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整合
【历史】上海市崇明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期末试卷(一模)(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模)一、解答题。
1.兵者,国之大事不同时代,不同战争。
公元前4世纪13世纪1914﹣⑤年1939﹣1945年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反法西斯战争”)征服过①等人类早期文明域区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统治区域覆盖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以及欧洲早期文明区域。
同盟国和⑥集团展开大规模厮杀。
战争初期是⑨大肆对外扩张,随着战局的展开,演变为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联盟的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所形成的帝国及帝国解体后分裂出来三个王国的统治区域,统称为“②化世界”。
在元帝国建立之初,中国南方汉政权依然存在,即③。
战争期间爆发的⑦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奠定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础。
亚历山大远征屠杀被征服区人民,损毁被征服区文明,同时将希腊文化带至被征服区域。
蒙古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④。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⑧”体系。
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对殖民主义以致命打击,极大地促进了亚非拉⑩运动。
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表的选择或填空。
(1)(单选题)①处 A①古代埃及②古代两河流域③古代印度④中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单选题)②处 CA.埃及B.罗马C.希腊D.马其顿(3)(单选题)③处 BA.北宋B.南宋C.刘宋D.金朝(4)(单选题)以下能用于证明④处蒙占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实例是 D①列班•扫马访欧②火药武器西传③欧洲传教士访蒙古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填空题)⑤处1918 年(6)(填空题)⑥处轴心国(7)(填空题)⑦处十月革命(8)(填空题)⑧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单选题)⑨处 AA.轴心国B.同盟国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0)(单选题)⑩处 CA.资产阶级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解放D.黑人民权2.(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冲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DA.国际联盟B.世贸组织C.欧洲联盟D.联合国3.有观点称“古代战争多为争夺土地,而近现代战争则更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商鞅变法尽管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它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传承至今。
军功制和土地私有制历经相当长时间的实践,这些影响催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形成了辽阔的疆域,繁衍了众多的人口,促成了勤劳、勇敢、节俭民族性格的形成,军功制度的熏陶使得中国屡屡从危难中奋起,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意义。
标签:商鞅变法;中国文化;影响;当代价值一、商鞅变法及其主要内容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改分封制为县制。
2.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3.实行军功制,奖励耕战,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4.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5.实行严格的法治,轻罪用重刑。
6.实行思想控制,焚烧儒家经典。
商鞅变法实施后,取得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全面推行县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二是破除了井田制,奖励家庭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有利于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了奖励军功的广度和力度,禁止私斗,制定二十等爵制度,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至此,实行了一个半世纪的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
二、商鞅变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商鞅变法法令被废除后,商鞅变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的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就此消亡,反而由于其内涵的科学性得到传承和发展。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
在秦朝的统治下,中国不仅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探讨秦朝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一、背景介绍秦朝建立之初,中国的文化局势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
各个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不仅在政治上进行集权统治,还在文化上进行了积极的整合与融合。
二、秦朝的文化交流1.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朝统一了国内的文字和度量衡,确立了统一的汉字和度量衡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了各个地区的交流便利性。
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让人们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交流与贸易,促进了文化融合。
2. 修筑大型基础建设秦朝修筑了许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比如著名的长城和灵渠。
这些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型基础建设的兴建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工人和智慧相互交流,文化也因此得到了融合。
3. 推行法律和礼制秦朝积极推行法律和礼制,将六国的法律和礼仪进行统一。
秦始皇将法律编纂成《秦律》、《秦仪》,而不是按照六国的法律去执行。
这种法律和礼制的统一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整个国家形成了更统一的文化体系。
三、秦朝文化融合的影响1. 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秦朝的政治统一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政治统一的背景下,商品交流和贸易活动得到了推动。
各地的商品因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影响,得到更广泛的交流与推广,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繁荣。
2. 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得以互相借鉴与交流。
各地的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特色相互影响,为中国的社会文化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也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境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 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王安石变法1、(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材料二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转引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材料三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
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
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
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
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
(4分)(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考点】王安石变法【解析】(1)“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广蓄积,平物价”,从对农民和政府的影响两个方面,概括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
实际效果看,一定程度实现了其主观目的。
(2)“虽有法不能禁”“虽良民不免妄用”“虽富民不免逾限”,从监管和收取困难两个方面概括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青苗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苏轼等代表的大地主的利益,招致反对。
(3)“有些地方利息之高”“道道手续都要求人”等信息反映出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伤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历史学-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摘要:我国首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王朝秦朝,它的崛起昌盛,商鞅变法起着关键决定性作用。
商鞅倡导臣要尊法,倡导君臣共某,协同报效国家,让秦朝拥有富民必备的融洽的政治关系与巩固的政治纪律,商鞅并且强调以法生国家之力。
这启示我们:要想创建民主富强和和平公正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法治与公正的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对于变法中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关键词:商鞅与变法具体措施变法的几个问题现世影响、启示一.商鞅其人商鞅出生于战国时期,隶属卫国,在秦国变法中功不可没,“商君”就是大家对他的爱称,商鞅也由此诞生。
公元前361年,商鞅游走到秦国,并且取得了秦孝公的肯定,由他实施变法。
秦国奴隶制被封建制所替代取代商秧变法起着决定性历史作用。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主要莫基者。
二.商秧变法当秦孝公刚开始决定采取商鞅的变法主张时,立即遭到奴隶主贵族的代表激烈反对。
于是在朝廷上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甘、杜之流竭力维护奴隶制的“礼治”,大肆叫嚣,效法古代是不会有过失的,遵循旧礼也没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变法?商秧以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为国家谋利益不一定效法古代等革新理论粉碎了他们的陈词滥调,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变法扫清了道路。
变法刚一开始,一伙人蓄意反对变革,这是法家不畏权贵,勇于改革的革命行动的开始。
奴隶主贵族对商秧变法很是憎恨。
但商秧运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大力铲除奴隶主贵族势力,把那些反对变法的人迁到边远地区去垦荒。
同时,对那些反动者坚决打击。
商秧在国都咸阳附近镇压了七百多个阴谋复辟的旧贵族和反动储生。
商袂主张以革命的基力来反对反革命暴力,他在秦国执政十八年间,不但变法取得很大成功,军事上也取得重大胜利。
因此更引起奴隶主贵族的刻骨仇恨。
公元前338年,商软的家人全部被残杀,他自己也被“车裂”分尸,。
秦法没有因为商袂惨死而失败,秦国壮大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并逐步强大起来,为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提供了坚定甚础。
但是,商秧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毕竟是剥削阶级,因此,商秧的法治也有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一面。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材料分析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能否答好材料题将直接影响考生历史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参...材料分析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能否答好材料题将直接影响考生历史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练习。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
......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
综合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
(9分)2.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变法的背景必要性:1、从时代看,社会转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以立于不败之地2、从秦国看战国初期,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改革的必要性更为迫切)(1)经济:秦国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六国。
(2)政治:“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国地位低下。
(3)文化:秦国社会风习相当落后,诸子百家无一秦国人,甚至还发生人殉的事。
2、可能性:(1)从地图上看,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免受六国干扰。
(2)春秋战国各国改革变法,为秦国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
(3)秦孝公广纳贤才,变法图强。
(4)商鞅的个人作用:说服秦王,获得支持;论战权贵,扫清障碍;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得到支持;商鞅舌战以甘龙、杜挚为首的保守派,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变法的另一阻力来自于秦国民众。
商鞅通过南门徙木,表明政府改革的决心,执法如山,说一不二。
树立政府有信用的形象,从而减轻变法阻力。
)。
二、变法的内容:1、军事措施:(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度。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2)严肃军纪. 在战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缩,要受黥刑(在脸上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
(3)建立什伍组织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
作用:(1)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2)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3)保证兵源。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秦国的军队可谓虎狼之师“庞大军队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撑。
《商鞅变法》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商鞅变法》史料集锦资源1: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政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重复),何礼之循(遵循)?伏羲、神农教(教化)而不诛(惩罚),黄帝、尧、舜诛而不怒(怒,超过。
诛而不怒:刑罚却不过分,意谓刑罚较轻),及至文、武,各当(dàng,顺应)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事,事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来必可非,循礼者来足多是(正确)也。
君无疑矣。
”原文大意:公孙鞅说:“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表,应该遵循哪一种礼制呢?伏羲、神农施行教化不施行惩罚,舜虽然实行惩罚但却用刑不重,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严格的法令。
礼制和法令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法条、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宣,就像兵器、铠甲、器具、装备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一样。
所以我说:治理国家不一定都用一种方式,对国家有利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
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們遵循古代法度才兴旺的;殷朝和夏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覆亡的。
既然如此,那么违反旧的法度的人不一定要予以谴责,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大加肯定。
国君对变法的事就不要迟疑了——石译注:《商君书·更法第一》,7~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9 资源2:入其国,观其治,民用者强。
奚以知民之见用者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
凡战者,民之所恶也。
能使民乐战者,王。
强国之民,父遗(wèi,送)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又曰:“失法离(违背)令若(你)死我死,乡治之。
行间(háng jiān,行伍之间,指军中)无所逃,迁徒无所入。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标记,徽章),束之以令,拙(jué,此处拙借作“越”,逃走)无所处,罢无所生。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包括政治手段、艺术传播、宗教互动等方面。
一、政治手段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多种政治手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首先,秦朝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文字,强制推行小篆的使用,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认同。
此外,秦朝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制度等,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融合,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二、艺术传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秦朝时期,壁画艺术和书法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播,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朝的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壁画,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宫廷生活等内容。
这些壁画不仅体现了秦朝的文化特色,也受到了其他地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融合的艺术风格。
此外,秦朝的小篆书法也在推广过程中融合了其他地区的书写方式,形成了新的书法风格,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宗教互动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秦朝的宗教互动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朝统一六国后,将不同地区的祭祀制度整合为一,并推崇五行思想和法家思想。
这种宗教上的统一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外,秦朝还在政治上支持道家和法家的发展,这些学派在思想上也对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起来,秦朝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
通过政治手段、艺术传播以及宗教互动等方式,秦朝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认同,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
秦朝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也对后世的文化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 1 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指的是( )A. 北京市B. 浙江省C. 云南省D. 陕西省2. 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
考古学家已经在河南汤阴、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两者对照,可以说明( )A. 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B. 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C. 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D. 有的传说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3. 《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秦朝B. 晋文公,齐国C. 齐桓公,秦国D. 楚庄王,秦国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社会问题激烈辩论,形成争鸣之势。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认为“兼爱非攻则天下治”,庄子则揭露国君“轻(轻率)用民死”。
这说明他们( )A.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治国思想理念基本一致D. 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5. 秦开创的这一体制包含有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
材料中的“体制”的创立(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其上刻有文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据相关历史知识判断,这块砖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行书B. 铭文C. 小篆D. 楷书7. 通过“破釜沉舟、西楚霸王、楚河汉界、乌江自刎”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的人物是( )A. 项羽B. 刘邦C. 楚庄王D. 陈胜8. 汉景帝时的丞相申屠嘉称赞:“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赢在课堂】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专题二商鞅变法强化训练(A)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对商鞅变法持何态度?如何看待“民以殷盛”的说法?解析:第一小问“态度”从材料中归纳得出;其次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阶级性质及客观效果回答。
参考答案:完全确定商鞅变法的作用。
“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变法的确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进展。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下面是某校高二(9)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商鞅变法后用课余时间排演的一个话剧(片段): 旁白(兴奋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吵闹非凡,仆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张三:庆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
国君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艳羡你啊!仆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受到嘉奖了吗!李四: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吃不完。
仆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
我打了十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啊!请回答:(1)请你为此话剧拟定一个题目。
(2)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实行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本问为开放性试题,题目只要围绕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拟定即可。
(2)嘉奖军功;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嘉奖耕织。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当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了一家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五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头于公元前356年,其次次开头于公元前350年。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第2课 秦国的崛起讲义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教案
第2课秦国的崛起[目标导航] 1.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军事发展的影响。
(重点) 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家实力的影响。
(难点) 3.认识商鞅之死的原因,并分析“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原因。
(重点) 4.结合对商鞅变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
(重点)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1)含义:是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
(2)消亡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宗法世袭制,按照才能大小或功劳高低选任官吏。
概念阐释世卿世禄制:就是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分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贵族手中。
而且世代相传,不能随意任免。
2.赐爵制的实行和作用(1)实行①战国时:已经实行。
②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实行按功授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贵族身份;富裕家境不得铺张,有功劳者才能享受荣华富贵。
(2)作用①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
②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1.变法前的秦国:“夷狄遇之”秦人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其社会生活状态受到戎狄的影响,在与中原各国外交上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
2.变法后的秦国:“虎狼之国”(1)原因①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
②秦国鼓励军功的政策,形成了全国皆军、唯军为荣的尚武精神,所有士卒都勇于战斗。
(2)表现①公元前341~前340年,秦国打败魏国,迫使其割地求和,从此秦国成为军事强国,并在对外征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②六国被迫采取“合纵”运动,这表明他们中已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了,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1.商鞅的悲惨结局(1)原因①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最彻底、实际影响最大。
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分两次颁行的。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颁布变法令,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要内容。
变法令规定:编制户籍,在百姓中实行什伍连坐。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强制拆散家长制的大家庭。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为保证上述法令的顺利执行,还特别采取了焚烧儒家经典、禁止私门请托的措施。
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又颁布了第二次变法令。
这次变法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更着重于新制度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
普遍推行县制,其官员受君主任免,集权于朝廷。
统一度量衡,以便利收税与商业经营。
将都城由雍(今陕西凤翔)迁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为东向扩张进行准备。
另外,还革除国内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
但他的新法在秦国已深入人心。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大成,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运动,是秦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
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
商鞅所着力建立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
商鞅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与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但却成为以后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商鞅废除井田制,建立新的授田制度,虽然原则上仍为土地国有,但由于农民可以长期占有土地以及国家直接管理基层土地存在困难,实际上大大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社会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总之,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热点专题二+改革变法,强国之路+训练题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热点专题二改革变法,强国之路1. 论及商鞅变法,有学者指出:“变法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
”下列文献史料,可以佐证此说法的是()①“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②“令民为什伍,而相收(牧)司连坐”③“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④“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曾下令“皇族师傅百王公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曾下令“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
这反映了()A. 北魏的民族歧视B. 士族的利益受到侵犯C. 中央集权的加强D. 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3. 有学者认为“唐的鼎盛有一种横向比较的优势,即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并指出“这些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唐朝内政的修明”。
“唐朝内政的修明”体现在()①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②完善三省六部制优化决策程序③地方设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④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政策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 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新科,考试内容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
凡在“明法”考试中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列在及第进士之上。
“明法”新科的设立意在()A. 改变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B. 选拔变法需要的人才C. 北宋开始以法家思想治国D. 挽救南宋衰亡的命运5. 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
其言论意在说明()人物言论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A. 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 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 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6.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秦朝文化教育》教案:秦朝教育的沿袭和变革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在它的统治期间,文化教育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改革。
秦朝文化教育不仅是秦朝民族文化的代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
本文就秦朝文化教育的沿袭和变革进行探讨。
一、秦朝文化教育的沿袭秦朝时期,由于地域广阔,不同地的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是,秦朝又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使得秦朝文化教育也具有统一性。
秦朝时期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秦朝前期,因为主要势力是商鞅变法的法家,法家思想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比较大。
但是随着秦朝势力逐渐扩大,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
秦始皇曾下令焚书坑儒,但之后又采用儒家思想为国家治理和文化教育的主导思想。
秦朝末期,天下文人鼎立,儒家思想在文化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2.经世致用成为文化教育核心秦朝的文化教育主要以“墨家“和儒家为主,而儒家倾向经世致用。
秦朝期间,重视实用性的思想被深入推广,经世致用成为了文化教育的核心。
军事教育也被大力加强,成为了秦朝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大力发展书法和音乐艺术秦朝时期,书法和音乐艺术成为了文化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使得书法技艺得到全国范围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秦朝也对音乐艺术非常重视,许多琴曲和歌曲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二、秦朝文化教育的变革秦朝文化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国家教育制度秦始皇采用中央集权制度,为了更好地控制文化教育,先后采取了多个相互补充的政策及法令措施,制定国家教育制度,规定学习时间、区分贵族与平民、招收优秀生等一系列教育政策。
并且废除了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教材,实行“统一思想、一本正经”的教育,建立了以中央直接颁布的教科书为主体的单一教材体系。
2.推广文字和度量衡秦朝时期,推广文字和度量衡,使得文化教育得到全国范围的传承和发展。
但是,秦始皇在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他采用官方的文化教材来进行教育,而忽略了其他流派的经书,也给各个流派留下了大量不便的曲折发展历程。
商鞅变法和秦的强盛
商鞅变法
变法根据 变法内容及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文化
商鞅变法的特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商鞅变法的特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现实意义
特点 意义 局限性
政治
A)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
a、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41个县,各县设有令和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丞,国君直接任免) b、什五连坐制 、什五连坐制(一家有罪其余九家要告发,否则连坐) c、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 、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告发有赏,知而不报连 坐,措施严苛)
课堂练习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 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 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曾在哪国实行变法? 卫鞅即商鞅,在秦国变法。 2.依据材料指出,卫鞅变法的依据。 变法不能够永远遵循古代旧例,应该创新。
请同学分析作用并总结 强化中央集权;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中央集权;有效行使政府权力;强化法律意 识。
经济(富国之举)
材料: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 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恳,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 本于内,而使亲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 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 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4、商鞅的结局和变法的结果及其原 、 因
结局: 结局:商鞅虽死(商鞅得罪权贵),秦法未亡(秦法成功 推行)。 原因: 原因: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乎国情,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顺利进行,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商鞅的个人突出能力,不畏权贵,赏罚分明,取信于民; 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人心思变,有广泛的基础。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整合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影响摘要: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
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
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商鞅变法;文化传统;功利主义;国家实力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导致秦国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值得探讨的是,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实行变法改革的也并不是只有秦国。
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等。
这些变法改革,时间上有的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有的稍晚于商鞅变法,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
总之,都没能把实施变法改革的各国带入富国强兵、最终能承担起统一大业的行列。
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使秦国得以沿着他所制定的改革路线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
本文将从从秦国的文化特点入手,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秦文化的特点一个部族文化特点的形成,是这个部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秦部族早期特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秦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1、崇武尚战、勇悍坚韧的性格特点秦部族在早期发展中,为了生存,不断向荒凉、空旷的西北地区迁徙,面对陌生而艰难的新环境,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气以及团结精神。
西北地区尚处于游牧阶段的戎狄部落正处在富于掠夺性、侵略性的发展阶段,在势力强大时,侵略秦人的领土、掠夺秦人的财物,是这些部落自然的选择。
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及其继承和创新——教案
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及其继承和创新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2)掌握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2.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史知识解读商鞅变法的影响(2)能够通过思考,将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进行阐述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爱好(2)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二. 教学内容:1.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2.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3.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创新三.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提出问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除了政治统一外,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2.学习环节(1)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教师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
(2)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学生可以将影响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
(3)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创新教师向学生介绍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创新,要求学生归纳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方面。
3.总结环节教师向学生简要总结所学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和关注历史。
四. 教学重点1.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2.探究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3.理解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创新五. 教学难点1.确定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影响的多方面性和复杂性2.发掘商鞅变法对于秦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六. 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景式教学2.小组讨论3.录像学习七. 教学评价1.学生的讨论表现2.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3.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是否有所领悟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八. 参考文献1.《中国通史》2.《秦汉史》3.《商鞅与商鞅变法》4.《古代中华文化概论》。
秦法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秦法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发展性一、商铁变法及其后秦人的守法秦自商鞍变法以来,就开始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史记商君列传》所载内容,有关于农业、军事、基层组织等方面。
其具体内容和措施,没有完整录入,今天只能靠《史记》所载的少许内容去想见商鞅变法的过程了。
从法令公布之后:“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就可看出“法令”是适合于秦的情况的。
他们可以通过战场上杀敌获得军功,打破了“军功世袭”的传统;可以通过农业生产获得奖赏。
从各方面充分调动秦人的积极性。
单从其变法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其法令的深人人心。
结果又从另一侧面展示了秦人在未变法之前的情形:山有盗贼,民勇于私斗,乡邑不治等与变法后不同的情景。
这样的社会条件难怪秦孝公要积极的在全国求贤了。
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及法令的深入人心,并没有因为商缺本人的被害而趋于停止。
变法过程中,很难不触及王公大臣的利益。
这是古今所有变革过程中从不缺少的因素。
商鞅因为触犯太子的利益,在太子上台之初就极力的铲除他。
他逃到一个客栈要求躲避,但依他所制定的法令,没有“凭证”不允许客栈收留陌生人,因此他被拒之门外,最后无处可逃被追杀。
虽然他是法令的制定者,但是依然受着自己制定法令的约束。
太子痛恨的是商鞅本人,而非商鞅制定的法令。
如果他将与商鞅有关的一切都予以废除,恐怕秦人的混乱局面还要持续更长时间,秦的富国强兵之路和统一全国,还得加以更多的时日或许就是一个梦想。
秦的法令至商鞅变法制定后再到之后的延续,是被秦人接受并予以积极支持的,并且形成了传统。
之后的百年时间,出现了“荆轲剌秦王”。
未统一之前,燕太子丹曾派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政,以图实现阻碍统一的步伐,才出现了“图穷匕见”的惊险一幕。
秦国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秦国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1.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
由于新法鼓励农耕,使秦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局面。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同时,由于推崇战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推动了商品交换。
县制、爵制以及什伍连坐制等的推行,虽有压制人民的一面,但给民众带来某种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国强兵。
2.天下人才汇集于秦。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强大,经济繁荣,天下济世之才广集到秦。
秦出现了吸收和使用外国人才的高潮,高级官员多由外国人才充任。
比如武王、昭王两代先后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
秦国还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国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
著名思想家荀况对此描写说,“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
3.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增强。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对外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领土扩张,国力进一步增加,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落后被动的局面。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商鞅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影响摘要: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
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
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商鞅变法;文化传统;功利主义;国家实力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导致秦国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值得探讨的是,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实行变法改革的也并不是只有秦国。
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等。
这些变法改革,时间上有的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有的稍晚于商鞅变法,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
总之,都没能把实施变法改革的各国带入富国强兵、最终能承担起统一大业的行列。
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使秦国得以沿着他所制定的改革路线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
本文将从从秦国的文化特点入手,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秦文化的特点一个部族文化特点的形成,是这个部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秦部族早期特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秦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1、崇武尚战、勇悍坚韧的性格特点秦部族在早期发展中,为了生存,不断向荒凉、空旷的西北地区迁徙,面对陌生而艰难的新环境,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气以及团结精神。
西北地区尚处于游牧阶段的戎狄部落正处在富于掠夺性、侵略性的发展阶段,在势力强大时,侵略秦人的领土、掠夺秦人的财物,是这些部落自然的选择。
因此,秦人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站稳脚跟,开创基业,必须也只有依靠武力,在战争中巩固并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
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中,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把为部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战视为光荣,把杀敌立功者视为英雄,就成了秦人的心理共识。
2、重功利、轻伦理的价值观念严酷的生存条件和不断的战争,使秦人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的实际世界的探求和对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利与害,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
例如,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发现的《日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到秦人的经济生活,但对国家大事却很少提及。
秦人认为神、妖、鬼等造福或降灾于人,与人间的伦理道德毫无关系,因而人们祈求赐福消灾也毫无道德伦理的色彩,而是具有极明显的功利主义特点。
3、不讲宗法,注重才力的用人观念秦国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之中,必然把生存放在选拔人才的首要位置。
战争要求让有能力、善决断的人来主事。
因此,在秦国的制度中,并未形成严格的传子制,宗法观念也比较薄弱。
中原各国由于受宗法制的影响,执政者大半以宗族任之,宗族以外的人很少受到重用,即使重用一些外来人才,也往往不让他们担任有实际职权的官职。
秦国由于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同族人被任用的不多,外国的有用人才却能在秦得到重用。
秦国的文化传统造就了统治者开放的用人心态。
对人才,尤其是外国人才的使用,能够做到重才能功绩,不求全责备,绝对信任并给予实权,使其走进政治权力的核心。
总之,秦文化与关东各国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它受中原传统的礼乐文化影响较小,重功利、轻伦理、讲求实效的特点对变革图强的各种措施容易接受,改革遇到的阻力相对要小。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很好地研究和利用了秦文化的这些特点,把秦国带上了富强之路二、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商鞅原为卫国人,后来来到了战国时期曾经最早进行变法的魏国,由于难以得到魏王的信用,公元前361年,又转而投奔到正欲变法图强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
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由于改革的措施适应了秦国的文化的特点,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其他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秦国由一个西方偏远的、被中原各国所鄙视的小国,迅速成长壮大为一个国富兵强,傲视中原的大国。
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反对派杀害,但是“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秦国继续沿着商鞅确定的改革路线前进,到秦始皇时终于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汉代桑弘羊所说的“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就是对商鞅变法成效的中肯评价。
充分顺应秦文化的特点,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
商鞅游说秦孝公的过程,就是他对秦文化认真研究和深入了解的过程。
商鞅以“霸道”游说孝公,“霸道”是强化君主集权,使用刑法,奖励耕战,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的理论。
由于“霸道”学说,符合当时列国并争的局面与秦国渴望迅速崛起的实际,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孝公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
“霸道”,也就是法家学说作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秦国君主的选择,又是秦国文化的选择,同时也是商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秦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改革路线,从而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结合秦国的实际,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出发制定改革措施,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商鞅变法中,始终把农战放在了压倒一切的位置。
奖励耕战在商鞅变法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实奖励耕战政策,并不是商鞅的发明,同时代许多变法家在各诸侯国都提出并推行过,然而惟独秦国的效果特别显著,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商鞅的政策措施更符合秦国的实际,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为了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规定:对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徭役。
商鞅还制定了以谷物捐官爵的政策,“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
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此外,提高粮食价格,也是推行重农政策的有效措施。
对于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者,则给予限制和处罚。
通过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使农民心无旁骛,专心本业,禁止音乐、杂技等到各县去演出。
认为农民接触不到农业以外的事情,注意力就不会转移。
商鞅的重战政策也十分严格有效而具体实用,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要求全民皆兵,也就是“壹民于战”。
即使贵族也要服兵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二是厚赏军功。
把军功作为任官和赐爵的基本依据。
制订了斩首计功的详细规定,“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1]”为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对秦国的爵位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设置了20等爵位,并规定了与之相应的特权。
要想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生活,奋勇杀敌是最好的途径,“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三是严厉惩处战争中没有战功或逃跑者。
也就是说,倘若于战场上不奋勇杀敌,那么不但自己要被处死,还将连累父母妻孥。
如果临阵逃脱,那么天下虽大,也没有藏身之地。
这样,一方面是功名利禄的诱惑,一方面是严刑竣法的威逼,奋勇杀敌,就成了士兵的惟一选择了。
吴起变法,主要是通过爱护士兵,身先士卒,来达到“乐战”,商鞅则靠严密的赏罚措施,把人民纳入战争的轨道。
变法就要实施,靠严密的政策法令和具体的制度推行新法,自然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在商鞅之前秦国基本没有产生过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样就使商鞅推行法家思想与政策时遇到的阻力相对要小。
秦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崇武尚战、重功利、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重实地、求数量、贪大尚多等文化特征,在商鞅变法中都有所体现。
为了以实际工作效果来考察奖罚各级官吏,商鞅制订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如人口的登记、国有资产的逐一登记、军功的登记,立功行赏、有罪处罚的标准等。
把国家纳入制度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表明商鞅变法改革方案的成熟和先进。
由于商鞅变法的基本措施和秦文化观念非常一致,这使他的政策能够深入持久推行下去。
而在关东各国,当变法深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与传统观念,主要是儒家思想发生冲突,导致变法措施难以有效而全面地推开,也就影响了变法的实际效果,变法的效果受到局限,又为反对者找到了攻击的口实,招致变法的条件稍有不利,变法就会中途夭折的现象发生。
由此可见,顺应秦国的文化传统,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的关键所在。
二、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整合商鞅变法,不仅仅是对秦国文化传统的被动顺应,而是在对其利弊得失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改造,扬长避短,重新整合,从而使秦文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富国强兵、加强君权的需要。
商鞅变法之前,秦人的尚武精神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私斗成风。
经过商鞅变法,引导人们在对外战争中争取功名爵禄。
杀敌立功,成为秦人追名逐利的基本手段,乃致达到“闻战而相贺”的地步,使向往战争、歌颂战争充斥于人们的全部生活。
这时的尚武精神只表现于国家发动的对外战争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商鞅奖励军功的思想和政策被秦国后代君主继承和发扬,从而造就了一支英勇善战、士气旺盛的军队,秦国也就迅速取代了山东各国的军事强国地位。
秦昭王时,秦国军队的士兵素质和战斗能力已经为山东各国所望尘莫及,秦国士兵在战场上意气风发、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的高昂士气。
这样的军队明显处于优势,自然成为秦国最后统一天下的锐利工具。
这只强大军队的出现,既是秦国文化传统长期熏染的结果,也是商鞅变法“壹民与战者”思想引导的体现。
秦人重功利、轻伦理的价值观,表现在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轻视道德修养等方面,商鞅对此加以改造,提出实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道德、知识则是有害无益的。
他宣扬:要发展国家的实力,就要顺应“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通过制定的各种法令,以重刑厚赏的严密措施,把人民的力量集中到“农战”方面来。
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对反对变法的太子势力严厉镇压,限制和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在秦人家族中,伦理意识差,亲情淡薄,讲求功利的氛围浓烈,商鞅变法时对此加以利用,鼓励、引导并强制秦人把大家族变为小家庭,新法实行后“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在社会上普遍确立。
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且增加了国家征收赋税和征派徭役、兵役的社会单位,改变了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婚姻方式,促进了男女的婚姻结合,加速了人口的生产,为秦国国力的强大奠定了人力基础。
顺应秦国风尚,适应秦国实际,利用政权的力量整合传统的文化习俗,把它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这样,就使秦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