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政治格局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e2d41b11a37f111f1855b4c.png)
Ⅰ必修部分
专题五
(2)“冷战”的影响
①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 又一次紧张(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 争)。但由于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 界大战的爆发。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
④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概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经济大国。
( )
(3)影响: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Ⅰ必修部分
专题五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国家。 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 作。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
Ⅰ必修部分
专题五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Ⅰ必修部分
专题五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Ⅰ必修部分
中均能体现,故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 A [规律] 点。 热点问题、周年大事是高考命题所关注的重
( )
Ⅰ必修部分
专题五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大为增强。
(3)影响:西欧国家加强经济联合,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最新--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精品推荐
![最新--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精品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f272222376baf1ffd4fad03.png)
A
B
C
D
(2014年中考)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他们在工业生 产方而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工业均势方 面所发生的变化。 世界工业平衡变化表 时间与排名 1 2 3 4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1980年 美国 日本 苏联 德国 2050年 A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一中,1860-1900年欧洲各弧国排序发生了什 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人类哪次重大灾难的 发生?(2分)
世界大战的爆发。(1分)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为什 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1分)
【打出的和平】 (4) 所运用的历史知识或史实能说明论点,1分;理由充分, 材料三 2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 表述清晰, 分。 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 例如: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 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分)中国是 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 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爱好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壮大了。( 2分) (3) 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 又如: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多 极化有利于构建世界持久和平;( 1分)中华民族伟大复 (3)抗美援朝战争。(1分) 兴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 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3分)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4d48b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3.png)
历史中的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一、世界大战的背景与爆发自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政治格局一直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探讨历史中的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与民族矛盾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是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
它源于欧洲列强之间的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矛盾的加深。
在这场战争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中央同盟国)与英法俄(协约国)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都解体,多个新兴国家相继独立。
此外,凡尔赛体系作为对战胜国的惩罚力度,导致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出现新的紊乱。
二、战后世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 凡尔赛体系与民族主义浪潮凡尔赛体系的出现引发了德国的不满和复仇情绪。
对于德国来说,凡尔赛体系是对它的一种耻辱惩罚。
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绪为纳粹党的崛起扫清了道路。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之后,实施了一系列侵略政策,意图重建德意志帝国。
2. 航空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二战之前,航空和军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技术的创新为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军事优势,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诸如坦克、飞机和军舰等新型武器,使得战争的规模和残酷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1. 各大联盟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主要的军事联盟分别是同盟国和轴心国。
同盟国由英国、美国和苏联为首,轴心国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首。
这两个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和经济斗争。
战争结束后,冷战的开始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的分裂。
东欧、中东和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和苏联等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也成为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因素。
2. 联合国的建立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合作的理念,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
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a6040f1551810a6f524868c.png)
美国称霸世界,力图建立单极世界,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挑战。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3)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 化趋势加快。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 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 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 、“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 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 与下列哪一文献密切相关?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3.某校历史小组准备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图片展”,不应选用以下哪幅图片 A.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日本代表签署投降
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8、两极格局: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冷战政策 概念演进:
杜鲁门 主义出台
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
二战 结束
马歇 尔计 划提 出
北 约 成 立
美苏 争霸 开始
两极 格局 形成
美苏冷战结 美苏争霸束 两极格局
实质
是英、法等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实行 绥靖政策的体现,是绥靖政策到达顶峰 的标志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1 德国闪击波兰,英 开始标志:法对德宣战 初期战事: 1940·5 德国进攻法国,法国投降;
扩大:
进一步扩大:
1940·7始进攻英国,不列颠空战 (丘吉尔首相号召抵抗 ) 1941·6 德国偷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斯大林领导抵抗)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五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五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36acd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7.png)
表现 经济 (2)《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 体系下的
户开放”等目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和 中国
资本输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特征
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提供大 美苏两极
量援助 格局下的
表现 经济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 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 年 7 月—1918 年 11 月 1939 年 9 月—1945 年 9 月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 爆发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 年世界经济 原因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危机使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导火索)
(4)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 美苏两极
略守势,主动寻求改善中美关系。1972 年,尼 格局下的 表现 外交
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 中国
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了美苏冷战对峙事态
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 势下的
中国
在多极化趋势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 特征
为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7 月底,战事已持续了近五个月。在战争初期双方虽开展了
数轮谈判,但均坚持各自立场不愿做出妥协,实现和平的时
机尚未到来。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既要面对战事本身引发的 俄乌战争 短期政治、经济和安全震荡,还可能被迫迎来俄乌战争对世 漫画 界格局、国际秩序、全球治理的深层改造。我们现在已经能
够清晰地认知到,整个世界的秩序已经随着俄军的坦克开过
角度二:措施类 2.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b4c7ff264b73f242336c5fcc.png)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1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形成------确立对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2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形成-----确立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3 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4 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5 雅尔塔会议-----协调行动决定成立联合国通过前面四个材料,你知道当今世界威胁和平安全的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来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坚决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在困难面前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发展和平力量制止战争的爆发。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4)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一粒火星”;(5)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6)最残酷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7)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8)影响: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例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1)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后果:它们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割世界,从而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即同盟国和协约国。
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题十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题十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2058603be87101f69e31955f.png)
课题十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日本的崛起(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结束(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7cb1cce2f0066f433224c.png)
端;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 民族牺牲;台湾回到祖国怀
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使中国回 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兴的转折点;中国的国际地
局面;“一战”中爆发十月革命,给中
位大大提高
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发动战争,违背和平潮流,会自取灭 亡;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防止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厦门举行。各 国专家认为,此次会晤将有力推动金砖机制在第二 个金色10年的发展。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 金砖精神指引下,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巨大发展潜 力的金砖机制将继续向纵深发展,必将为全球治理 贡献更大力量。(考点链接:和平与发展、世界多 极化)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时政链接
2017年8月6日,日本广岛市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原子 弹爆炸72周年纪念活动,首相安倍晋三出席纪念仪式。安 倍在当天纪念仪式上的讲话中仍未提及广岛和长崎原子弹 爆炸的历史背景。就在安倍讲话的同时,会场附近的抗议 者仍在高呼反对口号。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百名民众当天 聚集在活动现场附近抗议,并要求安倍下台。(考点链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时政链接
专题综述
知识整合
专题五丨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7年以来,美国军舰在南海海域连续发生多起事故,“尚 普兰号”2月8日进入南海,5月9日在韩国与渔船相撞;“菲 茨杰拉德号”3月28号进入南海,6月17日与菲律宾商船相撞 (死7人);“斯特塞姆号”7月2日进入南海,8月1日在南海丢 1人;“麦凯恩号”8月10日进入南海,8月21日在新加坡与商 船相撞(失踪10人)。(考点链接:霸权主义、世界多极化)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9a91b865ce0508763213f7.png)
表 世界贸 英文缩写: WTO
现 易组织 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世界 经济
格局 的影
“全 响 球化”
中国经 济发挥 的作用
理解影 响
(1)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 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发展中 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
影响: 命无数的财产被毁;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
程;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二战胜 利的原 因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2)反法西斯国家人力物力都大大超过法西斯国家 (3)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广泛
雅 参加 美国(罗斯福 )、 英国(丘吉尔)、苏联
尔 国首 ( 斯大林 )
塔脑
会 地点 苏联的雅尔塔
议
内容
(1)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 行 军事占领 ,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 联合国 ;
(3) 苏联 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
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3)对中国既是 机遇 ,也是 挑战
出现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发展”;
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冷战格局; 当今:
“一超多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精品PPT课件
![专题-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151a1c1c708a1294a4458.png)
用 某校九年级(2)班小鹏同学,对所学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 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 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等特点 ②英国、法国没有遭受到经济危机 的打击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 济危机的根源 ④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苏联 的政治危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进一步扩大:
1941·12·7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次日,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展
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 国家宣言》
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 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雅尔塔会议
导火线:萨欧洲拉“热火窝药事桶件”()争夺焦点:巴尔干—— 爆发:1914·7,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主要战役:1916,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深重灾难;
客观上推动科技的发展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一战后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
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两极格局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未来政治格局的趋势:多极化
凡尔赛-
两极格局
华盛顿体系
“一超多强” 多极化
的局面
趋势
一战后
二战后
苏联解体
2、“一超多强”:
学
“一超”是指美国,
“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
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4、《九国公约》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探究五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探究五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e0020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4.png)
(1)1935 年,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实施普遍兵役制; 1936 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9 年 3 月,吞并奥地 凡尔 利;1939 年 3 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 年 9 月,突袭 赛— 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华盛 瓦解 (2)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 年,发动七七事 顿体 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 系 年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 彻底崩溃
但没有参 制裁侵略,政治性
世界秩序的工具,二战
加,英法主 维护和平 的世界
全面爆发后打破并解
导
组织
散
五大常任 维护世界
联合 1945 年
国
理事国与 全球大部 分国家和
和平与安 影响最 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 全,促进国 大的国 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至 际友好合 际组织 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区 作
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
角度二:原因类 2.两极格局下为什么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
武。 (2)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对法西斯
残余势力也进行了处置。
(3)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4)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5)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亚非拉国家 的崛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第二次世界 大战更使西欧元气大伤。尽管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英、法、 西德等国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就单个的力量而言,他们无论 如何也无法与强大的美国相抗衡。再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 实际上陷入了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对抗之中。当时的美国从其全球 战略利益出发,也要求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并以此作为它对西欧战后重 建进行援助的前提条件。
专题六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六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559f5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8.png)
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德国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5月,德国签署 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 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
中国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加入协约国一方,取得 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抗日战场,成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 议。
国际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成立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成立联合国。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重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给交战各国带来深重灾 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 西斯联盟。
选择题
主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年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国天下无敌的神华;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攻克柏林战役----德国投降。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 劫,影响了世界历史的 发展进程。
胜利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建立国际反 法西斯同盟,是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战争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 奸;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 共同迎接人类面对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国与国之间应该平 等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专题10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课件
![专题10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b4067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e.png)
国、俄国建立的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同盟 B.法西斯同盟 C.三国协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
C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中考链接
3.(2022·辽宁抚顺·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
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西斯联盟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12国成立了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 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表现为“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国家的 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意识形 态上的相互攻击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一、两次世界大战
图示重点
两次世界大战
反映史实:图一反映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与英国 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以它们 为核心分别形成了三国同盟与 三国协约。
反映史实:图二是第一 反映史实:图三
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主导国(经济体)
英、法、美
美,苏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
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解体
影响
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 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但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
西亚、非洲以及东亚和太平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也防止 界,但受到欧盟、日本、中国、俄罗
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战役, 反映的是1941年12
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
![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3987d849649b6648d747c1.png)
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本世纪上半期内,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在政治格局上与20世纪以前的许多次战争相比有许多特点。
(一)世界大战是对殖民地瓜分结束后矛盾发展的产物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世界不再是彼此隔离与孤立,而是开始走上相互联系的时代。
但是,这种相互联系是通过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通过它们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剥削、垄断;政治压迫、控制、统治;军事屠杀、征服、镇压而获得的。
这一过程从15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才完成,从拉丁美洲到非洲、亚洲广大地区被作为殖民地基本上瓜分完毕。
在此期间,伴随着欧洲掌握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的更替的是,商业资本向手工业资本,最后向工业资本的转移。
在地域的变化上,例如,开始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后来是莱茵河口的荷兰,最后是欧洲大陆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国。
这一过程中,经济、政治、军事的斗争纠合在一起。
斗争往往是由军事来决定结局的,也就是说依靠战争来决定的。
在战争中,有帝国主义向殖民地发动战争,有各帝国主义之间为殖民地而在殖民地土地上进行的战争,还有各帝国主义之间为殖民地而在欧洲大陆上展开的战争。
比较起来,后一种战争特别重要,霸主的兴衰往往是通过它来实现的。
然而,这种战争由于矛盾多,情况复杂,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往往是好多国家纠合在一起,成为多国战争。
因此,两次世界大战也是这一过程中,同样是为扩展自身,争夺领土,控制殖民地,以及争当霸主而进行的战争。
这一点与过去相比可以说是共性。
但是,也有许多与前不同的特性。
首先,因为殖民地在世界已瓜分完毕,各有其主。
但在瓜分所得中,有多,有少,有肥,有瘦。
另外,在工业化过程中,原来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独占魁首,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德、法、俄、日……跟了上来,不但逐渐抢了原来英国的份额,而且有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在经济上不但接近英国,甚至超过英国。
这种不平衡发展是客观存在。
老牌的英、法、俄获得大片殖民地与领土,美国不但在向西部发展过程中获得大片领土,而且借“门罗主义”,掌握着拉丁美洲,打败西班牙又抢到些殖民地,而德、意等则感到自己所得份额太少,遂导致一战的爆发。
专题五_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
![专题五_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bba3b46de2bd960590c67795.png)
后—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华
~华
盛顿体系
二 盛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战顿
前体 系
作用
(1)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 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2)华盛顿会议确立 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凡 一尔 战赛 后— ~华 二盛 战顿 前体
以轴心国失败告终
重要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联合国(1945)
影响
(1)第一次世界 大战给各国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3 000多万人;(2)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 格局,使社会主义 革命兴起。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 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削弱了除美国 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有利于 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促 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推动了人类文 明的进步;(3)对联合国成立的影响:吸 取二战教训,成立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 与安全。
转折 点 性质
结束 标志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正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在投降 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 书上签字,标志着二战结束 一战结束
首页
目录
尾页
名称
线索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放性设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果 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首页
目录
尾页
二、美苏两极格局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二 战 后~
美 苏 两 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1)经济实力在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
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
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专题
两次世界大战及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首页
目录
尾页
专题概述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凡尔赛局
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 局面,呈多 极化趋势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线战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4. 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演变历程,结合所学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1)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 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2)华盛顿会议确立 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 下去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 《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 普遍义务兵役制;(3)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 利;(4)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5)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 体系彻底崩溃
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 没有形成
在世界格局中,中国成为牵制美国称 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2)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 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 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
首页
目录
尾页
开放性设问线索梳理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939年9月~1945年9月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直接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如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 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 家展开激烈争夺,同盟国和协 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直接原因:1929~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世 界大战欧、亚策源地的形 成;催化剂:西方大国的 绥靖政策
目录
尾页
3. 如何正确线索梳处理 理地开放区性设问冲突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一切威胁世界和平的势 力作斗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加强国际合作,放弃对抗,走向对话,通过和平方式 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互信、互利、平等的新安全观,通过 平等谈判和平解决争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 作谋求共同安全。 (3)积极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 面的重要作用。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2. 中国应如何应对政治格局的变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 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在联合国 的作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首页
(1)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 华沙条约组织先后建立,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 局形成;(2)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 极格局随之终结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三、“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 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飞机、坦克、远 程大炮、毒气弹
航空母舰、原子弹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线索二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 赛和约》及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 系;(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华 盛顿体系
萨拉热窝事件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 塞尔维亚宣战
同盟国和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 对德宣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
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 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正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在投降 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 书上签字,标志着二战结束 一战结束
开放性设问
1. 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②中国综合国力不 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中国获得经济建设有 利的外部环境;④科技不断进步;⑤中国加入了世界 贸易组织等。
(2)面临的挑战:
①落后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体制;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旧秩序;③经济全球化使广大中小企业遭受冲击; ④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⑤祖国统一 进程仍面临着一定障碍等。
首页
目录
尾页
二、美苏两极格局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 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 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深深打上 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 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首页
目录
尾页
线索梳理
开放性设问
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以轴心国失败告终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国际联盟(1920)
联合国(1945)
(1)第一次世界 大战给各国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3 000多万人;(2)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 格局,使社会主义 革命兴起。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 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削弱了除美国 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有利于 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促 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推动了人类文 明的进步;(3)对联合国成立的影响:吸 取二战教训,成立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 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