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想要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本⽂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即过这⼀点做⺫标直线的垂线,由这⼀点⾄垂⾜的距离。
设直线L的⽅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考虑点(x0,y0,z0)与空间直线x-x1/l=y-y1/m=z-z1/n,有s=|(x1-x0,y1-y0,z1-z0)×(l,m,n)|/√(l²+m²+n²)。
d=√((x1-x0)²+(y1-y0)²+(z1-z0)²-s²)。
拓展阅读: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 从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与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种是点在直线上,⼀种是点在直线外。
点是最简单的形,是⼏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在空间中作为1个零维的对象。
在其它领域中,点也作为讨论的对象。
直线由⽆数个点构成。
直线是⾯的组成成分,并继⽽组成体。
没有端点,向两端⽆限延⻓,⻓度⽆法度量。
过⼀点可以画⼏条直线 直线由⽆数个点构成。
直线是⾯的组成成分,并继⽽组成体。
没有端点,向两端⽆限延⻓,⻓度⽆法度量。
经过⼀个点可以画⽆数条直线。
经过两个点可以画⼀条直线。
直线与线段和射线的区别 1、直线⽆端点,⻓度⽆限,向两⽅⽆限延伸。
2、射线只有⼀个端点,⻓度⽆限,向⼀⽅⽆限延伸。
3、线段有两个端点,⻓度有限。
初中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初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我们要找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如何定义的。
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为:从给定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最短距离。
这个最短距离可以通过垂线段来找到,即从点向直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假设点P的坐标是(x0, y0),直线的一般方程是Ax + By + C = 0。
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
距离= Ax0 + By0 + C / √(A^2 + B^2)
这个公式是如何得出的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找到垂线段的长度。
然后,我们使用勾股定理来找到垂线段的长度。
最后,我们通过三角函数来找到点到直线的距离。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计算任意点与任意直线之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它用于计算一个点到直线的
最短距离。
这个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设直线的方程为Ax + By + C = 0,点的坐标为(x0, y0)。
要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推导:
1. 首先,我们找到直线上的一个任意点P(x1, y1)。
这可以通过令x = 0或y = 0
来使方程简化。
2. 然后,我们计算点P与点O(x0, y0)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d = √((x1 - x0)² + (y1 - y0)²)。
3. 接下来,我们求解点P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我们通过将点P代入直线的方程Ax + By + C = 0,求解出P点在直线上的投影点Q(x2, y2)的坐标。
4. 最后,我们计算点O和点Q之间的距离d' = √((x2 - x0)² + (y2 - y0)²)。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d就是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总结一下,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d = √((x1 - x0)² + (y1 - y0)²),其中(x1, y1)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x0, y0)是点的
坐标。
这个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例如在测量中确定点到线的最短距离,
或者在几何建模中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和准确的计算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等数学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计算
出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
在数学中,一个点P(x,y)到一条直线ax+by+c=0的
距离公式为:
距离=|ax_0+by_0+c|/√(a^2+b^2)
其中x_0, y_0为点P(x_0, y_0)的坐标。
作为一项重要的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常被用于积分,微分,函数等复杂科学问题的求解中。
比如当我们要求出某个几何边界上的点的坐标时,就可以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解决这些复杂的函数极值问题。
另外,它也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技术和模拟实验中。
归纳而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高等数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
用于求解复杂的函数极值问题,而且还可以用于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技术和模拟实验等多个领域。
但是要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需要先确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因此,理解一般式的概念对于熟练的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至关重要。
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常见且基础的概念,它在几何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需要计算点到直线距离的问题,比如在导航软件中寻找最短路径、在建筑设计中确定建筑物的位置等等。
因此,深入了解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基本形式。
在二维坐标系中,如果直线的方程为Ax + By + C = 0,点的坐标为(x0, y0),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 = |Ax0 + By0 + C| / √(A^2 + B^2)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比较复杂,但其实背后的原理非常简单。
直观上来看,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垂线来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距离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距离公式来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确定点在直线的哪一侧。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光线和镜面之间的距离,以便进行光学设计。
在工程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二维空间,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公式在三维空间中同样有重要的应用。
在三维空间中,直线的方程通常可以表示为Ax + By + Cz + D =0,点的坐标为(x0, y0, z0),距离公式可以表示为:d = |Ax0 + By0 + Cz0 + D| / √(A^2 + B^2 + C^2)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垂线来构建一个垂直于直线的平面,然后计算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从而得到距离公式。
在工程学和地理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物体或者地点到平面的距离,这时候就可以应用这个距离公式。
比如在地图制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地图上各个城市的距离,以便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设直线L的方程为ax + by + c = 0,点P(x0, y0)为平面上的一个点,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可以表示为:d = ,ax0 + by0 + c,/ √(a^2 + b^2)其中,d为点P到直线L的距离,ax0 + by0 + c,表示点P到直线L 的有向距离(即沿着垂直于直线L的方向),√(a^2 + b^2)为直线L的斜率的模。
应用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应用二:点到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1. 如果ax0 + by0 + c > 0,则点P在直线L的上方;2. 如果ax0 + by0 + c < 0,则点P在直线L的下方;3. 如果ax0 + by0 + c = 0,则点P在直线L上。
应用三:点到直线的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还可以用于构造点到直线的垂线。
具体而言,给定一个点P(x0, y0)和一个直线L的方程ax + by + c = 0,我们可以通过找到直线L的垂直于它且通过点P的直线L1的斜率k1来构造。
斜率k1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得到:k1=-a/b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直线L1的方程为y-y0=k1(x-x0)。
应用四:点到直线的投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还可以用于计算点在直线上的投影点。
给定一个点P(x0, y0)和一个直线L的方程ax + by + c = 0,我们可以通过找到直线L上距离点P最近的点Q(x1, y1)来计算。
这个点Q就是点P在直线L上的投影点。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出点Q 的坐标:x1 = x0 - (ax0 + by0 + c)a / (a^2 + b^2)y1 = y0 - (ax0+ by0 + c)b / (a^2 + b^2)。
高等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等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高等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高等数学中,点与直线的距离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了解并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与直线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设直线L的方程为Ax + By + C = 0,而点P的坐标为(x₁, y₁)。
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的计算公式为:d = |Ax₁ + By₁ + C| / √(A² + B²)其中,√(A² + B²)是直线与x轴的斜率的模。
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公式。
首先,Ax + By + C = 0是直线L的一般方程形式。
点(x₁, y₁)代入该方程后,我们可以获得该点到直线L的代数距离Ax₁ + By₁ + C。
然而,这个代数距离可能是负数,为了获得有效的距离值,我们需要取其绝对值。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直线与x轴的斜率。
假设直线L的斜率为m,那么斜率的计算公式为:m = -A / B利用斜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求得直线与x轴的斜率,即√(A² + B²)。
在公式中,√(A² + B²)的作用是将代数距离转换为几何距离,即点到直线的实际距离。
通过应用《高等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我们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确定一条直线上离一点最近或最远的位置,或者计算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总结起来,《高等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一个有用且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理解并掌握这个公式,将有助于我们在解决与直线相关的问题时更加准确而高效。
十二种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十二种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十二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向量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2.由直线上的任意一点P(x,y),与垂直于直线的向量u=(A,B)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3.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即为向量u与向量v=(x-x0,y-y0)的叉乘的模除以向量u的模。
方法二:使用向量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2.将直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即Ax+By+C=d,其中d为点P到直线的距离。
3.将点P带入直线方程,得到Ax0+By0+C=d。
4.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Ax0+By0+C,/√(A^2+B^2)。
方法三:使用线段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2.在直线上找到一点Q,使得线段PQ与直线垂直。
3.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线段PQ的长度。
4. 设直线与x轴的夹角为α,则线段PQ的长度为,(x0 - x)cosα + (y0 - y)sinα。
方法四:使用垂直距离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2. 将直线方程转换为斜截式方程y = kx + b。
3.直线的斜率为k=-A/B。
4. 直线上任意一点Q(x, y)到点P的距离为,kx + b - y, /√(k^2 + 1)。
方法五:使用点到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设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2.直线上任意一点Q(x,y)到点P的距离为√((x-x0)^2+(y-y0)^2)。
3. 将直线方程转换为斜截式方程y = kx + b。
4. 将点P(x0, y0)带入直线方程得到b = y0 - kx0。
5. 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x0 - x)^2 + (y0 - kx0 - y)^2)。
点到直线方程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方程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二维平面上,给定一个点P(x,y)和一条直线Ax+By+C=0,如何计算点P到直线的距离呢?假设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d,点P的坐标为(x,y),直线的一般方程为Ax+By+C=0。
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Ax+By+C,/√(A^2+B^2)其中,Ax+By+C,表示绝对值。
下面我们来详细推导这个公式。
首先,我们知道一条直线可以由其上的两个点构成,假设直线上有两个点A(x1,y1)和B(x2,y2)。
直线AB的斜率可以表示为:k=(y2-y1)/(x2-x1)那么直线AB的斜率垂直于直线所形成的角度θ可以表示为:θ = atan(-1/k)其中,atan(是反正切函数。
点P到直线AB的距离d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1.计算直线AB的斜率k。
2.由直线AB的斜率k计算直线CD的斜率k',CD是过点P且与直线AB垂直的直线。
k'=-1/k3.根据点斜式,直线CD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y0=k'(x-x0)其中,(x0,y0)是点P的坐标。
展开方程,可以得到:y-y0=-(x-x0)/ky-y0=-(x/k)+x0/k通常我们将方程变换为一般方程的形式:Ax+By+C=0比较系数可以得到:A=1/kB=-1C=y0-x0/k即:A=-1/kB=1C=x0/k-y0最后,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可以由一般方程Ax+By+C=0计算得出:d=,Ax+By+C,/√(A^2+B^2)d=,(-1/k)x+y+(x0/k-y0),/√((-1/k)^2+1^2)d=,(-1/k)x+y-(x0/k-y0),/√(1/k^2+1)d=,(-1/k)x+y-x0/k+y0,/√(1/k^2+1)d=,(-1/k)x+y-x0/k+y0,/√(1+k^2)/k^2d=,(-1/k)x+y-x0/k+y0,/√(k^2+k^2)/k^2d=,(-1/k)x+y-x0/k+y0,/√(2k^2)/k^2最后,我们可以将公式进一步简化为:d=,(y-y0)k+(x0-x),/√(2k^2)/k^2d = ,(yk + x0 - x0 - x)k,/ √(2k^2)/k^2d = ,(xy - x0y - xk + x0k)k,/ √(2k^2)/k^2d = ,xy - x0y - xk + x0k,/ √(2k^2)/k^2d = ,xy - x0y - xk + x0k,/ √2,kd=,Ax+By+C,/√(A^2+B^2)这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间距离公式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要问题
之一。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就成了一个关键参数。
点到直线间距离指的是,从任意给定的点到直线最短的距离。
这
个距离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计算,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向量的知识。
假设点P(x1,y1,z1)为平面上一点,直线L的一般式为
Ax+By+Cz+D=0,其中ABCD为常数,可表示为法向量n=(A,B,C)。
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就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
d = |n·OP| / |n|
其中,·表示向量的点积运算,|n| 表示向量 n 的模长,OP 表
示向量 PQ 的位置矢量,即:
OP=[x1-x0, y1-y0, z1-z0]
可以发现,这个公式非常简单易懂,只需要求出向量 n 和向量
OP 的点积,并除以向量 n 的长度即可得到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这个
公式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计算平面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也适用于
三维空间中的任意点和直线之间的距离计算。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误差的控制。
由于浮点数计算时存
在精度问题,需要对运算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处理,合理选取计算方法
和精度,避免误差的积累。
此外,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对法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将法向量缩放到单位长度,使得点到直线间距离公式的分母为1,这样不仅能够减小计算的复杂度,还能有效避免误差的产生。
总之,点到直线间距离公式在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提供便利。
只要掌握了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应用广泛且具有指导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这个公式的定义、推导过程和应用。
一、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P(x1,y1)与直线L:Ax + By + C= 0,其中A、B、C为常数,且A、B不同时为零。
设点Q为直线L上任意一点,则P点到直线L的距离d为:d = |Ax1 + By1 + C| / √(A² + B²)其中||表示取绝对值,√表示开方。
二、推导过程首先,我们将P点到直线L的距离d表示为向量的形式,P到Q的向量为:V = (x1 - x, y1 - y)其中x、y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再将向量V分解为与直线L垂直和平行的两个分量,设这两个分量分别为V1和V2,则:V = V1 + V2因为V1与直线L垂直,所以V1在(L)方向上的长度为d,设V1 = (p,q),则:V1 = d(cosθ,sinθ)其中θ为V1与正方向x轴的夹角,根据向量的乘积公式,有:V1*V = (p,q)·(x1 – x,y1 – y) = px1 + qy1 - (px + qy)又因为V1在L方向上,所以V1在直线L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所以px + qy + C = 0,代入上式中,得到:V1*V = px1 + qy1 + C因为V1在θ方向上的长度是d,所以:V1 = d(cosθ,sinθ) = (p / √(p² + q²), q / √(p² + q²))将V1代入上式中得到:d = |Ax1 + By1 + C| / √(A² + B²)这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三、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应用到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要在实时渲染中求每个像素点到线段的距离,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在测量中,可以利用这个公式直接测量点到线段的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初中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初中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出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首先,我们来看看公式的表达形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简单形式如下:
d = |Ax + By + C|/√A² + B²
其中,(x,y)表示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A、B、C分别表示直线方程Ax + By + C = 0中三个系数。
实际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还有另一种更复杂的表达形式,它可以求出点P到直线L之间的距离:
d = |(P2 - P1) X L|/|P2 - P1|
其中,P1、P2分别为直线L上的两个点,L表示向量P2 - P1,而X表示叉乘的符号。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如何使用上述公式来求解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假设我们有一条直线方程为2x + 3y - 5 = 0,其意思是说,该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满足2x + 3y - 5 = 0的关系。
此时,我们要求点P(3,2)到该直线之间的距离。
首先,将直线方程2x + 3y - 5 = 0代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到:
d = |2×3 + 3×2 - 5|/√2² + 3² = |5|/√13
= 5/3.61
= 1.39
因此,点P(3,2)到直线2x + 3y - 5 = 0的距离就是1.39。
以上就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初中的详细说明,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学公式,只要将直线方程中的参数代入公式,就可以快速计算出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PS|=|OS|·|PQ|,
比较前面5种解法,以第3种或4种解法为最佳,那么第3种解法是否可以向一般情况推广呢?
思考题2 求点P(2.0)到直线2x-y=0的距离(图1-34).
思考题 3求点P(2,0)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5).
思考题4 求点P(2,1)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6).
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Q,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于R,
(三)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思考题4作基础,我们很快得到
设A≠0,B≠0,直线l的倾斜角为α,过点P作PR∥Ox, PR与l交于R(x1,x1)(图1-37).
∵PR∥Ox,
∴y1=y.
代入直线l的方程可得:
当α<90°时(如图1-37甲),α1=α.
当α>90°时(如图1-37乙),α1=π-α.
∵α<90°,
∴|PQ|=|PR|sinα1
这样,我们就得到平面内一点P(x0,y0)到一条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
如果A=0或B=0,上面的距离公式仍然成立,但这时不需要利用公式就可以求出距离.
(四)例题
例1 求点P0(-1,2)到直线:(1)2x+y-10=0,(2)3x=2的距离.
解:(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2)因为直线3x=2平行于y轴,所以
例2 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解:在直线2x-7y-6=0上任取一点,例如取P(3,0),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点P(3,0)到直线2x-7y+8=0的距离(图1-38).
例3 正方形的中心在C(-1,0),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5=0,求其它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正方形的边心距
设与x+3y-5=0平行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C1=0,则中心到
C1=-5(舍去0)或C1=7.
∴与x+3y-5=0平行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7=0.
设与x+3y-5=0垂直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x-y+C2=0,则中心到这
解之有C2=-3或C2=9.
∴与x+3y-5=0垂直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x-y-3=0和3x-y+9=0.
(五)课后小结
(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证明方法.
(2)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五、布置作业
1.(1.10练习第1题)求坐标原点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2.(1.10练习第2题)求下列点到直线的距离:
3.(1.10练习第3题)求下列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2x+3y-8=0, 2x+3y+18=0.
(2)3x+4y=10, 3x+4y=0.
解:x-y-6=0或x-y+2=0.
5.正方形中心在C(-1,0),一条边所在直线方程是3x-y二0,求其它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此题是例3交换条件与结论后的题:
x+3y-5=0, x+3y+7=0, 3x-y+9=0.
六、板书设计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