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导学案
《谈中国诗》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了解作者笔下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理解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钱氏的比喻笔法,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含义隽永的句子。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了解作者笔下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钱氏的比喻笔法,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含义隽永的句子。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知识链接】(一)关于钱钟书1、也谈钱钟书钱钟书(1910.11—1998.12.19),江苏无锡人。
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是个天才。
①“照相机式”的记忆力。
在进入小学读书识字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说唐》等古代小说。
钱钟书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书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连书中好汉所使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
②钱钟书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
钱钟书在美国讲学,一位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工作多年的美国学者说,他在美国长这么大,生平从未听过像这样漂亮的英语,算来算去只有哈佛大学的一位语言教授可以媲美。
③学贯中西古今。
从先秦到近代,经史子集靡不贯通,尤以集部为最精。
1979年煌煌巨著《管锥篇》问世,极大地震憾了中外文坛,人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奔走相告,中外媒体连篇累牍、广而传之。
一位外国记者言道:“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简直把他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2、钱钟书作品: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11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合
作
互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从段落构成的分析 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互动与展示
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
2、钱钟书的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和《》,散文集《》,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
(二)课外阅读积累
1、“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出自钱钟书的《》。
2、“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出自钱钟书的长篇小说《》。
3、“做文章时,引 用到古人的话,不要引用号,表示辞必己出,引用今人的话,必须说‘我的朋友’——这样你总能招揽朋友。”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中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4、“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 造不允许它那样做。”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
总结与升华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思路:
⑴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谈中国诗导学案
10 谈中国诗本课话题——积累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钱钟书有如此渊博的学识,与其读书之认真和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日积月累,钱钟书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所以在写本文的时候,信手拈来,很是自然。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
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清。
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他在写作时才得心应手,写出像《热爱生命》《铁蹄》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4.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精髓.( ) 简陋.( ) 妨碍.( )深挚.( ) 公爵.( ) 羡妒..( )( )零碎.( ) 犬吠.( ) 饶恕..( )( ) 洋溢.( ) 梵.文( ) 颦蹙( )( ) 鉴.别( ) 逍.遥( ) 譬.如( ) 【答案】 su ǐ l òu ài zh ì ju é xi àn d ùsu ì f èi r áo sh ù y ì F àn p ín c ù ji àn xi āo p 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数⎩⎪⎨⎪⎧数.见不鲜( )数.落( )数.字( ) (2)槛⎩⎪⎨⎪⎧槛.外( )门槛.( ) (3)咽⎩⎪⎨⎪⎧吞言咽.理( )呜咽.( )咽.喉( ) (4)混⎩⎪⎨⎪⎧混.蛋( )混.合( ) 【答案】 (1)shu ò/sh ǔ/sh ù (2)ji àn/k ǎn(3)y àn/y è/y ān (4)h ún/h ùn2.语境辨析法(5)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 )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 )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学案导学设计ppt课件
目 开
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
关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
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诗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 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 本国诗尽职”。
5.作者认为中国诗“早熟”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早熟” 不好?
关
比,以丰富的知识取胜。③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语言轻松、诙谐,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
则深刻,看似清淡而实则味厚。
二、疑点探究
4.课文第 1 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 么意思?
本
答案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
课 栏
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
(3)淖 卓泥 卓2)潦潦草 嘹嘹亮
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本
(1)数见不鲜:即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觉得新奇。
课 栏
(2)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
目 开
曲等十分动人。(亦写为“荡气回肠”)
关
目 开
城》,学术著述《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五卷)
关
《七缀集》等。其中,《围城》已有英、法、德、俄、
日、西班牙语译本。
2.本文是钱钟书先生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
本
国朋友作的一次演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
课 栏
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
了 30 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二、文人笔下的钱钟书
钟情于书不爱钱
钱钟书先生和夫人杨绛爱书如命,淡泊名利。“文革”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导学案
202X202X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导学案(无答案)(2)谈中国诗【知识重点】 1.掌握文艺评论(论述类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生动、睿智的语言。
3.深入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增强古典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知识卡片】作家作品钱钟书——玩转中西的文化生平经历: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
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
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1937年毕业并获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他在暨南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谢绝拍摄。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
当晚,亲自给钱先生的杨绛打,对钱先生的表示深切哀悼。
在翌日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学术奉献:钱钟书在文学、比拟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穿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谈中国诗》学案
谈中国诗学习目标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
学习难点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一)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谈中国诗》导学案学生用_图文.doc
10《谈中国诗》导学案编制人:金野审核人:李艳春审批人:柏柱生【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牢记:先阅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认真限时(2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预习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识记有关钱钟书的文学常识;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从课文的段落结构人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
预习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步:认真细致的阅读原文,勾画重点词句、经典段落,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好旁批。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
【知识链接】作者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著名学者、作家。
江苏无锡人。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均有卓著成绩。
他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作品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背景信息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译为中文。
本文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
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钱钟书先生的著作起到了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作用。
人教版必修五 谈中国诗 学案
《谈中国诗》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预习案】一、感知文本(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1、作家作品2、识记成语(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
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
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比喻简短轻灵!(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
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
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1)关键句: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诗》导学目标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奇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力量,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宠爱之情。
导学过程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本文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同学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其次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第四部分(第段),三、合作沟通探究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请同学自主思考后沟通。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到底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
(请同学分组争辩,探究沟通。
)四、总结钱钟书融会多种学问,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
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方,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
真不愧为“文化大家”!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有名学者、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高校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高校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高校,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高校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高校外语系教授,中心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高校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争辩所争辩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争辩所争辩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争辩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果。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谈中国诗》导学案
《谈中国诗》导学案知识与技能:1、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2、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2.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一、课前准备:1、作者介绍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长篇小说: 《围城》学术著作 :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2、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
他毕生致力于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9
方法二: 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 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 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学案设计
谈中国诗(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2.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学习本文运用比较阐明中国诗特征的方法,品味语句含意。
【相关链接】1.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
江苏无锡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
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2.背景展示1945年12月6日,钱先生面对一群客居上海的美国人,畅谈中外诗歌。
《谈中国诗》就是钱先生根据这次演讲的英文稿翻译而成的。
【语言积累】1.读准字音(1)羡妒..( ) (2)精髓.( )(3)颦蹙..( ) (4)无垠.( )(5)饶恕.( ) (6)一蹴.而至( )(7)轻鸢.( ) (8)叫嚣.( )(9)数.见不鲜.( )2.理解词义(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2)居高临远:(3)拔木转石:(4)一蹴而至:(5)数见不鲜:(6)轻鸢剪掠:(7)吞言咽理:(8)穷边涯际:(9)尖刻斩截:(10)不了了之:【品读感悟】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3.作者对中国诗究竟怀着怎样的感情?【交流释疑】1.“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2.“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意是什么?【深度研读】1.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中国诗的独特风格的?【参考答案】【语言积累】1.读准字音(1)羡妒..(xiàn dù)(2)精髓.(suǐ)(3)颦蹙..(pín cù) (4)无垠.(yín)(5)饶恕.(shù) (6)一蹴.而至(cù)(7)轻鸢.(yuān) (8)叫嚣.(xiāo)(9)数.见不鲜.(shuò xiān)2.理解词义(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超越事物的表象,才能把握其本质。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导学案
课题:《谈中国诗》学习目标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
学习难点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预习案(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一)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3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检测反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
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4、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1)从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向南延伸,一直到中国东部的平原,有一条很长的鹤类迁徙路线。
(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错归纳
及反思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使用说明】
1、课前,通读教材,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写上提示语。
独立完成预习案
部分,规范书写。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课堂上,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共同解决探究案部分的
问题,高效展示点评,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通过抓关键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
2、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助读资料
《谈中国诗》出自钱钟书的作品《钱钟书散文》,属于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本文根据
钱钟书自己的一篇演讲稿节译而成。
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和内容等方面
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
1.学贯中西。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是中国现
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先生博学多才,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
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善用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
幽入微,提要钩玄,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
2.著作等身。
钱钟书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
西班牙语译本。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管锥编》对经、史、子等古籍进
行了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进行了阐发和辨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妄自尊大;而一些西方人由于无知而
以欧美文化为中心,为此,钱钟书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作了一次演讲。
演讲中,他既深
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当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
科上成绩极差。
钱先生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
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在此之后,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
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
同龄人,因而最终成为文化大家。
预习指导
结合《助读资料》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带着老师提供的问题阅读课文,借助课下
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问题,标注容易误读和误解的字词。
明确问题答案,对于把握
不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理清思路,全面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1.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基本理清文章思路。
2.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3.文中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梵.文( ) 轻鸢.( ) 颦蹙
..( ) 精髓.( )
桴.鼓( ) 槛.栏( ) 命运多舛.( )
数.见不鲜( ) 遥思远怅.( ) 一蹴.而就( )
5.查字典,积累下列词语。
(1)回肠荡气:
(2)凌风出尘:
(3)吞言咽理:
(4)拔木转石:
(5)穷边涯际:
我的疑问与收获:
【探究案】---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理清文章思路,探究文章主旨
指导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并查找相关资料,熟知课文内容。
提供讨论问
题如下: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纠错归纳
及反思
纠错归纳及
反思
4.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5.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训练案】------课堂效果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寅恪和钱钟书
——两种不同的诗学范式
胡晓明
对于诗学,陈寅恪最大的贡献可能正是证明了中国诗与西方诗根本的不同。
西方诗长于宗教性的体验,中国诗长于现实人生的体验。
陈寅恪认为中国诗最高的典范
是杜甫。
杜甫的诗歌既是个人的生命年谱与生活日记,同时又是唐代社会的诗体年谱
与历史实录。
尤为重要的是,杜诗中表现了唐代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灵魂。
这是一
般人的研究无法达至的地方。
而陈寅恪对杜诗的研究,正是深入发掘杜诗与唐代社会
的生命般的联系,凸显杜诗的文化性格。
而钱钟书的意义却迥然不同。
他最终证明的是中西诗学相通的文心诗眼。
这个“心”“眼”,乃在心理、智慧、情感类型的审美情趣。
《谈艺录》与《管锥编》中
对杜甫诗句引述考论,竟然没有一条涉及杜诗中表达的重大史实,甚而没有一条涉及
唐代的典章制度与杜甫所切身感受的时代问题,易言之,没有一条是知人论世的读杜
心得。
钱钟书的着眼点在于杜诗中所蕴含的诗艺渊源、美感欣趣、风格情调、诗律
细末、修词巧术,以及心理学内容等。
如此之多从差异的一面看,陈寅恪与钱钟书的
对比是学术规则的不可通约,但是从相通的一面看,陈寅恪与钱钟书的智慧又可以同
时被我们分享。
以两人对杜甫《哀江头》中“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这句的解释为例。
陈寅恪强调的是兵乱黄昏之时诗人“眷恋迟回”的苦情,而钱钟书则着重的是“丧
精亡魂”之际老人“衷曲惶乱”的心状。
陈的说法是回到历史当下,回到杜甫其人;
钱的说法则可以引申到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普通的人性。
尤值得注意的是,钱钟书
补充说:“破国心伤与避死情急,自可衷怀交错”,这无疑是包容了陈寅恪的说法而更
为合理入情。
这样当然增加了杜诗的文学魅力,也印证了诗无达诂的阐释真谛。
由此
可见,陈寅恪与钱钟书的互补,并非完全不可能,而有意味的互补恰可以达致中国诗
学自身丰富深邃的魅力。
写到这里,有必要指出陈、钱诗学范式中极易被人忽略的另一层重要的相通性。
一般人都能了解钱钟书非常重视解诗工作中的想象、联想能力,而以为陈寅恪只会凭
材料作理性的证明与逻辑的挂搭,而完全漠视想象能力。
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
陈寅
恪不仅早年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提出著名的解释理论,即“必须
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与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
真了解”;而且在他失明膑足的晚年,又以八十万余言的《柳如是别传》,实践了这一
理论。
于是我们可以引出另一问题:为什么陈、钱都注重解诗人的想象力,却在学术方法与风
格上有如此强烈的反差?说到底,学术的不同最终是学者人本身的不同。
在解诗方面,陈、
钱都不愧为“艺术家”。
然而钱是智慧型的解诗艺术家,他那浓厚的智者品性、他那慧光
四溢的探索意趣,都不能不最终自觉发展成熟一套打通四部、破体成文的方法。
而陈寅恪
则是情感型的解诗艺术家。
这种“情”当然不是一般日常人生之“情”,而是对于历史文
化近乎宗教般的痴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的诗学范式,其实是不可学的,因为他们的底
子正是生命与性情的延伸。
(有删节)
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反思案】----自我总结提升
1、知识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2、学习方法总结
纠错归纳及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