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题库(分三个部分)(一)(综合章节)复习题一、填空题: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0,t tE tt t⎧∞=⎪=⎨≠⎪⎩,其无因次方差2θσ=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A B R+→,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r B):r R= 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 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反应器的大小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目的产物的收率 ; 15.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均一 ,并且 等于(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燕大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卷

燕大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卷

燕大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______。

A. 压力B. 拉力C. 剪力D. 冲击力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______。

A. 完全恢复原状B. 部分恢复原状C. 不能恢复原状D. 以上都不是4.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的能力。

A. 拉伸B. 压缩C. 磨损D. 腐蚀5. 以下哪种材料属于非晶态材料?A. 玻璃B. 陶瓷C. 橡胶D. 钢...(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2.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加载的______成正比。

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包括______、______、正火和回火等。

4.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的材料组成的。

5.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描述非金属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主要优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泊松比为0.3,试计算该材料在受到100 MPa的拉伸应力时的应变。

2. 某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工作,其材料的疲劳极限为200 MPa,若构件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的最大应力为150 MPa,请计算其预期的疲劳寿命。

五、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六、实验题(共20分)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金属材料的硬度,并解释硬度测试对材料选择的意义。

七、附加题(10分,可选做)1. 请结合实际,讨论在特定工程应用中,如何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

考试结束,请各位考生停止答题,并将试卷按顺序整理好交给监考老师。

山东省燕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燕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燕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Na:23 Cu:64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是碱B .Na 2CO 3是盐C .Na 2CO 3是钠盐D .Na 2CO 3是碳酸盐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3.现有三组液体:①氯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液 ②43%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4.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 )A .一定含SO 42-B .一定含Ag +C .一定含CO 32-D .可能含SO 42-或Ag +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 B . 胶体粒子带电荷 .胶体粒子能穿过滤纸 D .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表示物质的质量的单位B 、16gO 2含有0.5mol O 2分子C 、2gH 2的体积约为22.4LD 、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式量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g/molB .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C .3.01×1023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32gD .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SO 4=Mg +2+SO 4-2B.Ba(OH)2=Ba 2++(OH -)2C.Al 2(SO 4)3=2Al 3++3SO 42-D.Ca(NO 3)2=Ca 2++2(NO 3-) 9.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Na 2SO 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 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①⑤④B .①②③⑤④C .②③①④⑤D .③⑤②①④ 10.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gB .32gC .64g /molD .32g /mol11.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 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 3和H 2相同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1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O 2B .CH 4C .CO 2D .SO 213.用N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 NAC .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 个数为1 NA 14.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4.2 g Na 2SO 4 溶于100ml 水中② 将32.2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5.0.5L 1mol/L FeCl 3溶液与0.2L1mol/L KCl 溶液中的Cl -的数目之比( )A .5:2B . 3:1C .15:2D . 1: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 __ ;属于盐的是 ______ 。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将01.0mol/dm3HAc与0.10mol/dm3 NaOH等体积混合,其pH值为()。

(K a(HAc)=1.76*10-5)A. 5.27B. 8.73C. 6.73D. 10.492. 对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平衡的时间B. 使用催化剂能实现热力学不能进行的反应C. 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D.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3. 预估某反应的熵变,随着下列哪个反应的进行,其熵值增加的最多()。

A. H2(g)+S(s)→H2S(g)B. 2Al(s)+3O2(g) →Al2O3(s)C. Ni(CO)4(s) →Ni(s)+4CO(g)D. MgCO3(s)→MgO(s)+CO2(g)4. 升温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增加了分子的碰撞次数B. 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 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D. 促使平衡移动5.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3·s-1时,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是()。

A. 3/2B. 1C. 1/2D. 06. 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

(1)H2(g)+1/2O2(g) ⇌H2O(l) K1(2)N2(g)+O2(g) ⇌2NO(g) K2(3)2NH3(g)+5/2O2(g) ⇌2NO(g)+3 H2O(l) K3(4)N2(g)+ 3H2(g) ⇌2NH3(g) KA. K1 + K2-K3B. K1 ×K2/K3C. K1×K3/K2D. K1 3× K2/K37. 下列实际中能使PbSO4(s)溶解度增大的是()。

A. Pb(NO3)2B. Na2SO4C. H2OD. NH4Ac8. 已知:K sp(AgCl)=1.8×10-10, K sp(Ag2CrO4)=2.0×10-12。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反应时间的优化通常取决于哪些因素?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温度 C. 催化剂的活性 D. 上述所有因素答案:D2、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 A. 反应过程的热量平衡 B. 反应动力学 C.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 D. 反应器设计答案:C 3、关于反应速率,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B. 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温度成正比 C.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都有关 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都无关答案:C4、在化学反应工程中,我们如何定义催化剂的活性? A. 催化剂的表面积与反应物分子数的比值 B. 催化剂的重量与反应物分子数的比值 C.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的一种内在属性,无法定义 D.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对特定反应的催化效率答案:D 5、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提高反应速率 B. 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C. 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可以使反应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答案:B二、填空题1、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________、和。

答案:化学动力学;传递过程;热力学2、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研究内容是________。

答案:化学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和设备的放大设计与优化、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3、对于一个放热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可能会________,增加反应时间可能会________。

答案:增加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选择性4、催化剂的活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催化剂的表面积;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催化剂的酸碱性;反应物的性质5、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的浓度为定值时,增加________可能会增加反应速率。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有利于( )。

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 C有可能不影响反应方向 D 无法确定2. 对已达平衡状态某一可逆反应: aA(g)+bB(g)= cC(g)+dD(g)(△r H m >0且a+b>c+d),若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采取的办法为 ( )。

A 升高温度、增大压力B 升高温度、降低压力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D 降低温度、减小压力3. 已知25℃时某一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 = 1.4×1011mol·L -1·s -1,据此可推断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4. 下面关于酸碱质子理论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酸是质子的给予体B凡是能够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C酸失去质子后,剩余部分就成为碱D碱性水溶液中不存在H +5. 下列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具有缓冲能力的是 ( )。

A 0.5 mol·L-1 HCl和0.5 mol·L-1 NaAcB 0.1 mol·L-1 HCl和0.2 mol·L-1 NaAcC 0.2 mol·L-1 HCl和0.1 mol·L-1 NaAcD HCl和NaAc无论浓度怎么样变化都不能组成缓冲溶液6. 由等浓度的HX与 X-组成的缓冲溶液,如HX的解离常数K a=1.0×10-10,此缓冲溶液的pH为 ( )。

A 4B 5C 7D 107. 已知K sp θ(Ag 2CrO 4)=1.1×10-12,当溶液中c(CrO 42-)=6.0×10-3mol ·L -1时,开始生成Ag 2CrO 4沉淀所需Ag +最低浓度为 ( )。

A 6.8×10-6mol ·L -1B 1.35×10-5mol ·L -1C 9.7×10-7mol ·L -1D 6.8×10-5mol ·L -1 8. 配位化合物K 3Fe(CN)6的配位数为( )。

燕山大学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上

燕山大学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上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 2 页
4、某管路要求Q=80m3/h,H=18m,有下列四种型号的离心泵,分别可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头,则应选用()。

A、Q=88m3/h,H=28m;
B、Q=90m3/h,H=28m;
C、Q=88m3/h,H=20m;
D、Q=88m3/h,H=16m。

5、离心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

A、Q增大,N增大;
B、Q增大,N减小;
C、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
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

6、降尘室生产能力增加1倍,则应将()。

A、高度增加1倍;
B、高度增加2倍;
C、长度增加1倍;
D、长度增加2倍。

7、下列关于过滤介质的虚拟滤液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介质相同,其虚拟滤液体积就相同;
B、过滤介质相同,其虚拟滤液体积不一定相同;
C、过滤介质不同,其虚
拟滤液体积就一定不同;D、都不对。

8、用板框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操作,随过滤时间增加,滤液量()。

A、线性增加;
B、线性减小;
C、非线性增加;
D、非线性减小。

9、恒压过滤操作中,随过滤时间增加,滤液流动遇到的阻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7 页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8 页第8 页
燕山大学试题标准答案
院(系):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研室: 化工
考核课程:化工原理06-07 学年(春)季学期
燕山大学试题标准答案共 4 页第2 页。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10×2分)1. 某反应,其∆H与∆S均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其∆G会如何变化?(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2. 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通常是在普通烧杯中进行,按照热力学规定,此反应系统为( )A. 封闭系统B. 孤立系统C. 敞开系统D. 其它系统3. 由等浓度的HX与X-组成的缓冲溶液,如HX的解离常数K a=10-10,此缓冲溶液的pH 为( )A. 4B. 5C. 7D. 104. 采用下列何种办法,可以使0.1mol∙L-1的NH3溶液的pH减小?( )A. 加入固体NaOHB. 使用密闭容器C. 加入固体NH4ClD. 升高温度5. 在难溶电解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BaSO4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 A.Na2SO4 B.BaCl2 C.KNO3 D.H2SO46. CaF2和BaCO3的溶度积常数很接近(分别为5.3×10-9和 5.1×10-9 ),两者饱和溶液中的 Ca2+浓度与Ba2+浓度将会 ( )A. 相等B. 基本相等C. Ca2+浓度远大于Ba2+浓度D. Ba2+浓度远大于Ca2+浓度7. 配合物中形成体的配位数是 ( )A. 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体的个数B. 与一个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个数C. 形成体的电荷数D. 其数值与配离子电荷数相等,符号相反8. 配位化合物[Co(NH 3)5Cl]Cl 2的名称为 ( )A.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III )B. 三氯·五氨合钴(III )C. 二氯化五氨·一氯合钴(III )D. 五氨·三氯合钴(III )9. 已知:3+2Fe/0.771Fe V θϕ+=, -2/2I 0.535I V θϕ=,则在Fe 3+、Fe 2+、I 2、I -中具有最强的得电子能力的物质为 ( )A. Fe 3+B. Fe 2+C. I 2D. I - 10. Ag ++Fe 2+= Ag+Fe 3+,3+2+Fe/Fe 0.771V θϕ=, φAg +Ag ⁄θ=0.7991V ,欲使反应逆向进行,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用石墨电极B. 降低Fe 3+浓度C. 增大Ag + 浓度D. 加入NaCl二、填空题(10×1分)1. 当反应aA+bB=yY+zZ 自发进行时,其反应商J 与平衡常数K Θ之间的关系是 。

燕山大学(已有09试题)

燕山大学(已有09试题)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西方哲学史(近代部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2008复试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形式逻辑2007——2009逻辑学教程(复试)2006,2008,2009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07——2009区域经济学原理(复试)2006,2008,2009诉讼法学法理学2007——2009民事诉讼法2007——2009刑事诉讼法2007——2009证据法学(复试)2008——2009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政治学原理2007——2009国际政治学概论2007比较政治学(复试)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 邓小平理论概论20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试)2006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09复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邓小平理论概论20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试)2006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09复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 邓小平理论概论20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试)2006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2009复试英语语言文学二外俄语2007——2009二外德语2007——2009二外法语2007——2009二外日语2007——2009基础英语2007——2009语言学与英美文学2007——2009翻译与写作(英语)(复试)2008——2009俄语语言文学二外英语2007——2009俄语语言理论及综合知识2007——2009基础俄语2008——2009实践俄语(复试)2009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方向)二外俄语2007——2009二外德语2007——2009二外法语2007——2009二外日语2007——2009基础英语2007——2009语言学2008——2009翻译与写作(英语)(复试)2008——2009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方向)二外英语2007——2009基础日语2007——2009语言学基础2007——2009翻译与写作(日语)(复试)2008——2009音乐学中外音乐史2007——2009和声、曲式2007——2009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复试)2008——2009音乐理论综合测试(复试)2009设计艺术学设计史论2007——2009专业综合(设计基础)2007——2009专业设计综合(设计草图)(复试)2008——2009计算数学数学分析2007——2009高等代数2007——2009数值分析(复试)2006,2009常微分方程(复试)2006,2008,2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2007——2009高等代数2007——2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试)2006,2008,2009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分析2007——2009高等代数2007——2009常微分方程(复试)200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试)2006,2008,2009凝聚态物理普通物理2007——2009量子力学2007——2009电动力学2007——2009固体物理学(复试)2006,2008,2009光学普通物理2007——2009量子力学2007——2009电动力学2007——2009物理光学(复试)2006,2008,2009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结构力学(复试)2006,2008,2009固体力学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结构力学(复试)2006,2008,2009流体力学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结构力学(复试)2006,2008,2009工程力学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结构力学(复试)2006,2008,2009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制造工艺学(复试)2006,2008,2009 数字控制技术(复试)2006,2008,2009机械电子工程理论力学2007——2009控制工程基础2007——2008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复试)2006,2008,2009 机械电子学(复试)2006,2008,2009机械设计及理论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机械设计(复试)2006,2008,2009车辆工程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汽车理论(复试)2006,2008,2009流体传动及控制控制工程基础2007——2008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复试)2006,2008,2009微机电工程理论力学2007——2009控制工程基础2007——2008机械电子学(复试)2006,2008,2009重型装备设计理论及其数字化技术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机械设计(复试)2006,2008,2009光学工程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工程光学2007——2009数字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复试)2006,2008,2009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复试)2006传感器原理设计及应用(复试)2006,2008,2009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复试)2006,2008,2009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复试)2006传感器原理设计及应用(复试)2006,2008,2009材料物理与化学x射线衍射学2007——2009高分子化学2007——2009物理化学(复试)2006,2008,2009材料学x射线衍射学2007——2009高分子化学2007——2009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试)2006,2008,2009高分子物理(复试)2006,2008,2009材料工程基础(复试)2008——2009材料加工工程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机械原理(复试)2006,2008,2009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复试)2006,2008,2009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x射线衍射学2007——2009高分子化学2007——2009高分子材料x射线衍射学2007——2009高分子化学2007——2009高分子物理(复试)2006,2008,2009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工程基础2007——2008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复试)2006,2008,2009机械电子学(复试)2006,2008,2009化工过程机械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过程装备设计(复试)2008——2009电机与电器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力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试)2006,2008电力系统分析(复试)2009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试)2006,2008电力系统分析(复试)2009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力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力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物理电子学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数字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信号与系统(复试)2008——2009电路与系统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数字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信号与系统(复试)2008——2009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数字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信号与系统(复试)2008——200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数字电子技术(复试)2006,2008,2009信号与系统(复试)2008——2009通信与信息系统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信号与系统2007——2009数字信号处理(复试)2006,2008,2009信号与信息处理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信号与系统2007——2009数字信号处理(复试)2006,2008,2009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路原理(复试)2006,2008,2009自动控制理论(复试)2006,2008,2009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非电量测量技术(复试)2006,2008,2009系统工程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路原理(复试)2006,2008,2009自动控制理论(复试)2006,2008,2009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路原理(复试)2006,2008,2009自动控制理论(复试)2006,2008,2009导航、制导与控制电路原理1998——1999,2002——2005,2007——2009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适用)自动控制理论2007——2009(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适用)电路原理(复试)2006,2008,2009自动控制理论(复试)2006,2008,2009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卷)2009数据结构1998——1999,2001,2003——2004,2007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复试)2006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复试)2009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卷)2009数据结构1998——1999,2001,2003——2004,2007 操作系统、程序设计(C语言)(复试)2006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复试)2009 软件工程导论(复试)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卷)2009数据结构1998——1999,2001,2003——2004,2007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复试)2006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教程(复试)2009结构工程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钢结构(复试)2006,2008,2009土木工程概论(复试)2009化学工艺物理化学2007——2009有机化学(复试)2006,2008,2009应用化学物理化学2007——2009有机化学(复试)2006,2008,2009油气井工程工程流体力学2008——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石油工程(复试)2006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原理(复试)2009油气田开发工程工程流体力学2008——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石油工程(复试)2006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原理(复试)2009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理论力学2007——2009材料力学(机械)2007——2009材料力学(力学)2007——2009汽车理论(复试)2006,2008,2009汽车运用工程(复试)2008——2009环境工程环境监测2007——2009环境工程(复试)2008——2009生物医学工程模拟电子技术2007——2009医学传感器2007——2009电路原理(复试)2006,2008,2009生理学(复试)2006,2008,2009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2004——2006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7技术经济学2007——2009生产与运作管理(复试)2006,2008,2009工业工程导论(复试)2009会计学财务管理学2009管理学2004——2006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7会计学(复试)2008——2009企业管理管理学2004——2006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7人力资源管理(复试)2006,2008,2009市场营销(复试)2006,2008,2009旅游管理旅游学概论和现代饭店管理2009旅游经济学和现代饭店管理2007——2008旅游学概论(复试)2006,2008,2009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学2004——2006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7技术经济学2007——2008项目管理(复试)2008——2009工业工程导论(复试)2009行政管理管理学2004——2006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7一般管理学原理2004——2009行政管理概论2004——2007公共行政学2009微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复试)2006政治学导论(复试)2006,2008,2009宏观经济学(复试)2009工商管理MBA政治(MBA)(复试)2006,2008,2009。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题库(分三个部分)(一)(综合章节)复习题一、填空题: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0,t tE tt t⎧∞=⎪=⎨≠⎪⎩,其无因次方差2θσ=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A B R+→,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r B):r R= 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 (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 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反应器的大小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目的产物的收率 ; 15.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均一 ,并且 等于(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燕山大学化工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下

燕山大学化工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下

燕山大学试卷密封线共7页第1页10、在单级萃取过程中,若萃取剂用量减少,则萃取相溶质浓度( ),萃余相溶质浓度()。

11、将不饱和空气在间壁式换热器中由匕加热至匕,则其湿球温度仁( ),露点温度td (),相对湿度4)()o12、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湿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全回流时精懈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

A 、0:B 、1;C 、g ;D 、任意值。

2、 在以下5种进料热状况中,()的q 值最大。

A 、过冷液体;B 、饱和液体;C 、气液混合物;D 、饱和蒸汽;E 、过热蒸汽 3、 若增加精镭塔的进料流量,而其他条件及分离要求均保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板 数()。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

4、 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A 、水吸收氢;B 、水吸收氧;C 、水吸收氨;D 、水吸收二氧化碳。

5、 在吸收过程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数m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

6、 若脱吸因数S = l,则吸收操作线斜率()平衡线斜率。

首先除去的水分为( ( )。

13、写出三种干燥设备的名称(( )。

):不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 )、A、大于;B、小于;C、等于。

共7页第3页燕山大学试卷7、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过程中,原用纯溶剂,现改用再生溶剂(ys>0),其他条件不变,则对操作的影响是( )。

A、萃余率不变;B、萃余率减小;C、萃余相含量增加;D、萃取相含量减小8、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B ( )。

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一定等于1;D、都可以。

9、当空气的t=t w(t as)=t d,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A、100%;B、>100%;C、<100%;D、任意值。

10、在干燥任务相同的条件下,风机风量最大的季节是( )。

燕山化学试卷

燕山化学试卷

燕山化 学 试 卷学校 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 .CO 2B .O 2C .N 2D .H 22.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有铁。

这里的“铁”是指A .铁元素B .铁原子C .铁单质D .铁离子3.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 ”代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矿石粉碎C .蜡烛燃烧D .干冰升华 5.废弃书本和塑料瓶属于A .厨余垃圾B .其他垃圾C .可回收物D .有害垃圾6.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 .生理盐水B .牛奶C .咖啡D .豆浆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加碘食盐B .干冰C .软水D .食醋8.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 .玻璃B .合成橡胶C .生铁D .陶瓷 9..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1B .3C .4D .710.你能闻到鲜花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固体药品C .倾倒液体药品D .加热液体 12.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和钢的性能相同B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D .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似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 b c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14.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 .隔绝空气B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 .清除可燃物D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2HB .2H +C .2H 2D .H 2O161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3 B.CH4 C.CO D.N2参考答案:B略2. ..将和(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40% B.35% C.30% D.无法计算参考答案:A略3. 在含有大量Fe3+、H+、NO3-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OH-B. SCN-C. Cu2+D. Fe2+参考答案:CA. OH-与Fe3+、H+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SCN-与Fe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Cu2+与三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Fe2+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掌握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D选项是易错点,容易忽视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还原性微粒,因此在离子共存问题中如果有硝酸根离子存在,需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硝酸根没有氧化性。

4. 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参考答案:D略5. 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CD略6.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的实验,取1mol·L-1的硫酸铜溶液2mL和0.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mL,在一个试管里混合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A.氢氧化钠不够量 B.硫酸铜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D.加热时间不够参考答案:A7. 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H—16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水的质量()A.前者大B.前者小C.相等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略8. 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若使其一氯取代产物数目最少,则该结构中所含的甲基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参考答案:D略9.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OH—)+c(A2–)=c(H+)+c(H2A)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c(Na+)>c(SO42-) =c(NH4+) >c(OH-) =c(H+)D.常温下,将50mL0.1 mol·L-1的盐酸与l00mL0.l mol·L-1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 >c(Cl-) >c(NH3·H2O) >c(OH-)>c(H+)参考答案:BD略10. 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11. 盆烯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碳、氢原子均已略去)。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 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D. 碘在酒精的溶解度很大,而且酒精和水互溶,故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参考答案:D【详解】A、蒸馏或分馏时,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质的蒸气的温度的,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选项A正确;B、分液时,为将上下两层液体彻底分开,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一定是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一定是从上口倒出,选项B正确;C、液体在加热至沸腾时易暴沸,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选项C正确;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选项D错误;答案选D。

2.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参考答案:B 略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互称同位素的两种核素间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参考答案:D略4.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IIA族元素,关于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镭的金属性比钙弱 B.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H2C.在化合物中呈+2价D.碳酸镭难溶于水参考答案:A略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氯气作用于干燥的品红试纸,试纸不褪色参考答案:B略6.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2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质量数为127的钡原子:127BaD.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3参考答案:B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常规题型;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O;B.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为8个电子;C.质量数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D.氨气中H的化合价为+1价,据此确定N的化合价.解答:解:A.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H、1个O和1个Cl,其正确的分子式为:HClO,故A错误;B.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质量数为127的钡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127Ba,故C错误;D.氨气分子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7. 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是( )A. Na+ B. HCO3- C. Fe2+ D. Cl-参考答案:B略8.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F2②Na2O2③NaOH④NH4Cl⑤CO2⑥H2O2⑦N2A. ②③④B. ②④⑤⑦C. ①②③④⑥D. ①③⑤⑥参考答案:A【详解】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工程应用化学试卷

工程应用化学试卷

工程应用化学试卷工程应用化学试卷篇一: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思考题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Y2O3:Eu纳米荧光粉1、过滤所得前驱体放在马弗炉中焙烧的目的是什么?答: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盐熔化形成熔体,熔盐提供了液态的环境,加快了固相反应物之间的传质速度,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同时,由于熔盐双电子层效应,生成物之间又不容易团聚,因而更易获得分散细小粉体,随着温度增加,熔盐促进了Y3+,Eu3+及配位体的扩散起着熔焊作用,使激活剂更容易进入基质且分配均匀并促使基质结晶更完整,表面缺陷减少,发光亮度得以提高。

2、答:1)高温固相法优点:微晶晶体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余光辉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缺点: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设备要求高。

2)软化学法(1)溶胶—凝胶法优点:可获得更细的粒径,无需研磨,且合成温度比传统合成方法更低。

缺点:发光效率低,余光辉性能差,结晶质量不好,晶粒形状又难以控制,不易工业化。

(2)低温燃烧合成法优点:具有安全、省时、节能的优点。

缺点:同上。

(3)水热合成法优点:产物物相纯度高,可获得较小颗粒。

缺点:同上。

3)物理合成法(1)CO2激光加热气相沉积法优点:可获得的粒径更小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也可通过控制蒸发室的气压来调整纳米微粒粒径的大小缺点:当纳米微粒中Eu的含量超过0.7%时,将会出现单独的Eu2O3相Y2O3:Eu3+(2)微波辐射合成法优点:选择性加热、受热均匀、副反应减少、产物相对单纯;加热速度快,省时,能耗小。

缺点:采用原料为极少吸收微波的氧化物,必须采取措施,如在被加热原料外覆盖微波吸收介质,才能有效的利用微波法合成发光材料。

荧光防伪材料的制备3、答:PH过大,溶液中会产生Eu(OH)2白色沉淀。

PH过小,溶液中颜色消失。

4、答:有三乙酰丙酮、三苯基氧膦,PMIP联吡啶等。

5、答:一般发红光,因为稀土铕配合物的荧光更强,Eu3+与5D0-7F2的特征发射,其发光波长为614nm左右,半峰宽小于10nm,其发红色光。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CO32?+2H2OC.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6H+=Fe3+ + 3NO2↑ + 3H2O D.1L0.2mol/LNH4Al(SO4)2溶液与1L 0.4mol/LBa(OH)2溶液混合:NH4++Al3++ 2SO42-+2Ba2++ 4OH- =2BaSO4↓+ Al(OH)3↓ + NH3·H2O参考答案:D略2. 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

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比为3:1 C.每生成1mol SO2转移4mol电子 D.H2O作还原剂参考答案:A略3. (2001·上海卷)3.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C.金属晶体D.离子晶体参考答案:A略4.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参考答案:C略5.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Na2O2(Na2O) B.KCl(KClO3)C.Na2CO3(NaHCO3) D.NH4Cl(I2)参考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物解析:Na2O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KClO3受热分解生成KCl,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后又化合为NH4Cl ,I2先升华后凝华,现象与分解NH4Cl相似,即不能加热的方法除去NH4Cl中的I2,选D。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在下列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A. B.C.D.参考答案:D略2. 室温下对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中和两者,需要pH相等的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B.稀释两者相同倍数时,pH仍然相等C.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参考答案:C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和W同主族,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r(X)B.元素Y分别与元素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元素Z和元素Y、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四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元素Y的氢化物参考答案:C【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再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Z为Na元素、Y为O元素;Y和W同主族,则W为S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再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Z为Na元素、Y为O元素;Y 和W同主族,则W为S元素,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Z)>r(W)>r(X)>r(Y),故A错误;B.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Y 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C.元素Z和元素Y、W形成离子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硫化钠等,故C正确;D.碳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氢化物沸点较高,常温下为固态,其沸点大于水,故D错误;故选C.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B.N2的结构式:N≡N:C.次氯酸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I参考答案:D略5.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题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题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题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一、正确和错误的问题(带“√“×”(分别是对的和错的)1、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2、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3、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4.在相同压力下,B=0.01molkg-1甘油水溶液和B=0.01molkg-1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值相同。

(5)胶体分散体系的分散颗粒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6)BF 3和NH 3均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二)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填写括号)1、ph=2的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a、4倍b、40倍c、4000倍d、10000倍2.298K,SM0()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3.CO 2(c)、CO 2(g)、CO 2(c)、CO 2(g)、CO 2(c)、CO 2(g)、CO 2(c)、CO 2(g)、CO 2(g)、CO 2(g)、CO 2(g)、CO 2(c)、CO 2(g)、CO 2(c)、CO 2(g)、CO 2(g)、CO 2(g)、CO 2(g)、CO 24、下列反应(1)n2o4(g)t2no2(g)k10(2)21n2o4(g)tno2(g)k20(3)2no2(g)tn2o4(g)k30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K10=K20=k30b,K10=21k20=2k30c,K30=K011=(k021)2D,K10=2k20=41k305。

认为H2O分子中氧原子提供的键轨道为()a.等性sp2杂化轨道b.不等性sp2杂化轨道c.等性sp3杂化轨道d.不等性sp3杂化轨道6.H 2PO 4-的共轭碱为()a.h3po4b.hpo42-c.po43-d.oh-7、根据φ0(ag+/ag)=0.80v,φ0(cu2+/cu)=0.34v,标准态下能还原ag+但不能还原cu2+的还原剂与其对应的氧化态组成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φ0值所在的范围为()a、大于0.80vb、小于0.34vc、大于0.80v或小于0.34vd、0.34v~0.80v8.AgI溶胶由KI溶液和略微过量的AgNO3溶液制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一、是非题(用“√”、“×”分别表示对与错)1、 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 )2、 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 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 )3、 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 )4、 在压力相同情况下,b=·kg -1甘油水溶液和b=·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沸点升高值。

( )5、 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6、 BF 3和NH 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 )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1、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 )A 、4倍B 、40倍C 、4000倍D 、10000倍 2、298K ,稳定态单质的S m 0(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3、反应C(s)+O 2(g)→CO 2(g)的△rHm 0<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A 、增加O 2的分压B 、升温C 、加催化剂D 、减少CO 2的分压 4、下列反应(1)N 2O 4(g) ═ 2NO 2(g) K 10(2)21N 2O 4(g) ═ NO 2(g) K 20(3)2NO 2(g) ═ N 2O 4(g) K 30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K 10=K 20=K 30B 、K 10=21K 20=2K 30C 、K 30=k 011=(k 021)2 D 、K 10=2K 20=41K 305、杂化轨道认为,H 2O 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的成键轨道是( )A. 等性SP 2杂化轨道B. 不等性SP 2杂化轨道C. 等性SP 3杂化轨道D. 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 6、H 2PO 4-的共轭碱是( )A. H 3PO 4B. HPO 42-C. PO 43-D. OH -7、根据φ0(Ag +/Ag )=, φ0(Cu 2+/Cu)=,标准态下能还原Ag +但不能还原Cu 2+的还原剂与其对应的氧化态组成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φ0值所在的范围为( ) A 、 大于 B 、小于 C 、大于或小于 D 、~8、用KI 溶液和稍过量的AgNO 3溶液制备AgI 溶胶,对该溶胶,下列电解质凝聚能力最强的是( )A. MgF 2……..B. NaCNC. Na 2SO 4 ………..D. CaCL 2 9、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0值升高,则此反应( ) A. △rHm 0>0 B. △rHm 0<0 C. △rSm 0>0 D. △rSm 0<0 10、298K ,下列反应的△rGm 0等于AgCL(S)的△fGm 0的为( ) A 、 2Ag(S)+Cl 2(g) ═ 2AgCl(S)B 、 Ag(S)+ 21Cl 2(g) ═ AgCl(s)C 、 Ag(s)+Cl(g) ═ AgCl(s)D 、Ag+(aq)+Cl -(aq) ═ AgCL(s) 11、下列分子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 HCl B 、 H 2 C 、 HF D 、CO 2 12、已知298K 时,Zn(S)+ 21O 2(g)=ZnO(S) △rHm 0=·mol -1 Hg(l)+21O 2(g)= HgO(s) △rHm 0=·mol -1则反应Zn(s)+HgO(s)=Hg(l)+ZnO(s)的△rHm 0为( )A 、 molB 、molC 、–molD 、mol13、已知CaCO 3的Ksp=×10-9,则CaCO 3(s)在C(CaCl 2)=dm -3的Ca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S 是( )A 、×10-6 mol ·dm -3B 、 ×-8mol ·dm -3C 、 ×10-5 mol ·dm -3D 、 ×10-3 mol ·dm -314、配离子[Ag (NH 3)2]+的空间构型为( )A 、 四面体B 、直线型C 、V 型D 、八面体15、在[Pt(en)2]2+中,Pt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为( ) A 、+2 和2 B 、+4和 4 C 、+2和 4 D 、+2和 2 16、在将pH=4的HAc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其pH 为( ) A 、8 B 、 4+lg2 C 、4+2 D 、4+lg 2 17、配合物K[CrCl 4·(NH 3)2]的名称是( )A 、四氯·二氨合铬(Ⅲ)酸钾B 、二氨·四氯合铬(Ⅲ)酸钾C 、 四氯·二氨合铬(Ⅱ)酸钾D 、二氨·四氯合铬(Ⅱ)酸钾 18、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性质极为相似的一组元素是( )A 、 Se 和LaB 、Nb 和TaC 、Fe 、Co 和NiD 、Cr 和Mn 19、下列物质,熔点及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 He>Ne>ArB 、 HF>HCl>HBrC 、 CH 4<SiH 4<GeH 4D 、 H 2O<H 2S<H 2Se 20、下列电对中,φ0最大的是( )A 、φ0(Ag(NH 3)2+/Ag)B 、φ0 (Ag(CN)2-/Ag)C 、 φ0(AgI/Ag ) D 、φ0(Ag +/Ag)三、填空1、 Ag 2CrO 4的Ksp 0=⨯,AgCl 的Ksp 0=⨯,在含有 mol ·dm -3的Na 2CrO 4和·dm -3Na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先生成沉淀的是 2、 在铜锌原电池中,向锌电极加入少量氨水,电池电动势 ;若向铜电极加入少量氨水,电池电动势3、 胶粒是由 、 和 组成的4、 在没有外磁场的情况下,某原子中主量子数相同,角量子数相同,磁量子数不同的各个原子轨道,能量 这些轨道称为 轨道5、 已知[Fe(CN)6]3-是内轨型配离子,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Fe 的原子序数为26)6、 已知碱性溶液中,Br 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为:2Br +1O - −−→−V45.0Br 20 −−→−V07.1 2Br - 可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7、 NH 3、PH 3、AsH 3三种物质,分子间色散力按 顺序递减,沸点按 顺序递减8、反应的摩尔自由能变,标准平衡常数次反应商之间的关系式为 ,此式称为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Q= 四、计算题1、 今有两种溶液,一为3.6g 葡萄糖(C 6H 12O 6)溶于200g 水中;另一为20g 未知物质溶于5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求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M (C 6H 12O 6)=180g/mol )2、 要配制这pH 为5的缓冲溶液,需取多少克NaAc ·3H 2O 固体溶于300cm 3 ·dm -3醋酸溶液中(设加入固体后溶液体积不变) (M (NaAc ·3H 2O )=136g/mol;P Ka 0(HAc)=)3、 向的 mol ·dm -3 [Ag(NH 3)2]+溶液中加入KBr 固体(设溶液体积不变),使Br -离子浓度为dm 3,问能否生成AgBr 沉淀(Ks 0[Ag(NH 3)2]+= )4、 判断反应2Fe 2++I 2 ═ 2Fe 3++2I-进行的方向,已知C(Fe 2+)=dm 3,C(I -)=dm 3,C(Fe 3+)=1mol/dm 3, φ0(Fe 3+/Fe 2+)=, φ0 (I 2/I -)=。

工程化学试卷答案一、1、√2、√3、×4、√5、√6、× 二、1、D2、B3、D4、C5、D6、B7、D8、C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B 19、C 20、D 三、1、Cl -2、增大,减小3、胶核,电位离子,吸附层反离子4、相同,简并5、d 2sp 36、Br 27、AsH 3>PH 3>NH 3;NH 3>AsH 3>PH 38、△rGm=RTlnK Q 0,K 0 四、计算题1、molmol O H C O H g gkgg g M kgM m kgM m 13313361266126.4006.3500200.18020)(500)(/)(200)(/)(10101010C ------=⨯⨯⨯⨯⨯=⨯=⨯未知物未知物未知物2、go m o m M m Ac PH c a c a c a c a apk4.36)3.(3.0136)3.(5.0lg75.4531)O 3.()O 3.(50.0lg)H (H A N H A N H A N H A N 22220=⨯-=⨯-=3、设平衡时C(Ag +)=)]([323NH Ag NH Ag++⇔+C X 2X能生成沉淀即)()(*2.11.0**2.1)()()(*2.1][,*2.11.01.01.0*6.1)(,][,3,1010.1010)2(10)]([433332732AgBr Ksp AgBr Qc Cr Cr AgBr Qc e Cr x x xe e Cr e Cr Br Ag dmmol Ag x x NH Cr Ag NH Ag ks>=====≈--==---+--+-++4、vE Vvv v Cr Cr v Fe Fe FeFe Fe Fe I I I I I I Fe Fe Fe Fe Fe Fe 121.0)/(592.0)/(713.0)/()/(713.01ln20257.0)/()/(592.0001.0ln *0257.077.)()(ln 0257.0)/()/(2323232222232323)001.0(=-=-==+==+=+=++++++---++++++ϕϕϕϕϕϕϕ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