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c75d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b.png)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2. 能够正确读、理解文言文课文,并进行简单的初步翻译;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基本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并能够正确读、理解文言文课文;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本和习题册;2. 软件或音视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和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有哪些特点。
2. 讲解(15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文言文基本的阅读方法,包括注音、理解词语意思等,并应用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是汉字的博大精深,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3. 课文学习(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通过逐句翻译、语法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情况,适当解释课文中比较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4. 升华与拓展(2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文言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通过介绍古代文人、诗词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爱好。
5. 练习与巩固(25分钟)教师针对习题册中的相关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以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句子翻译练习、填空题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学生表现的评价,鼓励学生取得的进步,并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指定的习题册作业;2. 阅读相关文言文课文,尝试翻译并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练习等,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点。
此外,通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古文教案》
![《小古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e79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0.png)
《小古文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小古文的基本内容。
(2)学习并掌握小古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式。
(3)通过分析小古文,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古文的意义。
(2)学会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等,帮助理解小古文中的难点。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小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古文基本概念:介绍小古文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小古文阅读方法:如何正确朗读、断句、理解小古文。
3. 小古文实例分析: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短篇小古文,进行字词解释、句式分析、内容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古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小古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小古文实例的分析与理解。
2. 教学难点:(1)小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字词和句式。
(2)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小古文的基本概念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古文,尝试理解文意。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 讲解与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古文。
5. 实践与应用:学生进行小古文朗读、翻译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小古文,巩固字词和句式。
2. 搜集其他小古文,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小古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古文。
五年级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
![五年级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https://img.taocdn.com/s3/m/680223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1.png)
五年级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第一篇:五年级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小古文15篇逐雀红日将下,打麦已完。
小雀一群,纷集场上,觅食余粒。
数童子立门前,拍手噪逐之。
雀闻人声,散入林中。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打完小麦。
有一群小麻雀,纷纷跑到麦场上,吃散落的麦粒。
几个小孩站在门前,拍手叫喊着驱赶麻雀。
麻雀听到小孩们的叫喊声,四散逃去树林中。
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拳不能出。
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瓶子里有果子,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
”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声,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只猫不相上下。
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中要害,端坐不倒。
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
正中要害,却坐着不倒下。
走进了一看,母熊已死,手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有三只小熊,在水中玩耍嬉戏,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到她的孩子。
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①俄而:一会儿。
②欣然:高兴的样子。
③差:勉强。
④未若:不如。
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
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文言文阅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6f634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a.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文言文阅读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五年级阅读教案中,文言文阅读的任务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理解与认同,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小学五年级阅读需求,设计一套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文言文教材及相关活动。
二、教材选择根据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和任务名称所给出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适用于这个年龄段的经典文言文作品《孟子》中的“离娄章句”进行教学。
三、目标设置1. 了解《孟子·离娄章句》背景知识,并能够从中获得对中国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认识。
2.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孟子·离娄章句》,掌握其中使用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
3. 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四、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介绍《孟子》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简要介绍《孟子·离娄章句》的背景及主题。
2. 理解篇章结构:辅助学生分析篇章结构,理清篇章框架,了解作者逻辑思维方式。
3. 学习重要词汇和短语:通过课堂活动、练习和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
4. 句子拆解与练习:以重点句子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拆解、分析和翻译练习。
同时鼓励他们编写类似结构的句子,加深理解并扩展应用能力。
5. 阅读与理解:通过分段阅读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讨论,培养其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6. 语境推测与填空:针对文中存在的空白处,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出适当的词语填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词汇和理解语境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文言文中的问题,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兴趣。
2. 情景模拟:将《孟子·离娄章句》中的对话情境还原,并由学生扮演角色,通过情景互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及体验其中的道德观念。
部编版五上小古文教案
![部编版五上小古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070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古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小古文,使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品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 培养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掌握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文中的字词和句子的意思;2. 学会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古文中一些生字的意义;3. 学会提取古文中的主题和要点。
三、教学难点:1. 合理概括古文中的主题和要点;2. 学会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小学古文》教材;2. 学生作业本;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导入前,教师将多个古文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
随机抽取一个学生上台,读出某个古文课文的标题并解释其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读古文吗?为什么?3. 教师通过展示古人的智慧和品质的图片,并讲解古文的重要性和学习古文的目的。
Step 2:阅读1. 教师带领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古文的标题,并解释古文故事的背景和意义。
2. 教师逐段阅读古文,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
3. 学生自主阅读古文,教师逐个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意义。
Step 3: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古文中的一些主题和要点,并将学生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2.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古文中一些生字词的意义,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古文的重要性和学习古文的方法。
Step 4:拓展1.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篇古文课文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将古文中的智慧和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汇报给全班。
3. 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和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欣赏古文。
Step 5: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古文,背诵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检查作业:学生上台分别背诵和展示自己的读后感,全班评价并提出意见。
文言文小学教案
![文言文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852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d.png)
文言文小学教案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文言文,孩子们可以增强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课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规则。
3.理解文言文的诗词和散文,并能正确解读。
4.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概述- 文言文的定义和历史渊源- 文言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文言文基础词汇与句型- 学习常用文言文词汇,如“之”,“乃”,“亦”等- 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型,如“不知……故”、“可知……矣”等3. 文言文语法规则- 学习文言文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用法- 掌握文言文的语序和句式变换规则4. 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阅读经典文言文诗词,如《静夜思》、《论语》等- 解析文言文散文,如《荀子·劝学》、《孟子·梁惠王上》等五、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 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语法规则,示范正确的文言文朗读和解析。
2.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共同完成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3. 情景模拟- 设计文言文对话和情景,让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4. 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经典文言文的朗读和解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程度。
2.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0分钟)- 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如历史文献、古代诗词、古代散文等。
3.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与句型(15分钟)- 介绍文言文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型,并通过举例讲解和练习consigned from the repertoire和复习。
小古文教案
![小古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65c3d31126edb6f1a10b8.png)
1《口鼻眼眉争辩》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5、会读了吗?我们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句。
6、男生、女生交替读。
三、理解古文内容。
1、读了好几遍了,能读懂吗?(屏幕上同时出现白话文、文言文。
)看注释理解:曰、尔、谓、亦。
说说它们之中谁的本领最大呢?2、学生自由发言。
重点理解:(1)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
”理解“毫端”:形容像头发那样细微的东西。
“惟”:只有。
“当先”:排名第一。
师:瞧,眼睛认为自己的本领无人能比,细小的,遥远的,什么都能看清,天下第一的就是他。
他是多么的骄傲自满啊!谁来读好这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2)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这一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眉毛有什么本领呢,我们来看一下图。
师演示。
你看到了什么?(没有眉毛,脸就不像脸了,感觉特别怪)没想到大家认为什么也不会做的眉毛居然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难怪他是那么自信满满的。
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
3、这四个朋友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服输,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再想想究竟谁的本领大?(他们各有各的用处,缺了谁也不行)4、没想到他们争辩了几千年的难题一下子就被你们解决了,真聪明。
这样吧,我们的头上除了口鼻眼眉还有耳朵呢,谁来充当耳朵劝一劝他们,让他们重归于好吧!5、学生试用白话文续写结尾。
师:你们说得都很在理,相信口鼻眼眉一定会再次和睦相处的。
老师也想试试当一回古人,把你们说的话变成文言文,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
出示:耳在一旁,目睹此辩,叹曰:“尔等莫再争也,世间万物,皆有其用,无谓乎高低。
”口鼻眼眉闻之默然,互视一笑。
师读。
四、分角色表演古文。
这篇古文不仅短小精悍,而且特别好玩,把我们脸分成了口鼻眼眉四个角色,让人读后若有所思。
《小古文教案》word版
![《小古文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5fe8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5.png)
《小古文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文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古文词汇:介绍常见的古文词汇及其现代汉语对应词。
2. 古文句式:讲解古文的基本句式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3. 经典古文: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古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经典古文的阅读理解。
2. 难点:古文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古文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文词汇和句式,分析经典古文。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古文朗读、背诵和讨论。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古文句子,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思维品质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古文阅读、写作等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古文句式:主谓宾、定状补。
二、教学内容1. 古文词汇:之、乎、者、也、矣、焉、哉。
2. 古文句式:主谓宾、定状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2. 难点:古文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古文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文词汇和句式,分析经典古文。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古文朗读、背诵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古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古文词汇和句式,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古文句子,提高运用能力。
4. 互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本节课的经典古文。
2. 练习编写古文句子,运用所学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古文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4288f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f.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古文阅读课程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古文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古文的基本含义;2. 掌握古文中常见的词语和句式;3. 提高对古文的阅读理解和解题能力;4.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教学准备:准备古文阅读的课本资料和相关教学辅助工具,确保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内容。
2. 导入:(教师板书)古文阅读介绍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预习: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包括课文的标题、作者、主要内容等。
4. 正文:(教师示范)古文阅读技巧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教授学生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字词注释、句子理解和推理等。
(教师导读)课文内容根据教学计划,从教材中选择一篇适合该年级学生的古文进行详细阅读和解读。
分组讨论和整体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和理解这篇古文。
然后,组织全班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困惑,互相帮助和改进。
教师点评和补充: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从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古文。
5. 拓展链接: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提供一些与古文相关的拓展链接,包括名人典故、历史背景等。
三、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情况和讨论质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作业、小测等方式,对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3.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教学拓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可鼓励学生多读古文,观察古代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
五年级 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讲解学习
![五年级 文言文小古文2018.05.10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fe4dae051e79b896902260e.png)
小古文15篇逐雀红日将下,打麦已完。
小雀一群,纷集场上,觅食余粒。
数童子立门前,拍手噪逐之。
雀闻人声,散入林中。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打完小麦。
有一群小麻雀,纷纷跑到麦场上,吃散落的麦粒。
几个小孩站在门前,拍手叫喊着驱赶麻雀。
麻雀听到小孩们的叫喊声,四散逃去树林中。
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拳不能出。
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瓶子里有果子,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
”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声,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只猫不相上下。
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中要害,端坐不倒。
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
正中要害,却坐着不倒下。
走进了一看,母熊已死,手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有三只小熊,在水中玩耍嬉戏,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到她的孩子。
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①俄而:一会儿。
②欣然:高兴的样子。
③差:勉强。
④未若:不如。
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
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128b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2.png)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定义: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用:加深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提高其语言感知能力。 方法: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朗读、个人背诵等。 注意点:注重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强调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解读。
讲解法
讲解法定义: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授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以及讲解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
文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 小古文朗诵比 赛,提高朗读
能力
布置小古文仿 写作业,锻炼 学生的写作能
力
结合小古文内 容,开展相关 的文化活动, 如诗词大会等
总结提升
回顾所学:回顾小古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思想内容
归纳总结:总结小古文中的语言规律、表达技巧和文学特色 拓展提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文 化修养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 教学设计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教学内容 05 教学过程
02 教学目标 04 教学方法 06 教学评价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小古文中常见的词汇和句式 了解小古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 理解小古文的基本意思和深层含义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掌握情况:是否掌握了小古文的基本知识点和阅读技巧 课堂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是否良好 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小古文阅读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教学不足与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有趣, 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目的: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小 古文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与文言文翻译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与文言文翻译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757f1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与文言文翻译指导第一节:古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古文,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
教学重点:学会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文言文翻译。
教学准备:古文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古文阅读的意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文阅读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文,并讲解古文的基本结构、常见的句型和用词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古文阅读(30分钟)教师分发古文材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古文的意思。
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步骤和技巧,如理解句子意思、辨析词义、调整句子结构等。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实例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点。
5. 文言文翻译练习(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文言文材料,要求学生翻译文言文,并互相交流讨论答案。
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翻译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进行古文阅读和文言文翻译的练习。
第二节:文言文翻译指导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教学准备:文言文材料、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
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如分析句子的结构,辨析词义,辨别句子的关键词等。
并通过例句进行解析和讲解。
3. 句子翻译练习(2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文言文材料,要求学生翻译其中的句子,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翻译进行指导和纠正。
4. 高级文言文翻译指导(25分钟)教师进一步讲解文言文翻译的高级技巧,如修辞手法的翻译、虚词和词类的翻译等。
通过例句进行解析和教学。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5ba4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1.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掌握古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古文写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正确阅读古文,理解文中的含义和蕴意。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文的解读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师引入:通过神秘的古文阅读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给予背景知识:教师根据所选的古文材料,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古文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教学重点:通过精心准备的古文材料,向学生介绍古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词汇,让学生熟悉古文的形式和用词。
4. 阅读和解析:将古文材料分段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和解析。
教师提问学生有关词语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表达的意思。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古文的主题,理解古文的意义和价值。
6. 辩论活动:鼓励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理,就古文中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7. 古文写作:提供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古文知识和技巧,进行古文写作。
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展示个人见解和想法。
8.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分享古文阅读心得,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阅读和解析能力,进行日常操作性评价。
2. 对学生的辩论表现、写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3. 经常性地进行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五、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有关古文的文物和展品。
2. 组织学生进行古文读书会,相互分享和交流古文阅读心得。
3. 引导学生进行古文节目的创作和演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语文五年级古文阅读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古文阅读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eab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4.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古文阅读教学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古文阅读教学,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2.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读古文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第二节: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文教材、教学课件、课堂练习题、笔记本、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笔记本、学习用品等。
第三节: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古代风景画,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和美,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2.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文阅读的重要性,解释古文的特点和魅力,并概述本次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3.示范解读(20分钟)教师选择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古文进行示范解读。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词语解析:解释难词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句子分析:讲解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文章主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古文并产生共鸣。
4.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选择一篇古文进行阅读,并完成一份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文章标题和作者;- 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5.讨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笔记和体验分享给同桌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解答问题,并共同进一步理解古文的内涵。
6.巩固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针对所学古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古文阅读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四节: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古文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完成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是自由发挥、对古文的理解、或者以古文题材创作。
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20490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8.png)
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文章的基本意思。
2. 学生能够识别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多篇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文言文短文。
2. 学生用来标注关键词汇和理解句意的工具,如彩色笔、笔记本等。
3. 课堂展示工具,如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2. 通过展示或讨论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如讲述文言文的历史背景、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等。
阅读:1. 选择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文言文短文,并将其呈现给学生。
推荐使用寓言或古代故事等内容,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
3. 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重点标注关键词汇和句子。
4. 引导学生逐句理解文章,解读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与学生讨论其可能的解释。
5. 解释文章中较为复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理解:1. 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排比等。
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发表对文言文内容的看法,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拓展:1. 给学生发放一些其他适合阅读的文言文材料,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和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使用文言文进行日常写作,并与同学们分享。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提高。
2. 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并针对其中的困难进行必要的回顾和解释。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能够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言文运用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认识文言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认识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0d9f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f.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认识文言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常见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3.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文言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让学生尝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及文言文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用引发学生兴趣的图片或诗句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好奇心。
2. 概念解释(10分钟)
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定义、特点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
3. 阅读文言文(15分钟)
教师选择一篇小品文或诗词并讲解其背景,然后让学生阅读,并帮
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不同的词语和句子。
4. 文言文演绎(15分钟)
教师给学生一篇文言文短文,然后引导学生尝试演绎文言文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5. 文言文积累(15分钟)
教师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并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这些词汇。
6. 文言文应用(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用现代汉语表达相同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7. 总结提升(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进
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渐
渐建立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培养了学生
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理解和学习更复杂的文言文,
仍需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54d8b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f.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孔子讲《论语》》一文的基本内容;2. 理解文中的古代人物形象和思想;3.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孔子讲《论语》》一文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孔子的思想;2.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展示一段古代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古代文言文的独特之处。
步骤二:预习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孔子吗?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孔子的一些基本信息。
步骤三:阅读理解1. 教师将《孔子讲《论语》》一文分段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逐句理解文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古代人物形象和思想,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四: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1. 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2. 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步骤五: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并鼓励学生继续积极阅读古代文言文。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孔子讲《论语》》一文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孔子的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学习到了一些关于古代思想家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自行查找关于孔子和《论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2. 阅读其他古代文言文篇章,提高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七、板书设计《孔子讲《论语》》1. 文中人物形象和思想2. 孔子的思想对今天的启示八、教学反思本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和引导等,使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94c95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以及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吧!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知识2.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特点2.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3.学会从文言文中体会古人的智慧和美感教学准备课本《小学文言文读本》、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同学们,首先我想问问你们,你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最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呢?有人喜欢现代小说,有人喜欢古诗词,还有人喜欢科普文章等等。
那你们喜欢阅读古文吗?为什么呢?步骤二:引入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论语·子罕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
步骤三:理解古文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
1.词汇:文言文中的词汇较为古老,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来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2.句式:文言文的句式比较繁复,句子结构上常采用并列、对偶等修辞手法,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句意。
3.表达方式:古人表达思想时往往措辞含蓄,需要我们通过推敲和思考来理解作者的用意。
步骤四:文言文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了解上下文: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和脉络,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观点。
2.理解词义:对于生僻的词汇,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来理解其意义。
3.分析句式: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4.注意标点符号:古文中的标点符号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作用。
步骤五:感悟古人智慧通过阅读文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美感。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案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e3d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b.png)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仿写文言文的经典文段,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3. 学习仿写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2.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技巧;3. 仿写古代文词。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讲解1.1 文言文的定义及由来文言文是指古代汉字文化圈中使用的文学语言,其语法和用词常常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1.2 文言文的经典文段介绍介绍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等,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了解。
1.3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详细介绍文言文的句法结构、词法、语序等基本要素。
2. 文言文的阅读与分析2.1 使用经典文言文展开阅读训练选择适合小学生水平的文言文篇章,辅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2.2 引导学生运用词典和注释理解文言文培养学生使用词典和注释的习惯,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和句子难点。
2.3 练习文言文的翻译和写作针对选定的文言文段落,让学生进行翻译和仿写,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古代文词的仿写与创作3.1 学习古代文词的常用词汇和典型句式通过学习古代文词中常见的词汇和句式,让学生掌握古代文言文的特色表达方式。
3.2 练习古代文词的仿写给学生提供一些现代主题,引导他们使用古代文词的语言风格来进行仿写练习。
3.3 鼓励学生创作古代文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和创造力,编写属于自己的古代文词作品,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阅读理解与分析练习给学生提供文言文篇章,让他们进行阅读理解和语言分析,通过答题形式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文言文仿写作业布置文言文仿写作业,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于古代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d3cd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a.png)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1. 理解古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2. 掌握五年级所学的小古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巧来阅读和理解小古文;4. 培养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小古文的阅读。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讲师介绍古文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小古文知识,并复习相关的阅读技巧。
步骤二:讲解古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10分钟)1. 讲师简要介绍古文的历史和起源,并阐述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2. 解释古文的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3. 分析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字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敏锐观察力。
步骤三:阅读小古文(20分钟)1. 分发小古文材料,并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并标注重点、生词、不理解的地方;2. 请学生互相讨论他们对古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与讲师进行互动交流,澄清和解答他们的疑问;3. 讲师帮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意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小古文;2. 小组共同合作,上台朗读古文,并解读其中的意义;3. 全班师生共同讨论各组的解读,提出不同观点和见解。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人完成一篇小古文阅读题,强化对所学知识和技巧的理解与应用;2. 讲师逐一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给予指导和评价;3. 将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整理和总结,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反馈意见。
步骤六: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讲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学生在古文阅读中所积累的收获和成长;2. 引导学生思考古文阅读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多读、多思考;3.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阅读小古文,并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2. 学生练习题:对学生完成的阅读练习进行评价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古文15篇逐雀红日将下,打麦已完。
小雀一群,纷集场上,觅食余粒。
数童子立门前,拍手噪逐之。
雀闻人声,散入林中。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打完小麦。
有一群小麻雀,纷纷跑到麦场上,吃散落的麦粒。
几个小孩站在门前,拍手叫喊着驱赶麻雀。
麻雀听到小孩们的叫喊声,四散逃去树林中。
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拳不能出。
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瓶子里有果子,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
”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声,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只猫不相上下。
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中要害,端坐不倒。
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猎人进山打猎,用枪射中了一只母熊。
正中要害,却坐着不倒下。
走进了一看,母熊已死,手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有三只小熊,在水中玩耍嬉戏,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到她的孩子。
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①俄而:一会儿。
②欣然:高兴的样子。
③差:勉强。
④未若:不如。
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
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
”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无瞳子必不明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①尝:曾经。
②若:如果。
③物:指人和事物。
④瞳子:人眼中的瞳孔。
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
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道边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①尝:曾经。
②诸:众。
③游:玩。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争着。
⑦走:跑。
⑧信然:真是这样。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长(zhǎng):生长,成长。
③揠(yà):拔。
④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⑤谓:对…说⑥其人:他家里的人。
⑦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
⑧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⑨趋:快步走。
⑩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放下了农具,荒废了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活见鬼明.冯梦龙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倾,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注释:1.者:……的人。
2.值:遇上。
值大雨:正赶上下大雨。
3.持:拿。
4.盖:伞。
5.即:马上。
6.投伞:跑到伞下。
7.久之:过了好一阵。
8.语:说话。
9.疑:怀疑。
10.以:用。
11.撩:一种动作,撩试,碰。
12.之:代词,指那个不说话的人。
13.偶:碰巧。
偶不相值:碰巧没有碰到。
14.愈益:更加。
15.因:于是。
16.之:和前一样。
趋:跑。
17.值:正是……的时候。
18.亟(jí):赶紧,马上。
19.其:代词,指做糕点的人。
20.俄顷(qǐng):不一会儿。
21.复:又。
22.号呼:大声喊。
23.亦:也。
24.其:代词,指做糕点的人。
25.踉(liàng)跄(qiàng):跌跌撞撞走路不稳。
26.愕(è)然:惊讶,目瞪口呆。
译文:有个赴宴后深夜回家的人,正好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
看见一个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个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儿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
他怀疑是鬼。
他用脚撩试,正好没有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这时正是做糕点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人家自己遇见鬼了。
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声喊着“有鬼!有鬼!”也跑进做糕点的人的家中。
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注释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 怒:生气,愤怒。
11. 将:打算。
12. 扑:打、敲。
13. 子:你 14. 犹是:像这样。
15. 向者:刚才。
向,从前,往昔。
16. 使:假使,假若。
17. 岂:怎么。
18. 怪:对……感到奇怪。
译文杨朱的弟弟叫布,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
天下雨了,他脱去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来。
他家的狗不知道,冲上来对他狂叫。
杨布很生气,准备打狗。
杨朱劝阻说:“请不要打它啦,你也会像它这样。
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燃衣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聚饮。
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
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
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
曰:“火烧君裳。
”其人遂收衣而起,怒曰:“不早言!”性缓者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注释:1.共:很多。
2.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3.尾:衣服的一角。
4.乃:于是,就。
5.见之已久的‘之’:它(指“人裳尾为火所烧”)6.然则:既然这样。
7.伤:受损害。
8.遂:立即,马上。
9.何:为什么。
10.道:说。
11.果然:果真这样。
译文:一个人性子特别缓慢,冬天很多人围着火炉饮酒。
慢性子看到有一个的人衣服被炉火烧着了,于是就从容地说:“有一件事,看见它已经很久,想说怕你性急,不说又恐怕你受到伤害,那么是说对呢?还是不说对呢?”那个人问是什么事,慢性子的人说:“火烧着了你的衣裳。
”那个人马上拉衣起来,恼怒道:“为什么不早说?”慢性子的人说:“我说你性急吧,果然如此。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1.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2.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3.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4.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5.过中:过了正午。
6.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7.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8.戏:嬉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
10.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12.信:诚信,讲信用。
13.时年:今年。
14.非:不是。
15.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16.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17.已去:已经离开。
18.曰:说。
19.则:就是。
20.顾:回头看。
21.惭:感到惭愧。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陈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陈元方:“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
4.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5.吾:我。
6.坚:坚硬。
7.陷:刺破。
8.利:锋利。
9.无不:没有。
10.或:有人。
11.以:用。
12.弗:不。
13.应:回答。
14.夫:句首发语词,那。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