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与维护第9章
电路-第9章 网络图论基础
网络图论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富有趣味和应用极为广泛的一门学科。
(1)图图(a)电路,如果用抽象线段表示支路则得到图(b)所示的拓扑图,它描述了电路的点和线的连接关系,称为电路的图。
定义:图G 是描述电路结点支路连接关系的拓扑图,它是支路和结点的集合。
1)支路总是连接于两个结点上。
2)允许孤立结点存在,不允许孤立的支路存在。
移走支路,该支路连接的两个结点要保留在电路中,而移走结点,则要将连接于该结点的所有支路移走。
电路的图是用以表示电路几何结构的图形,图中的支路和结点与电路的支路和结点一一对应。
9.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3)有向图:标示了参考方向的图(2)子图:图G1中的所有支路和结点都是图G中的支路和结点,则称G1是G 的一个子图。
子图示例9.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4)连通图图中任何两结点之间存在由支路构成的路径,则称为连通图。
连通图和非连通图示例9.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5)回路从某个结点出发,经过一些支路(一条支路仅经过一次)和一些结点(每个结点仅经过一次)又回到出发点所经闭合路径。
树和非树示例(6)树G1是G 的一个子图,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 、是连通的;B 、包含G 中所有结点;C 、不包含回路。
G1称为G 的一棵树。
9.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7)树支、树支数构成树的支路称为树支。
树支数为:割集示例(8)连支、连支数不属于树的支路称为连支。
连支数为:(9)割集、割集方向移走某些支路,图分成了两个分离的部分,则这些支路的集合称为割集。
割集的方向:从一部分指向另一部分的方向。
9.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及KCL和KVL方程的矩阵形式(1)增广矩阵描述图中结点和支路关联情况的矩阵。
矩阵元素:增广矩阵为n×b 阶矩阵。
图9.2.1图的增广矩阵:9.2.1 关联矩阵A9.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及KCL 和KVL方程的矩阵形式(2)关联矩阵A增广矩阵每一列对应一条支路,非零元素两个,一个是1一个是-1,表示1号支路从1号结点流向2号结点;每一行代表一个结点,如第1行表示支路1、4、6连在1号结点,且支路1从1号结点流出,支路4流入1号结点,支路6流出1号结点。
计算机导论
第一章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阶段,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阶段,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阶段,特征是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特征是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2.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能自动运行且支持人机交互)3.计算机得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简称PC)(工作站)(服务器)(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 简称NC)4.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事物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辅助工程)5.十进制的二进制转化:用基数2去连续除该十进制整数,直至商为0,然后逆序排列余数,有小数的情况:用2乘以其,直至小数部分为0二进制的十进制转化:用其各位所对应的系数,按照“权位展开求和”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第二章微机系统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2.存储类的分类按存储介质分类(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光表面存储器)。
按存储器的读写功能分类(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按信息可保存类分(非永久性记忆存储器)(永久性记忆存储器)按在微机中的作用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4.输出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发展(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媒体和智能操作系统)2.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他是开放的系统,除了具有单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外,还支持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的网络管理模块!3.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利用率及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它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方便用户)(提高系统利用率)的系统程序概念:1.是一个管理机构,管理控制系统资源;2.提供了方便用户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9篇
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9篇第1篇示例: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用户,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计算机网络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在日常维护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故障及其维护方法,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一、网络连接故障1.故障现象:无法上网或者网络速度慢可能原因:网络线路故障、路由器故障、IP地址冲突等。
维护方法:- 检查网络线路是否连接正确,确认网线插头是否正常。
- 重启路由器,等待路由器重新连接网络。
- 检查本机IP地址是否与其他设备冲突,可以更改IP地址或者重启网络适配器。
2.故障现象:无法连接局域网可能原因:局域网设置错误、网络防火墙阻碍等。
维护方法:- 检查局域网设置是否正确,确认是否开启了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功能。
- 关闭网络防火墙或者添加相应的例外规则。
1.故障现象:网络被黑客入侵可能原因:网络安全漏洞、密码泄露等。
维护方法:-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 使用复杂且定期更改的密码,避免密码泄露。
- 安装有效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保护网络安全。
2.故障现象:网络受到DDoS攻击可能原因:网络流量异常、服务器负载过高等。
维护方法:- 配置防火墙,限制恶意流量的访问。
- 使用DDoS防护服务,以及时应对大规模攻击。
1.故障现象:路由器重启或者频繁掉线维护方法:- 清洁路由器散热孔,保持通风良好。
- 升级路由器固件,修复已知bug。
- 存放路由器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过热。
可能原因:交换机端口故障、网络线路异常等。
维护方法:- 更换故障的交换机端口。
- 检查网络线路,确保连接正常。
四、其他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可能原因:网络拥堵、服务提供商问题等。
维护方法:- 选择合适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避免出现网络拥堵。
- 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避免大量流量同时传输。
可能原因:DNS设置错误、DNS服务器故障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习题和参考答案 (1)
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础选择题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A)电子管(B)机电(C)晶体管(D)集成电路2.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
(A)加法器(B)微机(C)大型计算机(D)分析机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A)ENIAC (B)Z3 (C)IBM PC (D)Pentium4.爱德华·罗伯茨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微机()。
(A)Apple II (B)IBM PC/XT (C)牛郎星(D)织女星5.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5150。
(A)8 (B)16 (C)32 (D)646.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兼容机()0520微机。
(A)联想(B)方正(C)长城(D)银河7.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个月翻一番。
(A)6 (B)12 (C)18 (D)248.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微处理器(B)集成电路(C)存储器(D)晶体管9.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化两个方向发展。
(A)科学(B)商业(C)微机(D)实用10.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A)CPU (B)DRAM (C)CD-ROM (D)CRT11.计算机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三类。
(A)微机(B)服务器(C)工业PC (D)笔记本微机12.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组成一个计算机群。
(A)CPU (B)DRAM (C)PC (D)计算机13.()系统是将微机或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A)大型计算机(B)网络(C)嵌入式(D)服务器14.冯结构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五大组成部分。
(A)处理器(B)运算器(C)显示器(D)模拟器15.在冯·诺伊曼计算机模型中,存储器是指()单元。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9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2020/6/25
3
9.1 网站的建设与规划
9.1.1 网页基本知识 9.1.2 HTML语言简介 9.1.3 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
2020/6/25
4
9.1.1 网页基本知识
• WWW(World Wide Web )
WWW是Internet上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工具。WEB由互相链接在一起的网页 构成,这些网页是由普通文本、超文本Hypertext,以及图表、图片等构成 。
•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是指向网络服务器中某个资源的地址,用字符
串来表示。其中包括协议、主机域名(或IP地址)、文件名等等。
• 超级链接(Hyperlink)
超级链接是包含在网页中指向其他网页的指针。
• 超文本
包含超链接的文本称为超文本。有时图像或图像的某部分也可以包含超
➢ 标记的一般格式为:
<tag>对象</tag>
<tag 属性=参数>对象</tag>
<tag>
例如:<h1>我的主页</h1>
<a href=jianjie.htm>简介</a>
2020/6/25
12
超文本文档的结构
例:<html>
<head>
文 档
<title>我的第一个主页</title>
头部</head>
20120./6/确25 定了主题和风格后就需要组织文字、图片、9声
网页设计遵循的一般原则
•主题鲜明
一個主题鲜明、內容丰富具有特色的网站,通常要比什么都有的大杂 烩式的网站更加吸引人。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分层模型。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网络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类型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网络通信协议:、FTP、TCP、UDP等3. 协议分层: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4. 协议的实现:协议栈、协议编码和解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应用所依赖的通信协议。
2. 了解不同通信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网络硬件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教学内容:1. 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4. 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路由选择、交换机转发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作业与练习:1. 分析网络硬件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作用。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拓扑结构分析要明确以下指标:
(1)网络的接入点(访问网络的入口)的数量
(2)网络接入点的分布位置 (3)网络连接的转接点分布位置 (4)网络设备间的位置 (5)网络中各种连接的距离参数 (6)其它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基本指标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9.1.8网络规模与结构分析- 与外部网络的互联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实现分布层设计目标的方法
(1)路径聚合
(2)使核心层与分布层的连接最小化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3.接入层设计要点 (1)将流量馈入网络:为确保将接入层流量馈入网络, 要做到: ① 接入层路由器所接收的链接数不要超出其与分布 层之间允许的链接数。 ②如果不是转发到局域网外主机的流量,就不要通过 接入层的设备进行转发。 ③不要将接入层设备作为两个分布层路由器之间的连 接点,即不要将一个接入层路由器同时连接两分布层 路由器。
的执行网络策略的处理能力。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图9-2分层网络中流量聚合
返回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Nhomakorabea分层拓扑结构固有的缺点
在物理层内隐含(或导致)单个故障点,即某个设备 或某个失效的链接会导致网络遭到严重的损坏。克服单个 故障点的方法是采用冗余手段,但这会导致网络复杂性的 增加。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图9-1分层网络设计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 每一层都有其自身的规划目标: (1)核心层处理高速数据流,其主要任务是数据包的 交换。 (2)分布层负责聚合路由路径,收敛数据流量。 (3)接入层将流量馈入网络,执行网络访问控制,并
且提供相关边缘服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件 第9章 无源二端口网络
电压可表示成 和 U1'' Z12 I2
U
'' 2
Z 22
I2
。式中,Z12 、Z22 是比例系数。根据
叠加定理得
即有
U1 U1' U1'' Z11 I1 Z12 I2
U2
U
' 2
U
'' 2
Z 21
I1 Z22
I2
U1 Z11 I1 Z12 I2 U2 Z21 I1 Z22 I2
由Y参数定义得
Y11 I1
U1 U2 0
jC1 G2
, Y21 I2
g G2
U1 U2 0
再令 U1 为零,即端口1-1’短路,U 2 用电压源替代,等效电路如图9-8 (c)所示,有
I1 G2 U 2 , I 2 G2 jC3 G4 U 2
由Y参数定义得
Y12 I1
G2
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则称为四端口网络。
如果二端口网络仅由线性元件构成,且不含任何独立电源和受控源时,称 为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如图9-3(a)所示。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具有互易性,即 激励与相应互换位置后其结果不变。若二端口网络含有独立电源或受控源,则 称为有源二端口网络,如图9-3(b) 所示。
本章只介绍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即端口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联系这些端口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是一些二端口网络参数,如 Z 、 Y 、 H 、 T 参数等,一旦求得这些参数,则二端口网络端口的电流、电压关系也就确定 了,分析其传输特性时就不必再涉及原 来复杂电路内部的任何计算。
U1 11
26 U1
7
2 43
整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得参数
网络安全技术 习题及答案 第9章 入侵检测系统
第9章入侵检测系统1。
单项选择题1) B2) D3) D4) C5) A6) D2、简答题(1)什么叫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有哪些功能?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检测系统功能主要有:●识别黑客常用入侵与攻击手段●监控网络异常通信●鉴别对系统漏洞及后门的利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2)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哪几种?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混合型三种。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就是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是网络上的数据包.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
混合型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结合,它为前两种方案提供了互补,还提供了入侵检测的集中管理,采用这种技术能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全方位检测。
(3)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哪几种?其原理分别是什么?常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有两种,一种基于误用检测(Anomal Detection),另一种基于异常检测(Misuse Detection)。
对于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事件的特征,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如果检测到该行为在入侵特征库中,说明是入侵行为,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
基于误用的检测技术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第6版)-PPT课件第 9 章 网络安全
本章学习要点:
➢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 防火墙技术 ➢ 网络加密技术 ➢ 数字证书与数字签名 ➢ 入侵检测技术 ➢ 网络防病毒技术 ➢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9.1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9.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ISO 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与管 理方面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软件数据、硬件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 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及泄露。
➢ 软件的漏洞或“后门”
➢ 企业网络内部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本章首页
9.2 防火墙技术
9.2.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Fire Wall)是用来连接两个网络并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相 互访问的系统,如图9-1所示。它包括用于网络连接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控 制访问的方案。防火墙用于对进出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用户进行 认证,从而防止有害信息进入受保护网,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
为了在对称加密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好密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赖的第三方的认证系统—— Kerberos。它是一种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使网 络上的用户可以相互证明自己的身份。
Kerberos采用对称密钥体制对信息进行加密。其基本思想是:能正 确对信息进行解密的用户就是合法用户。用户在对应用服务器进行访 问之前,必须先从第三方(Kerberos服务器)获取该应用服务器的访 问许可证(ticket)。
链路加密简单、容易实现,但由于全部报文都以明文形式通过各结点, 因此在这些结点上,数据容易受到非法存取的危险,而且每条链路都需 要一对加、解密设备和一个独立密钥,因此成本较高。
(2)结点加密
结点加密是对链路加密的改进,它也要为通信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据 进行加密,而且加密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Linux操作系统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第9章 网络基础
TCP/UDP的端口范围为0—65535,其中:0—255称为“知名端口”,该类端口 保留给常用服务程序使用。256—1024是用于UNIX/Linux专用服务; 1024以上的端口为动态端口,动态端口不是预先分配的,必要时才将它们 分配进程。
Linux 网络基础
2. 网络服务
服务类型 Web服务 Mail服务 Samba服务 FTP服务 数据库服务 DNS服务 DHCP服务 软件名称 apache sendmail Samba 服务名
Linux 网络基础
9-2 以太网的TCP/IP设置
1. Linux中网络接口的表示方法
• eth* • lo • ppp* //以太网接口 //回送接口 //拨号网络接口
Linux 网络基础
2. /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
• 功能:设置主机基本的网络信息 • 内容: NETWORKING= yes/no //启动系统时是否启用网络服务。 HOSTNAME= //设定主机名
Linux 网络基础
• 格式: ① # ifconfig ② # ifconfig ③ # ifconfig
[接口名] <接口名> <up/down> <接口名>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Linux 网络基础
• 实例:
⑴ ⑵ ⑶ ⑷
# ifconfig # ifconfig eth0 up # ifconfig eth0 down # ifconfig eth0 192.168.3.50 netmask 255.255.255.0
Linux 网络基础
② # vi ifcfg-eth0:0 修改后的内容: ONBOOT= yes BOOTPROTO=none DEVICE= eth0:0 IPADDR=192.168.3.44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3.0 BROADCAST=192.168.3.255 GATEWAY=192.168.3.1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1.举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1.通过分层,允许各种类型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每一层就像是与另一台计算机对等层通信;2.各层之间的问题相对独立,而且容易分开解决,无需过多的依赖外部信息;同时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3.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提供商进行开发。
2.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比特流。
请问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不相同。
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
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字节,稍后又写了另外1024字节。
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字节。
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字节。
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
接收方把全部的2048字节当作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的报文的事实。
3.举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两个相同的方面和两个不同的方面。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工作分为7层,他们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
TCP/IP模型只有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应用层对应的是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两种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1) TCP/IP在实现上力求简单高效,如IP层并没有实现可靠的连接,而是把它交给了TCP层实现,这样保证了IP层实现的简练性。
OSI参考模型在各层次的实现上有所重复。
(2) TCP/IP结构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考验,而OSI参考模型只是人们作为一种标准设计的;再则TCP/IP有广泛的应用实例支持,而OSI参考模型并没有。
第9章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9.2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试验、应用 发展和商业应用。
9.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7年~1993年,一些科研机构通过X.25实现了与 Internet的电子邮件转发的联结;
9.4.3 文件传输FTP服务
一、 文件传输的概念 用户将远程主机(网站)上的文件下载(download) 到自己的磁盘中和将本机上的文件上传(upload)到特定 的远程主机(网站)上,这个过程称之为文件传输。
二、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服务采用的协议是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它是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基本协 议之一。
XML在可扩展性,结构以及数据确认方面有很多的
优点,它可支持当前用户定义的Web文件类型。 XML文件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XML标签及其 内容;另一部分是定义标签及其相互关系
五.WWW地址
WWW地址,即WWW的IP地址或域名地址,例如,
“”
在WWW出现之前,最常用的Internet信息检索方式是
菜单方式(如Gopher系统)。 二、WWW的工作方式 三、 WWW浏览器
四、 WWW的语言 (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1.HTML的概念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是一种用来定义信息表现方式的格式, 它告诉3W浏览器如何显示文字和图形、图像等各种信息以及如
电子邮件比传统邮件传递迅速。可达的范围广,且比 较可靠。 2、电子邮件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邮件传送.
3、电子邮件可以将文字、图像、语言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集成在一个邮件中传送。
WLAN网络维护经验
16
宝丰2.4G AP数据配置 第三章 宝丰 数据配置
AP基本信息 3.2.1宝丰2.4G AP基本信息 宝丰2
17
宝丰2.4G AP数据配置 第三章 宝丰 数据配置
3.2.2、配置AP的IP地址 配置AP的IP地址 AP
18
宝丰2.4G AP数据配置 第三章 宝丰 数据配置
3.2.3、配置AP的信道和功率 配置AP的信道和功率 AP
2
第一章 WLAN基础知识介绍 基础知识介绍
WLAN相关网络协议 1.3、WLAN相关网络协议 目前WLAN常用的三种协议为:802.11a,802.11b,802.11g 1.3.1 、802.11a: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最高速率 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与802.11b不兼容,是其 最大的缺点。 1.3.2 、 802.11b : 使 用 2.4-2.4835GHZ 赫 兹 频 段 , 最 高 速 率 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 1.3.3、 802.11g:802.11g是802.11b在同一频段上的扩展。空 口速率可到54Mbps,净速率在20M~25M。兼容802.11b,该标准目 前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9
宝丰5.8G AP配置 第四章 宝丰 配置
4.6 查看用户数目
30
宝丰2.4G终端安装培训 第五章 宝丰 终端安装培训
5.1、终端安装规范说明
5.1.1、终端安装位置可视WLAN基站FW-A8505,终端正面远距金属物体,在用 户室内安装时,防止窗户防盗网阻挡终端接收面,产生信号衰减。 5.1.2、终端安装室外时,终端支架安装应牢固(每台终端附有调试扳手), 防止因螺丝松动,造成终端安装不正或倒放。同时在楼顶安装终端,底 座必须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不得随意摆放。 5.1.3、终端接头采用568B的线序制作水晶头(每根网线插入水晶头的底部, 并压住水晶头的护线套) 5.1.4、室外接头防水处理必须严格,处理防水应注意: : 直通接头两头接好水晶头后,用防水胶布从左到右缠绕几圈,完全 覆盖接头处,并达到接头左右各2cm。以防止雨水及长时间水汽潮湿,造 成接头生锈接触不良。同时固定接头处的网线时,接头避免受力,造成 因受力太大拉掉接头或网线接触不良。
网络直播平台运营与维护指南
网络直播平台运营与维护指南第一章:概述 (2)1.1 平台定位与目标 (2)1.2 发展趋势分析 (3)第二章:平台搭建与架构 (3)2.1 技术选型与框架 (3)2.1.1 技术选型 (3)2.1.2 框架设计 (4)2.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4)2.2.1 用户管理模块 (4)2.2.2 业务管理模块 (4)2.2.3 数据统计模块 (4)2.3 服务器部署与优化 (5)2.3.1 服务器部署 (5)2.3.2 服务器优化 (5)第三章:内容管理 (5)3.1 内容审核与监管 (5)3.2 内容分类与推荐 (6)3.3 主播管理 (6)第四章:用户管理 (6)4.1 用户注册与登录 (7)4.2 用户权限与等级 (7)4.3 用户互动与社区建设 (7)第五章:营销策略 (8)5.1 品牌推广与宣传 (8)5.2 用户增长与留存 (8)5.3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9)第六章:数据分析与优化 (9)6.1 数据收集与分析 (9)6.1.1 数据收集 (9)6.1.2 数据分析 (9)6.2 用户行为分析 (10)6.2.1 用户活跃度分析 (10)6.2.2 用户兴趣与偏好分析 (10)6.3 平台功能优化 (10)6.3.1 系统功能优化 (10)6.3.2 用户体验优化 (10)第七章:安全防护 (11)7.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1)7.1.1 数据安全策略 (11)7.1.2 隐私保护措施 (11)7.2 网络攻击防范 (11)7.2.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1)7.2.2 安全漏洞管理 (11)7.2.3 应急响应机制 (11)7.3 法律法规遵守 (12)7.3.1 合规性管理 (12)7.3.2 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 (12)第八章:直播内容制作 (12)8.1 内容创意与策划 (12)8.2 直播场景与道具 (12)8.3 直播互动与引导 (13)第九章:主播培训与激励 (13)9.1 主播选拔与培训 (13)9.2 主播评价与激励 (13)9.3 主播个人品牌建设 (14)第十章:用户服务与支持 (14)10.1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14)10.2 用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5)10.3 用户满意度调查 (15)第十一章:平台运营风险防范 (16)11.1 法律风险 (16)11.2 市场竞争风险 (16)11.3 技术风险 (17)第十二章: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 (17)12.1 创新与升级 (17)12.2 产业链整合与拓展 (18)12.3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18)第一章:概述1.1 平台定位与目标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构建一个具有明确定位和远大目标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局域网组建
构建对等网
9.2
虚拟专用网网络组建
9.3
无线局域网组建
9.1 构建对等网
计算机网络按其工作模式主要分:对 等模式和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在家庭网络或小型办公室内通常采用对等 网模式,而在大型企业网络中则通常采用 C/S模式。
9.1.1 对等网简介
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它不像企业专业网络 中那样通过域来控制,而是通过组。在对等网中 没有“域”,只有“工作组”。图9-1所示为对 等网特点。
2. 三机对等网
三机对等网根据网络结构的不同又可 有两种方式: (1)一种是采用双网卡网桥方式如图9-2 所示。 (2)一种是添加一个集线器作为集线设备, 三台机都直接与集线器相连。如图9-3所示。
网卡
网卡
PC
网卡 网卡
PC
PC
图9-2
双网卡桥接方式
PC
集线器
PC
图9-3
PC
集线器集连方式
9.1.2 构建对等网
虚拟专用网的组网拓扑结构如图9-13所示。
虚拟VPN 服务器 虚拟VPN 服务器
公共网
隧道链路
图9-4 虚拟专用网网络拓扑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采 用隧道技术以及加密、身份认证等方法, 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企业网络的技术。隧道 技术是VPN的核心。
【案例9-2】服务器端VPN设置
应用 特点 网络用户较少,一般在20台计算机 以内,多应用于中小企业 网络用户都处于同一区域中 网络安全维护简单 网络成本低、网络配置和维护简单 网络性能较低、数据保密性差、文 件管理分散、计算机资源占用大
对等网
优点 缺点
图9-1
对等网星能特点
1. 双机对等网
这种对等网的组建方式比较多,传输 介质既可以采用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同轴 电缆,还可采用串、并行电缆。 网络设备只需相应的网线或电缆和网 卡,如果采用串、并行电缆还可省去网卡 的投资,直接用串、并行电缆连接两台机 即可。
【案例9-4】无线网络安装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遍化,无线网络组建 也逐渐实施起来,本案例即讲述开始流行 的无线网络的组建方法。教师可根据当地 实际情况介绍本案例。
【案例9-5】蓝牙无线组网设置
案例讲述无线蓝牙的网络设置,讲述者可 具体操作演示完成教授。
案例讲述VPN的服务器段设置,教师可根 据情况实际操作讲述本案例。
【案例9-3】客户端将此案 李作为上机练习或课堂演示案例讲解。
9.3 无线局域网组建
可以通过红外、蓝牙及802.11b/a/g三种无线 技术组建无线办公网络。 (1)红外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仅为115.2Kbps, 传输距离一般只有1米; (2)蓝牙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通信 距离为10米左右; (3)802.11b/a/g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11Mbps, 有效距离长达100米,更具有“移动办公”的特 点。
【案例9-1】双绞线连接实现双机通信 案例讲述双绞线实现双机互联的方法,同 时进一步复习对双绞线的认识。
9.2 虚拟专用网网络组建
虚拟专网VPN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 种新兴技术,它既可以使企业摆脱繁重的 网络升级维护工作,又可以使公用网络得 到有效的利用。在VPN技术的支持下,新 的用户要想进入企业网,只需接入当地电 信公司的公用网络,,再通过公用网络接入 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