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

科技风2021年4月电子信息DOP10.19392/ki.1671-7341.20211004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杨军1郭艳燕21.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2.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摘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为提升教学质量,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践,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自“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各行各业均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改造,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在“互联网+教育”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挑战中,摆着最前面的就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常用办公软件如PPT等的使用,已经无满足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深化,对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推动着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的教学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让很多未适应“互联网+”教学的教 师顿时感到在线教学的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必要性的分析,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总结经验,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1.1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做岀了总体部署,随之教育部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2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这些都促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1,$1.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只要会使用Word、Excel、PPT或网络教学平台就是信息化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便捷的资源共享
通过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方便地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 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提供
学生数据分析
数字化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 教学建议,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02 教育数字化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
02 教师专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培养,以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需求。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挑战应对
完善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可持 续发展。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
个性化学习路径
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 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时反馈与调整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反馈,使得教师可 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智能化辅助工具应用推广
01
智能教学系统
数字化技术可以构建智能教学系统,为教师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如
02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有力保障。
社会力量参与
03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中来,形
成了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推动的良好格局。
02
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挑战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01
02
03
知识半衰期缩短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 新速度加快,许多传统知 识在短时间内就可能过时 。
利用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评审书

xx县(区) xxx 学校Array
(教科所填写)
xx市教育科研
xxxx年度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利用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指南题号_ 三(5)
课题负责人________ __ xxx_____ _ 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 xx县xx镇中心小学__ ___ 课题完成期限(填1或2、3) 3 年填表日期 2016 年 10 月 18 日
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xx年9月制
填表说明
1.用计算机如实填写。
2.本表报送一式两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A4纸张,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课题类型:指的是重点攻关课题,规划课题,小课题三类。
5.工作单位:请填写单位全称;通讯地址:请详细填写。
6.本表所附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7.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能空挂名,并按承担研究任务的多少排序,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人员。
8.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xx年9月
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三、预期研究成果
四、课题设计论证(限2500字内)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限1500字内)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区)意见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利用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摘要:“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为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本文中,本人将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因为,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地理教学实施效果,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水平。
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进入到了“互联网+教育”阶段。
在此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了信息技术手段。
地理教师需要着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教育”驱动着地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所以,我们要把握此背景,采用适宜的方式,提升专业发展质量。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技术手段成为高中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新时期,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以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基础的,以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指导的。
所以,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建构现代化的地理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展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夯实地理基础,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提升地理学习能力,尤其认知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实现如此教学,首先需要地理教师发展信息素养,学会用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资源,同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应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直观明了地展现给学生们,满足学生们的地理学习需求,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是“互联网+教育”为高中地理教师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同时也为高中地理教师指出了专业发展方向。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人类迈着坚实的步伐进入 21 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主导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尤其是它们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我国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变革。
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形成,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奋斗在我国基础教育一线的广大基层教师,利用“互联网+ 教育”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开展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更新和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有效推进基层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教师专业成长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 的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生活。
那么对于中国教育领域,那就是“互联网+”促进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手段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教育发展生态。
那么在这场变革中,教师的角色可谓是举足轻重,所以应积极思考“互联网+”时代给教育所带来的变革,新环境下教师如何适应“互联网+”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快速地成长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适应、掌握新的教育技能,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并深切体会到这种变革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不要被改革的大潮所湮没。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研究互联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一、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对自身教学和行为有了新的认识,让教师学习到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思想,专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和理念,更让教师把教育着眼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眼光变的具有前瞻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必将发生质的变化。
“互联网 ”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如今商业、公共服务、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以及知识的获取和再生,都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了“系统升级”,教育也不例外。
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构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专业发展路径。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如何思考与行动?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解构师道,顺应数字时代学生的内在需求当下的学生从出生起就被置于一个高度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成长环境中。
手机、平板电脑等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不再只是好玩的娱乐工具,而且还拓展到互联网的所有功能领域以及认知学习。
越来越多的学生被互联网所“俘获”,成为“低头一族”,忙着刷微博、看微信、聊QQ……面对这样的数字时代的学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内涵也开始瓦解。
从传道上来说,在“网络江湖”多元化价值观的大环境下,教师传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独一无二的土壤不存在了。
虽然不能说“三观”尽毁,但那种绝对真理状态的“道”确实再难经由教师的教育而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
更重要的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身的“三观”本就不是铁板一块,也在受到各种潜在、显在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冲击、重构,那如何能将传统意义上那种至高无上、绝对真理式的“道”传授给学生呢?从授业上来说,学生未来用于职场的知识、经验,也不再由教师唯一传授,甚至由于教材安排的滞后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知识组合与再生成的欠缺性,教师的授业价值大受挑战。
由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产业革命浪潮使得社会实践的土壤瞬息万变,这些现实及未来的职场生态,为人们提供了未经学校职场教育就能轻松获得的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契机。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大部分出自正统学校的毕业生正面临或经历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接受教育越多的人给接受教育不多的人打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不仅提醒了社会,也提醒了教师,应该改变态度来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
从解惑上来说,人生的许多困顿、困扰、困惑,真的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百分之百正确的解答吗?答案是未必。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渗进到各个角落,而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教学形式面临着的巨大挑战。
如此一来,在教师面前出现了一道比较困难的题目,就是怎样才能让专业符合“互联网+教育”?并且如何让专业在其中可以更好的发展?为此,针对教师来讲,就必须让教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自身所拥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全方面的改进改善。
该文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路径前言我国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与前进,所以在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需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前进的。
因为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教学中的各种要求,同时可以让教师专业性能中的优势施展出来,然后去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但是,基于各方面的要求会有一定的限制,为此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所需的要求,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
为了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或许“互联网+教育”会为其提供帮助。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将教师当作专业人员,在其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专业的训练,和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的获得新的教育知识技能从而完善和发展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思维等方面。
在“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在数量上持续猛增,并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升级也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转变。
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将信息技术这一元素纳入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当中已是时代所需,这一技术既是教师专业发展所要学习的其中一项内容,也是能够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发展下,教师要将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和通识知识的能力持续地进行提升,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深思,将专业的成长和发展目标完成。
为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深思,提升信息素养、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热点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研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探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种学术资料、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1. 电子图书馆和学术搜索引擎:利用各大高校的电子图书馆,通过学术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
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可以找到大量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等资源,从而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学术交流平台:加入学术交流平台或者教育专业的专业交流群,与同行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讨论、分享,了解同行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想,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3. 教育资源网站:还可以利用一些教育资源网站,如教学视频网站、在线课程平台等,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从而对自己的研究主题有更直观的了解。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大大扩展自己的研究资料来源,提升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从而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二、参与专业培训和研修除了利用互联网资源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专业培训和研修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不仅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还可以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从而更好地拓展和提升自己的研究技能。
1.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定期参与各种教育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想,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深度。
2. 参与学术论坛和讲座:关注各种学术论坛和讲座,了解一些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专家学者的面对面交流,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思考且行且思湖北教育·2019-10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师专业发展依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过去传统、单一的现实生态演变成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混合生态。
互联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并打破了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藩篱,为教师成长与学校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了系列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资源与新体系。
一、新理念从教师职业属性来看,教研(研)、培训(训)、教学(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教师教研与培训分离,培训与教学分离,造成了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乏力。
因此,立足“互联网+”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研训用”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倡导将教师的教研(研)、培训(训)、教学(用)相结合,使三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其中,“训”是教师学习和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外界对教师专业发展施加影响的最能动要素;“用”是“训”的目的,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为教师培训及研修提供典型案例、实践应用,并最终检验培训的效果;“研”是“训”的主导方法,教师培训不能只是“专家讲授学员听”,应让学员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研修活动中,教师学习的动机最强,参与度最高,效果最佳。
除“研训用”一体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外,教师学习还应更加注重“做中学”,在实践中更深刻地领悟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加注重“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不断总结经验与问题,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更加注重“合作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实现团队共同进步;更加注重“深层次问题”,跳出简单的知识、技能学习,从人格特质、驱动力、自我定位、价值观等层面加强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增强投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新模式“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移动学习平台或者直播平台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便利、灵活,且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迅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教育的背景和带来的挑战,随后阐述了教师在研究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提出了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研究视野、参与在线学习和研讨、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提升研究能力、开展跨学科合作以及建立专业化社群共同研究等方法和策略。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研究,提升研究水平。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教师提升研究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教师研究能力, 方法与策略, 互联网资源, 在线学习, 数据分析工具, 跨学科合作, 专业化社群, 提升能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逐渐颠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如何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其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开拓研究视野,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和研讨,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提升研究效率,加强跨学科合作,建立专业化社群共同研究,以应对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围绕以上几点展开讨论,提出一些方法与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升研究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问题阐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研究资源。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们在提升自身研究能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参与在线学习和研讨,以及如何与不同领域的教师展开跨学科合作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构建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培养模型构建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杨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弥补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力抓手。
文章以新媒体、新技术(智能手机等)为技术支撑,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九种子能力和影响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五要素,并使用理论演绎法构建了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培养模型。
基于模型设计开展“互联网+”智能手机环境下的码课教学实验,验证了模型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趋同发展的有效性。
同时,设计了便于操作的教学流程,并在更新流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二次修订,引入指数思维打造升级版的教师TAECD 培养模型,为后续研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案例与经验。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指数型趋同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杨滨(1978—),男,甘肃陇南人。
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研究。
E-mail:yangtt@sina.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指数思维引领下的智慧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CA190080)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教育需要的重要因素。
横向比较,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平衡尤为突出;纵向分析,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全面,有待提高。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结合新媒体、新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迫切需求,也是弥补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力抓手。
因此,需要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优势,突破时空限制,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类似生物进化中的趋同进化环境[1],使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中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优势互补;营造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教学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趋同培养;创新教师工作与学习方式,激发教改创新热情,使教师能够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研究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更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围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展开讨论。
一、了解互联网+教育的最新动态互联网+教育正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它不仅改变着教育的传统模式,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数据来源。
要想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需要了解互联网+教育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互联网+教育的最新信息,如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关注教育咨询网站等,从而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研究观点、方法和成果。
二、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项目教育研究项目是教师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的教育研究项目,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来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和加入相关的教育研究团队,与更多有相同研究兴趣的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三、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育研究互联网资源是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大量的教育研究文献、数据和案例,从而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互联网还提供了各种在线学术平台和教育研究工具,例如学术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教育研究论坛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和工具进行教育研究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升研究能力。
四、参加教育研究培训和交流活动为了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术机构经常举办各类教育研究培训和交流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获取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教育研究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与其他教育研究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不断开拓自己的研究视野。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学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学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出现了这样一股热潮,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体制内优秀教师纷纷辞职,跻身于热门的“互联网+”教育行业。
在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独立教师”之潮迅猛来袭,是由“互联网+”的科技发展、终身学习的社会背景以及教师自专业独立意识形态的属性共同决定的。
本文从“互联网+”教育现状、终身学习的社会背景和独立教师现状这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对独立教师职业的出现进行全面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终身教育独立教师“互联网+”、微课、慕课到现在所谓的慕特(MOOT)等教育界网络新词汇的出现,以及我们终身学习型社会体系的构建,预示我们的教育正在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的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职业——“独立教师”,也许它可以不称作为“独立教师”这个名词,可能是另一个名词,但是这种形态的事物会必然降生。
独立教师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研究主要将其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终身教育的社会背景相关联加以探究。
一、“互联网+”的教育现状1. 教育资源特点:信息新,量丰富;资源开放,获取便捷。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了教育的新面貌,教育沿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搜索并观看到任何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
教育资源的丰富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面对如此海量的教育资源,学习者应该找准定位,精确的获取所需。
2. 教师角色的特点:指导者。
在“互联网+” 新时代背景师生关系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传递向注重知识获取的引导,更加注重学生信息知识筛选、辨别与创造。
教师同时也就演变成了学习者的指导者。
信息时代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然而这个空间的塑造则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这种合作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课堂班级授课制的模式,我们需要教师独立于体制下的常规师生关系,让教师能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当中与学生共同探索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方法。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走向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走向目前,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逐渐现代化。
在此基础上,在线教师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而其潜在危机也在不断加剧……面对全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教师这个职业正被赋予新的要求.教师传统的“内容知识+教学知识”的二元知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技术知识将成为新的要素,并与“内容知识+教学知识"日益融合,构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知识框架。
那么,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将会是怎样的呢?一、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并伴随其整个教学生涯的一项重要技能。
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支撑教师对其教与学的资源、成果和经验进行体系化梳理及提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形成伴随其教学生涯且动态积淀、更新的知识库,提升教师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网络研修共同体,让个体连接群体智慧。
教师作为职业,拥有数量庞大的群体,但具体到个人,却往往缺乏与群体尤其是与其中最优秀个体进行有效互动和协同的通道,难以便捷连接和充分共享教师群体智慧。
因此,学校应积极构建名师网络工作室,广泛而活跃地开展话题研讨、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炼,形成以名师为中心的多层次网络研修共同体.让教师与教师之间打通互联共享资源的通道,享受不同教师的智慧和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三、在线开放课程,提升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开放课程不仅是单向传递,在将课程发布的同时,评价、反馈、建议与交流亦随之而来,促使并支持课程发布者更新内容、修正观点、优化设计,课程由此也被注入新的生命力。
依托速课网的移动教学应用工具平台,已经汇聚了全国名校名师和一线骨干教师优质课程上万门、微课程及课件资源150万余个,为教师挖掘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课件资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基于录播的自诊式教学观察,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录播教室日益普及的今天,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录播教室的自诊式教学观察,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完成2次录播教学观察,基于可见的、真实的教学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磨炼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专题讲座ppt课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教学方 法的转变
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做好备课工作,每节课开
始前带领学生复习一下知识重点,当然,最重要 的还是课堂内容。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可以尽量 设计得幽默风趣一些,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一 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时间,带领学生多参与知 识的生成过程,并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实验操作 相结合。
1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下的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教 学方法的转变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下的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观念落后,面 对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 不足,无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语 言学、语言心理学、语言教育理论等相关知识进 行搜索,然后认真学习与总结,以便能够更好地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等,从而更好地进行富有 针对性的教学。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之下, 教师要积极地对专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分 析原因,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帮助 教师更好地促进科目专业的发展。
谢谢指教!
8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摘要:“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技能培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直接影响了不同课程教学的实际质量。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工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所以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在校本研修的理念之下,学校必须要重视对不同学科教师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探究学习这种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立足于这样的核心观点,首先呢,就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然后分析围绕学校需求和教学方针的发展来探究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一)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互联网+背景下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教师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技能,确保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能够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合理运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教学渠道,不断引导学生接触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然而通过观察大部分学校对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工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在具体发展过程当中会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断提升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水平。
但是有些学校就没有考虑到如何对教师的互联网应用能力进行综合培养,通常是以教师个人转化为途径的。
从这一方面来看,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优化[1]。
(二)传统教学的影响仍然比较深远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体系当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是绝对不对等的。
绝大部分的教师在课程教学工作里总是立足于核心地位,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他们会直接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计划,没有完全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作者:贾亚朝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互联网+是在素质教育以及互联网发展工作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文章针对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目的是探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当下,互联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最为先进的教育手段。
互联网+教育主要是借助互联网作为教育工作的载体,转变传统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切实将互联网融入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是教育工作发展的转型。
如何努力克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挑战,促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教师发展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含义互联网+教育是传统教育行业和互联网之间的紧密融合与衔接。
互联网+教育一经提出,我国政府便对互联网+教育进行了肯定[1]。
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的当下,教育行业也应积极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全面促进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2015年是互联网+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互联网+教育正式开展的元年。
马化腾在《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明确表述了互联网+的内涵,并且提出了“互联网+可以融会贯通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的倡议。
互联网的便捷性、快速性及平等性,能有效打破社会、经济的束缚,使社会中的每个行业、每个人都能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1.互联网+教育顺应了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素质教育工作也在全面开展,人才是当今社会中最为紧缺的资源,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开展中最为重要的培养内容。
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时代的进步与发展[2]。
互联网+教育不仅能够借助互联网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地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向自主学习的层面,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可以说,互联网+教育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切实展现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2.互联网+教育秉承了互联网的优点互联网的优势是传输速度快、使用方式灵活、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内容众多。
互联网+教育由于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展现教学工作的多元化。
当前,教学工作中广泛运用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都是依托互联网的手段积极开展的教学形式。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课堂已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
互联网+教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依托互联网,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教学的优势。
3.互联网+教育使用范围广泛就当前我国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传统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手段转变是教育工作必然出现的重要转变[3]。
在互联网的积极推动下,互联网+教育能够为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互联网+教育工作涉及的教学内容多、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最新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手段,让课堂外的资源被整合到课堂内,便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学习计划,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是依托大数据的形式和手段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还会涉及学校的决策问题。
利用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能够将集成大数据进行挖掘,针对教育市场趋势以及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统筹,为教育事业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
互联网+教育平台使用的范围相对广泛,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不同层次人们的共同需求。
互联网+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1.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教师必须迅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掌握新型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传统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撼动,使得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思想的变化,寻求新型的教学模式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需求[4]。
此外,教育行业本身的竞争非常激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掌握信息资源者便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相比之下,年轻教师比老教师在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层面上更加具有优势,这便使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无所适从。
很多教师在多年执教生涯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也已经基本固定了自身的授课形式。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会融入大量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等资源,对很多老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起到了巨大的撼动作用,教师从传统教学到互联网+教学的转变较为困难。
2.大数据网络掌握面临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拓展层面都在不断增大。
教师在开展互联网+教学时,在查找教学资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包罗万象的教学资料中进行筛选,这便对教师的信息筛选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当前社会很多企业与部门都积极进行了信息化发展。
而信息化发展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内容便是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5]。
教师常年站在讲台上,甚至是自主空闲的时间都非常少,这使得很多教师难以全面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信息素养相对较低。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教学,必须具备信息查找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信息编辑能力、信息再造能力、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等。
然而,就当前我国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水平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想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能、具备深厚的信息素养,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统筹能力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树立终身合作观念,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践行终身合作的原则。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很多信息发展速度飞快,我们学习的知识往往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也非常广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时刻保持自身的与时俱进。
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网络、书籍等载体,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满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自身水平的要求。
此外,还可通过在学校、地区之间开展“教师知识学习探究大会”等形式,各抒己见,将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学经验进行补充和扩展。
互联网+教育背景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传授途径,为了保障课堂知识的丰富,满足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应学会自我反思,及时针对课堂授课、教师自主学习等内容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构建出“互联网+教育背景知识更新宝库”,用知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2.强化网络技术,形成专业信息素养互联网+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信息素养的相对薄弱。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的网络技术,增强自身信息素养,才能够满足互联网+教育的实际需求。
各个教育机构必须重视教师“计算机继续教育”的作用,建立统一、完善的计算机继续教育机制,让广大教师能够在统一的情况下,系统、全面地学习新型的网络技术,保障教师网络技能、网络水平的进步。
首先,学校应严格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使学校整体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6]。
为了配合广大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必须打造一个专业的计算机继续教育服务团队,保障教师计算机技术学习的效率;其次,学校必须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发展环节。
学校应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制定出有效的奖惩机制,使广大教师燃起网络课程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研究的热情;最后,在经济上保障互联网+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应积极向政府、上级单位申请关于“互联网+教育”基金,不断完善学校自身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切实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创新、高效地开展互联网+教育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强教师信息处理能力,养成数据意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学会利用大数据及时处理教学信息、科研信息。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效处理互联网信息可有效增强教学水平,提升广大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要增强自身的信息处理敏锐力,养成数据意识。
首先,教师必须学会快速筛选信息,对信息数据产生敏锐力和判断力,并在日常教学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筛选速度,强化自身的数据判断意识;其次,增强教师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层出不穷。
为了增强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学校需要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使广大教师学会使用软件来进行大数据的处理。
明确掌握数据挖掘、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数据融合等多种数据处理手段,积极给予教师激励,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发展的主流趋势。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能够继承互联网的优势,转变传统教学工作固化的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工作发展的同时,广泛覆盖,为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为广大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想要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合作观念,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地学习互联网技术,树立起自身特有的信息素养,强化自身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适应当前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1]孙宽宁:《“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第16-17页。
[2]崔俊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探》,《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1期,第136-139页。
[3]李文玲:《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第18期,第195页。
[4]覃幼莲:《“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构模式和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7期,第128-131页。
[5]李翠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理论研究综述》,《陕西教育》(高教)2008年第3期,第28-29页。
[6]康瀚月、孙雪菲:《“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