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9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2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三轮精选试题

高考历史三轮精选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精选文档(二)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9年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重点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这启发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2、(2019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汉初经济发展【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并识记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能力中档、学生只要准确记忆汉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即可答对,但答对的前提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本题整体看并不难,但要读明白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才能甄别出D 项是无关项,要准确记忆A项的现象出现在明朝时在能够、3、(2019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A【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就各诸侯国而言,诸侯地位下降、卿大夫地位上升。

这反映了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A项正确。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代,B错误。

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虽然下降,但仍是天下共主,C项错误。

周天子之下的诸侯以及卿大夫均属于贵族,当时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仍然存在,D项错误。

27.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原料生产与手工制造业的分离,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故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

B项“商业资本日益活跃”材料不能体现。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地区之间商品交换的状况,与农业无关,C项说法错误。

28.C【解析】根据“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维持了暂时和好的局面,客观上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开放表明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状态已被打破,A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仅在应对西学问题上产生分歧,但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且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因此此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对立并未加剧,B项错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此新政策的实施使中外出现和好的局面不相符,D项错误。

29.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西学东渐。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翻译西方著作增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 CB DCD B D A B B D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6页)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西学,并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

他们传播西学已从之前的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为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故A项错误,D项正确。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历史检测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历史检测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历史检测题含答案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3.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4.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的“”处应为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6.“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7.《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

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只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B选项排除。

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准确把握。

2.(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

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B选项排除。

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D选项排除。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2019年新课标Ⅲ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二

2019年新课标Ⅲ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二

2019年新课标Ⅲ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二单选题(共5道)1、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

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B攻坚战C阵地战D运动战2、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3、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周滇《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

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A汉朝B南朝C唐朝D宋朝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填空题(共5道)6、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据此可知,此项新政策的实施
A.打破了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的状态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C.提供了中国自强运动的良好环境
D.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9.1900—1911 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 1599 种,占晚清 100 年译书总数的 69.8%,
地所植棉花不能满足需要,商人从山东、直隶、河南一带产棉区运来,而山东、直隶、河南则不事纺
织,“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种情况说明
A.农本商末观念发生变化
B.民间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4页)
C.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D.地区之间商品交换扩大
2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位 28 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的措施及目的。(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北京政府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积极作用。(1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务院正式下达扩大企业自主权文件的意义。(5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理论是重要的,相对于经济政策设计是第一层次的。经济理论相当于基础科学,经济政策 设计相当于应用科学。应当指出的是,人类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急功近利的 政策设计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为了使政策设计更为科学,必须给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试题【含详细解析】【精品】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试题【含详细解析】【精品】
《后汉纪》 诸侍臣皆有饥色,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赐左右。傕曰:“朝晡上饭,何用 米
为?”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 《献帝纪》 是时新迁都,宫人多亡(通“无”)衣服。帝欲发御府缯以与之,李傕弗欲
据此可知,东汉末年
A.群雄混战,天灾人祸
B.皇权旁落,经济凋零
C.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D.叛乱频发,社会动荡
26.明朝言官(又称“谏官”“谏臣”)的设置是为了弹劾而存在的。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
C.背离了维护民主制度的初衷
D.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33.18 世纪中后期至 19 世纪,英国大量中产阶级妇女开始参加慈善活动,进行义卖帮助孤儿、学校,探视
救济穷人。在这些活动中,妇女们避免了在家中的附属地位,同时从事大量社会工作也使她们看到了自
己的能力,进而增加了自信心。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A.家庭观念的变化
B.女权运动的影响
C.教育改革的冲击
D.工业革命的开展
34.苏联解体后,以金琴科瓦列里教授为代表的大批科学家由于不想为帝国主义办事,放弃了西方国家的高
薪聘请,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中国,他们和中国所有立志科技报国的科学家一样,都是有坚定信仰的人。
这一局面的出现表明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表明编者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答案】C【解析】【详解】《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故C正确;《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书体例的创新,《战国策》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已经不能算是创新了,故A错误;两本书不是法家思想家著作,不能体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故B错误;两本书主要记载的是言语而不是各国历史风貌,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强调由公卿之“语”到游士之“策"的变化,是由于士阶层的崛起,记载对象由公卿到士的变化. 2。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C。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答案】D【解析】【详解】综合表格信息可知,政府对贫贱庶人变卖永业田及富豪大商、寺观和王公百官等占田行为无力管控,这体现了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听卖永业田”、“比置田庄,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可知唐代土地买卖并未得到法律保障;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只有《全唐文》提到了租佃经营,其他文献无法得出此信息,因此无法得出唐代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19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
21.(14分)
(1)变化: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5分)
(2)国内因素: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明政府开放海禁。(2分)
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4分)

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3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C 2.B 3.C 4.C 5.D 6. D 7.B 8.B 9.D 10.B
11.A 12.C 13.C 14.B 15.D 16.A 17.D 18.D 19.A 20.B
(2)
论点
科学பைடு நூலகம்化与人文文化的互动
2分
只提“科学文化奠定人文文化的基础”或者“人文文化促进科学文化发展”得1分,错误论点不得分。
论据
科学使人文主义的内容得到加强。
5分
超过时间范围的知识不得分。
每一论据1分,共5分;使用同一层次的论据论证得1分。
启蒙思想推动科学繁荣。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主义诞生。
(2)简评:巩固了秦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统治效能;严刑峻法激化阶级矛盾;为后世推行法治提供借鉴。(4分)
C.
(1)表现: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繁华;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生活充满情趣。(4分)
原因:无法释读线形文字A泥版;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实物和历史传说。 (2分)
(2)原因:社会动乱;外敌入侵;火山爆发和地震。(3分)
(3)说明: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3分)

2019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19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2018.1124.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瓦解B.工商食官政策破坏C.土地兼并严重D.阶级关系发生变化25.《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时间跨度从春秋至五代。

该书以春秋“三家分晋〞为起点,且开篇在没有事实表达的背景下对该事件进展了批判。

这说明A.历史解释以历史事实为根底B.三家分晋是历史的一大倒退C.作者开创了全新的史学体例D.个人政治观念影响史书编撰26.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

明初开场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前方实授官职。

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27.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

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

据此可知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D.经济开展推动文化认同28.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

下表是其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从中可以推知轮船招商局A.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B.呈现出良性开展的势头29.据统计,1895年以前,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毫无例外地用“格致〞指涉西方science,1905年后,“科学〞成为science的唯一译名,“格致〞一词迅速消失。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地位的动摇B.近代科技的开展30.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

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2018·开化中学模拟题)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

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答案 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和门下省的职责可知,D项符合题意。

2.(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题)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

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

该材料意在表明()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D.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答案 D解析从“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等信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三省职权的划分。

材料没有反映出中书省无实权,A项错误且与所学不符;从“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可知B项错误;从“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可知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3.(2018·慈溪中学模拟题)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入科举范围,但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考试停止了。

算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A.科技发展的停滞B.科举制度的衰落C.官僚政治的腐败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答案 D解析从“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可知当时知识分子功利化的现实比较严重,故选D项。

4.(2018·济宁市模拟题)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 D解析从材料“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所以选D项。

5.(2018·莱州一中模拟题)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

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权往往通过分化事权,一职多官,从而使官僚集团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和守内虚外的政策,A、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

6.(2018·江西百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鄂州(今湖北)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这一记载是在()A.东汉B.南北朝C.唐朝D.宋朝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草市”,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且与钱塘和建康可以相提并论,贸易发展到四川、广州、湖北、湖南、浙江等地。

“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反映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

故选D项。

7.(2018·南京市模拟题)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卷中记载:“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材料反映当时()A.早市与夜市开始出现B.交易场所与民居界限明显C.西域饮食融入都市圈D.政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可以看出当时存在早市,但没体现夜市,故排除A项;可以看出市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故排除B项;材料根本没有体现D项,故排除。

再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选C项。

8.(2018·莱州一中模拟题)“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明朝苏州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

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

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

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

故选C项。

9.(2018·潍坊市模拟题)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是指隋唐时期创立科举考试制度;③说法过于绝对化,宋朝时期政府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但不能据此说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因此排除①③。

②④属于宋朝时期思想、科技的表现,表述正确,故选B项。

10.(2018·慈溪中学模拟题)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A.实现“理”的途径之争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答案 A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鹅湖之会”是指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之间的辩论。

从材料“论及教人”说明论辩的核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即认识论。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二陆主张“心即理”,即用心体悟理。

故A项符合题意。

11.(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题)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故选C项。

12.(2018·周山中学模拟题)“与词相比,它在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

符合这一特点的我国古代文学体裁是()A.汉赋B.楚辞C.散曲D.诗经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具有灵活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故选C项。

二、材料分析题13.(2018·济宁市模拟题)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

……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

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

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6分)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

(2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4分)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

(2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分)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

(4分)14.(2018·江西省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

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常责令各行省“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

——《元典章》卷四《朝纲一·政纪·外省不许泛滥咨禀》请回答:(1)材料一中“省”的含义由官禁向中枢的转变体现了什么?(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代行省的权力构成。

(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实施的影响。

(12分)答案(1)体现: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4分)(2)构成:中央派出机构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行省具有地方上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