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之同济大学校史馆

合集下载

养精蓄锐与整合发展从宜宾到上海的中共同济大学地下组织(1940-1947)

养精蓄锐与整合发展从宜宾到上海的中共同济大学地下组织(1940-1947)

收稿日期:2020-05-05作者简介:章华明(1967-),男,安徽池州人,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教育史及档案学研究。

养精蓄锐与整合发展:从宜宾到上海的中共同济大学地下组织(1940-1947)章华明(同济大学校史馆,上海200129)摘要:抗战全面爆发后,因为校舍被炸,复学无望,同济大学被迫辗转西迁。

1940年10月,同济从昆明迁往四川李庄。

1941年暑假,中共同济地下组织重新建立了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

随着部分新党员的加盟及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外围组织“同济秘密小组”的成立,同济学生中的进步思想和力量重新集聚、成长。

“复员”上海后,在中共同济地下组织领导下,以川沪两地进步力量融合为基础,同济爱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起,同济也因此成为上海爱国民主运动的堡垒。

关键词:抗日战争;第二条战线;同济大学;地下党;组织建设;大学西迁;宜宾李庄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20)9-0049-10 同济大学的历史和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济大学被迫从上海市中心城区迁往郊区吴淞,先租后建校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济大学蔚为壮观的新建校舍毁于战火,被迫辗转西迁,直至栖身四川李庄。

迁至浙江金华时,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中共同济特别支部全体党员和部分爱国学生运动骨干留在浙江坚持抗日救亡,组织关系也转到了中共处属特委。

①1940年10月,同济开始从昆明迁往李庄。

因为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迁至李庄的中共同济地下支部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他们根据中央指示开始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随着部分新生力量的加盟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外围组织“同济秘密小组”的成立,同济爱国学生运动又逐渐活跃起来。

以941946年6月“复员”上海为契机,同济进步力量实现了大融合。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上海地下党学委审时度势,加强了对同济地下党的组织领导,同济爱国学生运动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精选】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精选】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引用:在20世纪50年代所建造的作品中,有些在今天看来好像平淡无奇,却在当年是真正的创新制作,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富有同济特色的建筑风格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

建于1953年的和平楼运用了现代建筑设计收发,体现出一种江南传统建筑的意境。

(和平楼已经于百年校庆前拆除,现为公共绿地,有李国豪校长塑像树立其间)1954年的文远楼,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包豪斯”现代建筑风格,从建筑理念到建筑空间、功能布局、构建和细部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1955年的南北教学楼和图书馆老馆是学院派代表作,建筑外貌简介匀称具有中西古典建筑韵味。

1957年建成的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又是一个经典之作,着力于对空间的塑造,并把民间的建筑特征融入其中,同样贯穿着现代主义精神。

(位于同济新村内) 1961年建成的大礼堂,则在结构形式和造型上体现出相当的创造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同济校园建筑第二个发展时期 引用: 1980和1990年代是同济校园建筑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延续和发展了同济建筑的特色,强调功能、创造丰富空间,并且尊重历史。

1986年竣工的图书馆改建工程,在其保持和尊重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结构技术上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1987年建成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体形简介、富于雕塑感、具有现代建筑特征1990年代初期建成的逸夫楼在设计手法上继承发展了同济建筑的风格和传统,空间的塑造再次成为创造的核心夏天的尾巴 [ 同济人 ]开始时间2009-7-30 12:38 UID219163 帖子597 归档2积分231同钱520学院其他 注册2008-6-291997年进行的同济大学校门改建工程,意味深长:旧校门作为同济历史的一部分,得到保护和尊重,而新校门通过后移流出椭圆形广场,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功能问题,增加了空间层次感,又保护了校园的整体环境和历史文脉1998年年底落成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楼(云通楼)又是同济建筑空间特色的延续发展,其内部围绕着三层高、近三角形的中庭空间,结合自然光,在两边展开不同层面、形状和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味的交往空间。

假期里参观同济大学

假期里参观同济大学

假期里参观上海的大学5号决定去上海玩一趟,于是开车去高铁站买了往返的高铁票。

呵呵,很多年没有坐火车了,所以也不会网上购票,更不知道还可以在一般的火车站买票即可。

到北京南站,人山人海,还有30分钟就该开车了,我们还在琢磨怎样吃饭呢。

跑到肯德基麦当劳都是人,最后去德克士吃的,还行,吃完就差12分钟开车啦。

第一次坐高铁,很舒服的座位。

第二排,一家人坐着,还斗地主1个小时。

就是没有办法吃桃子,因为洗的话只能去厕所里面洗,想想太恶心了。

所以,干脆不吃。

买个哈根达斯一小碗,挺好吃。

可惜,一不留神,没有看见黄河和长江。

到了上海虹桥火车站已经是晚上7点啦。

买地铁票,嘿嘿,不会买,看旁边的人操作,买了3张到邮电新村的,于是,站了一大半的路,最后才坐下来了。

出了地铁站,都晚上8点多了。

东南西北都搞不清,问了一位小青年,这马路啥方向啊?结果他也不知道。

我盯着手机里的地图看半天,后来往前走了几步,突然看见前方100多米对面高空的广告牌“如家”。

呵呵,离地铁站倒是真的近啊。

进如家厅里一问,竟然没有我们定的房间了。

郁闷,改标间,倒是省钱了,答应第二天再换。

于是拿钥匙到屋里休息。

房间看着很干净,电视可以收看30多个频道节目,够看的了。

桌子上有热水器,自己烧水喝,还有3个电源插座板,理论上可以同时接插6个电器。

一会,到楼下千百碗精工面坊吃了2碗面一份炒面,嗯,炒面很好吃,面吃着还行就是整个屋子里有股子臭味道,也许是乌冬拉面的味道???吃完饭,就10点啦。

步行去同济大学。

走了2.5公里。

先看见了她们的同济出版大楼,呵呵,一楼部分正装修。

马路斜对面是同济设计几个字夜幕下闪闪发光,看着令人羡慕,应该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很快就到了大学东门。

同济大学东门应该是她的正门,大门修的很不起眼。

进校园后,一路向西,首先就看见了毛主席站在那里,夜色朦胧下好像在丹田运气右手推掌。

其后面是图书馆,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就从傍边的南楼向南走,过测量馆、中法中心、篮球馆,医学大楼转弯向南,到中德学院门口坐了一会,折向西,在土木工程学院眺望,呵呵,知道土木相对好考一些,但建筑的诱惑又很大。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一】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x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

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x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x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二】来到大学的生活已经过去一年了,去年入学教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时常想起当时校长给我们讲的关于x理工那些已经埋在历史的记忆中的往事,一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被津津乐道的事情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模糊。

我也经常想什么时候可以在听一次这样的讲座,听几个关于母校的老故事。

终于在学期过半的时候我又等到了这样的一次的机会,班里组织团建活动去参观校史馆。

可以说去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一点激动的。

终于可以去更深的了解母校了。

在讲解员简单的介绍之后,大家踩着历史的足迹,开始参观这大约七百平方米的校史馆。

在讲解员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下,每走一步,我们都被一段段历史所震撼。

大家无论是对“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还是“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回顾着过往大工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学子的事迹,如:xx教授、xx教授等,听着讲解员说到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等各种高科技项目的研发设计中,都凝聚着大工人的聪明才智,大家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

校史馆设计方案(大全)

校史馆设计方案(大全)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科局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月小、实力月小、魅力月小”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组长:刘明现副组长:姚勇、杨光成员:赵坤、伊钊仙、仲云山、戚兴、各班主任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室外环境布置。

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门厅两侧镶嵌各种荣誉牌匾,设校园廉政文化墙及营养餐、阳光体育、青春校园等宣传栏;办公室一楼墙体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月小学子风采录及安全、清洁城乡、学籍管理、学前教育、团队建设等宣传栏;教学楼顶竖“厚德、笃行、博学、健体”的校训;教学楼外墙书写“以诚待人、以心待学、以真待事、以爱待物”标语;教师宿舍楼书写“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标语,学生宿舍正面外墙书写“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标语;学生宿舍北侧墙面为学校全景图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操场两报亭四版块分别为“党建之声”、“校务公开”“三操及清洁评分表”“张贴栏”;校园中心区域书写“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生活区门前均有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为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图片;教学楼一楼走廊:运动明星风采,二楼:书法绘画精品;三楼:文化名人画像。

德国总统高克参观同济大学档案馆

德国总统高克参观同济大学档案馆

德国总统高克参观同济大学档案馆
朱大章
【期刊名称】《上海档案》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2016年3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访问同济大学。

为迎接高克总统,同济大学档案馆专门制作了缩减版的同济大学校史图片展,用中德两种文字介绍同济大学100多年的发展历程。

高克总统抵达同济大学后,就在
我驻德大使史明德、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副校长吴志强的陪同下,观看了该展览。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朱大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行健存雄岁华可读——新加坡总统纳丹参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侧记
2.德国总
统高克首次访华为“新丝绸之路”搭桥3.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先生参观利勃海尔(上海)公司4.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参观佛山机器人学院5.德国总统向同济大学送赠ASC语言实验室设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观学校爱教馆心得体会100字

参观学校爱教馆心得体会100字

参观学校爱教馆心得体会100字
篇一:
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馆!
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们重新系统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篇二: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由同济大学设计),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信园,对面是敏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

篇三:
参观校史馆,我内心汹涌澎湃,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学校学习而感到自豪!同时,我暗暗发誓:我要为校争光,要成为校史馆名人录上的人物,今天我以财大为荣,明天财大以我为荣!加油,财大学子,加油,财大我的母校!。

建筑结构的阻尼研究

建筑结构的阻尼研究

f1

1 0.06n
f1

1 0.07n
几幢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
• 上海金茂大厦:420.5m,0.167Hz,0.831% • 上海森茂大厦:203.35m,0.283Hz,2.37% • 上海建设大厦:173.1m,0.469Hz,3.22% • 上海凯旋门大厦:100m,0.557Hz,1.36% • 上海环球金融大厦:492m,0.157Hz,0.42%
2).一栋高度115m的办公楼遭受台风时,调查到的其中37 名(男28 人,女9 人)居住者的反应是:(1)所有人感 觉到摇晃,对摇晃的反应,女性比男性敏感。 (2) 最 大加速度1cm/s 2时开始有感觉,超过2cm/s 2时有较强的 振动感觉。(3)调查期间的最大加速度约为10cm/s 2 , 对这一程度的振动,不管男女,20 ~3 0 % 的人感到不 安,50% 的男性感到不快。
1.88%
50
3.85%
50
3.22% 4.14% 3.54% 2.04% 4.85% 3.67% 4.42% 4.85%
18 30
5层和6层连廊间出现裂缝 16 60
两端发现同向斜裂缝 15 30
部分梁上有竖向裂缝 20
2.79% 3.10% 1.55% 25
2.28% 2.58%
25
2.37%
80
4
12
7
1988/2006 5.5+4*
.11
6
29.5
4
80年代左 右
3.5
14
方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一阶 二阶 三阶 长 阻尼 阻尼 阻尼 宽

实用文库汇编之同济大学校史

实用文库汇编之同济大学校史

*作者:蛇从梁*作品编号:125639877B 550440660G84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实用文库汇编之同济——“同舟共济”合作共济之意思1907-1916年1907年10月1号:上海德文医学堂正式开学,埃里希•宝隆为医学堂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

1908年"德文医学堂"中文名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

1909年宝隆博士在上海逝世,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1910年德国政府及工商界决定在医学堂的基础上开设工学堂。

1910年12月10日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出任工学堂基金会负责人,筹集资金。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1912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第一次毕业考试,顺利通过并毕业,为同济第一批毕业生。

1917-1926年1917年3月17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海法租界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

1917年社会各界联名致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部立即决定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借用吴淞中国公学校舍。

1918年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新校舍。

1921年新校园竣工后陆续迁入。

1924年5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1936年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同济医工大学建制完善,学教皆优,由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为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国立大学运动"最早的一所大学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1927年按国立大学法,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介绍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介绍
宣传
同舟共济 继往开来
2013年7月26日 >> Document Title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办公室
16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 校友接待
关于校友邀请:
– 学校已准备了校友邀请函和回执,并将提供给各院系单位范本。
学校接待工作安排的总体原则:
– 三类负责制:学校贵宾由校来宾接待组负责;院系嘉宾由院系负责、 住宿和交通由学校提供(费用院系负责);校友由院系负责、无归 属校友由学校校友组负责、住宿和交通由学校提供(费用校友自 理)。 – 联席会议制:院系校庆办要成立接待组,明确负责人,与校来宾接 待组定期召开会议互通信息、沟通和协调接待问题;也可根据院系 的接待情况不定期的、及时的、同校庆办联系。 – 统一调度制:从即日起住宿、交通、餐饮(校内)、会场(校内)、 根据整合资源、节俭、避免冲突的原则由学校统一提供资源和调度。
11
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 重大活动
“亚龙工业杯”城市龙舟邀请赛暨同济大学百年
校庆两岸四地大学生龙舟赛
4月22日在上海市苏州河江宁路桥至昌化路桥水域举行。 龙舟赛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市体育局、普陀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比 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大学生龙舟队比赛,共有15支高校龙舟 队参加,其中港澳台高校龙舟队6支。下半场为普陀区相关代表队比赛。 目前,龙舟赛总体活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分项细化;宣传方案 初步完成,相关媒体正在联络中;高校联络工作基本完成;我校龙舟队 组建完成,已于去年10月开始高强度训练;我校承担的高校代表队接待 工作和主舞台文艺节目、展示区项目筹备工作正在进行;比赛涉及的上 海市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会已于2月1日举行。
同舟共济 继往开来
2013年7月26日 >> Document Title

内部参考资料-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

内部参考资料-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

内部参考资料外事港澳台留学生工作通讯2008年06月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和留学生办公室主编本期导读重要来访3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来校讲学,受聘同济名誉教授台湾光华基金会尹衍樑博士访问我校校际交往3美国北卡罗莱娜大学代表团来访第五次中法合作“海外迁徙教学”项目成功落幕日本熊本大学岩土工程、地磐构造专家来访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代表团来访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校长Peter Coaldrake教授一行来访日本樱美林大学中生胜美教授来访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ackie de Belleroche 教授来访校企交往 5 日本丰田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常务董事一行来访日本新能源与产业综合开发机构(NEDO)北京事务所所长来访列支敦士登喜利得公司董事长来访意大利IGUZZINI照明公司全球总裁来访我校与美国Gensler公司联合设计上海中心大厦国际会议 6 “2008年国际生物质燃料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领导出访 6 赵建夫副校长率团访美杨东援副校长访问日本综合信息7 我校新媒体艺术作品参展“罗马中国艺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行政助理总干事Amine KHENE先生来访美国工程院院士锁志刚教授来校报告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周祖翼会见法国国民议会议员一行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等举办为四川地震赈灾义演“近二十五年哥伦比亚建筑及建筑意义展”在我校举办意中基金会访问我校中意学院中德职教师资培养项目举行结束典礼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child教授来校讲学,受聘同济名誉教授法国驻沪总领事访问我校附属东方医院港澳台动态11 台湾逢甲大学师生参加我校举办的“2008年大陆不动产开发体制学术交流”活动我校举办“同济大学——台湾逢甲大学2008年江南城乡景观与建筑及室内设计赏析班”出国出境11我校张滢等5人被录取为2009年度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项目留学候选人员我校理学院数学系周海港获得DAAD大学学者和科学家奖学金。

我校陆志波等7名老师被录取为2008年中德学者短期合作交流项目录取人员我校教师张轮被录取为2008年瑞士互换奖学金项目留学人员我校董春燕等4名教师被录取为2008年西南北欧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留学候选人员我校教师陆颖被录取为2008-2009年度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外语助教子项目留学人员重要来访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来校讲学,受聘同济名誉教授6月13日下午,197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著名内分泌肿瘤学家、来自美国迈阿密退伍军人医学中心的安德鲁•沙利博士,在逸夫楼为我校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作了有关多肽激素用于肿瘤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

校史馆建设方案

校史馆建设方案

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列;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目前还没有一个格的定义。

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

她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

它在收藏、研究、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列室。

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1]1、校史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建校史馆,最难的还是校史的编写。

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写作班子,设计好写作的主线,规划写作的框架,突出重点和亮点,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有特色的地加以宣传。

主线确定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不分重点什么都包括进去。

对于合并的院校,原来学校的历史和现在学校的发展这两块写作比例如分配要充分论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审稿的机制,请学校退休的老领导来做顾问团,同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最后请学校现任的一二把手终审,这样几上几下,保证展出校史的满意度。

2、校史馆选址、展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校史馆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工程之一,学校在选择校史馆地址时,要有前瞻性的考虑。

要显得大气、庄重,便于参观,要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不要临时安排一个地建设校史馆,过几年又换位置,这样装修的开销非常大,同时也浪费人的精力;同时在安排校史馆房间的时候,要有预留的空间,为以后续写校史留下空间。

史上最美最全的同济大学景点介绍

史上最美最全的同济大学景点介绍

1.校门同济大学的校门原建于1950年,校门采用牌楼门样式,整体凝重而朴素。

1997年时进行了改造,采用了一个本科生的设计方案,保留老门的主体,整个校门往后退,增建一个现代感强的玻璃环廊,传统与现代在此融为一体。

2.毛主席像很多高校都有毛主席像,但交大,复旦的毛主席像手是背在后面的,而同济的毛主席像手是挥出去的,器宇轩昂。

据说让雕像挥手必须经过严密的结构力学计算,否则雕像会倒下来或者手臂掉下来,只有建筑学科较强的学校才敢这么设计。

3.大草坪、国立柱在同济门口草坪正中立着著名的国立柱,也叫同济大学华表。

国立柱出自苏州明末清初的石木牌楼,1933年移至同济大学,木结构用于制作古建筑模型,石柱被就地掩埋。

抗日战争期间曾遭日本侵略军轰炸,好在埋于地下,未完全毁灭。

2000年在校园整治中被挖出,材美工巧,实为难得,于是重新装顶,立于显要,以示纪念,并命之为“继往、开来”。

大草坪周围的梧桐树,几乎是同济校园最老的树木了,茂盛挺拔,斑驳陆离,有种经历沧海桑田的亲切感。

4.南楼、北楼建于1955年,至今仍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楼。

对称布局,分立草坪两侧,建筑风格呈中国复古主义风格,层层叠加的红砖更透漏出了一种古韵与暇思。

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在这拍的。

5.同济大学图书馆巍巍图书馆,是一所大学中最神圣的知识殿堂。

同济大学图书馆原本只有2层楼,改造时从老建筑的两个院子分别建起两根巨大的混凝土柱,撑起了两座11层的塔楼。

它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先进的高层跨度悬挑预应力空间结构体技术,源于同济老师的设计灵感。

6.校史馆同济大学的校史馆,又叫做同创楼。

建于百年校庆,由校友捐建。

内部通过近千张历史照片、150多件实物、模型,系统展现了同济大学自建校以来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7.综合楼曾获2005年度上海建筑工程金属结构金钢奖最高荣誉——金钢特别奖。

同济大学综合楼是为庆祝同济百年校庆建造的全国高校钢结构第一高楼。

8.文远楼绿树浓荫中,掩映着一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平整无奇。

校史馆规划设计方案

校史馆规划设计方案

一、建立校史室的目的和意义校史室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开展意义。

做好校史室建立工作,既是对学校开展艰辛历程的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负责。

校史室展现学校开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

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立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开展的源泉,是鼓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校史室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励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校史室的功能定位校史室兼有陈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的双重功能。

校史室里保存陈列的物品大都是学校的图片和实物档案,具有很好的档案价值。

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的同时发展校史资料的资讯效劳, 促进校务工作。

校史室不仅仅是陈列校史档案的地方,也是研究和编研学校历史的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的价值和功能。

对室藏档案发展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的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的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的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的开展之路奠定良好根抵。

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创设、变迁、开展,是学校最可珍贵的历史档案,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的精神财富。

校园文化可分为根抵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立兼有学校文化的硬件局部和软件局部,既看得见、摸得着 , 又能镌刻在师生们和校友们的心灵里。

三、校史室的设计构思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原则,承务本 ** 的理念,力求以朴实的材料、素雅的色采和简约的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陈列模式〞的根抵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的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的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慷慨和凝重大气的风格,从多种感官给参观者以大的震撼和欣赏力,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融合学校特色和体育元素,以强烈独特的风貌和风格抓住参观者的眼球。

医院院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以同济医院院史馆为例

医院院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以同济医院院史馆为例
(一)参观线路规划要科学规范。参观要尽可能合理规划 设计参观路线,不走回头路,一门进一门出;观众大多喜欢按 逆时针方向移动,因此要注意展览顺序;观众对右边的东西比 对左边的东西敏感,因此重要的、关键的展品应放在右边。陈 列密度、高度、信息输出量的掌握,展览线路的长度控制等, 都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情绪。
第191页201907上总第318期医院院史馆建设的程序规范以同济医院院史馆为例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史馆彭玮苏宇通讯作者摘要院史馆是向参观者展示医院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对广大观众进行院史教育回顾和借鉴历史的最好模式是保存院史记忆传播历史知识研究医院有价值的文物材料的永久性非营利机构
写工作,一般按照编年体和专题式两种形式进行。我们的处 理方式是以编年体为主,专题式为辅,以确保线索清楚,重 点突出。我院历年院志为院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素材。我院 出于对118年历史复杂性和展览面积限制的考虑,将整个展览 分成历史区、人物区、学科区和综合专题区:1.历史篇分为 六个历史区:(1)艰苦创业,传播西医,声名鹊起上海滩 (1900—1937)。(2)爱国报国,矢志不渝,护校护院迎解 放(1937—1955)。(3)迁汉建院,辐射示范,综合实力冠 中南(1955—1978),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世纪名院誉神州 (1978—2000)。(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阔步迈向国际 化(2000—2012)。(5)今日同济(2013—2018)。2.学科 专题区(敢为人先,开创中国器官移植学)。3.人物专题区 (人民医学家——裘法祖)。4.综合专题区(历任领导、数据 图表、医疗、教学、科研、成果、荣誉、杰出校友和名医名师 名家等)。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了医院在“三易基地,九次更 名”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正确梳理了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的关 系、医院在抗日战争时期“一脉两支”的格局、迁汉后医院和 医学院的关系,以及2000年高校合校后的医院、医学院和大学 的附属关系。

同济大学校史

同济大学校史

同济——“同舟共济”合作共济之意思1907-1916年1907年10月1号:上海德文医学堂正式开学,埃里希•宝隆为医学堂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

1908年"德文医学堂"中文名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

1909年宝隆博士在上海逝世,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1910年德国政府及工商界决定在医学堂的基础上开设工学堂。

1910年12月10日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出任工学堂基金会负责人,筹集资金。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1912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第一次毕业考试,顺利通过并毕业,为同济第一批毕业生。

1917-1926年1917年3月17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海法租界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

1917年社会各界联名致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部立即决定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借用吴淞中国公学校舍。

1918年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新校舍。

1921年新校园竣工后陆续迁入。

1924年5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1936年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同济医工大学建制完善,学教皆优,由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为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国立大学运动"最早的一所大学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1927年按国立大学法,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前后增设文学院和理学院。

1937-1946年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9月1日日本空军轰炸位于吴淞的国立同济大学,经营二十年的校舍被毁,国民政府诉此于国联。

同济大学档案馆做好档案工作喜迎百年校庆

同济大学档案馆做好档案工作喜迎百年校庆

同济大学档案馆做好档案工作喜迎百年校庆
佟健
【期刊名称】《上海档案》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5月20日是同济大学百年华诞。

为迎接校庆,同济大学档案馆制定《同济大学征集校史文物和实物暂行办法》,广泛征集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利用馆藏档案建立网上档案展览,专设“永恒瞬间”、“校友捐赠”、“百年同济”、“校史概况”等栏目,组织编写了《百年同济百位院士》画册,展示院士们的风采和成就;【总页数】1页(P30)
【作者】佟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百年铸辉煌,而今从头跃——暨南大学喜迎百年校庆,锐捷网络万兆数字化图书馆
献礼2.让精神百世流传从同济大学百年校庆谈起3.何谓大学——同济大学百年校
庆之际的沉思4.总结百年历史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5.“中国经济与企业成长”论坛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隆重举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构思
• 建筑材质、色彩和立面细部 刻画延续同一理念。竖向凸 体和条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 感,屋顶1.5米挑檐端庄典雅 ;竖明横隐的玻璃体竖向构 件错落有致,与之呼应。 12mm和18mm两种厚度的定 制毛面砖勾勒墙体横向线条 ,光影交错,时隐时现。竖 向条窗窗槛墙石材拼贴,以 校史馆屋顶平面投影为原型 ,简化为主题装饰图案,赋 矛建筑深厚的内涵。
• 外形仿20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女生宿舍 设计。
• 建筑面积 1395平 方米(综合楼 36986平方米)
• 容积率 2.46 • 建筑密度 21.86% • 建筑高度 13.76米 • 建筑层数 地上3层
总体布局
• 同济大学校史馆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同济 大学本部校区东北部,是校区建筑沿四平路城市 界面的节点之一。其与百米高层综合楼、设计院 办公楼、教学北楼、行政楼共同围合近4000平方 米的绿化景观广场。广场下地下车库与综合楼地 下室连为一体,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校史馆位 于广场北侧,作为校区北大道视觉对景,与由北 大道串联起的三好坞(校内公园)、文远楼及其 南草坪、教学北楼及其北侧绿带等,构成空间有 序、生机盎然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设计构思
• 同济大学校史馆设计秉承”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的原则,充分融合 区位环境、建筑功能、交通流线等 要素。根据建设规模和广场视线分 析,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层顶为黑 色陶瓦四坡顶,坡度30°。外墙实体 墙面以青砖包裹,以传统的建筑语 汇营造庄重、朴实的历史氛围。
设计构思
• 校史馆主要参观人流,在主体中 部嵌入呈60°夹角斜交玻璃体和横 贯中部的带状采光廊,界定主入 口方向和内部交通节点。简单的 形体处理使晶莹通透的玻璃体成 为视觉焦点,强调主入口的识别 性,增添建筑主体的飘逸感与时 代感。传统与现代建筑语汇对立 统一,和谐共处,体现稳健而不 失灵动、庄重而不乏个性的建筑 性格。
内部空间
• 馆内主要内容包括入口门厅、位于各层的 8个层厅及辅助设施,三层设部分管理办 公室。以小型规模的展馆承载百年同济的 历史,同济大学校史馆展示流线的组织力 求简明、紧凑。以设置于带状采光廊的通 透观光电梯为枢纽,两端的步行楼梯为辅 助,从首层门厅起呈逆时针方各形成串联 8个展厅的常规参观流线。玻璃体、采光 廊、空中连廊等活跃元素构成趣味空间, 提供观众间歇休憩场所和至各展厅和门厅 的便捷交通。 室内地坪选用仿石地砖和 仿古木地板相间,墙体延续室外毛面砖贴 面做法,天花采用便于布展的规则透空钢 构格栅,营造平和、恬静、舒适的展示空 间。
案例分析之
同济大学校史馆
简介
• 同济大学校史馆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 地上3层,建筑高度13.76米,于2007年5 月——同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建成并投 入使用。
• 其建造旨在向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提供 一个展示同济风雨同舟百年历史及严谨求 实办学传统的平台,展现其厚重辉粕的过 去,桃李芬芳的今天和光明灿烂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