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前提.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对概念进行字面的解析,使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处理问题,这会导致学生感觉到疲惫、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呢?
一、联系生活,认识概念,一点就明
新课程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将生活融进数学课堂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时,学生经常将互余互补混淆.为此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讲解:补角,联系到补路;补路,即把路补平,补角也要把角补成平角.如此一来,学生就把互补记得十分牢固了,互余自然就很容易掌握了.又如在多项式次数概念的讲解时,部分学生会把各项次数相加作为多项式的次数.为解决此问题可以用这样的例子:一座山往往有多个山峰,问这座山的海拔时,以最高山峰为准.把多个山峰理解为多项式的各项,把最高山的海拔理解为多项式的次数,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好地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了.
再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可以把火车铁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行线.当学生头脑已经有平行线的形象时,再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一想就通
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全过程,或是在教学过程的某个阶段都应该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醒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把数学概念巧妙地设计为问题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处理相似形的概念的时候,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看到什么?请用你的语言描述图中的人,与画中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完后作了回答,再把学生的回答作归纳,这样相似形的概念就已经讲清楚了.
又如在讲解分式的概念时,学生经常会把分母是数字的式子也当成分式,为此我提了两个问题:
1.没有分母的式子可以是分式吗?
2.有分母但分母没有字母的式子可以是分式吗?
三、巧选练习,形成经验,一看就懂
新课程明确指出:“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之所以成为中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因为习题中存在多种功能,当学生一旦进入了解题情境中时,他就能从其中使自己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解题训练也能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课堂练习,可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时候,学生难以弄清整数、分数、有理数等概念及其包含关系,我设计了一些数字分类的习题,让学生把众多的数进行归类,尤其对于一些有多重“身份”的数,提醒学生特别留意.学生做了几道这样的题后,就会理解上述概念,对数字的分类也形成经验,一看就懂.
又如在讲授数轴的时候,学生能说出数轴三要素,但是让他们画数轴的时候,却有很多学生不能把数轴画正确.主要的问题有:漏画正方向;单位长度不统一;漏画原点;负半轴的标数方向不当,等等.这是对由于数轴概念掌握不牢所导致的.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修改错误数轴的练习,把几种常见的错误数轴和正确的数轴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找正确的数轴而认识数轴,同时把几种常见的“错误数轴”进行修改,通过练习让学生与“错误的数轴”见面,让学生了解“错误数轴”的“错”,从而远离“错误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