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流失,农业产业逐渐萎缩,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融合起来,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同时,现代农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和投资渠道都相对落后。
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可以帮助农村居民解决资金困难,增加农村地区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可以增加农村居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文以安徽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现状并针对安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安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06年底,安徽共有城镇3392个,其中设市城市17个,县级区划105个,其他乡镇级区划1625个。
城市非农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5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8座,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4座。
全省城镇密度为75.1个/万平方公里,每个城镇平均服务范围为1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1万人。
2006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为37.1%,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6.8个百分点。
安徽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城镇化水平低。
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把城镇化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时,属于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
并认为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即国家和地区的全部人口、土地、资源和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按此标准来判断,目前安徽城镇化水平只有32%,刚刚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向中级阶段过渡,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
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空间分布上,安徽城镇数量不多,分布密度不高;在城镇规模上,大城市数量很少,除合肥市外,其他中小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次级中心城市仅包括5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低,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级序列。
并且,一些小城镇大多为行政建制,而非区域性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城镇发展要求,根本不具备小城镇应有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使安徽省在发展小城镇时背上较为沉重的负担。
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匮乏、土地流转困难、农业部门产业化程度较低等。
因此,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依然突出。
首先,农村资源匮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水资源等日益紧缺,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土地流转困难。
由于土地权属模糊、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农村土地无法有效流转,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再次,农业部门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问题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资源短缺是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土地、水资源的匮乏。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农村经济的脆弱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农村经济便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缺乏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三、原因分析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多重原因。
首先,农村资源匮乏是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农业位于经济发展的次要地位,资源配置不公平。
其次,土地流转困难是因为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和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导致他们不愿流转土地。
此外,农业部门产业化程度低是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造成的。
四、发展对策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优化农村资源结构。
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传承和治理创新。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从实践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文件,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年)》等。
通过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农村经济经济增长的同时,充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
为了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本文将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发展质量,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包括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的通讯和交通水平,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等。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水土保持、林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对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品质,促进农业产值的提升。
三、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和培育,鼓励农村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加强合作社与政府、企业等的合作,提高组织的效益和经济实力,为农民出售农产品、获得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政府需要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开办农业专业学校,提供农业科研工作机会等,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发展,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多种多样,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力支持。
政府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章:引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利益,也关乎国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目前,农村经济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行业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已经显著提高。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失衡和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缓慢,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章: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亟待提升,土地质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大。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优化。
再次,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村金融服务也相对薄弱,投资方式单一。
最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章: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整治,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品质化。
其次,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能源、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度和附加值。
再次,扩大农村投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投资和融资服务发展。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结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在全面考虑农业、农民和农村关系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
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从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城镇化,是我们人类不断发展之后的必然选择,也是通往国家现代化的其中一把钥匙。
归根结底,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生产方式由农业转移到工业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说,这种在生产或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化,都是人口在变化。
深入地讲,城镇化不只是由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更是指随着空间结构布局的变化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1城镇化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1.1城镇化与城市化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均翻译于一个外来词,即urbanization,学术上讲是没有区别的。
而在我国的语境里,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城市化指农村居民自由迁徙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城市中去,中心城市不断扩张,吸纳吞并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城镇化指农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广小城镇的遍地开花。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
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城镇人口容量增大,城镇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
现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力求进一步缩小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2.9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71万人。
1.3农村经济现状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不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积极向上的走势。
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
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在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在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逐步形成起一个城区配送中心为树干、乡镇店为树枝、村级店为树叶的现代流通网络,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为突出。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繁荣、农民福祉的重要目标,为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合作社发展等方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加农村经济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拓宽农民的融资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改善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农村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广农业生产的清洁技术和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章:引言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可持续、生态、智能的方式进行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问题。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对城镇化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使其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方面:1.经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性,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增加居民的收入。
同时,要引导城市居民由消费方式的升级和增加消费品质量,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社会: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社会需求。
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实现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健康感和公平感。
同时,城镇化发展要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的社会发展中,促进城市的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等行业的发展。
3.环境: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的发展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原则,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力度,同时鼓励城市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与方法1.市场导向发展:城镇化建设要注重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制度和财政体系等市场化机制,支持城镇化发展。
2.产业规划支持:城镇化建设需要建立产业规划,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择优选址建设:城镇化建设需要进行择优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进行建设,推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
4.经济手段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通过财税和金融等经济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引导扶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论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论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要】农村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农村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概述(一)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对于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经济学家及其一些社会人士通过研究,已经把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表述的相当清楚。
(1)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按照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镇。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大致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广义的,它包括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
另一种是狭义的,它只包括大中小城市,而不包括建制镇。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2)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农村城镇化所呈现出的过程与整个城镇化是相似的。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城镇化。
(二)农村经济的现状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延续积极向上的走势。
粮食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不过,在大好的发展局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农村经济现状及其与农村城镇建设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状况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水平。
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精度和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举措,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融合,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打造农村特色产业,发扬优势。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区域性、差异性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积极开展农村特色产业的规划和建设,发扬自身的优势,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在湖南、贵州等地,可大力发展土特产加工业,丰富当地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在浙江、江苏等地,可以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或者休闲农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民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国家异地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创业信心和活力,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四、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当地政府往往会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却往往比较被动。
因此,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就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农村土地的整治、利用和保护。
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建立科学的耕地保护制度,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在农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推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介绍: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该模式的实现方法和可行性。
一、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 农村土地资源的现状目前,许多农村地区存在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和管理。
1.2 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可以采取土地整合、农村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1 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目前,农村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
2.2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策略应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方式,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3.1 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由于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
3.2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策略应鼓励农村人员接受职业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农村创业者和创新型人才。
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4.1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相对滞后,农村居民在融资和投资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4.2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策略应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5.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
5.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策略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 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经常给环境带来压力和破坏。
6.2 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强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推动农村环境友好型发展。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以城市为中心,推动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城市聚集,实现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城乡融合发展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从50%提高到了56.1%,城市人口已经接近8亿,城镇化建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长期任务。
另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人口超过70%的省份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针对城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的现象。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这种不平衡发展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步伐。
加快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步伐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和农村是相互依存的,农村提供了城市需要的粮食、蔬菜、禽肉、水果、木材、家具和花卉等生产要素,同时,城市也为农村提供市场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须考虑到农村的产业和业务的发展,加强城乡连片开发和城市农业的发展,又要把拥有一定城市化水平的地区,作为农业产品流通、营销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结点,使农村的产业、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型城乡利益共同体,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城市化建设与人口政策同步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还需要加强与人口政策同步,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城镇,实现“新型城镇发展引领人口流动”的目标。
特别是,针对人口老龄化和下降的出生率问题,需要加强与城市就业、福利政策的统筹协调,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人口管理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同时也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当前,中国正在向城镇化迈进。
在此过程中,农村经济也面临着巨大变革和挑战。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与城镇化相协调的。
城镇化虽然是一个必经之路,但是也必须保证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不能牺牲农村利益去追求城市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存在大量的土地、水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在生产中,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避免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的更新和应用。
发展新技术和创新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附加值和降低成本费用,将会更容易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农村人才的培育和使用。
农村人才的培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更是为了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思路与发展新动力。
同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引进人才的作用,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充分利用其专业技能和资源。
最后,要注重农村社会的协同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要注重促进农村社会的协同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努力。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只有做到协调发展、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社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城镇化能够为农村经济带来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技术、资本和市场等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可以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和创新,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此外,城市化还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增长。
这会促进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城市化会带来资源的集中和分配、城乡差距的加剧、生态环境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控制城市化的速度、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等方式来确保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应着力推进农村地区的电力、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网络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拓;加大绿色技术和能源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要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资源枯竭等问题。
因此,应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支持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同时,也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生计资料不受侵犯。
总之,城镇化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促进农村地区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确保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
乡村振兴可行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可行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 乡村振兴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
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农村地区一直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城乡差距也日益扩大。
乡村振兴的背景是改善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 乡村振兴的意义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意义。
乡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
同时,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此外,乡村振兴还可以保护农村环境,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 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通过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则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保护农村环境。
4. 乡村振兴的可行性乡村振兴具有可行性的原因有三。
首先,中国农村有着庞大的人口基础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动力。
其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
再次,乡村振兴已经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证明了其可行性。
5. 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乡村振兴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需要改革,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乡村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条件。
再次,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来实现。
6.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可持续性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可持续性分析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可持续性,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农业产业化使得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村工业化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村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农村城市化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1.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未来,农村经济将更加注重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农村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农村地区的消费和就业,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 农村电商的崛起农村电商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销售渠道和增收机会。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4. 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过去,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农民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逐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5. 农民工返乡创业随着城市经济的下行周期,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
他们带着在城市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回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1. 资源环境压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过度的农业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给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阐释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择取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城镇化理论以及可行性,城镇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来论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理论概述及可行性分析(一)城镇化理论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人居环境、人口素质等领域,由传统农业经济到现代化城镇经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城镇文明的转变过程。
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建制镇)和集镇(非农产业集聚地)的集中过程。
总之,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城镇文明广泛扩散的前提下,由于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客观条件日益完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日益现代化,农村社区与城镇社区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甚至消失,致使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都实现了城镇化的过程。
(二)我国城镇化的可行性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速度放缓,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较小的生产规模不但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减缓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造成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根据我国国情,相对城市而言,城镇更接近农村,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和风险也相对比较低,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城镇通过其辐射功能的发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农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有效的联系起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为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城镇的聚集功能也会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城镇建设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文以安徽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现状并针对安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安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06年底,安徽共有城镇3392个,其中设市城市17个,县级区划105个,其他乡镇级区划1625个。
城市非农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5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8座,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4座。
全省城镇密度为75.1个/万平方公里,每个城镇平均服务范围为1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1万人。
2006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为37.1%,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6.8个百分点。
安徽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城镇化水平低。
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把城镇化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时,属于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
并认为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即国家和地区的全部人口、土地、资源和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按此标准来判断,目前安徽城镇化水平只有32%,刚刚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向中级阶段过渡,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
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空间分布上,安徽城镇数量不多,分布密度不高;在城镇规模上,大城市数量很少,除合肥市外,其他中小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次级中心城市仅包括5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低,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级序列。
并且,一些小城镇大多为行政建制,而非区域性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城镇发展要求,根本不具备小城镇应有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使安徽省在发展小城镇时背上较为沉重的负担。
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相应的产业聚集,不能给更多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小城镇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制约当地的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的形成,对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难以达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三)农村城镇化投资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
安徽省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分配给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小。
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
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四)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农民身份的改变,也要允许集体土地进入一级市场,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换成城镇土地使用权。
土地是公有财产,不能私有化,但土地的征用事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不能简单地划拨和征用。
(五)农村劳动者素质低。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2006年安徽省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0.7%,初中学历的占54.2%,小学学历及以下的占24.1%。
安徽省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创收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劳动者将成为小城镇经济的主体。
而农村劳动者素质低显然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城镇化滞后给安徽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安徽省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安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市相比,安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对落后。
2006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6148.7亿元,居全国第15位,其中,第一、二、三产值分别为1028.6亿元,2648.1亿元,2471.9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0、15、14位。
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居21位,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20位。
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城镇化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城镇化滞后阻碍农村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规模化、功能化的城镇形成后,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工业向城镇聚集,同时又能在内部不断催化新生工业的诞生。
城市的高度经济集约,蕴藏着多层次、潜在、集中的市场需求,可以分层次接纳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特别是具有增长潜力的主导工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业最易集聚在城市。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又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城市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层次和质量。
(二)农村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安徽省虽然在全国较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但落后的城镇化水平只是将很少一部分有体力、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而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固守在面积日益锐减的土地上,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土地为人均1.0亩,而安徽只为0.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着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明显扩大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为1)已由2003年的1:3.1扩大到2006年的1:3.2,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农村市场的扩大。
安徽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农村居民支出对收入的比例逐渐下滑,已从2003年的83.7%下降为2006年的82.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即期消费支付能力不足。
目前,由于城镇化水平低,缺乏农村与大城市相连接的中间桥梁,农民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进而抑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2006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69.1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20.9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1%;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较大差距:洗衣机农村为37台,城镇为97台;电冰箱农村为26台,城镇为92台;彩电农村为91台,城镇为133台。
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9.3%下降到2003年的28.4%、2006年的25.4%。
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占全社会集市贸易成交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45.7%下降到2000年的42.1%、2003年的38,9%。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城镇化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阻碍了安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快速转移。
由于安徽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其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及农村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2006年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4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2.4%、31.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和0.9个百分点。
2003年,在乡村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25.1%,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
在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中,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83.2%,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五)城镇化滞后影响居民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和农民收入的有限性,使大部分农村居民远离城市中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享受的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十分有限。
在目前“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居民很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而影响科学技术、现代文明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
2006年,安徽文盲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并且文盲人口主要在农村;在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中,接受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安徽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安徽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无关系,也影响了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一)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出县城以下的建制镇,逐步放开城市和县城对农民的准入限制。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后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允许城郊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城镇开发,弱化城镇建设土地短缺现象和保护农民利益。
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参保范围,消除农民进城的预期风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的集群效应和辐射作用,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城镇化建设。
为改变安徽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
建立国家扶持为辅、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利用外资等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对小城镇合理规划。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
各地政府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城乡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
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