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摘要] 文化负载词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词,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的适当处理是文学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最终使译文读者跨越文化的障碍,达到文化上功能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负载词;归化;异化序言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的语言学方法在翻译研究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费维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
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委婉语等。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核心价值所在。
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适当处理对于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极其关键。
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举例探讨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在处理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文化翻译观1. 苏珊·巴斯奈特苏珊·巴斯奈特是一位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的坚定倡导者。
她的著作主要有《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与列弗维尔合编)、《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比较文学:批评导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等。
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当外语翻译者把外语译成本国语时,他们需要考虑一种叫做文化负载词(CLW)的语言。
文化负载词是指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它们包含当代现代文化的信息,其翻译方法比一般词语的翻译要求更高。
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提供语言的信息,而且表达某种文化特征,大部分时候这些文化特征深植在说话人的潜在意识中,它需要译者根据语言文化背景把握其中蕴藏的意义。
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要考虑语境是否相同,以及接下来要如何对其进行翻译。
通常情况下,文化负载词可以分为三类:表示某种具体事物的文化负载词,表示某种抽象概念的文化负载词,以及暗含某种文化信息的文化负载词。
首先,表示某种具体事物的文化负载词,比如在法语中,baguette”就是一种面包,在英语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就是一种具有英文文化背景的谚语,它表达了一种关于健康的观念,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本国的文化背景来完成翻译。
其次,表示某种抽象概念的文化负载词。
比如汉语中的“禅”,它可以指精神上的宁静、静坐,也可以指某种宗教体系。
对于这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来重新定义该词的意思。
最后,暗含某种文化信息的文化负载词。
比如英语中的“over the moon”,它暗含了一种关于幸福和平静的心态,翻译时,译者可以使用其他表示幸福心情的词语,比如“狂喜”“欣喜若狂”等来完成翻译。
除此之外,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还可以考虑采用铺垫式翻译法,即在译文中先从简单的层面来表述该词的意思,然后再把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加以解释。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译文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化负载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总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到许多的文化和语言的背景,翻译过程要求译者深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除了考虑一般的语言特征外,还要考虑该词是否蕴藏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完成翻译。
只有把握好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才能使最终的译文富有文化特点、内涵丰富,使译文更能贴近原文的文化特征。
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翻译文化负载词汇时,需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
1.直译法:直接将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成目标语言中最相近的对应词汇。
这种方法适用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相似的情况。
2.同类概念法:将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成目标语言中与之相关的同类概
念词汇。
例如,将源语言中的“红色”这个文化负载词汇翻译为目标语言
中的“喜庆”或“吉祥”。
3.解释法:对于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文化负载词汇,可以使用解释的
方式来传达其意义。
比如,将源语言中的“巫术”翻译为目标语言中的
“一种古老的迷信信仰和魔法行为”。
4.文化适应法:在不违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文化负载词
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
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好地融入目标语言文化环境。
5.文化注释法: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汇时,可以在译文中加入一些注释
或解释,帮助目标语言读者理解源语言文化背景。
总之,翻译文化负载词汇需要综合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
差异,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
2) 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小说中的本源概念 就不一样了,译者理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但 翻译过程中似乎显现出某种模式或者说倾向。即: 意译> 直译> 换译> 省略。 3)对于小说中的本源概念,省略多出现在处理 《書劍恩仇録》中的中国历史和武术功夫概念。 4) 除了上述四种策略(即意译、直译、换译和省略) 之外,没有再观察到其他翻译手法。 ------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 研究 2010,(5):211-220.
“文化负载词”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 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2000: 232)。”
2. 语言层级与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可以在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 各个层面反映出来,但在词汇层的反映最 直接和明显。
3.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ng methods 1)邱懋如(2000:324-5): l、直译 2、照抄原文 “VCD” 3、音译 4、替换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5、解释 dissident(持不同政见者), go Dutch(各付各的钱) ----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译[A]. 2000.
日语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处理方法及比较
日语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处理方法及比较一、日语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1. 文化特定性日语文化负载词汇通常与日本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相关联,这些词汇往往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和食”、“茶道”、“歌舞伎”等词汇都是日本特有的文化负载词汇,涉及到日本传统饮食、茶道艺术、传统戏剧等领域的概念。
2. 多义性日语文化负载词汇往往具有多义性,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桜”一词既可以表示樱花,也可以指代樱花季节,还可以引申为象征日本文化的符号。
3. 惯用表达日语文化负载词汇中还包含一些惯用表达,这些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指代某种事物或概念,还包含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楽しい”一词在日语中不仅表示“快乐”或“愉快”,还包含了对于日本文化乐观积极的态度的表达。
二、日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处理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直接将日语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成其他语言,保留原词汇的形式和意义。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原词汇的文化特性和韵味,但有时也会造成译文表达不清晰或难以理解的问题。
将“歌舞伎”直译成“Kabuki”,虽然保留了原词的音译形式,但对于非日本人来说很难理解其具体含义。
2. 花香拼贴法花香拼贴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同时保留原词汇和为译文加入解释性的注释或补充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具有较强文化特定性的词汇,可以有效地传递原词的文化信息。
在翻译“茶道”时,在括号或脚注中加入相关的解释说明,如“茶道(日本茶道艺术)”。
3. 归化法归化法是指将日语文化负载词汇按照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内涵进行翻译,使译文更贴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
这种方法可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但有可能丢失原词汇的特殊文化意义和内涵。
将“歌舞伎”翻译成“日本传统戏剧”,虽然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但却丢失了“歌舞伎”在日本文化中的独特意义。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桥梁,不仅是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交融。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存在使得翻译活动变得复杂而富有挑战性。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特别关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处理文化负载词,从而实现更准确、更自然的翻译结果。
本文将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并提出处理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策略。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语言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特定的地名、历史事件或节日,在一种文化中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不为人所知。
这就需要翻译者进行适当的解释或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翻译中的误解或歧义。
例如,某些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美德的品质,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不被看重。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价值观进行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等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
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意义的丧失。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使其符合目标文化的表达习惯。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翻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充分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翻译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一项既复杂又关键的任务。
目的论视野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野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翻译逐渐成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环节。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词汇中的文化负载词对翻译的难度和精度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目的论视角为基础,探讨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文化负载词定义文化负载词是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含义,不易转化为其他语言的词汇。
这类词汇是一种文化象征和文化资本,包括国家、民族、宗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元素。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到跨文化语境的传递,常常会出现翻译不准确、信息丢失等问题。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困难1、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中的词汇所涵盖的文化禀赋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
例如,在英语中,“tea”是指一种茶饮料,但在中国文化中,“茶”是一种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和道德伦理的代表。
在翻译时,单纯将“tea”翻译为“茶”可能会丢失其中的深层含义。
2、语言结构差异3、特定用法有的文化负载词还具有特定用法,这种用法常常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例如,在汉语中,一个人去过南极可以称为“洲际游”,但如果翻译成英语,就需要加入解释和背景知识,否则会丢失原汁原味的文化含义。
三、解决方法1、依据目的进行翻译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需要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传递文化背景和特定含义,那就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符号。
如果翻译的目的是解释和传达意义,那就需要在翻译时加入注释和解释,让目标语言的受众更好地理解。
2、注意目标文化的接受度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目标文化的接受度,尽量以目标文化为准,采用更接近目标文化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将“monde”翻译为汉语时,可以用“世界”或“全球”,而不是直接翻译为“星球”,这更能符合汉语的文化思维方式。
3、借助主题词汇和关键词在翻译时可以利用主题词汇和关键词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抓住文化负载词的核心含义。
例如,在翻译一篇关于中国风俗的文章时,可以采用“中国年俗”、“传统节日”等主题词汇来辅助翻译。
政宣文献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政宣文献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选择原则在翻译政宣文献中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选择原则:
1.直译原则:保留原文文化负载词的字面含义,尽量使用与原文相近
的中文词汇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方式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原汁原味。
2.释译原则: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如果其在中文社会文化中没有直
接对应的词汇,可以采取释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即通过解释、阐释等手段
将原文的文化含义传达给读者。
3.归化原则:一些文化负载词在中文社会文化中有相近的说法,可以
采用归化的方式进行翻译。
即将原文的文化负载词调整为与目标文化背景
相符合的词汇,使翻译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4.文化对等原则:对于一些在中文社会文化中有类似概念但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化负载词,可以采用文化对等的方式进行翻译。
即通过选择一个
在中文文化中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词汇,将原文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对等翻译。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翻译策略选择原则,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翻译
情境、读者背景以及译者的专业判断进行权衡和决策。
浅析中国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国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负载词汇是指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特点的词语,翻译
这类词汇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要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这些词汇往往包含着中国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因此需要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背景来把握其准确的翻译。
其次,要注重保留词汇的特色和韵味。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
原词的音韵、形式和语感,以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比如,对于一些有
象形意义的词汇,可以尽量采用音译的方式,并在翻译中解释其具体含义。
此外,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境和读者的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有些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
词汇。
这时,可以采用解释性翻译,通过解释词汇的含义和背景来传达其
文化内涵。
最后,要避免直译和机械翻译的方式。
直译往往无法传达词汇的真正
含义,机械翻译则可能丧失其文化特色和美感。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
重对词汇的准确理解,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其文化内涵。
总之,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汇需要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并选择合适
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其特色和韵味。
同时,要注重目标语言的语境和读者的
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文化负载词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
一般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媒介是同一语言文化,而翻译还涉及译者,其媒介是不同的语言文化。
当信息源与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和文化鸿沟时,译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无法做到译文和原文尽善尽美的对应。
因此,跨文化的翻译只能在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基础上进行。
以此为前提,翻译文化负载词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原语词汇意义的再现优于形式的再现;
2) 选词必须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
3) 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在译文中应转换为非隐含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构成语言的两个密不可分的要素。
形义兼备当然是译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文化差异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带来了重重困难。
当译文无法使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得到完美的再现时,译者往往根据特定的上下文的要求来决定形义的取舍。
然而对于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译者的侧重点通常是在内容上。
一个孤立的词往往包含几层意思,但并非其所有的意思都能在译文中表现出来。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一个词通常只有一层意思,并且在任何语言环境中,一个词的正确意义就是“最符合特定上下文的意思”。
林语堂曾说过,“字义了解的确是句义了解的根基,但是所谓字义,不能看做死的、固定的、分立的,须当做活的、有连贯的、不可分裂的东西”。
可见,词的意义只有在对其语义产生重要作用的相关句子、段落、章节甚至整个篇章中才能得到最准确、充分的展现。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3、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文本类 型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吁型。在翻译过程中,对 于不同文本类型,译者需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文化负载词。例如,在信 息型文本中,翻译应侧重于准确传达信息,因此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需 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其含义;在表达型文本中,翻译应注重表达原文的情感和语气, 因此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
2、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范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 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往往影响到语言的表达。例 如,一些文化中很常见的言语或行为,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恰当的。因 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语言的社会习俗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传达原 文的含义。
引言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纽马克翻译理论 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和语义转换的准确性。在 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一个难点,其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增 加了翻译的难度。本次演示旨在探讨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 应用。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结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通过对 其识别、转换、战略选择和文本类型的分析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难题。然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外,还需 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语境、修辞和读者反应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纽 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范围,并结合其他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汉语文化负载词 的翻译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最后是意译法。这种方法是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深层含义和背景信息转化为 目标语言中更为直观和易懂的词汇。例如,“红娘”可以翻译成“matchmaker”, 这样观众就可以理解这个词所代表的人物及其在婚姻中的角色。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解析
从双语平行语料我们观察到四点(何元建, 2010:214): 1) 白皮书属于敏感类文本,也属于所谓权 威性文本(authoritative texts)。之所以敏感, 原因就是传递了本源概念。因此,译者极 少有省略、换译以及意译的选择;唯一可 行的策略就是直译,对直译的文字也不加 注释(原因大概是译者无权或者无权威做出 注释)。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1)白皮书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150处政治、 政策、意识形态概念。其中有一处省略:“加 强宣传力度”(无译文) , 有一处意译:“三座 大山”(imperialism,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余下148 处都是直译 (没有一处有注释)。 2)《围城》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89处汉文化本 源概念(划线部分)。有42处直译(无注释), 33处意译,14处换译,没有省略。
从文化翻译视角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1)
从文化翻译视角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潘帅英(喀什师范学院外国语系讲师新疆喀什844007)摘要: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
本文试以汉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翻译这一概念。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文化负载词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Vocabul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Pan Shuaiyi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lecturer, Kashgar, Xinjiang, 844007)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activity during which the meaning carried by one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convert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universal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made the translation possible, but the individual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brought obstacles to translation. This paper tries out to mak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vocabulari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that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culture from the three interrelationship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and translation.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中文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很多词汇都是难以被其他语言所准确表达的。
这些被称为中文文化负载词(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它们代表着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特征和观念,如孝道、道德经、中庸之道、阴阳五行、伦理道德等等。
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常常让译者头疼,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把中文词语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还需要传达中国文化固有的意义,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采用一些重要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1.文化本土化策略:这是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意思是把文化负载词翻译成当地的文化表达,例如把“道德经”翻译成“The Book of Morals”,这样可以更好地传达中文词汇的深刻含义。
2.保留外来音策略:这个策略是不翻译外来词,直接采用中文发音,例如“KTV”,就直接采用“KTV”这个发音。
3.构词策略:这个策略是把中文词语和另一种语言相结合,来翻译中文文化负载词,例如“道德经”,可以翻译成“道-徳-Jing”,这样虽然不直接传递中文的意思,但对于那些对中文文化负载词还不熟悉的外国人来说也更容易理解。
方法:1.注释法:在翻译中文文化负载词时,可以在译文的旁边或下方加上注释。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例如“孝道”,可以注释为“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2.借助类比性词汇:在翻译中文文化负载词时,可以根据其文化内涵和对应的类比性词汇,来选择合适的译词,例如,“中庸之道”可以翻译成“The Golden Mean”。
3.原则性翻译:有些中文文化负载词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化内涵,这些词语的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代表,这个词汇的翻译应该准确无误,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含义,可以翻译成“Yin Yang and Five Elements”。
总之,翻译中文文化负载词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能力。
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文化负载词法译研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166-417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59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文化负载词法译研究——以《丰乳肥臀》为例范逸菲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收稿日期:2023年8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8日摘要作为国家“软实力”,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之一。
莫言小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第一人,自2012年获诺贝尔奖以来,各大西方媒体也给予了莫言高度评价。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蕴含了大量具有中国民族语言文化的民俗成语和谚语等文化负载词。
本课题将借助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中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以辅助本课题研究的开展,通过个案分析及文献研究法,围绕小说《丰乳肥臀》法译本中文化负载词展开研究,并总结翻译方法规律,在国内外针对小说《丰乳肥臀》的法译本研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关键词《丰乳肥臀》,文化负载词,文化翻译理论A Study of Culture-Loaded Lexical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View of Cultural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Yifei FanSchool of European Studies,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Received: Aug. 7th , 2023; accepted: Sep. 13th , 2023; published: Sep. 28th, 2023AbstractAs a national “soft power”,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transla-范逸菲tion and public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for Chinese culture to spread out. Mo Yan’s novels are the first Chinese literature to go global, and since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2012, Mo Yan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major Western media. The novel is one of Mo Yan’s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folk idioms and proverbs and other cultural loaded words. Therefore, the French translation of Mo Yan’s Big Breasts & Wide Hips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With the help of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of culture-loaded lexical as a theoretical support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loaded words in the French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 Big Breasts & Wide Hip s and summarize the law of translation method through case study and li-terature study method. This project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French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KeywordsBig Breasts & Wide Hips, Culture-Loaded Word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描写了二三十年代、抗日战争以及解放后的中国民间历史与风俗人情,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还原了当时的原乡土气息。
文化负载词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
l“ 池上舟楫 , 差 窈窕人 云汉 。”时 , 了 “b a te 用 ao ̄ } l
翻 译 转 换 不 可 忽 视 语 言 符 号 的 文 化 信 息 承 ba “ piot l y f ot U n h Mi y Wa…”,明 白无误 地表 ”, t e k j 了银 河 和 水 的 联 系 , 明 向西 方读 者全 新 介 绍 了 中 国文 载— — 传 递 功能 。 义 的转 换 必 须包 括 语 言 文 化 信 息 意
l 孩子是天神宙斯的私生子时 ,一怒之下推开孩子 。 知
此 时 喷 出 的 奶 液 就 变 成 了 现 在 人 们 熟 知 的 Mi y l k
・
7 ・ 5
阮 利东 : 文化负载 词在汉 英翻译过 程 中的文 化缺失
Wa. y 1 歌曲一五 星红旗迎 风飘扬 等……如此 众多的形象会
《 学与 管理 》 教
21 0 0年 4月 2 0日
化 负载词
在汉 英 翻译 过程 中的文化缺 失
⑩ 四川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阮利 东
经 济 的全 球 化 和 一 体 化 使 国 际 社 会 的交 流 日趋 {
法 国后 结 构 主 义 文 艺 批 评 家 Jl f tv 出 u a K s a提 i i e
一
程 中正确 、 有效地传递文化负载词到 目的语文化系统 信息意图是原文作 者试 图传达 的字面意义。 际意 图 l 交 是一项考验译者经验和智慧的复杂智力活动。 遗憾 的 及信息意图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会意境。 l 文化缺失几乎 l 以源发语 的文化模式来硬 是, 无论译者如何 努力 , 总是难以尽如人意。 这一切都 将文化差异当成文化共核 ,
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汇常常给译者带来挑战。
本文将探讨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旨在为译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处理策略。
文化负载词汇是指反映某一特定文化现象的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包括: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反映某一文化现象、在特定语境下使用。
根据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翻译方法可分为直译、意译、音译和套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意译则是侧重于原文的意义传达,可能牺牲原文的形式;音译是用目标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来翻译源语言的词汇;套译则是将源语言的文化负载词汇直接套用为目标语言中对应的表达。
各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下:直译能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但可能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意译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但可能丧失原文的文化内涵;音译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但可能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套译能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但可能不适应所有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讨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例如,“龙”在中文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但在英文中却不存在对应的词汇。
在翻译“龙”这个词汇时,可以采用音译法,将其翻译为“loong”,以保留其原始发音和文化意象;也可以采用套译法,将其翻译为“dragon”,以避免文化误解。
在总结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对于译者而言,了解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掌握各种翻译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然而,目前对于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某些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方法尚未探明、音译和套译等方法仍有待改进等。
展望未来,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汇的分类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负载词汇,探究更加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让目标语言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文化负载词(Cultural Loaded Words)是指近来被认为把某种(尤其是政治性质的)文化联想和情感可明显感觉的词语。
这些词汇与政治和相关文化文本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在其他文化中也是如此。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应该集中于把两个不同的语言的文化负载词
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出解释,尤其应当注意原语文化联想的同义词替换,以达到在语
言和文化层面上进行跨文化交流效果。
首先,有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尽量做到自然,保持原文的自然语言,既不会因为释义过
份啰嗦而费劲,也不会拉近文本之间的文化距离。
另外,编者还应对翻译文本结构进行编排,恰到好处地使语境改变低于或等于原文,以满足文章原意,避免扭曲文章语境。
其次,文化负载词也可以采取文本上下文或者并列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同时也可以考虑
一些虚词补充,以达到更好的信息表达效果。
这里引入关键词,比如:例如、包括、像等,避免在文章中出现词语缺乏的情况,从而保持原文的表达效果。
再次,在有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力求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结果
中文化负载词与文章其他文化意义保持一致。
例如,在日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涉及到
日本保留表达方式和抽象符号,因此需要考量文化角度,考量清晰的表达意图和表达效果。
最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在选择合适的表达时,编者还可以考虑一些可能的扩展,如综合文化、艺术、科技、建筑知识等,将文化深度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相结合。
以上所
提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可以有助于保证译文表述更充分,内涵更加符合实践,为翻译文
章注入更多文化底蕴。
阐释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阐释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和使用方式往往需要具备相应文化知识的人才能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负载词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因为准确传达原文词义和文化内涵对于保持译文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 直译策略: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策略,即将文化负载词直接翻译为目标语言的对应词汇。
这种策略适用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相似文化背景和语境的情况。
2. 转写策略:对于那些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词汇或文化概念的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转写策略。
转写策略将源语言词汇音译或意译为目标语言的音近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其意思。
这种策略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以确保转写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文化调整策略: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某些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翻译中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在此策略下,译者根据目标文化的认知和习惯,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相应的适应和调整。
这种策略可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文化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需要注意保持原文意义的基本一致。
4. 解释注释策略:对于特别复杂或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解释注释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
译者在译文中加入解释或注释,对文化负载词进行解释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这种策略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并促使目标文化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阐释学理论视角下,翻译文化负载词需要借助相应文化知识和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选择合适的策略能够确保译文准确传达源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使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如下:文化因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化负载词汇在翻译手段上的变通和灵活的特点。
既然在文化差异悬殊的中英两种语言间寻找到完全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汇几平是不可能的,那么译者势必采用“直译(音译)+注解”、“直译+意译”或“意译”等方法来弥补或调整中英两种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别。
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截然分开。
为了尽最大可能发挥译语优势,重现原语词汇的信息,译者必须根据原语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内涵、色彩和功能等,对上述手法创造性地加以选择、融合和补充。
在鲁迅的小说选集中,常常遇见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典故。
根据语义重点原则,如果原文语境突出了这类词语所蕴含的文化色彩或意象,并且这种色彩或意象往往能激发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原作品人物或主题的理解,那么译文应尽量保留原语同汇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样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译语的语言表现力。
对于此类成语和典故,采用“直译(音译)+注解”的方法比较妥当。
试以下句中的“西施”为例: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西施”是传说中春秋战国时代一位越国美女,后来“西施”一词成了姿色出众者的代名词。
在小说中作者将过去的“杨二嫂”比做“西施”,是別具匠心的。
记忆中的杨二嫂是公认的如西施一般美丽的女人,而如今却被生活折磨成凶悍、尖刻、如同“圆规”般丑陋的人物。
“西施”与“圆规”两种迥然不同的形象对照,深刻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美好事物的虚幻及憧憬的破灭。
作者实际上通过对人物外貌的刻画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本质变化。
为了帮助英语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特有的鲜明对照,“西施”一词的翻译就应该强调突出文化意象,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小说中的本源概念 就不一样了,译者理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但 翻译过程中似乎显现出某种模式或者说倾向。即: 意译> 直译> 换译> 省略。 3)对于小说中的本源概念,省略多出现在处理 《書劍恩仇録》中的中国历史和武术功夫概念。 4) 除了上述四种策略(即意译、直译、换译和省略) 之外,没有再观察到其他翻译手法。 ------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 研究 2010,(5):211-220.
4) Aixela (艾克西拉,1996:52-53) 1、重复(repetition):照抄原文。 2、转换拼写(orthographic adaptation): 音译 3、语言翻译(linguistic translation):尽量 保留原文的指示意义。 4、文外解释(extratextual gloss):翻译加解释 (脚注、尾注、文内注、评论) 5、文内解释(intratextual gloss):解释放在 正文里面 6、使用同义词(synonymy)
利用双语平行语料库做的实际调查(何元建, 2010:212) 语料来源:译自不同汉语原文的3个英译本,译自 同一英语原文的2个中译本: 1)36 个中国政府白皮书的英译本(政府网站); 2)《围城》英译本( Fortress Besieged,J. Kelly & N. K. Mao 1979); 3)《書劍恩仇録》(金庸1975)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word,Graham Enshaw 2004); 4) The Da Vinci Code (Dan Brown 2003)的两个中译 本(《达芬奇密码》,朱振武等, 2004 ,上海; 《達文西密碼》,尤傳莉,2004,臺北) 。
7、有限世界化(limited universalization):选用 读者较熟悉的另一个原语文化专有项。 8、绝对世界化(absolute universalization): 用 非文化专有项翻译文化专有项。 9、同化(naturalization):选用译语文化专有项 来替换原语文化专有项。 10、删除(deletion)。 11、自创(autonomous creation):引进原文所 无的原语文化专有项。
“文化负载词”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 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2000: 232)。”
2. 语言层级与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可以在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 各个层面反映出来,但在词汇层的反映最 直接和明显。
3.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ng methods 1)邱懋如(2000:324-5): l、直译 2、照抄原文 “VCD” 3、音译 4、替换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5、解释 dissident(持不同政见者), go Dutch(各付各的钱) ----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译[A]. 2000.
3)《書劍恩仇録》 抽出122 处汉文化概念,不少是武侠功夫概念。 其中82处意译,33处省略(近总数三分之一),7处 直译(无注释),没有换译。
4)《达芬奇密码》和《達文西密碼》 抽出69处西洋文化本源概念。朱振武等译《达芬 奇密码》中,35处直译(无注释),21处换译,13 处意译,没有省略;尤译《達文西密碼》中,有 36处直译(有11个注释),22处换译,11处意译, 也没有省略。也就是说,二者在处理同样的本源 概念时,策略总体相同,但对个别译文的处理有 差异。(何元建,2010:212-213)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本源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存在过或者存在 中的实物(artifacts),以及人类了解世上万 物的认知方式(cognitive patterns)。实物可 以通过感官观察得到(存在过的实物即使已 经不再,也许还有口传或者文字记载),而 认知方式来自文化传统。(何元建, 2010:211-212) 理论上, 本源概念可用四种策略来翻译:省 略、意译、直译、换译。直译时可以加上 译注,也可以不加,让读者自己去理解。(何 元建,2010:212)
Dealing with culture-specific terms
1. Related terms culture-specific terms、culture-specific items; culture-loaded terms; “文化负载词”、“文化专有项”、 “本源 概念 (indigenous information )”
其他策略: 补偿(删除+ 在文本另一个地方加上效果相 似的自创) 移位( 把文化专有项移到另一个地方) 淡化( 把一些“ 太过分” 或者不可接受的 项目去掉, 代之以比较“ 温和”或符合译语 传统的项目)。 Aixela, Javier-Franco.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A]. Alavarez, Roman et al (eds)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平行语料我们观察到四点(何元建, 2010:214): 1) 白皮书属于敏感类文本,也属于所谓权 威性文本(authoritative texts)。之所以敏感, 原因就是传递了本源概念。因此,译者极 少有省略、换译以及意译的选择;唯一可 行的策略就是直译,对直译的文字也不加 注释(原因大概是译者无权或者无权威做出 注释)。
替代(substitution): 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get up with fleas. 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有跳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etween cup and lip 在杯子和嘴唇之间 功败垂成之际。
“淡化”指翻译时消除原作的文化意义, 或将形象性比喻转换成一般陈述(刘宓庆, 2007:256)。 比如: 蚂蚁搬家的办法: (do sth.) in a small way 趁热打铁的办法: lose no time in (doing sth.) 一刀切的办法: (do sth.) indiscriminately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办法: change one’s way every time (he/she does it)
1)白皮书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150处政治、 政策、意识形态概念。其中有一处省略:“加 强宣传力度”(无译文) , 有一处意译:“三座 大山”(imperialism,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余下148 处都是直译 (没有一处有注释)。 2)《围城》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89处汉文化本 源概念(划线部分)。有42处直译(无注释), 33处意译,14处换译,没有省略。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