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电与我们的生活》汇编
小学科学《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学校科学《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受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2、经受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讨论过程;3、争论想知道的关于电的学问;4、明确一些平安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平安用电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知道平安用电的常识。
三、教学难点关于电的学问。
教学预备:预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同学收集有关电的学问的资料。
四、教学教程教学环节老师行为同学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1.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相互沟通我们的调查结果。
课前调查自己家中有哪些用电器。
课前的调查活动为上课的争论铺垫。
二、调查家中的电器。
1.想想怎样给这些电器分类?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2.相互沟通电和直流电的相关学问。
3.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1. 小组内相互相互沟通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3.全班相互沟通。
4.在调查你们发觉了哪些问题?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巩固分类学问,加深对用电器的了解。
三、相互沟通我们知道的电的学问。
1. 演示摩擦起电试验。
2. 您能解释现象(胜利和失败的缘由)小组争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学问。
A、静电的学问B、雷电的学问C、富兰克林的故事D、关与电的科学家(爱迪生创造灯泡的故事等)试验引发学习兴趣。
了解相关电的学问。
四、知道平安用的重要性,养成平安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急。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急?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急?2.我懂得怎样平安用电?回答。
争论:怎样平安用电。
全班相互沟通。
平安训练,与同学生活实际相联系。
附:富兰克林的故事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敞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一、教材说明: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电冰箱、电风扇……大大小小的电器,无一不是靠电来工作的。
自从人们发明了电,电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本次复习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单元名为“电” ,通过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流动的电被称为电流;灯泡发光要有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电路;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电流流过不同物质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电流可以被控制;电压达到一定的高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科学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从调查家电入手,区分出用的是什么电源,再过度到点亮灯泡,灯泡数由少到多,从而引发出串联和并联,。
电路出故障了,发展到检电器,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对故障有更多的了解。
在中间,教材又穿插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做好防电准备。
从做个小开关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最后一课是我们选择了什么,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良种连接方法。
至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关于电、电路、电流的认识,学会了简单的电路连接。
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获得对电、电路、电流的科学了解,建立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2、学会并联、串联电路的一般方法,培养整理、分析电路的能力。
3、培养长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及长期动脑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电流、电路的理解和串联、并联电路的实践。
教学难点:串联和并联的理论与实践四、教学环境: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这个单元,并且对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观察、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课件、点亮灯泡的材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一)由谈话直接进入课题1、师: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了,从今天起,我们正式进入复习了。
我们这学期学了许多科学知识,相信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那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我们这学期学过哪些知识呢?2、生:述说本学期学过的知识点。
小学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小学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引言: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我们也需要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安全使用方法。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电。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的来源。
2. 掌握电的安全使用方法和避免电的危险。
3.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电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电?电是一种物质吗?- 电的产生原理和来源。
- 电的种类:直流电和交流电。
2. 电的用途与我们的生活- 电的用途:照明、供电、通信、娱乐等。
- 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3. 电的危险和安全- 电的危险性:电可能引发火灾、电击等意外事故。
- 安全使用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乱插拔插头。
- 不随意触碰导线或电器设备。
- 使用电器时要保持手干燥。
- 不在床上使用电器。
- 不玩电线、插座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 引入电的概念: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的情况,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
- 引发问题:电是什么?我们的生活离开电会是什么样的?2. 讲授电的基本概念(15分钟)-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不是物质。
- 解释电的产生原理和来源,简单介绍静电和化学电池。
- 引导学生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并给予简单的解释。
3. 探究电的用途与我们的生活(20分钟)- 介绍电的用途,如照明、供电、通信、娱乐等。
- 鼓励学生思考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 分组活动:学生分小组探究一个电器的功能和用途,并向全班做简短的演示。
4. 强化电的危险和安全(2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电的危险性,如火灾和电击事故。
- 讲解使用电的安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不乱插拔插头、保持手干燥等,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 示范正确使用电器的姿势和方法。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知道电可以开关灯,电视、冰箱等电器都需要电。
但他们对电的产生、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2.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奥秘;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电的存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2.布置教室,准备实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的存在,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展示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材解读本教案是根据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电和我们的生活》编写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电”这一物理概念,包括电的产生、传输、利用等方面的知识;2.掌握常见的电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了解和利用电以及正确使用电的能力,为日后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的产生和传输;2.掌握常见电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4.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电的基本概念教学要点:电的概念、电的种类和电的产生课堂活动及教学安排:本课堂需要师生一起探讨什么是电以及电的种类,并举出一些电的例子,以更好地理解电的概念。
然后,引导学生了解电的产生方式及生产电的一些方法,包括:化学电池、磁电机、光电效应等。
2. 常见的电器教学要点:电器的种类及原理,电器的使用方法课堂活动及教学安排:在该课堂活动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电器,包括电灯、电风扇、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并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同时,还需要告诉学生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电器。
3. 安全用电教学要点:安全用电的知识,正确用电的方法课堂活动及教学安排:在这堂课上,可以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做到用电安全等问题。
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安全用电体验。
4. 小测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本章节的掌握程度,可以在课后设置一些小测验和练习题,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电的产生、传输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图像法:运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电的概念及电器使用方法,增强理解和记忆;3.交互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互动学习,以小组讨论、对话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电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定义:电是什么,电的单位。
2. 电的产生: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3. 电的传输:电线的作用和电力传输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电的定义、单位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家庭用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电器:常见家庭电器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安全用电:触电的危险性,预防触电的措施。
3. 节能用电:节能电器的作用,如何节约用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家庭电器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安全用电和节能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家庭电器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角色扮演:学生能模拟正确使用电器和触电急救的情景。
第三章:用电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用电规则:开关的使用方法,电器的安全距离。
2. 注意事项: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
3. 电器维修:电器损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遵守用电规定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情境模拟:学生能正确处理电器损坏的情况。
第四章:电力与环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2. 教学难点: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触电急救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电器设备是如何工作的。
2. 通过实物展示、PPT讲解,使学生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如电灯、电视、冰箱等。
2. 准备PPT,内容包括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知识等。
3. 准备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展示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讲解其工作原理。
3. 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
4. 观看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器设备,观察其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列出家庭电器设备,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电器维修师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了解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第五章:电与家庭生活本章主要介绍家庭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学会安全用电。
2. 第六章:电与工业生产本章主要讲解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工业用电安全意识。
三年级科学下册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教学重点:1. 电的基本概念2.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安全用电教学难点:1. 电的工作原理2. 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电器设备实物或图片3. 安全用电宣传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电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电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源等。
2. 学生通过观察电器设备实物或图片,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三、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冰箱、空调等。
2. 学生观察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电器设备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安全用电(10分钟)1. 教师讲解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如不接触带电体、不使用破损的电器设备等。
2. 学生阅读安全用电宣传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电的基本概念、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探索电的传递(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验或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是如何传递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传递过程。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家庭电路(10分钟)1. 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构成,如电源、开关、插座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电和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1课。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电的初始想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电的问题。
通过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来认识不同的电源、电的作用以及用电安全。
初步认识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培养安全用电习惯;初步感受电器需要拥有完整的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学生分析】电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生活中处处都有各种电器,学生对于电的知识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用电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并不陌生。
学生能够认识到简单的家庭用电安全方法。
例如:不触摸插座、不用湿手触摸开关等。
可是学生在玩玩具或者拆卸遥控器时会接触到电池,也会用手同时接触正负极,这并没有什么危险。
学生也很少接触短路,对于电的危险并没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电有时也具有危险性,要安全用电。
科学探究目标●学会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感受到电带给我们的方便,懂得节约用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电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懂得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有伤害,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学生对电的初始想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电的问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难点:初步认识直流电和交流电。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科学笔记本,家用电器记录表。
教师准备:“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家用电器记录表”班级记录表,关于电源(电厂、电池)和安全用电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用爱迪生的故事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谁能讲一讲关于爱迪生的故事?当学生讲完爱迪生的故事,特别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有了电,电器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
小学科学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电和我们的生活导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例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导入老师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哪些电器?这些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电的好奇心。
二、讲解概念1. 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能源,是由带电物体自身或它所产生的场引起的现象。
举例来说,当我们插电脑电源时,屏幕亮起来了,这就是电的作用。
2. 电的来源电有多种来源,例如: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等。
学生们可以尝试举出自己身边使用电的例子,并讨论出电的来源。
3. 电的传输与控制电是通过电线传输的,它需要一条完整的电路才能传输到指定的地方。
同时,电还需要被控制,通过开关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三、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的作用和电流的传输,进行以下实验:1. 实验一:用电灯泡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组装电池、电灯泡和导线,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来。
进一步讨论导线的连接方式对电流传输的影响。
2. 实验二: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开关,让学生体验通过控制开关可以使电流通断的实际过程。
学生们可以自由控制开关的状态,观察电灯泡的变化。
3. 实验三:用电池驱动直流电动机制作一个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实验装置,学生们可以通过转动装置,观察电动机转动的现象。
进一步讨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四、电的应用1. 家庭用电通过展示家庭常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们了解电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如灯、电视、冰箱、电扇等。
同时讲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安全使用电器。
2. 环保与节能通过讨论节约用电的方法,如合理使用电器、及时关掉电源等,鼓励学生成为环保的小卫士。
五、小结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电的概念、来源、传输和控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了解了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4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4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电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电可以点亮灯泡,可以让电视工作等。
但是,他们对电的本质和电是如何影响生活的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深入理解电的特性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定义、电的符号等。
2.让学生了解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3.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电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2.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3.如何安全使用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灯泡、电线、插座等)。
2.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如电灯、电视、电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呈现(10分钟)介绍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定义、电的符号等。
然后讲解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如电灯的发明让我们可以在晚上看书、工作,电视让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电脑让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学习、工作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是如何让灯泡发光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的特性和作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电的基本知识和电的作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有没有缺点呢?让学生列举一些电的缺点,如电费贵、用电安全问题等。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电的基本概念。
2.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电的产生原理。
2. 安全用电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电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电的。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安全用电的知识。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增强对电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关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用电情况,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等。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9.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10.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用电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原理、日常生活中的电应用以及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
3. 评价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4. 评价学生是否能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发电站,让学生直观了解电的产生过程。
2. 开展家庭用电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情况,并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电的基本性质,了解电的用途。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2. 电的产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3. 电的性质: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4. 电的用途: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
5. 安全用电: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的用途、安全用电。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的用途和安全用电知识。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电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电流的形成。
3. 电的产生:讲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
4. 电的性质:通过实验展示电的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5. 电的用途:讲解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用电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6. 安全用电:介绍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的重要性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电的用途,并思考如何安全用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 实例分析:分析家庭电路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
3. 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家庭电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电器等。
2. 家庭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流的流通、电压的分配。
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认识电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掌握电的产生、传输、利用和安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电的概念和性质。
2.电的产生、传输、利用方式。
3.电的常见问题及安全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等教学素材。
2.实验用具: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
3.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通过呈现电力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
2.概念讲解通过图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的概念、性质和产生方式,加深学生对电的理解。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的传输、利用方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讨论分享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5.知识总结老师对电的常见问题及安全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强安全意识。
6.课堂检测设计简单的测试题目,检测学生对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7.作业布置布置电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增强对电的认识。
2.加强安全知识的培养,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小结通过《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的设计,学生对电的概念、性质和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能。
希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电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电的产生和传输3.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安全用电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产生传输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3. 安全用电演示器材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实践操作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与电相关的现象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演示:进行安全用电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电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探究。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实践操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电的本质和原理了解不多,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的产生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电的产生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电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电有什么认识?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验,呈现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的形成。
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如电灯发光、电动机转动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的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电的应用,电还能做什么?例如,电能驱动汽车、发电等。
6.小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电器和保护电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过程、安全用电。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介绍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的产生过程。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和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安全用电意识和正确使用电器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电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工业、农业、医疗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发电厂、变电站等,加深对电的产生和供应过程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电与我们的生活》2. 课件: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3. 实验器材:发电机、灯泡、电线等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第2周:电的产生3. 第3周: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上)4. 第4周: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下)5. 第5周:安全用电十、教学反思1. 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学生掌握程度是否满意。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
3.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1.1 电的定义1.2 电的单位1.3 电的性质2. 电的产生和传输2.1 发电机的原理2.2 输电线的构造和作用2.3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3. 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相关知识点1.2 引入新课《电与我们的生活》2. 教学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1 电的定义2.2 电的单位2.3 电的性质3. 教学电的产生和传输3.1 发电机的原理3.2 输电线的构造和作用3.3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4. 案例分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1 家电4.2 照明4.3 交通5. 情景模拟:安全用电5.1 触电事故案例介绍5.2 安全用电知识讲解5.3 学生模拟演示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
2. 让学生了解电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磁波、电子设备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3. 安全用电测试:评估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resources1. 电力知识手册:提供电力行业相关知识,供学生课后自学。
2. 安全用电宣传海报:增强学生对安全用电的意识。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对于安全用电的知识,要反复强调,确保学生掌握。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
3.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全用电知识。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家电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用电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讲解法,传授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家电实物,如电视、冰箱、空调等,用于展示和分析。
3. 准备安全用电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如闪电、电源插座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让学生分享对电的理解,总结出电的定义、单位、正负等基本概念。
3. 学习电的产生和传输:播放视频资料,介绍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4. 分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电在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并进行分析。
5. 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不接触带电体、使用合格电器等。
6. 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带来一些家电实物,互相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
7.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发电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让学生了解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3. 探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教材说明:
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电冰箱、电风扇……大大小小的电器,无一不是靠电来工作的。
自从人们发明了电,电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本次复习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单元名为“电”,通过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流动的电被称为电流;灯泡发光要有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电路;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电流流过不同物质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电流可以被控制;电压达到一定的高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科学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从调查家电入手,区分出用的是什么电源,再过度到点亮灯泡,灯泡数由少到多,从而引发出串联和并联,。
电路出故障了,发展到检电器,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对故障有更多的了解。
在中间,教材又穿插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做好防电准备。
从做个小开关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最后一课是我们选择了什么,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良种连接方法。
至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关于电、电路、电流的认识,学会了简单的电路连接。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获得对电、电路、电流的科学了解,建立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2、学会并联、串联电路的一般方法,培养整理、分析电路的能力。
3、培养长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及长期动脑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电流、电路的理解和串联、并联电路的实践。
教学难点:串联和并联的理论与实践。
四、教学环境: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这个单元,并且对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观察、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课件、点亮灯泡的材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由谈话直接进入课题
1、师: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了,从今天起,我们正式进入复习了。
我们这学期学了许多科学知识,相信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那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我们这学期学过哪些知识呢?
2、生:述说本学期学过的知识点。
(按单元内容来说。
)
3、师:从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掌握了许多知识。
知识除了掌握外,还需要进行及时巩固。
那我们今天就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揭题] (二)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动手能力
1、评“最佳小能手”,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1)师:通过对电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对“点亮我的小灯泡”进行连接。
老师这里有一定的材料,请一位同学上来连一连,看是否能连接得又快又正确。
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画好电路图。
(2)学生上来连接灯泡,其他学生画电路图。
(3)拿出同学连接的实物,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其他学生评价,连接得是否正确。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连接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复习灯泡的连接方法和电池的连接方法,让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连接。
)
(3)请学生说一说假如要连接两个小灯泡,并使它发光,可以有哪些方法?你能
把它们画在草稿纸上吗?
(4)一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画。
画好后进行交流、反馈、评价。
(连接正确吗?还有其他方法吗?为什么要这样连接?)
师小结:连接电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
串联和并联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当用电器串联时,其中一个坏了,则另一个用电器也不能使用了;当用电器并联时,其中一个坏了的时候,另一个用电器还能继续使用。
所以家里面的开关与插座都是并联的。
(5)同学们已经画好电路图了,那同学们能说一说电流情况是怎样的吗?
(6)家里面用电器都要装上开关,同学们能说说开关是怎样工作的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引出导体和绝缘体,并举例进行说明)
2、检测电路,判断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师:当我们连接好电路时,合上开关却发现小灯泡不会亮。
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2)生回答可能出故障的原因。
(3)我们需要用什么来进行检测?(电路检测器)
(4)小结:电路检测器就是把连接好的电路小电灯座上的一跟电线头拆下,另外再连上一根电线。
在检测时,要把被检测的物体放在这两根电线之间,接通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时要检测两次,而且不要去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三)分析接线柱盒,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
1、给学生出示一张4接线柱盒情况示意图,让生进行分析。
2、找出它们的特点。
(与哪一个接线柱有关的,验电器上的灯泡都不亮。
那这个接线柱就肯定没有被连接进去。
再来分析其他接线柱的情况来推断其内部连接情况。
)
3、学生进行推断画图。
4、交流、反馈、评价。
附:(作业纸)
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面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如果有多种连接方法可画在后面的空白处)。
(四)联系第八课设计一个房间照明电路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探寻电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能根据电路图来连接实物,也能够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来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下照明电路,做在草稿纸上。
学生们完成自己设计的电路图。
下课。
七、教学板书:
电
串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电路
并联:电流有多条路径
八、教学特色:
(一)把握复习课特点,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
“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这一阶段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建立起巩固的联系,因此复习不应该是课程的简单重复。
”由此我们可以将科学课的复习理解为:在再现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反思,实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升性再组合,以达到“感悟”(这种“感悟”可以是科学探究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科学知识方面的)的目的,同时它也是学生探究学习、创新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设计扎扎实实地抓住本单元所要掌握的知识——电、电流、电路来展开教学,同时也抓住这个单元的共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巩固好所学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更加巩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像这个单元,绝大部分的内容要求做实验,更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支撑。
这节课的设计我就想方设法把握了这一点:
第一、直接导入课题,用开门见山法让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教学过程注重启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加强动手实践,使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三)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新的时代使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基础教育段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与任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科学教学惟一的或者说是放在首位的目
的,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课程的目标。
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已逐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巧妙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极具开发性的课题,这对教育工作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进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个性发展健全的人大有益处。
教学中,我就透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生评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这也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的方法,从小养成科学习惯的优秀品质,比如实事求是、判断推理、动手实践等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在涉及“基本技能、情感态度”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
本课在培养动手能力的教学中,老师打破这一模式,而是采用让学生自己来连接实物,自己来说理由,让生自己评价,让生自己来补充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成长起到一个很好的培养作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复习课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综合应用,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示,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告知学
生,并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改过去的老样子:要么习题满堂灌,要么是划重点考学生,那种单调、呆板、无趣的教学法已经不能被学生接受,也与我们的课改精神格格不入,要使课改全面实施并取得成效,复习课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