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率图制定过程计算
任务一+灌水率图的制定
一灌区灌水率图的制定1. 基本资料(1)某灌区灌溉面积为10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及谷子等旱作物。
各种作物的生育期、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及设计的灌溉制度,见下表(1)表1 某灌区各种作物的生育期、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及设计的灌溉制度作物生育期种植面积百分比(%)灌水次序灌水定额(3m/亩)修整前灌溉定额(3m/亩)灌水时间(日/月) 灌水延续天数(d)起止中间日(1)(2)(3)(4)(5)(6)(7)(8)(9)(10)冬小麦23/9~16/5 50 12345505045454511/921/114/319/47/522/92/1213/328/416/517/927/119/324/412/51212101010235玉米6/6~4/9 50 1234540358/630/61/817/69/710/813/65/76/8101010120棉花21/4~10/11 25 1234035351/520/622/78/527/631/75/524/627/78810110谷子25/4~14/8 25 1245401/520/610/529/66/525/6101085(2)灌区为无坝取水的自流灌区。
根据设计年河流来水分析,渠首能引取的流量,见表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
表2 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流量(3m/s )0.8 0.8 4.7 5.2 4.8 4.8 7.0 10.0 7.5 6.0 2.4 2.02.要求:编灌区灌水率图,按经济合理的要求,考虑水源来水流量是否够用并进行修正。
应完成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修正前、修正后的灌水率计算表及灌水率图。
第三章 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
应注意的问题
• 灌水延续时间T直接影响灌水率q,从而 影响渠道的设计流量和工程造价; • T应考虑: – 作物种类,是不是耐旱,效益;
– 主要作物,主要作物的灌水要满足,次要作 物可退后几天; – 关键期,敏感期。
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经验(万亩以上灌区)延续时间
小麦:播前灌10~20昼夜 拨节后10~15昼夜 棉花:苗期花铃期8~12昼夜 吐絮期8~15昼夜 玉米:拨节抽穗10~15昼夜 开花期8~13昼夜 对于小灌区,T可减小
灌水率图的绘制与修正
• 根据灌水率表绘制出灌水率图。 • 根据设计典型年得出的灌水率,称为设 计灌水率。
第二种 用综合灌水定额 推求灌溉用水量及用水过程
• 任一时段的综合灌水定额:
某时段内各种作物灌水定额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即:
m综净=α1m1 + α 2 m2 + L
M综净-某时段内综合净灌水定额 m1,m2-第1种、第2种作物在该时段内的灌水定额; α1,α2-各种作物灌溉积占灌区的灌溉面积的比值;
第一种:用灌水定额(直接推算法) 第二种:用综合灌水定额。
第一种 用灌水定额 推求灌溉用水量及用水过程
• 灌区种有多种作物,需要多次灌溉,那么对于 任何一种作物的某一次灌水,灌溉用水量为:
W净=mA
• 当作物的灌溉面积,灌溉制度确定后,即可利 用上式推算出各次各种作物灌水的净灌溉用水 量(下表)及灌溉用水量过程线。
一 般 经 验
• 大面积水稻灌区(1万亩以上)的设计净 灌水率0.45~0.6立方米/秒/万亩; • 大面积旱作灌区(1万亩以上)的设计净 灌水率0.2~0.35立方米/秒/万亩; • 小面积灌区,要大于上述经验数据。
灌水率的计算
作物灌溉制度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常以m3 /亩或mm表示,它是灌区规划及管理的重要依据。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
⑴ 总结群众丰富灌水经验多年来进行灌水的实践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
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的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间距、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分析确定这些年份的灌溉制度。
⑵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我国许多灌区设置了灌溉实验站,试验项目一般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等。
实验站积累的试验资料,是制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
但是,在选用试验资料时,必须注意原试验的条件,不能一概照搬。
⑶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这种方法是根据水稻淹灌水层和旱作物计划湿润层内水量平衡的原理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
在实践中一定要参考群众丰富灌水经验和田间试验资料,即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制定的灌溉制度才比较完善。
水稻灌溉制度水稻具有喜水耐水特性,常采用淹灌方式,因此,渗漏损失水量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
灌溉制度应以满足不同时期稻田淹灌水层的深度要求。
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可以确定所需要的水量。
某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为:m=H+E-P-H0+C式中m为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H0、H分别为时段初和时段末的稻田水层深度;E为时段内田间耗水量(蒸发、蒸腾和渗漏量);P为时段内降雨量;C为时段内排水量。
单位均为mm。
水稻灌溉制度,随着水稻品种和栽培季节的不同而异,多采用浅-深-浅的灌水方法,即分蘖和分蘖以前采用浅灌,分蘖后期到乳熟前采用深灌,乳熟以后浅灌,黄熟以后落干(有时也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一次)。
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计算灌溉用水量
计算灌水率
绘制初拟灌水率图——垒箱子
修正灌水率图——推箱子
确定设计灌水率值——选箱子
第二步:绘制初拟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的绘制:
以灌水时间
为横坐标,
以灌水率为
纵坐标,即
可绘出初拟
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的绘制练习——垒箱子
以灌水时间为横坐标,
以灌水率为纵坐标,绘
制初拟灌水率图。
m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定额,m3/hm2;
T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d;与作物种类、灌区面积
大小及农业技术条件等有关,它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灌水率的大小。不同作
物允许的灌水延续时间不相同,对主要作物关键期的灌水,灌水延续时间
不宜过长;次要作物可以延长一些。
i ——第i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其值为第i种作物的灌溉面积与灌区灌溉面
750
10
0.043
3.27—4.3
600
8
0.022
5.1—5.8
600
8
0.022
4.12—4.21
675
10
0.039
6.1—6.10
675
10
0.039
0.043
25%
50%
设计灌水率的确定步骤
计算灌水率
绘制初拟灌水率图——垒箱子
修正灌水率图——推箱子
确定设计灌水率值——选箱子
第三步:修正灌水率图
0.05
作
物
小
麦
种
植
比
例α
50%
棉
花
25%
灌水率图制定过程计算
计算过程一.灌水率的计算:计算各种作物各次灌水的灌水率。
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公式q i,k=αi×m i,k8.64×T k,i二.灌水率图及其修正根据求得的灌水率,利用EXECL求得初步的灌水率图,见图1图1初步灌水率图由于各时期的作物的需水量悬殊,灌水率差异较大,造成渠道输水量和水位的变化较大,影响渠道安全运行。
因此需要对灌水率图进行修正。
根据课本P58的修正原则,进行以下的修正。
修正后的灌水率见表2,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见图2.灌水率m 3/(s·万亩)图2.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修正验算:1.9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7.5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7.5*0.7=5.253m/s>0.24*5=1.2 3m/s,所以9月份符合要求。
2.对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部分,由于12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12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算,12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2.0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2*0.7=1.43m/s>0.24*5=1.23m/s,所以符合要求。
3.3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4.7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7*0.7=3.293m/s>0.26*5=1.33m/s,所以3月份符合要求。
4.对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部分,由于5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5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算,5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4.8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8*0.7=3.363m/s>0.3*2.5=0.753m/s,所以符合要求。
5.对于6月上旬到7月上旬部分,由于6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6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算,6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 4.8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8*0.7=3.363m/s>0.26*5=1.33m/s,所以符合要求。
灌水率的计算
作物灌溉制度农作物得灌溉制度:就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得灌水次数、每次得灌水日期与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就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得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与,叫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常以m3 /亩或mm表示,它就是灌区规划及管理得重要依据。
充分灌溉条件下得灌溉制度,就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得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得灌溉制度。
⑴ 总结群众丰富灌水经验多年来进行灌水得实践经验就是制定灌溉制度得重要依据。
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得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得不同生育期得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间距、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根据调查资料,可以分析确定这些年份得灌溉制度、⑵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我国许多灌区设置了灌溉实验站,试验项目一般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等、实验站积累得试验资料,就是制定灌溉制度得主要依据。
但就是,在选用试验资料时,必须注意原试验得条件,不能一概照搬。
⑶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水稻淹灌水层与旱作物计划湿润层内水量平衡得原理进行灌溉制度得制定。
在实践中一定要参考群众丰富灌水经验与田间试验资料,即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制定得灌溉制度才比较完善。
水稻灌溉制度水稻具有喜水耐水特性,常采用淹灌方式,因此,渗漏损失水量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
灌溉制度应以满足不同时期稻田淹灌水层得深度要求。
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可以确定所需要得水量。
某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为:m=H+E-P—H0+C式中m为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H0、H分别为时段初与时段末得稻田水层深度;E为时段内田间耗水量(蒸发、蒸腾与渗漏量);P为时段内降雨量;C为时段内排水量。
单位均为mm、水稻灌溉制度,随着水稻品种与栽培季节得不同而异,多采用浅—深-浅得灌水方法,即分蘖与分蘖以前采用浅灌,分蘖后期到乳熟前采用深灌,乳熟以后浅灌,黄熟以后落干(有时也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一次)。
农田水利学3-(4)灌水量、灌水率与水质
河南农业大学
(2)计算方法: 根据历年降雨量资料,用频率方法进行统计分
析,确定几种不同干旱程度的典型年份:
灌水率q净应分别根据灌区各种作物的每次灌 水定额,逐一进行计算。
河南农业大学
作物种植 比例系数
作物灌水定额
(m3/667m2)
q净
1m1
86400T1
10000
1m1
8.64T1
凈灌水率
m3/s /104×667m2
作物灌水周期 (天以24h计)
河南农业大学
q净
1m1
86400T1
项目
色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PH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铁 锰 铜 锌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硫酸盐 氯化物
溶解性总固体 氟化物 氰化物 砷 硒 汞 镉 铬(六价) 铅 银
硝酸盐(以氮计) 氯仿*
四氯化碳* 苯并(a)芘
滴滴涕* 六六六*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游离余氯
总α 放射性 总β 放射性
河南农业大学
我国各地主要作物灌水延续时间大致如下:
水稻 小麦 棉花 玉米
泡田期灌水7—15昼夜,生育期灌水3—5昼夜。 播前酒10一20昼夜;拔节后灌水10—15昼夜。 苗期、花铃胡8—12昼夜,吐絮期8一15昼夜。 拔节抽德l0—15昼夜;开花期8一13昼夜。
对于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灌水延续时间要相应减小,例 如,一条农渠的灌水延续时间一般约12—24h。
实验一 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新疆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广西、海南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2%,而夏玉米仅占16. 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 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8~24天,夏玉米16~21天。
农田水利——灌溉需水量预测
灌溉用水量计算
计算公式: m 综净
m综净
灌溉用水量计算
方法二:用综合灌水定额推算
m
i 1 i
n
i
——某时段内灌区净综合灌水定额,m3/hm2;
——灌区内该时段灌溉作物种类数; ——第i种作物的种植比,其值为第i种作物灌溉
n i
面 积与灌区总灌溉面积的比值; mi ——各种作物在该时段的灌水定额,m3/hm2;
(1)调整灌水率时,要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尽可能不改变作物关键 期用水时间,若必须进行调整,则前后移动总天数不得超过3d并尽量前移为 主。 (2)若同意作物连续两次灌水均需变动灌水日期,不应一次提前,一次退后。 延长或缩短后的灌水时间与原定时间相差不应超过20%。 (3)调整后的灌水率值不应相差过于悬殊,全年各次灌水率大小应均匀而有规 律。 (4)为便于灌区工程的管理和养护,供水间断时间应适当长一些,避免经常停 水,特别应避免小于5d的短期停水。 (5)应与水源供水条件相适应 (6)由于调整灌水率而引起灌水定额变化是,灌水定额的调整值不应超过原定 额的10%,同一作物不应连续两次减小灌水定额。 (7)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可适当调整作物组成。
灌溉用水量计算
灌水率计算
我国各地主要作物灌水延续时间参考:
灌溉面积在667公顷以上的灌区,可采用以下数据: 水稻:泡田期灌水7~15d;生育期灌水3~5d。 冬小麦:播前灌水10~25d;拔节前后灌水10~15d。 棉花:播前灌水10~25d;现蕾、开花、吐絮期灌水8~15d。 玉米:播前灌水10~20d;拔节期灌水10~15d; 抽穗期灌水8~15d。
W净 8.64TQ净
T ——与q对应的时段 d
三种方法比较
1、方法一:先计算一种作物一次的灌溉用水量(灌溉 定额×各自种植面积),再对作物、时段求和。不 涉及种植比(各自种植面积已包括比例)。 2、方法二:通过种植比先计算综合灌溉定额,再计算 总灌溉用水量(综合灌溉定额×总种植面积)。涉 及种植比,但不需要各种植面积。 3、方法三:通过灌水率计算,(灌水率×总面积), 根据对应天数计算出各时段的灌溉用水量,再对时 段求和。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章: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及用水量、灌水率
C :取决于平均相对湿度与白天风速的修正系数。
ET0 的计算只考虑了气象因素对需水量的影响,实际作物 需水量ET 还应考虑作物与土壤因素进行修正。
第二步:实际作物需水量ET 的计算 1)土壤水分充足:
ET Kc ET0
Kc : 作物系数,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 面积有关。实测结果表明,Kc 在作物全生育期的变化规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物 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定性分析: 1)Y-W 线的拐点A0左边(阶段1), d y /d w逐步增大:表明产量的增 加幅度大于投入量增加幅度;
2)Y-W 线的拐点A0右边(阶段2), d y /d w逐步减小:表明产量的增 加幅度小于水投入量增加幅度,即 “报酬递减”。 结论: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 优化用水的角度看,应该首先考虑 水的利用效率。
充分灌溉制度: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
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
充分灌溉制度的3种确定方法: (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来确定; (2)根据灌溉实验资料来确定(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
灌水技术);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确定。 生产实践中,第3种方法结合第1、2种方法的实际资料, 得出的制度比较完善。水生作物和旱作物的灌溉制度的 制定方法截然不同。
P1 : t1时期内的降雨量(mm);
(2)水稻生育期内灌溉制度:水量平衡方程
h2 h1 P m E C
h1: 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h2:时段末田面水层深度;
P :时段内降雨量;m:时段内的灌水量; E :时段内
田间耗水量;C:时段内排水量,式中各式均以mm计。
如果时段初的农田水分处于适宜水层上限(hmax),经过一 个时段的消耗,田面水层降到适宜水层的下限(hmin),这时 如果没有降雨,则需进行灌溉,灌水定额即为:
灌水率计算表.xls
4
650
8.7
8.16
5
670
10.6 10.15
25%
1 2
900
11.11 11.25
600
3.11 3.20
1
510
6.16 6.28
25%
2 3
640
7.11 7.20
640
7.24
8.2
4
640
8.9
8.18
修正前
灌水延续天 数(d)
13 13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5 10 13 10 10 10
灌水率计算表
修正后
灌溉定额
灌水率 (m3/s.100hm2)
(m3/hm2)
灌水次序
灌水时间(月.日) 灌水延续
灌水率
起
止
天数(d) (m3/s.100hm2)
0.0258
1
10.16 10.28
13
0.0258
0.0289
2
12.7 12.19
13
0.0289
0.0405
3280
3
2.1
2.9
10
作物 冬小麦Leabharlann 棉花 油菜 夏玉米种植面积
灌水定额
百分比 (%)
灌水次序 (m3/hm2) 灌水时间(月.日)
起
止
1
580
10.17 10.29
2
650
12.7 12.19
50%
3
700
2.1
2.9
4
680
3.26
4.4
5
670
5.1
5.9
1
灌溉用水量计算公式
灌溉用水量计算公式一、基本概念。
1. 灌溉定额。
- 灌溉定额是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某一时段内各次灌水量的总和(通常以立方米/亩或毫米为单位)。
它是衡量作物需水和灌溉用水量的重要指标。
- 例如,某作物全生育期内的灌溉定额为300立方米/亩,表示在该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内,每亩地需要灌溉300立方米的水量。
2. 灌溉面积。
- 灌溉面积是指实际进行灌溉的土地面积,单位为亩或公顷等。
在计算灌溉用水量时,准确确定灌溉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1. 以灌溉定额计算。
- 当已知灌溉定额M(立方米/亩)和灌溉面积A(亩)时,灌溉用水量W (立方米)的计算公式为:W = M× A。
- 例如,某灌区的灌溉面积为500亩,该作物的灌溉定额为250立方米/亩,则灌溉用水量W = 250×500=125000立方米。
2. 根据作物需水量计算(考虑灌溉水利用系数)- 首先要确定作物需水量ET(毫米或立方米/亩)。
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的植株蒸腾、棵间蒸发以及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
- 设灌溉水利用系数为eta(eta取值范围在0 - 1之间,反映了灌溉水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灌溉面积为A(亩)。
- 则灌溉用水量W(立方米)的计算公式为:W=(ET× A)/(eta)。
- 例如,某作物的需水量为400毫米,换算为立方米/亩(1毫米的水量相当于0.667立方米/亩,所以400毫米相当于400×0.667 = 266.8立方米/亩),灌溉面积为300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则灌溉用水量W=(266.8×300)/(0.7)≈114342.86立方米。
3. 时段灌溉用水量计算(考虑时段内的多次灌溉)- 如果在某一时段内进行了多次灌溉,每次灌溉的定额分别为M_1,M_2,·s,M_n,灌溉面积为A(亩),则该时段内的灌溉用水量W(立方米)计算公式为:W=(M_1 + M_2+·s+M_n)× A。
2灌溉用水量及灌水率-精选文档
(二)灌水率修正
• 1.修正的原因:
– 渠道流量大小悬殊,供水断断续续,不利于设
计和运行管理。
水位频繁升降可能造成坍塌、冻胀危害;
造成闸门的频繁开闭,不利于管理。
水位衔接困难。
• 2.修正的原则
A: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
时间;
若必须调整,以前移为主,前后不超过三天;
B:调整后灌水率均匀连续,最小灌水率不小于
• 步骤:
– 1、收集多年降雨资料和作物资料
– 2、计算每年的灌溉用水量
– 3、进行灌溉用水量频率计算
– 4、选择设计频率的灌溉用水量
四、 灌水率(灌水模数)
• 概念: 灌区单位面积(国内通常以万亩计算)所需
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
• 某种作物一次灌水需要的净流量
q净
m1
8 .6 4 T1
– P=50%(平水年)、75%中等干旱年。
• 频率计算: – 列出历年的降雨量资料(年降雨量或灌溉季节降雨量、 灌溉用水量),进行频率分析,确定不同干旱程度的典 型年份。根据设计标准(如设计灌溉保证率),选择合 适的典型年。
• 例如,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则选择降雨
(或用水量)频率为75%的年份作为设计典 型年。
最大灌水率的40%。
灌水率过小(大)时可以缩短(延长)灌
水时间进行调整。
(一)影响灌水率的因素
• 1 灌水延续时间 – 作物关键需水期延续时间不宜过长,其他时段可以适当 延长.
• 2 灌水定额
– 可以考虑节水灌溉 • 3 作物种植比例
m1 q净 8.64 T1
– 水量不足时可考虑改变种植比例
灌水率图的绘制
• 针对某一设计代表年,计算出灌区各种作 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并将灌水率绘制在 方格纸上,就得到灌水率图
灌溉水利用率计算参考示例解剖
5.2 非充分灌溉示例
1、当进入田间的实际亩均灌水量小于分析计 算的净灌溉定额时,认为进入田间的实际灌 水量就是净灌溉用水量,可对作物不同生育 期的实际灌水次数进行典型样点调查,统计 得到相应生育期的净灌溉用水量。若无观测 条件,则可用作物净灌溉定额乘以折减系数, 计算得出非充分灌溉时的亩均净灌溉用水量。 折减系数根据各地实际灌水情况或非充分灌 溉资料,由专家经验确定。
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气候气象条件、 灌溉用水实际情况差异明显,则应在灌区内分 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 汇总分析整个灌区净灌溉用水量。
首尾测算分析法 计算示例
5.1 旱作灌区充分灌溉示例
旱作灌区充分灌溉
测算原则:
(1)若样点灌区有2005年各类种植作 物的净灌溉用水量的试验观测或统计 资料,则可直接采用进行净灌溉用水 量的计算。
3.3 典型代表样点灌区的选择
各省根据以上基本要求,结合本 省灌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测算样 点灌区类型与数量,以能够据此分 析各种不同类型灌区平均水平为原 则。
首尾测算 分析法
4 首尾测算分析法
首尾测算分析法是指直接测量统计 灌区从水源引入(取用)的毛灌溉用 水总量,并通过观测得到田间实际净 灌溉用水总量,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 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即为灌 溉水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3.3 典型代表样点灌区的选择
小型灌区:样点灌区个数应选择小型灌区(小型水 利工程控制的灌溉区域)总数的0.5%左右,同时 满足提水、自流引水每个类型至少3个样点灌区。 纯井灌区:样点灌区(测算单元)个数参照小型灌 区要求自行确定。纯井灌区以单井控制面积作为一 个测算单元,有的省份纯井灌区范围大,井数多, 可以选择代表不同类型(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 道、喷灌、微灌)的平均水平的适宜数量的样点灌 区测算(如万分之一等),但至少每个类型应选择 3个样点。
灌水率计算公式(一)
灌水率计算公式(一)计算灌水率的公式1. 灌水率的定义灌水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论坛、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上发布的与主题无关或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比例。
灌水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对平台秩序的扰乱,因此灌水率的计算对于监控和管理平台的质量非常重要。
2. 计算灌水率的相关公式灌水贴数比例灌水贴数比例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发表的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帖子数量占总发帖数量的比例。
公式:灌水贴数比例 = (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帖子数量 / 总发帖数量) * 100%举例:假设某论坛在24小时内共发布了1000篇帖子,其中有200篇帖子被判定为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灌水帖子,则灌水贴数比例为(200 / 1000) * 100% = 20%灌水回帖数比例灌水回帖数比例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发表的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回帖数量占总回帖数量的比例。
公式:灌水回帖数比例 = (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回帖数量 / 总回帖数量) * 100%举例:假设某论坛在24小时内共有1000个回帖,其中有300个回帖被判定为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灌水回帖,则灌水回帖数比例为(300 / 1000) * 100% = 30%3. 相关说明•以上公式仅为灌水率的计算提供了两个常见的指标,实际上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制定更多指标和公式。
•灌水贴数比例和灌水回帖数比例可以用来衡量用户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灌水行为,帮助平台评估用户的活跃度和内容质量。
•灌水率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对无关或无实质内容的定义和判断标准的准确性。
•灌水率的计算可以结合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自动化处理,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确度。
以上是针对”灌水率”的相关计算公式及其解释说明,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测算指南 PPT课件
三、样点灌区的选择
(4)纯井灌区:以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作为一个样点灌区。 纯井灌区应区分土质渠道地面灌、防渗渠道地面灌、管道输 水地面灌、喷灌、微灌等5种灌溉类型选择代表性样点灌区, 具体要求如下:
根据全省各县作物种植情况,省已大致确定了能代表全 省基本情况的50个县进行观测,各县样点灌区数量也基本确 定。各地在实际观测中,对上述5种灌溉类型中,应尽量选 取能够覆盖,对区内每种主要作物至少选择2个样点灌区。 对于纯井灌区某种类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占该市级区域纯井 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0%及其以上时,该类型灌区样点灌区数 量须按水利部规定数量要求的2倍选取。
W净
W毛
净灌水量根据不同作物的典型田块实际观测获得,观 测方法依据《灌溉试验规范》执行。毛水量观测方法相 对简单,但注意统计时应扣除非灌溉用水量。
6
二、测算分析框架与方法 2、测算分析方法 (2)区域(概念)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 析方法
根据不同规模与类型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 用系数,除小型灌区采用算数平均法外,其余类 型灌区均以毛灌水量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法计算 省级区域相应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再根 据省(市)级区域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水有 效利用系数及其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得出 全省(市)级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体测 算分析技术框架如下图所示。
(2)中型灌区:按有效灌溉面积大小分为3个档次,即1万 亩≤A中型<5万亩(当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小于1万亩时,按 实际数据填写灌区基本信息调查表)、5万亩≤A中型<15万 亩、15万亩≤A中型<30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数量不 应少于本市级区域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5%,样点灌区有效 灌溉面积不应少于本市级区域相应档次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 10%。同时,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中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 2种水源类型,且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选取比例应与市级区 域该档次所占比例相协调,避免过于集中于某一档次。
灌溉水利用率测算
浙江省“十一五〞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培训讲义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07年4月名目前言浇灌水利用率是指某一时期灌进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浇灌取水总量的比值〔%〕。
它反映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浇灌用水状况,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水分利用过程中浇灌水的利用程度的一个要害指标,也是反映灌区浇灌工程状况、浇灌技术水平、用水治理水平等因素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为适应“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我国节水浇灌快速开展的新形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科学评价“十一五〞全国农业浇灌用水效率与浇灌节水潜力,建立全国浇灌水利用率测算评价网络体系,2006年12月,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2006】617号〕,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全国农业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
全国农业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将历时5年。
2006年底,完成各省〔区、市〕及全国2005年底农业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报告;2021年底完成各省〔区、市〕及全国“十一五〞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报告。
依据水利部对此项工作统一部署,结合浙江实际情况,我省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工作具体由省农田水利总站统一组织领导,各样点灌区治理单位及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参加。
为更好地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顺利完成我省“十一五〞浇灌水利用率测算任务,特编制本培训讲义。
1测算技术路线及样点灌区1.1测算技术路线本次“十一五〞浇灌水利用率测算技术路线,要紧是按照?全国现状浇灌水利用率测算技术方案?〔下称?技术方案?〕进行。
依据?技术方案?,省级农业浇灌水利用率测算工作,要紧是在对各省灌区全然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的根底上,通过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治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测算样本点,并依据样点灌区的浇灌用水治理资料、浇灌试验与瞧测资料和浇灌实践经验等,补充必要的典型瞧测,通过瞧测调查、计算分析,采纳统一的首尾测算分析法〔见后〕,对样点灌区浇灌水利用率进行测算分析。
灌溉制度图的制作.
地下水补给量是指地下 水借助毛细管作用上 升至作物根系活动层 而被作物吸收利用的 水量。在一定条件下, 地下水利用量大小
(二)水量平衡法资料的确定
与地下水埋藏深度、 土壤性质、作物种类、 作物需水强度、气象 条件、根系层土壤含 水量等有关。
5、由于计划土壤湿润 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可利用水量。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3、旱作物播前 的灌水定额( M1)的确定。
播前灌水的目的 在于保证作物种 子发芽和出苗所 必须的土壤含水 量或储水于土壤 中以供作物生育 后期之用。
5、图解法拟定灌溉制度
(1)以旬为时段,根据计划湿润深度H和作物所要求的计 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率上限θmax和下限θmin,求出允许 储水上限Wmax和下限Wmin,绘在图上
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
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在实验站进行多 方案试验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确 定灌溉制度。
总结群众 经验
群众长期生产中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按照这些 经验可以确定t、m、 M、n
根据实验 确定
作物灌溉制度 根据作物 的制定方法 生理和生
态指标确
定
根据水量平衡分析 制作灌溉制度,是 目前主要的确定方 法。本节主要介绍 本方法。
灌溉制度图的制作
一:灌溉制度的定义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 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 灌水方案。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 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即灌溉制度 四要素。
灌水定额(m):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灌溉定额(M):单位面积上各次灌水量之和 灌水次数:农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实施灌溉的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过程
一.灌水率的计算:
计算各种作物各次灌水的灌水率。
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公式q i,k=αi×m i,k
8.64×T k,i
二.灌水率图及其修正
根据求得的灌水率,利用EXECL 求得初步的灌水率图,见图1
图1初步灌水率图
由于各时期的作物的需水量悬殊,灌水率差异较大,造成渠道输水量和水位的变化较大,影响渠道安全
灌水率m 3/(s·
万亩
)
运行。
因此需要对灌水率图进行修正。
根据课本P58的修正原则,进行以下的修正。
修正后的灌水率见表2,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见图2.
图2.修正后的灌水率图
修正验算:
1.9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7.5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7.5*0.7=5.253m/s>0.24*5=1.2
3
m/s,所以9月份符合要求。
2.对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部分,由于12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12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
算,12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2.0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2*0.7=1.43m/s>0.24*5=1.23m/s,所以符合要求。
3.3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4.7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7*0.7=3.293m/s>0.26*5=1.3
3
m/s,所以3月份符合要求。
4.对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部分,由于5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5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算,5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4.8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8*0.7=3.363m/s>0.3*2.5=0.753m/s,所以符合要求。
5.对于6月上旬到7月上旬部分,由于6月份的取水量较少,用6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计算,6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 4.8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4.8*0.7=3.363m/s>0.26*5=1.33m/s,所以符合要求。
6.7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7.0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7.0*0.7=4.93m/s>0.1*2.5=0.25
3
m/s,所以7月份符合要求。
8.8月份的设计年渠首能引取流量为10.03m/s,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故可利用灌溉水=10.0*0.7=73m/s>0.2*2.5=0.5
3
m/s,所以8月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