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课件》第11章 社会优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优待具体包括: 为对象提供的优待金; 在治病、交通、住房、就业、入学、入托、生活困难补助 救济、贷款、邮政、供应、参观游览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退役安置
退役安置,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资金和 服务,以帮助其重新就业的一项优抚保障制度。
最后,要做好社会优抚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工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章小结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和特殊 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确保 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社会优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优抚对象的 特殊性、优抚目标双重性、优抚内容的综合性和优抚待遇的补偿性。
1) 伤残抚恤
(1) 伤残等级。 (2) 伤残抚恤待遇。 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
给伤残抚恤金;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休、退 休待遇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保健金。继 续在部队服役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所在部队发给伤残保健 金。
伤残抚恤金的标准,根据伤残性质的伤残等级,参照全国 一般职工的工资收入确定。
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和特殊贡献者及其家 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就业安置等待遇 和服务,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甚至略高 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3 社会优抚的对象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由国家相关法律、法令、条例和政策等 确定的,有明确的法定范围。
(3) 伤残优抚。革命伤残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因公(工) 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
(4) 优抚对象在与其他群众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 、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Biblioteka Baidu”规划教材
2. 退役安置
我国退役义务兵的安置始终坚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的基本原则,贯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基本方针。
社会保障学
第11章 社会优抚
本章学习要点
1. 了解社会优抚的含义、对象和特点; 2. 掌握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3. 了解我国社会优抚的发展阶段; 4. 掌握我国社会优抚的内容及存在的 问题。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 社会优抚概述 11.1.1 社会优抚的含义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优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完善了优抚工作,另一方面又增 加和完善了退役军人的安置与退役军官和离退休军官的安 置、养老等内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195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 的自然灾害,加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 优抚和安置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11.3.2 我国社会优抚改革的趋势
首先,建立分类分级抚恤补助的新体制,改善和增强国家 保障责任。
其次,要探索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保障的新途径,积极 推进优抚保障社会化。
再次,要努力促使优抚对象家庭发展生产,大力帮助优抚 对象家庭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优抚对象自身的保障能力和 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障问题。
11.3.1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补助标准明显低于城乡人
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社会优抚经费未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再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思想、旧观念对社会优抚工作
的开展形成制约。 最后,社会安置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3. 改革阶段的社会优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了迅速 发展,这就使国家财政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军队的社 会保障建设中,让更多的军人享受到优抚优待的成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2 我国社会优抚的建立原则
1. 社会优抚实行“三结合”制度 2. 社会优抚工作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出发
美国在1930年成立了退役军人管理署,由其负责对退役 军人保障进行管理和实施。法国早在19世纪就在政府文职 官员和军人中实行养老制度。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5 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1. 社会优待
社会优待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优抚对象提供资金和服务的 优待性保障项目。
点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3 我国社会优抚的主要内容 1. 社会优待
(1) 义务兵入伍前是农业户口的,为其保留责任田和分得 的自留地;入伍前是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其家属继续享受 原有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
(2) 医疗待遇。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 疗待遇。
因此,只有把国家,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从 根本上解决社会优抚保障的问题。
首先,建立分类分级抚恤补助的新体制,改善和增强国家保障责任。 其次,要探索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保障的新途径,积极推进优抚保
障社会化。 再次,要努力促使优抚对象家庭发展生产,大力帮助优抚对象家庭发
展生产,不断提高优抚对象自身的保障能力和发展能力。最 后,要做好社会优抚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工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死亡抚恤
(1) 一次性抚恤金。 (2) 定期抚恤金。 (3) 特别抚恤金。
4. 其他军人社会保障
其他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有社会褒扬、举办优抚事业单位 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等。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3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社会优抚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由国家对优抚 对象所提供的优抚内容体现为社会优待、退役安置和伤亡抚恤。
多年来,我国按照对象不同、贡献大小,参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 定保障层次和标准,设立保障项目,形成了较完备的社会优抚制度。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当前我国社会优抚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补助明显 低于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优抚经费未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计 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思想、旧观念对社会优抚工作的开展形成制约以及 社会安置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2. 革命伤残人员 3. 烈士遗属 4. 因公或因病死亡军人遗属 5. 复员军人 6. 退伍军人 7. 现役军人家属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4 社会优抚的发展历程
世界各国都从各自的兵役立法和国家稳定的需要出发,对 现役军人的优待抚恤和退役后生活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思考题
1. 优抚安置的含义和对象是什么? 2. 社会优抚的特点有哪些? 3. 简述我国社会优抚的发展历程。 4. 我国社会优抚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案例分析
银川市金凤区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优抚对象解析:
退役安置主要从资金和服务两个方面对退役军人提供保障 。资金保障方面,包括提供安置费、各级临时性生活津贴 和生产性贷款;服务保障包括就业安置、就学安置、职业 培训、技术培训等。
3. 伤亡抚恤
伤亡抚恤是国家对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的 家属,因公牺牲、病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警察的 家属提供一定的抚恤金,以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社会优抚 制度。
社会优抚待遇水平偏低是我国社会优抚存在 的一个突出问题。上述案例表明,只要地 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分类施保,整合各项制度、各类资源来 提高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上述案例 的成功之处。
规定原是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服役前没有参加工作的 ,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事 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残废抚 恤金,保障他们的生活。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3. 伤亡抚恤
伤亡抚恤分为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两个方面。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 我国社会优抚 11.2.1 我国社会优抚的历史沿革
1. 战争时期的创立阶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民主
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抚恤优待的地方性政府规 章。逐步形成了包括伤亡抚恤、烈士褒扬、军人 及其家属的优待等内容在内的抚恤优待的法制原 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退役安置
退役安置,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资金和 服务,以帮助其重新就业的一项优抚保障制度。
最后,要做好社会优抚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工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章小结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和特殊 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确保 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社会优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优抚对象的 特殊性、优抚目标双重性、优抚内容的综合性和优抚待遇的补偿性。
1) 伤残抚恤
(1) 伤残等级。 (2) 伤残抚恤待遇。 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
给伤残抚恤金;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休、退 休待遇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保健金。继 续在部队服役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所在部队发给伤残保健 金。
伤残抚恤金的标准,根据伤残性质的伤残等级,参照全国 一般职工的工资收入确定。
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和特殊贡献者及其家 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就业安置等待遇 和服务,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甚至略高 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3 社会优抚的对象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由国家相关法律、法令、条例和政策等 确定的,有明确的法定范围。
(3) 伤残优抚。革命伤残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因公(工) 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
(4) 优抚对象在与其他群众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 、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Biblioteka Baidu”规划教材
2. 退役安置
我国退役义务兵的安置始终坚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的基本原则,贯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基本方针。
社会保障学
第11章 社会优抚
本章学习要点
1. 了解社会优抚的含义、对象和特点; 2. 掌握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3. 了解我国社会优抚的发展阶段; 4. 掌握我国社会优抚的内容及存在的 问题。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 社会优抚概述 11.1.1 社会优抚的含义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优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完善了优抚工作,另一方面又增 加和完善了退役军人的安置与退役军官和离退休军官的安 置、养老等内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195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 的自然灾害,加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 优抚和安置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11.3.2 我国社会优抚改革的趋势
首先,建立分类分级抚恤补助的新体制,改善和增强国家 保障责任。
其次,要探索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保障的新途径,积极 推进优抚保障社会化。
再次,要努力促使优抚对象家庭发展生产,大力帮助优抚 对象家庭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优抚对象自身的保障能力和 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障问题。
11.3.1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补助标准明显低于城乡人
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社会优抚经费未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再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思想、旧观念对社会优抚工作
的开展形成制约。 最后,社会安置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3. 改革阶段的社会优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了迅速 发展,这就使国家财政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军队的社 会保障建设中,让更多的军人享受到优抚优待的成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2 我国社会优抚的建立原则
1. 社会优抚实行“三结合”制度 2. 社会优抚工作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出发
美国在1930年成立了退役军人管理署,由其负责对退役 军人保障进行管理和实施。法国早在19世纪就在政府文职 官员和军人中实行养老制度。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5 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1. 社会优待
社会优待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优抚对象提供资金和服务的 优待性保障项目。
点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3 我国社会优抚的主要内容 1. 社会优待
(1) 义务兵入伍前是农业户口的,为其保留责任田和分得 的自留地;入伍前是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其家属继续享受 原有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
(2) 医疗待遇。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 疗待遇。
因此,只有把国家,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从 根本上解决社会优抚保障的问题。
首先,建立分类分级抚恤补助的新体制,改善和增强国家保障责任。 其次,要探索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保障的新途径,积极推进优抚保
障社会化。 再次,要努力促使优抚对象家庭发展生产,大力帮助优抚对象家庭发
展生产,不断提高优抚对象自身的保障能力和发展能力。最 后,要做好社会优抚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工作。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死亡抚恤
(1) 一次性抚恤金。 (2) 定期抚恤金。 (3) 特别抚恤金。
4. 其他军人社会保障
其他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有社会褒扬、举办优抚事业单位 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等。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3 我国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社会优抚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由国家对优抚 对象所提供的优抚内容体现为社会优待、退役安置和伤亡抚恤。
多年来,我国按照对象不同、贡献大小,参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 定保障层次和标准,设立保障项目,形成了较完备的社会优抚制度。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当前我国社会优抚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补助明显 低于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优抚经费未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计 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思想、旧观念对社会优抚工作的开展形成制约以及 社会安置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2. 革命伤残人员 3. 烈士遗属 4. 因公或因病死亡军人遗属 5. 复员军人 6. 退伍军人 7. 现役军人家属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1.4 社会优抚的发展历程
世界各国都从各自的兵役立法和国家稳定的需要出发,对 现役军人的优待抚恤和退役后生活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思考题
1. 优抚安置的含义和对象是什么? 2. 社会优抚的特点有哪些? 3. 简述我国社会优抚的发展历程。 4. 我国社会优抚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案例分析
银川市金凤区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优抚对象解析:
退役安置主要从资金和服务两个方面对退役军人提供保障 。资金保障方面,包括提供安置费、各级临时性生活津贴 和生产性贷款;服务保障包括就业安置、就学安置、职业 培训、技术培训等。
3. 伤亡抚恤
伤亡抚恤是国家对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的 家属,因公牺牲、病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警察的 家属提供一定的抚恤金,以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社会优抚 制度。
社会优抚待遇水平偏低是我国社会优抚存在 的一个突出问题。上述案例表明,只要地 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分类施保,整合各项制度、各类资源来 提高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上述案例 的成功之处。
规定原是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服役前没有参加工作的 ,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事 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残废抚 恤金,保障他们的生活。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3. 伤亡抚恤
伤亡抚恤分为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两个方面。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1.2 我国社会优抚 11.2.1 我国社会优抚的历史沿革
1. 战争时期的创立阶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民主
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抚恤优待的地方性政府规 章。逐步形成了包括伤亡抚恤、烈士褒扬、军人 及其家属的优待等内容在内的抚恤优待的法制原 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