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复习-社会工作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理论

掌握重点 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是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影响最早、最深的理论,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 60 年代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1.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1)心灵的构成

人的心灵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和感受。前意识是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是人无法察觉,但是又对人产生影响的部分。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对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自我、

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将治疗的焦点放

在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防卫机制

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会发出警告,内部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防卫机制是为了消除不愉快情绪体验所采取的自我调适方法,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压抑、升华。

(4)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分为 5 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每个阶

段都要获得相应的满足,否则就会表现为问题,就需要治疗。

2.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1)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2)强调与案主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

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案主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方面是提醒案主,另一方面也是对案

主的一个承诺,保证不再产生第二次伤害。

(3)治疗者要为案主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案主能够顺利了解他隐藏在潜意

识中的经验,并要保证治疗过程总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案主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同理案主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与支持和接纳。3.

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对于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在考试中除了掌握上述相关理论特征外,还要特

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关于童年性经验对现在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这也常常是运用精

神分析理论进行治疗的焦点。另一方面,就是要注意治疗过程的 3 个部分:治疗情境的建立、

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这是在实务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显著特征。

掌握重点 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行为主义的基本取向是

将行为和心理分开。行为主义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外,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后天

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不断的学习新行为,改变旧行为。

认知学派在行为学派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认知的行为影响: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知行为受学习过程中个人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这里,“观察”和“解释”是辨别认知学派的关键。

1.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和协调的作用。个人的认知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因此,改变服务对象的认知是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办法。“自动化思考”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模式发出。这也是判别认知行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这里运用自动化思考助人的关键在于校正错误的自动化思考,因为自动化思考常常处于人的意识之外而不被人们察觉。助人的关键在于将这些自动化思考带回人们的思考范围内,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错误的行为。

艾利斯的“ABC 情绪理论框架”,艾利斯用这个框架来说明:如果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人们的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

是非理性的、扭曲的,则人们会逐渐发展处不正常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简单来说是,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认知是错误的,则他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

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1)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①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定的,强调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不当的行为;强调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即强调认知和行为的关系,既要改变错误的认知,又要改变不当的行为;强调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

②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正错误的认知、建立正

确的认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③助人目标的原则:修正错误认知,纠正不理性的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加强解决问

题和决策的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在实际助人过程中,认知行为学派一方面强调改变服务对象的错误认知,强调以正确的理性认知控制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强调通过外在监督、控制,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当行为。在实际助人过程中,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使用也是认知行为理论的一项重要特征。

掌握重点 3: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

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

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支持的相关概念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包括引导、协助、有形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行动等(借钱、照看孩子、找工作);表达性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等。

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

情绪支持、物质援助以及服务、信息和新的社会接触。

(2)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三个因素

发展因素(过去经验)、个人因素(自尊程度)、环境因素(开放的和封闭的)。

(3)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