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调查论文.
校企合作论文(5篇)
校企合作论文(5篇)校企合作论文(5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第1篇1开设课程前的预备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在本科教育中深化嵌入企业资源,企业除了供应资金赞助、实习基地、试验设备等硬件资源,还直接派出具备实践阅历的工程师进行授课,使得毕业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企业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之前,我们认真地选择了企业和课程,最终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面对大三同学的“嬉戏策划与设计”课程。
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考虑:(1)腾讯公司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供应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拥有很强的工程研发实力、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10年多以来,腾讯公司始终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进展的状态。
目前,腾讯公司把为用户供应“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供应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
面对将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公司的长远进展规划。
目前,腾讯公司5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寻引擎、信息平安以及嬉戏等方面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
(2)华南理工高校与腾讯公司早有合作办学的先例。
早在2021年,华南理工高校与腾讯公司创办全国首家“腾讯创新班”,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进展”的理念联合组建,旨在培育具有很强实战力量和创新意识的工程研发型互联网行业优秀人才。
根据“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每年4月在华南理工高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和理学院选拔15~20名相关专业的三班级全日制本科同学进行组建。
(3)电子嬉戏是近年的行业热点,新的嬉戏层出不穷,成为行业中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点,很多有实力的科技企业也纷纷组建嬉戏部门,开发自己的嬉戏产品。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讨【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定义与背景、重要性、模式、案例分析以及挑战与解决方案的探讨,深入分析了校企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也针对校企合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终,结论部分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强调了其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该文章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合作伙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讨、定义、背景、重要性、模式、案例分析、挑战、解决方案、结论1. 引言1.1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旨在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教育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校企合作不仅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更是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实践需求,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教学实践,培养和吸纳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只有通过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
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涵盖了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
在本文中,将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介绍校企合作的定义与背景、重要性、不同模式、案例分析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通过对校企合作实践的思考与总结,旨在帮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定义与背景校企合作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研究论文
校企合作教育研究论文1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1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不健全造成校企合作不稳定、不深入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的政策不健全或者滞后。
目前,政府协调对校企合作的作用缺位,校企合作等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出台,使得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在制定区域人才发展规划时,各级政府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及时发布本区域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所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没有与本区域市场结合,针对性不强,使得企业找不到急需的人才,而毕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场面。
1.2校企合作以形式为主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忽略了关键的如何操作或实施协议的具体条款,忽略实现合作的既定目标等实质内容。
相反,关注的是合作协议的签订,挂校企合作的铜牌,以及领导间的互谈的场景等,而且合作协议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可实施的条款,可操作性不强。
校企合作的形式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应付上级的检查。
有的职业院校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花了很大力气,与很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书。
不少企业老板碍于同事,同学或亲戚朋友的面子,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但此校企合作协议书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很难保证合作效果,甚至可以说是一张废纸。
二是为了取得顶岗实习成绩。
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要进行过程性考核,由于过程管理不到位,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顶岗实习成绩,返校前几天时间就把所有过程性考核的表格填好,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盖上企业单位的印章,上交到学校,顶岗实习预期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1.3高职院校不能适应行业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
高职院校本身技术服务能力、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与企业合作难度较大。
有些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依旧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相差很大,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论述论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论述论文•相关推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论述论文摘要: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就中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状来说,主要是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合企业的专业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与企业合作共赢。
所以在高职院校展开校企合作时,必须要在基础之上进行强而有力的强化,才能加快在该模式下特色教育的顺利开展。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入手,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局限性以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现状;探究一、引言随着中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高速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高职院校展开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的适应力增强。
伴随中国高职师范院校建设的深入,校企合作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入口。
虽然中国在该模式的行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长久的运行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将从一些校企合作模式切入了解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第一,企业辅助配合模式。
在这一合作模式中,学校处于主体地位,企业处于次要配合地位。
企业根据高职院校给出的要求,给学校提供相应的便利辅助学校完成相关任务,比如说:为学校提供教育设备、教学资源、资金、以及建设相关管业的实训室等,有的学校为了培养人才,还要让企业内部高层技工进入院校教授学生,设置相关奖励机制进行激励[1]。
在这一模式中,高职院校主要承担了对学生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这也是最直接的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
[1]第二,校企结合模式。
这种模式即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培养人才。
该模式中企业更多的参与到了培养人才的任务制定中,包括了研究培养方式、目标、以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授课计划等等。
但是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开展相对较晚,首先在高等院校试用实行,后来在高职院校展开。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以及效果评估。
首先介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实施方式,并探讨了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分析、发展现状、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效果评估、问题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建议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面向市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利益平衡,如何评估合作效果,确保合作内容符合实际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全面了解,进一步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越来越多支持和关注,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摘要】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明确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接着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的定义、特点和优势,指出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从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形势下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总结了现状分析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并以结语结束全文,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共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定义、特点、优势、问题、挑战、影响因素、发展建议、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共育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共育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和企业间进行交流与学习,培养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的职业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度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等。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共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模式的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双方的互动与共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实际的培养环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共享,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发展背景、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
一、校企合作的发展背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需求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改革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校企合作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机会。
3.政策支持:国家对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4.高教资源优化利用:高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而企业则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资源和市场资源,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由于上述发展背景的存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1.现状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形式多样: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
(2)合作领域广泛:合作领域涉及到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生物、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领域。
(3)实施效果显著: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显著,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问题尽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项目不够深入:有些校企合作项目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双方缺乏深入的合作意愿和动力,导致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不佳。
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
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一、引言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重视与企业的合作。
因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实需要的专门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然而,在现实中,高职校企合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其中的困难,同时提出一些模式选择以应对这些问题。
二、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企业需求纳入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一些优异的高职院校建立了与企业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实训、双师型教学等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
然而,高职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高职院校整体实力较弱,与企业的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有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无法满足企业对实践能力的需求。
第三,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而学校也无法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
最后,一些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缺乏真实感,无法真实地了解和适应企业的运作方式。
三、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1. 学校能力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以提升高职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深度。
2. 理论与实践脱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与实践教学的整合不足。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信息不对称企业对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技能了解不足,学校也无法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难以顺利就业。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研究论文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研究论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教育保障体系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很多高校开展合作及学生实习活动的推进,高职教育文化的研究也成为了当下一个比较重视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研究论文。
一、校企合作与高职教育文化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与职业岗位紧密相连的实践性教学是不可代替的一部分。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企业以协作的方式互为合作伙伴,利用互补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以及各类科技合作等活动。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企合作所促进的高职教育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领高职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熟悉企业文化、带着期望、能力与方法走向人生内涵的实现;二是推动学校的服务型教育文化,让学校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三是促进高职教育文化的创新与进步,使学校与企业双方能够共同发掘、创造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科技和新方案。
二、高职教育文化研究的意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研究论文的意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加深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高职教育是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域涉及广泛。
因此,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的研究只有在深入了解其内涵之后,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其次,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变革,在职业教育中不断推动新课程的制定,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因此,在研究高职教育文化时,可以以此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第三,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化。
高职教育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使得校企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高职教育文化的研究也可以为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三、高职教育文化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高职教育文化研究的前沿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分析一、引言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互利合作关系,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的逐步深化和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1. 促进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贴近产业需求,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分享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源,加速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促进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基础和案例支持,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校企合作关系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多数合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实习基地或者校企合作项目上,合作内容相对单一,难以形成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
一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短期利益导向,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3. 合作机制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校企合作机制,比如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但这些合作机制和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4. 合作成果当前的校企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实习和企业实践项目上,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缺乏对校企合作长期效益的评估和跟踪,合作成果难以量化和形成良性的循环。
1. 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参与,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能力和意识还有待提高,缺乏深入的产业认知和实践经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课题研究论文:建设类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探讨
职业教育论文建设类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探讨校企合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保障,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分析1.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简单现在大部分职业院校普遍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用人合作。
职业院校根据需求主动联系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场所,学校为企业提供普通劳动者;其次是订单培养。
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企业冠名班”,企业派遣部分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上专业课程。
学生毕业时冠名企业录用部分优秀学生,其余学生由学校自行消化;再次就是生产线引入式合作。
学校引入企业大量实习实训设备,企业带着生产线到学校,并享受一定的优惠条件。
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给学生一些观摩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三种合作模式都仅仅是校企双方浅层次的合作,合作模式比较简单,合作内容也比较单一。
2.校“热”企“冷”建筑行业企业很多,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尤其出于施工安全因素,多数建筑企业没有这种合作意识也不愿意介入到校企合作中来,有些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
主要原因为:缺乏落实相应政策的具体措施、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企业在校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企业在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补偿、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
正因为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使校企合作形成学校一厢情愿,校“热”企“冷”的局面。
3.缺乏利益结合点,很难推动校企合作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校内模拟,让学生到企业行业现场感受或就业前短期实习层面上。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问题与对策概述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已经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改革备受关注。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
虽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挑战校企合作频率不高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普遍存在频率不高的问题,很多校企合作的项目是短期或不稳定的,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和合作机制。
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够清晰很多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时候,对学生能力要求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人能力和价值。
缺乏专业性教育校企合作中应该细化职业职能,加强专业性教育,但现在很多项目注重的是企业实践和技能掌握,忽略了专业性知识的重要性。
资金的不足高职院校往往在校企合作中资金都不足,企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校方则处于被动地位。
长时间的财务压力会导致日常教育经费的紧缩。
对策加强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来负责校企合作事宜,明确责任范围、建立联系渠道,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稳定的支持。
提高教师能力校企合作需要教师具有相关本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能力水平、教学方法与过程衔接。
加大学生的招聘力度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明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能力,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招聘竞争力。
加大财政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结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虽然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相关方面加以努力,加强机制建设,提高教师能力,加大学生的招聘力度,加大财政支持等措施的实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会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要的优质人才。
浅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困境与突破_校企合作方案
浅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困境与突破|校企合作方案【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突破校企合作模式的困境,寻求校企合作模式的新突破,是校企合作走到今天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所面临的校企合作模式理论研究薄弱、校企合作体制僵化、“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校企合作政府行为缺失、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对接脱节等五大困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突破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困境发展突破无缝对接一、校企合作的发展困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面对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校企合作遇到的五大发展困境,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很大阻力。
1、校企合作模式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基础薄,缺乏科学、系统、专门化的研究机构;其次,高职教育做为高等教育的一种专科类型还处于发展初期,距离本科、硕士、博士生阶段还有较长时期,因此,研究队伍的基础还十分薄弱,从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相对较低,使得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践行者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盲目实践,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2、校企合作体制僵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对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
《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这虽然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艰难、复杂与曲折的我系统工程,《教育规划纲要》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多头领导、多元体制、多层次的运行机制,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外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之间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矛盾重重。
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研究
CULTURE 共同体视野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研究成绍荣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摘 要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旨在以共同体视野为基础,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有望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共同体视野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22-061-04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作为教育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职业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弥补高职院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鸿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机会[1]。
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产业技术的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模式单一、合作深度不够、信息沟通不畅等,限制了合作的效果和成效。
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目前的合作形式、合作范围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同时,共同体视野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重新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共同体视野为基础,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并探索在共同体视野下推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机制,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应用论文
浅谈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应用论文浅谈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应用论文一、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状(一)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从学院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由安钢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改制组成,具有长期校企合作的基础。
为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蓄水池的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学院管理着1所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安阳市职业教育中心),是河南省唯一的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职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院校企合作拓宽了道路。
中高职一体化管理全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加大了统一性和互补性。
学校教育必须扎根于社会,扎根于企业,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做到育人与用人校企一体的合作。
自2009年以来,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略有成效。
70多家企业成为学院师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与北京安博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冠名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经过实习,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与北京圣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训轮式动力伞飞行员,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学生已能独立翱翔蓝天。
(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1.“订单”式培养模式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标准,提交订单,然后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和数量进行培养。
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通过签订协议书,明确三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
企业派老师到学校讲课,通过讲课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传达给学生。
学生在校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毕业后即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
企业录用“订单培养”毕业生的录用率高达90%。
本院动漫专业与北京安博教育集团进行的合作就属于这种形式。
2.“互动型”培养模式“互动型”培养模式建立在学校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
主要表现为:由学校负责学生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和设备原料,学生到企业或企业提供的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实习。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职教育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的高职教育必须要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而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的学术成果及其论文的质量会受到很大的提高。
一、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势1、增强教学实效性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能够及时反映市场技术需求和应用方向,促进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匹配。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能够更快地接触到实际工作,更好地了解职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科技趋势校企合作机制不仅可以帮助高职教师们了解当前的科技趋势,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新技术知识,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例如,高职机械制造等专业可以针对企业的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操作,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匹配。
3、提高学术水平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学研究项目,校方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同时,这些项目可以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同时促进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二、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的质量提高1、更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从而选择更加适合实际需要的课题进行研究。
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使得学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
2、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实际需求,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到各种领域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例如,高职电子电器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研究智能家居、机器人系统等方向。
3、更高的学术水平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学生可以得到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使得论文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
同时,可以借助企业实验室设备等资源,提高论文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
高职专业改革中校企合作现状剖析
高职专业改革中校企合作现状剖析高职专业改革中,校企合作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协同育人、联合培养等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实习实训、毕业实践、科研与项目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高职专业改革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剖析。
校企合作在高职专业改革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教育教学中加入了实践环节。
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设课程,将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在企业内部,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从校园走向企业,与企业员工一起参与项目开发、生产和管理。
校企合作在高职专业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人才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校企合作还促进了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存在不稳定性。
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可能会一直发生变化,导致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关系中断或终止;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也难以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在实施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在合作中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合作效果不佳的情况。
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履行、双方合作责任的明确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效果,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双方的合作透明度。
高职院校可以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企业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调查论文
2018-11-10
摘要:为深入了解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课题组对河北省内部分企业、高职院校、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校企合作松散、效率不高,有很大的局限性,被调查者都对第三方校企合作新模式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第三方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
校企合作如何取得更深入、更持续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难点。
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钟立群教授主持立项课题“基于4Rs理论的第三方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研究”,意在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学校和企业在各个环节搭建合作平台,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第三方机构是指为高职院校、生产经营性企业提供人才选拔招录、实习培训、岗位技能教学、考核评价、就业咨询指导等服务的专业化盈利性组织。
为了深入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笔者拟定了调查,编制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企业卷)》、《“校企合作”调查问卷(学生卷)》和《“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高校卷)》,于2014年6月至8月间对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校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许多有益的信息。
1关于企业
课题组对河北省内部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企业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问卷共涉及了17个调查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内容涉及了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现状、企业招聘、培训员工的方式、企业对第三方机构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等问题。
1.1关于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从收回的企业卷来看,有44.44%的企业与高校有过合作,55.56%的企业从未与高校进行过合作办学。
从合作的方式上来看,62.96%的合作方式是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委托学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的比例也较高,分别达到了12.96%,企业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和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只有3.7%的比例。
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上,55.56%的比例是学生顶岗,师傅指导,31.48%的比例是学生顶岗,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
1.2关于企业招聘、培训员工的方式
企业招聘新员工的渠道中,30%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16%是通过院校招聘,16.67%的比例是高校学生在公司顶岗实习后被留用。
被企业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对公司工作比较满意,70~90%能长期留任的占59.26%,而能长期留任不
足50%的企业占比7.41%。
从引进人才的专业角度看,愿意聘用应届的专业大学生并提供培训机会的企业占31.25%,没有这个意愿的企业占比56.25%。
在培训人才的途径上看,62.5%的企业是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的方式开展,仅有18.5%的企业通过社会培训机构。
1.3关于企业对第三方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
90.74%的企业认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作为中介参与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学校搭建合作的平台是好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推广,并且有81.48%的企业有意愿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以适合的模式进行合作,为高校学生实习、就业的机会。
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模式,50.6%的企业认可第三方机构派学生到公司实习、就业,19.28%的企业认可第三方机构自己建立实习实训场所,邀请公司实践专家到场指导,20.48%的企业倾向于第三方机构在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场所,邀请公司实践专家到场指导的模式。
98.15%的企业都愿意接受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了严格的顶岗实习培训后的高校毕业生。
有多半的企业认为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和高校的积极性都不高,有第三方机构参与后,校企合作对企业和高校都将带来益处,并且有76%的企业愿意承担由第三方机构提供毕业生招录、顶岗培训等服务时的全部或多数费用,只有9.26%的企业不愿意承担费用。
2关于学生
为了充分了解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了解在校学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和期待,课题组在河北省内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学生卷)》560份,其中,有效问卷544份,问卷共涉及了16个调查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内容涉及了学生对目前校企合作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第三方机构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等问题。
2.1关于学生对目前校企合作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仅有11.76%的被调查者了解校企合作,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有一部分实习实训可在专门的实训室进行。
学生们希望能得到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认为这将会对他们实践技能的提高、对所要从事职业的了解程度的提高、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提高都是有好处的。
97.59%的学生希望到企业现场进行实习,36.76%的学生认为他们学校没有校内实训基地,学校经常组织去企业参观学校的仅占1.47%,83.82%的学生是自己通过关系联系到企业进行实习的。
2.2关于学生对第三方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
89.71%的学生认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作为中介参与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学校搭建合作的平台是好的做法,如果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以一种适合的模式与学校进行合作,愿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培训,并推荐就业,98.53%的学生愿意参与,并且有61.76%的学生愿意承担在合作中的一部分费用。
3关于高校
课题组对河北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高校卷)》32份,其中,有效问卷32份,问卷共涉及了16个调查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内容涉及了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现状以及高校对第三方机构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等问题。
3.1关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高校的调查,所有的高校都与企业有着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合作的形式主要集中在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教师去企业参与实践活动、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高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咨询等几个层面,在学生的课程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方面合作甚少。
学生顶岗实习的途径主要通过人才市场招聘解决,尤其是一些不适宜于大批量到同一企业实习的专业,比如财会专业,因为每一家企业不能同时提供多个学生的实习,所以大多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关系去联系实习单位。
93.75%的学校都设置了校内实训基地,其中62.5%的学校认为基本能满足学生课程实训的要求,但是这种实训由于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差距较大,所以即使经过学校严格的岗前培训,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工作角色的比例则很小。
高校尤其是各个专业里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的人员严重不足,90.6%的学校认为致力于学生就业的人员严重不足。
3.2关于高校对第三方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
经调查,100%的学校认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学校搭建合作的平台,是一个好的做法,100%的学校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校企合作中,高校期望的合作模式主要有:
(1)通过第三方机构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并推荐学生就业;
(2)第三方机构自己建立实习实训场所,邀请企业实践专家到场指导,并推荐学生就业;
(3)第三方机构在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场所,邀请公司实践专家到场指导,并推荐学生就业。
在这些合作模式中,高校都愿意给予一定费用支持,给第三方机构作为合理回报。
当然这部分费用可以以培训费的形式向学生单独收取。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课题组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中,由于参与各方的社会目的、社会职能不尽相同,得利不均,校企合作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短视性等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上,各方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在运行模式上,目前的合作大多是建立在“关系合作”或“友情合作”上的,致使合作关系具有非常态性;在合作态度上,由于企业没有法定义务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环境,往往是学校积极找企业,企业的反应比较消极;在环节上,由于学生岗位工作能力较差,企业只愿意为学生提供短期的顶岗实习,而不是长期的工作岗位。
从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学生本身,都对第三方机构介入的校企合作
新模式充满期待,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模式依托下,高校解决了学生课程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与企业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学生毕业就业有了更好的去处;企业则可以录用到能直接进入工作角色的新职员,而省去了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第三方机构则全程参与高校的招生、课程实训、学生顶岗实习,参与高校学生被录用到企业以后的工作追踪及相应培训,以收取费用的形式利润,可以获得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