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课程标准.docx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64c2202af90242a895e57d.png)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的定位及性质《数控铣实训指导书》是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其目标在于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编程和操作能力,依据劳动管理部门的数控铣中级工职业技能要求特点,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达到本专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要求。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要求特点,并参照数控铣中级工、高级工考证考核要点,构建本课程的设计思路。
数控铣实训课程实践性较强,是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
根据数控铣国家职业标准,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通过分解任务,进行项目化活动,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掌握零件的读图、识图能力,独立进行编程加工,具有制订较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1)能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样和简单装配图样;(2)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CAD/CAM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3)掌握普通铣削的基本工艺知识,达到相应工种初级认知水平。
(4)握数控铣削的基本工艺知识,懂数控铣床维护的流程。
2、技能目标:(1)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工量具,并根据切削条件估算刀具寿命,合理选用刀具。
(2)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3)掌握数控加工的金属切削知识,独立完成零件的编程加工。
(4)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能处理常见故障。
(5)通过深入生产实践,对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提高工艺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1)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具有质量、效率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项目,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3)在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标准
![《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09b4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7.png)
《数控铣床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数控铣床实训二、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焊接应用技术专业三、参考课时72学时四、课程性质与任务(一)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数控加工的基础课程。
其课程是数控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和加工方法,使其能正确使用工装量具,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常用数控铣削零件;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生产价值观,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作好前期准备。
(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掌握金属铣削刀具的种类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五、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能够编写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能进行工艺分析,最终要达到数控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预备技师的水平。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完成设计的项目,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控编程、工艺分析及加工知识,具有以下基本能力:2.具有熟练操作数控铣床的能力。
3.具有独立加工数控铣削零件的能力。
4.具有手工编制数控铣复杂零件加工程序的能力。
5.具备制定中等数控铣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基本能力。
6.具有选择、使用数控铣床常用工艺装备的能力。
7.具备独立处理现场常见编程、操作、加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8.具备独立解决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的基本能力。
9.具有对数控铣床进行日常维护的能力。
10.具有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及分析的基本能力。
11.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和工作态度。
(三)知识目标:1.知道数控铣机床坐标系的定义方法2.熟练运用数控G、M、F、S、T指令编程3.会正确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选用铣削刀具参数4.熟练掌握数控铣床钻孔固定循环指令、刀具补偿指令、旋转指令、极坐标指令、镜像指令和宏程序功能(四)素质目标:1.具有运用知识进行创新、革新的能力。
数控多轴铣削实训课程标准112课时
![数控多轴铣削实训课程标准11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84f8687ed630b1c58eeb54a.png)
数控多轴铣削实训》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块的一门主要专业实践课程, 控多轴铣削实训为主,巩固所学编程及加工工艺等理论知识。
本课程主要讲授所用多轴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以及所配的数控系统的基本知识,用机床及所配系统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操作多轴数控机床, 够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及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知道所用数控机床的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及组成。
2.了解多轴数控机床数控系统,能操作多轴数控机床。
3.工件和刀具的夹紧方法。
4.能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并会检测所加工工件。
5.能利用CAM 软件编制多轴自动加工程序,并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一)知识目标1. 掌握多轴数控机床床日常维护要求 ,润滑油、冷却液等使用要求2. 掌握多轴数控机床的自诊断功能、出错报警功能操作 3 .掌握CAM 软件编制多轴自动加工程序(二)能力目标1. 掌握多轴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2. 掌握刀具、工件的装夹和对刀操作 3 •掌握简单零件的编程加工以数针对所 能(三)素质目标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2)通过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教学基本条件1、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专用实训基地。
学生至少每五人共用一套设备(其中包括数控机床、工量刃具等);实训室提供气压源。
2、实训课每班由两位老师上课,以便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在学生修完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编程、CAD/CAM 等课程后进行实施。
七、课程实施建议1、本课程为实训项目,增加演示操作次数,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讲解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标准全文优选
![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标准全文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a27b557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数控铣加工实训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三、课时:120学时四、学分:3分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工艺分析、数学处理、程序编制、仿真模拟和加工实训等活动项目,使学生掌握正确数控铣削编程的指令格式、编程方法,会数控铣床的操作和零件的铣削加工;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工种所必需的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新技术应用意识。
职业能力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及技术规格方面的相关知识;2.掌握数控机床工具系统方面的相关知识;3.掌握阅读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及编制工艺文件方面的相关知识;4.掌握典型系统数控机床常用指令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方面的相关知识;5.了解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会选用数控机床品种及技术规格;2.会选用数控机床工具系统;3.会阅读数控加工工艺卡片;4.会用典型系统数控机床常用指令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5.会简单操作数控机床、组装刀具组、装夹找正零件、对刀及数据设定,校核程序的正确性;(三)素质目标1.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养成不断进取、探索知识和能力边界、务实创新性工作的习惯;2.使学生热爱专业工作,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习惯和综合工作能力;3.使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具有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培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的技能;该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构建了全新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教课程体系。
通过这样的改革,希望能够促进本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的紧密匹配;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内容要求八、教学情境设计与建议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数控铣床课程标准
![数控铣床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6d131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2.png)
《数控铣削编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数控铣削编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的编制、刀具和工装的使用等基本常识;熟悉常用G代码及其格式,特殊编程指令的编程方法以及加工工艺循环等。
掌握常用数控切削加工的一般操作技能,达到初级工操作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掌握铣削加工的基本常识和常用G代码基础知识;初步熟悉常用机加工设备的工艺特点及其操作;具备相关工种初级工所具备的工艺分析、品质检测和加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CAD/CAM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2.掌握车、钳、刨、铣、磨等常见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达到相应工种初级工的应知水平。
3.熟悉常用标准件的选用和简单机械装拆的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1.能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样和简单装配图样。
2.掌握钳、车、铣等常见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相应工种初级水平。
3.能正确选用常用标准件,会对简单机械进行装拆和维护.三、课程主要内容(一)、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性质与任务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是机械制造系统中一种重要的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可有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随着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发展与普及,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能够操作加工中心上看看铣床机床,进行工件多工序组合切削加工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操作工。
基于此,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操作工面向社会从事及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的开发。
加工中心操作技能,提高职业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通过在培训现场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进一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性能、结构和特点,掌握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保养、简单故障和加工中不正常现象的排除方法,熟悉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全过程,能较熟练地使用加工中心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及以上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普遍达到中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操作工的职业资格水平,相当一部分达到高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操作工的职业资格水平(二)、加工中心实训目标1、实训目的1。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262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e.png)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控铣削加工课程类别:专业技能平台课程适应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时学分:186学时,占10学分开课学期:第3、4学期二、课程概述《数控铣削加工》是一门传授数控铣床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课程,是需要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机械测量、电工基础等课程之后所进行的数控铣削加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授。
结合企业铣削类典型零件,主要内容包括:平面阶梯件的加工,简单外轮廓的加工,孔类零件的加工,简单内轮廓的加工,复杂轮廓的加工曲面的加工。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铣削类典型零件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应用数控铣床熟练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为学生考取数控铣床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所服务。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必须的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的交际意识等优秀品质。
(一)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勤恳踏实,勤恳厚道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竞争与团结协作意识。
(二)知识1.熟悉数控车间管理规程、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2.掌握常用数控铣削编程指令的编辑;3.掌握铣削加工工艺制定;4.熟悉数控铣床加工简单难度平面类零件方法;5.熟悉数控铣床加工简单难度型腔类零件方法;6.掌握数控铣床简单维护和保养;(三)能力1.能够熟悉数控车间管理规程、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2.理解数控铣削编程指令的应用,能正确编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3.能应用数控铣床对简单难度平面类零件进行编程与加工;4.能应用数控铣床对简单难度型腔类零件进行编程与加工;5.具有数控铣床简单维护和保养的能力;6.制订生产要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和解决具体问题;7.具有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0fe7e83169a4517623a311.png)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课程标准《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课程标准(330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之一~是具体体现和实现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削加工的相关知识~能较熟练地对较复杂程度零件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掌握较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铣削编程技术~具备对较复杂程度零件进行数控铣削加工的技能~经考核~取得数控铣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主体的原则进行编写~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参照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成系列按课题展开~所选项目来自生产教学一线和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并将每个项目分解成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和零件加工等若干个任务~有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考评标准具体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削加工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具体目标,1,熟悉数控铣削的加工过程~能编制较复杂零件数控铣削的加工工艺。
,2,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知识与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一种典型数控系统的常用指令代码~会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的一般程序。
,3,会正确选用刀具和夹具~能正确测量加工结果并进行误差补偿。
,4,熟练掌握一种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根据零件图样进行三维建模和运用CAD/CAM软件自动编程及后置处理。
,5,通过本课程第一模块的实训~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一般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铣削编程技术~具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以及数控铣削加工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基本技能~经考核~取得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6,通过本课程第二模块的项目训练~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掌握较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铣削编程技术~具备对较复杂程度零件进行数控铣削加工的技能~经考核~取得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课程标准1
![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课程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8f02a07c1711cc7931b7161c.png)
«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肖瑾课程名称: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实用专业:数控应用技术一、课程的描述1 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数控应用技术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技能性,适合理实立体一体化教学。
2 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1)培养学生操作数控铣床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对刀的能力(3)培养学生控制加工精度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编程指令的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并实施工艺文件的能力(6)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等常用量具检验工件加工质量的能力。
(2)职业能力(1)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3)职业素养能力(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制定与执行计划的能力(3)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的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数控编程指令,数控铣床操作的基本技能。
内容包括:编程指令讲解,简单零件的编程,外型轮廓铣削编程,孔系零件加工,键槽铣削编程,型腔铣削编程,综合项目实训,简单宏程序的学习,曲面零件加工。
4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理实立体一体化5 教学实施条件(1)教材高教出版社«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训练»或校本自编教材(2) 相关课程理论基础课:机械制图及cad 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技术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实践基础课: 普车操作实训钳工操作实训焊工操作实训数车操作实训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研究(1)具备双师资格。
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示范操作实例,能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并分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
(2)教学研究涉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工基础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180学时)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180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2e795f005a8102d276a22f57.png)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工学结合课程。
本课程按照企业典型数控铣削零件加工要素设计教学项目,按照机械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流程进行教学组织。
教学项目涉及盘套类、连杆类、凸轮类、箱体类、缸套类及模具型腔等零典型零件数控工艺设计、编程和加工等内容,通过讲练结合、一讲一练的方式将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刀具与量具选用、使用或安装、零件的手工或自动程序编制、加工方法选择与零件精度检测、CAD/CAM软件应用、程序远程传送以及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等有机整合起来,在项目训练中结合安全管理和企业6S管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2.课程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路如下:1)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规划,评价手段与学习目标相匹配预期学习成果指的是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将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一切从“预期的学习成果”出发,教师按企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确保训练内容与预期成果匹配。
同时,根据资源和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合适的评价手段,使评价手段与学习目标相匹配。
2)整合校内资源,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在一体化教室编制加工程序,通过软件对程序进行仿真和调试,调试好的程序再通过专用软件并利用网络将一体化教室与实训车间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一体化教室编制的加工程序可直接传送到相应数控机床,合理而高效地利用数控机床,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
3)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做到工学结合本课程所有教学和实训项目均来源于合作企业工作案例,在项目设计时,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对合作企业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企业在实训教学中承担以下工作:·提供岗位对本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厂级、车间级、岗位级的三级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项目的案例提供;·技术项目的实训技术指导;·定期反馈毕业生的各种信息4)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促进主动学习在项目学习中,指导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灌输者角色向职业和技术的引导者转换,项目指导教案、多媒体课件都以指导性内容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技能掌握为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学会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e7c1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0.png)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学时:144学分:8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全日制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数控类专业核心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趋势,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该专业课程涉及数控铣床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编程和操作核心,全面系统介绍铣削加工技术基础、内外轮廓的加工、华中系统数车编程操作等方面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中职数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以生产实践中的加工任务为项目构建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知识目标(1)能适应数控铣床操作的工作、学习环境;(2)会手工编制内外轮廓的规范程序;(3)能较熟练运用数控铣仿真系统或机床模拟仿真实现零件的模拟加工;(4)会手工铣削平面内外轮廓零件;(5)会使用CAD/CAM铣削平面以及曲面轮廓;(6)能完成中等复杂轮廓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7)能达到数控铣(加工中心)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资格水平。
2.能力目标(1)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对于这种类型的课程,必须加强平时的练习,在重复操作练习中提高熟练程序,并掌握其中的操作原理;(2)能读懂零件图、能根据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常用刀具、能利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进行内外轮廓、曲面轮廓的加工、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方法;(3)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能在课外摸索一些新的加工工艺,并能学习使用。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求学态度,注重动手;(2)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3)培养学生具有互助合作的精神。
《数控铣削技术训练》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技术训练》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fb34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5.png)
《数控铣削技术训练》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 3 -(一)课程性质.................................... - 3 - (二)课程任务.................................... - 3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4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 4 - (二)核心素养目标................................ - 5 -三、课程结构......................................... - 5 -四、课程内容......................................... - 6 -五、学业质量......................................... - 9 -六、课程实施与保障.................................. - 10 -(一)教学方法................................... - 10 - (二)教学条件................................... - 11 - (三)课程教学资源开发........................... - 11 - (四)教材编写建议............................... - 11 - 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授课进程与安排.................. - 12 -(一)教学基本安排表............................. - 12 - (二)教学进度表................................. - 13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数控铣工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国家规范教材,结合我校实际而制定,适用于我校《数控铣削技术训练》的教学。
9《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
![9《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3313d3a8956bec0875e35e.png)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铣削加工》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员在完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工程图和零件加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车工综合实训的基础上,以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目的,通过完成机床操作、零件加工和检测等学习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的学习活动,提高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和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和调试、机床操作以及零件质量检测和控制等职业能力。
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计依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零件加工的工作流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数控铣工(四级)》职业资格标准。
本课程按加工准备---机床操作(含维护保养)----铣削零件加工和检测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综合能力习得和迁移为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建议课时27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学员以独立或小组的形式,在教师及同学指导协助下,借助参考教材、机械加工手册等相关教学资源,在规定时间和技术要求内完成分析产品图纸,制定产品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方案、编制加工程序、工艺准备与操作机床加工零件、检测零件等活动,并实施检查反馈和控制改进。
在完成计划过程中,使用工艺装备等应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能达到《数控铣工(四级)》的职业资格标准。
●会数控铣床的操作●会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能读懂铣削工艺文件●会编制铣削类零件程序●会加工平面铣削零件●会二维轮廓加工●会孔系零件加工●会加工曲面零件●会判断简单的设备故障、会维护保养机床●养成严谨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标准要求须编写任务引领型《数控铣削加工》校本教材。
《数控铣削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技能训练》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2513a4d1f34693daef3edc.png)
《数控铣削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铣削技能训练【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订数控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掌握数控铣床维护的步骤与方法;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数控铣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为核心,同时兼顾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数控原理,数控铣床加工与零件制造工艺的联系,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制定。
本课程是一门以技能学习为目标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本着“充实更新”的原则,力求先进,适应科技发展,结合生产实际讲编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操作数控铣床的基本技能。
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编程、操作数控铣床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18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操作数控铣床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a)能对不同类型的数控铣床进行区分并把握其主要特点,能根据零件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控铣床加工;b)能独立熟练操作数控铣床;c)能手工编程独立完成初等难度的零件加工;d)能自动编程独立完成中等难度的零件加工和工艺卡片的编写;e)能灵活运用编程方法独立完成综合零件加工。
关键能力f)分析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通过对以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加工对象和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加工方案。
g)学习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数控编程的相关指令,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对指令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
h)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师提供的先关信息的指引,寻求解决不同零件的加工刀具、加工参数、加工方法的途径,提出合理加工方案和加工程序。
《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课程标准
![《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163e71d58fafab069dc02f5.png)
课程标准——《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课一、课程概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课程代码:XX教学单位:机电工程中心制定时间:2019年12月20日课程学分:6 课程学时:112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专业代码:051200授课对象:机械加工专业一年级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铣削加工技术与技能后续课程:综合实训2.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理实一体化,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数控铣床基础知识,掌握生产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具备数控铣床操作工初级水平,同时为学生今后的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能力标准(选自专业计划的能力表)合格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应当具有以下知识目标、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1. 素质目标1.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培养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节约生产,保护好环境的意识。
3.团队合作精神,与小组成员协作、沟通能力。
2. 知识目标1. 掌握数控铣床基础概念及应用。
2. 掌握数控铣床常用刀具、夹具以及装夹方案。
3. 掌握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4. 掌握数控铣床的系统功能指令。
3. 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平面、外轮廓,内轮廓,孔,镗孔,攻螺纹加工技能。
2.能够对机床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
三、课程结构四、课程模块内容描述及测评要求本课程的达标要求:1.必须通过的模块:基本操作、指令与编程、零件加工与检测2.可以选修的模块:基本知识3.本课程合格标准:必须模块全部通过、选修模块通过其中一项根据本课程内容和特点,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模块考核(实操)及平时考核(出勤、作业和课程讨论)三个部分结合。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出勤、作业和课程讨论)×20%+模块考核成绩(实操)×60%+考试成绩×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5开课单位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授课学期1(下) 2(上)课程名称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
课程类别实训类授课层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考核性质实操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基本技能》等
后续课程《数铣及加工中心技术》、《数控维护与维修》等
理论114习题
学时分配总学时450实验实训336
上机见习
适用专业数控专业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了解数控行业的现状及广阔的前景;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钻研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
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
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较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程序编制,
能熟练进行其数控加工,并能进行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职业规范,勤恳、努力的职业态度,进取、
积极的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团队作风。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选择的原则,会编制数控铣削较复杂
零件的工艺文件;
(2)掌握数控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能编制较复杂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程序;
(3)会正确选用各种刀具及常用量具、夹具;
(4)熟练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技术,具备数控加工较复杂零件的能力;
(5)熟练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会分析影响加工质量的原因;
(6)掌握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质量意识和产量意识;
(2)培养学生坚强毅力、自信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
以项目式的课程方式呈现,将对应的知识进行分类,以
便更好的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快的接受和掌握。
1. 理论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64 学时。
2.实践是以结合理论进行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的操作技能,并且能够熟练
掌握,最终达到国家中级工的考核要求。
理论模块
教学项目教学要求与建议
会开关数控机床
手动铣面
能手动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平面零件
会输入数控程序
会编辑已输入的程序
会对刀
数控程序的输入与仿真会检验程序
会确定编程坐标系
会输入长度补偿
会自动加工工件
会编制槽加工程序
铣槽
掌握数控 G01、G00、M3S、 M30、 F 等数控指令
熟练掌握宽 16 的槽加工程序编制
铣宽 16 的槽
能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会编制外轮廓粗铣加工程序
铣外轮廓
会计算坐标值
熟练掌握平面粗铣加工程序的编制
铣台阶面
理解刀具长度补偿的使用
熟练编制外轮廓粗铣加工程序
加半径补偿外轮廓铣会用刀具补偿功能
会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外轮廓零件
会编制带圆角外轮廓粗铣加工程序
铣圆弧外轮廓
能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圆弧外轮廓零件
会编制粗、精铣加工程序
简单外轮廓粗、精加工理解粗、精加工工艺
能确定粗加工的切削要素
熟练掌握粗、精加工程序的编制
会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复杂外轮廓粗、精加工
能够制定粗、精加工的加工工艺
M00使用
会编制内型腔加工程序
矩形内型腔加工会正确下刀
能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内轮廓零件
会使用子程序
斜型腔加工
掌握 G68、G69程序指令的使用
会用镜像指令
能熟练使用子程序
镜像编程加工与缩放知道缩放功能
知道 G92确定坐标系系统
知道程序段号的意义
会编制综合件数控程序
综合轮廓加工
会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了解孔的类型及加工方法
了解麻花钻、钻孔工艺及工艺参数选择
孔的加工
掌握孔加工循环指令
会按要求加工相应孔
会编制深孔、铰孔的加工程序
钻深孔、铰孔的加工会在加工过程中换刀
会用塞规检验孔
会编制整圆加工程序
能熟练应用子程序
内外整圆加工
会使用增量指令编制程序
会使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孔
了解垂直度
镗孔、攻丝的加工会用不同的坐标系编程
会编制镗孔、攻丝的加工程序
活用椭圆参数方程
内、外整椭圆会用宏程序
知道宏变量、条件判断指令、表达式运算、布尔判断、常用函数
会编制铣螺纹程序
铣螺纹熟练应用子程序
会使用螺纹规检测螺纹
会编制综合件的数控程序
会编制简单加工工艺
初级工练习一
知道尺寸、形位公差要求,并会在加工中保证这些要求
会使用常用的量具对工件进行精度检测
熟练制综合件的数控程序
中级工练习一能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会分析在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会解决
实践模块
教学单元教学要求与建议
会手动操作机床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实熟练掌握对刀
践能用机床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懂得日常的机床保养方法
[ 学时分配 ]
(一)学时安排建议:
教学内容理论时数实践时数备注
手动铣面416
数控程序的输入与仿真416
铣槽416
铣宽 16 的槽416
铣外轮廓618
铣台阶面416
加半径补偿外轮廓铣618
铣圆弧外轮廓620
简单外轮廓粗、精加工818
复杂外轮廓粗、精加工618
矩形内型腔加工416
斜型腔加工618
镜像编程加工与缩放618
综合轮廓加工416
孔的加工612
钻深孔、铰孔的加工412
内外整圆加工412
镗孔、攻丝的加工616
内、外整椭圆818
铣螺纹818
初级工练习一24
中级工练习一44
合计114336
(二)教学方法建议
1.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工程材料、标准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
组织开展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改革等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
3.阶段性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基础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可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
完成综合实践报告,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四、说明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 年制 ) 。
2.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其中理论教学模块和实
践性教学模块中带☆的章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余内容为本专业必须完成的。
3.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直观性较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实
物及现场教学方法,必要时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边讲授,边演示。
改革“灌输式”
的教学方法。
4.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评
价相结合,倡导采用表现性的评价方式。
5.建议对阶段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内容独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