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短篇小说选读》教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合集下载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学案3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学案3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学案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案一、预习1.通读全文,至少标出3处自己感触较深的地方。

2.试写出小说的内容提要,互相交流,看看谁的提要言简意赅。

二、反思1.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2.这篇小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3.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和你认为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么?三、探讨1.在小说理论上有所谓“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之说:扁形人物:叙事作品所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往往不为环境所动,性格单一,鲜有变化,易于辨认。

扁形人物常有漫画或抽象理想化倾向。

圆形人物:叙事作品中同扁形人物相对的一种人物类型,往往性格复杂,随环境、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或发展。

圆形人物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个多面体。

针对以上定义,你认为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三个人物各是哪一种类型?2.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故事令人唏嘘,那么是谁造成了他们不幸的遭遇呢?是裁缝老婆么?3.高女人和矮丈夫的遭遇除了令人同情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之处?说说你的看法。

4.西方小说理论认为,小说通常有三种叙述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外部叙述品评人物、以全知全能者身份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活动等全方位描述人物、在小说中自任一角色参与故事的进程。

根据你读课文的感受,这篇小说采取的是哪一种视角?四、实验1.再次默读这篇小说,说说你的感觉:讲述这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故事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A老于世故B率直朴实C客观冷静D无动于衷E尖酸刻薄F悲天悯人G愤世嫉俗H玩世不恭如果你不同意上述任何一种概括,请用其他一个四字短语来试作形容。

2.小说是虚构与叙述的艺术。

叙述的视角不同,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就会有所不同。

假如由高女人、矮丈夫或裁缝老婆三个人中的一个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请从三个人中任选一个,模仿他或她的口吻,选取课文中任意一段情节,试作讲述。

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word教学设计

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word教学设计
身高差异 饱受非议
女人生子仍受议论
夫妻同受批斗屈辱
丈夫入狱女人忍辱等待
丈夫出狱 夫妻团圆
女人中风 丈夫扶持
女人病故 丈夫鳏居
学生展示自己概括
紧扣文本,进一步梳理小说情节
四、练习
这是一对______的夫妻
学生自主展示:
身高极不协调
感情极为和谐
相濡以沫 伉俪情深
命运坎坷 饱经磨难
有勇气
坦然面对一切
不离不弃
教学
方法
问题探究法 点拨法 小组合作等方法相结合。
课前
预习
通读课文,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杨云嫁给潘长江是喜欢他的多才多艺,她说“虽然落差较大,但心灵距离为零”。王美华嫁给曾志伟是看上了他的发愤图强。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由于命不由己......高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矮男人?他们幸福吗?他们的命运如何?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这种命运……
学生倾听思考
创设情境,以数学推理题引发学生兴趣,为整体感知课文做铺垫。
二、
初读文本
分析形象
1、他们外表上有哪些不和谐?
2、高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矮男人?
3、他们在一起有感情吗?请大家把能体现他们感情和谐恩爱的地方找出
学生整体读文本,自主展示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三、
梳理小说情节
梳理小说情节
一对夫妻
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word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短篇小说选读
教材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江苏名校 语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江苏名校 语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案 Word版含答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2、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教学重难点:1、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的主题。

活动过程:课前预习1.通读文本,勾画有关人物形象刻画的相关语句,并将你认为精彩的语段在课本空白处加以批注。

课堂探究活动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1.概括文中夫妻关系的特点2.概括裁缝老婆这一形象的特点3.塑造裁缝老婆这类小市民形象有何意义?活动三、把握小说的主旨1.试总结小说的主旨活动四、探究重点问题1. “撑伞”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活动五、学以致用本文的题目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如果换个题目,你觉得怎么拟,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50字).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教学案:专题四第8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教学案:专题四第8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含答案

第8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记得一位很男子汉的大个子作家,写过一则很温馨的故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我至今能记住的只是一个凄美的情节:每次雨季,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都依偎于一把伞下,都是丈夫举臂高擎着那把伞。

然而命运多舛,高女人不幸辞世。

以后的日子,每逢雨季,矮丈夫仍把那伞举得高高。

我以为,人世上最美妙的男女之爱,也尽可以容于这伞之下的尺寸之间了。

(邓康延《热爱》)对应学生用书P30一、字音识记(一)单音字1.恪.守(k è) 2.确凿.(z áo ) 3.慷慨.(k ǎi ) 4.倔犟.(ji àn ɡ) 5.枯槁.(ɡǎo ) 6.鳏.居(ɡu ān ) (二)多音字1.屏⎩⎪⎨⎪⎧ 屏.气(b ǐng ) 屏.风(p íng ) 2.横⎩⎪⎨⎪⎧ 横.祸(h èng )横.竖(h éng )3.呱⎩⎪⎨⎪⎧ 呱.呱坠地(ɡū)呱.呱叫(ɡu ā)拉呱.(ɡu ǎ) 4.哄⎩⎪⎨⎪⎧ 哄.闹(h ōn ɡ)哄.骗(h ǒn ɡ)起哄.(h òn ɡ) 二、字形辨识1.⎩⎪⎨⎪⎧ ji ān ɡ(僵)直ji ān ɡ(缰)绳2.⎩⎪⎨⎪⎧cu ō(搓)板cu ō(蹉)跎3.⎩⎪⎨⎪⎧ 洗y ù(浴)山y ù(峪)4.⎩⎪⎨⎪⎧ 暴z ào (躁)干z ào (燥)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2.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3.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还要大。

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4.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5.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理。

6.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阅读教案设计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阅读教案设计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经历。

2.通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3.对文本的主题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经历及形象【教学难点】作品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往往可以从小说中感受现实世界生活里的悲欢离合、千姿百态、人情冷暖等,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一起来感受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

二、作者简介教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教师等工作,是“文革”后“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他已出版各种文集近百种,其中《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均获全国文学奖,2006年创作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姊妹篇《抬头老婆低头汉》。

善于记录现实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善于描写近代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其写法不拘一格,富于探索精神。

三、作品出处介绍教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小说片段节选自《冯骥才选集》,《冯骥才选集》这是作者的代表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这部小说的概要。

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异很大,他们结合在一起,饱受非议,生子后仍受议论,后丈夫遭受批斗,夫妻同受屈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鳏居。

四、梳理情节教师:了解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找出这篇小说六大要素。

(教师出示PPT)1.时间:婚后2.地点:“团结大楼”3.人物:一对夫妻4.起因:身高差异,饱受非议5.经过:女人生子仍受议论、夫妻同受批斗屈辱;丈夫入狱、女人忍辱等待;丈夫出狱、夫妻团圆;女人中风、丈夫扶持。

6.结果:女人病故,丈夫鳏居。

五、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请同学挑选1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进行分析,注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篇小说不仅展示了主角人物的命运悲剧,而且更刻画了一出配角的荒唐闹剧。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短篇小说选读》教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短篇小说选读》教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3.了解冯骥才小说创作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思考: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二、环境描写及作用(一)明确概念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深化作品主题三、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公开课)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高一、一部尹庆峰【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在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就是文革题材小说中的力作。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里讲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文革故事,而是一对身高悬殊的夫妇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给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但悲剧随之也就开始了。

奇特的艺术构思与成功的细节描写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和方法:一、品读文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反复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针对重点问题,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合作意识,实现对文本的深阅读。

三、图片表格教学。

通过展示图片和列表格把文章内容梳理清楚,清晰直观。

四、推荐阅读。

通过文本的学习,激发起强烈的阅读意识,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标,但要给学生正确的阅读。

为此推荐了作者《铺花的歧路》等文章。

【目标设计】1.通读课文,识记汉字读音。

-----知识点2.细读文本,理清思路情节。

------能力点3.深读文本,揣摩写作意图。

------兴趣点德育点【情景设计】一、情景导入:文革给国家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危害,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心灵上永远抹不去创伤和痛苦。

二、预习展示1.作家作品:①课本: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P78②补充:冯骥才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写到书上) PPT床厂工人在写批判邓拓的大字报2.识记字音(直接标在书上了吗?)测试题:恪守模样呱呱坠地横祸胸脯鳏居kèmúgūhèng púguān 3.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三、文本细读----问题设计 PPT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1)作者在这里反复提及“习惯”一词,根据作者论述和举例说说“习惯”含义。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苏教短篇小说选读)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苏教短篇小说选读)

字形辨认
cuō 搓 板
cuō


zào暴 躁 zào干 燥
jiānɡ 僵 直 jiānɡ 缰 绳 yù洗 浴 yù山 峪
词语辨析 质疑·置疑 二者都与有疑难问题有关。不同的是:“质疑”是提 出疑问,请人解答的意思,如“学习是一个不断质 疑问难的过程”;“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如“这 个问题不容置疑”。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苏教短 篇小说选读)
第8课
开篇絮语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开篇絮语
那是一个变异的年代,这是一段离奇的人生。小 说主人公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只是两个普通人, 但是由于所谓的“习惯”问题导致了一系列悲剧。 作家冯骥才刻意将这个故事放在特殊历史背景下 让我们一起反思其中的深意……
基础自主学案
ú )
恪.守( kè )
呛.水( qiānɡ ) 呱.呱.坠地( ɡū )( ɡū )
干瘪.( biě )
逼供.(ɡònɡ)
琢.磨( zhuó ) 确凿.( záo )
怔.住( zhènɡ )
(二)多音字
横横横..祸竖
hènɡ hénɡ
屏屏屏..气风bpǐínnɡɡ
熟语积累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 力。
唇枪舌剑:舌如剑,唇像枪。形容争辨激烈,言词 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
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尽情理。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 来劲头很小。
三者都是副词,经常用作状语,都表明预想和结果 的关系。其区别是“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 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如“现在居然 有了一条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竟然”也表 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 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如 “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他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 的迫害,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果然”含有表 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

高中语文 第9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北师大版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

高中语文 第9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北师大版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

语言描写
• 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要不他们怎么不 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 瞧吧!
• 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 好啊!你不敢回答,我替你说吧!你是不是图这 家伙有钱,才嫁给他的?没钱,谁要这么个矮 子!
• 好,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看你 还靠得上不!你心里是怎么回事,我知道!
1.少数不爱管闲事的人,上下班碰到他们时,最多也
只是点点人头,性打在一下挣招扎呼,而已在。复苏
2.第二天一早……大院里没人敢和她说话,却都看见 了她红肿的眼皮。特别是昨晚参加过批斗会的人
们脸,,心躲里开主微她微的题有目3种 光:异 。呼样的唤、善亏良心似、的同感觉,扭过 3.这情景奇情异、、可宽怜,容又的颇市为壮民观文,使化团。结大楼的人
动作描写
• 带着一股冲动劲儿扭着肩上的两块肉,从家里抱 来一个肥皂箱子,倒扣过来,叫矮男人站上去。
• 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娘在旁 边助威,她真是得意到达极点。
• 裁缝老婆却一直守在窗口盯着她的动静。见她出 去,就紧紧尾随在后边,出了院门,向西走了两 个路口,只见高女人穿过街在一家门前停住,轻 轻敲几下门板。裁缝老婆躲在街道面的电线杆后 面,屏住气,瞪大眼,好象等着捕捉出洞的兔儿。 她要捉人,自己反而比要捉的人更紧张。
僵直,臀部瘪下去,活 质地优良的薄皮子。过剩
象一块硬挺挺的搓板。
的油脂就在这皮肤下闪出 光亮,充分的血液就从这
• 眼睛可就象一对糊里糊 皮肤里透出鲜美微红的血
涂的玻璃球儿了。
色。他的眼睛简直象一对 电压充足的小灯泡。
周围的人怎样看待这对夫妇的结合?请用一 个词或短语概括。
• 不谐调 • 不相称 • 不般配
喧宾夺主 咄咄逼人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短小5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短小5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进一步思考环境对表现人物性格、营造气氛、推动故事情节所起到的作用。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小说的主旨和人物形象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设计】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了解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

从后来他们的命运来看,这种观念的改变影响了他们的后半生。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

由于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多数红卫兵在运动初期对文化的审视变的简单而粗暴。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句是在1966年的“红八月”中,红卫兵走上街头大破“四旧”,从揪“妖头怪发”“奇装异服”、烧图书、砸招牌、改街名、毁教堂发展到后来北师大的学生到山东曲阜砸孔庙、掘古墓、毁文物,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被打得粉碎。

现在看来,红卫兵在“文革”中许多行为与义和团的落后特征有很多雷同之处:由于蒙昧无知而产生的自大狂、反理智、反文化、蔑视文明与人性。

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

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

二、主旨探讨小说描写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作家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

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教案标题:《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这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撰写自己的寓言故事。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解释寓言故事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选择使用高女人和矮丈这样的人物形象来讲述故事?阅读与讨论:1. 分发《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故事文本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 整体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代表的意义。

分析与批判: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高女人和矮丈这两个人物形象,探讨他们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高女人和矮丈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或价值观念?3. 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或观点?写作任务:1. 提醒学生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寓言故事常常包含一个明确的寓意或教训,并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来传达。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撰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在故事中传达自己的观点和寓意。

3. 学生互相交换故事,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高女人和她的矮丈》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撰写的寓言故事,并相互评价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创作。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演绎或制作动画等形式,将自己撰写的寓言故事呈现出来。

2. 引导学生研究其他经典的寓言故事,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3.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创作比赛,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教案评价:该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寓言故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小说的主题。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文学鉴赏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提升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2. 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2.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启发。

3. 教师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象征手法,领会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启发。

4. 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总结,解读象征手法,领会主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创意分享等。

4. 个人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发言、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2. 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创作一个与小说情节相关的故事或对话。

3. 推荐一本与本篇小说主题相似的文学作品,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反馈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和婚姻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包容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高女人和矮丈夫的象征意义,以及课文中的其他象征元素。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如描述人物形象、描绘场景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如描述人物形象、描绘场景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对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分析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来评估。

3. 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通过写作练习的表现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的图片或插图。

3. 写作练习的参考指导和样例。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并欣赏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运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和婚姻等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情节和背景。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2 人物分析:分析高女人和矮丈夫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2.3 社会现象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如家庭、爱情、婚姻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和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3 人物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高女人和矮丈夫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3.4 社会现象思考与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doc

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doc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自主研习】1.认识作者冯骥才,浙江慈溪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1942年生于天津。

“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擅于描写近代历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2.了解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

从后来他们的命运来看,这种观念的改变影响了他们的后半生。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

3.读准字音:别.(biè)扭恪.(kè)守埋.(mán)怨绰.(chuò)号干瘪.(biě)窥.(kuī)视哄.(hōng)闹将.(jiāng)就琢.(zuó)磨确凿.(záo)逼供.(gòng)倔.(juè)犟单薄.(bó)续弦.(xián)手臂.(bì)4.梳理小说情节: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1、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习惯2、第二部分:身高差异,饱受非议3、第三部分:丈夫挨批,夫妻受辱4、第四部分:丈夫入狱,妻子等待。

妻子中风,丈夫扶持5、第五部分:妻子病逝,丈夫鳏居【合作探究】1.这对夫妻外表看起来协调么?周围的人(团结大楼)又是如何看待这对身高有差异的夫妻呢?外表极不协调;感情极为和谐,但是感情深厚:丈夫遭批斗,夫妻同屈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鳏居。

邻居家的老爷子,他好奇莫解,嘲笑楼里的老住户。

多嘴多舌的人议论纷纷;闲得没事的婆娘们,指指画画嘲笑。

2.裁缝老婆都干了些什么事?可以看出她是什么样的人?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一个自私、卑微、无聊、庸俗、猥琐的小市民。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剖析,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2)培养学生对家庭、爱情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主要内容及其象征意义。

(2)课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高女人、矮丈夫的象征意义。

(2)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如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5. 练习写作:(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小练笔。

(2)学生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方面。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3)能够欣赏并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性、爱情、婚姻的深刻思考,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2)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3)欣赏并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评价:(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访谈评价: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课件 (共25张)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课件  (共25张)
4.矮男人在女人去世后打伞时依然举得高高 的。
夫妻形象分析
这是一对外表上极不协调,而感情 上却极为和谐的平凡夫妻。
他们爱得真挚,爱得坚贞,爱得执着, 真诚的爱情平衡了两人的身高差距,坎坷 的命运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
联系全文,说说裁缝老婆干 了哪些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1)尽管裁缝老婆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天天 从眼前走来走去的极不相称的怪夫妻结合的缘由。 这使她很苦恼,继而进行无休止的无端猜测的中伤。
2.团结大楼里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他们是什么态度? 3.高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矮男人?人们是如 何猜测的? 4.他们在一起有感情吗?请大家把能体现 他们感情和谐恩爱的地方找出来。
高女人:一米七五、干、瘦、 扁、胸平、臀瘪、身体像搓衣 板、眼无神。
矮丈夫:一米五八、粗短、饱 满、结实红润、圆滚溜球、像 橡皮滚、眼有神。
哪些场景(或细节)表现了高女人和 矮丈夫的深厚感情?
1.丈夫被押走以后,高女人独自过着孤苦生 活,却坚守他们的爱。
2.高女人生病后,矮男人一直坚持承担生活 的重担,而且想尽办法帮助女人锻炼(搀扶 遛弯、用手端着女人的胳臂、用艰难的笑容 鼓励女人、麻绳提女人的脚)
3.女人去世后,矮男人一直不娶。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自然 空间景象的描写,主要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暗示人物命运等。
分析环境描写,一要与中心联系起来,二要和 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三要与故事的背景 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 的角度思考。
一、夫妻形象分析
1.书中写出了他们外表上的哪些不和谐?
一些闲得(没事3儿)的婆“娘们 伞”下的空白有着极深的寓意:对矮丈夫,那 结果:打是碎碟无子,法没有填吵架,补反而的像什生么开心活事一亏般快活空。 ,无法弥补的感情创伤;对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3.了解冯骥才小说创作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课堂交流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思考: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二、环境描写及作用(一)明确概念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深化作品主题三、走近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四、了解背景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

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

由于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多数红卫兵在运动初期对文化的审视变的简单而粗暴,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被打得粉碎。

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

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

五、了解情节结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讲的是一对身高悬殊的夫妇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给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但悲剧随之也就开始了。

高女人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而她的矮丈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拿着不菲的工资。

邻里的窃窃私语愈演愈烈,也愈加恶毒起来,一切皆因他们俩那引人注目的身高对比,人们只关注他们不和谐的外表,却忽略他们平静的相爱。

细节描写——“下雨天矮丈夫拼命踮起脚跟为妻子撑伞”。

但很遗憾,文中的邻居们却忽略了,或者说视而不见。

流言从开始的嘲笑讥讽向攻击发展,团结大楼,也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讽刺性的名字),里面平庸的人们揣测:高女人一定是为了钱才嫁给矮丈夫的,而且凭空捏造,说他们夫妻与海外私通,在那个年代,这一项罪名砸下来是会出人命的呀!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终于被隔离批斗了。

批斗会在团结大楼那些心理极不平衡的女人们的叫嚣声中开始,可是她们所抛出的问题却离革委会的意思越来越远。

“矮子一个月给你多少钱?”“他拿那么多工资,不是和海外私通怎么可能?”瞧瞧,这就是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的正义者们所关注的,他们忽略了人性深处最感人的东西———爱情,同情,善良。

悲剧与闹剧在这篇小说里展示的不仅是主角人物的命运悲剧,而且是配角的荒唐闹剧。

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

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

作为这一荒唐闹剧的发起者裁缝老婆是小说重点叙述的对象,她就是“这一类的积极分子”。

开始她因为找不到夫妇俩结合的缘由而苦恼,好不容易想出一条,夫妻中有一方有某种生理缺陷,可是高女人很快就生下了孩子;她又说两人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个推测又被两人的恩爱否定了;她四处打听,终于确定高女人是为了地位和钱嫁给矮丈夫的,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文革”的批斗中,无论是对裁缝的嚣张还是看客的盲目,作者始终保持了一种冷峻的笔调,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群丑图。

画面的中心是裁缝老婆,她“已经由街道代表升任为治保主任,很有些权势,志得意满,人也胖了。

这天可让她忙得够呛,她带领楼里的几个婆娘,忙里忙外------真像她家办喜事一样!”奇特的艺术构思与成功的细节描写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

高女人在世俗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

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

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而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不说的人生内容。

除了雨伞下面空间的细节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瓶与矮墩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

作品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

六、主旨探讨小说描写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作家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

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

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七、合作讨论1. 小说描写的环境“团结大楼”有什么特点?答:这个大楼是作者虚拟出来的,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

这里陈旧、世俗,几十户人家按照惯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用固有的习惯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当他们看到这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妇时,就开始推测他们的婚姻,这是人们的生活乐趣。

2.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提示: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

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

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

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

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3. 这篇小说体现出冯骥才小说创作有怎样的语言特点?答:小说的语言有戏谑的一面,但又不失严肃;有夸大的一面,但又不失真实。

例如裁缝老婆说:“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

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一句,她那种自以为是、似乎了解他人内心隐秘的神态刻画地活灵活现,而事实上她永远也不可能明白这对夫妻的想法。

4.小说最后一段,“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提示:这篇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

高女人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

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

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八、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4题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硕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

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

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

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

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悠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

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

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丽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

”我回答。

“谁说的?”“老人都这样说。

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

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

她翘起指尖掠一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

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动物;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

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