粗集料(1)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
粗集料应符合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6.1中I类规定,用作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应符合表3.6.1中II类的规定。
(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3)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天然砾石材料宜满足表3.6.1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
水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XXXX路面XX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XXX检测有限公司XXXX路面XX标工地试验室2020年xx月xx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XXXX 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XXXX 路面施工指导意见》3 .《XXXX 路面xx 标施工图纸》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6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材料来源 1、碎石:石灰岩规格:19〜26.5mm 、9.5〜19mm 、4.75〜9.5mm 厂家:xx 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 规格:2.36〜4.75mm 、0〜2.36mm 厂家:xx 矿业有限公司2、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 F32.5厂家:xx 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3、 水:生活用水(JTG/T F20-2015) (JTJ E40—2007 ) (JTG E30—2005 )(JTG E51—2009) (JTG E42—2005 )三、设计过程1、根据招标文件、指导意见、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见下表)。
集料1#(19-26.5mm)各项指标集料2#(9.5-19mm)各项指标集料3#(4.75-9.5mm)各项指标集料4#(2.36-4.75mm)各项指标集料5# (0-2.36mm)各项指标P • F 32.5水泥原材料各项指标2、依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确定各种材料比例(见下表)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级配中值(%) 100 95 80.5 67.5 58 49.5 32 20 16 11 8.5 7 4.5 级配上限(%) 100 10089 75 66 55 37 25 20 15 12 10 7 级配下限(%)10090726050442715127542由上图表可以看出三种合成级配数据接近且都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水稳6%含量的配合比
水稳6%含量的配合比【原创实用版】目录1.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概述2.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3.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正文一、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概述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是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含量占总重量的 6%。
这种配合比在公路、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水泥用量,即总重量的 6%。
例如,如果需要 100 公斤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那么水泥的用量就是 6 公斤。
2.然后根据水泥的用量,计算出其他原材料的用量。
例如,如果水泥的用量是 6 公斤,而水泥的比重是 1.35,那么需要的碎石重量就是6/1.35=4.44 公斤。
3.最后,根据设计的道路厚度和原材料的用量,计算出所需的总重量。
例如,如果设计的道路厚度是 20 厘米,那么所需的总重量就是(6+4.44)/0.2=50 公斤。
三、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水稳 6% 含量的配合比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高速公路、桥梁,还是机场跑道,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其主要效果有:1.提高抗压强度。
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材料,其含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提高抗渗性能。
水泥可以填充混凝土的微观孔隙,减少水分的渗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提高抗冻性能。
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水分在混凝土中的膨胀,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宁区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江苏育通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8日宁铜公路(禄口-铜山段)改造工程水稳配合比设计一、概述江宁区宁铜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依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监理组进行了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工作。
二、设计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2、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交通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4、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6、《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7、江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站《质量技术标准汇编》GB(2003-11)三、配合比设计本次上面层所用集料为淳化镇采石灰岩集料,矿料为上峰孟墓厂产品,沥青为金陵实业AH-70沥青。
依据要求进行了沥青和集料的各项指标试验(详见下表)。
1、水泥:该项目选用的水泥南京三龙水泥厂天宝山牌(缓凝)P.O32.5级水泥,终凝时间大于6个小时,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可以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见表:水泥原材试验结果表检验项目检验结果规定值细度 3.6 <10 安定性(沸煮法)合格合格初凝时间335min ≥180min终凝时间380min ≥360min3d 19.8 18.0抗压强度(MPa)28d 32.53d 4.2 3.5抗折强度(MPa)28d 5.5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室内配合比设计中所用集料为石灰岩,由淳化镇采石场所供,矿粉为上峰孟墓厂产品,各种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1。
各种粗集料的试验结果如表2,细集料的试验结果如表3,矿粉的试验结果如表4该项目选用石料的产地为青龙山采石场,质地为石灰岩。
三种规格分别为1#料(9.5-31.5mm)、2#料(4.75-9.5mm)、3#料(0-4.75mm),混合料级配为该三种石料组合而成。
碎石集料压碎值为18.0%,针片状分别为6.7%、5.9%,石屑中小于0.6mm料其塑性指数为3.6,液限为19.8,均符合相关规范。
三种集料比例为:[30:30:40],混合料级配满足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的3号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范围见表: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筛孔31.526.5199.5 4.75 2.360.60.075上限10010089674935227下限100907247291780中值1009580.557392615 3.5合成级配10099.484.252.540.728.213.1 4.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曲线图102030405060708090100筛孔尺寸mm通过率%混合料级配级配上限级配下限级配中值0.0750.6 2.36 4.759.519.026.531.5三、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强度要求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水泥剂量按4.0、4.5、5.0、5.5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0:100、4.5:100、5.0:100、5.5:100。
四、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监理组在能估计合适剂量情况下,将剂量选用缩减至四个。
对四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如表: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表配 合 比ρdmax /g/cm 3 ωo /% 备 注 水泥:碎石4.0:100 2.290 4.7 4.5:1002.3104.85.0:100 2.350 4.9 5.5:1002.3605.2五、测定混合料标准曲线及强度试验标准EDTA 滴定试验结果表配 合 比EDTA 消耗量/mL备 注水泥:碎石3.5:100 9.44.0:100 10.5 4.5:10011.55.0:100 12.55.5:100 13.46.0:100 14.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配合比水泥:碎石①②③④⑤4.0:100 4.5:1005.0:100 5.5:100 /抗压强度试件编号B1 3.9 3.8 4.8 4.8 /B2 4.2 4.2 5.1 5.0 /B3 4.1 4.5 4.6 5.4 /B4 3.9 4.4 5.2 5.6 /B5 3.4 4.0 4.7 5.3 /B6 3.6 4.1 4.8 4.7 /B7 4.1 4.3 5.2 4.9 /B8 3.8 4.2 5.5 5.0 /B9 3.8 4.3 4.6 5.1 / R C/Mpa 3.9 4.2 4.9 5.1 / R C0.95/Mpa 3.6 3.9 4.5 4.7 / S/Mpa 0.255 0.212 0.320 0.293 / Cv/% 6.5 5.1 6.5 5.8 /六、配合比组成设计成果监理组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水泥最佳剂量:1、比较强度平均值和设计要求值,根据试验结果水泥剂量为4.0%、4.5%、5.0%、5.5% 时试件强度平均值均满足不低于3.5Mpa设计值的要求。
2、考虑到试验数据的偏差和施工中的保证率,对水泥剂量为4.0%、4.5%、5.0%、5.5%时的强度数据通过公式R≥Rd∕(1-ZaCv)验算,其强度均能满足本项目设计强度指标要求。
3、为防止干缩性裂缝及确保强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5.0%的水泥剂量。
故监理组工地试验室配合比组成设计成果为:水泥::集料=5.0:100,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4.9%,最大干密度为2.350g∕cm3,施工时压实度按98%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因该项目采取集中厂拌法施工,故水泥剂量增加0.5%,集料的含水量不能忽略不计,应及时调整出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表1 各种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筛孔集料通过筛孔(方孔筛,mm)百分率(%)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1#料10095.153.30.20.20.20.20.20.20.2 2#料10010010085.243.121.1 1.80.60.60.6 3#料10010010096.775.351.239.624.217.39.1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98.391.783.6材料名称1#料2#料3#料规范要求(%) 试验方法针片状颗粒含量大于9.5mm以上(%)7.7 __ __ 不大于12 T 0312 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9.5mm以下(%)__ 8.2 __不大于18 T 0312 <0.075mm含泥量(%)0.2 0.6 __ 不大于1 T 0312 软石含量(%) 2.1(13.2~26.5)mm\2.4(4.75~13.2)mm 不大于3.0 T 0320 洛杉机磨耗值(%)22.4 不大于28 T 0317 压碎值(%)21.0 不大于26 T 0316表3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试验结果材料名称4#料规范要求(%) 试验方法棱角性(%)36.3 不小于30 T 0344砂当量(%)75 不小于60 T 0334表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的试验结果材料名称矿粉规范要求(%) 试验方法含水量(%) 0.24 不大于1 T0103烘干法外观无团结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0.76 小于1 T03533、AC-13F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的级配类型为AC-13F型,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表5.3.2-1表5.3.2-2,设计级配如下表:筛号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下限100906838241510754上限1001008568503828201584、初选级配依据规范(JTG F40-2004)的设计要求,在选择集料级配时,根据集料的筛分结果首先初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然后根据该工程地区气候属夏炎热冬温区同时考虑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水稳定性来选择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得出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确定AC-13F的三种级配,分别测定三种级配按沥青用量为4.8%制作马歇尔试件。
三个级配的矿料比例表、三种矿料的合成级配明细表、三种级配曲线图详见下表:三种级配的矿料比例明细表级配矿料比例(%)1# 2# 3# 矿粉级配1 50.0 7.0 41.5 1.5 级配2 42.0 11.0 45.0 2.0 级配3 35.0 14.0 48.5 2.5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级配1100.0 97.9 77.1 48.0 36.2 23.9 18.4 11.9 8.6 5.4 级配2 100.0 98.2 80.8 55.1 41.0 27.0 20.3 13.3 9.6 6.2 级配3100.0 98.5 84.0 61.4 45.5 29.8 22.3 14.7 10.7 6.9三种级配曲线图102030405060708090100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筛孔孔径通过率下限上限中值合成级配1合成级配2合成级配35、试验级配评价参照以往沥青砼路面上面层AC-13F 目标配合比的工程应用情况,选择沥青用量4.8%作为三种试级配的沥青用量,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马歇尔试件。
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见下表:体积指标 级配 沥青用量(%) 毛体积 相对密度 最大理论 相对密度 空隙率(%)VMA(%) 饱和度(%)级配1 4.8 2.388 2.507 4.8 15.0 68.2 级配2 4.8 2.405 2.506 4.0 14.2 71.8 级配3 4.8 2.414 2.505 3.6 13.9 73.8 技术要求\\\3~6不小于13.065~756、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设计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五种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AC-13F 设计级配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级配 类型沥青用量(%) 稳定度(kN) 流值(0.1mm) 空隙率(%) VMA(%) 饱和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实测理论相对密度 AC-13F4.0 10.26 24.1 6.2 14.4 57.3 2.380 2.536 4.511.40 28.9 4.8 14.3 66.4 2.396 2.517 5.0 10.95 32.5 3.7 14.4 74.6 2.407 2.498 5.5 10.37 36.0 2.6 14.5 82.4 2.417 2.480 6.0 9.33 39.3 1.9 15.0 87.0 2.414 2.462 要求不小于8.015~403.0~6.0不小于13.065~75\\7、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空隙率范围中值及沥青饱和度中值对应的四个油石比,求出四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但如果对选择试验的油石比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油石比作为OAC1;作图求出能满足沥青砼各项指标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C max ,OAC min ),该范围的中值为OAC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 max 和OAC min 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与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 ,并结合南京的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论证地取用,最终得出最佳油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