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拥挤踩踏管理制度
学校踩踏管理制度

学校踩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校园秩序,促进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和完善学校踩踏管理制度,以规范学生踩踏行为,保障校园平安。
第二条学校踩踏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师生,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在学校内进行踩踏活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第三条学校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学校踩踏管理制度,并加强管理、监督和指导,切实保证学校内部秩序和师生身心健康。
第四条学校踩踏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坚决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校园文明和谐。
第二章学校踩踏行为的禁止和处理第五条学校禁止任何形式的踩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恶作剧、闹事、打闹等行为,一经发现,学校将依法处理。
第六条学校对踩踏行为的处理原则是:依法、公平、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秩序。
第七条学校对于踩踏行为的处理程序如下:(一)一旦发现踩踏行为,立即制止并责令当事人停止行为。
(二)对于情节严重的踩踏行为,学校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劝导、批评教育、记过等。
(三)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踩踏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停课、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第八条学校对踩踏行为的处理不仅要依法处理,还要注重预防和教育,加强师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培养正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九条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踩踏行为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开设相关课程等,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
第十条学校将定期进行踩踏行为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确保校园秩序的良好和安全。
第三章学校踩踏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督查第十一条学校将建立健全踩踏行为的监督和督查机制,对学生踩踏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学校将组建踩踏管理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对踩踏行为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三条学校将定期组织对学生的踩踏行为进行督查和评估,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整改,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踩踏问题。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5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生和师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师生和员工,并且要求全体师生和员工严格遵守。
第三条学校应当加强对防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防踩踏事故的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各项预案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防踩踏事故的报警、处理和记录机制,及时发现、处理和汇总踩踏事故的信息。
第二章防范措施第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人员疏导机制,采取必要的行动,有序引导师生并遵守规定的通道和路线。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防范踩踏事故的意识。
第八条学校要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和警示标志,引导师生正确行走和疏散。
第九条学校要加强对轮候区域的管理,设立疏导人员,维持秩序。
第十条学校要加强对大型活动和人员密集区域的管理,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和人流疏导方案。
第三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协助教育、医疗、安保等人员,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演练流程。
第十三条学校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
第十四条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踩踏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要对踩踏事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事故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防范措施。
第四章追究责任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防踩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造成踩踏事故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第十七条学校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培训和警示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学校要根据踩踏事故的后果,进行公开通报,引以为戒,并向社会公众公布处理结果。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工作制度进行细化和完善,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本工作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向师生和员工宣传。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
为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
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具体安排见疏散方案)
2、上下楼时,各班级间保持3米以上距离,有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在前面带队;
3、楼梯口、楼梯间有每日值日教师负责管理;
4、总务处定期检查各通道,保证通道的畅通和应急照明设施的完善;
5、在下课前,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醒,上下楼梯不要跑,遵守右侧通
行的原则;
6、严禁学生在楼梯间做跑步、追逐、推挤、跳越、爬扶手、搭肩背等危险动作;
7、教育学生在上下楼梯时不要大声喧哗、突然性地发出尖叫或恐吓;
8、当前面有学生不小心跌到时,后面的学生马上在原地停步(靠墙或抓紧扶手),
大声喊停,并转告后面更多的学生;
9、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
进行教育批评;
10、校安办要加强检查,把上下楼梯的检查情况列入每周安全文明班考核内容;
11、本制度由学校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制订,并监督实施。
古槐中心小学
2014年9月。
放踩踏安全工作制度

放踩踏安全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在校园内举行的大型活动参与者。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2. 分工明确,协同配合。
3.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四、组织架构1. 成立校园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2. 设立校园防踩踏事故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成员。
五、工作内容1. 制定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流程等。
2. 开展防踩踏事故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定期组织防踩踏事故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楼梯、通道、出口等部位畅通无阻,避免拥挤。
5. 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制度,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6. 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校园踩踏事故隐患。
7. 对踩踏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六、工作流程1. 预防措施(1)宣传教育:通过班会、讲座、广播、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防踩踏事故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应急预案:制定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流程等。
(3)演练培训:定期组织防踩踏事故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楼梯、通道、出口等部位畅通无阻,避免拥挤。
2. 应急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及时报告上级部门,争取外部支援。
(3)疏导现场人群,避免事故扩大。
(4)调查事故原因,依法依规处理责任人。
七、工作要求1. 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防踩踏事故工作,认真学习和掌握防踩踏事故知识。
2.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防踩踏事故工作。
学校防踩踏工作制度

学校防踩踏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确保我校师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我校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学校成立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防踩踏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及安全员组成。
2. 各部门、班级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防踩踏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通过课堂、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防踩踏知识,教育师生掌握正确的紧急避险方法。
2. 日常管理(1)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合理安排校园活动,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拥挤现象。
(3)加强上下楼梯管理,确保楼梯畅通,防止拥挤。
3. 应急预案(1)制定详细的防踩踏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和应急人员职责。
(2)定期组织防踩踏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
四、应急处理1. 发生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报告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 各部门、班级要密切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一旦确定有师生受伤,要立即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并报告学校及上级部门。
五、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组成事故调查组,对踩踏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2.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3. 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防踩踏工作措施。
六、监督检查1. 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班级要相互监督,共同做好防踩踏工作。
3. 学校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防踩踏工作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范文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范文为了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制度来确保学生的安全。
以下是我对这一制度的设想:一、安全教育和宣传1.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踩踏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组织学生参观安全教育展览,增加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了解;3.在学校宣传栏、班级公告栏等地方张贴安全宣传海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二、安全巡逻和管理1.学校设立专门的安全巡逻队伍,定期巡视学校周边及校园内的安全隐患;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行为规范,不聚集在狭小的空间;3.加强校门口的管理,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校门口的人流量,避免拥挤现象的发生;三、校园环境建设1.学校应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增加学生活动空间,避免过于拥挤的情况;2.设置合理的通道布局,减少学生在过道中行走时的碰撞风险;3.加强对校园设施的维护和更新,避免因设施老化而引发事故;四、人员引导和分流1.学校安排专门的人员在高峰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流,避免拥堵;2.针对学校门口交通状况不佳的情况,学校可以采取错峰放学或安排校巴接送等措施,减少学生聚集;五、监测和报警系统1.学校应安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人群聚集、拥挤的情况;2.建立报警系统,学生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报警系统迅速报警求助;六、事故应急预案1.学校应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2.组织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3.在关键位置设置急救箱和医疗设备,及时处理伤员;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1.学校定期与家长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和交流会,增强家长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2.共同制定学生的出行安全规范,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行程和交通方式;以上是我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制度的设想。
通过安全教育和宣传、安全巡逻和管理、校园环境建设、人员引导和分流、监测和报警系统、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家长的参与,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学校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班级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共同做好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拥挤踩踏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班级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知识和自救技能。
2. 环境整治(1)定期检查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内无障碍物,楼梯、走廊、通道畅通。
(2)在楼梯、走廊等易发生拥挤踩踏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人流疏导(1)制定校园人流疏导方案,明确各区域、各时间段的人流密度,确保校园内人流有序。
(2)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安排教师、保安等人员在校园内进行疏导,引导师生有序通行。
4. 应急预案(1)制定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能力。
四、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及时向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2)调查组要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提出整改措施。
3.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班级要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工作人员以及来访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校长:全面负责校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2. 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校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 安全保卫处:负责校园防踩踏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工作。
4. 各部门、班级:负责本部门、班级的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四、防踩踏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1)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踩踏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各班级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防踩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安全检查(1)学校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隐患排查,对校园内的楼梯、通道、走廊等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进行重点检查。
(2)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3. 安全警示(1)在校园内设置醒目的防踩踏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2)在重要活动、集会等场所,提前做好安全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4. 疏散演练(1)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各部门、班级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师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疏散技巧。
5. 人员管理(1)学校严格控制校园内人员密度,避免发生拥挤现象。
(2)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专人进行疏导,确保人员有序通行。
五、应急处理1. 事故报告发生踩踏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上报事故情况。
2.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事故善后对受伤人员及时救治,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维护校园稳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

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
三、职责分工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防踩踏事故工作的开展。
2. 各部门、年级组、班级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防踩踏事故工作。
3. 班主任、辅导员负责本班级学生的防踩踏安全教育和管理。
4. 上课教师负责所授课教室的安全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5. 后勤部门负责校园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6. 保卫科负责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校园秩序。
四、预防措施1. 教育宣传(1)通过班会、安全教育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踩踏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1)避免在狭窄的空间举行大型活动,如必要,应提前进行安全评估。
(2)在人流量较大的时段,如上下楼梯、食堂、操场等地方,安排专人进行疏导。
3. 设施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校园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确保楼梯、走廊、通道等地方畅通无阻。
4.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防踩踏应急预案。
(2)明确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对能力。
五、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踩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报相关部门。
3. 全力救治受伤人员,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
4.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 总结事故教训,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和管理。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年级组、班级要相互监督,共同做好防踩踏工作。
3.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防踩踏工作的监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定期开展防踩踏工作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来访人员。
三、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防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为成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处。
四、安全措施1.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防踩踏安全知识。
2.隐患排查(1)定期对校园内楼梯、通道、活动场地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确保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3.应急预案(1)制定校园防踩踏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4.安全管理(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内人员流动有序。
(2)在校园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1)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疏散路线、集合点等。
(2)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责任追究1.学校领导对本单位防踩踏安全工作负总责,对发生踩踏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2.班主任、宿舍管理员、任课教师等对本班、本宿舍、本课程的安全负直接责任。
3.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踩踏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本制度由学校防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具体措施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内人员流动有序。
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通过班会、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防踩踏安全知识。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

学校防备同学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同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订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领导责任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对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承当领导责任。
2. 学校领导要订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 学校领导要配备充足的警务人员,学校警察气力不能削减。
4. 学校领导要提高同学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本领,同时加强同学的教育培训。
二、管理制度1. 学校门口不能乱停车,不得在人行道上或门口站车,学校要加派警察,碰到情况应当加强警戒。
2. 学校公共场所必需依照规划建设,尽量避开过度拥挤。
假如在任何场合显现拥挤现象,主办方应当适时实行措施,加添安全警戒,避开发生意外损害事件。
3. 学校要加强巡查力度,特别是关键时段必需加强巡查,适时发觉问题,并实行措施化解。
4. 学校应当加强教育和宣扬,提高同学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本领,为此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安全学问老师,让同学更快、更清楚地了解安全学问和原则,以加强同学的防范本领。
5. 学校还应当对同学进行安全演练,让同学真正学会救援和急救技巧,在发生事件时保护本身和同学。
6. 学校要与周边公共安全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交通、消防、急救等安全问题,不断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行业影响力。
7. 学校要将安全意识贯穿学术、生活、劳动、娱乐等方面,并适时公开有关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的通知、公告和要求。
三、记录和报告1. 学校要做好安全事件的记录和报告,并建立事故应急处理的专门机制。
2. 学校应当定期举办安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要将评估结论向校方领导和师生工会等相关部门作出说明。
3. 学校应当在每学年末,对学校安全工作做一个全面、客观、精准的总结,对整个学年内的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并进行有效改进。
同时将改进措施纳入下一学年的安全管理计划,做到事前防备。
学校方学生踩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来访人员。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学生踩踏事故预防措施,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2. 学校保卫处负责对学生踩踏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 各级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4. 学校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学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踩踏事故预防知识。
2. 完善校园设施(1)对校园内楼梯、走廊等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维修、更换老化设施。
(2)在楼梯、走廊等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优化人流管理(1)合理安排课间休息、上下学时间,避免人流高峰期。
(2)在校园内设置分流通道,引导学生有序通行。
4. 加强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2)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改进。
五、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学生踩踏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
2. 学校保卫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3. 学校保卫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4. 事故处理完毕后,学校应将事故情况通报全体师生,加强安全警示教育。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本制度,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和减少踩踏事故的伤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各种集体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校庆活动、大型文化演出、集会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学校所有师生均应遵守。
第四条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由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各二级单位的安全工作由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五条学校防踩踏的安全责任由学校行政部门、安全办公室和各二级单位负责,具体分工如下:(一)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学校的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协调各二级单位的防踩踏工作;(二)安全办公室负责学校整体的防踩踏安全工作,包括制定详细的防踩踏工作方案、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以及安排专人负责防踩踏事故的应急处置;(三)各二级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的防踩踏安全工作方案,指导本单位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及时报告和处理本单位发现的防踩踏隐患。
第六条学校师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应服从组织安排,严禁酒后参加活动、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穿着不合适的服装或鞋子。
第七条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的实施细则由学校安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向全校师生宣传。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八条学校应根据活动的特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防踩踏工作方案,包括人员配置、场地布置、安全通道设置等。
第九条校内一梯一部防踩踏的通道设置应符合不同部位人流密度的要求,保证学生能够迅速有序地进出场馆。
第十条各二级单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人员,并负责人员的培训和安排。
第十一条每场活动前,各二级单位应组织演练活动场地的防踩踏工作,特别是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学校在大型集会期间,应设置安全隔离区域,限制人群的进出,以确保人员可以顺利疏散。
第十三条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及时发布学校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四条学校应制定各类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应急通道等。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为了保障师生安全,防范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内的人员流动,防范踩踏事故的发生,并适用于所有在校师生和来访人员。
3. 责任分工3.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学校内的人员流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3.2 学校保卫部门负责安排专人监督、指导和执行人员流动控制措施。
3.3 各教学单位负责在学生上下课时加强人员引导和秩序维护。
4. 人员流动控制措施4.1 安排人员引导在上下课高峰期,学校应安排人员在关键通道和交叉路口进行引导,维持人员流动的顺畅。
4.2 设置临时隔离带学校可以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合理设置临时隔离带,引导人员有序排队,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4.3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学校内的道路交通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指示牌,引导车辆和行人按照规定通行,确保交通秩序。
4.4 安排专人监测和报警学校保卫部门应安排专人监测人员流动情况,并随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控制措施。
4.5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踩踏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师生对防踩踏事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应急措施5.1 人员疏散一旦发生踩踏事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设立安全撤离通道,确保师生安全撤离。
5.2 救护处置学校保卫部门应与急救医院建立紧密联系,及时调动救护力量,并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械,进行伤员的救护处置。
5.3 事故报告和调查学校应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踩踏事故,并及时成立调查组展开详细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评估和改进学校应定期进行踩踏事故的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和完善防范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参考文献: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一中学)2.《校园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张继红、唐丹. 2008)备注:本范本适用于各类学校,具体配套措施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5篇)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制度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经校委会会议研究制定本制度。
1、凡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集群停滞、拥挤、追逐和使用各种体育器材活动以及高声喧哗,严禁任何人在楼梯扶手栏杆上攀爬、坐、站等。
2、各科任课教师必需在下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教学楼每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上下楼梯予以监管和疏导,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课任教师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防止损失扩大。
如果出现意外,课任教师负全责。
3、学生课间操、放学、集会上下楼梯,由各楼层值周教师负责疏导。
在上下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如果出现意外,楼层值周教师和随行教师负全责。
4、食堂工作人员要组织学生排队就餐、不要推、拉、挤,维持好就餐期间的纪律。
如果出现意外,食堂工作人员负全责。
5、在教室、餐厅及楼梯间出入口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完善演练活动。
并通过经常、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相互礼让的文明习惯;掌握正确通过楼道的要求和在拥挤场所自我保护的知识。
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组织大型集会前要做好活动安排,要有安全预案,并责任到人,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不得片面强调快速、整齐。
若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事件,相关人员负相应责任。
6、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有序拿、放工具,防止意外发生。
如果因门未锁,灯未关造成损失或学生在拿放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负全责。
7、楼道、楼梯的照明、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等设备由学校总务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
学校防踩踏_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踩踏事故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通过班会、校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观看防踩踏事故教育视频,学习防踩踏自救互救知识。
2. 逃生通道(1)学校应设置合理的逃生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定期检查逃生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3)在逃生通道两侧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人员管理(1)学校制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2)加强学生课间活动管理,防止学生拥挤、打闹。
(3)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4. 紧急预案(1)学校制定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3)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的报警、疏散、救援、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
5. 日常巡查(1)学校定期开展日常巡查,检查校园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防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引发踩踏事故。
(3)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三、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1. 事故报告(1)发生踩踏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2)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责任追究(1)对因学校管理不善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2)对因个人违规操作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范围内的所有教学、办公、生活区域。
第三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办主任、德育主任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
第五条安全办负责制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措施,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六条德育处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
第七条总务处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校舍、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第八条教学部门负责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九条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对容易发生拥挤的场所,如楼梯、走廊、校门等,要定期检查,确保畅通无阻。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上下楼。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校园秩序管理,严格门卫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处理事故。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对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定期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对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不履行职责、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部门和个人,学校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学校预防踩踏的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预防踩踏事故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各部门、各班级应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做好预防踩踏事故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与培训-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预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 对新入学师生进行专题培训,使其了解预防踩踏事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校园出入管理制度,控制人员流动,避免校园内过度拥挤。
- 优化校园布局,合理设置楼梯、通道,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4. 规范上下楼梯秩序- 上下楼梯时,要求学生靠右行,严禁在楼梯口追逐打闹。
-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5. 加强重点时段管理- 在上下课、集会、放学等人员密集时段,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秩序井然。
- 设立专门值班人员,负责现场疏导,防止发生拥挤。
6. 关注特殊人群- 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加强关爱,确保其安全。
- 在拥挤时段,优先保障特殊人群安全疏散。
四、责任追究1. 对预防踩踏事故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发生踩踏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提高全校师生预防踩踏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校园防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三篇)

校园防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制定我校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孙书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代建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1、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走楼梯制度。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全员值班中负责教学楼管理的同志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晚自习,安排全员值班中负责教学楼管理的同志准时到各个教学楼值班,出现停电时,启动《五里桥初中停电应急预案》。
4、学生集中进出教学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
5、在学生集中进出宿舍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值班校长负责指挥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启动《五里桥初中应急处理预案》。
2、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各班由任课教师、班长指挥按照指定路线、指定楼梯迅速疏散。
3、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宿舍楼紧急疏散方案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1、发生危机时,由晚间值班领导负责全面指挥学生紧急疏散,由值班教师协助值班领导组织紧急疏散。
2、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宿舍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宿舍楼全部大门。
3、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的疏散楼梯有秩序的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6、在疏散过程中:由各楼值班人员分别负责指挥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1、开学初,各级部、班主任要在级部大会、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杜小学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工作措施
针对我校的教学楼特点,特制定应急预案,以此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军逸校长,副组长:阴俊丽
组员:各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在升旗、上操、集合等集体活动中,不强调学生快速赶到,
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逐次集合,并由班主任负责维持秩序,
管理学生,做到有序、稳定的开展活动。
每节课的课间均安排了专门值班教师在校园内巡
视学生的课间活动情况,尤其是楼道口处,防止意外事件的
发生。
2、各班主任对本班的课间活动进行组织,让学生在课间开
展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
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各班主任要利用主题班会、安全课、黑板报、手抄报等多
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相关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在
校园内不大声喧哗,慢步轻声的良好习惯。
4、落实班级评比制度,对在校园内违反规定的个人,结合班
级量化评比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5、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
的保护能力。
三、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检查制度
1、班主任每周都要有安全教育课,到学期末学校将检查各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备课》。
2、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学期中段由学校对教室、办公室及校舍的各种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维修。
每个月20日对上级学校上报《学校安全台账》,一月一次,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吴杜小学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