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滑塌事故分析

合集下载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05年5月26日,××单位负责电站进水塔混凝土施工的××协作队的6名施工工人,正在330m高程的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员张某某突然听到施工作业面上方边坡平台(高程370m)的一名放料人员在大喊“石头塌方了,快跑”,张某某听到后意识到危险,便立即向正在砼仓内施工的6名工人大声呼喊,并用手向他们比划有塌方迹象,示意工人赶紧撤离,就在工人撤离的时候,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高程的边坡局部发生瞬间滑坡,约200立方米的土石滚落到进水塔1#机基础砼仓内。

土石滚落1-2分钟后,分局的现场安全员梁某某和郝某某、协作队的现场安全员张某某在确定再无塌方迹象的情况下,迅速到砼仓内查看伤亡情况并组织施救,发现6名施工工人中有2人已经被当场砸死,2人受伤,2人安全撤离。

于是他们迅速电话上报分局领导及建设公司、质安部等相关领导。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了事故现场,组织人员立即将2名伤员送往当地镇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分局又通知派出所、监理、设计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警戒、保护现场。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滑坡地段地质结构状况差。

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的高程的边坡地段基岩是灰岩,偶含灰白、灰黑色燧石结核。

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灰质页岩,夹有少量炭质页岩及劣质岩线,中部为深灰色泥质灰岩,钙质灰岩层。

(2)存在着诱发山体塌方外在的非人为干扰因素。

进入5月以来,大多为少晴多雨天气,最高降雨量为17.8mm。

该地段由于受连续不断降雨的影响,大量积水灌入高边坡土层和岩层之中,导致岩层中泥土发生膨胀使外层岩石移位,使移位后的外层岩石稳定性不够而发生滑坡。

同时,滑坡地段与施工现场上下垂直距离高达60多米,信息传送不便,从而导致了瞬间无法避免的事故发生。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0年8月27日凌晨3点左右,七公司施工项目在墩也—郝家坪输油管道第五标段第八桩位置,陈飞作业组在位置进行一条φ114管道过路碰头施工。

此处施工是管道过路工程,上下山路车辆必经之地,所以需要在深夜车流量不大的情况下破路施工。

事发现场上方有近11米高的土崖,作为机组长的陈飞同志当时让挖机从上边放坡,但由于土崖太高,挖掘机挖不到崖顶的土,为争取时间,陈飞让挖机把能够到的土方挖掉,然后把组队焊接的操作坑挖好。

当时情况是,管沟基本已经挖好。

陈飞给班组拿来加班饭,他让班组成员先在沟上吃饭休息,自己下去测量看情况,如果操作坑基本能行能干就抓紧时间组对焊接快速干完,他班组的田博就在沟边看着他,然而就在他刚下去的瞬间,土崖坍塌,陈飞整个人被11高的土崖塌下来的土方掩埋,约有2米多高的土方压在身上(土方量约30方),陈飞被救出后及时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二、总结原因:1、该作业区域边坡为土质边坡,根据规范《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边坡开挖前,应清除边坡上方已松动的石块及可能崩塌的土体。

但班组长陈飞在挖掘机未能作业的情况下,也未组织组员进行人工放坡。

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土质分类:一类土指砂、腐殖土等;二类土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

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2、该施工区域土坡高度为11米,且坡顶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根据规范《GB50330-2002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需采取肋板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但该班组在作业期间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边坡坍塌安全事故分析》

《边坡坍塌安全事故分析》

《边坡坍塌安全事故分析》一、事故简介xx年1月17日,xx市南岸区某商住楼工程在进行边坡治理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边坡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6.2万元。

该工程为商住小区,项目用地22286㎡,总建筑面积92359㎡。

现场3、4号楼地下车库边坡东西长约80m,南北长约45m,高约5-7m,边坡切面近9o°。

当天共有5名施工人员进行锚杆钻孔作业。

15时左右,当施工人员将两台钻机分别送上脚手架的第1层和第3层(高约7m),做接水管和电缆线等开钻前准备工作时,在搭设脚手架的地方,有长约llm,高约4~6m,重约200多吨的岩体突然断裂坍塌,瞬间将部分脚手架掩埋。

脚手架下4人中有3人被埋,1人被脚手架钢管紧紧压住。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

项目经理、土方分包负责人、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等7名责任人分别受到撤销职务、记过等行政处分和相应经济处罚;总包、监理、专业分包单位分别受到相应经济处罚。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该工程边坡上部为o.5m左右的杂填土,下部为泥岩和砂岩,顶部未采取封闭措施,导致雨水渗入,软化了结构面使结构面抗剪强度降低。

且基坑边坡采用直立开挖的方法,致使岩体处于临空状态,且未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导致边坡岩体发生突然脆性破坏而断裂坍塌。

2.间接原因(1)总包和边坡专业分包单位对该岩体所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不足。

边坡治理专业分包单位未按边坡治理措施方案严格实施,未制订锚杆钻孔作业方案,未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分包有关规定。

(2)监理单位对该项目的监理不到位,项目监理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三、事故教训1.边坡专业分包单位虽然与总包单位签定了《锚杆工程分包协议》,但对整个施工过程未履行其管理责任,没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放任一名既无资质又无职位的人员代表公司全面实施《锚杆工程分包协议》,致使该工程存在的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上行为违反了建设部124号令《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分包管理办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四项的有关规定。

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

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

路基边坡坍塌事故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不仅给工程带来严重的损失,还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的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松散、破碎,容易导致边坡稳定性差,从而引发坍塌事故。

2. 设计不合理:工程设计时,对边坡稳定性的考虑不充分,设计方案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导致边坡稳定性不足。

3.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对边坡加固措施施工不规范,质量不达标,导致边坡稳定性差。

4.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对边坡坍塌事故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

5. 自然灾害:工程施工期间,遭遇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等,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引发坍塌事故。

二、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在工程施工前,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岩土性质等,为合理设计边坡提供依据。

2.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边坡设计方案,确保边坡稳定性。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地震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 提高施工质量:加强边坡加固措施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边坡稳定性。

4.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避免因施工不当引发边坡坍塌事故。

5. 预防自然灾害:在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如暴雨、地震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工程抗灾能力。

三、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的应对方法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边坡坍塌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 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撤离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抢修工程设施:对坍塌部位进行紧急处理,恢复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4. 排查安全隐患:对周边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边坡坍塌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0年8月27日凌晨3点左右,七公司施工项目在墩也—郝家坪输油管道第五标段第八桩位置,陈飞作业组在位置进行一条φ114管道过路碰头施工。

此处施工是管道过路工程,上下山路车辆必经之地,所以需要在深夜车流量不大的情况下破路施工。

事发现场上方有近11米高的土崖,作为机组长的陈飞同志当时让挖机从上边放坡,但由于土崖太高,挖掘机挖不到崖顶的土,为争取时间,陈飞让挖机把能够到的土方挖掉,然后把组队焊接的操作坑挖好。

当时情况是,管沟基本已经挖好。

陈飞给班组拿来加班饭,他让班组成员先在沟上吃饭休息,自己下去测量看情况,如果操作坑基本能行能干就抓紧时间组对焊接快速干完,他班组的田博就在沟边看着他,然而就在他刚下去的瞬间,土崖坍塌,陈飞整个人被11高的土崖塌下来的土方掩埋,约有2米多高的土方压在身上(土方量约30方),陈飞被救出后及时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二、总结原因:1、该作业区域边坡为土质边坡,根据规范《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边坡开挖前,应清除边坡上方已松动的石块及可能崩塌的土体。

但班组长陈飞在挖掘机未能作业的情况下,也未组织组员进行人工放坡。

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土质分类:一类土指砂、腐殖土等;二类土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

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2、该施工区域土坡高度为11米,且坡顶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根据规范《GB50330-2002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需采取肋板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但该班组在作业期间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海口某基坑边坡垮塌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

海口某基坑边坡垮塌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
sr to x e i c . Butte b id pp iain f s i— ii g walm a rn a ey h d e n e o f u dain pi e i tuci n e p ren e h ln a lc to o olnaln l y b g s ft — i d n da g rt n t t ng— i o o n e i . By t a e ffun a in pi i —lpe o lpsn a c d n i ak u, t a ay i n h c ien a s s e rng he e s o o d to t de so c la i g c i e t n H io s he n lss o te a cd tc u e wa ma t r ame tm e s r s p tf r r de wih te t n a u e u o wa d. S me s g e ton r t sg n o tucin we e prs ne o a od h o u g si s f he de in a d c nsr to r e e td t v i te o smia c ie t ffun a in pte g n ei . i l ra cd n s o o d to i n i e rng K e o ds:f u a in pi;s i— alng wal sde so e c la i g;a cie ta a y i yw r o nd to t oln ii l ; i —l p olpsn c d n n l ss;te t n a ur s r ame tme s e
2 1 年第 3 01 8卷第 5期
探 矿工 程 ( 土钻 掘工 程 ) 岩
4 5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基坑边坡是施工中存在风险的区域,因此,常常发生各种关于基坑边坡的事故。

这些事故让施工变得更加困难,这些事故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包括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在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1.滑坡滑坡是基坑边坡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是指局部不稳定区域的土壤向下滑动,从而可能导致墙体崩塌。

在施工现场,有多种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例如增加边坡支护措施,确保充分排水和灌浆;增加钢筋混凝土梁、墙身等结构物,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正确设置和安装排水管,及时清理排水沟、水渠等,确保雨水及时排除,避免滑坡风险。

2.底部挖掘深度过度当开挖深度超出原设计深度时,会导致基坑边坡的承重能力降低。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导致边坡失稳并导致崩塌的情况发生。

在施工中,应遵循呼叫出示,应进行相关调查,确定地形地貌和地下构造情况。

如果发现底部深度超过预期,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增加支撑或停止直接开挖直到调整设计方案。

3.夹层水浸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水瘤、地下水位过高,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夹层水进入基坑边坡,导致加速下滑或崩塌。

针对夹层水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清除措施,防止水渗入。

多采用现场压实土工合成材料,以增加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4.暴雨过程在建筑工地上,不可避免会有暴雨天气出现。

暴雨可以导致坑道的流失和坑道的压缩。

为了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应及时加固基坑边坡,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实际案例分析:在2014年8月20日,中山市一工场基坑边坡崩塌,导致3人失去生命。

根据调查,该基坑边坡临时支撑不充分,而底部土层水分过高,加之暴雨侵袭,加速了土壤的流动形成了滑坡,导致边坡崩塌。

此事件是因基坑边坡稳定性不足,夹层水进入和气象条件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避免类似的事故,基坑边坡支撑必须要得到加强,并在开挖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滑措施。

总之,基坑边坡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案例分析--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7年4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银鹰金融保安护卫有限公司基地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O万元。

该工程拟建场地北侧为东西走向的自然山体,坡体高12~15m,长145m,自然边坡坡度1:0.5~1:0.7。

边坡工程9 m以上部分设计为土钉喷锚支护,9m以下部分为毛石挡土墙,总面积为2000m2。

其中毛石挡土墙部分于2007年3月2 1日由施工单位分包给私人劳务队(无法人资格和施工资质)进行施工。

4月27日上午,劳务队5名施工人员人工开挖北侧山体边坡东侧5 m X l m X 1.2 m毛石挡土墙基槽。

下午16时左右,自然地面上方5 m处坡面突然坍塌,除在基槽东端作业的1人逃离之外,其余4人被坍塌土体掩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现场监理工程师等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资质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施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河谷区与丘陵区交接处,北侧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区,南侧为河谷地2级及3级基座阶地。

上部土层为黄土层及红色泥岩夹变质砂砾,下部为黄土层黏土。

局部有地下水渗透,导致地基不稳。

(2)施工单位在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也没有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违反了自上而下分层修坡、分层施工工艺流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且在未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开工建设。

(2)施工单位委派不具备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二项目部未编制挡土墙施工方案,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在山体地质情况不明、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边坡坍塌情况汇报

边坡坍塌情况汇报

边坡坍塌情况汇报近期,我所在地区发生了一起边坡坍塌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将对此次事件进行详细的汇报,以便各方了解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类似事件。

首先,此次边坡坍塌事件发生在我所在地区的山区,该地区地势较为陡峭,且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

在降雨较为频繁的季节,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

而此次事件正值连续降雨的天气条件下发生,加剧了边坡的不稳定性。

其次,造成边坡坍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长期以来,该地区的人口增长迅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这些活动削弱了边坡的稳定性。

二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频繁且强度大,导致了地表水的渗透增加,使得边坡土壤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应对此次事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措施。

首先,我们迅速组织了救援队伍,进行了现场搜救工作,确保了伤员的及时救治和安全转移。

其次,我们对周边地区进行了疏散和安置工作,以减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对边坡周边的居民进行了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醒他们注意自身安全。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进行灾后的清理和重建工作。

我们已经对边坡周边进行了全面的稳定性评估,确定了进一步的加固方案。

同时,我们也在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工作,以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此次边坡坍塌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潜在灾害隐患区域的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希望各方能够关注此次事件,共同努力,预防和减少类似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的地区更加安全稳定。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未来的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

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

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事故一、引言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导致路基边坡发生破坏或坍塌的事故。

路基边坡坍塌不仅会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给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工程施工路基边坡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为主题,探讨其发生原因、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等问题,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的原因1. 地质因素(1)地质条件:路基边坡所处的地质概况、地层结构、地基条件等因素是导致路基边坡坍塌的重要原因。

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地基不稳,容易发生边坡坍塌。

(2)构造因素:地震、地下水位变化等构造因素也会对路基边坡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2. 施工因素(1)施工方法:选择不当的施工方法、缺乏适当的施工监管等也是导致路基边坡坍塌的原因之一。

(2)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采用的土方开挖和填筑工艺不合理等,都可能会导致路基边坡发生坍塌。

3. 环境因素(1)天气条件:强降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条件是导致路基边坡坍塌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气候多变的地区更容易发生。

(2)泥石流:受山区地形影响,如果发生泥石流,也会对路基边坡造成破坏。

4. 设计因素(1)设计不规范:如果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未考虑到地质条件、水土条件、交通量等因素,也会导致路基边坡坍塌。

(2)设计误差: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计算失准等也可能会导致路基边坡稳定性出现问题。

5. 管理因素(1)监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边坡坍塌。

(2)管理不力: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工程施工路基边坡坍塌的影响1. 交通运输受阻:路基边坡坍塌会导致道路交通受阻,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不便。

2. 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路基边坡坍塌可能会导致车辆和行人受伤甚至丧生,给周围住户和过往行人带来威胁。

3. 环境污染:路基边坡坍塌会导致土壤和植被破坏,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某半填半挖边坡滑塌的处治案例分析和总结

某半填半挖边坡滑塌的处治案例分析和总结

某半填半挖边坡滑塌的处治案例分析和总结摘要:保持公路或市政道路的路堑边坡稳定,维持道路的安全运营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介绍某公路养护项目路段内的一个半填半挖边坡滑塌的处治案例,根据详细勘察结果及土工试验数据,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分析加固前状态和加固后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选择最佳的边坡加固方案。

通过总结该边坡处治的经验和教训,为类似边坡的处治提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半填半挖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处治;维修加固0 引言本边坡所属公路于2006年建成通车,从2012年开始某半填半挖边坡出现多次滑塌,经过多次维修后仍出现滑塌。

鉴于此,在2019年对该边坡范围进行了加密勘察,加密地质探孔及土工试验分析,分析其病害产生原因及机理,彻底处治边坡病害,保持边坡稳定及安全。

经过本次处治,该边坡至今未发现异常。

现将该处治案例作详细介绍。

1 工程概况该边坡位于某三级公路的半填半挖边坡,桩号范围为K2747+440~K2747+540,长度约100米,路基宽度12.0米,该路段为填挖交界地段,填土厚度大,左侧上边坡为挖方路基(挖方高度为35米,三级坡,坡率1:1~1:1.25),右侧下边坡为高填方路基(填方高度为24米,一级坡,坡率1:1)。

该边坡平面图及标准横断面图如下图1和图2所示。

图1 道路平面图及地质探孔分布图图2 道路标准横断面示意图本边坡地处丘陵地区,左侧上边坡有常年地下水流向右侧下边坡,排往坡底河流中。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4~6月潮湿多雨;7~9月炎热干燥,常受热带风暴影响,伴有大雨、暴雨,灾害天气主要为雷暴、水涝、台风等。

历史水毁情况及维修加固情况:2012年经历一次暴雨汛期后,上边坡滑塌,掩埋半幅路面,对上边坡作削坡、清理滑土处理,路侧边沟进行重砌恢复;2015年暴雨汛期后,上边坡再次滑塌,掩埋半幅路面,再次对上边坡作削坡、清理滑土处理,路侧边沟进行加深加大处理,并在边沟底增设了纵向排水盲沟;2017年暴雨汛期后,下边坡路侧位置出现滑塌,引起水泥路面开裂、下沉、坍塌,本次对该路段滑塌下边坡进行回填压实后,右路侧增设了仰斜式路肩挡土墙。

重庆市某综合大楼基坑边坡滑塌事故剖析

重庆市某综合大楼基坑边坡滑塌事故剖析
B u i l d i n g& Sc i e n c e
重庆 市某综合大楼基坑边 坡滑塌事故剖析
何 杰 张 顺 斌
( 重庆 市高新 工程勘察设计 院有限公 司 。重庆 4 0 1 1 2 1】
进 行专 业 监测 , 及 时反 馈变 形 情 况 , 做 好 预 警 预 报 工 作 。 ( 4 )做好周边 的防水工作 ,拦截地表水及公路边坡 的排水 以及 市 政污 水 管 来 水 , 对 地 面 裂 缝 在 应 急期 间采 用 简 易措 施 覆 盖 ,避 免 水 体渗 入 变 形 体 内 , 加 剧 诱 发 二 次滑 塌 。 ( 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边坡顶部为道路及住宅小 区,顶部不 稳定体 不具备清方减载的条件 ,故对基坑 边坡已滑塌及变形强烈段 坡脚采 用反压措施。 ( 6 )编制并 落实好 基坑边 坡应急治理的安全应 急预案;并对变 形边坡按相关规定作好应急勘察、设计 ,并及时实施 。 ( 7 ) 做好对 外信 息发布,协助政府部 门做好 当地人 民群众 的社 会稳定工作。
同时应建议按 《 渝建发 E 2 0 1 0 ] 1 6 6 号 》 组 织 专 家 现场 踏 勘 后 ,进 行 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 ” 。⑦ 在 现 场 施 工 验 槽 阶 段 ,勘 察 方 也 未 尽 到 责 任 , 没 有 提 醒 业 主 应 继 续 完 善 前 期 勘 察 阶 段 未 实 施 钻 孔 的继 续实施,因为该钻孔也对边坡的评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 2 )设 计 方 原 因 :① 该 边 坡 安 全 等 级 为 一 级 ,设 计 未 按 规 范 进 行 动 态 设 计 ,未 根 据 地 质 情 况 的变 化而 及 时 变 更 设 计 ;② 设 计 在 对 推力公式的选择上欠合理 ,导致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③ 由于 边 坡 失 稳 模 式 认 识有 误 , 支 护 结 构 形 式 选 取 欠 妥 ,根 据 实 际 为 岩土质顺层边坡 ,且坡顶有 重要保护构筑物 ,宜强桩弱锚杆 ,并宜

某化工厂边坡挡墙塌滑事故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案

某化工厂边坡挡墙塌滑事故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案

中风 化基 岩存 在的潜在滑动面进行加 固处理 , 边坡 挡墙 加固处理效果 良好 , 建筑 物处 于稳定状态 。
关键词 : 边坡 ; 挡墙塌滑 ; 滑动面; 加固处理 中图分类号 :U 7 . T 46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 4 l 2 1 ) 4— 0 7— 2 10 9 1 (0 2 0 04 0
的挡墙 基础 置 于强 风 化 的棕 黄 色 钙 质 泥 岩 、 灰 岩 泥
上, 墙后 回填为透水性较好的杂填土, 墙体上布置一 定数量的排水孔 , 墙体上部建筑 物荷载通过桩基传 递 至下伏 中风化岩 层 , 因此 , 墙主 要 承受 墙后 填 土 挡 及残坡积土的侧向土压力。在挡墙墙体上 的排水孔 排水 畅通 的情况下 , 水位抬高不大 , 建成 5年以来 , 挡墙 未见 明显 变形 。 2 1 年初 , 01 因寒冷天气致使坡顶平 台办公 区给 排水 管道 出现 漏 点 , 了解 墙 体 塌 滑 前 未 见 挡 墙 排 且 水孔有水排出, 推测挡墙的排水孔部分受堵 , 致使挡 墙边 坡 区域积水 , 水位不 断抬 高 , 且 形成 较 高 的水压
21 0 2年 8月 第3 7卷 第 4期
及 上下 部 上百 人 的 生命 财 产 安 全 。事 故 发 生 后 , 当 地政 府和 厂 区管 理部 门高 度重 视 , 即成 立 应 急 工 立
l 左右 即 97 平 台 , 工 前 对该 场 地 进行 清 理 平 m 1m 施 整 , 施工机 械 入场 和材料 临时堆 放 ; 以便 () 2 桩机 施 工 顺 序 : 机 安装 到位 一吊桩 一插 桩 桩 一锤击 下沉 一接桩 一再 锤击 直 至设 计 深 度 , 内 桩
21 02年 8月
贵 州

山体滑坡塌方事故

山体滑坡塌方事故

No matter where there is a genius, I use the work of others to drink coffee.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山体滑坡塌方事故作业阶段:无事故类型:自然灾害主要事故原因:塌方人员伤亡情况:死亡5人,伤6人一、事故概况2007年×月×日,位于某项目营地背后的一处山体,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滑塌,冲倒了三间施工人员宿舍,滑塌的山体掩埋了房间内的11名人员(其中家属2名)。

经项目部全力抢救,6人还生,事故造成5死6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滑塌土体为新黄土,滑塌体高约12米,宽约10米,平均厚度约1.2米,滑塌的土体约140m3,滑塌面较为光滑。

建在山体下的临时施工人员宿舍共有8间,南北朝向,此次冲倒的是位于东端的三间,房屋墙体为红砖砌筑,墙厚24cm,屋顶起脊用石棉瓦搭建。

该房屋于2006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年多,特别是经受了当年秋季连续半个月50年一遇的大水冲袭,均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1、项目部职工宿舍选址不科学,对周围地质情况不清、检查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事发地当年秋季,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雨,降雨充沛,加大了山体负重,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此次滑塌的山体含砂量为2.1%,含水量6.6%,塑性指数9.8%,为低液限粉土,山体滑落面较为光滑,为一隐形破裂面,当年秋季当地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雨,雨水浸润了土地,破坏了土地的稳定性,在无任何外力的作用下难以承受自身重量而自然滑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1、项目部工区负责人作为工区的第一责任人,对建造营地选址,负有领导责任,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处人民币1500元的罚款。

2、项目部安全员日常安全监管不到位,对民工房屋的选址修建没能及时提出是否可行的建议,负有监管责任。

高边坡发生滑塌的灾害分析及治理大全

高边坡发生滑塌的灾害分析及治理大全

高边坡发生滑塌的灾害分析及治理大全第一篇:高边坡发生滑塌的灾害分析及治理大全高边坡发生滑塌的灾害分析及治理[摘要]:由于受地质、水文、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会出现高边坡滑塌现象,从而造成多方面的损失。

尤其是在公路建设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等级不断提高,其边坡防护工作强度也需要获得提高,如何有效的解决高边坡的滑塌治理和防护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高边坡滑塌灾害发生的原因着手分析,总结出一些治理方案。

[关键字]:高边坡;滑塌灾害;治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的恶化,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逐渐上升。

为了能够保证工程建设和人员安全,高边坡滑塌防治需要及时高效,采用合理的边坡防护技术,不仅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还能够节约防护成本,减少工程费用。

一、高边坡发生滑塌灾害的原因高边坡发生滑塌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由于自然地理的地质、水文等因素的不同会使得边坡的稳固性不同。

过渡开垦、砍伐植被、工程过度开发等因素都会造成地质的损坏,从而导致坍塌灾害频生。

1.落石型坍塌该种坍塌主要出现在坡度较陡的岩石边坡上,岩石在受到层理、节理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岩石裂隙,裂隙发育完全后则会使整块岩石分裂为大小不等的碎石,在遇到阴雨天气时,雨水的冲刷以及石缝间水压力的作用,会使得岩石发生坍塌,石块会沿边坡散落。

由于岩石裂隙张开程度较小,因此肉眼很难识别出来,通常情况下也不容易做出预防。

经过长期的冻融、渗水,缝隙会逐渐变大,从而导致最终的坍塌。

2.滑动性坍塌该种坍塌主要出现在路基挖方段,尤其是在深挖石质地段出现频率更高。

这些地段由于工程建设的力度较大,对地质的影响也较大。

岩层在受到外力作用以后会出现剪断现象,被剪断的各层发生位移滑落会使得岩层很不稳定。

施工爆破以及大程度开挖会影响岩层原先的稳定性,岩层自身节理被破坏以后基岩上的岩屑层等松散堆积物就会出现裂隙甚至散落,甚至出现坍塌。

边坡垮塌反思总结报告

边坡垮塌反思总结报告

边坡垮塌反思总结报告边坡垮塌反思总结报告近期我所在的项目地发生了一起边坡垮塌事故,对此事故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反思。

通过此次事故,我有以下几点总结和反思:首先,事故发生部位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存在问题。

在进行项目前的地质勘察时,对于边坡的稳定性没有充分考虑,导致边坡的抗滑性能较差。

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没有针对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做出相关的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我们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工程安全。

其次,事故发生时的施工操作不规范。

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使用了不当的施工方法和不合适的施工工具。

在进行边坡加固时,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的质量和工程情况,并忽视了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要求。

同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存在问题,缺乏对边坡稳定性的全面认识。

因此,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再次,项目管理存在疏忽和不健全。

在该项目发生事故时,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及时进行事故报告和处置,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处理,导致事故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剧。

此外,项目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巡查和检测,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因此,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项目的监控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最后,事故的发生也反映出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

作为项目成员,我们应该具备充分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时刻关注工程安全问题,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环境和问题。

综上所述,此次边坡垮塌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今后的项目实施和管理,我们必须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对工程安全的重视,完善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操作,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边坡垮塌反思报告总结范文

边坡垮塌反思报告总结范文

边坡垮塌反思报告总结范文概述边坡垮塌已经成为我国自然灾害中的一大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边坡垮塌事故的发生,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工作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查和研究我们先后走访了多个边坡垮塌事故发生地点,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我们发现大部分边坡垮塌事故与降雨量过大和土壤稳定性不足有关。

这些问题会导致土壤饱和和滑动,从而引发边坡垮塌。

此外,人为疏忽和不规范的建设也是边坡垮塌的重要原因。

防灾措施的实施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边坡垮塌事故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以下防灾措施:1. 监测系统的建设我们在边坡垮塌易发地区建立了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土壤渗透性监测、坡面位移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边坡滑动的预兆,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包括边坡坡度、护坡措施和排水系统等。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教育群众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演习和培训,我们帮助居民了解边坡垮塌的危险性和应急措施,以提高自救能力和避险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边坡垮塌事故的发生数量明显减少,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有限,部分易发地区仍未安装监测设备,这给事故的预测和预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 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一些施工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3. 宣传活动的效果不理想,一些居民对边坡垮塌的危险性没有充分认识,安全意识较低。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大监测系统建设和改造的力度,尽可能覆盖更多易发地区,提高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边坡垮塌事故分析

边坡垮塌事故分析

金色海湾产权公寓式酒店工程东侧边坡垮塌事故分析2010年9月3日夜间,金色海湾产权公寓式酒店工程基坑东侧止水帷幕发生垮塌。

22点40分左右发生第一次垮塌,止水帷幕内侧护坡土体脱离止水帷幕向内侧滑移。

第一次垮塌发生后,施工现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设立警戒线,安排专人看护现场。

凌晨1点左右发生二次垮塌,止水帷幕整体倒向基坑内侧。

二次垮塌发生后,施工现场及时切断总电源并关闭水阀,同时最快时间恢复临时供电保障基坑排水及抢险需要。

事故发生后,金色海湾产权公寓式酒店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结合边坡观测记录及基坑内施工记录,对该次垮塌事故做了详尽的分析。

现将分析内容及结果阐述如下:1、北侧边坡由于红线位置所限,坡度较陡,实际坡度在1:0.9左右。

虽然开挖后立即进行边坡支护,但5月北侧边坡中间段仍旧出现裂缝并伴有部分坡体下滑。

同时止水帷幕顶部出现较大裂缝。

根据边坡观测数据,除去边坡支护时进行的木桩和钢管加固措施以外,从5月17日至5月30日,依据地勘部门提出的加固意见,在止水帷幕中部打2排6米长注浆花管,并用钢筋对花管进行整体焊接。

同时对止水帷幕顶部的裂缝进行乳化沥青封堵处理。

后经不间断的观测,北侧边坡渐趋稳定。

2、北侧边坡开挖完成后进行东侧边坡开挖。

5月7日至5月15日进行基坑坡道北侧边坡的开挖。

由于红线位置所限,无法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开挖,采用垂直下挖1.5米后进行放坡。

坡度约为1:0.95。

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边坡支护,同时在坡体底部打4米长木桩2排,坡脚位置堆码沙袋,对边坡进行加固。

止水帷幕顶部采用10cm厚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宽度5.5米。

防止地表水渗入。

5月16日至5月25日开挖基坑坡道南侧边坡。

开挖之初即出现较大位移。

同样在底部打4米长木桩2排,坡脚堆码沙袋,止水帷幕顶部采用10cm厚混凝土硬化。

3、依据边坡观测记录,东侧边坡在5月17日至6月5日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未出现报警位移数据。

4、依据地质勘探结果及设计院出具的基础处理方案,需对东侧裙房位置基础进行换填。

边坡滑塌事故分析

边坡滑塌事故分析

边坡滑塌事故分析1(工程概况某泵站位于山坡上,属低山、残丘地貌,地面高程22~60m;设计要新开挖1条长约135m的进水渠,进水渠横切山脊。

2000年10月底施工开挖,左边坡因坡面高差较大,在左边坡设4级马道(21.65m、26.6m、36.6m、46.6m), 46.6m高程马道以上开挖坡比为1:1.50,46.6m高程以下各马道之间1:1.25,坡面呈标准的扇形面展布;右侧边坡未分级(马道),一次性开挖到渠底,近似呈长条形展布。

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边坡没有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直至开挖到渠底,左侧高边坡整个坡面全部暴露在外,如图1。

图1 开挖边坡产生裂隙及滑动图2 上部为临时锚杆支护,下部碳质泥岩产生局部破坏在进水渠局部段开挖至设计底板高程时,左侧边坡渠底附近的炭质泥岩就出现了部分隆起、滑塌现象(见图2),同时在26.6m马道以上出现裂缝。

进水渠左侧高边坡(在26.60m~36.60m马道之间)于2001年春节前后的雨天,出现了第1次的大面积滑塌,虽然后来在左边坡26.60m~36.60m马道之间做了喷砼浆保护与局部喷锚挂网保护等措施,但在后期的两次暴雨天中又分别在26.60m~36.60m马道以及36.60m马道以上出现了大面积坡体滑移、隆起及崩塌,整个坡面到处出现隆起或反坡向的拉开裂缝,几乎到了逢雨必滑的地步,给工程施工与正常运行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图3 边坡的典型坡面表1 土的物理特性基本性质颗粒组成(%)0.25-0.070.075-0.005<0.005 <0.002 含水土粒比天然密饱和塑液塑限自由膨类别 35mm mm mm mm 率重度g/cm 度 % 限 % 限 % 指数胀率% %坡积棕黄色28.1 2.73 1.81 93.6 25.5 38.6 13.1 12.0 6.1 30.3 60.3 42.2粉质粘土灰白色粉砂26.2 2.77 1.91 95.8 29 44.5 15.5 9.0 1.7 31.5 56.5 42.7 质泥岩灰黑色炭质28.7 2.79 1.92 97.3 28.5 46.7 18.2 21.0 1.8 26.5 67.5 49.1泥岩灰褐色含砾18.3 2.79 1.99 77.5 19 30.5 11.5 18.5 5.6 38.7 26 19 砂质泥岩2、边坡滑塌原因分析从整个边坡体的滑塌情况来看,当边坡开挖至渠底时,在边坡暴露、未做任何保护措施之前,边坡仅是在26.6m马道附近与渠底的炭质泥岩发生隆起、滑塌,在左边坡36.6m以上的左侧局部土体发生坍塌;对26.6m马道以下至渠底与26.6m马道以上附近进行喷锚支护后,在整个坡面上喷上一层厚约15cm素砼保护,但坡面还多处出现反坡向下切横向裂缝,裂缝深达2m多,宽约10~20cm,斜交坡面马道延伸,长约5~30m不等,以至后来发展到46.6m马道以上的坡面土体整体下沉10~30cm,36.6m~46.6m马道之间几乎整体滑塌、降起、开裂、沉降,26.6m马道以上坡面岩体大部分产生滑塌,整个左边坡坡面几乎被滑塌体所覆盖,最厚处近5m;通过施工地质的现场查勘及钻孔地质资料分析,左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图4 开挖初期在坡底用木桩临时支护(1)边坡开挖出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边坡保护处理,使其暴露、临空时间过长,且经过连续的雨季冲刷和阳光曝晒,使坡面本来就软弱的岩体反复产生软化、膨胀、龟裂,从而坍塌失稳。

边坡崩塌成因及修复分析

边坡崩塌成因及修复分析

边坡崩塌成因及修复分析文章以惠州市惠阳区环城路某路段左侧高边坡坍塌为研究对象,分析边坡崩塌的原因,并对修复方案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结论。

标签:边坡;崩塌;稳定性;修复1 工程地质概况2014年5月份,惠州市惠阳区连降大雨或暴雨,惠阳区环城路某路段左侧高边坡受水灾毁坏严重,在某处发生崩塌,已严重影响后续正常开放通车,边坡崩塌范围长50m。

(1)工程概况。

惠阳区环城路某路段左侧高边坡,坡长147m,最大坡高约53m,六级坡,具体原设计情况如下:坡率自下而上分别为1:0.5、1:0.75、1:1:、1:1.25、1:1.25、1:1.25;第一级坡坡高8m,第六级坡坡高5m,其余坡级每级10m,边坡平台宽度2m,平台设截水沟;第一、二级坡采用锚杆格子梁+TBS植草防护,第三、四级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第五、六级采用植草防护。

(2)地质概况。

该边坡地处微丘台地地貌,坡体植被发育,坡顶呈浑圆状,自然坡度约为15°~22°;地层岩性为第四系残坡积粘性土,基底为侏罗世花岗岩及其风化层组成。

2 边坡崩塌原因分析通常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岩土结构、地应力和残余应力等,且取决于边坡自身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逐渐发生变化,其变化具有缓慢性;外部因素包括工程荷载条件、开挖卸荷、临空条件、边坡开挖形态、气候条件等,其变化具有瞬时、随机性,大部分存在不可预见因素,如降雨、地震等。

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的地质资料,K4+492.8~K4+640路段边坡受到最大的外界因素影响主要有施工期的开挖卸荷和降雨两种;内部因素主要为边坡岩土体性质。

(1)外因分析。

K4+492.8~K4+640路段左侧高边坡施工期间,因开挖卸荷打破原始边坡的应力平衡,致使边坡产生一定的变形,若开挖支护合理这种变形随着边坡施工的结束将逐渐趋于稳定,通常施工结束半年内开挖变形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滑塌事故分析
1.工程概况
某泵站位于山坡上,属低山、残丘地貌,地面高程22~60m;设计要新开挖1条长约135m的进水渠,进水渠横切山脊。

2000年10月底施工开挖,左边坡因坡面高差较大,在左边坡设4级马道(21.65m、26.6m、36.6m、46.6m),46.6m 高程马道以上开挖坡比为1:1.50,46.6m高程以下各马道之间1:1.25,坡面呈标准的扇形面展布;右侧边坡未分级(马道),一次性开挖到渠底,近似呈长条形展布。

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边坡没有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直至开挖到渠底,左侧高边坡整个坡面全部暴露在外,如图1。

图1 开挖边坡产生裂隙及滑动
图2 上部为临时锚杆支护,下部碳质泥岩产生局部破坏
在进水渠局部段开挖至设计底板高程时,左侧边坡渠底附近的炭质泥岩就出现了部分隆起、滑塌现象(见图2),同时在26.6m马道以上出现裂缝。

进水渠左侧高边坡(在26.60m~36.60m马道之间)于2001年春节前后的雨天,出现了第1次的大面积滑塌,虽然后来在左边坡26.60m~36.60m马道之间做了喷砼浆保护与局部喷锚挂网保护等措施,但在后期的两次暴雨天中又分别在26.60m~36.60m马道以及36.60m马道以上出现了大面积坡体滑移、隆起及崩塌,整个坡面到处出现隆起或反坡向的拉开裂缝,几乎到了逢雨必滑的地步,给工程施工与正常运行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图3 边坡的典型坡面
类别
基本性质颗粒组成(%)
含水

%
土粒比

天然密
度g/cm3
饱和
度%

限%

限%
塑限
指数
自由膨
胀率%
0.25-0.07
5mm
0.075-0.005
mm
<0.005
mm
<0.002
mm
坡积棕黄色
粉质粘土
28.1 2.73 1.81 93.6 25.5 38.6 13.1 12.0 6.1 30.3 60.3 42.2
灰白色粉砂
质泥岩
26.2 2.77 1.91 95.8 29 44.5 15.5 9.0 1.7 31.5 56.5 42.7
灰黑色炭质
泥岩
28.7 2.79 1.92 97.3 28.5 46.7 18.2 21.0 1.8 26.5 67.5 49.1
灰褐色含砾
砂质泥岩
18.3 2.79 1.99 77.5 19 30.5 11.5 18.5 5.6 38.7 26 19 2、边坡滑塌原因分析
从整个边坡体的滑塌情况来看,当边坡开挖至渠底时,在边坡暴露、未做任何保护措施之前,边坡仅是在26.6m马道附近与渠底的炭质泥岩发生隆起、滑塌,在左边坡36.6m以上的左侧局部土体发生坍塌;对26.6m马道以下至渠底与26.6m马道以上附近进行喷锚支护后,在整个坡面上喷上一层厚约15cm素砼保护,但坡面还多处出现反坡向下切横向裂缝,裂缝深达2m多,宽约10~20cm,斜交坡面马道延伸,长约5~30m不等,以至后来发展到46.6m马道以上的坡面土体整体下沉10~30cm,36.6m~46.6m马道之间几乎整体滑塌、降起、开裂、沉降,26.6m马道以上坡面岩体大部分产生滑塌,整个左边坡坡面几乎被滑塌体所覆盖,最厚处近5m;通过施工地质的现场查勘及钻孔地质资料分析,左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图4 开挖初期在坡底用木桩临时支护
(1)边坡开挖出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边坡保护处理,使其暴露、临空时间过长,且经过连续的雨季冲刷和阳光曝晒,使坡面本来就软弱的岩体反复产生软化、膨胀、龟裂,从而坍塌失稳。

后来虽然做了表层喷锚支护,但在上述种种滑坡诱因下,支护的作用是非常不明显的。

(2)该供水泵站进水渠底板高程为17.1m,左边坡最大坡顶高程约61m,边坡相对高差较大,开挖坡比仅在46.6m马道以上为1:1.5,余下坡比均为1:1.25,此开挖坡比,由于征地等客观问题,没有达到工程地质建议的坡比值,加上边坡挖好后没有及时支护,使其临空时间过长,从而引起坡体岩体滑塌。

图5 临时锚杆支护破坏
(3)边坡的岩体不但软弱,同时层间节理、裂隙呈网状发育,将边坡岩体切割成多个块体与楔形体,顺坡向的节理、裂隙面平直、光滑,利于边坡岩体的滑落,从而引起边坡的不稳。

(4)进水渠所在地段地下水埋藏浅,未施工前山坡地下水位高程一般在21.0m 左右,主要赋存于土壤孔隙与基岩裂隙中,属潜水含水层,受大气降水补给。

水对此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是影响边坡不稳定的触发因素。

工地上每次降雨过后,边坡的变形破坏便加剧。

根据前述土质软化强度试验可知,雨水渗入后,岩体中大量的泥质成分(高岭土)会遇水软化,从而使土的粘聚力减小,强度显著降低,另外渗入坡体里面的水会令干燥状态的结构面软化、润滑,也将降低潜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促使边坡滑动或倒塌。

边坡遇雨塌滑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雨水通过边坡裂隙渗入坡体后,由于排泄速度较慢,加上在雨季经常有雨水补充,导致坡体内地下水长期处于较高水位,由地下水对潜在的滑动体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也随之增加,对边坡的稳定更加不利(静水压力能增加水的扬压力,减少作用在滑动面上的滑动体重量的法向分力,从而降低了坡体的抗滑力;动水压力即渗流水压力常与滑动面倾向方向一致也可以增加滑体的切向下滑力)。

高边坡在开挖后几乎经历了整个雨季,静置时间较长,因而产生变形破坏是必然的。

(5)边坡岩性本身软弱,由于开挖造成原始应力状态的改变,岩(土)体卸荷造成边坡表层岩土回弹松弛,边坡裂隙扩大,为雨水渗入创造了条件。

随着岩(土)体卸荷裂隙的发展和雨水的长期作用,当坡体较大范围土层强度衰减,边坡就会产生滑动破坏。

3.治理措施
根据以上对边坡破坏原因的分析,在对边坡进行处理时,综合考虑下列措施:
(1)防渗与排水
水是诱发本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切实做好边坡的防水排水工作,对滑体以外的地表水,可用拦截和旁引的方法,在坡体外布置环形截水沟,对于滑体中的地下水,可布置一定密度的水平排水廊道或竖向排水井的办法将水排出。

坡面上可用浆砌石或草皮护坡。

(2)削坡减荷与锚喷
边坡过陡是影响其变形的因素之一。

为使边坡变缓和减轻滑动体的重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将陡坡上部的岩体削除一部分尽可能放大坡比,同时在36.6m马道以下坡面要做喷锚支护,在36.6m马道以上坡面要植草皮或浆砌石护坡,此法最后因征地问题而难以实施。

(3)更改原设计方案
可将现在的引水明渠改为暗渠,然后将边坡放缓并将挖下来的泥土覆盖在暗渠的上面。

通过诸多方案比较,最后采用了改明渠为暗渠的方案,修改后的进水渠剖面如图6所示。

计算分析和实际运行观测均表明渠坡是稳定的。

4.经验教训
(1)边坡开挖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堪察、土工试验及稳定论证。

(2)边坡开挖后应及时支护。

(3)各有关部门应进行有效的协调与配合。

5.结束语
该泵站高边坡的滑塌失稳,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该工程所涉及的土性的研究在广东省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这一类泥岩,与水的作用是工程成败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