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科技人文常识100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科技人文常识100题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 B古筝 C扬琴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A强拍 B弱拍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B)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b)A食器 B酒器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B)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B)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B)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A渔夫 B皇后 C王子10、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B)A伯伯 B哥哥11、“卧薪尝胆”说的是: (D)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B)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C)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B)A甘肃 B新疆 C青海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B)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C)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B)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B)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23、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C)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2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B)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25、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A木兰诗 B、琵琶行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与解析:科技常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与解析:科技常识1.有的人有时会晕车和晕船,这是因为体内的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这个感受器位于( ).A.心脏里B.小脑里C.胃里D.耳朵里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生殖和发育C.生物都能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做出反映D.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A.保护和排泄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4.(不定项选择)DDT是一种会累积在生物体内,无法排出生物体的毒性物质,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甲是绿色植物,乙是草食性动物,丙是肉食性动物,丁是细菌和霉菌,四类生物构成食物链关系,则体内所含的DDT量最多的生物是( ).A.甲B.乙C.丙D.丁5.在我国,医疗急救电话是( ).A.110B.119C.120D.1221.答案: D【中政解析】:人体的内耳迷路中有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组成前庭器,能够感受人体自身的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的位置.当机体旋转或变速运动时,加速度会使前庭器产生电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刺激,或刺激未过量而前庭功能过敏时,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称为前庭植物神经性反应,具体表现为晕船、晕车和航空病.因此本题选D.2.答案: A【中政解析】:除了病毒外,其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A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3.答案: B【中政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故本题选B.4.答案: C【中政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遵循着十分之一定律,逐级递减.但这种情况只适用于那些能被生物消化和分解的糖、蛋白质等成份.而DDT是一种会累积在生物体内,无法排出生物体的毒性物质,在沿食物转移的过程中,浓度越来越高,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形.食物链越长,环节越靠后,毒物经过前边若干生物的富集浓度也就越高,这个环节的生物受害也就越严重.由此可知丙肉食动物是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故正确答案为C.5.答案: C【中政解析】:110是中国报警电话号码,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等.我国的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是120.美国是911,日本是119,英国是999,俄罗斯是02等.119是我国火警电话号码.122报警服务台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指挥调度警员处理各种报警、求助、同时受理群众对交通管理和交通民警执法问题的举报、投诉、查询等而设的部门.故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常识判断必背科技生活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必背科技生活知识点一、声音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排第三。
二、光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谱)。
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有时候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
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 之间(可见光谱)。
1.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
2.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平面镜的应用:① 水中的倒影;②平面镜成像; ③ 潜望镜球面球面镜的应用:① 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 安全。
②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4.光的散射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
(1)如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则辐射的波长愈短,被散射愈厉害。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由于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光被散 射得较多。
雨后天晴,天空呈青兰色就是因为辐射中青兰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散射的缘故;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的质点,虽然也被散射,但这种散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即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被散射。
如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或雾粒,一定范围的长短波都被同样的散射,使天空呈灰白色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干活,拿走不谢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干活,拿走不谢根据2015~2017年国考常识模块的考点分布,图图发现,人文与科技模块的考察仍是重头戏,科技的考察有愈演愈烈之势,且侧重航天环保及新发明领域。
而人文的考察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未离开主战场,且对于诗句,思想学派的考察尤为偏爱。
下面图图将科技与人文两大模块的高频考点悉数备好,送君扬帆起航!人文模块:高频考点1:思想文明派系——儒道法墨我国的古代思想文明里,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最负盛名,关于各个学派的考察一直热度很高,典型的考法是“题干给出几句话,问对应的学派”,那遇到这样的题,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各学派的观点都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所提出的“礼”,这个“礼”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定的“阶级性”,比如,他提倡“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君臣有别”等等,都是阶级性的一种表现。
孟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所提出的“民本思想”,他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叫民贵君轻。
荀子。
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所提出的“知行观”,他提倡“学至于行之而止”,可简单理解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强调践行的重要性。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老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属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的文学成就《庄子》,里面有很多成语典故是考察的热点,比如鹏程万里、庖丁解牛、庄生梦蝶、东施效颦以及邯郸学步。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墨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提出的“兼爱”、“非攻”、“节俭”。
比如“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韩非子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他提出的“严刑峻法、法制。
”,是现在依法治国的渊源真题感知【例1】司马谈《论六家要旨》:“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技巧:常识判断之科技类(二)
随着2018国考日益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技巧:常识判断之科技类(二)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备考干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常识判断之科技类那么,怎样能更好的应对2018年国考常识模块,尤其是科技类题目。
这就需要我们对近期的时政科技类热点有所关注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热点技术,最新科技新闻去拓展,了解其背后涉及的简单原理,慢慢梳理出常见的科技知识点的框架。
现将近期相关的科技类热点总结如下:1.量子卫星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领跑者”的转变。
“墨子号”开启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的大门,为中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了国际同行的标杆,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
【知识链接】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量子保密通信是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安全通信方式,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命名缘由于墨子在《墨经》中提出的“光学八条”,墨家逻辑是全球三大古老逻辑体系之一,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2、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0月17日 7点30分28秒,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合体后,航天员景海鹏成功打开天宫二号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知识链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是实现航天站、航天飞机、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空间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道上服务的先决条件。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科技常识作为常识中的一部分,是公务员考试中都无法绕过去的坎。
然而,科技常识不仅包括普通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常识,还包含着大量的我们并不太熟悉的高科技常识,因此对于考公学员来说科技常识部分显得有些鸡肋:仔细复习很难踩住考点,临时突击更是毫无方向;完全放弃又总觉很不甘心。
面对如此尴尬的科技常识,平常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用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考点梳理高新科学技术的考察往往与当年国内外重大科技发明或发现有关。
(一)引力波被实测。
1、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2、引力波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因为牛顿的经典理论假设物质的相互作用传播是速度无限的。
3、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4、中国研究引力波的有关项目为中山大学牵头的“天琴计划”。
(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北京时间2016年6月20日,TOP500组织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中国芯”“申威26010”的问世,也成为中国自主研发打破30年技术封锁的一柄利器。
3、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
4、一台机柜就有1024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
5、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世界第一,持续性能世界第一,性能功耗比还是世界第一。
(三)FAST射电望远镜1、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份竣工,位于贵州平塘。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科技类知识广泛且重要。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应对考试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您精心梳理科技类的基础知识点。
一、物理学基础知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比如,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一辆运动的车会一直运动下去。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简单来说,就是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比如,我们推墙时,墙也会给我们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汽车燃烧汽油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前进,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一定律揭示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3、电磁学库仑定律描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一定律是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二、化学基础知识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并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很大帮助。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
能源太阳能(Solar),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
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太阳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这个过程的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风能(wind energy)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
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科技知识知识点储备
(一) 前沿科技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3、水电及核电等新能源。
2.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
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
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等;可制作电力电缆;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
3.酶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酶在大多数与代谢和异化作用以及DNA的复制、修复和RNA合成等相关的反应中发挥作用。
4.四大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
5.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6.电容式触摸屏与电阻式触摸屏(二)生活常识1.物理常识听诊器: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会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
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挂衣钩: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挑选瓷器: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
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辨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监测灾情: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
因为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
科技常识考点储备
科技常识考点储备一、科技史【哥白尼】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巨着《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与此同时,A?维萨留斯及其同学M?塞尔维特提出了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
【伽利略】伽利略用实验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如“物体愈重,落得愈快”等错误的理论。
1609年他亲自制做一架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
伽利略是太阳中心说的热心宣传者和忠实扞卫者。
【牛顿】牛顿科学创造的顶峰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叙述了运动三定律。
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
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我国航天史】1999年11月20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常识部分)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1.科学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得本质特征,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得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永恒不变得定义就是难以做到得。
我们把众多得科学定义加以概括,指出为多数人可以接受得共同概念,那就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得统一体。
2.技术技术就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与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得目得得完整系统.它就是人们得知识与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得过程。
3。
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得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得共同信念、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得总称。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得行为,就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得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得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得特征:(1)执着得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得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得活动中总就是既有方向与信心,又有锲而不舍得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这就是科学得生命,科学活动得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得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得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就是积累得结果,科学就是继承性最强得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得过程。
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就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得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与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得实践活动就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得唯一标准.(8)严格精确得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就是科学得显著特征之一.(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得扩大,须依靠多学科与社会多方面得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就是开放得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科技常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科技常识1.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毛细淋巴管2.一般情况下,男人比女人长得要高一些,这是因为( ).A.雄性激素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B.雄性激素对抑制骨骼生长的作用较小C.男性能较好地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使骨骼生长D.男孩从小就比女孩运动量大,因而长大后长得高3.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于2013年4月10日宣布,他们组成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大发现可能加速推进( )革命.A.信息技术B.生物技术C.太空探索D.空间科学4.电脑的输入设备就是电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设备.我们通过输入设备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在下列设备中,哪一项不属于电脑的输入设备?( )A.键盘和鼠标B.扫描仪C.数码相机D.打印机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项目简称"核高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第一个科技课题B.王选院士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C.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内第一个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D.CDMA200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3G移动通信标准1.答案: C【中政解析】:抽血一般只抽静脉血,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就是静脉.本题正确答案为C.2.答案: A【中政解析】:人体的高矮取决于骨骼的发育,人到了青春期以后,骨骼的生长速度不断减慢,最后停止增长.但是雄性激素能刺激机体生长,使新陈代谢增强,促进骨骼生长,因此相对来说,男人比女人长得要高一些.故选A.3.答案: A【中政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2013年4月10日,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宣布,他们组成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大发现将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在未来研制出极低能耗的电子器件.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4.答案: D【中政解析】:输入设备是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触摸屏.输出设备是直接向人提供计算机运行结果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故本题选D.5.答案: D【中政解析】:本题是考查现代科技的题.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并不是我国自主研发.故正确答案为D.。
考编科技常识
考编科技常识1.能源按照产生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2.一次能源按照能否循环再生或循环利用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3.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不需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
常考例子有: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
4.二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无法直接找到,需要经过加工转换才能获得的能源。
常考例子有:汽油、柴油、沼气、电能。
5.核能是指靠原子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主要释放形式:核裂变能、核聚变能、核衰变。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6.核裂变主要用到的原料是轴,其应用有:核能发电、原子弹。
7.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要比核裂变多。
常见例子有:太阳内部在不停的发生聚变、氢弹(核武器,我国在1967年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
8.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微生物工程;(4)酶工程;(5)生物反应器工程。
9.基因工程的应用有:转基因食品、抗虫棉。
10.细胞工程在细胞层面上进行操作。
细胞工程的应用有:试管婴儿、克隆。
11.微生物工程的应用有:馒头(用酵母菌发酵)、酒、调味品(如醋、酱油)。
12.“两新一重”是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13.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天地往返、出舱行走、交会对接。
14.全球四大导航卫星系统:美国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中国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5.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
16.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7.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8.海洋能蕴藏于海水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
19.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形成的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海洋深处和陆地的永久冻土中。
20.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
2018年公务员科技常识-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务员科技常识科技常识远远不至于这些,还有很多的知识都需要我们去记住。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务员科技常识,希望你们喜欢!公务员科技常识(1):科技常识中的高频考点1、自然科学:是形成体系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假说、原理、定律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的诞生是16~17世纪间的事。
2、复合工具:人类经过长期摸索,发明了用绑扎、粘合等方法,使以不同材料制成的几个部件组成一件工具,这就是“复合工具”,例如使石斧装上木柄,它的效能就好得多。
弓和箭是旧石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复合工具,它的出现大约在一万多年之前。
3、自然哲学:是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自然哲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问题的学问。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丰富多彩,与后世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4、毕达戈拉派的自然哲学:古希腊以毕达戈拉为代表的派别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应当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而又为万物所具有、可以准确认识的东西。
他们说这种东西就是“数”。
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决定着万物的性质和状态,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服从数。
数其实只是物的属性,毕达戈拉派把物和数的关系弄颠倒了。
5、四根说:是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有如画家用几种颜色就能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那样。
四根说也就是早期的元素说。
6、种子说:是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构成万物的是无限小的,种类又是无限多的“种子”。
一些物由同类种子构成,另一些物则由多种类种子所构成,种子的结合与分离就是万物的变化。
实物有生有灭,而种子则是永恒的。
阿那克萨戈拉的说法比前人更进了一步。
7、原子论的自然哲学: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创始人是留基波,主要阐述者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
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
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1.手机刚接通时,会发射信号搜索,尽量早点接入,这个过程中没有功率限制,电子辐射最强。
2.室内装修会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化学危险物质是甲醛而不是甲醇。
3.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4.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正式提出。
5.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此定律于1831年由迈克尔·法拉第发现。
7.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共同荣获奖项。
8.1543年,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近代天文学的起点,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9.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现代机械纺纱机,是工业革命的早期成果之一。
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0.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在美国问世。
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进入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
11.格式化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的分区进行初始化的一种操作,这种操作通常会导致现有的磁盘或分区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
12.人造卫星是13.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14.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的“东方一号”发射成功,环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这是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必做
考点直击1.最新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纳米等。
2.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
3.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注意热点事件所反应的科技知识及本学科的其他主要基本知识。
经典例题透析例1.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A. 铜B. 铁C. 银D. 铅【解析】答案为A。
相关链接: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
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
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 kg,高133 cm,横长110 cm,宽78 cm。
经检测,铜占84 11%,锡占11 64%,铅占2 79%,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它有催化铁的生理代谢过程功能。
铜还可以提高白细胞消灭细菌的能力,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铜虽然是生命攸关的元素,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例2. 电话的发明者是()。
A. 摩尔B. 爱迪生C. 贝尔D. 法拉第【解析】答案为C。
例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A.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 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解析】答案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2018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1.手机刚接通时,会发射信号搜索,尽量早点接入,这个过程中没有功率限制,电子辐射最强。
2.室内装修会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化学危险物质是甲醛而不是甲醇。
3.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4.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正式提出。
5.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此定律于1831年由迈克尔·法拉第发现。
7.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共同荣获奖项。
8.1543年,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近代天文学的起点,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9.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现代机械纺纱机,是工业革命的早期成果之一。
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12.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1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酒泉、西昌、太原、文昌。
14.蛟龙号是首台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15.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
16.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
一次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17.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18.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19.中国研究引力波项目为“天琴计划”,由中山大学牵头。
20.2016年6月20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榜首,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
在固体传播速度更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空气。
22.农历把每月初一叫做朔日。
23.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
24.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其主要材料是木头。
25.亚硝胺是食品中致癌的因素,但是可以多吃大白菜来抑制人体对亚硝胺的吸收和合成。
26.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
27.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
28.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29.135照相机的“135”指的是胶卷编号。
30.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飞行,成为航空史上的里程。
31.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执行的原子弹研制计划代号为曼哈顿工程32.1907年11月22日,出现在大西洋上的“毛里塔尼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的客轮。
33.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
34.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3、水电及核电等新能源。
35.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
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
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等;可制作电力电缆;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
36.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
37.听诊器原理: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会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
38.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39.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事故。
40.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
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辨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41.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
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
4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要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43.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在闪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空气中的有些氧气变成了臭氧。
44.浓的臭氧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漂白与杀菌。
稀薄的臭氧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45.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
46.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
47.经长期毒理性研究,人们认为:亚硫酸盐制剂在当前的使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是无明显危害的。
48.服药时间宜安排在饭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对胃无多大刺激,饭前胃空,服药后能充分吸收、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迅速发挥药效。
对胃肠有明显的刺激的药物,最好饭后服用。
49.有些药物,如胃酶片、淀粉酶、稀盐酸等需要和食物在一起,才可及时且最大地发挥助消化作用,为此,这些药物宜在饭中服用。
50.为了使药物迅速进入肠内并保持高浓度,有些药物宜在清晨空腹服用。
51.氯乙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极易挥发的液体。
当把它喷到受伤部位时,立即挥发。
在挥发时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骤然降低,使感觉变得迟钝,因而起到了镇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
52.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53.赤潮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
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
54.流星雨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散落下来的特殊天象。
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
55.太阳风暴是一种称为“太阳黑子”的天文现象。
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
56.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57.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8.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59.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称为里氏级。
世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
60.喀斯特地貌是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广泛分布于桂、黔、滇。
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61.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62.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
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63.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64.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全长170多公里,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65.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该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
6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6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8.三大平原一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69.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70.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71.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2.对流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同地球上的生物关系密切。
对流层只有8~17千米厚,却集中了90%以上的水汽。
73.平流层空气稀薄,大气平稳流动,是高速喷气客机飞行的理想场所。
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是臭氧最为集中的地方。
74.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称谓不同。
75.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以下50千米内、震级里氏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7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在东太平洋、秘鲁、厄瓜多尔附近海面每隔3~5年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海水升温而引发的异常气候现象。
南美洲西海岸地区的风向会突然改变,秘鲁、厄瓜多尔等国会因此产生暴雨天气。
77.“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指太平洋东部、中部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78.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寒潮是中国冬半年(9月~翌年5月)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或伴随雨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