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PPT课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PPT课件

其他治疗方式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降低脑缺血的发生风险。
康复治疗
针对脑缺血后遗留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 质量。
健康宣教
提高公众对脑缺血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的宣传和教育。
05
CATALOGUE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0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
关键环节的作用机制,为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0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了多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聚集药
物、溶栓药物、抗炎药物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0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敲除或基因转染技术,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疗脑缺
分类
根据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不 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分为急 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发生机制
能量代谢障碍
缺血时,脑组织能量生成不足, 导致细胞内ATP耗竭,细胞膜离 子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离子和 钙离子浓度升高,引发细胞毒性
水肿和细胞死亡。
炎症反应
再灌注后,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 因子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信号转导通路紊乱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发生紊乱,导致 细胞功能异常。
信号分子异常
参与信号转导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异常,影响信号转 导过程。
信号转导抑制剂的作用
某些物质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发挥信号转导抑制剂的作用,干扰 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异常
致白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细胞凋亡与坏死
总结词
细胞凋亡与坏死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两种主要细胞死亡方式,它们会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丧失。
详细描述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坏死被触发。细胞凋亡是程序性死亡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和蛋白 的激活。坏死则是细胞因能量耗竭和膜通透性改变而发生的细胞死亡。这两种细胞死亡方式都会导致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丧失,进而引发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治疗
通过注射细胞因子来促进 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细胞工程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构建心 肌组织,用于替代受损心 肌。
基因治疗
基因转移技术
将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转 移到心肌细胞中,增强心 肌细胞的抗缺血再灌注损 伤能力。
基因沉默技术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抑制有 害基因的表达,减轻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编辑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氧化应激反应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它会导致细 胞内活性氧簇(ROS)的过度生成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进而 引发细胞损伤。
详细描述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由于氧气供应的恢复,细胞内ROS的产 生增多,这些ROS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攻击细胞内的蛋 白质、脂质和DNA等生物分子,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同时,抗氧化系统的削弱也使得细胞无法有效清除ROS,加剧 了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脑梗塞治疗中的难题, 可能导致脑细胞死亡和神经功能缺损。
详细描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当脑缺血后重新获得 血液供应时,反而加重脑损伤的过程。这是 因为在缺血期间,脑细胞会产生一系列代谢 产物和活性物质,当血液重新流通时,这些 代谢产物和活性物质可能对脑细胞产生毒性 作用,导致脑细胞死亡和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内皮素 (ET) ↑ 一氧化氮(NO)↓
血栓素A2(TXA2)↑
前列环素(PGI2)↓
后果:
有助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加重组织损伤
(3)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机制:可能与白细胞释放的某些炎性介质有关
后果:①引发组织水肿
②导致血液浓缩,有助于形成无复流现象
③有利于中性粒细胞从血管内游走到细胞间隙,
直接释放细胞因子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


(三)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肌原纤维结构破坏 (出现严重收缩带、肌丝断裂、溶解) 线粒体损伤 (极度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形成、 基质内致密物增多)

台湾野柳公园蘑菇石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一)脑能量代谢变化
ATP等均在短时间内减少 cAMP含量增加
cGMP含量下降
(二)脑氨基酸代谢变化
诊断: 心肌梗塞 问题:
1、为什么在溶栓后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如何防治?
台湾阿里山
3、核酸及染色体破坏 染色体畸变
核酸碱基改变
DNA断裂
(四)判断指标
O2-、OH· 1O2、H2O2 、
XO
MDA ( LPO )
SOD、CAT、GSH-PX VitC、VitE、 VitA
台东八仙台
二、钙超载
(一)钙超载的概念
钙超负荷
calcium overload CO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 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膜磷脂降解→线粒体膜受损→ATP生成↓→细胞膜、 肌浆网Ca2+ 泵功能障碍→胞浆Ca2+↑
(三)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激活XO→OFR生成↑ 2、激活ATP酶→加重细胞内酸中毒 3、激活PL→膜磷脂降解→直接造成生物膜受损

脑缺血神经元损伤机制_PPT课件

脑缺血神经元损伤机制_PPT课件
5 给药途径
• 静脉溶栓 • 动脉溶栓 • 超选择动脉溶栓
6 并发症
⑴出血
• 自然出血和溶栓出血 • 溶栓出血的原因
• 出血部位 • 出血时间 • 出血危险因素 • 再闭塞
⑵再闭塞原因
• 处理
⑶再灌注损伤
• 早期灌注利>害、后期灌注害>利 • 再灌注损伤机制
㈡脑保护剂的使用
⑴离子通道剂的使用 ①Na+通道拮抗剂 机制:
③作用于钠通道的钙通道调节剂
• 二氢吡啶衍生物(Lifarizine) • 苯并噻唑衍生物(R56865、Lubeluzole)
④K+通道开放剂
机制:
• 超极化电位,降低膜兴奋性 • 减少能量消耗,完成Na+通道的下调 • 减少谷氨酸释放 • 减少细胞凋亡 • 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
药物:
• 硝烟酯(nicorndil) • 吡那地尔(pinacidil) • 利马卡林(lemakalim) • 贝马卡林(bimakalim) • 甘丙氨菌素(galanin)
三 脑缺血的治疗
治疗原则
• 注重超早期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 重视脑保护的治疗 • 针对病因,防止复发
㈠脑缺血超早期溶栓疗法
1 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依据及机理
• 缺血性半暗带的概念及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脑梗死的自然再通情况
血栓溶解过程:
激活
降解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降解 血浆蛋白(包括
凝血因子Ⅴ.Ⅶ.Ⅷ)
血管收缩、 痉挛
二 脑缺血半暗带及时间窗
㈠脑缺血半暗带概念(ischemic penumbra.
IP )
围绕在梗死中心的周围缺血性脑组织其电 活动中止,但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和结构 的完整,如再适当增加rCBF,至少在急性 阶段突触传递功能完全恢复。 其主要特征: ①位于严重缺血中心区周围的低灌注区 ②可逆性 ③处于动态变化过程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 :
缺血的组织、器官经恢复血液灌 注后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 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 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第一节 原因和条件
一、原 因
• 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 休克时微循环的疏通 冠脉痉挛缓解 心脑肺复苏
Ca 2+ 减少,导致细胞内钙超负荷
③脂质信号分子生成异常 ④促进自由基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2. 蛋白质失活
蛋白质 断裂
蛋白质-蛋白 质交联
二硫交联
-S-S-
脂质-蛋白 质交联
OH
OH
HO
HO
CH3-S-
O
氨基酸 氧化
脂肪酸氧化
脂质-脂质交联
3. DNA损伤
自由基的作用 钙超载 白细胞的作用
二、钙超载( calcium overload)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 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 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一)细胞内Ca 2+的稳态调节
VOC
Ca2+
ROC
[Ca2+]e:10-3M
Ca 2+
Ca 2+
Ca2+ B Pr
Ca2+
化学性质活 泼 氧化性强 半衰期短
种类:①氧自由基 ②脂质自由基 ③其他: NO、氯自由基
氧自由基: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称为氧 自由基,常常由氧诱发
O2 98~99%
线 粒

NADPH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P450细胞色素单加氧酶
ATP
1~2%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酶之间形成多聚物 ▲激活磷脂酶A2 ▲攻击酶活性中心部位的氨基酸
PG、LT生成↑
炎症反应加剧
二、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Ca2+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 和功能代谢障碍,严重者可造成细胞死亡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calcium overload)。
(一)细胞内Ca2+稳态调节 1.Ca2+进入胞液途径 质膜钙通道 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受体操纵性Ca2+通道 细胞内钙库释放通道
4.肌原纤维挛缩和细胞骨架破坏 5.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胞死亡机制
三、白细胞的损伤作用(role of neutrophils)
1.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生成增多
缺血-再灌注 PMN表达P-选择素↑与VEC受体呈间歇性结合 不稳定黏附
再灌注
WBC表达2-整合素↑
正常:O2+4e+4H+→H2O+ATP 病理:O2+e→ +e +2H+→H202+e+H+→
OH· +e+H+→H20
H20
⑷毒物作用 CCL4、百草枯(除草剂)
O2·的生成是其他自由基或活性氧生成的基础
OH· 的生成
SOD
O2· + O2· +2H+
H2O2+O2 OH- + OH· 2 +O
钙反常:以无钙溶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2min后再 以含钙溶液灌注时,出现了心肌电信号异常、心 肌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现 象称为钙反常 (calcium paradox)。

病生-第13章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病生-第13章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案例三: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肢体肌肉和 骨骼损伤,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 能力。
VS
详细描述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通常发生在肢体动 脉阻塞后,血流重新恢复时。由于缺血期 间肌肉和骨骼受损,再灌注时会引起炎症 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肢体肌肉和骨骼损 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活动 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截肢或残疾。
药物治疗
使用抗氧化剂
使用细胞保护剂
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组织 损伤。
细胞保护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缺血和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使用抗炎药物
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 织损伤。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 能需要手术治疗。
细胞移植
细胞移植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减少组织损伤。
02
优化治疗方案,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0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 教育,提高他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和救 治能力。
04
加强多学科协作,整合 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 全方位、高效的救治服 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炎症介质释放
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如TNF-α、 IL-1β等可诱导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
03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早期治疗
快速恢复血流
在发生缺血后,应尽快恢 复血流,以减少组织损伤。
减轻缺血程度
在血流恢复之前,应采取 措施减轻缺血程度,如使 用血管扩张剂等。
控制再灌注时间
在血流恢复后,应控制再 灌注时间,避免长时间缺 血和再灌注损伤。
案例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学课件:IRI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学课件:IRI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的作用
1. 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 破坏膜的正常结构钙超载 ❖ 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钙超载、细胞
肿胀、信号转导障碍 ❖ 促进自由基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 线粒体膜被破坏减少ATP生成能
量代谢障碍
自由基的作用
2. 蛋白质结构破坏,功能被抑制 (1) 蛋白质结构变性
❖ 氨基酸残基与ROS发生氧化反应肽链断裂蛋白质变性 ❖ ROS与酶蛋白活性中心的巯基发生氧化反应酶活性↓ (2) 蛋白质降解:变性蛋白质易被降解
1~2%
ATP
超氧阴离子 O2羟自由基 ·OH 单线态氧 1O2
SOD
H2O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过氧化氢酶(CAT) 髓过氧化物酶(MPO)
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的生物学意义:
作为中间介质,少量有益,参与多种信号通路 ▪ 诱导保护性蛋白 ▪ 介导药物作用 ▪ 调节血管张力 ▪ 调节血小板粘附 ▪ 调节细胞增殖分化
IRI的影响因素
❖ 缺血时间的长短 ❖ 缺血程度: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否;组织需氧程度 ❖ 再灌注条件:再灌注时的压力、液体温度、pH值和电解质浓
度 低压、低温、低pH值、低钠、低钙或高钾、高镁时损伤轻
学习要点
❖ 基本概念:IRI、自由基、钙超载、心肌顿抑 ❖ 常见原因和影响因素 ❖ 发生机制:自由基、钙超载、白细胞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临床上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自由基的代谢:
98~99% 线
O2


NADPH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P450细胞色素单加氧酶
1~2%
ATP
超氧阴离子 O2羟自由基 ·OH 单线态氧 1O2
SOD

第十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第十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第十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复习提要一、概念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或称再灌注损伤,是指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流重新恢复后,组织的损伤程度较缺血时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综合征。

二、发生原因凡能引起血流重新恢复而导致组织损伤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原因。

三、影响因素缺血时间侧枝循环对氧的需求程度电解质浓度四、发生机制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自由基生成增多1. 自由基的概念及分类自由基(free radical, FR):指外层轨道上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

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OFR): 包括:超氧阴离子(O·2 )、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

O·2是其它氧自由基产生的基础。

一氧化氮(NO)脂性自由基: 是氧自由基与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如烷自由基(L.)、烷氧自由基(LO.)、烷过氧自由基(LOO.)等。

2.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①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②激活的白细胞经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增多④体内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3. 正常机体清除自由基的机制:①抗氧化酶类: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 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

②抗氧化剂: 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等。

4. 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损伤生物膜②蛋白质和DNA分子结构的变化(二)钙超载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是指Ca2+在细胞内大量积聚。

1. 细胞内Ca2+的稳态调节(homeostasis )①Ca2+进入胞液的途径质膜钙通道:包括①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OC)②受体操纵性Ca2+通道(ROC):又称配体门控钙离子通道(ligand gated calcium channel )。

经典: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12-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典: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12-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2. 自由基、活性氧物质与炎症介质增多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炎症介质生成增多,使细胞进一步损伤, 加重脑水肿、颅内高压
3. 钙超载的作用
激活多种蛋白酶可降解细胞骨架,磷脂酶破坏细胞膜,引起线 粒体损伤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生理学(第9版)
1. 尽早恢复血流与控制再灌注条件 2. 清除与减少自由基、减轻钙超载 3. 应用细胞保护剂与抑制剂 4. 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
(三)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增多的机制
3.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ROS生成增多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
(三)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增多的机制
4. 儿茶酚胺自身氧化增加
应激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产生大量儿茶酚胺,自氧化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1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 : 张颖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原因及条件 第二节 发生机制 第三节 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重点难点
掌握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 钙超载及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的机制;自由基生成增多、钙超 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熟悉 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缺血-再灌 注损伤时心脑功能代谢的变化
了解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 基础
第一节
原因及条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概述
➢ 缺血性损伤(ischemic injury)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使细胞发生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3,LTB4 呼吸爆发
NADH(I) NADPH(II) + O2
NADH氧化酶 NADPH氧化酶 + + O H
激活中粒
己糖旁路活化
+H 2· 2O2
3. 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细胞源性)
Ca2+进入线粒体 缺氧 MnSOD 氧经单电子还原↑
·↑ O 2
4. 儿茶酚胺
Adr
甲基转移酶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简史
认识就从这简单现象开始
1 9 5 5 年 , Sewell 结
扎狗冠状动脉后,如 突然解除结扎,恢复 血流,动物室颤而死 亡,临床类同
1960年,Jennings第一次
提出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在心肌缺血恢复血流后, 缺血心肌的损伤反而加重
SLOW
Fenton 型Haber-Weiss反应
O 2 + H 2O 2

Fe
3
O2 + OH +OH
FAST
3 氧自由基的清除
(1)低分子清除剂
胞浆:还原性辅酶Ⅱ
细胞内外水相: 半胱氨酸、Vit C、谷胱甘肽
细胞脂质: Vit E、 Vit A
(2)酶性清除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 CuZnSOD
单胺氧化酶
应激时80%O2
香草扁桃酸(正常代谢) 肾排出
O- 2 ·
肾上腺素红
(三)OFR的损伤机制
1. 膜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 (1)膜脂质微环境改变 (2)膜蛋白功能受抑 (3)促花生四烯酸代谢 (4)线粒体膜 :ATP生成障碍

缺血-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
(三) 心肌结构变化
基底膜部分缺失、质膜破坏,肌原纤维结构 破坏,线粒体极度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形 成等 ,甚至出血、坏死(不可逆损伤)
二.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变化
缺血→ATP↓→乳酸↑→细胞内酸中毒
钠、钙内流→细胞水肿
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钙超载
机制:
炎症反应过度激活
脑水肿、 脑细胞
坏死
(二)自由基(OFR)的生成与清除 1. OFR生成
(1)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单电子还原:生理情况下
O2·-其他活性氧或氧自由基产生的基础
病理情况下:
Fe2+ Cu2+,O·2-与H2O2反应— OH·,Fenton型Haber Weiss反应
(二)自由基(OFR)的生成与清除 ·
1. OFR生成 (2)其他反应中 生成:
认识最早、研究最多的是心脏。
第一节 原因及条件
一. 原因
1.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 2.某些医疗技术的应用:
冠脉搭桥、溶栓疗法等; 3.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心、脑复苏等
归纳
1、严重病理过程(综合征)
(1)缺血性疾病:心绞痛、脑梗等 (2)休克、ARDS、挤压综合征等
2、新医疗技术的应用
二. 常见条件
ATP↓ ↓
钙泵↓ ↓
胞内钙↑
3)内质网膜损伤
自由基、膜磷脂分解→内质网膜损伤→钙泵↓ →胞内钙↑
(二) 钙超载引起机体损伤的机制★
1、能量代谢障碍
钙超载→线粒体大量摄取Ca2+→形成磷酸钙 沉积→ATP↓,又损伤膜→加重能量代谢障碍
2、细胞膜及结构蛋白分解
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
(二) 钙超载引起机体损伤的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㈡Ca2+超载
脑缺血再灌注中Ca2+超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 是造成脑缺血损伤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共同通路。Ca2+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①线粒体功 能障碍;大量Ca2+涌入细胞,触发线粒体摄取Ca2+,使Ca2+ 聚集在线粒体内。Ca2+可抑制ATP合成,使能量生成障碍。 Ca2+活化线粒体上的磷脂酶,引起线粒体膜损伤,并在线 粒体内形成磷酸钙沉淀,改变了线粒体膜的通透性,Ca2+ 外流,又使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除ATP合成外,线粒体 对细胞氧化还原反应、渗透压、PH值、胞质内信号的维持 都有重要作用,线粒体是细胞受损的重要靶目标。②酶的 活化,Ca2+活化Ca2+依赖性磷脂酶(主要是磷脂酶C和磷脂 酶A2),促进膜磷脂分解;在膜磷脂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游 离脂防酸,前列腺素,白三烯,溶血磷脂等,均对细胞产 生毒害;Ca2+还活化钙依赖蛋白酶,使胞内无害的黄嘌呤 脱氢酶转变黄嘌呤氧化酶,生成大量氧自由基;Ca2+可活 化一氧化氮合酶(NOS)。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因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 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 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 。
㈠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 可概括为:① 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 质过氧化。② 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 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 性或功能降低。③ 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 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 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蛋白质变性,多 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 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 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 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缺血预处理》课件

《缺血预处理》课件

1 2
建立缺血预处理细胞模型的方法
利用缺氧、低葡萄糖、低血清等条件模拟缺血环 境,对细胞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细胞类型
包括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
3
缺血预处理细胞模型的评估指标
包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
缺血预处理分子机制研究
01
缺血预处理的信号转导通路
包括PI3K/Akt、MAPK、JAK/STAT等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预处理过程
缺血预处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处理
通过短暂的心肌缺血再灌 注,保护心肌细胞免受长 时间缺血的损伤。
心肌梗死
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心肌 梗死的面积,改善心肌功 能。
心绞痛
缺血预处理可以降低心绞 痛的发生率,减少心肌缺 血的发作。
缺血预处理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脑缺血预处理
通过短暂的脑缺血再灌注,保护 脑细胞免受长时间缺血的损伤。
《缺血预处理》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缺血预处理概述 • 缺血预处理的生物学机制 • 缺血预处理的临床研究 • 缺血预处理的挑战与前景 • 缺血预处理的实验研究
01
缺血预处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缺血预处理是一种通过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诱导机体产生抗缺血损 伤的保护机制,从而降低后续长时间 缺血所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的方法。
缺血预处理的研究方向
探索缺血预处理的机制
进一步研究缺血预处理的机制,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 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缺血预处理方法提供理论支 持。
寻找缺血预处理的替代方法
目前,缺血预处理主要通过短暂的缺血和再灌注来实现,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加重 器官损伤。因此,寻找缺血预处理的替代方法,如药物预处理或基因治疗等,是 未来的研究方向。

病理学课件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学课件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增加,引发组织损伤。
组织结构变化
炎症反应
缺血-再灌注时,炎症反应增加,导致 组织损伤。
纤维化
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发生纤维化,影 响组织正常功能。
03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预防措施
A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疾病进行早期诊 断和治疗,以预防损伤的发生。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 行控制,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
B
C
改善微循环
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预防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加强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
D
治疗原则
迅速恢复血流灌注
一旦发生缺血-再灌注 损伤,应尽快恢复血流 灌注,以减轻损伤程度 。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肢体因缺血导致肌肉和神经受损,血流再通后引起的进一步损伤。这种损伤 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微循环障碍等。治疗原则包括 早期解除缺血、抗炎、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
氧化磷酸化障碍
再灌注后,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受 阻,ATP生成减少,影响细胞正常生 理功能。
细胞器损伤
线粒体损伤
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细胞死亡。
内质网损伤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功能受损,影响蛋 白质合成和加工。
细胞死亡
坏死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坏死。

经典: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12-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典: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12-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钙超载
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 约为0.1µmol/L,细胞外游离Ca2+浓度约 为1.0mmol/L, 细胞膜内外Ca2+浓度相 差1万倍
细胞Ca2+转运模式图
①电压依赖性钙通道;②细胞膜钙通道;③Na+/Ca2+交换; ④胞质结合钙;⑤线粒体;⑥内质网;⑦细胞膜结合钙
3.体外循环条件下的心脏手术、肺血栓切除术,心肺复苏、脑复苏等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常见条件
1.缺血时间 2.侧支循环 3.需氧程度 4.再灌注的条件
第二节
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1
自由基 生成增多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发生机制
2
钙超载
3
炎症反应 过度激活
病理生理学(第9版)Βιβλιοθήκη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1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 : 张颖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原因及条件 第二节 发生机制 第三节 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重点难点
掌握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 钙超载及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的机制;自由基生成增多、钙超 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
(三)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增多的机制
3.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ROS生成增多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
(三)缺血-再灌注导致自由基增多的机制
4. 儿茶酚胺自身氧化增加
应激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产生大量儿茶酚胺,自氧化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护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护理

急救护理
快速识别
在脑缺血发生时,快速识别并采 取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应密 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
性肺炎等并发症。
降低颅内压
对于脑缺血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以
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脑组织。
康复护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可逆性 ,且会导致脑组织功能严重受损 ,甚至危及生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自由基爆发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量自由基产 生并攻击细胞膜和线粒体,导致
细胞死亡。
炎症反应
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细胞浸润和 炎症因子释放,加重脑组织损伤。
钙离子内流
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内钙离子浓 度升高,引发细胞凋亡和坏死。
溶栓药物
总结词
溶栓药物是用于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药物之一,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 ,从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这些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 溶酶,从而溶解血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中,溶栓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脑缺血的症状和 损伤,但需要在发病后早期使用,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康复训练
在脑缺血恢复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心理护理
脑缺血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定期随访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㈥一氧化氮(NO)
NO是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生成的起维持和调节血管 张力的一种自由基,其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
NO脑保护方面的机制有: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活化鸟 氨酸环化酶产生GMP,钙依赖性钾通道开放,产生舒张血 管作用,抑制粘附分子发挥抗血小板凝聚和白细胞粘附功 能,使脑血流得以维持和改善。②通过巯基亚硝酸化及 NMDA受体变构作用,限制EAA的细胞毒性作用。③在一 定条件下消除OH,中断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㈣炎症免疫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可对各种损害产生完整的炎症反应。急性炎症反应在缺 血再灌注损伤所引发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时,氧自由基和其他信使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和致炎症酶原引起趋化 因子释放,白细胞黏附分子(选择蛋白、整合素、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 族等)表达上调,从而中性粒细胞向微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和黏附,致使中 性粒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浸润引起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中性 粒细胞的活化和积聚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区神经元的损伤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而且,缺血后再灌注大大增加中性粒细胞在微血管中的积聚。实 验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积聚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h 内,24~48h达高峰。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纤维蛋白沉积物、血小板 的积聚能导致毛细血管的堵塞、渗漏及减少微血管血流,甚至导致缺血 区域的血液停滞现象,即所谓的再灌注后的“无复流”现象。聚集的白 细胞释放氧自由基、溶蛋白酶及细胞激动素等造成组织坏死;当中性粒 细胞迁移出血管浸润到缺血组织,通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 素-1等)的释放,还可直接导致细胞毒性损伤
NO毒性方面的机制有:①与超氧阴离子形成过氧化亚硝 酸(ONOO-),灭活线粒体MnSOD,促进大量自由基生成, 介导氧化损伤。②抑制甘油酰-3-磷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顺乌头酸酶、NADPH-辅酶Q和琥珀酸氧化还原酶等,减 弱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阻止能量合成。还可抑制核糖核酸 还原酶,引发碱基脱氨导致DNA损伤,继之活化PARS, 使细胞能量耗竭而死亡。③介导细胞凋亡。
㈨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gliacyte)对神经元起支持、 营养和保护等作用。目前认识到大脑在受 到缺血、高热、放射照射等应激原刺激下, 胶质细胞可出现iNOS、细胞因子、神经营 养因子、内皮素以及其它多种因子的表达, 这种表达受到内毒素和其它细胞因子的调 节,其中iNOS和一些其它毒性细胞因子的 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
㈦线粒体功能障碍
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mRNA的表达紊乱可 造成细胞能量产生进行性降低,ATP合成障 碍,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再灌注早期免疫 反应性减弱,其中在海马CA1区最明显。线 粒体DNA编码13条氧化磷酸化所必需的多 肽链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3个亚基,因此线 粒体DNA的表达紊乱可引起能量产生指能与某些基因的增强子上кB 位点结合、启动相应基因转录、具有多向 性调节的蛋白质分子。NF-кB的活化过程主 要通过其抑制物—IкB的降解来实现。NFкB调节的基因数量众多,它既能做为促凋 亡又能做为抑凋亡的调节因子。目前,对 于NF-к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仍然 不是很清楚。
㈤血脑屏障破坏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主要包括三层结 构:脑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星形细胞终足。血 管基底细胞依靠紧密连接构成一个连续密封的网 状结构,是大分子物质经内皮细胞间转运的屏障。 由星形细胞的足突组成的一层坚韧的胶质膜覆盖 了脑毛细胞管周围85%左右的表面积。星形细胞 对于BBB的完整性有诱导和维持的作用。基底膜 主要是由IV型胶原和纤连蛋白构成。它能起到支 持作用,防止由于静水压和渗透压改变引起血管变 形。脑缺血和再灌注时伴随炎性细胞因子、黏附 分子的表达,白细胞浸润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 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氧自由基和花生 四烯酸代谢产物,这是导致BBB破坏的直接原因。
㈧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酶-3与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
Caspase-3属于IL-1β转化酶家族。正常情况下,胞 质中的Caspase-3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细胞 凋亡信号的出现可导致Caspase-3的活化。Caspse-3 的活化可能是由多个胞质蛋白酶所介导的,Cyto C、Apaf-1和Bc1-2对其活化起重要调节作用。 Caspase-3的底物包括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 (PARP)、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等。这些底物多 数为细胞的功能蛋白质,参与DNA修复、mRNA 裂解、固醇合成和细胞骨架重建等,Caspase-3的 活化能使上述生理机能破坏,可能导致DND的发 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 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 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 。
㈢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 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 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 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 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 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 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 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 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 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十一)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 量为7-200KD的蛋白大家族,但研究的较多的是 HSP70,有报道称CA1区神经细胞能表达大量的 Hsp70mRNA,而脑缺血再灌注后CA1神经细胞 Hsp70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此外,Hsp70基因表达 发生变化并不只出现在预处理之后,许多其它基 因的表达水平也相继发生变化。
定义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 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 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 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后
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 以细胞坏死为主;脑缺血后5-7分钟内, 细胞能量耗竭,细胞坏死。
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 发性神经元死亡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因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