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科。
教育观念:即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它直接反映了教育者对待教育的态度。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通过深入实际收集资料来了解分析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现状调查、关系调查、发展变化调查。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再充实和修iL 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首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其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最后,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知识、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
教育措施:是指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内容及其方式。
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教育目的:广义的可以表述为: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狭义教育目的就可表述为: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指用于评定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证书,是小学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技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主要知识点。
1.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于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等内容。
此外,心理学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等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包括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
2.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授课技巧,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教学。
3. 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包括学生管理、班级组织、班级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管理能力包括学校组织管理、学校教育规划、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需要具备处理教育纠纷、协调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关系的能力。
4. 教育科技能力教育科技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现代科技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育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能够利用教育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师德师风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品质,包括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等方面的内容。
师风是教师的表现方式,包括教师言行举止、形象气质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 名词解释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也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左右心里特征,作为个体稳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的学习风格,源于学习者的个性,是学生的个人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习惯化,学生一旦形成某种学习风格,就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老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只是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那些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的练习的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世界中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是专门为了学习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资源,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学习资源是指后一种,如各种教学产品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小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小学)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学幼儿园教育资格考试考编教育学名词解释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产生于美国,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教师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征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4.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
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心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人。
7.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8.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总和。
9.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动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各种教育思想和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11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有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13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课上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4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部重点名词解释
教育学重点名词解释: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下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6.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7.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9.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0.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1.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12.行为训练法: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有专门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部分名解
1、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2、环境决定论:指在对待环境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上,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这种观点片面的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设计:指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5、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院校做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6、集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任何组织起来的群体,只有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成为集体。
集体是一个有意识的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
7、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8、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9、德育: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还有一种更为狭义的理解,就是专指道德教育。
10、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总汇(4)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总汇(4)9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0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0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0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0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10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教师资格证重点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及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
动作技能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技能等。
目的-观察-辨别-操作程序的掌握-练习-反馈-熟练。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存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的能力。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德育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
晕轮效应是指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他方面。
现象-本质法,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效应-本体法,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见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
品德评价法,它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自我教育法,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1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教育学一.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1.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他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三.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四.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五.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指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的、水准和结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
教师在编考试一..名词解释:1,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3.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4.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6.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7.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8、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9、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0、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2.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教师资格常见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常见名词解释教师资格常见名词解释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名词解释: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儿童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遗传素质: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生理解剖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学生的个别差异:指同一年龄期的学生在身心的同一方面的发展上,其速度和水平存在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期的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个性心理倾向上的差别。
二层次三因素说: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强调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是影响人发展的两大因素,即“二层次”,在“二层次”中含有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即个体自身条件、环境条件与活动。
广义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应试教育:是专指脱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训练活动。
全面发展教育:指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名词解释(教育学)
第一章:教学与教育学识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3.终身教育: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人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4.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小学教育识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儿童。
小学教育也称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4.小学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识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概念1.人的发展:指人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生理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
2-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意向的发展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
3.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和理特点叫遗传,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61道)教育学一.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1.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他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三.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四.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五.1.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
想要从事教师工作,教师资格证通常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教师资格证的获得,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考核。
首先,报考者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
一般来说,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其次,要通过相关的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查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学段的考试科目和内容有所不同。
例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或《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则要考三门,除了《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外,还需要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面试环节则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现场试讲,并回答考官的提问。
通过笔试和面试后,还需要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认定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体检报告等。
普通话水平要求一般是语文教师需要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学科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教师资格证的类型多种多样。
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等。
此外,还有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等。
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准入门槛,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稳定且有意义的职业选择。
在教育行业中,拥有教师资格证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比如晋升、评优等。
而且,在一些地区,拥有教师资格证还可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购房、旅游等方面。
小学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准备律是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名词解释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学校教育: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规律: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3.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4.教育机智: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5.社区教育: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6.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7.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8.分科课程:即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
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0.小学教育学:就是研究小学教育,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科。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总汇(3)
教师资格证名词解释总汇(3)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7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准备律是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消弱作用。
练习律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强化的程式是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
13、知识: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知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机制收到推力拉力压力三方面的相互影响。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6、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归属学习是把新旧知识之间的有关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1、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适当超过刚好回忆起来的次数。
7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
8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