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乳液的成膜理论研究现状_袁显永
核壳型胶乳的成膜及其涂膜性研究
Arraymm乳渡:固含量20%~50%阶段I:粒子紧密接触阶段II:粒子变形阶段III:形成均一的连续膜图1.2三阶段乳胶粒子成膜过程示意图FigIIIel-2Sch哪ancmllstrali叻0fthrees侍psprocessofthelatexmmfo『Illation阶段I:随着水分的挥发,原先以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而保持分散状态的乳胶粒子逐渐靠拢,但仍可自由移动。
该阶段水分的挥发速率和纯水的蒸发速率相当,是胶乳中自由水挥发的恒速干燥阶段,其是胶乳干燥三个阶段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持续到胶乳中固含量达到60%~70%体积分数;阶段II:随着水分的进~步挥发,乳胶粒子形成不可逆的相互接触,发生粒子变形,达到最紧密堆积状态,一般认为这时的理论固含量为74%。
在这一阶段,水分挥发速率为阶段I的5%~10%,是毛细管控制阶段;阶段IⅡ:在缩水表面产生的力或表面张力作用下,聚合物界面分子链相互扩散、渗透、缠绕,形成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膜。
这一阶段水分主要是通过内部扩散至聚合物表面而挥发的,因此其挥发速率比较馒,最后接近一恒定值,为扩散控制阶段。
总的来说。
胶乳成膜过程中失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图1.3来描述。
图1.3膜形成过程中水损失的示意图Fi驴re1·3Schemalicp奴ofthewater10ssoc“曲gonlatexdrying图1.4乳胶粒子形成紧密排列Figu陀1—4latexpartidesofdosepackingKcddicsf371用原子力显微镜沁M)观测到胶乳(Tg=20℃)的成膜过程中,胶粒形成了很好的紧密堆积,从最初的球形变为部分填充粒子间空隙(见图1.4)。
Meinckenf381等通过AFM观察了P(st.∞.BA)共聚胶乳frg=19℃)的成膜过程随时间的变化,可明显观察到乳胶粒子充填、变形、扩散成膜的过程,如图1-5所示。
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wiIlllik的观点。
温度对核壳胶乳涂膜形成及性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温度下核壳型胶乳所形成 涂膜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显著影响最终涂膜 性能。Fig.7描述了核壳型胶乳形成涂膜的相 结构,室温成膜时,乳胶粒子紧密排列,由于成 膜温度较低,粒子间融合并不充分,所形成涂膜 含有空穴。90’C以下成膜时,随温度升高,壳层 融合形成连续相,核层则均匀地分散在连续相 中,涂膜致密均一。当温度高于100℃后,复合 乳液涂膜发生二次相分离,不相容两相的相畴 尺寸增加,当其足够大时产生光散射,使涂膜透
1实验部分 1.1原材料
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 酸甲酯(MMA):均系化学纯,使用前减压蒸 馏,以除去原料中所含的阻聚剂;十二烷基硫酸 钠(SDS)、过硫酸钾(KPS)、碳酸氢钠 (NaHCO。):均为化学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使 用;实验所用水均为二次重蒸去离子水。 1.2核壳乳液的制备及验证
将1.0 g SDS、0.3 g NaHC03(分别用20
mL水溶解)、10 g核层单体(St l BA=85: 15)及120 g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并通氮气保 护,升温至80℃保温15 rain,加入0.25 g KPS (20 mL水溶解)引发聚合反应,反应30 rain完 成种子的制备,种子乳液呈蓝色。随后开始滴加 剩余的40 g核层单体,单体滴加完毕后保温1 h,然后补加O.25 g KPS(20 mL水溶解),并同 时开始滴加50 g壳层单体(MMA t BA=50: 50),单体全部滴加完毕后,在80℃保温1 h,升 温至90℃保温2 h后结束反应,即得到P(St— CO—BA)/P(BA—CO—MMA)苯丙复合胶乳。经透 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所制备的乳胶粒子, 证实其多为核壳形态结构。 1.3 复合乳液所形成涂膜的表征
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包祥俊,吴文辉,宫理想,王建全(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要:介绍了细乳液聚合体系的制备及聚合机理,分析了细乳液聚合在高固含量聚合物细乳液制备、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细乳液聚合用于开发新型材料及细乳液聚合实施方法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胶囊化中图分类号:TQ316 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20(2007)S1-0146-05New progress in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B AO Xiang jun,WU Wen hui,GONG Li xiang ,W ANG Jian quan(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 ng ,Beijing Insti 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 na)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of miniemulsion system and polymerization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and the status of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polymer miniemulsion system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and nano composite materials,and controlled/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is analyzed.And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utilization of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developing novel materials and practical use is reviewed.Key w ords :miniemulsion;polymerization;encapsulation收稿日期:2007-03-15作者简介:包祥俊(1984-),女,硕士生,xiangjun1984@;吴文辉(194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纳米材料、水溶性高分子、靶向医用高分子、特殊结构高分子。
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能
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能吴跃焕1,2,赵建青1,暴志菊3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太原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系,太原030008;3.新华化工有限公司,太原030008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水性成膜物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木器、皮革等领域。
然而胶膜的光泽度、透明性、耐水性以及其他物理机械性能都无法与溶剂型树脂相比,这是由于聚合物乳液具有与聚合物溶液完全不同的成膜过程。
在聚合物乳液的成膜方面,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乳胶粒变形的驱动力(外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颗粒变形的理论模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粒径的毛细作用力决定乳液的成膜性能。
但对乳液聚合物特殊的分子形态、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等内在因素对成膜过程所起的作用报道较少。
本文从合成的大量样品中筛选出不同粒径的MMA/BA/AA和St/BA/AA系列乳液,考察了上述内在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乳胶粒粒径、成膜温度、水的挥发、体系单体组成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具有特殊分子形态的寡链聚合物的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丰富聚合物乳液成膜机理的内容。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Dowfax2A-1、OP -10,均为工业品,未作进一步处理,直接使用。
1.2 乳液的制备(1) 先将部分水、大部分乳化剂、缓冲剂加入装置有回流管、滴液漏斗、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升温搅拌均匀,在75~80℃下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尔后滴加预乳化的种子单体,使其聚合生成种子。
保温0.5 h后开始滴加预乳化的外层单体以及余下的引发剂溶液。
升高温度保温1 h使反应完全,降温至60℃以下出料,得到聚合物乳液。
按照上述工艺分别制得固含量为40%的MMA/BA/AA和St/BA/AA乳液。
(2) 依次称取前一步制得乳液重量的12.5%做种子,加入部分水以及少量的引发剂过硫酸钾,水浴升温到86℃,开始滴加与种子等重量的单体(单体用少量乳化剂预乳化后加入),2 h内滴完,补加少量的引发剂使反应完全,将余下的水加入体系。
苯乙烯_丙烯酸丁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第17卷第1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 o l.17,N o.1 2001年1月POL Y M ER M A T ER I AL S SC IEN CE AND EN G I N EER I N G Jan.2001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α张洪涛,林柳兰,尹朝辉(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用一种新的乳液聚合方法——超浓乳液聚合制备了苯乙烯(St)2丙烯酸丁酯(BA)的复合聚合物。
研究了引发剂的含量、单体体积分数及乳化剂的复配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及胶乳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浓乳液聚合较之本体聚合可得到较高的聚合速率和更大的分子量,且可更容易控制所制备的乳胶粒径。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复合聚合物;单分散乳胶粒子中图分类号:TQ31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55(2001)0120043204 超浓乳液指像胶冻一样的乳液,其分散相的体积分数(5)大于0.74,甚至高达0.99。
在超浓乳液中,分散相的液滴已发生变形,成为由连续相薄液膜分割的多面“液胞”。
液胞表面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对超浓乳液起稳定作用,液胞的大小和形状在制备超浓乳液时确定,在聚合反应中未改变[1~5]。
超浓乳液聚合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因其有两个重要的特性[6]:(1)与本体聚合相比,超浓乳液聚合有较高的聚合速率和更大的聚合物分子量;(2)超浓乳液聚合可更好地控制所需聚合物的乳胶粒子大小;(3)在制备复合聚合物中可以得到纳米级微相结构。
本文研究了稳定的St2BA超浓乳液聚合,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B I N)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 S)与长链脂肪醇正十六烷醇(HD)构成的复合乳化体系,制备了纳米级微相结构的复合聚合物,讨论了影响聚合速率和乳胶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
1 实验部分1.1 原料苯乙烯(St):A.R.级,北京福星化工厂产品,减压蒸馏低温保存;丙烯酸丁酯(BA):A.R.级,北京益利精细化工品有限公司产品;偶氮二异丁腈(A I BN):C.P.级,上海试剂四厂产品,甲醇重结晶;十二烷基硫酸钠(SD S)和十六烷醇(HD):C.P.级,日本进口分装;三氯甲烷(CHC l3):A.R.级,湖北大学化工厂产品,干燥后蒸馏。
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
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年级: 14级姓名:李静瑶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摘要乳液聚合方法具有各方面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乳液聚合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的乳液聚合方及其原理、特点、应用以及中外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乳液聚合方法;应用;成果Abstract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ha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merits an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scope, therefore it is widespread concerned. In this articl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mulsion poly -meriza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some new emulsion polymerizations and their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as well as some Chinese and foreign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Key word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application;achievements1.1 乳液聚合的发展和现状乳液聚合是在用水或其他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机理或低聚物机理生成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或离子加成聚合来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
乳液聚合技术的开发起始于上世纪早期,上世纪20 年代末期就已有和目前生产配方类似的乳液聚合方法的专利出现。
上世纪30 年代初,乳液聚合方法已见于工业生产。
高分子乳液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分子乳液增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高分子乳液是新型的涂料,具有环保、美观、防火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涂料。
在高分子乳液的生产过程中,增稠剂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剂,它可以增加乳液的黏度,
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流变性能。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合成一种高分子乳液增稠剂,考察其在高分子乳液中的增稠效果和性能,并探索其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3、研究内容与方法
(1)合成一种高分子乳液增稠剂;
(2)考察该增稠剂对高分子乳液的增稠效果,通过流变学测试,测量乳液的黏度和流变学参数;
(3)研究该增稠剂对高分子乳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
(4)探索该增稠剂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4、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合成一种高分子乳液增稠剂,并考察其在乳液中的应用效果。
预计将获得以下结果:
(1)合成一种性质优良的高分子乳液增稠剂;
(2)获得该增稠剂在高分子乳液中的最佳用量和增稠效果;
(3)深入了解该增稠剂在高分子乳液中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4)探索该增稠剂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为涂料生产提供新型的增稠剂选择。
5、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高分子乳液增稠剂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乳液涂料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环保涂料的生产和推广。
乳液聚合研究进展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乳液聚合研究进展姓名班级:学号:乳液聚合研究进展摘要乳液聚合有反应速度快,易散热,可在低温下反应等特点,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由于聚合机理的特殊性、体系的复杂性聚合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国内外学者在乳液聚合研究方面显得非常活跃,本文就近几年来的进展进行综述。
在简单介绍乳液聚合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几年来乳液聚合中发展的新技术,如无皂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以及其它的一些新型乳液聚合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技术的开发起始于上世纪早期,于20年代末期就已有和目前生产配方类似的乳液聚合过程的专利出现。
30年代初,乳液聚合方法已见于工业生产。
现在,乳液聚合过程对商品聚合物的生产具有越来越大的重要性,在许多聚合物如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树脂涂料、粘合剂、絮凝剂、抗冲击共聚物的生产中,乳液聚合已成为主要的方法之一,每年世界上通过乳液聚合方法生产的聚合物数以千计,乳液聚合技术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
乳液聚合体系粘度低、易散热;具有高的反应速率和高的分子量;以水作介质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所用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所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可直接用作水性涂料、粘合剂、皮革、纸张、织物的处理剂和涂饰剂、水泥添加剂等;这些特点赋予乳液聚合技术以强大的生命力。
一、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进展无皂乳液聚合是在传统乳液聚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所谓无皂乳液聚合指在反应过程中完全不加乳化剂或仅加入微量乳化剂(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乳液聚合过程。
无皂乳液聚合法能够制备出表而洁净、单一分散的聚合物乳胶粒,并避免了乳化剂对产品的电性能、光学性、耐水性、成膜性、表面性质及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浙江大学厉正赏针对大分子RAFT ab initio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胶乳的研究现状,设计出合适的可阳离子化两亲性大分子RAFT试剂P4VP-b-PS-CPDTTC,用于研究苯乙烯的无皂RAFT ab initio乳液聚合,以可控地制备聚苯乙烯及其嵌段共聚物的阳离子型胶乳,并经过比较,选择了4-乙烯基吡啶作为可阳离子化两亲性大分子RAFT试剂亲水段的单体.以2-异丁睛基-2-十二烷基三硫醋( CPDTTC)为小分子RAFT试剂,成功地在可控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窄分子量分布的可阳离子化两亲性大分子RAFT试剂P4VP-b-PS-CPDTTC( m=10, 15, 20, 30, n≈6 )。
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
乳液聚合技术现状的研究1.乳液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乳液聚合是指把水溶性或油溶性的单体通过乳化剂乳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乳胶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
乳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乳液的稳定性、颗粒分散度等性能有重要影响,亦是乳液聚合技术的关键。
2.乳液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1)乳化剂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种类、浓度和添加量等因素,提高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改善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2)新型乳化剂的开发:研究人员通过合成新型乳化剂,改善乳液的性能。
例如,使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乳化剂等,可以提高乳化剂的乳化能力和聚合反应的控制性。
(3)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人员通过调整聚合反应的温度、pH值、起始物质的浓度等条件,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率,进而改善乳液的性能。
(4)粒径控制技术:研究人员通过改变乳化剂的选择和添加方式等措施,控制乳液中聚合物颗粒的大小,提高乳液的颗粒分散度。
(5)功能化乳液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功能性单体或添加剂,实现乳液的功能化,例如,制备具有耐臭氧、耐热、耐腐蚀等性能的乳液。
3.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1)涂料和油漆: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水性涂料和油漆,具有环保、无毒、无污染等特点,是传统溶剂型涂料和油漆的替代品。
(2)胶黏剂: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胶黏剂,具有粘接力强、耐候性好等优点,在包装、家居装修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乳胶:乳液聚合技术可用于制备乳胶,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纺织品、医疗器械等行业。
4.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乳液聚合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化乳液的研究与应用:随着行业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乳液聚合技术将更多关注功能性乳液的研究与应用。
(2)纳米乳液的研究与应用:纳米乳液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界面活性,可应用于药物递送、功能纤维制备等领域。
(3)乳液聚合反应的放大和工业化应用:乳液聚合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反应规模放大的问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和效率。
乳液聚合读书报告
乳液聚合读书报告高分子材料之-----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乳液聚合最早由德国开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用此技术生产丁苯橡胶,以后又相继生产了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聚丙烯酸酯乳漆、聚醋酸乙烯酯胶乳(俗称白胶)和聚氯乙烯等。
与悬浮聚合不同,乳液体系比较稳定,工业上有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生产,用管道输送或贮存时不搅拌也不会分层。
生产中还可用“种子聚合”(即含活性链的胶乳)、补加单体或调节剂的方法控制聚合速度、分子量和胶粒的粒径。
也可直接生产高浓度的胶乳。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因为它以水作溶剂,对环境十分有利。
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乳化剂的作用和机械搅拌下,单体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分散成乳状液进行聚合的方法。
主要组分:单体、水(油)引収剂、乳化剂工业化品种:乳聚丁苯橡胶聚丙烯酸酯乳液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等乳化体系各种类型的乳化剂: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LB 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万机磺酸钠非离子型:OP/SPAN/TWEEN复合乳化体系:OP+SDS复合乳化体系由于其乳化效果优异,能较好地分散单体,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特殊的乳化剂:如胺类抗菌性乳化剂,含氟乳化剂。
功能性的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大分子乳化剂、特定功能的乳化剂等。
乳液聚合机理根据聚合反应速率、及体系中单体液滴、乳胶粒、胶束数量的变化情况,可将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乳胶粒形成期,或成核期、加速期,直至胶束消失。
第二阶段称恒速期。
第三阶段称降速期。
优点:(1)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 (2)聚合体系即使在反应后期粘度也很低, 因而也适于制备高粘性的聚合物;(3)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4)可直接以乳液形式使用同时实现高聚合速率和高分子量。
在自由基本体聚合过程中,提高聚合速率的因素往往会导致产物分子量下降。
以PVA为溶剂ZnO薄膜的液相法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关 键词 : P VA; n 薄膜 ; ZO 退火 温度 ; 厚度 ; 长机理 生
中 图 分 类 号 : O 8 . 44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9 3 (0 0 O —0 90 1 0 -7 1 2 1 ) 10 5 —3
1 引 言
Z 0是一种 新 型 的 Ⅱ一 n Ⅵ族 宽 带 隙半 导 体 , 室 温 其 下禁 带宽度 为 3 3 e 激 子 束缚 能 高达 6 me 而 被 . 7 V, 0 V, 应用 于透 明导 电 电极 、 体 传 感 器 、 声 波器 件 等 。 气 体 j 近年 来 , 由于 Z O 更 易 在 室 温 实 现 高 效 率 的激 光 发 n
P A 水溶 液 来制 备 Z O 纳米 棒 、 V n 纳米 纤 维 或纳 米 线 , 并认 为 P VA 在水 溶 液 中与 Z 。 接且 P n 连 VA 对 Z O n 的结 晶 、 学 性 能 有 很 大 的影 响 ] 光 。杨 景 景 等 人 采
用 P VA 方法制 备 Z ㈣ o. n C。 O薄膜 并通 过对 其光 学 、 磁学性 能及 形貌 的表 征 , 明 此 方法 可 以制 备很 好 的 说
岳美琼 等: P A为溶剂 Z O薄膜的液相法制备及其机里研究 以 V n
以P VA 为 溶 剂 Z O 薄膜 的 液相 法 制 备及 其 机 理研 究 n
岳 美琼 , 贤华 , 魏 张 磊
( 南科 技大 学 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 西 四川 绵 阳 6 1 1 ) 2 0 0 摘 要 : 以聚 乙稀 醇 ( V 水 溶 液 为 溶 剂 , 用液 P A) 采
图 1为在 6 0 、 同厚 度下 生长 Z O/ ls 薄膜 0℃ 不 n gas 的 XR D图谱 。在 2 =3 . 。 右 所有 样 品的 XR 图 0 4 4左 D
高分子乳液型养护剂的研制及应用
摘 要 : 通过 优 化 养护 剂组 分 , 研 制 出有 效 保 水 率 高 、 在 新 鲜 混凝 土 面成 膜 快 的 高分 子 乳 液 型 养 护 剂 。 室 内对 比
研 究 了三 种 养 护 方 式 ( 标 准养 护 、 自然 养 护 和 养 护 剂 养 护 ) 对 混 凝 土 强度 、 耐 久性 和 塑性 收 缩 、 开裂的影响, 并 采 用 该 养 护 剂 在 干旱 风 沙 地 区进 行 了工 程 应 用 。 结 果表 明 , 与标准养护相 比, 养 护 剂 养 护 下混 凝 土 7 d 前 强度 不 降 低 . 5 6 d
2 0 1 3年 第 1 O期
1 0月
混 凝 土 与 水 泥 制 品
CHI NA C ONCR ET E AND C EME NT P RODUC T S
2 0 1 3 N o . 1 0
0c t o b e r
高分子乳液型养护剂 的研 制及应用
李享涛 , 谢 永江 , 孔庆欣 , 朱长 华, 王 保 江
5 6 d , n a t u r a l c a r b o n a t i o n d e p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wi t h c u i r n g a g e n t i s e q u a l t o z e r o a t t h e a g e o f 9 0 d ,b u t t h e c h l o id r e i o n p e r - me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s l i s h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u p t o 3 0 %.B e s i d e s , c o mp re a d w i h t o t h e r c u in r g me t h o d s ,c u i r n g ge a n t c a n e f e c —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p l a s t i c s h i r n k a g e a n d c r a c k i n g o f c o n c r e t e , a n d h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a l a d v a n t a g e s i n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7页文档资料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概况摘要:高分子膜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以及与指示剂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文介绍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和性能的研究, 着重从高分子膜的性能、应用等方面综述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 同时概要叙述高分子膜材料今后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高分子膜;蒸馏性膜;透过性膜;膜的电性;膜的应用。
前言:高分子膜虽然很早高分子膜虽然很早就出现, 但是对它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还是近年来才开始的。
在20年代, 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三大合成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多, 高分子膜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由包装膜开始, 到30年代已将纤维素膜应用于超滤分离;40年代则出现了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分离法;50年代出现了反渗透法膜分离技术;60年代由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分别成功地制造出了高效能膜和超过滤膜, 总之, 国外高分子膜技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近年来,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膜的种类及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选择性分离膜, 如离子交换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液膜、液晶膜等。
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核燃料及金属提炼、气体分离、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污废处理、人工脏器的制造、医药、食品、农业、化工等各方面。
1.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和性能研究目前高分子膜材料的种类繁多, 而且分类方法也不同, 关于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膜的制备方法, 二是膜的性能测定方法,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膜的性能与合成条件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有目的地合成性能优异的膜材料。
目前一般常用的合成方法有溶液铸膜法、水面展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相转换法、完全蒸发法、紫外光照射接枝法、熔融压膜法等。
选用哪种合成方法合适, 主要由研究目的决定, 如欲制得极薄的膜时, 用水面展开法为好。
在膜的性能中, 透过或分离性能最为重要, 其分离特性与孔径大小有很大关系 , 所以测定孔径大小的方法就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方法有泡压法、滤速法、气体渗透法、压汞法、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等2. 高分子膜的性能研究2.1膜的透过性膜的透过性是高分子膜材料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 几乎所有关于膜的报道都涉及此性能。
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WinsorI型微乳液聚合 Gan等[15]首先成功地实现了WinsorI型st微乳液聚合来大大提高体系中的固含量。该体系以十
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乳化剂形成微乳液,将纯的苯乙烯单体置于微乳液的上方形成类似于 Winsor I型微乳液的体系,在低速搅拌下聚合,多余的油相在聚合过程中不断补充单体而不破坏聚合场 所的微乳液相,该体系在30。C下,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KPS/四甲基乙二胺(TMEDA)引发聚合,可得 到聚苯乙烯含量为15%的产物,用电镜测量的数均粒径为80nm。该研究小组还成功地应用Winsor I型 微乳液聚合制备了高固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乳,聚合物对乳化剂的重量比可达到8[1
高效乳化剂体系的应用
针对微乳液体系的特点,为单体选择合适、高效的乳化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乳化剂对单体溶
胀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对微乳液中固体含量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 高效乳化剂是解决微酯磺酸钠(AOT)常用来形成三元微乳液,对一些单体也具有较高的溶胀能力。 Texter等口1首先使用AOT配制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THFM)的微乳液,他们研究的配方是:7.8% THFM,4.4%AOT,87.8%水。虽然该体系中单体含量仍然较低,但是乳化剂的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降 低,聚合后能够获得粒径小于50 nm的微胶乳。Sosa等口1利用AOT稳定醋酸乙烯酯(VA)的微乳液聚 合,体系中单体的含量虽只有3%,但AOT的用量却只有1%,降到了普通乳液聚合的乳化剂用量。
G,Peralta
Appl
R
D.Langmuir,2000,16(8),3612~3619.
1.2新型结构乳化剂的应用
传统乳化剂虽能有效地降低乳化剂的用量,但单体含量却非常低,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徐相凌 等[4棚通过在普通乳化剂的亲油端中间位置上,接上一中等长度的亲油链,制成了Y型乳化剂12-丁酰氧
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1]
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姜琬 王雷 李鸣鹤 汪长春 府寿宽(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摘要在70C 下 以过硫酸铵(APS )为引发剂 采用单体滴加法 进行微乳液聚合 制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微乳液可形成几乎透明的物理水凝胶.扫描电镜(SEM )实验表明 这种水凝胶是由大量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彼此连接而成的物理网络形成的.讨论了影响水凝胶形成的因素 提出了水凝胶形成的机理.关键词水凝胶;微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扫描电镜中图分类号0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1-0790(2002)07-1413-04收稿日期:2001-04-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74010)及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课题.联系人简介:府寿宽(1940年出生)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乳液聚合及功能高分子研究.E -mail :Skfu Srcap .STc .Sh .cn .文献[1~4]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微乳液聚合的概念和研究结果后 这种聚合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5~7].虽然用传统的微乳液聚合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出粒径在10~50nm 的聚合物乳胶 但它需要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来稳定纳米尺寸的乳胶粒子 且获得的微乳液聚合物固体含量低.人们试图通过改进聚合工艺[8 9]和寻找合成新的高效乳化剂[9~13]来克服上述缺点.为此我们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方法 成功地制备了低乳化剂浓度(质量分数1%~2%)高固体含量(质量分数15%~35%)纳米尺寸(15~50nm )的聚合物微乳液[14].在过去对于高固含量的MMA 微乳液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室温下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 当纳米胶粒表面乳化剂的覆盖度低至临界值 可形成一种新型纳米级高分子物理水凝胶.改进的高固含量微乳液聚合的反应条件 如单体种类,固含量,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浓度,交联剂的引入及聚合物T g 等 会影响纳米水凝胶的形成.原子力显微镜(AF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等技术成功揭示了高分子物理水凝胶是由纳米胶粒聚集体形成的独特凝胶网络结构[15].其中 高达80%的水被固定在网络中.差示扫描量热(DSC )结果显示水凝胶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态存在[16].70C 时 以APS 为引发剂的改进的微乳液聚合体系也可形成几乎透明的水凝胶.本文讨论该聚合体系中影响水凝胶形成的几个因素并提出水凝胶形成的机理.1实验部分1.1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苯乙烯(聚合级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聚合前经减压蒸馏;十二烷基硫酸钠(B .G .)AmreSco 进口分装;过硫酸铵(分析纯 上海爱建试剂厂)经重结晶提纯;1-戊醇(化学纯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甲醇(分析纯 上海振兴化工一厂);醋酸钠(分析纯 上海爱建试剂厂);去离子水.1.2合成与表征参照文献[14]报道的经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方法连续而缓慢地将单体滴加到正在聚合中的预微乳液体系中 以保证体系的稳定.预微乳液包含全部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以及小部分单体和全部去离子水.粒子尺寸及尺寸分布由Malvern 4700型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微乳胶液的外观由JEM 100GX -I 型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PhilipS XL 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TEM 的样品制备方法如下:先用双蒸水将试样适当稀释 沾于复膜铜网上 待网上液滴近干时 将铜网膜面朝下漂浮于磷钨酸(PTA )液滴上 稍后 镊起铜网 用滤纸沿铜网边缘吸去多余染液 于25C 自然干燥后上镜观察.Vol.2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72002年7月CHEMICAL J0URNAL 0F CHINESE UNIVERSITIES1413~14162结果与讨论图1是样品0509在形成水凝胶以前的TEM照片.从图1可看出反应产物是均一的乳胶粒子尺寸约为19.8nm.图2是样品0509在形成水凝胶之后的图片.我们还将该样品用大量的甲醇和水进行沉淀清洗并室温将样品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以除去所含乳化剂和水然后用SEM观察.为了比较我们还观察了与样品0509同样处理过程的PMMA常规乳液聚合乳胶样品(以下简称e-pmma)的SEM照片(见图3).发现样品0509的SEM照片中带有许多小孔的网络结构这些小孔在样品清洗和干燥前应被大量的不可流动的水所充满.而e-pmma的照片上有许多分离的小岛状结构而不是网络结构说明不是水凝胶体系.e-pmma小岛状结构的成因是由于常规乳液聚合形成的粒子比微乳液的大而大粒子的表面能比纳米粒子的低因此不容易聚集形成如样品0509的致密网络结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水凝胶的形成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讨论.以样品放置1年时间的观察为准.表1列出不同配方的微乳液聚合物样品.一般而言当表面活性剂/单体的质量比值(m SDS/m monomer)小于0.25时会形成水凝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此条件下m monomer/m water>0.3时样品在聚合过程中形成了水凝胶;当mmonomer/m water 比值在0.06~0.3范围内时样品在反应结束后并不立即形成水凝胶O但在放置过程中这些样品的粘度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透明均一的水凝胶.Fig.1TEM f or sample PMMA0509bef ore the f ormation of hydrogel(X48000)Fig.2Graph f or the hydrogel sample of PMMA0509Fig.3SEM f or the microlatex and conventional latex of PMMA0509(A)and e-pmma(B)2.1单体的滴加速度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样品0507与0509的配比相同但前者以2滴/min后者以1滴/15min滴加单体.结果发现后者放置3个月形成水凝胶前者放置近1年才形成水凝胶一次性加入单体的样品0512 仍表现为透明的微乳液体系.这是因为单体滴加速度越快体系中的粒子数目越少.因此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足以稳定样品0512产生的纳米粒子不形成水凝胶而不足以稳定样品0507和0509的纳米粒子. 2.2引发剂含量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对MMA体系增加引发剂的含量使水凝胶更易形成.表1表明放置同样长时间引发剂含量为0.114g的样品0509可以形成透明的水凝胶;引发剂含量为0.023g的样品0508 仍为微观透明的微乳液.这是因为引发剂含量增加时体系中可形成更多活性中心和更多数目的粒子导致表面活性414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gof.23剂的含量不足以稳定纳米粒子而形成水凝胶.而对于样品1022和样品0510 也发现有同样的行为.Table 1Polymer sampl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Sample composition m /g 1Monomer az (SDS )(%)Z z (~20)(%)Initiator Cm (APS )/gAppearancecParticle siZe e D Z /nm CV(%)0509fMMA (2+10.2) 1.485.90.114Transp .gel formed after 3months 19.8470507gMMA (2+10.2) 1.485.90.114Transp .gel formed after 12months 37.2470508MMA (2+10.2) 1.483.30.023~igh visco .after 12months 18.7490510MMA (2+13) 1.483.30.114Transp .gel formed after 1month 0511MMA (2+18) 1.478.30.114Transp .gel formed after 1Week 0512h MMA (2+10.2) 1.485.90.114Transp .lateX 46.2410513MMA (2+28) 1.458.30.114Transp .hydrogel 0514MMA (2+38) 4.555.20.114Transp .lateX65.1651022MMA (2+13) 1.483.20.228Transp .gel formed after 1Week 1029z MMA (2+13) 1.483.00.171Clear lateX 20.5381102z MMA (2+10.2) 1.482.80.285Clear lateX 25.5301103zMMA (2+10.2) 1.482.70.57Transp .lateX 42.1311105MMA (2+10.2)ST (1) 1.483.30.114Semi -transpa .lateX25.9361020MMA (2+18)ST (1) 1.477.30.1140pa .gel formed after 3months 52.7550317MMA (2+4) 1.492.00.114Transp .gel formed after 6months 11.0400110j MMA 0.60.08580.00.004Clear lateX 42.828PST ST (2+10.2) 1.485.00.114Semi -transp .lateX 21.246e -pmmaMMA (2+10.2)0.01586.00.0370pa .lateX137.329a .The first part monomer in parenthese Was in the initial microemulsion and the second part Was post -added ;Z .1-pentanol (z =0.2%in total reaction charge )Was used as cosurfactant ;C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Was based on total reaction charge ;c .the sample ap-pearance is recorded just one hour after the polymeriZation ;e .D Z is-average diameter determin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before the hydrogel formation CV is standard deviation ;f .the second part monomer Was dropped in at 1droplet /15min ;g .the second part monomer Was dropped in at 2droplet /min ;h .the second part monomer Was added in batched ;z .NaAc Was z =2%based on total reac-tion charge ;j .D Z Was measure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polymeriZation .2.3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SDS 的质量分数增加到4.5%时(样品0514) 聚合物体系形成几乎透明的微胶乳;当SDS 的质量分数为1.4%时(样品0513) 聚合物体系形成水凝胶.这是因为当表面活性剂的量足够大时 即大于乳化剂覆盖率的临界值 它可以将体系中的粒子较充分地稳定起来 从而使粒子没有足够的裸露表面 粒子间不能互相接触而形成桥梁.此外 水与聚合物之间的氢键也不能有效形成.这与我们在氧化还原体系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是影响水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2.4聚合物亲水性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样品PSt 结果表明 单纯由疏水性单体苯乙烯微乳液聚合得到的微胶乳 不会形成水凝胶体系.当我们将10.2g MMA 和1g St 滴加到含2g MMA 的微乳液聚合体系中进行共聚 即样品1105 其反应条件与样品0509相同 发现聚合产物是透明的乳胶 它比样品0509更稳定.另外 比较样品0511与共聚样品1020的结果也发现 前者放置仅7d 就已形成水凝胶 而后者放置3个月以后才形成水凝胶 这说明即使非亲水性共聚组分的加入量很少 聚合物的亲水性对水凝胶的形成也有影响.2.5聚合物固含量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样品0110的单体/表面活性剂比值与样品0509一致 只是大大增加了水的量.样品0509放置3个月后就形成了水凝胶 而样品0110放置近1年后还是外观透明的乳胶 这是因为当体系中固体含量太低时 不能形成物理网络固定水分而形成水凝胶.实际上 经过粒径跟踪发现样品0110已缓慢聚集 因为合成样品在放置前期 由于粒径太小而无法测得;放置3个月后 测得粒径为42.8nm ;但放置7个月后 测得粒径为44.6nm ;放置14个月后 测得粒径为45.2nm 粒径几乎保持不变.2.6电解质N a A c 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在加入NaAc 的条件下进行MMA 的聚合实验(1029 1102 1103)结果表明 这些样品在与样品0509同样放置3个月 其粘度并未增加 乳胶的外观也一直保持透明 通过粒径跟踪发现粒径也无5141No .7姜琬等: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 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614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 Ol.23太大的改变如样品1102刚刚聚合完毕时的粒径为20.8nm放置15个月测得其粒径为21.2nm 这表明NaAc似乎对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有一种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少量无机电解质有助于降低阴离子乳化剂的CMC值结果增加了纳米粒子表面被乳化剂覆盖的比例同时由于加入电解质的浓度在10-5mOl/L范围静电斥力作用范围增大致使乳胶粒整齐地排列起来即所谓液晶.在这种情况下乳胶粒间能长时间地接触并相互推斥从而使乳胶系统呈现很高的稳定性[17].通过对氧化还原体系以及热引发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微乳液水凝胶形成的机理:当单体/表面活性剂比值超过一临界值后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不足以稳定微乳胶体系中的纳米粒子此时不仅纳米粒子之间的裸露表面由于聚合物链的缠结而连接成桥而且水与聚合物链之间也有部分氢键形成.这使得大量的水被固定在聚合物网络之间体系的粘度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透明的物理水凝胶.参考文献[1]StOffer J.O.BOne T..J.POlym.Sci.POlym.Chem.Ed.[J] 1980 18:2461 2648[2]Atik S.S.ThOmas K.J..J.Am.Chem.SOc[J] a.1981 103(15):4367 4371 b.1982 104(22):5868 5874[3]Candau F.PaleOs C.M.Ed.:POlymerizatiOn in Organic Media[M] PA:GOrdOn Science PublicatiOn1992:215 282[4]Gan L.M.Chew C.H..J.MacrOmOl.Sci.Chem.[J] 1983 19(5):739 756[5]Campbell M.L.ApOdaca D.L.Yatez M.Z.et ngmuir[J] 2001 17(18):5458 5463[6]ZHANG Xuan(张宣)HU Ya-Nan(胡亚男)WANG Yi-Ming(王义明)et a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2000 21(8):1183 1186[7]LIAO YOng-Gin(寥恿勤)WANG Gi(王棋)WANG Liang-Wen(王良文)et a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2001 22(7):1237 1240[8]HOltzscherer C.Candau S.Candau F..Surfactant in SOlutiOn[M] New YOrk:Plenum Press1986:1473 1484[9]Santanu R.Surekha D..POlymer[J] 1997 38(13):3325 3331[10]Michael D.Bernd ngmuir[J] 1998 14:800 807[11]Larpent C.Bernard E.Richard J et al..MacrOmOlecules[J] 1997 30(2):354 362[12]Gan L.M.Liu J.POOn L.P.et al..POlymer[J] 1997 38(21):5339 5345[13]XU Xiang-Ling(徐相凌)ZHANG Zhi-Cheng(张志成)WU Xin(吴欣)et a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1998 19(7):1166 1170[14]Ming W.H.JOnes F.N.Fu S.K..POlymer Bulletin(Berlin)[J] 1998 40:749 756[15]ZHAO Yi-Giang(赵艺强)MING Wei-Hua(明伟华)HU Jian-Hua(胡建华)et a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1999 20(6):984 986[16]Ming W.H.ZhaO Y.G.Cui J.et al..MacrOmOlecules[J] 1999 32(2):528 530[17]CAO TOng-Yu(曹同玉)LIU Ging-Pu(刘庆普)HU Jin-Sheng(胡金生)POlymer Latex:It/s PreparatiOn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M] 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1997:474 475Studie s on t h e Forma ti on of Phys i cal Hy d rog e ls D u r i ng a Monom e r Pos t-a dded M i cro e m u ls i on Polym e r i a ti on of PMMA%JIANG Wan WANG Lei LI Ming-He WANG Chang-Chun FU ShOu-Kuan%(D e p a L t m e n t Of M a cLOmO le cu la L Scz e nc e K e y L a ZOL at OLy Of MO le cu la L engzn ee Lzng Of PO l ym e Lseduc at zOn al Mznzs t Ly Fud a n unzU e Lsz t y Sh a ngh a z200433 Chzn a)Abs t rac t Nearly transparent PMMA physical hydrOgels were fOrmed during a mOnOmer pOst-added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dure by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APS)as an initiatOr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up tO70.SEM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a lOt Of nanOparticles wOuld be able tO cOnnect One anOther tO fOrm a physical netwOrk.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hy-drOgel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K e ywor d s HydrOgel MicrOemulsiOn PMMA SEM(Ed.:Y X)单体滴加法微乳液聚合过程中PMMA物理水凝胶形成的研究作者:姜琬, 王雷, 李鸣鹤, 汪长春, 府寿宽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刊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年,卷(期):2002,23(7)被引用次数:4次1.Stoffer J O;Bone T查看详情 19802.Atik S S;Thomas K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1(15)3.Candau F;Paleos C M Ed.: Polymerization in Organic Media 19924.Gan L M;Chew C H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3(05)5.Campbell M L;Apodaca D L;Yatez MZ Metal Extraction from Heterogeneous Surfaces Using Carbon Dioxide Microemulsions[外文期刊] 2001(18)6.张宣;胡亚男;王义明蛋白质的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08)7.寥恿勤;王棋;王良文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07)8.Holtzscherer C;Candau S;Candau F Surfactant in Solution 19869.Santanu R;Surekha D HIGH SOLIDS CONTENT SEM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METHACRYLATE AND BUTYLACRYLATE[外文期刊] 1997(13)10.Michael D;Bernd T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ternary microemulsion using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外文期刊] 1998(4)rpent C;Bernard E;Richard J POLYMERIZATION IN MICROEMULSIONS WITH POLYMERIZABLE COSURFACTANTS - A ROUTE TO HIGHL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外文期刊] 1997(02)12.Gan L M;Liu J;Poon LP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7(21)13.徐相凌;张志成;吴欣苯乙烯微乳液种子聚合[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07)14.Ming W H;Jones F N;Fu SK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15.赵艺强;明伟华;胡建华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新型物理水凝胶结构的AFM和SEM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06)16.Ming W H;Zhao Y Q;Cui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9(02)17.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 199718.Atik S S;Thomas K J查看详情 1982(15)1.薛垠.杨武利.汪长春.府寿宽PMMA纳米水凝胶形成过程的跟踪观测研究[会议论文]-20052.闵克.胡建华.汪长春基于ATRP方法对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改性研究[会议论文]-20013.褚轶雯.胡建华.汪长春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3D自组装[会议论文]-20054.冯刚.辛闻.王跃川.FENG Gang.XIN Wen.WANG Yue-chuan热致散射水凝胶的制备及调光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07,36(2)5.申迎华.谢龙.王志忠.SHEN Yinghua.XIE Long.WANG Zhizhong AM/(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钠的反相微乳液共聚合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高分子学报2005(6)6.余冠峰九成以上果冻好看又好吃[期刊论文]-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6)7.晓晨彩色果冻蜡烛[期刊论文]-大众商务2001(9)8.张宏康.李里特.辰巳英三.甘雅玲超高压生成豆腐凝胶的扫描电镜观察[会议论文]-20019.赖金洪.潘春跃.饶燕平.LAI Jin-hong.PAN Chun-yue.RAO Yan-ping合成温度对PNIPAm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6)10.易菊珍.梁子倩.张黎明.YI Juzhen.LIANG Ziqian.ZHANG Liming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粘土杂化水凝胶的研究[期刊论文]-高分子学报2007(6)1.郑玉艳.史铁军核壳结构的P(BA/LMA-St)制备及表征[期刊论文]-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1(2)2.王耀新型丙烯酸酯浆料的合成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聂莉星疏水单体微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及产物水凝胶形成机理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薛垠甲基丙烯酸酯类改进的微乳液聚合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本文链接:/Periodical_gdxxhxxb200207039.aspx。
乳液聚合发展概况
乳液聚合发展概况摘要: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因为它以水作溶剂,对环境十分有利。
它是一种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由于乳液聚合最近发展迅猛,相关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乳液聚合的聚合机理,并着重介绍它的技术进展。
关键词:乳液聚合聚合机理技术进展1 乳液聚合的定义生产聚合物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或单体再加入少量引发剂(或催化剂)的聚合过程;溶液聚合是在单体和引发剂溶于某种溶剂,在溶液中所进行的聚合过程;悬浮聚合是发生在悬浮于水中的单体液滴中的聚合过程,体系主要组成是单体、水、溶于单体的引发剂及分散介质;乳液聚合则是由单体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配制成乳状液,在乳液中进行的聚合过程,体系主要由单体、水、乳化剂及溶于水的引发剂四种基本组分组成1。
乳液聚合具有许多优点:体系粘度低、易散热;具有高的反应速率,能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以水作分散介质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所用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所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可直接用作水性涂料、粘合剂、皮革、纸张、织物的处理剂和涂饰剂、水泥添加剂等。
但同时,它也存在诸如后处理复杂,乳化剂难以除尽,成本较高等缺点。
因此,当今的乳液聚合技术仍旧在不断发展中。
2 乳液聚合机理2.1聚合前乳液聚合体系中的三相聚合前体系中存在三相:水相、胶束和油相。
2.1.1 水相引发剂分子溶于水中,少量的乳化剂溶于水中,极少量的单体(溶解度约为0.02%)溶于水中,构成水相。
2.1.2 胶束大部分的乳化剂分子形成胶束,极大部分的胶束中增溶有一定量(2%)的单体,极少量的胶束中没有增溶单体,增溶胶束的直径为6nm-10nm, 没有增溶的胶束直径为4nm-5nm。
2.1.3 油相极大部分的单体(>95%)分散成单体液滴, 直径约为1000nm,单体液滴表面吸附了一层乳化剂分子,形成带电的保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11041100,02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4300019);作者简介:袁显永(197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乳液聚合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联系人:E -mail :huodongxia @hnpo .ha .edu .cn高分子乳液的成膜理论研究现状袁显永,霍东霞*,王红英(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郑州 450052) 摘要:随着高分子乳液应用的不断拓展,对其成膜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乳液的成膜过程、成膜过程中乳胶粒子所受的作用力以及乳液的成膜动力理论,分析了目前理论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缺陷,并指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乳液;成膜;作用力;理论高分子乳液因其气味小、不易燃易爆、对环境无污染和对人体无毒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在涂料和胶粘剂领域获得广泛应用[1]。
而水基胶乳在应用当中需要处理的特殊问题就是胶乳的成膜问题,高分子乳液的成膜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诸多研究者以环境和生态保护、健康和安全为动力,结合一些先进的分析仪器,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一个高潮[2~7]。
本文对乳液的成膜理论做系统介绍。
1 成膜过程根据Winnik 等[8]的观点,乳液的成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乳胶粒子的充填、熔合和扩散三个阶段,其形成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9]。
图1 三阶段乳胶粒子成膜过程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ree steps process of the latex film formation阶段Ⅰ:随着水分的挥发,原先以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而保持分散状态的乳胶粒子逐渐靠拢,但仍可自由移动。
该阶段水分的挥发速率和纯水的蒸发速率相当,是胶乳干燥三个阶段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持续到聚合物乳液中固含量达到60%~70%体积分数。
阶段Ⅱ:随着水分的进一步挥发,乳胶粒子形成不可逆的相互接触,发生粒子变形,达到最紧密堆积状态,一般认为这时的理论固含量为74%。
在这一阶段,水分挥发速率约为阶段Ⅰ的5%~10%。
阶段Ⅲ:在缩水表面产生的力或表面张力作用下,聚合物界面分子链相互扩散、渗透、缠绕,形成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膜。
这一阶段水分主要是通过内部扩散至聚合物表面而挥发的,因此其挥发速率比较慢,最后接近一个恒定值。
考虑到乳胶粒子表面大多被亲水性的离子层或非离子分子层覆盖(吸附的表面活性剂或亲水性的壳·64·高 分 子 通 报2006年8月DOI :10.14028/j .cn ki .1003-3726.2006.08.010层),近年来又提出了四阶段的成膜过程,即在上面三阶段成膜过程中,前两个阶段是相同的,在第二阶段当粒子变形后,覆盖在粒子表面的一层亲水性膜首先破裂,然后再发生乳胶粒子间分子链的相互扩散[10]。
Cr oll 等[11]则提出了两阶段成膜过程。
干燥的第一个阶段,蒸发从乳液表面开始,水的蒸发速率保持常数,随干燥过程的进行,水的表面向后撤退,上层形成一个干燥的有孔的膜,下面和基板接触的湿层蓄积着水,供给上层水的蒸发,中间部位是过渡层。
在干燥的第二阶段,当下面湿层蓄积的水耗尽时,过渡层逐渐接近基板,水的蒸发速率开始下降,过渡层的厚度逐渐减小,直到水分完全蒸发,形成均一的膜,其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两阶段乳胶粒子成膜过程示意图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wo steps process of the latex film formation2 成膜过程中乳胶粒子所受的作用力在胶乳分散体系中,乳胶粒子所受的主要作用力及其大小如表1所示[10,12~14]。
表1 乳胶粒子变形过程中所受的力Table 1 Different force of latex particles deform ation pro cess 乳胶粒子所受的力力值 N 促使乳胶粒子聚结的力缩水表面产生的力(γw a =0.07N m ;θ=0℃)毛细管力(γw a =0.07N m ;θ=0℃)范德华力(粒子间距0.2nm ;A =1.05×10-20)(粒子间距5nm ;A =1.05×10-20)乳胶粒子自身重力(g =9.81m s 2;■ρ=100kg m 3)2.6×10-71.1×10-75.5×10-98.4×10-126.4×10-17阻碍乳胶粒子聚结的力粒子变形抗力(G =107Pa )静电斥力(Χ=-70mV ;10-3M )1.0×10-72.8×10-10注:θ为聚合物与水的接触角;γw a 为水的表面张力;A 为Hamaker 常数;g 为重力加速度;G 模量;Χ为介电常数;乳胶粒子半径r p 均为250nm ;■ρ为聚合物密度这些力在乳液成膜过程中,前4种有助于粒子发生变形熔合,利于胶膜的形成,为促使粒子聚结的力;而后两种力则抵制粒子的变形和熔合,不利于胶膜的形成,属阻碍粒子聚结的力。
另外,在同一体系中各种力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他们在膜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由于毛细管力和缩水表面产生的力和粒子变形抗力是同一数量级10-7N ,因而在粒子变形中起主要的作用;而范德华力仅在粒子达到最紧密堆积时,粒子间距为0.2nm 左右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值大约为毛细管力的1 20。
3 成膜动力理论3.1 干烧结理论Dillon 等[5,10,14]根据金属及玻璃粉末的烧结现象,把Frenkel 的烧结理论[15]用于聚合物粒子的变形研究,提出了乳胶粒子成膜理论模型。
他们认为正是在粒子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引起聚合物乳胶粒子产生粘性流动,从而使粒子相互熔合,粒子熔合过程如图3所示。
·65· 第8期高 分 子 通 报图3 接触粒子通过粘性流动熔合Figure 3 Coalesce bet ween contacted particles b y viscous flow熔合的程度用乳胶粒子间的接触半角θ表示,它与聚合物的表面张力γpa 和熔合的时间t 成正比,与聚合物粘度η及粒子半径r 成反比。
即θ2=3γpa t2πr η(1)显然,当干燥温度在胶乳最低成膜温度(MFT )以上时,聚合物的η较小,通过公式(1)可知粒子熔合而形成连续膜;而当干燥温度在MFT 以下时,聚合物的η无限大,θ值为最小值,熔合停止,不能形成连续膜。
该模型是乳液成膜最早的理论模型,存在以下缺陷:(1)实验是在很稀的情况下进行的,远未达到通常成膜时胶乳的浓度;(2)把聚合物看作粘性体,而实际上聚合物具有粘弹性;3)只考虑聚合物 空气的界面张力,而聚合物 水,空气 水的界面张力没有考虑。
3.2 毛细管压理论Br own [5,6,14,16~18]发现了很多与Dillon 等模型不符的因素,为此提出了新的模型。
Br own 认为水 空气的界面张力(毛细管力)导致颗粒有序堆砌,它是粒子变形的主要驱动力。
要使聚合物颗粒发生变形、熔合形成连续的均一胶膜,则要求促使变形的作用力(毛细管力F C )必须大于阻止变形的力(变形抗力F G )。
若水 空气的界面张力为γw a ,对于半径为r 的乳胶粒子,形成紧密排列时毛细管压的最大值为12.9γw a r 。
根据聚合物的流变性,假定乳胶粒子为弹性体,其剪切模量为G ,那么抵抗粒子变形的力为0.37G ,假定毛细管力和变形力的作用面积相同,从而得出膜形成的条件为G <35γw a r(2) 然而在Br own 模型中,有三个假定是不妥的:(1)毛细管力和变形力作用的面积是相等的;(2)聚合物是纯粹的弹性体;(3)聚合物和水之间的接触角为0。
为此Mason[14,16,19]、Lamprecht [20]和Sheetz [5,6]分别给以修订,提出了改进的理论模型。
同Brown 一样,Mason [16,19]也认为颗粒变形的主要驱动力是水 空气的界面张力。
但是他用毛细管力和变形力代替了Br own 模型中的相应的毛细管压和变形压,这样避免了Brown 模型中的假定(1)所造成的误差,他认为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处于表面上的粒子对下层粒子产生作用力,引起下层粒子的变形而成膜,从而得到的胶乳成膜的条件为G <67.6γw a r(3) 在Mason 的模型中,聚合物颗粒也被假定为弹性体,这样一旦水分完全挥发后,主要驱使力被去除,颗粒应将恢复到初始的球形,而事实这是不可能的。
为此Lamprecht[20]提出聚合物颗粒具有线性粘弹性,在此基础上得的胶乳的成膜条件为1J (t dr ying )≤95γw a p (4)式中J (t )是材料的蠕变柔量。
需注意的是,实际的聚合物颗粒是非线性粘弹体,所以Lamprecht 的理论尽管比较接近实际,但仍没有解决非线性的偏差。
Br own 的毛细管压理论中,假定聚合物 水之间的接触角为0,事实上一般是不成立的,为此Sheetz 提出了校正。
Sheetz [5,6]从能量的观点分析了胶乳的成膜过程,他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能量在成膜过程中起着作用:(1)聚合物 空气的界面自由能ΔF p a s ;(2)聚合物 水的界面自由能ΔF p ws ;(3)蒸发过程中的热能·66·高 分 子 通 报2006年8月ΔF e(G ibbs自由能)。
通过计算表明ΔF e远大于ΔF p a s和ΔF p w s的值,故Sheetz认为成膜过程的能量来自周围的热能,它在水蒸发过程中转化为有效功,从而保证了粒子熔合而成膜。
同时他还指出在成膜开始阶段,是毛细管压、聚合物水相界面自由能及水分的扩散蒸发热能同时起作用,机理较复杂;成膜后期,毛细管压及聚合物水相界面自由能的作用逐渐减小至可以忽略不计,水分通过粒子本身的扩散蒸发热能起作用,这种扩散蒸发热能所做的功保证了成膜过程的继续进行。
3.3 湿熔结理论Vanderhoff等[5,6]认为粒子熔合的推动力是聚合物水之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提出了湿熔结理论。
他们指出,在胶乳中胶粒外表面是一保护层,熔合刚开始时两个粒子形态如图4所示。
图4 两个熔合粒子的曲率半径Figure4 Inserts radius of two coalesced particles图中r1为粒子保护层的厚度;r2为两个粒子间接触部位的厚度;r为粒子半径;P1=P3为粒子外侧压力,P2为粒子内侧压力,P′2为粒子变形部位内侧压力。
如果设P为两个粒子熔合时的总压力,则P=P2-P′2=γpw 1r1-1r2+2r(5)式中γp w为聚合物与水间的界面张力,从式(5)可知,即使界面张力很小时,由于r1很小,P仍然可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