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工程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工程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金融高新区站~龙溪站区间盾构施工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集团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2三、监测范围、内容及监测要求2四、各监测项目实施方案3(一)地表沉降41、监测仪器设备42、测点布设43、监测方法4(二)隧道隆陷41、监测仪器设备42、测点布设43、监测方法5(三)地面建(构)筑物监测51、监测仪器设备52、测点布设5五、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6(一)信息反馈流程6(二)监测成果报告71、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82、监测总报告的内容8六、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9(一)质量保证体系9(二)质量保证措施10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盾构施工区间金融高新区站至中间风井段施工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区间】以直线延海八路下行。

两侧地面建筑物较少,无高层建筑。

主线在五丫口大桥南侧下穿珠江支流,珠江支流宽约100米,然后继续延龙溪大道下穿行。

本区间隧道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800M,线路轨面埋深为14-26米,左右线间距18-11米,区间隧道最大线路纵坡为24.90/00,最小纵坡为4.0000/00.竖曲线半径为5000米。

区段隧道顶板主要位于<1>、<2-1A>、<2-1B>、<2-2>、<2-3>、<2-4>、<5-1>、<5-2>、中,区间盾构隧道用两台盾构机由东向西掘进,到达中间风井起吊。

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1.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盾构区间平纵断面及设计说明(含区间监测图);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盾构监测方案

盾构监测方案

盾构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交通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盾构技术作为一种地下交通隧道建设的重要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等工程中。

然而,盾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地层塌陷、管片错位等,因此需要进行盾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盾构监测的重要性1.检测地下层结构:盾构监测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准确了解地下层结构状况,包括地质构造、围岩稳定性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预防地层塌陷:通过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化,可以及时预警地层塌陷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和施工周边的安全。

3.监测管片质量:盾构施工中的管片是构成地下隧道的主要部分,通过监测管片的安装质量和位移变化,可以发现管片错位等问题,并及时调整和修复。

4.施工质量控制:盾构监测可以帮助监测施工的整体质量,包括管片安装质量、导向系统的有效性等,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

三、盾构监测方法1.地层监测:通过激光测量、声波测量等方法对地下层结构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地层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地层的稳定性。

2.液压拼装监测:通过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液压拼装压力,可以判断盾构机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3.管片位移监测:通过监测管片的位移变化,可以发现管片错位等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4.管片质量监测:通过对管片的外观检查和强度测试,可以判断管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对盾构施工产生影响,通过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盾构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1.制定监测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盾构监测的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点位的布置、监测频率等,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2.安装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液压拼装监测设备等。

XXX地铁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XXX地铁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X X地铁X X线D3-T A12标土建工程X X路站~X X广场站~X X X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XX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三、监测范围、内容及监测要求 (5)四、各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11)(一)地表沉降 (11)1、监测仪器设备 (12)2、测点布设 (12)3、监测方法 (13)(二)隧道隆陷、拱顶下沉、隧道收敛 (13)1、监测仪器设备 (13)2、测点布设 (13)3、监测方法 (13)(三)地面建(构)筑物监测 (14)1、监测仪器设备 (14)2、测点布设 (14)(四)巡视对象、内容及频率 (14)1、巡视对象 (14)2、巡视内容 (14)3、巡视频率 (14)(五)监测重难点分析1、盾构始发和到达重点监测措施 (14)2、建筑物下穿重点监测 (14)3、卡子门大街高架重点监测 (14)4、侧穿建筑物监测 (15)5、下穿农花河难点监测 (15)6、矿山法隧道重点监测 (15)五、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 (18)(一)信息反馈流程 (18)(二)监测成果报告 (18)1、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 (18)六、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19)(一)质量保证体系 (19)(二)质量保证措施 (20)七、附件 (21)(一)XXX站区间监测布点图 (22)(二)XXX站盾构井区间监测布点图 (23)(三)监测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24)(三)监测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 (28)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包括XX路站~XX广场站、XX广场站~XX公路盾构井两个区间,区间概况如下:XX路站~XX广场站区间起于XX路站南端,平行于XXX大街向西绕行至XXX 路到XXX广场站东端。

区间设计起始里程K29+381.992,终点里程K30+323.467,区间全长941.475m,于K29+967.5位置设置联络通道兼泵房一座。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测区范围:根据地铁设计方案确定需要进行盾构区间测量的范围。

2.收集背景资料:收集该区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勘探、地下管线等相关资料,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选择测量方法: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包括全站仪、导线测量等。

二、测量方案的制定1.测量基线的确定:根据测区长度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当的基线长度和测量方式,可以选择直线测量、闭合环测量等方法。

2.测量控制点的设置:根据盾构区间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控制点,应覆盖整个盾构区间,控制点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宜超过50米。

3.测量网的布设:根据地形地貌和控制点的位置确定测量网的布设方案,保证测量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网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工程要求。

4.测量精度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精度的要求,包括水平精度、高程精度等。

三、测量工作的实施1.测量设备的校准: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必须对测量设备进行准确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控制点的测量:根据测量方案,对控制点进行测量,包括水平距离、垂直高差、角度等参数的测量。

3.测量网的建立:根据测量方案,按照测量网的布设方案进行实际测量,测量点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要求和测量精度要求。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绘制等工作,生成测量结果。

四、测量结果的评估与报告1.测量结果的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测量精度的评估、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评估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结果报告的撰写:根据测量结果和评估,撰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过程的描述、测量结果的呈现、测量精度的说明等内容。

3.结果的应用:将测量结果应用于盾构施工过程中,包括地质断面的确定、盾构机的调整以及隧道衬砌的设计等。

综上所述,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是地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地铁隧道的准确施工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严格按照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工作,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隧道监测方案25页(含拱顶沉降 隧道上浮 隆陷)

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隧道监测方案25页(含拱顶沉降 隧道上浮 隆陷)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1.3盾构下穿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 (3)2、监测重点及目的 (3)3、监测执行技术标准 (4)4、使用仪器设备 (5)6、监测控制值、监测频率及预警程序 (13)6.1监测控制值 (13)6.2观测频率 (14)7、人员配置 (17)8、监测信息反馈、数据分析与处理 (18)9、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19)9.1质量目标 (19)9.2质量保证体系 (19)9.3监测工作的管理 (20)9.4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10、安全文明施工和保证措施 (21)10.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1)10.2安全保证体系 (21)10.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11、现场日常巡视 (23)12、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 (23)13、监测工作程序 (23)14、应急预案 (24)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地铁XX线沿XX线XX庄车辆段出入段线两侧敷设,直至出入段线终点附近,线路向南转,左线下穿XX庄车辆段出入段后,逐渐与右线并行,下穿XX道延长线及XX河后沿XX路向东南延伸,在机场XX站楼西北侧转向东到达XX线机场站。

本工程线路起点里程为右CK24+100,终点里程为右CK27+434.1,区间线路总长为3334.1米,设区间风井1座。

线路各段设计范围情况如下:表1.2—1本工程各段设计范围情况序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m)设计范围备注1右CK24+100右CK25+985.71885.7盾构区间右CK26+033.3右CK27+434.11400.82右CK25+985.7右CK26+033.347.6区间风井及疏散口盾构区间位于直线及半径360m,400m,430m,440m与450m的曲线上,最大坡度为25‰.盾构区间总长3286.5m,分别在右CK24+691、右CK25+338、右CK26+500、与右CK27+020处设置1座左右线联络通道,其中右CK24+691与右CK27+020处的联络通道结合泵站一并设计;在右CK25+985.7~右CK26+033.3处设一座区间风井及其疏散口。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一)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一)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一)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地铁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盾构机在地铁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盾构机是一种利用电液系统控制的隧道推进工具,它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盾构机施工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测量方案,以保障地铁的安全和稳定推进。

一、地铁盾构区间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盾构区间测量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地铁隧道的基础测量,确定隧道中心线定位和区间长度。

其次,需要根据工作环境和孔洞大小、位置等情况,确定盾构机的型号和参数。

最后,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仪器和测量方法。

二、地铁盾构区间测量的方法和步骤1、地铁盾构区间测量采用传统测量方法。

常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传统全站仪法、三角测量法、激光传感测量法、卫星测量法等。

2、地铁盾构区间测量分为预测测量和实测测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

水平预测测量:对待测区间进行拓扑测量,确定地铁隧道的中心线位置和方向。

水平实测测量:对中心线实现全盘测量,并测量每个测站到中心线的距离,从而得到地铁隧道曲线的位置和变化。

垂直预测测量:通过测量标高点确定地铁隧道的垂直走向,完成预测测量。

垂直实测测量:通过全站仪或电子水平仪对隧道的倾斜、偏移和变形进行实测,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3、利用现代技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精细化测量。

采用激光传感测量法、卫星测量法等,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简化测量流程,减少数据处理量。

三、地铁盾构区间的检测和处理地铁盾构区间测量后,需要进行数据的检测和处理。

主要步骤如下:1、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2、数据质量检查和筛选,排除错误和不准确的数据。

3、对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4、利用自动化处理方法和工具,对地铁隧道的垂直、水平偏移和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地铁隧道的建设。

5、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的详细介绍。

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XX地铁XX号线XXX站~XXX站区间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方案编写:审核:日期:监测单位:目录一、工程沿线环境概况‥‥‥‥‥‥‥‥‥‥‥‥‥‥‥‥‥‥‥‥‥3二、监测依据‥‥‥‥‥‥‥‥‥‥‥‥‥‥‥‥‥‥‥‥‥‥‥‥‥‥4三、监测目的‥‥‥‥‥‥‥‥‥‥‥‥‥‥‥‥‥‥‥‥‥‥‥‥‥‥5四、监测项目‥‥‥‥‥‥‥‥‥‥‥‥‥‥‥‥‥‥‥‥‥‥‥‥‥‥5五、监测点的布设与埋置‥‥‥‥‥‥‥‥‥‥‥‥‥‥‥‥‥‥‥‥5六、监测控制网布设及各项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15七、监测频率及监测报警值‥‥‥‥‥‥‥‥‥‥‥‥‥‥‥‥‥‥17八、仪器设备‥‥‥‥‥‥‥‥‥‥‥‥‥‥‥‥‥‥‥‥‥‥‥‥‥‥18九、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9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方案一、工程沿线环境概况1、XXX站~XXX站:该区间段为单线单洞圆形隧道,设计起止里程为:右DK16+067.9~右DK17+1.7m(左DK17+67.2m),右线全长933.8m,左线全长1002.268m。

其中设防灾联络通道及水泵房一座。

该区间段自XXX站南端头始发,以直线推进开始,过渡至直缓,再到缓圆、圆缓、缓直、直缓、缓圆、圆缓、缓直到XXX站。

隧道沿线均在市区主要道路干线及商业、居民区建筑物下;盾构自XXX 站始发后,沿XX路向南推进约290米后(即在左KD16+790m处)进入楼房集中区,楼房集中区域长约690m(楼房集中区内房屋简介见P7~P8之表1);隧道沿线地下设施较为复杂,主要为雨水、污水管线及自来水管等。

2、XXX站~XXX站:该区间段为单线单洞圆形隧道,设计起止里程为:右DK17+292.7~右DK17+747.455m,右线全长454.755m (左线全长475.757m)。

其中设防灾联络通道及水泵房一座。

该区间段自XXX站北端头始发,向北推进约40m后进入XX路与XX路的十字交叉路口,推进约140m后进入楼房集中区域下方,隧道沿线上方主要为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及众多的建筑物(建筑物集中区内房屋简介见P9~P10之表2);沿线地下设施复杂,主要为雨水、污水管线等。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一、监测内容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的缺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和隧道沉降,从而会影响到周围的地面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针对该区间隧道沿线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结合盾构推进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如下监测内容:1)道路与管线沉降监测2)一般建(构)筑物沉降3)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监测4)地面裂缝的观察二、监测的意义和目的1)监测的意义在软土地层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由于盾构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也异常复杂,而工程地质勘察总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因而对地质条件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

由于软土盾构隧道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为保证盾构掘进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参数,需对盾构推进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在设计阶段要根据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特点,编制施工监测方案,在施工阶段要按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施工参数和采取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层移动,确保工程安全并保护周围环境。

2)监测的目的(1)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和土体的变形。

(2)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检查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是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控制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

(5)建立预警机制,保证工程安全,避免因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引起的工程总造价增加。

(6)为研究土体性质、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7)为研究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分析计算方法等积累资料。

三、监测实施的重点1)各区间沿线建(构)筑物2)隧道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四、监测内容的实施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

盾构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市地铁XX号线某区间隧道,全长约1.2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

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 二、监测目的与意义1. 监测目的:- 确保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及周围环境安全稳定。

- 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 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持,优化施工方案。

2. 监测意义:- 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 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 保护周边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 三、监测内容1. 隧道结构监测:- 隧道内部位移监测。

- 隧道内部裂缝监测。

- 隧道衬砌厚度监测。

2. 周围环境监测:- 地面沉降监测。

- 地下水监测。

- 地下管线监测。

3. 施工过程监测:- 盾构掘进参数监测。

- 土压平衡监测。

- 注浆压力监测。

#### 四、监测方法1. 监测设备:- 高精度全站仪。

- 电子水准仪。

- 激光测距仪。

- 数字水准仪。

- 土压力传感器。

- 液压传感器。

2. 监测方法:- 采用埋设传感器的方式,实时监测隧道结构及周围环境。

- 定期进行地面沉降、地下管线监测。

- 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

#### 五、监测频率1. 隧道结构监测:每日监测一次。

2. 周围环境监测:每3天监测一次。

3. 施工过程监测:每班次监测一次。

####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处理:-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

- 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

2. 数据分析:- 分析隧道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趋势。

- 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七、监测控制标准1. 隧道结构监测:- 隧道内部位移不超过规范要求。

- 隧道内部裂缝宽度不超过规范要求。

- 隧道衬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周围环境监测:- 地面沉降不超过规范要求。

- 地下水稳定。

- 地下管线无异常。

#### 八、监测人员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 成立监测小组,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1.1 拟建工程的交通位置 (1)2.1.2 拟建工程的基本特性 (1)2.2工程地质水文 (2)2.2.1 工程地质 (2)2.2.2 水文条件 (4)2.3工程环境条件 (4)2.4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4)3. 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5)3.1监测内容 (5)3.1.1 监测项目 (5)3.1.2 监测要求 (6)3.2监测点的设置 (6)3.2.1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6)3.2.2 地面监测点设置 (7)3.2.3 建(构)筑物监测点设置 (7)3.2.4 管线监测点设置 (7)3.2.5 管片衬砌变形监测点设置 (7)3.2.6监测点数量统计表 (7)3.3测量高程控制网 (8)3.3.1 建立高程控制网 (8)3.3.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联测 (8)3.4监测作业方法 (9)3.4.1 垂直位移监测 (9)3.4.2 净空收敛监测 (9)3.5监测频率和报警值的设定 (10)3.5.1 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10)3.5.2 监测报警值 (11)4. 监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11)5. 监测人员组织与安全管理 (12)5.1 监测人员组织 (12)5.1.1 监测人员的构成及分工 (12)5.1.2 项目组人员组成: (12)5.1.3 项目管理网络: (12)5.2 安全文明作业的保障措施 (13)6. 监测信息反馈体系 (13)7. 监测质量及精度保证措施 (13)7.1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3)7.2 保证观测精度的几项必要措施 (15)8. 项目管理及信息化处理流程 (15)8.1项目管理 (15)8.2工作信息流程 (16)8.3信息施工保障 (16)9. 应急预案 (17)9.1应急小组 (17)9.2应急小组职责及工作程序 (17)10. 附表附图 (18)10.1 监测日报表样表 (18)10.2监测点平、断面布置示意图 (20)1.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8)国家有关管线保护、管理、监督、检查的文件等9)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相关勘察、设计文件和资料1.2 编制原则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会使地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产生变化,地下土体的应力场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体的位移和隆沉,从而会对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物体的稳定产生影响。

20标盾构区间监测方案(改版

20标盾构区间监测方案(改版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二十标区间盾构工程监测方案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第二十标土建项目部2011年4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周边环境概况 (3)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4)编制依据 (4)监测目的 (5)监测项目 (5)监测测点布设 (6)监测点埋设与测试方法 (7)监测频率、精度与预警值 (9)三、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9)监测数据整理 (9)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9)数据反馈与报告提交 (10)四、拟投入的人员与仪器设备 (10)五、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2)组织机构和职责 (12)进度和质量保证措施 (12)落实责任制的主要措施 (12)一、工程概况工程概述中南路站~石牌岭站区间起点为中南路站南端,线路沿中南路向南,至武珞路折向东,终点为石牌岭站西端。

线路总长1194.9m(双线)。

水平线间距8~13m。

石牌岭站~街道口站区间基本沿武珞路道路中心布置,石牌岭站与街道口路站均为地下两层车站。

二号线区间线路总长1049m(双线)。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2.1区域地质概况武汉地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西侧与华夏构造复合部位,也处于山字型构造上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

燕山运动在本区遗留的构造形迹表明,本区内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因此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压性结构面和相伴而生的近东西向压性断层、北北西及北北东的压扭性、张扭性断层。

1.2.2 工程地质(1)中南路~宝通寺站区间本标段通过地段属长江Ⅲ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变化在~35.98m。

通过钻孔揭露地层岩性主要分层分布如下:① 杂填土:表面为沥青路面,其下为矿渣、碎石及粘性土垫层;居民区内的填土为稍密状态。

厚度~3.80m。

② 素填土: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角砾等硬杂质。

居民区内的填土为稍密状态。

厚度~4.50 m。

③ 粉质粘土:黄褐,可塑~硬塑,含黑色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盾构区间 施工监测
技 术 方 案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盾构区间 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网 址:
目录
1.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点的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面监测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构)筑物监测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线监测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片衬砌变形监测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点数量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高程控制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高程控制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联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作业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垂直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空收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频率和报警值的设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工作计划、周期及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

地铁盾构区间测量方案大全地铁隧道盾构区间的测量方案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盾构施工前、中、后期都要进行测量,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下面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地铁隧道盾构区间测量方案,详细介绍了不同阶段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一、前期测量1.地质勘探: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勘探,包括地质红线勘探、地下水位勘探、地下管线勘探等,以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

2.基本测量:进行工程控制点布设,确定控制网的桩号和坐标,建立起起始坐标系。

3.示坡测量:通过对工地场地的土方开挖示坡进行测量,来验证土方开挖的形状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中期测量1.盾构控制: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掌握盾构机头的位置和姿态,以确保隧道的准确推进。

通过在隧道内部安装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实时监测盾构机的变化,并校正施工参数。

2.地表沉降监测:通过在盾构区间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测点,测量管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了解施工对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地下水位监测:在盾构区间附近进行井点测量,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变化不会对隧道施工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后期测量1.隧道精度测量:在盾构掘进结束后,对隧道的内外侧壁进行测量,以确定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拱顶变形监测: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拱顶变形观测,以监测隧道拱顶的变形情况,确保拱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管道斜度测量:通过测量隧道内铺设的管道斜度和异型构造,查验隧道的排水情况和交通条件,同时要验证管道的几何尺寸和位置是否与设计一致。

4.管道应力监测:通过在管道上安装应力计等仪器,实时监测管道的应力变化,以了解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测量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监测隧道盾构区间的施工过程,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为隧道的设计和后续的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盾构区间监测方案设计

盾构区间监测方案设计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推进监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12月22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监测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4 -三、监测范围及内容.......................................................................................................... - 5 -四、监测点的布设.............................................................................................................. - 5 -五、监测作业方法.............................................................................................................. - 6 -六、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 7 -七、仪器设备选用.............................................................................................................. - 8 -八、监测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管理网络图)................................................................ - 10 -九、监测信息反馈体系.................................................................................................... - 10 -十、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 15 -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 16 -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隧道场地较为平整,地貌形态单一,属赣江冲积平原地貌,地面标高19.28~20.59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推进监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12月22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监测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4 -三、监测范围及内容.......................................................................................................... - 5 -四、监测点的布设.............................................................................................................. - 5 -五、监测作业方法.............................................................................................................. - 6 -六、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 7 -七、仪器设备选用.............................................................................................................. - 8 -八、监测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管理网络图)................................................................ - 10 -九、监测信息反馈体系.................................................................................................... - 10 -十、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 15 - 十一、安全保证措施............................................................................................................ - 16 -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隧道场地较为平整,地貌形态单一,属赣江冲积平原地貌,地面标高19.28~20.59m。

区间隧道从长江路站南端出发,沿丰和北大道向南前行至珠江路站北端。

本段区间线路设计为双坡,最大坡度为8‰,最小平曲线半径为800m。

1.2盾构工程量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长江路站~珠江路站的单圆盾构区间隧道以及联络通道。

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起迄里程CK4+662.307~CK5+356.682,区间正线长度694.375m。

本方案只考虑该区间上行线监测。

1.3工程地质情况:1.3.1 土层特征本标段区间里程约CK3+410~长江路站、长江路站~珠江路站为工程地质Ⅱ区。

场地地层分布自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工程地质Ⅱ区:①2素填土:松散,灰、灰黄色,主要由砂性土组成,局部段为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砾石,岩性杂,分布路基上的勘探孔,揭示上部50~70cm 以卵砾石为主。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高压缩性,灰色,层状,层面夹薄层粉砂,粉砂单层厚0.1~0.4cm,局部夹团块状粉砂,含少量腐殖质,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②3-1含粘性土粉砂:中等偏高压缩性,松散,灰黄色,局部孔段呈褐黄色,夹软塑状团块状粘性土,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

①3-2细砂:饱和,中等压缩性,松散~稍密,灰、灰黄色,部分孔段为中砂,局部含少量泥质,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

②4中砂:饱和,中等压缩性,稍密~中密,灰、灰黄色,部分孔段为细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局部含少量砾石,砾石粒径<1cm 为主。

②5粗砂:饱和,中等压缩性,中密,灰、灰黄、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含砾石,砾石粒径<1cm为主,含量约5~10%。

②6砾砂:饱和,中等压缩性,稍密~中密,灰、灰白色,颗粒粒径以0.2~2cm 为主,含量20~35%,母岩成分以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为主,亚圆形,钻探揭露最大粒径4~6cm,含量5~15%,填充中粗砂,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偶夹薄层中粗砂透镜体。

②7圆砾:饱和,中等偏低压缩性,中密为主、局部稍密,灰、灰白色,颗粒粒径以1~3cm为主,含量35~45%,母岩成分以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为主,亚圆形,钻探揭露最大粒径5~8cm,含量10~15%,局部含块石,填充中粗砂,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局部孔段砾砂透镜体。

⑤1-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低压缩性,紫红色,原岩结构可见,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碎块用手可掰断,遇水软化,正常钻进速度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

⑤1-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局部段呈灰绿色,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胶结,原岩结构清晰,岩芯较完整,呈柱状~长柱状为主,局部为碎块状,节理裂隙不发育,见少许陡倾角裂隙。

锤击声稍脆、易击碎,遇水软化,易崩解呈片状61.3.2 文水地质(1)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赋存场区地表水主要为赣江、瀛上湖(碟子湖)以及棋盘分布的池塘,目前地表水位高程约为15.50~19.60m 之间。

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属上层滞水、孔隙性潜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表层填土及②砂土、砾砂、圆砾中。

工程区深部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砂砾岩以及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千枚岩岩层内。

(2)地下水类型、富水性及渗透系数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微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表层土体内为上层滞水,分述如下:①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下水管的渗漏补给。

水位及富水性随降降雨量变化大,局部富水性好、水量大,尤其是雨季水量将更大,且水位上升、下降速度快。

②孔隙潜水Ⅰ区: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表层填土以及第四系④1粉质粘土中。

由大气降水径流补给,潜水水量微弱。

初勘时勘探期间测得钻静止水位埋深 1.10~7.10m,由于地面起伏较大,相应高程16.07~22.21m;详勘时勘探期间测得钻静止水位埋深0.50~11.00m,由于地面起伏较大,相应高程13.98~33.00m。

中间风井处勘探期间测得钻静止水位埋深0.80~1.70m,相应高程17.83~19.05m,中间风井抗浮水位取值建议进行相关专题研究确定;另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及场地环境,地下水流速较小。

Ⅱ区: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的松散~中密状砂土以及稍密~中密的砾砂、圆砾中。

初勘时勘探期间测得钻静止水位埋深 3.00~5.50m,相应高程14.02~16.32m;本次详勘阶段水位埋深0.20~5.90m,高程13.81~17.40m。

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埋深年变幅1~5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水体和大气的侧向补给,受人为开采影响较小。

平水季节及枯水季节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地下水向赣江排泄;汛期,赣江水位上涨,赣江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地下水与赣江水的具体联系程度建议做专项调查研究。

另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及场地环境,拟建场地地下水流速较小。

③孔隙微承压水拟建场区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的砂砾石层中,由于上伏分布存在②1粉质粘土、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等相对隔水层,该含水层水位高度高于相对隔水层底板,故具有一定的微承压性质,当上覆土层分布为粉性土、砂土时,该微承压水则转换为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世贸路站~北一环站区间,水量丰富;该层顶板高程14.08~7.13m,埋深较浅,承压水水头高度一般为2.50~5.20m。

④基岩裂隙水Ⅰ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岩层的裂隙中,主要受上部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补给。

富水性主要由裂隙孔发育程度,裂隙性质等条件影响。

场地内基岩裂隙发育,裂隙性质多呈张开状,差异性大,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勘察场地内的千枚岩内裂隙孔隙水有一定水量。

但根据地质测绘,在构造破碎带处往往具有一定的水量。

Ⅱ区基岩裂隙水:即为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层的裂隙中,主要受上部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补给。

富水性主要由裂隙孔发育程度,裂隙性质等条件影响。

场地内泥质粉砂岩裂隙发育一般,裂隙性质多呈闭合状,勘察场地内的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水量极为贫乏。

1.3.3地震效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根据本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50 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93g,相应的地震烈度为Ⅵ度,两者基本吻合。

本工程建筑场局部存在液化土、淤泥质土、冲填土等软弱土层,结合场地地质、地形、地貌特征,属对建筑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局部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1.3.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1)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2)全、强风化千枚岩遇水极易软化,且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中等风化千枚岩遇水易软化,故盾构推进过程中注意推进速度。

(3)盾构推进段,与盾构推进方向不规律的分布多条石英岩脉,宽度15~35cm 不等,与推进方向呈斜交和垂直状,在基岩露头点或勘探孔内时有分布,但延伸性较差,局部呈断续发育,在勘探孔内不同深度均有揭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