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屈原《离骚》
奥地利作家让·阿梅里认为: “自杀是荒诞的,但并不 愚蠢,因为它以自己的荒 诞不再加剧生命的荒诞, 相反却减少了生命的荒 诞。”
提示:
齐读
诵读过程注意读音、节奏、情感的融合。
做到与诗人灵魂对话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课下作业
我 为 屈 原 画 像
再见
承德二中 张香娜
离骚
屈 原
课堂任务
品读诗中深沉的情感
初读:检查预习
• 提示:楚辞是古代楚国的民歌,楚辞的一 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多用“兮”。“兮” 有时候放在单句句中,有时放在单句句末。 《离骚》节选部分都放在句末,它是一个 语气助词,表示停顿、舒缓的语气,有抒 发感情的作用。
课文以七字句或者六字句居多,根据句 意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每句读两拍或 者三拍。
精读
提示:品味表现诗人 情感的重点语句,进 一步体会诗人情感, 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内心 情感的外化形式,只 有将自己和文本近距 离对话,融入诗歌,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涵, 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 情感世界。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质疑讨论
未悔? 悔? 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反省前行
对比赏析
屈原
陶渊明
对比赏析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划读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 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 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 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 也有人解释为“牢骚”。 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屈原
名平,字原 ,自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楚人。初 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 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 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感受到文本内容展现出的情感美 体会到文本的音乐美 背诵选文
“悦耳悦目”——诵读、体验音韵之美
选文28个“兮”字作为句末语气助词,隔 句句末出现,读时应拉长语气。
第二节:自修美德的决心:退隐——展望— —决心
自述政治理想、遭遇:
长……哀……。 余……蹇……。既……又……。 亦……虽……。 长…… 余……既……… 亦……
原因(灵修不查、众女嫉妒、时俗 工巧、洁身自好)
怨……,终……。 众……,谣……。 固……,偭……。背……,竞……。 忳……,吾……。宁……,余……!鸷……, 怨自…………。何……?夫……? 众…… 固……,背……, 忳……,宁……,鸷……,何……?
选文运用对偶修辞,感受参差而又整齐的韵 律美。
“悦心悦意”——感知、感悟情感美
1、吟诵相关诗句,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比 喻来表达政治理想。
2、诵读闪光名句,结合诗文说说对屈原的 印象。
逐层诵读——美记美诵
第一节: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自述政治遭 遇——原因(灵修不查、众女嫉妒、时俗工 巧、洁身自好)——态度
态度
屈……,忍……。伏……,固……。
屈……,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离骚》导学案【教学目标】1、趣味读诗,寻找难诗简单读的方法。

2、个性化读诗,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古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楚辞的语言特点。

2、分析香草美人意象,把握楚物的比喻意义。

3、欣赏诗中的直抒胸臆的句子,理解屈原高贵的思想品质。

4、读出个性,提升评价能力。

【预习导读】1、作家屈原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而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2、骚体诗:亦称“楚辞体”,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1、读准字音修姱()謇()谇()揽茝()谣诼()偭()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2、理解词义修姱:谣诼:度:溘:侘傺:昭质:岌岌:相道:陆离:游目:惩:【探究生趣,简单读诗】(一)比较阅读,写出你的发现。

1、朗读课文,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将你所勾画的句子压缩,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词。

你的发现:(二)课文描写花鸟禽虫的用意是什么?(三)试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并解释其内容。

【个性读诗】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见解。

读了《离骚》后,同学们是怎样看待屈原的呢?请联系个人经历,以“屈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屈原的认识,不少于80字。

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

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

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人教版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修二《离骚》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1、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离骚》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离骚》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离骚》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 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 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悟屈原爱国的实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有一个名字, 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每年端午节, 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 竞渡龙舟, 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 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屈原。

二、写作背景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

当时,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 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 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 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

于是, 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 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 屈氏, 名平, 字原;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 任左徒、三闾大夫, 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2)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2)
骚中的优美语句
❖ 1、路漫漫以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3、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昭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4、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 脩吾初服。製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 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 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 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亲近经典 《离骚》赏读
一、《离骚》的诵读
❖顿挫莫善于离骚。自一篇以 至一章,及一两句,皆有之, 此所谓“反复致意”者。
❖——(清)刘熙载《艺概》
二、《离骚》的象征 ❖一言以蔽之:香草美人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配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东汉 王逸
三、《离骚》的情感
❖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 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曰: 「兩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思九 州之博大兮,豈唯是其有女?」曰: 「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世幽 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惡。民好惡 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戶服艾以 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覽察草木其 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蘇糞壤以充 幃兮,謂申椒其不芳!」
❖谢谢大家

《离骚》课件16张 超好用的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课件16张 超好用的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 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 余心之可惩。
积极进修:美好的品 德、高尚的情怀、坚 定的志向
作用: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爱、自重奠定了感情基调,为下文遭遇流放后仍坚定志 向做铺垫。
第三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 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 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 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第三段总结:
1.追忆往昔,自述遭遇贬谪原因:
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2.自表心志: 鸷鸟不群,异道不相安 余心所善,九死未悔 效仿先贤,伏清白以死直
表现了诗人为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情操,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正道的 爱国情感
第四段: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
我叹息掩面而泣,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 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贬黜我,又因为我采摘白芷而给我 加上罪名。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就怨楚王这样荒唐 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众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娥眉,诽谤我做淫邪之事。 世俗本来是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任意改变措施。违背是非标准追随邪曲, 争着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度。忧愁烦闷而又失意不安,独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可 马上死去随水流消逝,也不能容忍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原本 自古以来就是这般。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受着委屈压 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这本就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第37页
《离骚》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利 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 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利用了比喻象征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美德)②怨灵 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认为度。 (“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当 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 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志向)⑥制芰荷认为衣 兮,集芙蓉认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 持芳洁与美好 )
⑦忳 ·( tún ) ⑧鸷鸟·(zhì ) ⑨延·伫( zhù )
⑩兰·皋(ɡāo ) ⑪椒·丘( jiāo ) ⑫芰荷·(jì )
⑬岌 (jí ) ⑭杂糅( róu )
·
·
·
·
·
第8页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 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诵时,要在了解基础上, 掌握好它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楚辞》: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是 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诗作而成集。
第5页
《离骚》代表了“楚辞”最高 成就。它不但是屈原代表作,同 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一 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第6页
《离骚》是屈原最主要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余
字。

《离骚》题旨,司马迁解释为

“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

2024最新-离骚高中背诵部分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2024最新-离骚高中背诵部分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页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4篇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困境;2、体味诗语中蕴含的复杂情绪;3、重构屈原形象;4、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会诵读。

[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一、二、三。

2、难点:目标二、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屈原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

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

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

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

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

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1)
离骚
(节选)
哀郢矢孤忠, 三百篇中,独宗变 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 二千年后,唯有滩 声似旧时。
屈子行吟图 [明]陈洪绶 绘
学习目标
1.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 的高尚节操。
2.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 国主义思想感情。
根据语境,背诵诗句
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思想者, 又是一位诗人。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他深沉 的爱国情怀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和人文品格,那么今天的我们应当怎样 传承这种精神基因和人文品格呢?请谈 谈在新时期,你应当怎样爱国。
课后作业:
写一篇纪念屈原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遇 到了相当多的困难,请结合背景,联系 实际,对屈原为实现理想,至死不渝的 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
成功之处
一、开展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四个层次的德 育渗透。
1. 屈原在《离骚》里面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刚正不阿、一身 正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自我完 善的美德。
2. 屈原坚持正义、追求理想的责任、担当与勇 气的屈子精神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 生命本身,生命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生命本身。
3.由屈原对故国深沉不渝的热爱而转化的爱国 主义精神。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PPT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PPT优质课件

8.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 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 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 ”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课内检测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 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 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3.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
小结骚体特征: 一.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 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 覆。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 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 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 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屈 原 故 里
《 离 骚 图 》 范 曾 绘
(
)
屈 原 祠
文学常识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楚 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 同祖。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他“博闻强 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 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文学常识
1.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 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 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 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 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 诗歌总集。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 “风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7)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7)
1、因为“蕙纕”、“揽茝”作者遭逢被贬,反 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2、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分析原因,概 括诗人形象?
背诵课文,填充句子: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 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 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5新课标全国卷)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
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
(汉 王逸《离骚》序)
小结:
君不圣相空贤 苦求美政感天地
信见疑忠被谤 高扬蛾眉观四荒
屈原简介: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开 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后人也因此将《诗经》里的《国风》, 与《离骚》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 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 源头。代表作有《九歌》、《天问》、《离骚》
风骚:①“风”指《诗经》里的《国风》, “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 文学。②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 叫“领风骚”。③现在常指妇女举止轻佻,行 为放荡。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起始句到“竞周容 以为度”内容
教学难点:①把握起始句到“竞周容以 为度”中诗人的形象和社会 现实 ②简单了解“移情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经历: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故而早年深受 楚怀王的宠信。但由于上官 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 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 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 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 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 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 之志。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语文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微型课比赛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语文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微型课比赛课件

小游戏 填空时间
蓝墨水的上游是
汨罗江

“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 在歌里,风里,水里。”
——余光中
任务活动三 结合注释自主梳理第一段
请概括本段的内容。
自叙族源出生。
任务活动三 重点讲解
“皇考”:皇,大;考,对已故的父亲的称 呼。 “考妣”:古代称已故的父母,父亲去世后 称“考”,母亲去世后称“妣”。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和着急 (含贬义)
作用: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 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责任,同时也为 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
任务活动四 结合注释自主梳理第2段
任务活动五 深入解读第2段
问题一
如果用第2段中的一个词去概括第 一段的内容,你会选择哪个?
尝试给第2段划分层次,并说明理 问题二 由。
问题三
勾画出本段中出现的香草,总结概 括它们的特点,并分析它们的表达 效果。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竟周容以为度”——整 个社会
13.朝谇.(suì) 16.偭.(miǎn) 19.溘.死(kè) 22.延伫.(zhù) 25.芰.荷(jì)
14.揽茝.(chǎi) 17.忳.(tún) 20.鸷.鸟(zhì) 23.兰皋.(gāo) 26.岌.(jí)
15.谣诼.(zhuó) 18.侘.傺.(chà)(chì) 21.方圜.(yuán) 24.椒.丘(jiāo) 27.杂糅.(róu)
讨论1:作者为何要自述身世,并且强调自己使颛顼的远代子孙?
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华夏 文化的源头。 表明了屈原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 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一月) • 我国古人将农历的一年划分为春、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学目标:(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3)理解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美政理想及崇高情怀。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必修1教材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难度一般的文言文。

但本篇的文本时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学生在朗读和内容理解上均有不小的难度;诗中作者对自己的美化,片刻的隐退闪念也是学生的认知误区;“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需要点拨。

尤其是“美政”理想的深层内涵的探究理解更是重中之重,需要用心设计问题,层层思考,逐步探究,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重点难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2)比,象征的写法在诗歌中的运用;(3)屈原的“美政”理想与崇高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3.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并体会文本大意。

学时重点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学时难点掌握时代久远的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并体会文本大意。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名言抒情式“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世说新语·任诞》之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活动2【讲授】披文入情,整体感知(一)作家作品:1.屈原: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

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

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包括两个内涵: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

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其中《离骚》是代表作。

2.《离骚》:《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

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可以看作是诗人生活历程的形象纪录,是诗人的自叙诗。

作于被放逐以后。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

“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

3.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二)基础积累: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 谏诤。

怨: 恨。

(“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

(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溘: 突然。

(“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

(“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

(“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

(“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 活动3【活动】诵读感知诵读感知:(一)基础诵读:1.教师范读2.指导朗读(1)注意节拍如:长太息/ 以掩涕兮余/ 独/ 好修/ 以为常虽/ 体解/ 吾/ 犹未变兮岂/ 余心之/ 可惩指导: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指导:“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3)注意重音: “九死”“体解”(4)注意感情指导: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

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指导:“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其他组帮忙回答)(二)倾情诵读1.自由上台朗读;2.集体入情齐读。

活动4【练习】词语注音,夯实基础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偭(miǎn)规矩而改错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活动5【测试】掌握断句,准确诵读(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3)余虽/好修姱/以羁兮(4)虽九死/其犹未悔活动6【作业】巩固训练,熟读成诵1.《精析精练》中的同步检测;2.反复自读,熟读成诵。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2.理解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美政理想及崇高情怀。

学时重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2.比,象征的写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学时难点:屈原的“美政”理想与崇高精神的深层内涵,结合文本及时代背景理解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矢志不渝的鉴定信念。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人物评价式激情导入在浩瀚的文学史中屈原一直是一个熠熠生辉的的形象,太史公曾这样评价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活动2【讲授】批文入情,探究赏析(一)课文前四句,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追求?明确:民生好修姱(二)怀有这样高尚的人格追求,在现实中又有这样的遭遇呢?明确:遭贬斥受谣诼1.香草的象征含义:汉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例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补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2)“美人”自喻:(汉代)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例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充:班昭在《女诫》中云:( 女) 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

分析:思夫——渴望报效;受宠幸——君主重用;受冷落——怀才不遇;美人迟暮——烈士暮年;薄情——君主梳理 ;弃妇——排挤打击。

拓展:《宫词》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深夜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分析:在诗中白居易借被遗弃宫女之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未被赏识且被遗弃的苦闷。

思考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明确:君:浩荡兮不察民臣:背绳墨竞周容思考2:面对这样的遭遇,屈原持怎样的态度?明确:宁溘死伏清白悔相道(四)结束语:“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作家缪塞齐读: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一)合作探究:“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屈原后悔的是什么?他真的后悔了吗?明确:政治上的进退,不是放弃操守。

(二)讨论:你怎样看待屈原的怀石投江?示例: 殿前欢·楚怀王贯云石(元代)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

《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阅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明确:屈原的“美政”理想:圣君贤相举贤授能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三)拓展延伸: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示?①身处逆境,坚持操守。

②身陷污浊,洁身自好。

③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④追求真理,矢志不渝。

活动4【练习】随堂训练,象征意义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诗中所描写事物的特点,并体会其深层内涵。

1.《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爱莲说》中通过事物特点传递深层内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中通过松柏特点,凸显品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5【测试】拓展阅读,美人自喻“美人”自喻:1.(汉代)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