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线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成员: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校园垃圾的收集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的任务:郑州航院东校区垃圾收集路线设计2.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和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合理路线,提供学校垃圾收集路线公选方案,节省垃圾收集成本,争取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

3.设计资料:学校建于1949年,现有15个学院,三个校区,现只对东校区进行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东校区学生人数23000人,建筑面积大约1200亩。

4.设计内容: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及垃圾收集布置、方案、设计路线5.设计要求:(1)每个作业路线限制在一个地区,尽可能紧凑(2)使每个作业、每条路线的收集和运输都合理的大致相等,以平衡每日工作量6.设计原则:本设计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使环卫工人每天工作规律化,合理化,保证在8小时完成校园垃圾的清理,以做到“垃圾收集的零污染”的要求。

二、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1.校区总人数约23000人,每天产生垃圾量约为5 t,假设大学生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公斤 2. 计算垃圾设计点容器数量: (1) 计算垃圾日产生体积: ave V =*aveWQ D W-----------垃圾日产生量,t/d Q----------垃圾容重变动系数,一般取0.7—0.9ave D ----------垃圾平均容重,t/3m 取0.25 t/3mave V =50.8*0.25=25 3m /d(2) 垃圾设置点所需的容器数量: N=T ⨯ave V /(V ⨯f)N----垃圾容器数 T-----垃圾清运周期(每天一次=1) V----单容器体积 取0.4 3m /个 f---垃圾容器填充数,取0.75N=2510.40.75⨯⨯=83.3 取84个3、 学校各片区垃圾产生量: 根据公式W= R ⨯C ⨯Y ⨯PW------垃圾日产生量 R-----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 Y-------垃圾日产生量不均匀系数取1.1 C-----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4510-⨯t/(人。

固废课程设计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资料

固废课程设计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资料

固废课程设计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资料
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生活区户数、人口数量及垃圾产生量。

2. 垃圾分类系统,设计垃圾桶数量和位置。

3. 垃圾收集车辆数量、装载能力。

4. 收集线路的覆盖面积和收集点分布。

5. 线路的通行情况,包括道路宽度、车辆通行状况等。

6. 收集点和车辆路线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安排。

7. 垃圾转运站和处理设施的位置和容量。

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合理的垃圾收集线路。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生活区的户数、人口数量和垃圾产生量。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者相关数据查询获得。

2. 根据垃圾分类系统,确定不同种类的垃圾桶的数量和位置,以便于居民进行分类投放。

3. 确定垃圾收集车辆的数量和装载能力,以满足生活区垃圾的
收集需求。

4. 计算生活区的面积和收集点分布情况,以便于确定收集线路的覆盖范围。

5. 考虑道路通行情况,设计车辆路线和收集点的位置,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和收集垃圾。

6. 根据收集点和车辆路线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车辆的行程。

7. 考虑垃圾处理和转运的设施位置和容量,确保垃圾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转运。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考虑和分析,可以设计出合理的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从而有效解决垃圾收集和处理问题。

垃圾收运路线设计

垃圾收运路线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题目垃圾收运路线设计姓名覃秋阳学号2014119060429学院城市与环境专业环境工程班级1404指导教师王湖坤2017 年 6 月7 日垃圾收运路线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工程1404班姓名:覃秋阳分数:一、设计目的本次设计是针对南湖小区的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及清运,通过小区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置垃圾分布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桶数量,设计最便捷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小区垃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设计原则垃圾收运并非单一阶段的操作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

第一阶段是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筒的过程(运存)。

第二阶段是垃圾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的路线收集容器和其他储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转至垃圾转运站。

第三阶段为转运,特制垃圾远途运输。

(一)垃圾产生源的清运管理针对不同特点和类型的垃圾源,一般采用不同的垃圾清运管理方式。

本次设计中,在每栋居民楼下设置垃圾桶,由垃圾车统一收集清运。

(二)垃圾贮存管理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三个操作行为构成的使一个具有一定时间间隙的过程,所以,需要对垃圾进行科学的储存管理。

(三)垃圾贮存方式家庭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和转运站贮存。

(四)垃圾贮存容器的一般要求1、具有一定封闭隔离性,防止造成污染。

2、具有足够耐压强度,保证垃圾投放和倾倒过程中容器不会损坏。

3、容器制作材料应与所装垃圾相容,不会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物。

4、容器应耐腐蚀,难燃烧,满足垃圾类型多样性,防止火灾防止火灾发生。

5、方便、美观耐用,造价适宜,便于机械化装车。

(五)垃圾贮存容器的类型容器式垃圾贮存容器应用广泛,这类贮存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按容器形状分为方形、圆形和柱形等类型;按制作材料分为塑料和金属贮存容器两大类;按贮存时间长短分为临时、长时间贮存容器;按容量大小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贮存容器。

(完整word版)固废课程设计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完整word版)固废课程设计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目录前言 3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任务书 5 第一节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7 一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列表二通过反复试算设计均衡的集路线三确定从B点至处置场的最远距离第二节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10 一每日垃圾收集安排二收集路线三从B点到处置场的往返距离和最远距离的计算第三节确定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收集车的容积12第四节每天的收集路线走向图13第五节结论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关于本次设计的一些想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是连接废物产生源和处理处置系统的重要中间环节,在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城市生活垃圾除包括居民生活垃圾之外,还包括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的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等,这些垃圾的收集大都分别由某一个部门专门作为经常性工作加以管理。

据统计,垃圾的收运费用占整个垃圾处理系统费用的60%~80%,因此必须科学地制定合理的收运计划并提高收运效率。

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是城市垃圾收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其中操作最为复杂、人力物力需求最多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对城市各处垃圾源的垃圾进行及时收集、集中储存管理以及使用专用车辆装运到垃圾处理站的过程。

该管理过程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垃圾清运方式、收集路线设定、收集清运车数量及机械化装卸程度和垃圾类型、特性以及数量等各种因素。

在城市垃圾收集操作方法、收集车辆类型、收集劳力、收集次数和作业时间等确定以后,就应该着手设计垃圾的收运路线,以便有效地使用车辆和劳力,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的收运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城市垃圾收运水平。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设计的理想目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但在实际运行中两者不可能同时满足。

因此综合考虑荷载运输路线距离及各路段的居民环境要求,对荷载运输路线距离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分别赋予权重,并考虑区域环境目标要求不同,给垃圾运输对各区域的环境影响赋予权重,建立目标函数,通过比较各路线的目标函数值,获得垃圾收集最佳路线。

(完整word版)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完整word版)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设计设计项目:蔡家关校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学院:资环学院专业:环境科学姓名:吴盼盼学号:060810110127 年级:06 级任课教师:刘方2009年6月20日目录一、蔡家关校区设计资料 (1)1、概述 (1)2、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 (1)3、垃圾产率 (1)4、贮存容器 (1)5、垃圾收运系统 (2)二、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的设置 (2)三、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的设置 (2)四、垃圾中转站设置 (4)1、位置的选择 (4)2、设计规模 (4)3、垃圾中转站的类型 (5)五结语 (5)参考文献 (5)附图 (6)一、蔡家关校区设计资料1、概述(1)地区概述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阿哈湖畔,是贵州大学主校区之一。

校区以本科、研究生教学为主,有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

现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八个学院、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等一批科研和研究中心、三个本科教学楼及一个研究生教学楼、十栋学生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占地面积598754.31平方米。

(2)垃圾成分现状概述蔡家关校区的垃圾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居住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这是主要源;二是附近农民进行生产活动产生的农业垃圾;三就是校区绿化产生的绿化垃圾。

根据蔡家关校区地形图,环卫部门提供的资料及对该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调查分析,其垃圾成分有如下特点:垃圾成分以果皮,纸屑,树木,厨余为主;纸屑、玻璃、塑料、金属、废电池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校区周围部分居民以烧煤为主,垃圾中煤灰比例相对不高。

按照以上垃圾成分特点,经以其他同类城市的垃圾成分进行类比分析,设计该校区垃圾成分为玻璃、塑料、纸屑、废电池等废品占30%,煤渣土砂石等无机物为35%,厨余垃圾等有机物为35%左右。

本设计暂以上述资料为基础进行技术分析。

2、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该校区现状占地598754.31平方米,有在校生14000余人。

垃圾收集路线课程设计

垃圾收集路线课程设计

垃圾收集路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垃圾收集的基本知识,理解垃圾收集路线的规划和管理。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垃圾收集路线的规划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垃圾收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的基本知识、垃圾收集路线的规划和设计、垃圾收集设备的选用和维护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第1课时:垃圾收集的基本知识介绍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等基本知识。

第2课时:垃圾收集路线的规划讲解垃圾收集路线的规划方法和步骤,如何根据小区的人口密度、垃圾产生量等因素进行规划。

第3课时:垃圾收集设备的选用和维护介绍各种垃圾收集设备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第4课时: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垃圾收集路线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解基本知识时,主要采用讲授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垃圾收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讲解垃圾收集路线规划和设计时,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主要包括《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等书籍。

参考书包括《垃圾收集技术手册》等。

多媒体资料包括垃圾收集路线规划软件、垃圾处理场视频等。

实验设备包括垃圾收集模拟设备等,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设计,占总评的40%。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3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8课时,每周1课时,共计4周完成。

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课程设计

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课程设计

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校园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校园垃圾分运路线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校园垃圾分运路线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的校园垃圾分运路线。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GIS软件,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环保、数学等多学科知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环保问题有一定认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分类的定义、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我国垃圾分类政策。

2. 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设计原则:介绍设计校园垃圾分运路线的基本原则,如减少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引用课本中有关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知识点。

3. GIS应用:教授GIS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数学和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设计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原则,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运用GIS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5. 教学大纲安排:(1)第一课时:垃圾分类知识学习,了解垃圾处理流程和分类政策。

(2)第二课时:学习校园垃圾分运路线设计原则,导入GIS相关知识。

垃圾收运路线设计

垃圾收运路线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题目垃圾收运路线设计姓名覃秋阳学号29学院城市与环境专业环境工程班级1404指导教师王湖坤2017 年 6 月7 日垃圾收运路线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工程1404班姓名:覃秋阳分数:一、设计目的本次设计是针对南湖小区的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及清运,通过小区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置垃圾分布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桶数量,设计最便捷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小区垃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设计原则垃圾收运并非单一阶段的操作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

第一阶段是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筒的过程(运存)。

第二阶段是垃圾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的路线收集容器和其他储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转至垃圾转运站。

第三阶段为转运,特制垃圾远途运输。

(一)垃圾产生源的清运管理针对不同特点和类型的垃圾源,一般采用不同的垃圾清运管理方式。

本次设计中,在每栋居民楼下设置垃圾桶,由垃圾车统一收集清运。

(二)垃圾贮存管理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三个操作行为构成的使一个具有一定时间间隙的过程,所以,需要对垃圾进行科学的储存管理。

(三)垃圾贮存方式家庭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和转运站贮存。

(四)垃圾贮存容器的一般要求1、具有一定封闭隔离性,防止造成污染。

2、具有足够耐压强度,保证垃圾投放和倾倒过程中容器不会损坏。

3、容器制作材料应与所装垃圾相容,不会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物。

4、容器应耐腐蚀,难燃烧,满足垃圾类型多样性,防止火灾防止火灾发生。

5、方便、美观耐用,造价适宜,便于机械化装车。

(五)垃圾贮存容器的类型容器式垃圾贮存容器应用广泛,这类贮存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按容器形状分为方形、圆形和柱形等类型;按制作材料分为塑料和金属贮存容器两大类;按贮存时间长短分为临时、长时间贮存容器;按容量大小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贮存容器。

(六)清运操作方法1、移动容器操作方法移动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将装满垃圾的容器使用垃圾运输工具(牵引车等)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垃圾卸空后再将空容器送回原处[图2-1(a)]或其他垃圾集装点[图2-1(b)],如此重复循环进行垃圾清运。

城市垃圾收集清运路线设计课件

城市垃圾收集清运路线设计课件
1
2垃圾收运路线设计方案
在垃圾收运路线的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收运路线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城市垃圾收运水平。垃圾收运路线的设计一 般有四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每天按固定路线收运。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收集方案。 环卫工人每天按照预设固定路线进行收集。该法具有收集时间固定、 路线长短可以根据人员和设备进行调整的特点。缺点是人力设备使用 效率较低,在人力和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影响收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 且当路线垃圾产生量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收集路线。
17.5
24.9
4.5
403.9
A-13-B B-14-B B-15-B B-21-B B-23-B B-24-B B-31-B
共计
32.05 11 A-11-B
37.9 10 B-10-B
37.9 18 B-18-B
11.8 17 B-17-B
54.7 8 B-8-B
54.7 7 B-7-B
4.5
第二节 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一、叠加所有的垃圾量,可以求得每天需要收集的垃圾量 列于表3
收集次 数/周
1 2
3 共计
表3 每日垃圾收集安排
总垃圾量/m3
1x200 2x106
星期一 83 0
每日收集的垃圾量/m3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117
212
0
0
0
0
星期五 212 0
3x30 502
7
集 收集路 装□ 点
星期一 11 A-11-B 5 B-5-B 6 B-6-B 16 B-16-B 29 B-29-B 18 B-18-B 19 B-19-B 7 B-7-B
共计
距离 集 收集路 /km 装 □

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设计课题:垃圾收集路线设计指导老师:专业班级: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目录前言 (3)第一节确定相关点数据 (6)一、每日垃圾收集安排 (9)二、收集路线 (10)三、从B点到处置场的往返距离和最远距离的计算 (11)第四节确定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收集车的容积 (11)第五节每天的收集路线走向图 (12)第六节结论和建议 (14)第七节关于本次设计的一些想法 (15)参考文献 (16)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长迅速,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因此,依靠科技进步,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置系统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设计的理想目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但在实际运行中两者不可能同时满足。

因此综合考虑荷载运输路线距离及各路段的居民环境要求,对荷载运输路线距离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分别赋予权重,并考虑区域环境目标要求不同,给垃圾运输对各区域的环境影响赋予权重,建立目标函数,通过比较各路线的目标函数值,获得垃圾收集最佳路线。

本设计采用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设计清运路线。

垃圾车到各容器集装点装载垃圾,容器倒空后固定在原地不动,车装满后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处置场。

固定容器收集法的一次行程中,装车时间是关键因素。

装车又分为机械操作和人工操作之分,本设计采用人工操作。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下图是为某生活区设计的移动容器收运系统和固定容器收运系统。

总共有28个收集点和32个容器。

已知条件如下:1、两种收集操作方法均在每日8小时中完成收集任务;2、一周两次收集频率的容器必须在周三和周五收集;3、一周三次收集频率的容器必须在周一、周三和周五收集;4、容器可以在它们放置的十字路口的任意一边装载;5、每天都要在车库开始和结束任务;6、对移动容器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在周一到周五;7、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按交换模式进行;8、对固定容器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是每周四天(周一、周二、周三和周五),每天一趟;9、容器的平均填充系数为,固定容器收集操作的收集车采用压缩比为2的后装式压缩车;10、移动容器收集操作作业数据:容器集装和放回时间为次;卸车时间为次;11、固定容器收集操作作业数据:容器卸空时间为个;卸车时间为次;12、容器间估算行驶时间常数为a=次,b=km;13、确定两种收集操作的运输时间、使用运输时间常数为a=次,b=km;14、两种收集操作的非收集时间系数均为。

城市垃圾收集清运路线设计

城市垃圾收集清运路线设计

A-13-B B-14-B B-15-B B-21-B B-23-B B-24-B
32.05
11 10 18 17 8 7
A-11-B B-10-B B-18-B B-17-B5.8 25.8 25.8 25.8 37.9
37.9 37.9 11.8 54.7 54.7
清运操作方法 本次设计的移动容器操作方法采用:交换式 移动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将装满垃圾的容器用垃圾运输工具(牵引车等) 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厂,如图1.5,垃圾卸空后再将容器送回原处。
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固定式)
固定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垃圾收集容器不动,由垃圾车收集各点垃圾, 直到达到垃圾车的最大容量返回中转站或处理厂,清空垃圾车后继续 到下一集装点收集【图1.5(c)】,如此重复进行垃圾清运。
集 装 点
收集路 线
星期一
距离 /km
集 装 点
收集路 线
星期二
距离 /km
集 装 点
收集路 线
距离 /km
集 装 点
收集路 线
星期四
距离 /km
集 装 点
收集路 线
星期五
距离/km
星期三 11 5 6 16 29 18 A-11-B B-5-B B-6-B B-16-B B-29-B B-18-B 13.1 37.9 37.9 37.9 4.5 19.5 9 3 12 27 34 28 A-9-B B-3-B B-12-B B-27-B B-34-B B-28-B 19.4 47 47 17.1 10.7 10.7 11 10 18 17 8 7 A-11-B B-10-B B-18-B B-17-B B-8-B B-7-B 13.1 25.8 25.8 25.8 25.8 37.9 13 14 15 21 23 24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关键信息:1、校园垃圾产生区域及类型2、垃圾清运的时间安排3、清运路线的规划原则4、清运设备及人员配置5、环保及安全措施6、监督与评估机制1、校园垃圾产生区域及类型11 教学区教室:纸张、笔芯、饮料瓶等。

办公室:废纸、墨盒、食品包装等。

111 生活区学生宿舍:生活垃圾、快递包装等。

食堂:厨余垃圾、餐具包装等。

112 公共区域操场:饮料瓶、纸巾等。

花园:落叶、杂草等。

2、垃圾清运的时间安排21 教学日上午:上课前完成教学区和公共区域的初次清运。

中午:食堂厨余垃圾重点清运。

下午:课后再次对教学区和公共区域进行清运。

晚上:对生活区进行全面清运。

211 休息日上午:进行生活区和公共区域的常规清运。

下午:重点清理公共区域的累积垃圾。

3、清运路线的规划原则31 高效性尽量减少清运车辆的行驶距离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路线迂回和重复。

311 安全性路线应避开人员密集区域,特别是上下课高峰期。

确保清运车辆在校园内行驶的安全。

312 环保性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路线,减少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避免经过敏感区域,如水源保护区等。

4、清运设备及人员配置41 清运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压缩车和垃圾桶。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411 人员配置根据校园面积和垃圾产生量,合理安排清运人员。

对清运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知识。

5、环保及安全措施51 环保措施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取密闭运输方式,防止垃圾泄漏和异味扩散。

511 安全措施清运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在清运车辆上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6、监督与评估机制61 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垃圾清运工作进行检查。

接受师生的监督和投诉,及时处理问题。

611 评估定期对清运路线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清运设备和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

以上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说明协议旨在确保校园垃圾得到及时、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处理,为师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课程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1.前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1.产量迅速增加,统计结果表明,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的8%~1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垃圾产量预测将达1.2~1.4亿吨;2.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置率仅为13%,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5%左右;3.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水体,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发生。

本次设计是针对南昌大学整个校区校园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及清运,通过校园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置垃圾分布点,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桶数量,设计最省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每天校园垃圾,为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2.材料收集2.1基本概念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

有的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增圾为主的有机物约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

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

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

2.2学校概况南昌大学一所是“文理工渗透、理工医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学科的86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25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74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发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学科37个、品牌专业36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16个,各级各类附属医院10所。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成员: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校园垃圾的收集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的任务:郑州航院东校区垃圾收集路线设计2.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和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合理路线,提供学校垃圾收集路线公选方案,节省垃圾收集成本,争取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

3.设计资料:学校建于1949年,现有15个学院,三个校区,现只对东校区进行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东校区学生人数23000人,建筑面积大约1200亩。

4.设计内容: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及垃圾收集布置、方案、设计路线5.设计要求:(1)每个作业路线限制在一个地区,尽可能紧凑(2)使每个作业、每条路线的收集和运输都合理的大致相等,以平衡每日工作量6.设计原则:本设计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使环卫工人每天工作规律化,合理化,保证在8小时完成校园垃圾的清理,以做到“垃圾收集的零污染”的要求。

二、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1.校区总人数约23000人,每天产生垃圾量约为5 t,假设大学生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公斤 2. 计算垃圾设计点容器数量: (1) 计算垃圾日产生体积: ave V =*aveWQ D W-----------垃圾日产生量,t/d Q----------垃圾容重变动系数,一般取0.7—0.9a v eD ----------垃圾平均容重,t/3m 取0.25 t/3m ave V =50.8*0.25=25 3m /d(2) 垃圾设置点所需的容器数量: N=T ⨯ave V /(V ⨯f)N----垃圾容器数 T-----垃圾清运周期(每天一次=1) V----单容器体积 取0.4 3m /个 f---垃圾容器填充数,取0.75N=2510.40.75⨯⨯=83.3 取84个3、 学校各片区垃圾产生量: 根据公式W= R ⨯C ⨯Y ⨯PW------垃圾日产生量 R-----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 Y-------垃圾日产生量不均匀系数取1.1 C-----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4510-⨯t/(人。

垃圾收运系统课程设计

垃圾收运系统课程设计

垃圾收运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垃圾收运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运作方式,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垃圾收运系统的组成部分,解释其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如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养成正确的垃圾处理习惯,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和减量行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垃圾收运系统的组成:介绍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回收利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整个系统的运作流程。

2.垃圾处理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方法,如填埋、焚烧、生化处理等,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垃圾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4.环保意识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垃圾收运系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就垃圾分类、环保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设施,亲身体验垃圾收运和处理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垃圾收运系统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关于垃圾处理和环保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垃圾收运系统的运作过程。

4.实验设备: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设施,亲身体验垃圾收运和处理过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垃圾收运课程设计任务

垃圾收运课程设计任务

垃圾收运课程设计任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掌握垃圾收运系统的运作流程,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参与垃圾处理公共事务的热情。

1.掌握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2.了解垃圾处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明白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和途径。

4.认识垃圾收运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流程。

5.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6.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实际问题。

7.能设计简单的垃圾收运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环保意识,珍视资源,减少浪费。

2.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活动。

3.认识科技创新对改善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支持绿色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垃圾收运系统的运作、垃圾回收利用技术以及相关的环保知识。

1.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介绍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解析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

2.垃圾收运系统的运作:讲解垃圾收运系统的组成、运作流程及其优化。

3.垃圾回收利用技术:介绍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其优缺点。

4.环保知识:讲解环保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某生活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某生活区的回收路线的设计。

为的是设计出两种垃圾回收方式:移动式容器收运系统和固定式容器收运系统的最优的路线,使其回收的线路大致相等和回收的量大致相等。

然后根据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主编)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移动式通过反复计算确定均衡的收集路线,计算B点到处置场的最远距离。

在固定式中确定垃圾回收车的容积,及回收次序,并画出固定容器收集系统中的每天的收集路线计算出行驶距离。

关键词:移动式容器收集系统、固定式容器收集系统、垃圾回收车容积、收集路线目录1.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任务书.................................... 3-52. 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4)2.1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列表 (6)2.2通过反复试算设计均衡的收集路线。

............................... 7-82.3每天所收集的垃圾的总量......................................... 8-92.4确定从B点至处置场据的最远距离 (9)3.确定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收集车的容积.................................. 10-133.1每日垃圾收集安排 (10)3.2收集路线 (11)3.3确定从B点至处置场据的最远距离 (12)3.4确定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收集车的容积 (13)固定容器收集系统CAD路线图4.结论 (1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1.2设计原始资料下图是为某生活区设计的移动容器收运系统和固定容器收运系统。

总共有28个收集点和32个容器。

已知条件如下:1、两种收集操作方法均在每日8小时中完成收集任务;2、一周两次收集频率的容器必须在周三和周五收集;3、一周三次收集频率的容器必须在周一、周三和周五收集;4、容器可以在它们放置的十字路口的任意一边装载;5、每天都要在车库开始和结束任务;6、对移动容器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在周一到周五;7、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按交换模式进行;8、对固定容器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是每周四天(周一、周二、周三和周五),每天一趟;9、容器的平均填充系数为0.75,固定容器收集操作的收集车采用压缩比为2的后装式压缩车;10、移动容器收集操作作业数据:容器集装和放回时间为0.025h/次;卸车时间为0.03h/次;11、固定容器收集操作作业数据:容器卸空时间为0.03h/个;卸车时间为0.20h/次;12、容器间估算行驶时间常数为a=0.05h/次,b=0.05h/km;13、确定两种收集操作的运输时间、使用运输时间常数为a=0.06h/次,b=0.025h/km;14、两种收集操作的非收集时间系数均为0.20。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目录一、前言二、材料收集 2.1 基本概念 2.2 学校概况2.3 路线最优化设计理论依据2.4垃圾收运设计内容与步骤2.5 设计衡量标准三、垃圾处理3.1全校区垃圾统计3.2前湖校区垃圾集中收集点及路线的设臵3.3容器收集安排四、小结:一、前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1.产量迅速增加,统计结果表明,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的8%~1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垃圾产量预测将达1.2~1.4亿吨;2.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臵率仅为13%,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5%左右;3.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臵城郊,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水体,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发生。

本次规划是针对树达学院整个校区校园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及清运,通过校园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局垃圾分布点,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桶数量,设计最省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每天校园垃圾,为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二、材料收集(一)基本概念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臵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

有的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增圾为主的有机物约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

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

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校园垃圾产生量的预计
按照规划年限,该校园各年的垃圾产生量如表1所示。

校园垃圾产生量的预计表1:
2.校园垃圾收集工程规模
根据表1的垃圾产量预测表,我们可以看出,现状垃圾日产量36.00吨,2008年年产量达1.31万吨。

近期以2012年看,年产量为1.43万吨,且从2008年计算,累计的垃圾产量已达到6.84万吨。

按照上述设计安排,估计校园年垃圾产量2012年达最大值,之后产量成下降趋势。

而本设计是校园每日的垃圾产量情况制定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线,并根据2008-2022年15年年垃圾产量和总的垃圾产量,设计校园总的垃圾填埋规模。

3.垃圾收集系统
(1)垃圾收集总体原则本设计坚持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三大原则,其中“资源化”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
和能源;“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一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二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无害化”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同时还应结合坚持设计“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做到“垃圾收集的零污染”的要求。

(2)垃圾收集模式根据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和现场调查,目前校园垃圾的收集方式主要是在产垃圾的建筑和单位定点放置垃圾桶,收集所在区域的垃圾,并在交通道路上也放置垃圾桶,然后垃圾车按照现制定的收集线路深入每个教学楼、宿舍楼和居民区进行收集清运。

最后再由垃圾车将所收集的垃圾运至垃圾堆场进行最后处置。

此收集模式是目前国内多采用的收集方式,因此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从合理的收集线路着手,仍采用目前所使用的垃圾收集模式。

其收集模式如图2所示。

校园垃圾收运系统简图2
4.校园垃圾收运情况
首先,对常用生活垃圾的五个收集阶段进行了解:
第一阶段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这里的收集又分为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两种。

第二阶段垃圾的清除,我国统一由环卫工人将垃圾箱内的垃圾装入垃圾
车内。

第三阶段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中垃圾进行收集。

第四阶段垃圾车装满后运输至垃圾堆场或转运站,一般由垃圾车完成。

第五阶段垃圾再由转运站运送至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

因此根据理论学习和现场考察,对于学校的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一下三个阶段:一是垃圾的贮运。

此阶段是产生垃圾人或集体将垃圾运至垃圾桶或垃圾堆的运送过程,主要由垃圾产生人完成,本设计不对此讨论。

二是垃圾的收集和清运。

主要是由环卫工人手动收集,后用垃圾车依次将垃圾桶或垃圾堆的垃圾按照一定的收集线路进行收集和压实,并运至垃圾中转站或直接运至垃圾填埋场。

三是垃圾的最后处置。

本过程主要是将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至最终的填埋场进行垃圾最终的处理。

而其中对垃圾桶的收集采用固定容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3。

固定容器系统示意图3
5.校园垃圾收集方式
校园以垃圾袋个人和集体收集垃圾,再集中到就近的垃圾桶的垃圾收集方式为主。

主要街道和商业区、住宅区设置垃圾桶,并实行定时定点收集。

考虑到校园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并在条件适宜时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以提高垃圾收集和分类回收的效率。

6.校园生活垃圾的大体分布
经过校园实地考察和现有的校园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路线设计的理想目
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但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去满足。

因此结合校园实际垃圾产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校园垃圾清运路线。

校园垃圾产生区域的情况大致如图3所示。

7.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及上述图3的校园垃圾产生情况,通过比较不同路段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每个区域垃圾产生的大致情况,本课程设计校园有垃圾车3辆,分别停靠在校园北门、南苑大门和沁苑学生公寓。

设计的校园垃圾收集路线大致如下:
一台车从北门出发,沿校医院→水电楼→电气信息楼→仿真楼→地学楼→西苑学生公寓→西苑食堂→中心体育场→大学路→接待中心→老教师公寓→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
一台车从南大门出发,沿南苑学生公寓→大学路→南体育场→逸夫楼→理科楼→欣苑学生公寓→篮球场→行政楼→信息技术楼→图书馆→体育馆→驾校→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
一台车从沁苑学生公寓出发,沿沁苑学生公寓→化生楼→机械楼→护理学院文科楼→东苑学生公寓→经管楼→SOGO广场→云锦小区→云林小区→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

具体路线和沿途垃圾桶分布情况请见设计书所带的校园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图。

附校园大体方位图如下图4:
校园方位图4
三.其他收集方式和设计小结
1.其他特殊垃圾的收集
校园建筑垃圾,应该有施工单位按环卫部门制定地点和要求进行运输和倾倒,严禁随意倾倒,经协商后可以运至垃圾处理场作为填埋覆盖材料,且接受环卫部门的监督。

校医院垃圾等危险垃圾,以及学校食堂的剩余饭菜等液体垃圾,必须拿出来特殊化运输和处理。

校医院垃圾无论远近期都必须有其本身单位自行进行焚烧,并安全处置;附校园垃圾总体收集系统流程示意图5。

2.校园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小结
校园生活垃圾的收集应和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一样,贯彻落实我国政府制定的图5 校园垃圾收集系统流程示意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援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校园垃圾手的的发展目标应该和校园整体建设一起向前进步和发展,并扼要归纳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收集目标。

为更好完成本校园垃圾收集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好工作:(1)垃圾分类处置是指建立在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该系统比目前的混合收集、运输、处理系统效率高、效果好。

目前迟分类收集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进行了试点,且受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校园垃圾收集系统中,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设施和方案,以便减少校园垃圾产量。

(2)垃圾上游减量这里指的是垃圾已经产生,但尚未进入收集、运输、处理系统之前,我们应该把部分废弃物如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等回收利用到废旧物品回收部门,以实现校园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再生利用。

“上游减量”是一项潜力大、效果好的措施。

根据我国城市的调查,其城市垃圾中通过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垃圾减量11%以上。

而根据有关文件显示,城市垃圾量的年增长率为约7%,所以仅此一项措施我们就可能实现生活垃圾产量的负增长。

因此在校园里,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如此,将废旧丢弃物质予以回收,并建立数量足够、方便、高效的回收网络,以满足校园生活垃圾产量的负增长。

(3)垃圾源头减量化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其理想期望值是校园生活垃圾的零排放,以获得垃圾问题的根本解决。

但这只是理想的结果,鉴于此,我们可以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尽量从源头避免垃圾量的产生。

(4)垃圾最终处置最后的垃圾,再次根据其垃圾特性实行最终处置。

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校园垃圾最终的处置是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压实填埋,从此完成了比较完善的、合理的校园垃圾收集线路和收集系统。

设计结语
校园垃圾的分类收集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利用和采用优化收集线路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

而高效校园垃圾的收集线路,在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的同时,也提高了垃圾收集的效率。

本课程设计就我校的垃圾清理线路做了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但在实际操作和收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反馈系统,实现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和收集路线的动态分配,以减少车辆资源的浪费,这对校园今后的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是建设一个节约型、综合型、和谐型的校园的重大体现。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芈振明等编,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宁平等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互联网及图书馆中的相关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