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十一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1 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一实验与探究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中所列的生物学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考情1.考查题型:基础实验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技能方面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2.命题趋势:基础实验部分常考查实验中的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技能方面常结合一些核心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评价与分析。
1.(必修1 P5科学方法)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________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必修1 P50探究·实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
3.(必修1 P51科学方法)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____________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______________同位素,如15N、18O等。
4.(必修1 P91探究·实践)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____再变____。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5.(必修1 P92科学方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________实验。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2019年全国二卷高考生物试题(试卷版+详解版).pdf
2019年全国卷Ⅱ生物试题版
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
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 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2019年高考(人教版)生物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试题(共六套)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高考(人教版)生物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试题(共六套)试题部分2019年高考(人教版)生物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试题(一)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液泡有关C.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D.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细胞的边界2.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3.用纯合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4.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C.当摄入食物过咸时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5.N 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 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下/N 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 t与N t+1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b和e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6.下列有关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作为底物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二、非选择题: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3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三)酶与ATP1.A TP又称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形成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分解B.ATP参与的反应一定发生于细胞内部C.消耗ATP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D.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一定能产生A TP解析:选B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有ATP的形成,能量来源是光能,不是有机物的分解,A错误;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载体,只存在于细胞中,所以ATP参与的反应一定发生于细胞内部,B正确;物质运输中,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需消耗ATP,C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 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D错误。
2.下列关于A TP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水解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产物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细胞中RNA可为细胞代谢提供活化能,A TP可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C.真核细胞中细胞呼吸合成的ATP可用于细胞核中合成RNAD.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可以合成ATP,也可以合成RNA解析:选B ATP水解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细胞中ATP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细胞中RNA作为酶时可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真核细胞中细胞呼吸合成的ATP可用于细胞核中合成RNA;光照下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可以进行光反应合成ATP,叶绿体中含有的DNA可以转录产生RNA。
3.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吸收光能,传递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而且还决定蚜虫的体色。
阳光下蚜虫的A TP生成量将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含量会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蚜虫在黑暗中合成ATP时会伴随着O2的消耗B.蚜虫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仅仅来自呼吸作用C.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时,阳光下和黑暗中的ATP消耗量不一样D.蚜虫ATP含量在阳光下比黑暗时多,说明其体内的ATP含量不稳定解析:选A在黑暗中,蚜虫合成ATP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正常情况下会伴随着O2的消耗;根据题意可知,蚜虫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不仅来自呼吸作用,还可来自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时,无论在阳光下还是在黑暗中,A TP的消耗量是一样的;虽然蚜虫ATP含量在阳光下比黑暗时多,但是两种环境中都会发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故其体内的ATP 含量相对稳定。
2019届高三生物强化训练(11)试题及答案
2019届高三生物强化训练(1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等B.都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C.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存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2.右图表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②③⑤⑥⑦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B.结构③的膜成分可以转移到结构②中C.结构④上合成的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结构①D.结构⑤将物质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导致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信使RNA 种类不完全相同C.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D.癌变的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减慢4.右图1表示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
相关预期正确的是A.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左移,e点下移B.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C.若将温度升高10℃,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d点不移动,e点上移5.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史中的经典实验,两个实验都涉及A.微生物培养技术B.同位素示踪技术C.DNA分离提纯技术D.差速离心分离技术6.下图表示小鼠的精原细胞(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其分裂过程中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的3种基因。
观察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B.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C.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D.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7.右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2C.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D.Ⅱ3和Ⅱ4都是杂合子8.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D.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2.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
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
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4.图5-11-1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5-11-1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5.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图5-11-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6.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5-11-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11-3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7.(双选)如图5-11-4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C.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D.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8.(双选)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2019年高考真题——生物(全国卷II)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Ⅱ1.(2019·全国卷Ⅱ·T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解析】选A。
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在细胞核中RNA由DNA转录而来,A项正确、C项错误;氨基酸可以从细胞外直接吸收,也可以在细胞质中的代谢中转化而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Ⅱ·T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解析】选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A项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成乳酸,B项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第一阶段,该过程产生少量ATP,C项错误;氧气浓度升高,抑制无氧呼吸,不会增加酸味的产生,D项错误。
3.(2019·全国卷Ⅱ·T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解析】选C。
2019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新课标全国Ⅱ卷生物压轴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B.此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一定为AB、Ab、aB、abD.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2.HIV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D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增殖发生在内环境中B.合成病毒DNA时需要逆转录酶C.合成病毒DNA时既有A-T配对也有U-A配对D.HIV需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可作用于肝细胞质膜的特异性受体B.胰岛与激素调节有关,并只有胰岛A和胰岛B细胞两种细胞C.胰岛素在内环境中的含量很小,但具有高效性D.胰岛素的分泌受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4.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条件下,ABA抑制野生型幼苗茎叶生长,促进根的生长B.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加快C.ABA是一种微量的有机物,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D.一定程度上,ABA的调控作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5.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B.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C.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循环D.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6.myc基因是较早发现的一组癌基因,包括C-myc,N-myc,L-myc,分别定位于8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十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B.激素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D.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解析:选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A正确。
激素也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性激素;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进入细胞,而是在突触间隙中被相关酶降解,B错误。
有些抗原经过非特异性免疫就可以将其消灭,C错误。
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而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能力过强,D错误。
2.(2018·河北鸡泽一中月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C.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其含量有助于血糖保持相对稳定解析:选B。
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而下丘脑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机制属于“神经调节”。
3.Ⅱ型糖尿病由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并与肥胖相关。
研究小组选取若干体重相同的健康大鼠,均分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模型运动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经过6周训练后,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调节摄食中枢的活动,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
A.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水平越高,血糖浓度越高B.模型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与瘦素受体蛋白合成减少有关C.运动可通过降低体重和加强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而缓解Ⅱ型糖尿病D.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应注意适当加强运动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题强化训练■■■、选择题1. (2018河南安阳一中高三月考)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B .用适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C.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D .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解析:选B。
依题意可知: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A项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TIBA对赤霉素不起作用,所以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B项错误;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解除顶端优势从而让大豆增产,C项正确;使用适量TIBA可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效果,D项正确。
2. (2018广东深圳调研)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部位駁乞A册:对照B组:去除匚组:去除茎扯理切口后A •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 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C. 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D •本实验说明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解析:选D。
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只有一种植物,属于无关变量,且植物的生长情况属于因变量,A错误;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维持了顶端优势,但是不能说明茎尖细胞合成了生长素,B错误;D组和E组实验含有两个变量,不能作为对照实验,C错误;本实验说明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D正确。
3. (2018北京海淀区一模)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
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对圜纽理31 襄(X处理址SA+ACC处理蛆A •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 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 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 .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解析:选C。
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角度更大,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正确;SA + 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正确。
4•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烯(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 •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长减缓C.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D •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长素解析:选D。
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促进植物衰老和脱落,所以植物的生长缓慢,B正确;图中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C正确;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有赤霉素、乙烯和生长素,D错误。
5•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
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如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预处理方法室温、保湿(甲) 4 C 保湿(乙) 4 C 水浸种(丙) 4 C 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A .由表可知乙和丙两种预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B •由图可以推测激素 B 可能为脱落酸C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处理措施通过影响激素含量影响种子萌发率D •若丙处理时间过长,种子萌发率可能降低解析:选B 。
由表中数据可知,乙和丙两种预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 ,A 正确;由表和图可知,甲组和丁组中激素 A 的含量高于激素 B ,因此激素A 抑制种子萌发,故激 素A 可能为脱落酸,B 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处理措施通过影响激素含量影响种子萌 发率,C 正确;若丙处理时间过长,种子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萌发率可能降低,D 正确。
二、非选择题6. (2018山东济宁一中高三期末)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取月季 幼茎等长切段(无芽和无叶)若干均分为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 同浓度(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 )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 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 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图1所示。
图2所示为生长素类似物乙在X 、Y 和Z 三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 (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
(2)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 ________ 其目的是 。
□激素丸鈕激累R图1 月忝莖段删芽主长啟仗口)12 24 36 48 时间(d)m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d组使用的生长素浓度为,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切段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2可知,X浓度的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为探究3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_ 种培养液。
解析:(1)生长素在植物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为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
(3)由图1可知,a组是对照组,实验组切段的平均长度都大于对照组,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均能促进茎段的生长。
而在最适浓度下,植物切段伸长的效果最好。
(4)图2显示X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的,说明该浓度抑制月季茎段侧芽生长。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X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的,而Z浓度和Y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高于空白对照的,说明X浓度为高浓度,而Z浓度和Y浓度均为低浓度,即X > Y , X >Z ,但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5)为探究3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液,即空白对照培养液,只含0.5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只含3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甲的培养液,含3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乙的混合培养液。
答案:(1)韧皮部⑵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⑶最适浓度均起促进作用⑷抑制X > Y且X >Z , 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47 •为研究赤霉素对棉株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长势相同的健壮棉株,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甲液为20 mg/L赤霉素水溶液,乙液为40 mg/L的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而处理一严h启用吆业取啊主莖的叶片曲mb] |缶二幼果|応存F片「测定谨叶片科幼果等的放射性强度]¥4尸\(1)幼果中含14C的有机物来源于 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反映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幼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
(3)实验结果能否证明只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植株,可有效提高幼果的P值,判断并说⑷取0.1 mL甲液滴在主茎叶片上,能否提高该叶片的P值? 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表明,若要提高幼果的P值,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幼果中含14C的有机物来源于喂饲14C(14CO2)的叶片,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中,反映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幼果、叶片和全株的放射性强度,14CO2的浓度、处理植物体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关变量的处理要相同,实验I的自变量是幼果上滴加赤霉素溶液或者蒸馏水,故实验I中,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取0.1 mL蒸馏水滴在幼果上。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I的结论是赤霉素能促进(吸引)叶片光合产物(有机物)向幼果运输。
(3)该实验不能证明只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植株,可有效提高幼果的P值,因为缺少单独使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的实验。
(4)分析实验n数据可知,全株喷洒甲液,能提高叶片的P值,故若甲液滴在主茎叶片上,应该能提高该叶片的P值。
实验结果表明,若要提高幼果的P值,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用适量甲、乙液 1 : 1混合后全株喷雾处理。
答案:(1)喂饲14C(14CO2)的叶片放射性强度无关取0.1 mL蒸馏水滴在幼果上(2)赤霉素能促进(吸引)叶片光合产物(有机物)向幼果运输(3)否。
缺少单独使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的实验(4)能用适量甲、乙液1 : 1混合后全株喷雾处理& (2018山东德州期末统考)葡萄的色泽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葡萄的颜色是由花青苷在果皮中积累造成的,花青苷含量越高葡萄颜色越深。
某研究小组在葡萄转色初期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处理葡萄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