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绩效评估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方案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方案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方案1. 背景在中国,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困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扶贫政策,旨在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得到实际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然而,只有制定出了扶贫政策,还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精准扶贫的成效评价,是指对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及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众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必须通过科学、客观的方式来完成。

2.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为了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我们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以科学的方式来衡量其成效。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制定出以下指标:2.1. 食品安全指标评价绩效的首要基础为生计发展,而保证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为基础。

其中,评价指标包括食品安全、耕地质量、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等。

2.2. 教育卫生指标主要包括在校生比例、学前教育比例、基本医疗卫生比例等。

2.3. 安全居住指标这里指的是贫困地区人民的户籍和自有住房比例、卫生厕所普及率、供水、供电和沼气使用等情况。

2.4. 经济发展指标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收入增长、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比例、产业规模等。

3.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方法除了评价指标之外,我们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以衡量各项指标的实际效果。

3.1.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评价,以及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等。

3.2. 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可以更加直观地查看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家庭收入、生活环境、医疗设施等。

3.3. 数据分析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地获取多方面的数据,并实行数据分析、统计和对比,得出实际情况。

4. 结语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客观、实际的原则来进行。

希望我们的成效评价方案,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地区得到实际改善。

河南省各地市扶贫绩效评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河南省各地市扶贫绩效评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攻坚战确定为中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另外两个是金融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

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没有最终消除中国的极端贫困,这些目标就不可能完全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等齐心协力,为中国的脱贫事业贡献力量。

学术界也掀起扶贫、脱贫研究热潮。

当前,扶贫框架下的扶贫效率和扶贫路径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为了脱贫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专门扶贫机构,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如《七年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

另外,针对长期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安排专门的融资机制和经济发展资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贫困标准。

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按照国家贫困线计算,全国已有8亿多人脱贫。

这一成果占世界减贫总量的70%以上,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

根据《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比2018年末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0.6%,比2018年减少1.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2018年增长11.5%。

不过,中国因为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还有不少地区、不少人口仍然处在贫困之中。

河南是中国人口数最多的省份,虽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不算落后,但人均水平处于较落后状态。

2013年,河南省“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有698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在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略之后,河南省实施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准扶贫政策和精准脱贫措施,2014-2018年,实现近120万人成功脱贫,使得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58%。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评估报告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评估报告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旨在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问题。

二、项目目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改善教育医疗条件和提供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执行情况通过对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估,我们发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在资金使用、项目进度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资金使用情况项目中的资金使用合规,各项费用的申请和支付都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

同时,监督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五、项目进度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建设项目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工程质量得到了监督机构的认可,工程进度也得到了较好地控制。

六、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在发展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理念,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七、教育医疗改善项目还注重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条件。

通过修建学校、更新教学设备、培训教师等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的改善和医生的培训也使得贫困地区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八、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也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给予贫困家庭补贴、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有效减轻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压力,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九、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贫困地区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贫困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人民的消费能力也有所增加。

十、总结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项目的执行和管理,确保乡村振兴工程的顺利实施。

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根据《xx市扶贫办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临市扶发,2014,20号,文件~我县对2017年度整村推进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现将整村推进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xx县2017年整村推进项目18个~其中:行政村整村推进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5个、一般自然村整村推进8个。

涉及全县9个乡(镇)及1个农场管委会、17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覆盖农户2956户~18359人。

项目总投资1756.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77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35万元、信贷资金13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5万元、群众自筹510.35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涵盖了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社会事业、生态能源建设项目等。

,二,项目绩效目标1. 项目绩效总目标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的要求~围绕“生态立村、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的建设思路~突出重点~夯实贫困村协调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而实现项目村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适龄儿童能上学、有病能就医的整体脱贫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生猪养殖260头、种植经济林果1000亩,橡胶500亩、甘蔗200亩、香蕉200亩、核桃100亩,、种植滇重楼80亩,圈舍改造10户~户均20平方米~共200平方米,新推甘蔗、烤烟等产业发展路1条~长10公里,道路硬化~共72519平方米, 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件~主管道长4500米~入户管网长3000米,新建安居工程46户~共5000平方米,建设活动广场11个,面积为3600平方米,新建砖混结构活动室14个~共1042平方米,新建篮球场2个,垃圾池6个,新建砖混结构公厕12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237人~参合率100%,举办农村使用技术推广48期~选送脱贫致富带头人学历教育48人。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消除贫困问题的持续关注,精准扶贫政策在中国已经实施了多年,旨在实现贫困人口的有效脱贫。

然而,对于这一政策的效果评估,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贫困人口的微观追踪数据,深入剖析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未来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和目标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中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所使用的微观追踪数据来源、样本选择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评估方法上,本文将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手段,全面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在减贫、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能力等方面的效果。

本文还将关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政策效果差异。

本文将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视角,推动中国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文献综述精准扶贫政策作为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重大扶贫战略,已经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从政策实施背景和目标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精准扶贫政策是在传统扶贫模式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强调了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旨在通过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针对性,实现贫困人口的实质性脱贫。

例如,张三等(201)指出,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二字,即要准确识别贫困人口,精确制定扶贫措施,确保扶贫资源真正流向需要的人群。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评估,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方面,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显示,精准扶贫政策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范文

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范文

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范文评价类型:□阶段评价□结束评价评价方式:□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项目名称:项目编码:□□□□□□□□□□□□□□□□□项目承担单位:永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项目承担单位机构代码:72023889-3项目主管部门:(公章)填报日期:2022年12月30日永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一、项目基本情况(一)立项依据为充分发挥扶贫专项资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市县级专项扶贫资金评价和调整机制。

其依据文件如下:1.《关于印发〈甘肃省贫困人口碘盐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甘财经一〔2022〕173号)2.《关于印发〈永昌县贫困人口碘盐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永财发〔2022〕289号)3.永昌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永昌县财政局《关于下达永昌县2022年度结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及资金的通知》(永开办发〔2022〕290号)文件。

根据永昌县财政局、永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永昌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永昌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永昌县贫困人口碘盐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永财发〔2022〕289号)文件要求,为2022年全县668名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每年人均3公斤的标准,以实物形式发放碘22.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精准扶贫工作是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一项重要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工作。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关心扶贫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做好扶贫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的根本要求。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时代赋予组织的光荣任务,是党的重托,困难群众的希望。

二、项目资金情况(一)项目资金总额及组成2022年县工信局拨入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碘盐补贴8016.00元,其中:县级扶贫资金809.31元,2022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第三批)-金财农(2022)57号分别为403元、6803.69元。

驻镇帮镇扶村绩效评价报告

驻镇帮镇扶村绩效评价报告

驻镇帮镇扶村绩效评价报告驻镇帮镇扶村绩效评价报告1. 概述本文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列点形式展示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

2. 绩效评价指标以下是评价驻镇帮镇扶村绩效的指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情况•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程度•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情况3.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情况•道路建设:新修和改造的道路长度增加20%•水利设施:农田灌溉设施覆盖率提高至85%•通信设施:新增覆盖农村的光纤网络4. 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作物产量增长率达到10%•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农民种植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5.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每户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缩小6. 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教育:新增建设学校,提高就读率和教育质量•医疗:新增农村医院和诊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文化:建立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7.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程度•林地覆盖率增加5%•水质改善,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8. 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情况•扶贫政策全面实施,确保低收入家庭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扶贫项目落地见效,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9. 结论综合以上指标的评价,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绩效。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实施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上为驻镇帮镇扶村绩效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10. 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绩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水利、通信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便利性。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农村贫困人口的国家,为了改善农村贫困状况,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扶贫项目。

为了评估这些项目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市级范围内的评估工作。

二、评估方法我们选取了十个农村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收集了相关数据。

三、农产品产量提升通过对扶贫项目涉及的农产品产量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项目实施区域内,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主要归功于技术培训和农业设施的改善等措施。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不仅仅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政府还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这对于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育健康改善扶贫项目也注重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健康状况。

通过修建学校和医院、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措施,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六、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项目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建道路、铺设电力线路、改善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这些举措为农民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间接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七、产业转型升级为了使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向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项目还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这不仅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八、社会稳定和脱贫长效机制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为社会稳定和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通过各项支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改善,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九、项目存在问题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缺乏详细规划、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等情况。

为了提高项目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监督。

十、未来展望综合评估结果,农村扶贫项目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教育健康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帮扶工作总结

精准帮扶工作总结

精准帮扶工作总结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为了有效减贫和实现脱贫目标而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

自2013年提出以来,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所在的单位也积极参与并贡献了力量。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从项目推进、政策措施、激励机制以及成效评估四个方面对我们单位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推进方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所在的单位主要负责农村电商扶贫项目的推进。

我们通过与贫困地区合作,搭建电商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推向市场。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1. 与贫困地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我们与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合作社和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项目发展计划,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

2. 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了提高贫困群众的电商经营能力和产品质量,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电商平台的操作培训、产品包装和营销技巧的培训等。

同时,我们还向贫困群众提供了一对一的技术支持,解决他们在使用电商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为了支持贫困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我们向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并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免税收、电商平台费用优惠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单位成功推进了农村电商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额明显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政策措施方面为了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单位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1. 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我们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2. 优化政策倾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倾斜,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3. 设立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单位内部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设立了奖励机制,对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扶贫是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手段,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有效。

本文将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准确确定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原因,确保帮扶资源的精确投放。

精准识别要求充分了解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收入来源、教育水平等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计划和政策。

同时,要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特殊情况,如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等,确保帮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核心。

精准帮扶是指根据贫困人口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精准帮扶要注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和项目,如发展产业、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提供金融支持等。

同时,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能力。

第三,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障。

精准管理是指建立健全的扶贫管理体系,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扶贫政策的落实。

精准管理要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贫困人口的档案和信息库,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和使用效果的评估。

此外,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扶贫能力和服务意识。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精准考核是指对扶贫工作的绩效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促进扶贫工作的精准有效。

精准考核要注重量化指标和定量数据的运用,如贫困人口的减少率、收入的增长率等,评估扶贫工作的成效。

同时,要注重综合评估和多维度考核,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全面评估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

环江县精准扶贫绩效评价

环江县精准扶贫绩效评价

一、引言贫困问题是我国当下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对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环江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目前还有85个村是贫困村。

现有农村人口3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0.33万人。

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人口素质是扶贫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精准扶贫的提出,对于环江县来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新机遇。

二、环江县精准扶贫现状(一)整乡推进。

2012~2015年,环江县共整合资金2.16亿元,“整乡推进”大安乡示范区项目建设。

整体推进8个示范工程,共完成428个项目建设,将红心香柚、核桃、甘蔗、桑蚕这4个万亩的产业覆盖到全乡贫困户,水电路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产业扶贫。

环江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全县桑园种植面积18.55万亩,糖蔗10.28万亩,油茶2.6万亩,核桃16.6万亩,中草药1.6万亩,特色水果15.22万亩,香猪累计出栏60.89万头,菜牛出栏2.97万头,淡水生态养殖5.07万亩,全县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88.9%。

同时,环江县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投资开发扶贫产业。

(三)搬迁扶贫。

环江县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相结合方式,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195人,其中2016年搬迁10,881人,2017年搬迁13,314人。

截至2017年底,第一期民房建设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第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四)精准帮扶。

环江县扶贫开发工作注重县领导联系乡镇、单位包村、干部职工包户帮扶。

县、乡(镇)、村三级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挂钩到村、帮扶到户”的扶贫工作机制。

三、环江县精准扶贫绩效分析通过参照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数据资料的可得性与可比性,结合环江县的扶贫成果,分别从减贫效益、经济效益和政策效益三个维度对环江县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分析。

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化与改进

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化与改进

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化与改进
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在我国得到了持续发展和完善。

2019年,中国政府宣布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并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

然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和探讨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化与改进。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精准
对接贫困户,提高扶贫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益。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扶贫资金的滥用和浪费,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正。

二、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应对贫困地区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和方式,提高扶贫政
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例如,可以采取“产业扶贫”等长期性扶贫模式,给予贫困户实际的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性。

三、精准扶贫政策的整合
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和其他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和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例如,可以将扶贫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就业政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推进的系统。

四、精准扶贫政策的绩效评估
为了更好地衡量和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
估体系,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的不足之处。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更好地激发政策的活力和创新性。

总之,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化与改进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合作,其实施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体现,更是社会进步和和谐的表现。

希望我们的政府和民众能够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提高和创新精准扶贫政策,真正造福贫困地区的群众,推动全国更加健康、平等、美好的发展。

精准视阈下的贫困户脱贫绩效评估

精准视阈下的贫困户脱贫绩效评估

贫困发生率是 7 . 2 %[ 4 7 。2 0 1 5年 1 1 月份中央召开的扶贫 由于贫困具有相对性, 各个 国家或地 区界定贫 困线 的计 名,
算方法不尽统一。主要的理论工具包括恩格尔系数法、 生活 开发工作会议, 其贫 困人 口7 0 1 7万的数据来 源, 就是依据
形态法、 市场菜篮法、 国际标准法等。具体选择基于不同理论 2 0 1 4年贫困界定标准2 8 0 0 元( 可变价) 建档立卡的贫困人数。 和国情在各个国家存在差别。我国由于城乡差异相对较大,
关 键 词 : 精准脱 贫; 脱 贫绩效 ; P V—G P G理论 ; 评估体 系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3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3 6 3 7 ( 2 0 1 7 ) 0 2— 0 2 5 1 — 0 5
2 0 1 5 年1 1 月, 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 颁布《 中共中 人群消费结构测算数据, 首次确定了以2 0 6 元为界定依据的农
的能力” … 。最低生活水准也称为贫困线 , 生活水平处于贫 1 0 . 2 %、 8 . 5 %。到 2 0 1 4 年底, 经过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 全国 困线以下的个人或家庭我们称之为贫困者。
共有贫困村 1 2 . 8 万个、 贫困户 2 9 4 8 . 5 万户 、 贫困人口7 0 1 7 万
入, 精 准评估 贫困户脱 贫绩 效就成 为贫困村脱 贫、 贫 困县摘帽 的基础 , 也是体 现精 准扶 贫成 效的重要 内容 。基 于 以公 共价值 为 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 简称 P V—G P G理论 ) , 对 贫困户脱 贫绩 效的精准评估应 当综合考 虑价值体 系、 指 标体 系、 组 织体 系、 技 术支撑体 系、 绩效环境体 系五 个方 面, 以 实现科学评估和精准退 出。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体系设计方法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体系设计方法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体系设计方法
一、指标选择
指标的选择是评估体系设计的核心。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指标:包括贫困人口收入、就业机会、产业发展和脱贫成效等。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评估扶贫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社会指标:包括教育水平、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


些指标反映了扶贫政策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环境指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等。

这些指标
能够评估扶贫政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政策执行指标:包括政策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进展等。

这些指标能够评估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和项目的实施情况。

以上指标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反映扶贫政
策的具体情况和成效。

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评估体系设计的基础,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机制和数
据管理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建议研究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建议研究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建议研究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努力解决贫困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评估其实施效果,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将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建议。

一、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走访和访谈贫困地区的居民和政府官员,了解他们对政策实施的感受和看法,进而评估政策是否能够实现减贫目标。

2. 数据分析方法政府可以通过收集贫困地区的相关数据,如贫困人口比例、贫困程度等指标,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政策与贫困地区发展情况的关系,从而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 对照组研究方法为了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贫困地区作为对照组,与实施政策的地区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地区在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间接评估政策的效果。

二、建议1. 完善数据收集机制政府应加强贫困地区的数据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和公布相关数据。

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标准和指标体系,便于对政策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2. 强化基层调研和评估工作政府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通过与贫困地区居民的直接交流,获取更准确的信息,为政策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3.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考核机制,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团队,负责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4. 加强宣传和宣讲工作政府应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宣讲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政策认知度。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将政策解释清楚,让居民了解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5. 加强政策的整合与创新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加强政策的整合与创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扶贫经验,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

同时,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总结起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需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对照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与改进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与改进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与改进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对这些政策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精准扶贫政策的评估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扶贫效果。

一、评估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这包括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统计数据、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通过收集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为政策的评估提供依据。

2. 贫困指标评估评估贫困指标是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确定一些明确的指标来衡量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如收入水平、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和医疗条件等。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的数据,可以评估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 影响评估评估政策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影响因素。

除了政策本身,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对贫困地区产生影响,如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

因此,评估时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纳入评估框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政策的效果。

4. 制定改进措施在评估的基础上,政府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应当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如果评估显示某个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增加该地区的教育资金,提高教育条件。

二、改进措施1. 完善数据收集和管理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地区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贫困地区的情况,并为政策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2. 精细化政策制定要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政府应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优势,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扶贫措施,以充分发挥资源和优势的集中效应。

3. 增加教育和技能培训投入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机会。

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与精准扶贫

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与精准扶贫

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与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旨在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然而,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仅仅提供物质支持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中期评估与精准扶贫成为了提升扶贫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以及精准扶贫的实施。

一、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扶贫工作的中期评估是为了了解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

中期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通过对扶贫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果。

这包括对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收入情况、教育状况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判断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2. 现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困难。

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扶贫措施。

3. 社会评估:通过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贫困人口和相关社会群体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这有助于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中期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评估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组织等应紧密合作,形成多方共治的机制,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二、精准扶贫的实施精准扶贫是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实施的一种扶贫方式。

它着重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具体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精准扶贫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向识别:通过精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并分析贫困原因。

这有助于政府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

2. 差异化帮扶:根据不同贫困人口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

例如,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提供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设施改善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于贫困儿童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 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确保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这包括完善的扶贫政策、监督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精准扶贫投资的回报率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精准扶贫投资的回报率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精准扶贫投资的回报率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通过注入资金和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收入,从而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然而,扶贫投资应当经过严格的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估,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资的回报率。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精准扶贫投资的回报率进行分析评估。

一、投资成本评估精准扶贫投资的回报率评估首先要对投资成本进行准确评估。

投资成本包括直接资金投入和间接成本,例如人力资源、物资采购等。

在评估投资成本时,需要全面核算各方面的支出,并将其综合计算成一个整体数字。

二、收益评估1.直接经济收益评估直接经济收益包括通过扶贫投资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

例如,在农村地区,政府投资用于农业改良、家庭农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通过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等方式直接促进农民致富。

这些经济收益可以通过对产量增加、收入提升等指标进行具体测算和评估。

2.间接经济收益评估间接经济收益主要是指通过扶贫投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例如,政府在贫困地区投资兴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改善当地交通状况,还能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各个行业的发展。

这些间接经济收益需要通过统计数据和现场调研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社会效益评估除了经济效益,精准扶贫投资也应当综合考虑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领域的改善。

例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可以提升当地人民的教育水平、医疗条件,并促进文化交流和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的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

四、回报率计算经过投资成本、直接经济收益和间接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的评估,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回报率。

回报率是衡量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净现值法是将未来收益经过贴现计算后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净现值的大小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试析公共政策背景下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建设

试析公共政策背景下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建设

①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2018B-061);兰州工业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2018K-030);2018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YB121)。

作者简介:杨嘉悦(1983—),女,甘肃平凉人,兰州工业学院经济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科研。

窦德强(1981—),男,山东寿光人,兰州工业学院副教授,从事管理学教育教学和科研。

[摘要]当前,在公共政策的大环境与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重视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机制以及脱贫机制的有效建设与发展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以公共政策为前提,不断推动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市场等主体更好地协同对我国的贫困地区展开精准扶贫,从而促进扶贫效益最大化。

主要研究与讨论公共政策背景下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建设的方法与策略,不断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最终帮助我国贫困地区实现真正的脱贫,为扶贫工作更好、更全面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关键词]公共政策;精准脱贫;绩效评价;脱贫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6-0086-02试析公共政策背景下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建设①杨嘉悦,窦德强(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精准扶贫与脱贫重在攻坚,其对于小康社会的更好建设、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为了能够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更好地开展、有效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视以公共政策为基础的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与脱贫机制的建设,促进精准脱贫资源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通过脱贫机制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明确精准脱贫的目标,调动全员力量共同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不断优化与创新精准脱贫绩效评价体制,优化脱贫攻坚的政策环境,提升精准脱贫工作的办事效率与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提供更好的基础与保障。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内涵所谓的公共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战略性地运用资源来对社会经济活动及相互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的一系列政策或者战略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特性以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其特征和关联性的数量关系即指标。

评估指标的选取往往要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简洁性、可比性等原则, 且按照制定的评估思路进行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一种定量评估法,即使是定性评估内容,需要将其转化定量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这种定量分析,能够发现评估对象各主要构成的特征和状况,找到其内在本质规律。

将评估指标赋值后,可以根据各指标分值排序,比较绩效的优劣。

本项目研究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下文进行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等综合评估的基础。

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管理具有目标多元性、层次复杂性和过程持续性。

根据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情况,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目标多元化,涉及经济目标以及社会目标,即要从扶贫项目实施地区或对象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民主水平等多个角度对其绩效进行考核。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需要在以上多元化基础上,协调各目标相互配合,实现对精准扶贫绩效的科学、客观、综合评估。

并且,绩效评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绩效评估指标。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自然条件环境差异很大,社会发展各不相同,在建设过程中,只能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合理设置资金绩效管理目标,减少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减少实践中的不确定性。

其次,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结合扶贫项目开展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设计。

要强调扶贫瞄准的关键性,并以地区和人口的贫困特征为重要依据,能够在评估中反映项目各环节尤其是瞄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要与建档立卡户数据有所衔接,即能够利用建档立卡户数据从扶贫项目开展对覆盖地区贫困状况、贫困特征的契合、对贫困人口需求的呼应以及项目开展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项目的政策落实绩效、扶贫效率效益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成效等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评估。

按照以上准则,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构建起一套尽可能的客观、可行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政策落实指标
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整体项目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根
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政策落实绩效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能否识别和瞄准扶贫对象将真正贫困人口挑出来,接着考察扶贫对象并做好建档立卡户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而比较和计算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吻合度以及扶贫资金的到位率,最后反映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民主性满意程度。

具体指标内容如下:
(1)扶贫对象精确瞄准
一般而言,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识别瞄准方式要求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做到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确定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帮扶对象。

该指标属定性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扶贫对象选择是否有详细实施方案,扶贫对象的选择流程是否公开公正。

(2)建档立卡户工作情况
为了便于了解和跟进扶贫对象的状况,在县(区)扶贫移民局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和联网运行,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

此项工作又利于对扶贫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归类和整合,识别其不同的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实现精准脱贫。

这一指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扶贫手册》填写情况,数据录入、联网情况,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分析情况以及数据动态更新及时性。

(3)扶贫项目规划吻合度
反映中央扶贫规划与地方规划吻合度,反映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吻合度。

(4)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的满意度
科学的决策需要群众的监督和参与,定期调查村民对精准扶贫项目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纠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扶贫项目精准脱贫。

满意度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涉及面较多,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

这一指标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民主开展情况的满意度,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干部帮扶作用的满意度,以及统计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过
程中干部的违规违纪情况。

2、扶贫效率指标
扶贫项目的效率是扶贫整体绩效最为直观的反映,这类指标的评估主要从扶贫资金到位率、扶贫资金利用率、扶贫项目计划完成率和脱贫率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精准扶贫的直接效果。

该类指标的评估内容具体如下:
(1)扶贫资金到位率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的资金用途更加强调其“精准性”,即扶贫项目资金尤其是财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的情况。

扶贫资金长期存在项目资金到位时间周期长,按计划半年才能传到省一级,到村到户时间更长,缩短了资金实际使用时间。

该指标主要通过计算财政扶贫资金的用于扶贫对象的比例以及具体投向,来考察其用途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瞄准贫困对象,是否符合扶贫对象的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扶贫资金的到村比例”、“财政扶贫资金的到户比例”。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比例”主要考察财政扶贫资金对于贫困对象的睡准和侧重比例。

(2)扶贫资金利用率
资金利用率指实际用于扶贫的资金占全部扶资金的比重。

在扶贫资金管理利用中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管理机制常出现违规违纪挪用扶贫资金的情况,一些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党政领导千方百计套取扶贫资金、滞留扶贫资金,使大量的扶贫资金“隐形”违纪,成为本地的第二财政。

这不仅严重破坏党的形象在广大贫困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而且极不利于扶贫项目成效的实现。

这一指标主要考察精准扶贫资金实际投入使用金额占总扶贫资金的比重以及资金流失率。

(3)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
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主要从扶贫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的产出情况和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项目是否在有效的管理下按时按量完成建设内容。

具体包括:“年度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年度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
“周期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年度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总项目周期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

(4)脱贫率
这一指标用于考察扶贫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贫困人口脱贫和收入增长成效,主要包括项目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率”,即项目实施以来的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较上年减少比率;“项目贫困收入增长率”,包括项目贫困户上年的收入增长幅度和增长率,并同非项目贫困户、项目非贫困户进行对比;以上指标同县级以及省级层面减贫水平的比较;“项目专项收入贡献率”,在增长的收入中项目专项收入增长额所占比例。

3、扶贫效果指标
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项目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

其中产业化项目外部经济效益显著,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本文效果准则的评价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 3 个方面,构建了12个评价指标。

包括D 乡村道路硬化建设、D集雨节灌工程建设、D整村推进村覆盖率、人畜饮水工程建设、D小型水利建设、D村级卫生所和文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D 恩格尔系数、D农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长速度、D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D科技培训及推广情况、D24转移劳动力人数、D25“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两后生”培训。

(4) 可持续发展能力。

扶贫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改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同时,注重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特别是对贫困群体以后发展的重视,实现资源、人口、环境、教育和制度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 个方面,构建了10 个评价指标,包括D总收入增占率、D种养业发展能力、D产业化项目经营状况、D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D3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D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D32村民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满意度、D自然灾害发生率、D 森林覆盖率、D生态环境满意度。

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2015
付英,张艳荣:兰州市扶贫开发绩效评价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