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基础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课堂导入作为整个数学教学的开始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导入方法的选择、导入技巧的运用以及实例展示等方面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经验和技巧。
一、导入方法的选择1.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指在教学开始之前,通过创设一种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思维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启发性较强的数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产生自我探究的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一道趣味数学题或者数学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问题、并产生兴趣。
2. 提问导入法实物导入法是指老师通过实际物品或图表等教具来让学生接触数学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直观性较强的数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概念和认识。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具,如几何模型、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
故事导入法是指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通过情节的展开,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故事性较强的数学课堂,能够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寓言故事或者数学家的趣闻轶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导入技巧的运用1.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导入阶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引入课题。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要简单清晰,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使用已有知识在导入阶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的运用来引入新的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学过的知识是有用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浅谈。
一、直观形象法: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立即接触到数学内容,从而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这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可以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入数学内容。
在讲解面积时,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桌、书包、操场等,以及它们的面积大小差异,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
二、问题启发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如“老师有3个苹果,给了小明1个,还剩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游戏活动法: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游戏活动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如拼图游戏、数独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逻辑思维。
四、故事串联法:通过讲述故事和编排情景,使学生能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编排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如“小猴子采了10个桃子,吃了1个,还剩多少个?”这样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
五、实验观察法:通过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自尝试,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如利用小石子和木杆进行称重实验,让学生探究平衡的原理和规律。
六、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精选的数学图片和图表,给学生提供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5篇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5篇第1篇示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
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那么,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的导入更加生动有趣呢?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导入环节需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可以通过引入一个趣味性的故事、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或者一个突发奇想的数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让学生在情节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或者设计一个数学谜题,让学生们通过解题的过程激发思维,培养求知欲。
导入环节应当与学生生活或者自然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通过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们在实际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景物,通过数学的角度来解释其中的规律,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导入环节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物、游戏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们在视觉上感受数学的美丽与奇妙;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者教具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们通过操作与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还可以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来促进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交流与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导入环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一直是老师们所重视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老师们需要通过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谈到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
1. 给出一个数学谜题给出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给出如下的谜题:“一个农夫有17只羊,但只有3个笼子,他该怎么将这17只羊装进这3个笼子里?”在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们也会发现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数学知识,比如如何将数字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笼子里,从而刺激学生的思维。
2. 利用游戏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们进入数学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场“数学比赛”,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用已学知识做一道数学题,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比较轻松地学习课程内容,还能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3. 使用动画动画是非常生动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数学动画片,将数学知识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动画,演示如何从一堆色彩不同的积木中提取指定颜色的积木,同时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练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利用实景教学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可以使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学校的花园、食堂等地,让学生们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这些地方实际的面积、容积等数据。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亲历感和参与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导入方式的一些介绍。
正如俗话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时,自然会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寻找和创造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既需要逻辑思维,又需要灵活的想象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抵触情绪。
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活泼生动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导入方法和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方面,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而直观的,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在导入环节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或者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元化的,他们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因此在导入环节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的视角和角度下感知数学的魅力。
二、导入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在具体导入环节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 故事启发法故事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老师可以通过编写有趣的数学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
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如“小猫家里有三只小猫,又来了一只,现在有几只小猫?”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2. 实物展示法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准备一些水果或者小球,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加法的过程。
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的运算规则和概念。
3. 游戏启发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导入。
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图像展示法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图像的展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比如几何图形、图表分析等。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新课的导入在每节课程中虽然仅仅几分钟,或许只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
课堂的导入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创设故事式情境导入法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故事导入法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但用这种方法导入时,要注意选择好故事,尤其要选择短小精悍的,有针对性的故事。
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画蛇添足.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
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以旧引新式导入法所谓“旧引新式导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1. 想象法: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个想象的问题来引起学生思考,如“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会把它们怎样分给你的朋友?”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动脑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游戏法:用游戏的形式来导入数学概念和知识,例如用积木让学生构建图形,用卡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组合等等。
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故事法:通过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引入数学知识,例如讲述一个小动物的成长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信息进行计算和思考。
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4. 视觉法:利用图片、图表或实物等具体的物体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给学生展示一张图表,让他们观察并分析图表中的数据规律。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5. 问题法: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一个数学题目,让他们思考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际应用法:通过给学生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计算一日三餐的营养成分,或者计算购物时的找零。
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以中文2000字的篇幅,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一、直观感受导入法直观感受导入法是通过给学生一些刺激性的事物或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需求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游戏、趣味实验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种导入方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提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思考并找出解题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三、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物品时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引出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将数学知识隐含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发现。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五、预习导入法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对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学习兴趣和学科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和运用导入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一、游戏型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型导入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数学的加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加法运算,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还能提高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故事型导入故事型导入是另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将数学知识融入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可以编写一些关于分数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三、实例型导入实例型导入是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一些真实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数学知识。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有关几何图形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问题型导入问题型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复杂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实验型导入是指通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从而引出数学知识。
在学习测量长度时,可以设计一些测量长度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引导,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数学,掌握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授课的导人环节,像一台戏的序幕,安排得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导人之前,作为老师应恰当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用三言两语直接阐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程序。
这种导入法的优点是开门见山,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二、利用旧知识导入。
利用旧知识导入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以及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支点,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
成功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识做铺垫。
三、用生动的实例创设情景导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这样就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境界。
例如:在“相遇问题”教学时,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两人相互有一定的距离,老师喊“齐步走”,两个同学同时相对而走,当走到两人相遇时,老师喊“立定”。
这时老师说:“这两个同学怎么了?”“他们相遇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相遇问题。
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能激起学习兴趣。
四、故事导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讲故事的同时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9的认识时,这是一年级的学习内容,从故事导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适合。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名字叫“大白兔采蘑菇”: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兔妈妈带领他的两个孩子上山采蘑菇,采回多少个呢?(出示蘑菇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接着兔妈妈给孩子出了一道题;谁能把这9个蘑菇分成两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快速分了起来,有的分成3和6、2和7、4和5……)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五、提出问题导入。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导入新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一、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来导入新课,比如“数学接力”、“数学拼图”等。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游戏道具,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接触新的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故事引入新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入相关概念,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故事导入法,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题导入法
四、实物导入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孩子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指课前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前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渐入佳境,预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环节。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创设学习的氛围,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导入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导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几种较常见的导入方法。
第一,启发式问题导入法。
这种方法通过提出一个新颖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课题产生兴趣。
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我们有一个完整的蛋糕,我们每个人只能吃一半,那么四个人要怎么分享这个蛋糕呢?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二,思维导图导入法。
思维导图是指将各个概念和观点通过图形和文字等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我们可以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将各种几何图形和其特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实物导入法。
实物导入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时间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个钟表或者一个日历来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变化和计算方法。
导入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导入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内容的特点进行调整。
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介绍几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出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例如计算周长、面积等。
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具导入法教具导入法是通过使用具体的教具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可以使用小算盘、数字方块等教具,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和实践,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导入数学知识。
可以给学生出一个有关数学的谜题或者推理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原则。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例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是通过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组数据,让他们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和规律,来学习和掌握某个数学概念。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是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或者数学竞赛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并且通过游戏的过程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是情境导入法、教具导入法,还是问题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或者是游戏导入法,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易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通过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开启导入的方式1. 故事引导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具体形象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一个关于建筑师设计房子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中空间概念的好奇和思考。
2. 图片引导法:通过展示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图片或者图表,让学生观察、思考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能力。
展示一张关于面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提出一个关于计算速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导入的内容1. 导入相关的前置知识: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回顾和梳理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的联系和框架。
在导入一个关于分数的知识时,可以回顾和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比较大小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在导入一个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并提问学生有关图形的问题。
1. 引用实例: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导入一个关于时间的知识时,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
2. 比较对照法:通过比较对照不同的例子或者情境,让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在导入一个关于长短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通过对照理解长短的概念。
3.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发现数学知识。
在导入一个关于加减法的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计算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发表时间:2019-09-16T15:19:04.30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作者:如沙[导读]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虽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毛日乡中心校624000摘要:为了能够使最终的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给与必要的重视,并要通过合理的手段与方法来增强导入的效果,以对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与帮助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究为探讨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虽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介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常用方式:一、复习引入法所谓“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
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
复习引入式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
复习引入法的基本模式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与之有联系的新知识。
例如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复习引入法。
由于在三年级就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就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五位、六位、七位、八位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引入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该说包含两个步骤,即先复习再引入。
“复习”这一步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出示复习题的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
下面我将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使用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或故事引入课堂内容。
学生通过情境或故事的描述,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活中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面积概念时,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让学生想象自己住在一个有很多门窗的房子里,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计算房子的面积。
运用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指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疑惑引入课堂内容。
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主动参与学习。
在讲解加法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你有3个苹果,你又买了2个苹果,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进行实物导入。
实物导入是指通过使用具体的实物或教具引入课堂内容。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讲解分数概念时,可以使用一块巧克力,先将其分成若干块,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每一块的大小,并引导他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进行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是指通过一种愉快的游戏形式引入课堂内容。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玩一个找图形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描述找出正确的图形,通过游戏提高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记忆。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实物导入和游戏导入等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引导,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下面我将浅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
故事是孩子们喜欢的、容易理解的形式,教师可以选取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在学习加法时,可以选择一则与加法有关的故事,如小猫捉老鼠,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猫追逐老鼠的全过程,然后提问学生:小猫一共追到了几只老鼠?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进行导入。
教师可以携带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积木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操作。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携带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进而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式直观生动,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进行导入。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在学习时间概念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早上醒来时,你能给我说一说几点吗?中午12点的时刻叫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倍数时,可以设计一个乘积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相邻的两个数的乘积,从而巩固倍数的概念。
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实物展示、问题引入和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动力,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巧妙而生动的导入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该怎样导入呢?怎样才能迈好这新课堂的第一步呢?我想就此结合几种导入方式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数学的原型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中学生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做准备。
课前让学生调查常见商品的单价,上课时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到黑板上。
讲:大家调查的这些价钱中“元”是货币单位,如果把“元”擦去,就得到一些数。
这些数中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剩下的每个数中间多了一个什么?(小圆
点)像这样数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叫小数。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经常用到整数外,还会时常碰到许多的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设疑激思,愤而求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接着出示用铁丝做成的“圆”的教具,让学生具体说说圆的周长是什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学生答案很多。
如,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用线绕圆一周后拉直量它的长度;把铁丝剪断拉直量等等。
在肯定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后问:“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无法直接在直尺上滚动怎么办?如果画在纸上的圆无法将其剪断或用线环绕又怎么办?”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三、操作比较,探求本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建立在直观形象基础上以表象为支柱的。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借助实物演示、实际操作及语言描述等感知形式,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
认识。
并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和平面图形后,要求学生用一根火柴作三角形的一条边,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几根火柴?再让学生用六根火柴围三角形,看最多能围几个?(学生可能回答2个)操作后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考虑的,其实六根火柴可以围成四个三角形。
(出示教具)问:它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出示各种物体,这些物体是不是立方体图形?谁知道它叫什么?(揭示课题)
通过操作比较,学生初步明确了线段、平面图形、立方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生会很感兴趣。
四、激化矛盾,理解新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并设法把矛盾激化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商不变性质”运用中,余数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较难掌握。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矛盾。
问: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学生肯定商是17,余数是1后反问:余数真是1吗?学生验证结论时,会发现验算结果得不到被除数3500。
学生通过反复检查,确认计算和验算过程都“正确”。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出现了,激化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们去追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比较优劣,择优而学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比较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其中一种方法简单,一种方法复杂,自然会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简易方法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整数连加简便运算”时,先在黑板上写一道题:2469+254+346,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要求直接计算,另一部分要求应用加法运算定律来做,并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要求全班学生进行比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大家会发现右边的学生做得又对又快。
然后揭示课题: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导入新课的具体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灵活运用、精心设计。
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都离不开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启迪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其表。
编辑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