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PPT精选共47页文档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PPT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d04c68227916888486d77e.png)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主张
4.女性主义翻译首先肯定了译者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对原文本意义 阐释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性别译者’的概念,使性别分析范畴 在翻译领域里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她们认为,女性特有的语言感 知力、经验和内心情感有时不是男性能够觉察到的,或是根本不 想察觉,或是潜意识中不知不觉陷人了男性中心的思维陷阱中, 从而对女性作品或女性主义作品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阐释,所以应 该有女性来翻译这类作品。这种理论主张无疑也给翻译领域注入 了新的元素和角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主张
3.女性主义翻译打破传统的“作者/原文-译者/译文”的两元 对立模式,认为译文是原文的后续的生命(afterlife),提倡原文译文的共生共荣。原文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神话,译文也 不再是机械的摹仿和拷贝,而是延伸了原作的生命,使它得以 在另一个语言文化空间中面对新的读者群体,为原文开启了一 个更加广阔的,料想不到的存续空间。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主张
1.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家都坚持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为 其性别身份建构创造条件。(Simon, 1996: 8)女性主义翻译理 论并非来源于文本内部的翻译问题的讨论,而是源于一种文化研 究对翻译现象的关注,它的理论主张与其说是翻译理论,还不如 说是一种文化策略或政治实践。其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评 判好译文的标准和规则,而是通过译文的生产,在知识的传播、 转移中建构女性主体的身份诗学。
2.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写前言与注脚在弗洛图看来是女性主义翻译中的常规 操作,这一技巧包括解释原文的背景、作者的意图,勾 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凸显译者的 女人身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女性主义身份及其在意义 的创造中作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d52a5dac1c708a1284a4447.png)
女性主义翻译:1)Sex versus gender(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翻译也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王宁说过:“因为翻译研究总是包含这样两个方面:研究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研究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形式的束缚,而后者则有着较大的能动性阐释的张力”。
•翻译的生理性别也就是结构主义者所关注的表面上的语言转换,翻译的社会性别是文化。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1.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观点有:(1)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
女性主义认为, 原作和译作的关系是平等的, 翻译不是机械性的语言转换, 而是涉及文化干预和操控的创造性活动。
加拿大批评家谢丽·西蒙(Sherry Simon)说道:“译者和女人在他们各自从属的等级秩序中历来处于弱势地位: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低于男人”。
(2)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翻译过分强调译者消极被动的一面,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女性主义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认为任何文本都带有作者的印记,而这种印记来自于文本的创作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
在此基础上,他们力求以女性的方式翻译原作,从而让翻译的主体也就是女性不再卑微而又隐形,而能够被看到。
这就是所谓的“妇占”(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极力倡导重写的翻译策略。
他们有意识的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凸显女性的痕迹,弗洛图(Louise von Flotow)归纳出三种重写策略:1.增补(supplementing);2.加前言或脚注;3.劫持(hijacking)。
2. 女性主义翻译误区:1)仅从译者的生理性别来判断译者翻译成果的优劣.“双性同体”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该理论给翻译界的印象似乎已经被定义为建构一种完全与传统父权制下的翻译完全对立的翻译理想,而女性译者可以成功地翻译男性作者的作品,而男性译者也可以成功地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31fb6f5f0e7cd18425369d.png)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背景
• 上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兴起,这次运动的目的旨在打破社会中 性别歧视、男性占主导,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二战的 发展,除了英国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外,此时兴起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 女性主义等主要一些流派。这场由知识女性发起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波及到了 政治、文化、文学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更推动了女性主义在学术领域 的发展。翻译研究者从中找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似点,认为翻译中存在严 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开始质疑暗含男性中心论的译论。由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应 运而生。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二)翻译目的 简言之,女性主义翻译目的是让语言为女性说话,使女性显现于语言 之中,延展女性的话语权。她们提倡通过操纵译文而彰显女性。魁北 克女性主义翻译者B.Godard(1990)公然提倡操纵—“女性主义译者 肯定其关键作用,以没完没了的反复阅读和反复写作为乐,炫耀她对 文本操纵的迹象。”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三)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传统译论将原作和译作看作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占主导地位,译作 是派生的,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女性主义翻译者认为,译文与原文 是平等互补的共生关系,译文与原文享有同等的地位。典型的说法是 译文是原文的后起生命(afterlife),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五)女性主义翻译实践 20 世纪上半叶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由女性翻译的。俄罗斯文学中的经 典著作最初主要是由女性翻译家嘎尔奈特翻译成英语的,她60 卷的翻 译著作包括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果戈理 的作品。德国的情况也相似,主要的文学著作也是由女性来翻译的。 此外,《很悲伤的老虎》(Tres Tristes Tigres)的译者、女性主义者勒 雯与作者安方特紧密合作,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作品。在自己的女 性主义项目中,勒雯对安方特德作品进行了改写、操纵和“叛逆”。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PPT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af1ad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1.png)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的忠实
忠实既不是针对作者也不是针对读者的,而是 对写作方案(writing project)而言的。作者和 译者都必须承认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双方合 力挖掘原文的意义,将其以全新的面貌在目的 语文化中创作出来,延续原作的生命力。 翻译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无限的文 本链和话语链中的意义的不断延伸。这样,翻 译就如同彰显了译者主体性的写作行为,是特 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的改写行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渊源 2.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突破性与局限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渊源
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运动 是如何产生的?
女性主义运动为什 么介入翻译研究的?
该书立足于北美翻译界, 探究了 20世纪后 30年代中,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文 化语境之下, 性别研究对翻译实践与翻译 理论的影响。
翻译的政治(翻译的实质)
女性主义运动 政治目的:男女平等
政治行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一开始就是一种具有鲜明政治意图的学术研究;女性译者从一开始 就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并未完全遵循世俗和传统对于译者的要求——忠实,而是通 过翻译这一媒介改变文本的原有意义,加入个人的政治宣言。(Flotow, 1997)
男性 女性
父权制的社会等级
写作 翻译
父权文化的文学等级
雪莉·西蒙(Sherry Simon)
雪莉·西蒙(Sherry Simon)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文化 专 家 , 执 教 于 加 拿 大 康 考 迪 亚 大 学 (Concordia University),任法语系教授。《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 份和 传播的政治 》(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1996)是她的 重要译学理论专著之一,也是西方第一本全面论述女性 主义视角下的翻译问题的学术性专著。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英语专业】女性主义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48c87c48d7c1c708a14543.png)
• 弗洛图总结了女性翻译家常用的三 种翻译策略: • 增补(supplementing) • 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 劫持 (hijacking)。
1.增补或者补偿
表现了译者主动介入文本的行 为,一般的翻译者也常使用,但 女性主义译者更注重于补偿原文 表述性别意义,如HuMan 中用大 写的M 指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 主义;《圣经》翻译中在呼语 Brothers的前面补上Sisters,即 属“增补” 。
• 为什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会如此 兴盛? • 为什么对传统翻译观造成了巨大 冲击与挑战呢?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本质又是什 么呢?
一、女性和翻译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
• 性别角度: • 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化中的 女性形象一直被扭曲被歧视。 可以说,在男女两性的阶层 中,女性一直是被动服从的, 是应该依附于男人,忠实于 男人的。
• 3、女性主义翻译打破传统的“作 者原文一译者译文”的两元对立模 式,认为译文是原文的后续的生命 (afterlife),和原文共生共荣。原文 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神话,译 文也不再是机械的摹仿和拷贝,而 是延伸了原作的生命,使它得以在 另一个语言文化空间中面对新的读 者群体,为原文开启了一个更加广 阔的,料想不到的存续空间。
• 翻译角度
• 长久以来,翻译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无论译者在传译的过程中多么努力接近 原文,与原文“等同”仍然是一种理想, 翻译由此被认为是必然存有缺陷,要么 不及要么则过。翻译与原文相比,地位 也一直处于第二等,是拷贝的拷贝,不似 的模仿。
• 联系: 翻译的这一处境与“女性”在 自身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形成了 某种同构。两者在各自的从属 等级秩序中历来居于弱势地位: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则低于 男人。翻译话语中的性别隐喻 更加促使女性与翻译结下了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共48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共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cc7ee264cc175527072208e7.png)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其他论文文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其他论文文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https://img.taocdn.com/s3/m/efd4228f4afe04a1b071def9.png)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精品源自生物科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风起云涌。
这场由知识女性发起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波及到了政治、文化、文学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更推动了女性主义在学术领域的发展。
翻译研究者从中找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似点,认为翻译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开始质疑暗含男性中心论的译论。
由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应运而生。
一、女性主义与翻译两千多年来,翻译领域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性别隐喻,如,把翻译比作“不忠的美人”。
翻译被置于与女性相同的地位。
原作对于再生产的译本所具有的等级上的权威与阳性和阴性的意象连接在了一起: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女性。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处于这种弱势地位是长期受父权压制的结果。
父权中心制统治下的翻译研究移植了社会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使翻译这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也被视为从属、派生的部分,进而被女性化和边缘化。
女性与翻译在共同的历史境遇上找到了相似点和类比的基础,从而引发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徐翠波,2011,p.60)。
二、理论主张女性主义和翻译都是对语言的一种批判性理解,当二者结合起来时,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的视角,它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其主要观点包括:(1)对传统翻译理论标准“忠实”的颠覆,强调叛逆 (2)重新界定译文与原作的关系,突显译者主体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作者/原作-译者/译文”的两元对立模式,提倡原作-译文的共生共荣。
这首先表现在翻译延伸了原作的生命,使得它得以在另一个语言文化空间中面对新的读者群体。
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译文是原作的后续的生命 (afterlife),译文为原作开启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提出“性别译者”(feminist translator)的概念,首先肯定了译者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对原文文本意义阐释过程中的不同,从而丰富了原文文本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译者的主体性并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女性主义理论ppt课件
![女性主义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cb30a552ea551811a68785.png)
专有名词
1. 性别分析:女性运用其经验、需要,及其关心的事进行了解与分析 ; 2. 性别歧视:对女性及其性别角色之刻板印象,导致其行为与态度上对女性之 差别待遇 ;
3. 异性恋主义:认为异性恋为优越与对的 ; 4. 女同志:女人性与情感上偏好女性 ;
专有名词
5. 女性物化:专注在女体与性感吸引视之为物体般 ;
1、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种类的压迫,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2、在两性关系上采取及其宽容的态度,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最求“性自由”的 观点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3、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 生理区别 4、仍旧以男性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 的价值
02 Part Two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女性主义三大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 主义女性主义
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
总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70年代以社会主义女性主 义为主;80年代全面保守回潮;90年代是各流派的综合。90年代,性别概 念出现危机,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
后现代女性主义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理论在法国首先兴起,1968年这一思潮出现在女性 主义之中。 1、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应当对我 们的社会合法性所建立的法则和原理作重新的审视。认为所有其他女性主 义理论都是以偏概全,没有一个单一的女性主义理论;反对二元,提倡多 元的模式。 2、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反对性别二分和性别不平衡;而且反对性别概 念本身,反对性别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
精神病理学治疗方法强调病理 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强调的是个人的病理而不是社 会情境。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https://img.taocdn.com/s3/m/374bdbcf7f1922791688e862.png)
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风起云涌。
这场由知识女性发起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波及到了政治、文化、文学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更推动了女性主义在学术领域的发展。
翻译研究者从中找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似点,认为翻译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开始质疑暗含男性中心论的译论。
由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应运而生。
一、女性主义与翻译两千多年来,翻译领域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性别隐喻,如,把翻译比作“不忠的美人”。
翻译被置于与女性相同的地位。
原作对于再生产的译本所具有的等级上的权威与阳性和阴性的意象连接在了一起: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女性。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处于这种弱势地位是长期受父权压制的结果。
父权中心制统治下的翻译研究移植了社会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使翻译这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也被视为从属、派生的部分,进而被女性化和边缘化。
女性与翻译在共同的历史境遇上找到了相似点和类比的基础,从而引发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徐翠波,2011,p.60)。
二、理论主张女性主义和翻译都是对语言的一种批判性理解,当二者结合起来时,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的视角,它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其主要观点包括:(1)对传统翻译理论标准“忠实”的颠覆,强调叛逆中外传统翻译理论一直把“忠实”视为翻译的根本准则之一。
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标准的核心就是“信”或“忠实”,译文必须忠实于原作,以原作/作者为中心,强调译文/译者对原作/作者的绝对忠实。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她们认为,语言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忠实”通常意味着剥夺女性的话语权(马丽娜, 2012, p.127)。
因此,在翻译中,她们要“妇弄”(woman handling)文本,对文本从女性视角、以女性的方法进行操纵,大胆实践自己的理论宗旨。
(2)重新界定译文与原作的关系,突显译者主体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作者/原作-译者/译文”的两元对立模式,提倡原作-译文的共生共荣。
女性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PPT精选文档53页PPT
![女性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PPT精选文档5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11b689e009581b6bd9ebbf.png)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2db362e58f5f61fb636661e.png)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女权运动对之后30年内的学术与文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权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普及和蔓延,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也是在同一时期,翻译研究逐渐被接纳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由此,文化间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和表达,以及通过翻译将这些表达植入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种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女性发展、研究女权运动的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背景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
(1)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
20世纪,席卷欧美并波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女性主义运动,使人们尤其是女性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父权性质,发现了性别不平等的现实,进而要求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
随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切入点,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并用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整个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突破一系列传统范畴和价值尺度,致力于揭示女性在历史、社会、文化中从属的根源,以达到发掘女性话语、重建文化研究新理论的目标。
她们认为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她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力求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在语言消除性别歧视之后,她们敏锐的视角很快延伸到翻译领域。
(2)女性与翻译隐喻2000多年来,中西文化中,女性形象一直被歪曲。
同样,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原作者、原文可比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译者、译文都被比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
翻译常被比喻为女性,而且比喻中常带有对女性的歧视。
德莱顿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的酒却属于别人。
巴托认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逾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删减。
法国的梅那日称一些不顾原文风格、随意增改原文的翻译为“不忠的美人”;随后贝尔特朗也说到,“翻译好比美人,美丽的不忠实,忠实的不美丽”。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8ecd59767f5acfa1c7cdb5.png)
用大写的 M 指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
《圣经》翻译中在呼语 Brothers 的前面补 上
Sisters,即属“增补”。
2.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写前言与注脚在弗洛图看来是女性主义翻译中的常规
操作,这一技巧包括解释原文的背景、作者的意图,勾
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凸显译者的
从而对女性作品或女性主义作品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阐释,所以应
该有女性来翻译这类作品。这种理论主张无疑也给翻译领域注入
了新的元素和角度。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
l)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 2)从语言上对原文本进行解构,消除男性主义中心。消除翻译研 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 3)分析翻译作品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的处理及其意识形态。
苏 姗 妮
·
德
·
洛
特
宾
尼
尔
·
哈
伍
德
Susanne·De·Lotbiniere · Harwood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激进派代表人
物,拒绝翻译男性作者作品,如若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也会将
其中的阳性词汇主观地改为女性主义词汇。代表作有《双语人》
The Body Bilingual.提出:“要使翻译实践深受女性主义意识的影
女人身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女性主义身份及其在意义
的创造中作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3.劫持(hijacking)
女性主义译者往往对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女性主义意 图的文本进行挪用。比如在原文采用全称阳性词的 地方,在译文中却变成了包含阳性和阴性一起的词。
如 hystory 从希腊语词根 hyst“子宫” +story 创造出
女性主义英文介绍课件
![女性主义英文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6102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7.png)
The Third Wave Feminism
(Post Modern Feminism)
The third wave of feminism(late 1980s-early 2000s), is seen as both a continuation 继续 and a response to the perceived 感知的 failures of the second wave.
Nowadays:Some now believe as of 2010, we are in a fourth wave of feminism.
Feminism in China
Feminism in China begu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as Chinese society re-evaluated traditional and Confucian values such as foot binding and gender segregation, and began to reject traditional gender ideas as hindering progress towards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1898 Hundred Days' Reform, reformers called for women's education and equality, and the end of foot binding. Female reformers formed the first Chinese women's society—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among Chinese Women (Nüxuehuao).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Dynasty, women's liberation became a goal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New Culture ter,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adopted women's liberation as one of its aims and promoted women's equality, especially regard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force.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progress in integrating women into the workfor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laimed to have successfully achieved women's liberation, and women's inequality was no longer seen as a problem.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PPT32页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PPT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a5cff52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6.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பைடு நூலகம்。——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女性主义ppt课件
![女性主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603403f90f76c660371aa0.png)
• The man is a wolf. • Sally is a block of ice.
Refer to male and female sexuality
• The man is a wolf at the the same level of instinctual behaviour as animal’s, and as little under control.
• Give jobs back to our menfolk. • “Give〞 presupposes: • 1.someone has the power to give jobs to people. • 2.Jobs can be taken from people and they can
you will need surgery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Metaphor
• Metapher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in the way that we structure our thought and words. When you use a metapher, you are drawing on a body of thoughts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which might in fact skew your anlysis of thinking of that particular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