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布展大纲2—岩石厅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空间组合方法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空间组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60c5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6.png)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空间组合方法
张家口地质博物馆的空间组合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种:
1. 主题展区组合:根据地质博物馆的主题设置不同的展区,如矿石展区、化石展区、地震展区等,将相关的展品和展示内容集中在一起,形成主题完整的展馆。
2. 时间序列组合:根据地质演化的时间序列,将不同年代的地质现象和地质历史进行顺序展示,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质变迁的过程和规律。
3. 空间分区组合:根据展馆的布局和面积,将不同主题的展区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区域,通过不同的空间布置和展陈手法来展示地质知识和展品,增加观众的体验感。
4. 互动式展示组合: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展示区域,如模拟地震体验区、化石挖掘区等,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到展览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质知识。
5. 多媒体展示组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投影、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地质知识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在展馆中设置多媒体展示区,让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交互等方式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质知识。
需要根据具体的展馆特点和目的来确定最适合的空间组合方法,在设计展馆时可
以结合以上几种方式,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性的地质博物馆展览。
中国地质博物馆楼层介绍
![中国地质博物馆楼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9a24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7.png)
中国地质博物馆楼层介绍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内知名的科技博物馆,集展览、科学研究、
教育和旅游于一体。
其中,楼层介绍是游客必要了解的,下面我们来
逐一介绍:
一、地质科普馆
地质科普馆位于一楼和二楼,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地质科学的机会。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内部结构、各种岩石、矿物和化石等。
展览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模型、标本、图片、动态展
示等。
二、生命馆
生命馆位于三楼,主要是介绍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
游客可以了解到
生命起源、进化、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展览内容涉及到
单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等生命形态。
三、矿物馆
矿物馆位于四楼,向游客介绍了世界各个地区的矿物资源和珍贵矿石。
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到生动、形态奇特、色彩斑斓的矿物标本,并
了解到世界各地有哪些矿产资源以及其开采和利用。
四、地震馆
地震馆位于五楼,主要介绍地震科学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游客可以
看到地震的发生机制、地震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国的地震防灾措施等方
面的内容。
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模拟地震的机器,了解地震的实际
情况。
综上所述,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一个科学、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
地方,每个楼层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展示形式。
如果您对地质科学、
生命科学和矿产资源等方面感兴趣,不妨来中国地质博物馆一探究竟。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511b85326fff705cc170ab0.png)
设计分析说明——解读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者:李亦农建筑师简介:李亦农,出生于北京。
1989至1997年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专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0年成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6年获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现任6-A-3建筑工作室室主任。
自从业以来建筑师一直保持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在实践中不懈追求,并逐步树立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及其作品应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为根本宗旨,在设计中始终追求原创性,追求作品的高完成度。
工作范围涉及办公、科研、商业等各类公共建筑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尤其在办公建筑设计方面,成功完成了多个作品,并总结归纳出对于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主要设计作品:北京燃气集团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北京佳汇国际中心办公综合楼,金国际大厦—包括商业、办公、酒店共计441,600㎡等。
最新作品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文脉背景:北京市房山区拥有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一处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地区。
于12006年9月18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成立“世界地质公园”。
此园位于北京市西南约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
公园总面积953.95平方公里,划分为八个园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白草畔园区、云居寺-上方山园区和圣莲山园区属地为房山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属地为保定市的涞水县与涞源县。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展现了中国华北地区数十亿年以来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了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个地质年代的动荡变迁,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而实现开园必须具备内容充实完善的博物馆。
房山区作为北京远郊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地方政府对这个博物馆的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它不只是科普宣传的窗口,同时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乃至成为整个区域产业再定位的标志建筑。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https://img.taocdn.com/s3/m/55bbc7df33d4b14e85246845.png)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穿越时空——地球厅,远古物种——古生物厅,大地宝藏——矿产厅,物华天宝——矿物厅。
还有两个专题陈列厅:测天绘地山西测绘科技厅、衣被天下——山西土地资源厅。
通过四大主题可以亲自感知山西地质资源的博大精深,体味山西地质历史的沧桑魅力。
山西地质博物馆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馆,两大镇馆之宝:山西鳄化石和华夏金蟾“狗头金”全球独有。
山西地质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毗邻,总面积约31000平米,整体形态-天圆地方,全国最大首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球形"穹幕影院"遨游太空。
还有传闻已久的山西恐龙就要和大家见面啦!山西地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畔,北临太原市图书馆,南临山西博物院,总建筑面积31000㎡。
主入口在建筑物东侧,主要参观路线:从滨河西路进入建筑东侧的入口门厅,经竖向交通系统到达4层的展览空间,进行旋转式参观。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建筑理念是“天圆地方”,下部方形建筑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上部扁圆形展厅外形似“玉璧”横空,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与地质元素有关的“珠联璧合”。
更奇妙的建筑设计是大厅中央巨大的球形“穹幕影院”,内部可以容纳百人同时观看高科技全景科幻电影。
这是目前国内首个混凝土结构的球形影院。
山西地质博物馆由山西省政府投资兴建,是山西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之一。
现有古生物化石、陨石、矿藏标本等藏品10000余件,其中“山西山西鳄”化石,是在建馆过程中于2010年在黄河边三叠系地层中新发现的,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具骨架,不仅提供了头骨和脊椎的解剖学信息,而且扩展了该类群的古地理分布区域,修正了山西山西鳄的鉴定特征,也进一步分析了它的系统发生关系,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而在左云县的鸭嘴龙化石,经研究命名为大同云冈龙,是山西地质博物馆在建馆过程中首次命名的恐龙。
山西地质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等)领取门票。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及内容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e4d5a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f.png)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及内容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及内容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号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之一。
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地质资源,展览内容涉及地球演化史、地质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
一、地球演化史展区
地球演化史展区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区之一,以地球演化史为主线,通过地质标本、模型、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地球的起源、地壳形成、大陆漂移、地质构造、地球变化等过程。
包括“地球诞生”、“地球地壳形成”、“地球大陆漂移”、“火山地震”、“海洋演化”、“冰川变迁”等展区。
二、中国地质资源展区
中国地质资源展区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煤、油、气、铁、铜、铝等非金属矿产和金、银、钨、锡、钼等金属矿产。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3D影像展示,生动地介绍了地质资源的形成、开采、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三、地震灾害展区
地震灾害展区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以地震为主题,展示了地震的成因、震源、地震波、地震测量和地震预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装置,再现了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等历史地震的情景,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一个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
它向人们展现了地球的历史、地质资源的丰富和地震灾害的可怕,引起了人们对地球和自然的关注和研究。
太原地质博物馆讲解
![太原地质博物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11f3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e.png)
太原地质博物馆讲解
太原地质博物馆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以地质学为主题的博物馆。
以下是关于太原地质博物馆的讲解内容:
太原地质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馆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长风
街119号。
该博物馆展示了地球的演化过程、地质资源、地质科学技术以及矿物、岩石等相关内容。
馆内主要分为四个展厅,分别是地质演化展厅、地质资源展厅、地质科学技术展厅和矿物及岩石展厅。
地质演化展厅介绍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包括原始地球的形成、大陆漂移、地壳构造等内容。
展厅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地球的变化过程。
地质资源展厅展示了山西省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展厅中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矿石标本,让观众了解矿物的特点和用途。
地质科学技术展厅介绍了地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
通过展示地震仪器、钻探设备等,让观众了解地质科学是如何研究地球的。
矿物及岩石展厅展示了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样本。
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美丽的宝石、彩色的水晶以及各种各样的岩石,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此外,太原地质博物馆还举办一些临时性的特展,如地质新发现和地质科研成果展等,以便观众了解最新的地质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参观太原地质博物馆,观众可以增加对地球演化和地质资源的了解,提高对地质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文本资料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文本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8d43fb240c844768eaee14.png)
山西地质博物馆分四个主题陈列:穿越时空——地球厅,远古物种——古生物厅,大地宝藏——矿产厅,物华天宝——矿物厅。
还有两个专题陈列厅:测天绘地山西测绘科技厅、衣被天下——山西土地资源厅。
通过四大主题可以亲自感知山西地质资源的博大精深,体味山西地质历史的沧桑魅力。
山西地质博物馆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馆,两大镇馆之宝:山西鳄化石和华夏金蟾“狗头金”全球独有。
山西地质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毗邻,总面积约31000平米,整体形态-天圆地方,全国最大首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球形"穹幕影院"遨游太空。
还有传闻已久的山西恐龙就要和大家见面啦!山西地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畔,北临太原市图书馆,南临山西博物院,总建筑面积31000㎡。
主入口在建筑物东侧,主要参观路线:从滨河西路进入建筑东侧的入口门厅,经竖向交通系统到达4层的展览空间,进行旋转式参观。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建筑理念是“天圆地方”,下部方形建筑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上部扁圆形展厅外形似“玉璧”横空,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与地质元素有关的“珠联璧合”。
更奇妙的建筑设计是大厅中央巨大的球形“穹幕影院”,内部可以容纳百人同时观看高科技全景科幻电影。
这是目前国内首个混凝土结构的球形影院。
山西地质博物馆由山西省政府投资兴建,是山西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之一。
现有古生物化石、陨石、矿藏标本等藏品10000余件,其中“山西山西鳄”化石,是在建馆过程中于2010年在黄河边三叠系地层中新发现的,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具骨架,不仅提供了头骨和脊椎的解剖学信息,而且扩展了该类群的古地理分布区域,修正了山西山西鳄的鉴定特征,也进一步分析了它的系统发生关系,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而在左云县的鸭嘴龙化石,经研究命名为大同云冈龙,是山西地质博物馆在建馆过程中首次命名的恐龙。
山西地质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等)领取门票。
“精美的石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矿石览(一)
![“精美的石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矿石览(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f4a7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5.png)
“精美的石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矿石览(一)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天鹅湖畔安徽省文化博物园。
其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 陈列面积16500平方米;新馆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中庭休闲区、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及室外景观区。
矿物岩石厅位于南楼西一层,面积935平方米,层高6米。
展厅分为矿物学基本知识展区、常见矿物展区、宝玉石展区、观赏石展区等几个部分。
展厅是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让观众欣赏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和岩石。
这也是最吸引人的展厅之一,无论是展厅的陈设布置,还是展品所呈现出的美感都让人过目不忘。
直接上图,印象更深刻。
图片太多分两部分。
这么大的原矿,很震撼
第一次见到这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特意网上查了下:臺灣雅石界將「大傘藻和所附著的海底石頭」合稱為「白髮石」或「頭髮石」。
其實大傘藻是綠藻的一種,所以活體全株是綠色,但由於它為石灰質的長柄和傘部所構成,所以當它死亡時,傘部便脫落,全株呈現出鈣化的白色。
臺灣在屏東枋山一帶大量採集白髮石,每年1到5、6月為生長期,尤其颱風過後到12月之間或大浪翻滾後上岸露出,都是採集良。
商人以每顆千元不等價格出售,枋山是台灣頭髮石的唯一出產
地,產量不多且具神秘感。
木化石
这不仅是矿标,还是一件艺术品。
丛生的辉锑矿,完全的重金属风格。
”美“是贯穿的主题。
江西某地质博物馆初步布展概念方案
![江西某地质博物馆初步布展概念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2570956edb6f1aff001f9b.png)
三、地球结构 1、内部圈层 (1)地核 (2)地幔 (3)地壳 2、外部圈层 (1)生物圈 生物的起源 物种演变 人类演化的过程 (2)大气圈 (3)水圈
党的十八大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支柱产业层面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大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十八大是从更高的层面,从国家整个发展,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层面来进一步关注文化建设,关注文化体制改革。
目录 CONTENTS
背景篇
国家政策背景 江西省建设背景 县旅游战略背景
策划篇
项目概况 功能定位 展馆定位 受众定位 展馆主题 主题演绎 总体构思 布展大纲
设计篇 华凯篇
设计原则 元素选取 色彩分析 平面布局 流线组织 重点展项设计
项目背景分析
PROJECT BACKGROUND
国家政策背景:
第三部分:物质世界厅——地球与物质(30%) 一、地球的细胞——元素 二、元素形成矿物世界 1、认识矿物(电子翻书) (1)矿物的外部形态 (2)矿物的内部结构 (3)矿物的物理性质 2、矿物的特征 (1)矿物的颜色 (2)矿物的光泽 (3)矿物的透明度 (4)矿物的硬度 3、矿物大观园 (1)矿物的类别 (2)找矿和识矿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技术成熟稳定 沉浸感好、互动性强 维护方便、成本低
适于大众化展览 信息传播能力强
内容规划
展示内容结构合理,凸显主题
数字科技
地质(自然)博物馆陈展设计要素
![地质(自然)博物馆陈展设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0bff943f61fb7360a4c652a.png)
地学(自然)博物馆陈展设计要素由于地学(自然)博物馆和其他类别博物馆相比有着明显的专业性特点, 所以适合于展览内容的陈列设计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地学知识。
在实施过程中, 展览陈列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空间布局、展品选择、艺术表现形式、光环境设计、色彩设计、人体工程学、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
1.空间布局。
在展览陈列空间设计中应该达到清晰的空间格局、合理的动线、合适的陈列氛围, 用各种艺术手段为内容主题创造出完美的三维空间。
2.特色展品。
在选择参展资料时要少而精, 于众多(展品、文物、标本)中提炼精华, 做到精而不缺,华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采用最佳的形式为每件展品张扬个性, 为主题内容助力增光。
3.艺术形式。
在多媒体、三维技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 视觉展示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加上传统的实物陈列、图片、布景箱、电动模型、沙盘模型、复原陈列都是设计师选用已有形式。
只有适合于内容的形式才是最好形式。
与观众的互动是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建设参与型博物馆被越来越多的展览设计师所重视, 观众的参与度满意度逐渐成为测评博物馆展览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4.光环境设计。
照明是要通过光线传达给人一种心理感受, 展览照明在室内是营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环境空间, 设计师要为展览展示选择运用自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
通过照明的不同方式在室内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空间。
用不同的灯具、不同的光色可以划分出具有种独特情调的空间。
照明的方式有五种: 直接照明、间接照明、一般漫射、半直接照明、半间接照明。
空间照明设计主要遵守原则: 功能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室内空间照明艺术要领: 照度的高低(有国家标准)、照明的位置要与人的活动范围及室内布置的要求去决定, 既要符合室内功能要求, 也要体现照明艺术的特点。
5.色彩搭配。
色彩在展厅中对人的感知比较强烈, 它对人的心理、生理可以产生多种效果, 色彩设计的好坏与展览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质博物馆展示2
![地质博物馆展示2](https://img.taocdn.com/s3/m/90942b1c6c175f0e7cd13723.png)
龙虎山地质博物馆龙虎山地质博物馆和道教展览馆,其高科技高品位的场馆展示颇有新意。
龙虎山属丹霞地貌,她以奇、险、秀、美、幽的景观特点和千姿百态的造型特征而著称。
其丹山碧水、林疏谷宽、残余峰丛沿河林立,展现出一幅徇丽多彩的山水画卷。
同时,它也是中国道教发祥地,被誉为“道教第一山”。
雾幕电影设置在地质博物馆内,向大家展示着龙虎山地质演变过程。
据导游介绍,雾幕电影是利用雾气和空气来模拟投影屏幕,它由一台普通的投影机和一个空气屏幕系统组成,空气屏幕系统可以制造出常温的薄而浓的水离子蒸气幕墙,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在上面,由于空气与雾墙的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使画面产生奇特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从而实现犹如真实幻境般的影像感觉,使人容易忽略视幕的存在,电影图像如横空出世展示在大家面前,其逼真影象让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显示效果。
丹霞文化展示区龙虎山是悬棺葬最早的发源地,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利用天然绝壁上的洞穴做墓室,棺木是整木刳成的。
目前,发现保存有十多具古干尸。
在龙虎山道教展览馆,虚拟幻书和幻影成像的高科技展示形式。
幻影成像绘声绘色、直观而逼真的为大家立体再现了“张天师与镇妖井”等道教典故,恍如当年的故事就在你眼前展开;而“虚拟幻书”,则记录了龙虎山山水相依玄妙空灵的绝妙美景,优美的图片和文字都是利用光束投影形成的,记者们在上面伸手一挥,系统即实现自动翻页,宛如现实中翻书一样,于是,龙虎山的优美风景和厚重历史文化就在大家的快乐体验中一一展现出来了。
“这里对展馆展示内容的呈现方式,颇有新意。
声光电的综合运用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些展馆展示新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展馆能够多方位全视角向观众介绍内容。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2203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一层,屋顶为多层次脊顶(俗称金字塔型)。
博物馆分为:序厅、展厅、资源厅、航天城和报告厅五部分。
序厅,正前方墙体中央为浮雕“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导游图”,下方是中、蒙、英三种文字“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字样,左、右两边墙体为浮雕造型的公园内独特的景观、景点,包括:沙漠、骆队、沙波纹、胡杨树、峡谷地貌等,地面中间有玻璃镶嵌的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卫星遥感图,墙体两边还摆放有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游客参观。
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
![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260e8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地质博物馆设计说明好吧,今天我们聊聊地质博物馆的设计。
你可能会想,地质博物馆?这不是大块石头、矿石和古老化石的地方吗?是啊,确实是,但它不仅仅是这些,绝对不止这些。
地质博物馆的设计,不只是让你看石头、摸石头,更重要的是让你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感受到地球的历史,感受到我们和这个星球之间深深的联系。
要做到这一点,博物馆的每一寸空间,每一块展品,都要有故事,都要让你想停下来,深呼吸一下,甚至心跳加速。
怎么说呢?得让人觉得,哇,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有生命,仿佛它们在悄悄告诉你“我曾经在亿万年前的某个角落,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所以,博物馆的设计就得够有意思,不能让人一进门就觉得很沉闷。
我们不是在搞什么历史课堂,也不是为了让大家一脸“我能记住多少地质学名词”的挑战。
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感觉到好玩、有趣、有吸引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走进一个博物馆,墙上满是枯燥的文字说明,四周全是冷冰冰的展示柜,可能你刚开始还能认真看一眼,后来就开始走神了。
哎呀,不好意思,脑袋不由自主地飘到外面去了。
地质博物馆可不想让你这样“走神”,它要你全神贯注!所以,设计师就得琢磨怎么把那些“沉甸甸”的历史、科技和自然用一种让人乐意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说,空间布局就特别关键。
博物馆并不是一条直线走到底的走马观花路线,而是像一场探索之旅。
你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块巨大的恐龙化石,接着再转个弯,前面居然是火山爆发的模型,水泥地板上的裂缝仿佛能听到“地球在咆哮”。
有些展品可能让你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小小的地壳世界”,你能在这片空间里感受到火山喷发的剧烈,地震的震动,甚至还能“感受”到千万年前的古老海洋波涛汹涌的声音。
让你走进历史,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一个个不同时代,亲眼目睹那时的壮丽景象。
更有趣的是,博物馆的设计可以加入一些互动元素。
你可以摸摸那些“仿制”的化石,体验一下“自己也能是一个小小地质学家”。
也许你会好奇:这个矿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大块头的岩石是怎么一层一层堆积出来的?你不需要是专业人员,博物馆里的互动区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你解答这些问题。
中国地理科学馆内展示内容
![中国地理科学馆内展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aec296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7.png)
中国地理科学馆内展示内容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
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宝石厅以单晶宝石和玉石为主,并以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对比展示,以便鉴别市场上常见的相似的宝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气、通灵、高档的展具作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随每期主题的变换进行不定期的调换。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
相关知识。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50c8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5.png)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一、展览主题本次岩石展览的主题为“探寻岩石的奥秘与魅力”。
通过展示各类形态各异、蕴含丰富地质信息的岩石,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岩石世界,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展览目的1. 普及岩石知识,提高公众对岩石的认识和兴趣。
2. 展示岩石的独特之美,激发观众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促进地质学的传播与交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三、展览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展览时间]2. 地点:[详细展览场馆地址]四、展览内容1. 岩石标本展示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岩石标本,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展示其形态、颜色、结构等特征。
配备详细的文字说明和解说牌,介绍岩石的形成过程、地质背景等相关知识。
2. 互动体验区设置岩石标本触摸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岩石的质感。
举办岩石拼图比赛、岩石绘画等互动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3. 科普讲座与讲解安排专业的地质学专家进行科普讲座,讲解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地质意义。
安排讲解员在展览现场进行定时讲解,解答观众的疑问。
4.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岩石的纪录片、图片展示等,丰富展览内容。
五、展览宣传1. 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传单等宣传资料,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进行发放和张贴。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发布展览信息、图片和视频,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3. 与相关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组织学生和科研人员前来参观展览。
六、展览组织与实施1. 成立展览筹备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提前与展览场馆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展览场地的布置和设备设施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3. 组织专业人员对岩石标本进行筛选、整理和陈列。
4. 培训讲解员,确保讲解质量和服务水平。
5.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七、预算安排1. 岩石标本采购费用:[X]元2. 宣传费用:[X]元3. 展览场地布置费用:[X]元4. 讲解员培训费用:[X]元5. 多媒体设备租赁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预期效果篇二《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一、展览主题本次岩石展览的主题为“探寻岩石的奥秘与魅力”。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岩石PPT课件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岩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6e6f93a1c7aa00b52acb68.png)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 博物馆
Carol
矿 物 与 岩 石 展 厅
矿物
• 矿物是在各种地 质作用中形成的 天然单质或化合 物,它们具有一 定的化学成分、 内部结构。从而 具有一定的外部 形态和物化性质。 矿物依据成分、 结构分为五大类: 自然元素、硫化
矿石分类
• 矿石可按不同的 内容进行分类:
• 2、非金属矿产。从猿进化到人, 我们的祖先开始了第一个石器时代。
黑色金属矿产
• 指能供应工业上 提取铁、锰、铬、 钛、钒 因为铁的 表面常常生锈, 盖着一层黑色的 四氧化三铁与棕 褐色的三氧化二 铁的混合物,看 去就是黑色的。 常说的“黑色冶 金工业”,主要
有色金属矿产
• 广义的概念是指除 黑色金属矿产以外 的所有金属矿产, 它包括铜、铅、锌、 镍、钴、钨、锡、 铋、钼、锑、汞等 重金属矿产,铝、 镁等轻金属矿产, 金、银、铂族等贵 金属矿产以及稀有 金属矿产、稀土金 属矿产、分散金属 矿产等金属矿产。
• 面对矿产用量不断增大而矿产储量日益减 少的尖锐矛盾,各国正努力探寻新的矿产 类型和探寻海底矿产。浩瀚的海洋,蕴藏 着多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 阔。某些海底矿产,如石油与天然气已经
石油与天然气
矿 产 资 源 展 厅
中国矿情
• 中国矿产资源 总量尽管很大, 但贫矿较多, 富矿较少,开 发利用难度大, 共生伴生矿床 多,单一矿床 少;分布范围 广,地域分布 不均匀;由于 人口众多、人
矿产分类
• 按成分和用途,矿产分为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地下水资 源。
• 1、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是人类社 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 的战略物资。铜、铁等金属的使用, 使人类创造过辉煌的青铜器时代和 铁器时代。金属矿产被划分为:黑 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 属矿产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dc8b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2.png)
岩石展览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岩石展览策划书一、展览主题“探索地球的奥秘:岩石的世界”二、展览目的本次展览旨在向观众展示岩石的多样性、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览,观众将深入了解岩石的分类、特征和用途,同时也能够欣赏到珍贵的岩石标本和地质景观的图片。
三、展览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展览内容1.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并介绍它们的形成过程、物理和化学特征。
2. 岩石的用途:介绍岩石在建筑、工业、艺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石材建筑、宝石加工、地质勘探等。
3. 珍贵岩石标本展示:展示一些罕见的、具有特殊价值的岩石标本,如钻石、翡翠、陨石等,让观众近距离欣赏这些珍贵的自然宝藏。
4. 地质景观图片展:展示世界各地著名的地质景观图片,如黄山、张家界、美国大峡谷等,让观众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5. 互动体验区: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岩石鉴定、化石挖掘、地质模型制作等,让观众在参与中学习和探索。
五、展览布局展览将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特定的主题和展示内容。
展区之间将通过通道连接,方便观众参观。
展览布局将注重空间利用和展示效果,营造出一个舒适、有趣的参观环境。
六、宣传推广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设计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和传单,在学校、社区、博物馆等场所张贴和发放,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2. 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展览信息和图片,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邀请媒体报道:邀请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对展览进行报道,提高展览的曝光率。
4. 举办开幕式和讲座:在展览开幕当天举办开幕式和地质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观众互动交流,增加展览的吸引力。
七、活动预算1. 展览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展览设计和布置费用:[X]元3. 岩石标本和图片采购费用:[X]元4. 宣传推广费用:[X]元5. 工作人员酬金:[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注意事项1. 安全保障:确保展览场地的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防止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岩石厅一、展厅概述展厅以“地壳岩石多样性”为主题,突出表现岩石的形成,岩石的演化过程,岩石的特征及用途,进而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岩石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相互关系。
二、展厅设计展厅位置:展厅位于****展厅面积:面积约***平方米展厅设计:(附展厅设计平面图)三、展示内容(一)岩石简介1.知识点岩石概念、岩石成因、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2.展示形式展板/灯箱展示:采用文字说明、精美图片介绍知识点;3. 展示内容【岩石的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岩石不仅是组成地球岩石圈最基本的要素,而且如同盔甲-般保护着她。
如果没有地壳表层的岩石圈,地球表面岩浆四溅,将会成为火球就更不可能有丰富多样的生命的延续。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的发展】:46亿年前,地球形成液态岩浆覆盖了整个星球,此时的地球就像一个大火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碰撞与爆炸,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但数亿年后,大量陨石造访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珍贵的水资源。
随着地球温度降低,沸腾滚动的熔岩也渐渐冷凝分异,首先生成了富铁镁的玄武质岩浆,冷却后形成了玄武岩。
玄武岩中的硅铝质矿物的熔点较低,受热后硅铝质的矿物首先熔化,形成富硅铝的岩浆。
硅铝质岩浆的密度低于地球的平均密度,所以在浮力作用下,硅铝质岩浆“漂”到了地表附近。
在大约40亿年前时,以硅铝质为主要成分的花岗岩诞生了,石英、长石以及暗色矿物构成了花岗岩的主体,其颜色由浅到深各不相同,取决于各类矿物的含量比例。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最初花岗岩的风化物质、火山碎屑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石。
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岩浆作用】:地壳深部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的活动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区域动力变质主要、热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变质作用和交代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是指各类岩石经风化剥蚀产生的碎屑物等经搬运、沉积、固结和成岩的作用称为沉积作用,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
(二)岩石的分类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将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火山岩两大类:火山岩:又称为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侵入岩:是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又分为浅成岩和深成岩两类。
浅成岩是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2.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常见的变质岩有糜棱岩、碎裂岩、角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片粒岩、榴辉岩、混合岩等。
变质岩具有板状、片理(片状)构造和片麻状构造等特征,变质岩占地壳体积的27.4%。
大理岩:由方解石或白云石重新经过结晶而成的;板岩:由页岩和粘土经过变质而形成原解理状的;片岩:由片状、柱状岩石组成;片麻岩:多由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而成;石英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等。
3.沉积岩是指各类岩石经风化剥蚀产生的碎屑物等经搬运、沉积和固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
主要类型有砾岩、砂岩、页/泥岩、石灰岩等等。
其特征是呈层状、层理发育,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常含古代生物遗迹或遗体化石;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
4.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彼此都有一定的转化关系,当时间和地质条件发生改变以后,任何一类岩石都可以变为另外一类的岩石。
当原始物质经过热的作用或压力的减低,可产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岩浆。
岩浆沿著地壳的裂隙上升至地壳的浅处,或经由火山喷发至地表,冷却结晶形成岩浆岩。
已存在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变质岩,再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后,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经过长时间在地壳深部受高温和高压的作用,而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也有一部份的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受了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变来的。
在地壳深部的变质岩经过高温的作用后,可产生深熔作用而在被熔为岩浆。
有一部分的岩浆岩经过高温的作用后,亦可再熔融为岩浆,岩浆经结晶作用后又造成了新的岩浆岩,如此循环不已,形成地质大循环。
地质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此复杂的过程不断地反覆进行,导致地壳体积的逐渐增加,同时组成地球的岩石与矿物,也不断地被破坏而再形成新的物质。
(三)岩石的特征1.知识点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岩石特性、岩石用途2.展示形式触摸查询机展示:采用精美图片和文字说明介绍知识点;3. 展示内容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矿产。
以火成岩为例,基性超基性岩与亲铁元素,如铬、镍、铂族元素、钛、钒、铁等有关;酸性岩与亲石原素如钨、锡、钼、铍、锂、铌、钽、铀有关;金刚石仅产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铬铁矿多产于纯橄榄岩中;中国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盛产钨锡矿床;燕山晚期花岗岩中常形成独立的锡矿及铌、钽、铍矿床。
石油和煤只生于沉积岩中。
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中的铁矿具有世界性。
许多岩石本身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北京的汉白玉(大理岩)是闻名中外建筑装饰材料,南京的雨花石、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工艺美术石材,即使那些不被人注意的河沙和卵石也是非常有用的建筑材料。
许多岩石还是重要的中药用原料,如麦饭石(一种中酸性脉岩)就是十分流行的药用岩石。
岩石还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名山、大川、奇峰异洞都与岩石有关。
我们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利用岩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医……无一能离开岩石。
研究岩石、利用岩石、藏石、玩石、爱石已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逐渐变成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三大岩类岩石学特征展示:(四)岩石标本1.展示方式:高矮展柜展台陈列展示2.展示内容:见下表2表2 岩石标本展示目录(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表2-1 岩浆岩标本展示目录序号名称数量产地备注1 纯橄榄岩 12 橄榄岩 13 榴辉闪岩 14 二辉橄榄岩 15 蚀变透辉石岩 16 角闪石岩 17 金云母金伯利岩 18 斑状金伯利岩 19 角砾金伯利岩 110 金伯利岩 111 霞石岩 112 苦橄玢岩 113 钠长黝帘石化斜长岩 114 橄榄苏长辉长岩 115 苏长辉长岩 116 苏长岩 117 辉长玢岩 118 橄榄辉长岩 1表2-2 沉积岩标本展示目录表2-3 变质岩标本展示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