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

合集下载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前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功能与作用;2.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知识;3. 学会分析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调试与维护;3. 能够分析并解决车床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机械设备操作的敬畏之心;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车床主轴箱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车床主轴箱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床主轴箱基本结构认识- 介绍车床主轴箱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分析车床主轴箱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 学习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会车床主轴箱的组装技巧。

3. 车床主轴箱调试与维护- 学习车床主轴箱调试的基本方法;- 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了解车床主轴箱故障排除的一般流程。

4. 车床主轴箱故障分析及排除- 分析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原因;- 学习故障排除方法及技巧;- 探讨故障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车床主轴箱基本结构认识;第二周: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第三周:车床主轴箱调试与维护;第四周:车床主轴箱故障分析及排除。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车床主轴箱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车床主轴箱的知识和技能。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机床主轴箱有全套CAD图纸

目录1、参数的表述2、体育设计3、传动件的估算和校核计算4、展开图的设计5、摘要一.参数制定1、确定公比φ。

已知Z = 12级(采用集中传输)nmax =1800 nmin=40Rn =φz-1所以算出来φ≈1.41。

2.确定电机功率n。

根据ф 320和ф 400车床的设计参数,采用插补方法:已知最大旋转直径为ф 360。

切割深度ap(t)为3.75毫米,进给速度f (s)为0.375毫米/转,切割速度V为95米/分钟。

计算:主(垂直)切削力:FZ = 1900ap0.75n=1900 X 3.75 X0.3750.75牛顿≈3414.4北纬切割功率:N切割= FZV/61200千瓦= 5.3千瓦主电机的估计功率:N= N cut/η total= N切割/0.8千瓦=5.3/0.8千瓦=6.6千瓦因为N的取值必须根据Y系列中国产电机的额定功率来选择,所以选择7.5 KW。

第二,体育运动的设计1.列出结构式12=2[3] 3[1] 2[6]因为:如果换向摩擦离合器安装在I轴上,为了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不宜多,2个为好。

在机床设计中,由于所需的R较大,最终展开组选择2比较合适。

由于I 轴装有摩擦离合器,结构上要求齿轮的根圆大于离合器的直径。

2.画出结构网络。

3.绘制速度图。

1)主电机的选择电动机功率n: 7.5kw电机速度nd:因为nmax =1800r/min,按N=7.5 KW,因为电机转速nd应接近或适宜于主轴的最大转速,以免采用过大的增速或过小的减速传动。

因此,电机初步确定为Y132m-4,电机转速为1440r/min。

2)恒速传动在变速传动系统中,采用定比传动,主要考虑传动、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为了减缓中间两个齿轮组的速度,减小齿轮箱的径向尺寸,在ⅰ-ⅱ轴之间增加了一对减速传动齿轮。

3)分配减速比。

① 12步减速:40 56 80 12 112 160 224 315 450630900 1250 1800(转/分钟)②确定ⅳ档和ⅴ档之间的最小减速传动比:由于齿轮的极限传动比限定为imax=1/4,为了提高主轴的稳定性,最后一个换挡的减速比为1/4。

车床课程设计主轴传动

车床课程设计主轴传动

车床课程设计主轴传动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车床主轴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维护方法。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描述主轴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解释主轴传动的工作原理;3.分析主轴传动系统的优缺点;4.掌握主轴传动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主轴传动系统的组成:主轴、传动带、轴承、减速器等;2.主轴传动的工作原理: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到主轴,实现刀具与工件的旋转;3.主轴传动的特点及优缺点:传动平稳、噪音低、寿命长等;4.主轴传动的维护方法:定期检查、加注润滑油、调整传动带张紧力等;5.主轴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主轴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维护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主轴传动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场景;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主轴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主轴传动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车床主轴传动原理与维护》;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技术手册;3.多媒体资料:动画演示主轴传动原理;4.实验设备:车床主轴传动系统模型、工具等。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表现;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涵盖本章节的所有知识点,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讲解每个知识点;2.教学时间: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的学习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已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即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把以前学到的知识综合的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我们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的全面的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的知识和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是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为以后打下基础。

二、设计的任务和要求1.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2.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的计算公式3.独立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4.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某车床主轴尺寸及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在A、B、C三个支座的中间支座B处,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有间隙 ,正常工作时,B处轴承不起支撑作用,3此时轴处于A 、C 两支座下的静定状态。

当B 截面处弯曲变形大于间隙δ时,轴处于A 、B 、C 三支座下的静不定状态。

轴截面E 处装有斜齿轮,其法向压力角为α,螺旋角为β,工作处的切削力有Fx 、Fy 、Fz (在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时,可以不计轴向力Fx 的影响,而以弯曲、扭转变形为主)。

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表面磨削加工,氮化处理。

其他已知数据见表1。

1、 试按静定梁(A 、C 支撑)的强度、刚度条件设计等截面空心圆轴外径D(d/D 值可见数据表2),并计算这时轴上B 截面处的实际位移。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主轴箱内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了解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和组装,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检测工具,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增强对制造工艺的敬畏之心,提高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实践操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预防事故发生。

本课程针对中职或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结合车床主轴箱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为主要目标。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车床主轴箱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组成、各部件名称及其作用,阐述工作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介绍拆装和组装车床主轴箱的操作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包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分析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讲解故障诊断方法和排除步骤。

4. 车床主轴箱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主轴箱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内容。

5.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安排学生进行车床主轴箱的拆装、组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

2. 第3-4课时: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操作步骤学习及实践。

3. 第5-6课时: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习。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传动方式
数控车床主轴箱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普通车床主轴箱采用机械传动。
辅助设备
数控车床主轴箱可配备液压卡盘、自动换刀装置等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普通车床主轴箱辅助设备较少,加工效率相对较低。
数控车床主轴箱优点
高精度、高刚性,可实现复杂零件的精密加工。
配备丰富的辅助设备,提高加工效率。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主轴箱结构分析与设计主轴箱性能参数计算与校核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创新性改进方案探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01
CHAPTER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传统车床主轴箱设计存在诸多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加工要求。
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传动比初步分配
考虑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因素,对初步分配的传动比进行优化。
优化传动比分配
根据优化后的传动比分配,详细计算各级传动的齿轮齿数、模数等参数。
传动比计算
主轴刚度校核
轴承寿命校核
传动效率校核
温升校核
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主轴在最高转速下的刚度进行校核,确保其满足加工要求。
考虑传动过程中的摩擦、润滑等因素,对传动效率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日益增长。
提高学生对车床主轴箱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的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主轴箱创新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适用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可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课外科技活动的选题。
对从事车床主轴箱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A6140车床主轴-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主轴-课程设计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模具制造设计题目CA6140车床主轴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4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7年5月20日设计任务:(参考按以下格式填写)制造方向1.每个学生在1个月时间内必须完成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并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实物。

2.绘制给定零件的零件图。

(给定零件名称,学生自行去工程训练中心找对应的实物测量绘制)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4.制定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制造方向1. 绘制零件图需有对应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并手绘A4图纸一张,图纸按标准A4图纸格式,不可直接从三维软件导出。

2. 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不允许抄袭,如发现雷同现象,做0分处理。

(电子版或手绘均可)3.加工实物所用机床为新老厂房现有设备。

4. 要求依据任务要求,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设计、制定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并撰写课程设计论文,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格式符合模板要求。

(电子版打印)目录摘要 (1)1绪论 (2)1.1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2)1.2课程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1.4轴类零件的简单介绍 (2)1.5主轴图样 (3)2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3)2.1零件图的分析 (3)2.1.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4)2.1.2零件的组成 (4)2.1.3主轴各主要部分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5)2.2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坏 (5)2.2.1轴类零件的材料 (5)2.2.2零件的毛坏 (6)3 工艺路线 (7)3.1主轴加工的要点与措施 (7)3.2划分加工阶段 (8)3.3工序划分的原则 (8)3.3.1 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9)3.3.2 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表面加工工序安排 (9)3.4 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11)3.5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12)4 零件的加工顺序和切削用量 (14)4.1加工顺序及刀具选择 (14)4.2刀具的选择 (14)4.3切削用量的确定 (14)4.4加工精度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8)摘要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车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轴支持车床卡盘的转动,是转动零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同时传递运动和扭矩,因此要求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卧式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卧式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卧式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卧式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掌握卧式车床主轴箱的拆卸、组装及调整方法,了解其维护保养知识。

3. 学生了解卧式车床主轴箱中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卧式车床主轴箱的拆卸、组装及调整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卧式车床主轴箱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卧式车床主轴箱的拆装与调试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机械加工专业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卧式车床主轴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卧式车床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对主轴箱内部结构及原理的深入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卧式车床主轴箱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轴箱结构组成- 各部件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分析2. 卧式车床主轴箱的拆卸与组装- 拆卸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拆卸步骤及注意事项- 组装顺序及技巧- 调整方法及精度要求3. 卧式车床主轴箱的维护保养- 日常保养内容和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定期检查与维护4. 实践操作- 拆卸与组装卧式车床主轴箱- 调整主轴箱传动系统- 故障分析与排除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按照教材章节逐步进行- 教学进度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教学大纲的制定。

车床主轴设计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设计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车床主轴的基本结构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车床主轴设计的相关原理和公式;3. 学生能够了解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及其对设计的影响;4. 学生能够掌握车床主轴设计中涉及的工程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车床主轴的三维建模;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车床主轴的设计计算;3. 学生能够分析车床主轴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 学生能够撰写完整的车床主轴设计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设计态度,注重工程实践;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车床主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床主轴结构及工作原理- 车床主轴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车床主轴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2. 车床主轴设计原理- 主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主轴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力学知识- 主轴设计的相关公式及计算方法3. 车床主轴加工工艺- 主轴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不同加工方法对主轴设计的影响- 主轴加工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4. 车床主轴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车床主轴工程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主轴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材料选择与热处理工艺的匹配原则5. 车床主轴设计实践- 运用CAD软件进行主轴三维建模- 主轴设计计算及校核- 设计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撰写设计报告及口头汇报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进行安排,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充分掌握车床主轴设计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车床主轴箱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功能与作用;2. 学生能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方法,了解其内部零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了解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操作,并正确使用相关工具;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与维修;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技术更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求,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 熟悉车床主轴箱的整体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对比不同类型车床主轴箱的结构特点,分析其设计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 掌握车床主轴箱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步骤,了解各部件的拆装顺序及注意事项;- 学会车床主轴箱组装方法,确保各部件装配正确。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 分析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学习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掌握车床主轴箱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历程,掌握当前行业技术动态;- 探讨车床主轴箱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第二周: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第三周: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周: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本科毕业设计-车床的主轴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车床的主轴设计

1前言1.1 研究目的及意义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领域已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但在21世纪随着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来愈强烈。

作为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并成为了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业市场的逐渐形成,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往和合作更加频繁紧密,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对于制造业来说,竞争的核心是新产品和现代先进制造业技术的竞争。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对C620 车床主轴设计的研究由浅入深了解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等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

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以前的轨道和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和绿色化。

现代制造业技术的发展过程由于其本身是针对一定的应用目标不断吸收各种新技术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因此其内涵不是绝对正确和一成不变的。

信息技术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新世纪制造业技术发展的生长点。

信息技术对制造技术发展的作用已占据第一位,对现代制造技术的各方面发展将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促进着制造、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和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方便的柔性化、智能化,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

各种先进的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敏捷制造、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也都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现代制造技术正向着精微细的领域发展,扩展微小型机械、纳米级测量、纳米级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制造工程学科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要用更新更广的知识来解决此领域的新课题。

车床主轴的工作原理

车床主轴的工作原理

车床主轴的工作原理
车床主轴是车床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负责带动工件在车床上进行旋转加工。

工作原理如下:
1. 主轴传动原理:车床主轴采用电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如皮带、齿轮等)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主轴,使之旋转。

传动装置的选择根据主轴的工作要求和车床的设计而定。

2. 主轴支承原理:为了确保主轴能够平稳旋转并承受加工时的轴向和径向力,主轴通常由轴承支承。

轴承通常分为前后两组,分别承受轴向和径向力,以保证主轴旋转平稳、精度稳定。

3. 主轴速度控制原理:主轴的转速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实现。

车床上通常配备有变频器或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通过调整电机的频率或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来实现主轴转速的调节。

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主轴转速的精确控制。

4. 刀具夹持原理:主轴上通常配备有刀架或刀塔,用于夹持刀具进行加工。

刀具可以是刀片、钻头、铣刀等。

夹持方式有多种,如机械卡盘、弹簧夹紧装置等,用于保证刀具与主轴的牢固连接,以实现高速、高负荷的加工。

5. 主轴冷却原理:主轴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进行散热和冷却。

车床主轴通常配备有冷却系统,通过内部循环冷却润滑液或外部喷水冷却等方式,降低主轴的温度,保持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总之,车床主轴通过电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主轴旋转。

轴承支承保证主轴平稳旋转并承受加工力。

转速可通过电机控制实现。

刀具由主轴夹持,进行加工。

同时,主轴还需要进行冷却,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材料力学车床主轴简单应力分析

材料力学车床主轴简单应力分析

材料力学车床主轴简单应力分析第一篇:材料力学车床主轴简单应力分析车床主轴的简单应力分析机电一班,号摘要:车床主轴。

主轴的主要功能。

主轴常见受力1.车床主轴的简介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

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等组成主轴部件。

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及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夹工件,如心轴。

[1]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

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

衡量主轴部件性能的指标主要是旋转精度、刚度和速度适应性。

①旋转精度:主轴旋转时在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上出现的径向和轴向跳动(见形位公差),主要决定于主轴和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质量。

②动、静刚度:主要决定于主轴的弯曲刚度、轴承的刚度和阻尼。

③速度适应性:允许的最高转速和转速范围,主要决定于轴承的结构和润滑,以及散热条件。

2.主轴的主要功能:1保证支承刚性,2、保证回转精度(径向跳动精度、及轴向窜动精度),3、连接作用(卡盘、花盘);4、内锥及端面的耐磨性(硬度要求);5、对主轴组件的静平衡、及动平衡。

6、连接刀具对内孔有要求。

7、输出动力、传递扭矩。

3.车床主轴受力分析:a.承受摩擦与磨损机床主轴的某些部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摩擦,特别是轴颈部位,因为轴颈与某些轴承配合时,摩擦较大所以此部位应具有较高的硬度仪增强耐磨性。

但是某些部位的轴颈与滚动轴承相配合摩擦不大,所以就不需要大的硬度。

b.工作中时承受载荷机床主轴在高速运转时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如弯曲、扭转、冲击等。

所以要求主轴具有抵抗各种载荷的能力。

当主轴载荷较大、转速又高时,主轴还承受着很高的变交应力。

因此要求主轴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

4.主轴的构成主轴为三支承,前、中轴承在主轴箱内,是主要支承,后轴承在变速箱中,是辅助支承。

由于中间轴承位于变速箱与主轴箱之间,散热条件较差,致使中间轴承的温升高于前轴承。

材料专业课程设计机床主轴

材料专业课程设计机床主轴

材料专业课程设计材料专业课程设计1材料专业课程设计目录1.设计任书 (1)2. 选材论证说明 (2)3.热处理工艺卡片 (4)4.设计说明书 (6)4.1.工艺流程 (6)4.2.原材料验收 (6)4.3.预备热处理 (6)4.4.最终热处理 (10)5.工装图 (18)6.技术文件 (19)6.1井式炉操作规程 (19)6.2主体热处理工艺守则 (19)6.3 检验标准 (21)7. 附件 (27)2材料专业课程设计1.设计任务书1.1给定条件零件名称:机床主轴,材料:45号钢,净重:70Kg,批量:批量。

应用场景:主轴为机床上主要传递动力的部件,是机床中最重要的轴类零件,因负荷的变化,受力大小的差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扭转、冲击及疲劳作用。

因此应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主轴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零件简图:图1-1 机床主轴零件图1材料专业课程设计1.2技术要求主轴基体硬度220~250HBW,内锥孔和外锥体硬度45~50HRC,花键部分硬度48~53HRC。

1.3设计任务1.选材论证,包括该类型材料的介绍,材料初选依据,最终确定材料的性能满足情况、经济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淬透性校核,以确定选材的合理性。

2.制定工艺流程。

3.编制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卡片。

4.编写:主体热处理所需的一种设备操作规范;主体热处理工艺守则,主轴硬度检测方法(有标准可以查阅并提供相应标准编号)。

5.设计辅助工装一件(A4图纸一张或多张包括工装材料、结构尺寸等)。

6.编写设计说明书。

7.附件:机床主轴常见失效形式与避免措施。

2.选材论证说明2.1车床的使用工况及性能要求分析机床主轴承受交变弯曲应力与扭应力,但由于承受的载荷与转速均不高,冲击作用也不大,故具有一般综合力学性能即可。

但在主轴大端的内锥孔和外锥体,因常与卡盘、顶尖有相对摩擦;花键部位与齿轮有相对滑动,故这些部位要求较高的硬度与耐磨性;主轴在滚动轴承中运转,工作时因轴颈与轴承不发生摩擦,故轴颈无耐磨性要求。

车床的主轴原理

车床的主轴原理

车床的主轴原理车床的主轴是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纳工件和刀具,并通过转动实现切削加工。

主轴的设计原理涉及到结构、材料和传动方式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车床主轴的原理。

一、结构原理车床主轴通常由主轴头、主轴箱和主轴承等部分构成。

1. 主轴头:主轴头是连接工件或刀具的部件,一般由主轴头齿轮、主轴头管和主轴头盖组成。

主轴头齿轮通过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实现主轴头的转动。

主轴头管是主轴头的外壳,起到保护主轴头齿轮和主轴头盖的作用。

主轴头盖安装在主轴头管上方,可以固定主轴头齿轮。

2. 主轴箱:主轴箱是支撑主轴和主轴头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床身、强度杆和导轨等结构。

床身是车床主体的一部分,用于支撑主轴箱和床身上的其他部件。

强度杆是一种连接主轴箱和床身的力传递部件,可以增强主轴箱的刚性。

导轨是主轴箱内部的传动部件,它可导引主轴头的运动。

3. 主轴承:主轴承是支撑和限制主轴转动的部件,它通常由一对前后两个支撑轴承组成,可以保证主轴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车床中,常见的主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由滚针、滚珠和滚子等组成,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和转速。

滑动轴承则采用润滑油膜的方式,减少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二、材料原理车床主轴通常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合金钢材料制成,以确保其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和转速。

主轴头齿轮、主轴头管和主轴头盖等部件通常采用铸铁、铸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主轴箱和强度杆等部件也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料制造,以确保主轴的稳定性和刚性。

三、传动方式原理车床主轴的传动方式可以分为直线传动和斜齿轮传动两种。

1. 直线传动:直线传动是指主轴和传动带或齿轮直接相连,通过传动带或齿轮的转动实现主轴的转动。

这种传动方式简单、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相对较低。

2. 斜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是指主轴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转动。

其中,主轴头齿轮与传动装置相连,通过齿轮的啮合来转动主轴。

这种传动方式传动效率高、传动稳定,适用于大转矩和高速度的工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30天课程设计题目:车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第一章课题介绍1.1、课题车床主轴是车床的主要零件,它的头端装有夹具、工件或刀具,工作时要承受扭曲和弯矩,所以要求有足够的刚性、耐磨性和抗振性,并要求很高的回转精度。

其原始资料如下:零件材料: 45钢技术要求:1、莫氏锥度及1:12锥面用涂色法检查,接触率为大于等于70% 。

2、莫氏6号锥孔对主轴端面的位移为+2 。

3、用环规紧贴C面,环规端面与D端面的间隙为0.05~0.1 。

生产批量:中等批量零件数据:(见零件图)图1 车床主轴零件图1.2、设计要求要求编制一个车床主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按照老师的设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内容如下:1、选择毛胚的制造方法,指定毛胚的技术要求。

2、拟定车床主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设备。

5、确定刀具材料、类型和规定量具的种类。

6、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7、计算一个工件的单件工时。

8、编写工艺文件。

9、编写设计说明书。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数据序号: Ⅰ12 班级: 10级工机2班学号: 20106994姓名:冯华钊目录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三、设计题目四、对主轴静定情况校核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3.疲劳强度校核五、对主轴超静定情况校核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3.疲劳强度校核六、循环计算程序七、课程设计总结一、设计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的学习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已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即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把以前学到的知识综合的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我们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的全面的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的知识和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是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为以后打下基础。

二、设计的任务和要求1.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2.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的计算公式3.独立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4.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某车床主轴尺寸及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在A、B、C三个支座的中间支座B处,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有间隙δ,正常工作时,B处轴承不起支撑作用,此时轴处于A、C两支座下的静定状态。

当B截面处弯曲变形大于间隙δ时,轴处于A、B、C三支座下的静不定状态。

轴截面E处装有斜齿轮,其法向压力角为α,螺旋角为β,工作处的切削力有Fx、Fy、Fz(在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时,可以不计轴向力Fx的影响,而以弯曲、扭转变形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号:答辩成绩:设计成绩: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题号: 7—8—Ⅰ—12教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3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3三、设计题目--------------------------------------------------3四、对主轴静定情况校核--------------------------------------------------5 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7 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8 3.疲劳强度校核------------------------------------------- 12五、对主轴超静定情况校核-------------------------------------------------13 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15 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16 3.疲劳强度校核----------------------------------------------19六、循环计算程序---------------------------------------------------19七、课程设计总结----------------------------------------------------26一、设计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的学习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已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

即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把以前学到的知识综合的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我们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的全面的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的知识和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是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为以后打下基础。

二、设计的任务和要求1.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2.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的计算公式3.独立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4.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某车床主轴尺寸及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在A 、B 、C 三个支座的中间支座B 处,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有间隙δ,正常工作时,B 处轴承不起支撑作用,此时轴处于A 、C 两支座下的静定状态。

当B 截面处弯曲变形大于间隙δ时,轴处于A 、B 、C 三支座下的静不定状态。

轴截面E 处装有斜齿轮,其法向压力角为α,螺旋角为β,工作处的切削力有Fx 、Fy 、Fz (在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时,可以不计轴向力Fx 的影响,而以弯曲、扭转变形为主)。

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表面磨削加工,氮化处理。

其他已知数据见表1。

1、 试按静定梁(A 、C 支撑)的强度、刚度条件设计等截面空心圆轴外径D(d/D 值可见数据表2),并计算这时轴上B 截面处的实际位移。

2、 在安装齿轮的E 截面处有一铣刀加工的键槽,试校核此截面处的疲劳强度。

规定的安全系数n=3(1-σ=420a MP ,1-τ=240a MP )。

3、 对静不定情况(A 、B 、C 支撑),同时根据强度、刚度条件设计外径D ,并用疲劳强度理论校核。

表1:注意:设计中不考虑轴的旋转静定要求和热变形的影响,并且将各轴承视为刚体,且不产生刚体位移,不考虑制造工艺和尺寸链等因素。

表2:(设计计算数据表Ⅰ12)图一:一、 对主轴静定情况校核由公式可知Me=9549⨯min/}{}{r kw n p = 9549 5.4500⨯=103.13N m •∴F t =103.130.12=859.41N 由斜齿轮受力分析得: F r =t tan cos F αβ=859.410.3640.985⨯=317.59N 则有:F y E =F t sin θ-F r cos θ=383.12N F Z E =F t cos θ+F r sin θ=832.26N F y b= F Hy b=4000⨯0.16=640N •mF Z b= F Hz b=2500⨯0.16=400N •m由图1受力分析求支座反力F Ay 、F Az 、F Cy 、F Cz :)(F MCz∑= F Ay (L 1+L 2)+F Ey a-640- F y L 3=0∴ FAy=2091.30N∑)(FMAz = FCy(L1+L2)+ FEy(L1+L2-a)+640+ Fy( L1+L2+L3)=0∴ FCy=-6241.32N∑)(FMCy = FAz(L1+L2)+ FZEa+400+ FZL3=0∴FAz=-1157.53N∑)(FMAy = FCz(L1+L2)+ FEz(L1+L2-a)-400- F z( L1+L2+L3)=0∴ FCz=2681.14N根据已知分别作出Y、Z方向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如下图所示:由剪力图及弯矩图可知c 点为危险点且: Mc=227041408+=1574.19N •m Me=81.17N •m 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WMe r 223Mc +=σ][σ≤ 且 )1(3243απ-=D W 代入数据解得: D 1≥39.5210-⨯m 2.由刚度对轴进行校核: 利用图乘法∑=--=∆ni cii EIM 1ϖ对各点进行刚度校核:1)根据D 点刚度计算轴径,在D 点分别沿y 、z 轴加一单位力有扭矩图如下图=Dy f 149.078.25714.021128.03222.115055.0211⨯⨯⨯+⨯⨯⨯⨯⎢⎣⎡EI()3216.070416.02122.115014.016.0128.021⨯⨯⨯⨯+⨯⨯++EI 89.672116.016.0704=⎥⎦⎤⨯⨯⨯+()]EIEI f Dz 99.3616.03235216.02108.035216.069.03214.055.064.63670414.02169.062.016.064.63614.0128.03264.63655.0211-=⨯⨯⨯⨯+⨯⨯+⨯+⨯-⨯⨯+⨯⨯⨯+⨯⨯⨯⨯⎢⎣⎡-==+22Dz Dy D f f f EI 63.78m f D 4103.3][-⨯=≤ E=210Pa 910⨯I=44403.0)1(64D D =-απ494103.303.01021063.78-⨯⨯⨯⨯≥∴D 221084.7-⨯≥∴D m 2) 根据E 点刚度计算轴径,在E 点分别沿y 、Z 轴加一单位力有扭矩图如下图()EIEI f Ey 63.41]22.1150140814.021140.03122.115014.0140.021[1=-⨯⨯⨯⨯+⨯⨯⨯=()EIEI f Ez 80.22]14.03164.63670414.02114.064.63614.02164.6363214.055.021[1-=⨯⨯-⨯⨯+⨯⨯⨯+⨯⨯⨯⨯-=][46.4722E Ez Ey E f EIf f f ≤=+= 即:449105.303.01021046.47-⨯≤⨯⨯D解得:D321081.6-⨯≥m3)根据C 点刚度计算直径,在C 点处加一单位力偶得如下图所示弯矩图:EIEI cy 39.495]114.0)22.11501408(21155.022.115021[1=⨯⨯++⨯⨯⨯=θEIEI Cz 92.268]114.0)70464.636(21164.63655.021[1-=⨯⨯+⨯+⨯⨯⨯-=θ 0028.0][67.56322=≤=+=C cz cy C EIθθθθ 即:0028.003.01021067.56349≤⨯⨯D解得:≥4D 21052.7-⨯m综上所述:D=max[D 1、D 2、D 3、D 4]=7.84210-⨯m当D= 6.97210-⨯m 时,计算B 点的实际位移:(应用图乘法)]128.052.007.02122.115014.052.038.03114.0128.038.022.115019.055.038.052.033.0128.038.022.115055.017.055.017.017.03222.1150128.021[1⨯⨯⨯⨯+⨯+⨯⨯⨯⨯⨯+⨯⨯⨯⨯+⨯⨯⨯⨯⨯=EI f By =EI 06.25()128.052.014.0312164.63670414.0128.052.007.064.63614.0128.052.038.03114.064.63655.038.019.052.019.014.0128.064.63655.017.038.055.017.0128.03264.63617.021[1⨯⨯⨯⨯-⨯+⨯⨯⨯+⨯⨯+⨯⨯⨯++⨯⨯⨯⨯+⨯⨯⨯⨯⨯-=EI f Bz =-EI 50.17m EI f f f Bz By B 4429221028.1)1084.7(03.01021057.3057.30--⨯=⨯⨯⨯⨯==+=3.疲劳强度校核:若不计键槽对抗弯截面系数的影响,则危险截面处抗弯截面系数:36431032.32)1(32--⨯=-=m D απϖ由弯矩M 不变可知该循环为对称循环,则有: MPa Pa W M 68.401032.3264.63622.1150622min max =⨯+==-=-σσ MPa Pa W M P X 26.11065.6417.816max =⨯==-τ 查表确定铣加工的键槽危险截面处疲劳强度的影响系数:60.1=σK 88.1=τK 75.0=σε 73.0=τε8.1=β则:71.868.408.175.060.1420max1=⨯⨯==-MPaMPaK n σβεσσσσ13.13326.18.173.088.1240max 1=⨯⨯==-MPaMPaK n τβεττττ369.822>=+=τστστσn n n n n 故E 处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