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是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是推动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新增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另一个是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
近段时间,全国露天菜价格普遍下跌。在山东、江浙、上海一带,卷心菜、大白菜的价格甚至跌破农民收菜的成本。一些商家甚至将大白菜扔到水沟。
据调查,这轮蔬菜价格下跌,有气候异常等多种原因。不过,也由于去年和前年蔬菜价格普遍升高,农民跟风种植,出现了蔬菜“大小年”情况。
但是这种价格的强烈波动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在市场经济中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价格的忽高忽低。
对于菜农来说,如何抵御市场风险仍是关键。在一些地区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等生产方式,还未能普及,实施起来相对困难。普遍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在价格下跌后,各家各户承担着全部损失。
前段时间大蒜价格疯涨,由此人们对于农产品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农产品的生产是间断、不稳定的,而农产品的消费则是连续、稳定的,这就需要农产品物流从中调解,实现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水平低下,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农产品物流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很低,基于物流信息系统网络的物流一体化水平低,这些造成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流通时间长、效率低,农产品损耗大,物流增值少,大部分农产品不能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
农产品流通加工环节是农产品物流价值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农产品的增值,但在我国对流通加工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低。可以说,我国农产品物流远远滞后于现代物流发展步伐,也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要求。但是,农产品物流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效果,同时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1]。
二、选题意义
努力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关系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发展优势农业,关系到农业规模经营,关系到农民收入多元化[1]。
(一)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可使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流通效率提高反过来会刺激生产。农业产前、产后现代化必然会促进产中的现代化,改善流通的结果最终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进程。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产业化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更进一步实现“科教兴农”。
(二)有利于通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优势农业
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要求农产品种植地区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这样虽然单个农户的生产量不大,但区域化集中种植可使农产品供应总量增大,这样既便于农产品货源的组织及第三方物流业或流通经纪人的介入,也有利于采
选、分拣、包装、加工等农产品物流功能的发展。同时,农产品种植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地理、气候优势条件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带。
(三)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农产品销售实现了专业化和现代化,更加有利于组织单一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运输、流通加工,使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得到解决。通过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协调,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节约了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这样,通过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优化整合,实现精确组织生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四)有利于扩大劳务输出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传统物流模式束缚了大量农村强壮劳动力,限制了农民的劳务输出。采用现代物流模式后,农产品的采选、分拣、包装、加工会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同时与此相关的农村二、三产业便可发展起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阶段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滞后使农产品流通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流通时间长、效率低,从而导致农业整体效率低,农产品价格没有竞争优势。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并能多环节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使得全社会的收入水平也上一个台阶。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将现代物流理论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关注农村和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提出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农村物流实践的建议。
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1.呼吁重视农产品物流
这类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强调农产品物流的地位:一是从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宏观背景出发,认为农产品物流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丁俊发,2002[2]);二是从消费的角度,认为人们的农产品消费观念已经从传统的农产品消费的单一性、繁琐性转向现代的农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和快捷性,这需要农产品物流改变传统模式;三是从农产品特性的角度,提出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全年性之间
存在的矛盾要靠农产品物流来解决(丁俊发,2002;杜小芳、张金隆,2003[3]);四是从现代物流的本质出发,认为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2.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当前尚未形成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之间的行政壁垒、技术瓶颈以及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王新利、张襄英,2002[3])。其次,物流主体发育不良,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狭窄,带动作用较低(秦代红,2002[4])。
3.提出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
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等(孙剑、李艳军,2003[5])。
4.对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提出今天要发展优势农业,要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而且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二是指出应对农产品物流产业不合理的管理体制、经营政策、发展方针进行调整和改革,农产品物流产业要作为独立的行业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6]。
总之,国内对于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研究还很少,主要是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还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二)国外研究动态
农产品物流最早起源于美国。1901年,美国学者约翰·F·格鲁威尔(John.Crowell)在“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的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和费用,揭开了人们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1927年,R.Borsedid在其《配送时代》一书中,率先使用“Logistics”来定义物流;1932年克拉克(Fred.E.Clark)和韦尔德(L.D.H.Weld)在他们合著的《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一文中,研究了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从而揭示了农产品是如何通过物流创造市场价值、时间价值以及场所价值的[6]。
总的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及其职能的界定和解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农产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