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 《白马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篇》教学设计
《白马篇》出处: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二第三章十二课
适用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曹植简况;掌握本诗重点词汇;背诵全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合作探究,走进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为何要对“侠”的文化意义进行改造以及作者“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人生抱负,确立热爱祖国、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作者为何要对“侠”的文化意义进行改造?
2、作者为什么会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人生抱负?
3、帮助学生确立热爱祖国、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二、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听说过“才高八斗”这个词,这个典故出自南朝谢灵运,他一生写了大量山水诗,名重一时。

谢灵运曾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一石”就是十斗,“才”的意思是“才气、才分”.(板书在左边:一石:十斗;才分)
谢灵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才华,十分之八都被曹子建占去了,自己独占了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

这句话固然体现了谢灵运的自负,也从侧面表现了曹子建的才思之高和名声之大。

那请问同学们:“曹子建”指谁呢?对,曹植。

前几天我们刚学习了曹操的《短歌行》,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曹操之子曹植的《白马篇》。

(在中央偏上方板书:《白马篇》曹植;播放PPT)
三、曹植简介
1、我知道咱们班有不少同学是三国迷,那好,请一位同学来介绍曹植。

2、学生介绍完毕,点评(播放PPT)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曰思,故称陈思王,曹操第三子,著有《曹子建集》,代表作《洛神赋》、《名都赋》、《七步诗》。

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他诗歌风格以曹丕继位为界,前期以宴饮游乐为主,后期以抒发忧愤为主。

钟嵘评价其艺术特色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教师播放PPT,介绍《七步诗》。

这首著名的七步诗写于曹植的创作后期,表现了其兄长哥哥曹丕与自己争储位、即将对自己痛下杀手、骨肉相残的哀叹和
痛心。

4、播放图片“曹植墓”
教师提问:“为何要在曹植墓前安放一尊射手雕像?”
四、(一)请同学们听教师配乐范读(配《英雄的黎明》)
(二)教师正音正字并正音正字;
1、羁(jī):马络头。

2、扬:传扬。

垂:边疆,通假“陲”。

"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3、宿昔:昔时,往日。

秉:持。

今天还有成语“秉烛夜游”,其中的“秉”就是“持”的意思。

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何:多么。

"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4、控:引,拉开。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毁坏。

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5、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

猱(náo):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6、“狡”通“矫”,强健。

剽(piāo)。

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7、羽檄(xí):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

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数:屡次。

8、蹈:奔赴。

陵:陵蹈,以武临之。

9、怀:顾惜。

中:心中。

顾:念。

(三)请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段。

教师提问:大家看完视频有什么感触啊?有没有感觉热血沸腾的感觉啊,对,这段视频确实使人充满激情,都想上战场保家卫国了。

(四)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如果把本诗看做一部短片,每层都是一个镜头,那本文共包含了哪些镜头?每个镜头分别表现了什么?
给同学们几分钟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
给出正确答案:
四个镜头:
镜头一: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描写了主人公游侠儿奔赴沙场,表现出其英俊豪迈的气概。

镜头二: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叙述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镜头三: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描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场面。

镜头四:从“弃身锋刃端”至末,表现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五、教师详细讲解
1、(PPT)镜头一:诗歌起首四句。

教师提问:“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情形?
答案:表面上是描写马儿狂奔,但骑马少年迅捷奔赴西北战场的形象却也因此展现在读者眼前。

同时少年疾奔沙场也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

教师接着播放图片介绍:幽并游侠儿:燕地男儿自古多任侠,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横矛当阳桥、怒吼长坂坡”的张飞,都是燕赵之士,他们那豪迈的气概,潇洒的身姿,无不显示出北方少年的力量与英猛之气,作者写游侠儿,也是燕赵人,英勇刚猛自然不在话下。

2、(PPT)镜头二:“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

教师:好,大家先来读一下第二层。

这一段写了什么?作者游侠儿的来历及其超群的箭术。

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

教师提问:(PPT中所有问题一齐出现,等两分钟请学生回答)提示:
A写少年武功高强,起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答案:这既描写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这种叙述方式称为“补叙”,也为后半部分少年能奋勇杀敌作铺垫。

B、从“宿昔秉良弓”到“勇剽若豹螭”,这八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答案:用了铺陈(赋)的手法,极力描写其武艺之超群;还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少年身手比猴猿更敏捷,又写出他的气势比豹螭更勇猛。

C、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段动作描写中动词运用的精妙之处。

答案: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的武艺高超和箭术超群。

(板书:在黑板上左边:“破、摧、接、散”)请学生上台表演一下。

3、(PPT)镜头三: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

这一层遥接篇首,游侠儿为什么向西北奔驰、不向东南飞?为什么呢?因为“羽檄”从北来,匈奴和鲜卑族都处在中原的西北方位,所以篇首才会说“西北驰。

”同时这六句话也表现出了游侠儿英勇赴敌的气概。

教师提问:第三部分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少年的英雄气概?为什么?
答案:“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一个“蹈”字,本意是“践踏”,引申为“击败“;一个“凌”字,意思是压倒,这两个字一下子就写出少年长驱直入、锐不可挡之势,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了苏轼赞美周瑜的句子:“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PPT)镜头四: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部分。

这个镜头表现了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这种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让人觉得心潮澎湃。

请同学们在逐渐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饱含感情、配着音乐朗诵一下这首诗。

体会其中洋溢着的那种豪情壮志。

六、探究学习
1、(播放PPT)提问:《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英勇无畏、不顾个人私利的爱国游侠形象。

2、(播放PPT)提问:此诗中侠客,与现实生活中的侠客有所区别,请对比下这里的游侠儿与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记录的真实侠客有何不同?
(提示:从“侠”为谁效力和是否合法的角度入手)(在右板书:侠)请同学来回答,逐一点评。

1)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赴士之厄困。

”“(游侠)掌杀生之权…权行州域。


此时的侠“为知己者死”,忠于一人,任性而为,不受律法约束。

2)“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处之侠“捐躯赴国难”,忠于国家,有所约束,成了爱国的英才。

再请同学们来深入思考:
3、那为什么曹植要对“侠”的行为进行改造呢?这又表现了曹植怎样的情感呢?
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有难度,但是请同学们回到知人论世这个地方来。

(PPT:返回上一片)(板书:在“侠”下面划箭头,写知人论世)
论世:
A现实生活中的游侠,作为一股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力量,他们锄强扶弱而不诉诸官府;赈济穷人,又夺官府之民心。

而有些侠客蜕化甚至落草为寇,为害一方。

这种强大的影响力与破坏力对中央的统治已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中央王朝必然要对游侠之风进行打击压制,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中的游侠与朝廷是对立的。

(在论世下划箭头板书:现实中,游侠(对立:箭头、朝廷)B东汉末年,军阀四起,曹植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眼见“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画面。

战乱的年代需要安定,也需要英雄来力挽狂澜。

故而可以说时代在召唤英雄。

(画箭头板书:时代召唤英雄)知人:
A曹植身为曹操之子,曹操那种雄霸天下的豪情壮志,培养了曹植要建功立业的理想,他在《求自试表》中他表示要“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板书:豪杰) B曹植作为王公贵族的一员,他自幼又多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曾经说过:“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也就是说要严格遵守儒家的道德规范。

(板书:文人)
C而曹植身上又有着洒脱不羁的性格、卓尔不群的才华,也更让他倾慕游侠
式的英雄。

(板书:游侠)
这就曹植豪杰+文人+游侠的性格。

(板书)
曹植既向往洒脱,又想报效国家,建立丰功伟绩。

但现实生活中的游侠与朝廷又有着某种程度的对立,那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呢?他就虚构了“幽并游侠儿”这样一个角色。

既保留了游侠武艺高强、视死如归的特点,又把古代游侠改造为忠于家国天下、为国从军的英雄形象。

这就使得游侠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了,这就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侠客,而是带有英雄化、理想化色彩的侠客,是他自己情感和理想的写照。

这也就能够回答:我们在看曹植墓时看到射手雕像的原因了。

(播放PPT)这不仅因为曹植写了《白马篇》,描绘了这样一个高超的游侠射手,更在于曹植在其中也灌入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情感抱负,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游侠也是作者的影子。

4、延伸拓展:话说到这里,我们在来探讨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从曹植对“游侠”开始英雄化和理想化描写,后来侠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明清侠义小说中,如《七侠五义》中“白玉堂\陷空岛五鼠”帮助开封府的包公办案的,这就是清官与侠客相结合的模式,可谓把曹植的侠义理想发展到极致。

当今武侠小说也如此:
如:(播放PPT)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大侠,原因不仅在于他们武艺高强、仗义行侠,更在于他们两代人镇守襄阳,守卫大宋江山。

这就是国家英雄的形象了。

而侠之大者——萧峰更是为了宋辽两国的和平才蹈死沙场,赢得一世英名。

看《白马篇》影响多大,就连当今的武侠小说也仍然沿袭着曹植将侠英雄化和理想化的这个套路。

5、对我们的启示: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仍然有不公平的现象,仍然有天灾人祸。

我们仍然需要在危难关头守望相助、见义勇为,仍然需要在面对不公平非正义事件的时候,拍案而起、横眉冷对,仍然需要在宁静平和的人生中有着刚烈进取的气质,这正是游侠提供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精神馈赠。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白马篇》;
2、请阅读曹操的《龟虽寿》,并与《白马篇》进行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