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讲解共43页文档
最详细的递延所得税概念讲解
![最详细的递延所得税概念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d6f3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5.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损益表涉及差异
时间性差异
当期的坏账准备进入企业损益,增加企业费用。但从税法的角度看,企业坏账 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可列支,当计提准备时,需要纳税调增。若第二年发生纳 税调减,则这两年实际差异就消除了。
永久性差异
包含在会计的利润表中,永远不会包含在税的利润表中,这个差异永远不会消 除。
03
资产负债表涉税项目
所得税费用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 法定税率,即当期所得额费用,再 加上递延所得税费。
有效税率
有效税率是企业当年合计的所得税 费用除以会计的税前利润,是衡量 企业税务管理,所得税税务管理的重 要指标。
所得税的种类
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制 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它是指会计 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在时间上的 差异。
超支广告费
1 2
增加未来收益
超支广告费可以增加企业的未来收益。这是因为 当期的广告费用在以后几年内可以产生效益,从 而减少应纳税额。
增加资产处理方式
可以将超支广告费视为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 或亏损,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资产进行处理。
3
计算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将超支广告费转 化为可以增加未来收益或资产的数额。
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定义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当期的一项负债, 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法定税率,反 映了企业纳税义务的履行情况。
应交所得税计算
应交所得税意义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所 得税金额,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 也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依据。
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通常是根据当期的 会计利润和税法要求计算出来的。
05
递延所得税概念
递延所得税理解
![递延所得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947460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0.png)
递延所得税理解在企业的财务世界中,递延所得税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概念,但对于很多非财务专业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晦涩难懂。
别急,接下来让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揭开递延所得税的神秘面纱。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所得税。
所得税呀,简单理解就是企业或者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所得的收入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款。
那递延所得税又是什么呢?其实,递延所得税产生的根源在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之间存在的差异。
比如说,在会计准则中,企业可能按照一种方法计算利润,而在税法中,对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有另外一套规定。
这就导致了在某个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算出的利润和按照税法规定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样。
举个例子,企业买了一台设备,在会计上,可能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但在税法上,可能要求采用加速折旧法。
这样一来,在前期,会计上计提的折旧少,利润就高;而税法上允许扣除的折旧多,应纳税所得额就低。
这就产生了差异。
那这种差异为什么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呢?我们可以这样想,虽然在当前这个会计期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同,但从长期来看,总的折旧额是一样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也是不变的。
只是因为时间的分布不同,导致了在某些期间,企业需要多交税或者少交税。
多交税的时候,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就好比是企业提前交了一部分税,以后可以抵回来,相当于企业的一项资产。
少交税的时候呢,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当于企业暂时欠着国家的税,以后得还。
再比如说,企业计提了一些资产减值准备。
在会计上,这会减少利润,但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损失之前,不允许扣除这些减值准备。
这也会导致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列示;在利润表中,递延所得税费用会影响净利润。
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理解递延所得税有助于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初级会计递延所得税知识点
![初级会计递延所得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42d7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6.png)
初级会计递延所得税知识点会计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用于反映企业在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是一种在未来会产生的财务后果,是企业在账面利润和税务利润之差以及账面净资产和税务净资产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既涉及到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也涉及到税务政策的变化和规则的遵守。
一、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的。
在计算递延所得税时,需要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确定税务和会计的差异,然后按照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递延所得税的数额。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是指在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的未来需要支付的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则是指在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的未来能够获得的减免税款或退税。
二、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的差异递延所得税的产生是因为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业绩,是用于外部报告和内部决策的重要指标。
而税务利润是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算的利润,用于计算纳税义务。
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核算政策的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资产负债表的不同等。
这些差异会导致企业在税务申报时需要缴纳更多的所得税或者享受更多的减免税款。
三、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递延所得税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需要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的数额、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披露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在会计核算中,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需要进行正确的确认和分类,以便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四、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因素递延所得税的数额是受到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的。
递延所得税全攻略
![递延所得税全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4c164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a.png)
递延所得税全攻略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发生一段时间内的利润分配、储备、折旧等会计处理时,未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根据税法规定,将所得税暂时留存在负债中,待未来确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时再进行处理的一种税务处理方式。
在此文中,我将为您详细解析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内容,帮助您理解和应用递延所得税。
一、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利润分配、储备、折旧等会计处理而产生的企业所得税额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在未来可以抵减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之用的所得税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未来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1.逐项计算法逐项计算法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逐个项目地计算与该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逐项计算法在会计处理上比较精确,但计算繁琐。
2.综合计算法综合计算法是将多个项目的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合并在一起,得出一个总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种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适用于计算较为简单的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的核算过程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提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确认和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提是根据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之差异来确定的。
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已确认和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
调整的原因可能包括税率的变化、企业的税务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等。
3.递延所得税的摊销四、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因素1.差异项目的种类和金额:2.税率的变化:如果税率发生变化,会对既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摊销。
3.政策的变化:如果税法政策发生变化,会对企业的递延所得税产生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摊销。
五、递延所得税的应用场景1.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企业在计提折旧时,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简单解释
![递延所得税简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ce1fa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5.png)
递延所得税简单解释
递延所得税是一种会计税种,用于处理企业利润中一部分被归类为“递延”的部分。
递延是指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需要支付或累积的税,而所得税则是针对企业利润中所有可划分为真实成本或收入的部分征收的一种税。
在递延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将一部分利润作为“递延”成本或收入,并在盈利时计算出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然后将该部分递延税款减去已缴纳的税款,得出最终结果。
如果企业的实际利润比应缴纳的所得税更高,那么递延所得税的税率就会更低;反之,如果企业的实际利润比应缴纳的所得税更低,那么递延所得税的税率就会更高。
递延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税率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的利润总额、递延税款的税率和行业特定的所得税税率等。
此外,递延所得税也可能受到税收法规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除了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递延所得税还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在理解和处理递延所得税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递延所得税的简单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递延是指在未来需要支付或累积的税,而所得税是针对企业利润中所有可划分为真实成本或收入的部分征收的一种税。
2.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税率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的利润总额、递延税款的税率和行业特定的所得税税率等。
3. 递延所得税可能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影响。
4. 在理解和处理递延所得税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和税收政策。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743d3d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3.png)
递延所得税1.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差异,由于税法要求不同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导致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是指这种由于差异引起的所得税额的变动。
递延所得税通常通过减少或增加未来的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来表达。
2.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递延所得税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待摊税款或待抵税款 × 税率其中,待摊税款或待抵税款是指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之间的差异,税率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同时存在于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
递延所得税可以作为资产,表示未来将有可抵扣的税款;也可以作为负债,表示未来将需要支付的额外税款。
3. 递延所得税的原因递延所得税的存在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
会计准则要求按照收入确认和费用确认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而税法则要求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进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这就导致了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的差异。
常见的导致递延所得税的原因包括:•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期限•不同的收入确认原则•不同的费用确认原则•不同的资产减值确认方法•不同的税前准备金扣除方法这些差异导致了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的差异,从而产生了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和处理。
4. 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包括两个方面:计提递延所得税和处理递延所得税。
计提递延所得税是指在财务报表当期确认递延所得税的资产或负债。
应计提的递延所得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1.根据可靠的证据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利润或收入,计算未来可能使用的减税或抵扣的税款;2.根据税务政策确定的税率,计算未来可能使用的减税或抵扣的税款的现值。
处理递延所得税是指在未来消除递延所得税差异的过程。
递延所得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当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未来确认可抵扣的税款时,可减少所得税负债或取消递延所得税负债;•当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未来确认需要支付的额外税款时,可增加所得税负债或取消递延所得税资产。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教你准确理解并记忆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教你准确理解并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3651880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3.png)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教你准确理解并记忆在财务报表上有这么两个项目让非财务人摸不着头脑,让财务人哭笑不得。
那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非财务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财务人可能略懂,但是要让自己来确认,可能就犯难了,因为理解的并不透彻。
财务人看会计准则,可能写了一大堆,准则的语言本来就专业,晦涩难懂,看完可能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递延所得税呢?其实要理解起来很简单,正如字面意思,这是一笔被递延确认的企业所得税。
如果一个事项未来能让企业少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一个事项未来会导致企业多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金额怎么确定?也很简单,就拿这个事项产生的金额乘以未来确认这笔所得税期间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举个例子,比如今年亏损了100万,这个100万可以在未来5年弥补,弥补亏损的时候可以减少弥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这个时候这个事项就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而且预计明年可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所得税率。
那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金额就等于15万(100*15%)。
再比如,对固定资产来说,新的政策是说小于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但是要注意,这个只是税务上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会计上依然要分期折旧。
这个时候会导致会计上这个资产还有价值,但是税务上已经全部计入成本费用了,资产没有价值了。
那么未来报废这个资产的时候,会计上会把剩余的资产价值转入成本费用,而税务上因为资产早就价值为0了,所以税务上不认可会计上的成本费用,导致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增加企业所得税。
这个时候就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且注意未来每年都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调整的金额就相当于每年会计上计提的折旧金额*税率。
根据上面的例子,也提供了我们另外一个考虑这个问题的思路。
那就是如果一个事项在今年汇算清缴时调增或调减了,未来需要做反向操作的,那么就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399576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1.png)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摘要:一、递延所得税的概述1.递延所得税的定义2.递延所得税的产生原因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2.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三、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递延所得税对利润的影响2.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四、递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1.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相关规定2.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处理方法正文: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递延所得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延所得税的概述、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税务处理。
一、递延所得税的概述递延所得税,是指在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由于会计利润与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简单来说,递延所得税就是企业在会计期间所确认的税前利润与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所导致的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在企业会计中,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通常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两个科目分别用于核算企业因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所得税负债和资产。
2.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当企业因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或相反科目)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或相反科目)或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相反科目)贷:所得税费用(或相反科目)三、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递延所得税对利润的影响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会计利润会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净利润;相反,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会计利润会减少,从而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2.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递延所得税的产生还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所得税费用会减少;相反,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所得税费用会增加。
四、递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1.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税收法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税务上是可以抵扣的。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88fc11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6.png)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一种会计概念,用于描述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税务义务与会计报表中的税务义时不一致的情况。
在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需要根据税务法规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临时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就是用来反映这些差异对应的税务效应。
递延所得税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在报表中应该根据税法要求计算并记录应纳税所得额。
然而,由于会计准则的特性,企业可能会为经营活动中的某些项目产生临时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这会影响到实际所得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递延所得税就是用来调整这种差异的税务方法。
临时性差异通常是由于不同的会计和税务准则对同一交易或事项的处理方式不同而产生的。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可能要求资产按照成本计量并分摊折旧,而税法可能要求按照税法规定的资产原值计提税前折旧。
这就导致了企业在会计报表中计提折旧费用与税务报表中计提折旧费用的差异产生。
永久性差异则是由于会计和税务准则在某些项目的处理上根本就不同而产生的。
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允许企业以特定的方式计提减值准备,而税法可能不承认这种准备,从而导致企业在会计报表中计提减值准备与税务报表中计提减值准备的差异。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调整税务负债或税务资产,并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企业预计在将来能够利用这些税务差异以减少实际纳税额的金额,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则表示企业预计在将来会因为这些差异而需要支付更多的税款。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通常通过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来进行。
应纳税所得额是基于税法规定计算的,而实际所得额则是基于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
若应纳税所得额大于实际所得额,则这部分差异会被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若实际所得额大于应纳税所得额,则这部分差异会被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一项长期负债或一项长期资产,具体归类取决于负债或资产性质。
递延所得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的实际利益和纳税情况的变化。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6675fb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9.png)
会计名词
01 分类
03 计算公式
目录
02 关系 04 特殊处理
基本信息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 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 递延所得税。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 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例如,某企业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 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企业适用的 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 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不确认情况
定义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 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 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关系
关系
与应交所得税的关系 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的确认方法有两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不 管企业采用那种核算方法,其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应纳所得税额都是一样的。在应付税款法下,不确认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因此,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是一致。而在纳税影响 会计法下,要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确认的影响,因此,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应交所得税确定下来了(纳税申报表汇算清缴算出数据),但是,里面的时间性差异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呢? 所以,就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调整,将理应归属于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挪 后,将应归属于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 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26a9a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摘要:1.递延所得税的定义与作用2.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3.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4.递延所得税在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差异5.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处理递延所得税正文:一、递延所得税的定义与作用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应交的所得税,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在该期缴纳,而需要延迟到以后的会计期间缴纳的税款。
递延所得税的作用主要是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如果发现未来可以利用的税务优惠或抵扣项目,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发现未来需要缴纳的额外税款,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估计。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企业在会计期间内,需要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反映企业当前的税务状况。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有所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计算所得税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是因为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历史成本法,不存在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四、递延所得税在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差异递延所得税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不确认。
2.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根据税法规定和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估计,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不涉及。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反映企业当前的税务状况;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不涉及。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e6f5f0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3.png)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报表中确认的税务利益和会计利益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的延后支付。
在会计准则中,递延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离散项目和收益表中的离散项目进行计算的。
本文将介绍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是指企业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而产生的计税差异。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而税法则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定计算和缴纳所得税。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递延所得税的存在。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财务报表的离散项目进行计算的。
离散项目是指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差异项。
其中,利润表上的差异项包括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差异,资产负债表上的差异项包括资产和负债计量差异。
通过计算离散项目的金额和税率,可以得到递延所得税的具体数额。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在财务报表中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的。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非流动资产。
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非流动负债。
此外,递延所得税还会影响到利润表的税前利润和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的影响很大。
一方面,递延所得税能够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值。
另一方面,递延所得税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税务负担,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总之,递延所得税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税务利益和会计利益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的延后支付。
它是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进行计算和确认的,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负担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合理计算、处理和管理递延所得税,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递延所得税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税务利益和会计利益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的延后支付。
递延所得税的存在是由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
在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被计算和确认为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从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基于离散项目进行的。
最详细的递延所得税概念讲解
![最详细的递延所得税概念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6c124ed941ea76e58fa0448.png)
最详细的递延所得税概念讲解所得税的相关概念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损益表涉税项目第二是资产负债表涉税项目。
损益表涉税项目会计税前利润企业会计的税前利润即未扣除所得税费用的企业利润,与税后利润相差一个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即企业的税务利润,按照税法要求,企业的利润情况。
跟会计利润区别在于,一般企业都设置一个会计账。
该账套的设置标准是企业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与税务局的税法要求是有区别的。
区别在于应纳税所得额要调整的项目包含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部分,这两个差异分别是什么铂略会在后文进行介绍。
所得税费用/率所得税费用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法定税率,即当期所得额费用,再加上递延所得税费。
后文会有单纯的计算。
损益表里面的合计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所得税费用加上递延所得数税费用。
有效税率有效税率,即企业当年合计的所得税费用除以会计的税前利润。
有效税率是衡量企业税务管理,所得税税务管理的重要指标。
损益表涉及差异损益表里的差异即应纳税所得额和企业的会计利润的差异,包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两部分。
时间性差异如果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企业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那么企业的供求曲线实际上就类似于时间性差异,此差异永远会相交的。
开始,会计的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的利润就会小于应纳税所得额。
但总体来讲,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二者代表的利润相同。
举例子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当期的坏账准备进入企业损益,增加企业费用。
但从税法的角度看,企业坏账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可列支,当计提准备时,需要纳税调增。
若第二年发生纳税调减,则这两年实际差异就消除了。
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
是指假设包含在会计的利润表中,永远不会包含在税的利润表中,这个差异永远不会消除。
按照之前案例,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着企业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永久性差异代表两条平行线,永远不相交。
资产负债表涉税项目资产负债表有三个涉税项目,应交所得税,递延税资产,以及递延税负债,应交所得税是流动性的负债,递延税资产分长期和短期,递延税负债也分长期和短期。
递延所得税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bdefa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d.png)
递延所得税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是会计和税务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处理。
为了理解递延所得税,我们需要考虑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
1.定义: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会计收益和税务收益之间的时差差异所产生的税项。
这种差异通常是因为收入或费用在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中的确认时间不同。
2.递延税项的类型:
●递延所得税负债:当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提前确认收
入或者推迟确认费用时,将来会导致税务上的应税
收入增加,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当企业在税务申报中提前确认收
入或者推迟确认费用时,未来期间将会有较低的应
税收入,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3.为什么重要:
●递延所得税体现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
保了报表用户能够正确理解企业的税务状况和未来
税负。
它帮助分析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税率,以及税务策略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4.计算方式: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涉及确定会计和税务基础之间的差异,以及应用适用的税率来计算这些差异所产生的税额。
5.会计处理:递延所得税需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适当反映。
资产负债表上会显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利润表上则会反映递延税项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的概念和处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这是一种确保税务合规和财务报表公允表述的重要会计处理方法。
《递延所得税讲解》课件
![《递延所得税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6ab9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5.png)
企业可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用文字说明的方式对递延所得税 进行解释和说明,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税 务处理方法等。
05
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与意义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递延所得税是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通过递延所得税的核算,可以调整企业的净利润,进而 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THANKS
感谢观看
递延所得税影响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需要充分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合理规避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 。
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意义
递延所得税影响企业战略决策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如投资 、融资、并购等。
递延所得税影响企业价值评估
在评估企业价值时,递延所得税的核算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产 生影响。
《递延所得税讲 解》ppt课件
目录
• 递延所得税概述 •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 递延所得税的披露 • 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与意义
01
递延所得税概述
递延所得税的定义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或个人在某一会计期间内所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 得税率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由于各种原因而递延到以后期间才实际缴纳的所得 税。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涉及到确认、计量和报告 三个环节。
在计量环节,企业或个人应当根据适用的所得税 率和相关税收政策,计算出递延所得税的金额, 并将其记录在财务报表中。
某公司2020年预计未来5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110万元 、130万元、120万元,适用税率25%。计算2020年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讲解》课件
![《递延所得税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bc5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7.png)
损益表的影响
探讨递延所得税对损益表的影 响,以及如何正确解读财务指 标。
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评估递延所得税对现金流量表 的影响,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
1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确认
2
解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确认规定和程序,
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演示递延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的制作和 记录方法。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 计算递延所得税的条件
阐述计算递延所得税所需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
2 计算递延所得税的步骤
详细说明计算递延所得税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 递延所得税的计提与摊销
讨论递延所得税如何计提和摊销,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分析递延所得税对资产负债表 各项指标的影响和解读。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披露
说明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披露要求,促进 信息透明度。
递延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 递延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讨论递延所得税可能引发的问题,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和 核算误差等。
2 解决递延所得税问题的建议
提供解决递延所得税问题的实用建议,确保 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总结
递延所得税的重要性
总结递延所得税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 意义。
《递延所得税讲解》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讲解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 及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通过这个课件,您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递延所得税。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概念
解释递延所得税的定义和含义,以及其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
《递延所得税》课件
![《递延所得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a790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8.png)
资产负债表
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中以长 期负债的形式呈现。
利润表
递延所得税在利润表中会对净利 润产生影响。
现金流量表
递延所得税会在现金流量表中体 现。
递延所得税计提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分析
按税率和税基计提
递延所得税的计提根据适用税率和税基进行具 体计算。
案例分析2:商誉摊销调整
商誉摊销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3 合规性要求
递延所得税计算必须符合 相关法规和审计要求。
案例分析1:收入确认调整
通过分析企业的收入确认准则,计算递延所得 税。
案例分析3:资产重估调整
对于资产重估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进行准确计算。
递延所得税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 稳定性原则
递延所得税计算应遵循稳 定性原则,减少不确定因 素的影响。
2 风险管理
递延所得税计提和归还需 要进行风险管理,避免不 必要的误差。
《递延所得税》PPT课件
递延所得税是财报中的重要概念,了解递延所得税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企 业和纳税人至关重要。
递延所得税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暂时性差异
通过比较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的不同之处进行 计算。
税率变更
适用税率变更会对递延所得税产生影响,需要每个会计期间中正确计提,并 按相应规定归还或冲销。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对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折旧摊销等情况,需 要考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对纳税人的影响
1
现金流影响
递延所得税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重要影响。
2
投资决策
递延所得税是决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3
财务报表影响
递延所得税的计提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
递延所得税在企业会计报表中的呈现
(ppt版)递延所得税概述
![(ppt版)递延所得税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a635d1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0.png)
产生应纳税(nà shuì)暂时性差 异
例如:当资产的计税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年限短时,那么会产生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又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由于其公允价值下降,使得 负债的账面金额减少,但相关利得将于负债清偿时才计税,那么会产生负 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资产(zīchǎn)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初始 确 (chū shǐ)
认
• 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1,000,按5年直线法折旧,税率为15%。因未取得合法(héfǎ)发票, 其计提折旧不得在税前列支,处置时其初始本钱也不得抵应纳税所得额。
• 分析:由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根底($0)之间的暂时性差异($1,000)是 由于资产的初始确认产生的,且其不是因企业合并产生的,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 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问: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递延所得税负债(fù zhài)
递延所得税负债(fù
zhài)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x
未来(wèilái)适用税 率
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
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 (nà shuì)
资产的账面(zhànɡ miàn)价值>计税根底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根底
应计罚款
流动负债中有余额为$100的应计罚款,计税时该项罚款不可抵扣。该项应计罚 款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零,因此其计税根底为$100.
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例-负债(fùzhài)的计税根底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准那么规定
税法规定---合理(hélǐ)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421ec712ba1aa8114431d9ef.png)
一、递延所得税的通俗理解通俗地理解,递延所得税是因为资产和负债在会计上转作收入和费用入账的会计期间与税法上作为应纳税所得和税前可抵扣费用的期间不同,导致税务局给公司计算的税和公司财务计算的税不一致。
1.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通俗理解。
若税务局给公司计算的所得税大于公司财务计算的所得税,公司按前者缴纳,多缴的部分可看作是暂时放在税务局的资产,报表中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反映,以后缴税时可以少缴。
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通俗理解。
若税务局给公司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小于公司财务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公司按前者缴纳,少缴部分可看作是欠税务局的债,报表中通过“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反映,以后缴税时就要多缴。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即未来可以少缴税,企业所得税的缴税总额不变,只是缴纳的期间不同。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正好相反,是现在少缴,以后多缴。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递延所得税负债反而能使企业获得税收的时间价值,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更加有利。
二、递延所得税对企业个别报表利润的影响根据递延所得税的披露规定,个别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符合条件时可以相互抵销,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纵观公司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抵销后的净额绝大多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此,本文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分析其对利润的影响。
导致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且影响当期损益的业务主要有:①各类资产(包括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的减值;②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少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④当期计提但未实际发生的产品“三包费”;⑤已计提未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⑥可抵扣亏损。
下文将以实例说明上述业务的影响(以下例题中,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1. 各类资产减值的影响。
例1:A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25万元。
经计算,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期末按可变现净值85万元计价,存货跌价准备应有15万元的余额,因此应补提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
• 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00,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0. • 该项存货的计税基础是$200。通过销售收回该项存
货账面价值时,可以取得应税收入$150,而可以抵 减应纳税所得额的销售成本为$200,即如果该存货 按账面价值$150出售,将产生$50的可抵扣净额,因 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否
暂时性差异是否由于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产生的?
是 是
资产或负债是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吗?
否 是
产生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是否影响了交易 当期的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
否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
确认递延 所得税 (也有例外)
例-初始确认
• 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1,000,按5年直线法折旧,税率为15%。因未取得 合法发票,其计提折旧不得在税前列支,处置时其初始成本也不得抵应纳 税所得额。
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
• 无形资产 与固定资产类似
注意:
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加计扣除
A企业当期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2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 支出4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 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研 究开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开发 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
应计罚款
流动负债中有余额为$100的应计罚款,计税时该项罚款不可抵扣。该 项应计罚款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零,因此其计税基础为$100.
例-负债的计税基础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规定 税法规定---合理计入当期损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
未利用可抵扣亏损
或
未利用税款抵减
x 未来适用税率 x 未来适用税率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
所得税会计
应付税款法(大多数企业采用)
纳税影响会计法
不计算递延所得税
计算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概述-CAS18
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概述-CAS18
当期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概述-CAS18
递延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例-未利用可抵扣亏损
• 未利用可抵扣损 •例
• 甲公司于20×7年因政策性原因发生经营亏损2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 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其 于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
例-未利用税款抵减
• 未利用税款抵减 • 如: 广告费 例: A公司在20×7年发生了2 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是$120。通过使用该资产收回其账面价值时,可以从该 项资产取得应税收入为$150,而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120,即如果该 资产以账面价值收回,将产生$30的应纳税所得净额,因此这是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
负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某项外币贷款:本金$500;账面价值$450;所产生的$50汇兑收益已经 计入损益,但假定税法不允许其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按该负债账面价值清偿时,则产生$50的应纳税所得净额,因此这 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相关损失只能于资 产出售或报废时才能在税前确认,则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又如: 企业按照会计准则预计质量保证损失并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但该项 负债直至清偿时才允许在税前抵扣,则会产生负债的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
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 (部分情况下可以豁免确认递延税)
资产的计税基础
•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 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 固定资产原值 • 折旧方法、年限
• 例:
A企业于20×6年年末以6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A企业估计 其使用寿命为2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降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 与会计规定相同。20×8年12月31日,A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 求: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例-负债的计税基础
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余额为$200,相关的支出在实际支付时才可递减当期的应纳 税所得额。该项预计负债未来支付的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为$200,因此 其计税基础为零。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 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A公司2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 000万元。 问: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x 未来适用税率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如:当资产的计税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年限短时,则会产生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又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由于其公允价值下降, 使得负债的账面金额减少,但相关利得将于负债清偿时才计税,则会 产生负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项设备原价为$200,累计折旧为$50,按照税法规定已确认的计税折旧为 $80。
概述-CAS18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暂
差异
时
性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差额
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而被投资者并 未将其所有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 公允价值调整,但计税基础并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