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

– 货币缺乏的另一个原因是外贸公司(包括 东印度公司)从基督教国家出口货币。
28
• 政策主张:英国铸币升值、高估外币;同荷 兰协商一致防止货币流向东方国家;责令东 印度公司以英国出口货物去购买印度货物。
29
第四节 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
– 掠夺?贸易?生产? – 阿姆斯特丹的低贷款利率是荷兰繁荣
的结果还是原因?
• 货币增加的影响?实质性好处吗?
7
• 经济上:
– 西欧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日趋瓦解,新兴的商业资本登上了历史舞 台。
– 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国际贸易日益 繁荣。
– 在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出现了重要的商人 群体,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标准
• 抑制农业:
– “重商抑农”,降低• 积极发展航运业和扩大海军力量 • 努力统一国内税率 • 利用关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 努力增加劳动者数量
35
第五节 重商主义小结
36
一、主要观点
1、货币财富观:认为货币(金、银)
是最好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 的都是为了获得货币。
42
二、 阶级立场
– 人为垄断政策必然导致“寻租 行为”,它有利于 • 本国的商人阶级 • 本国垄断的工业部门 • 本国的统治者——国王和政 府部门
43
– 不利于
• 本国的消费者 • 本国的原材料生产者 • 外国的消费者 • 殖民地的大部分生产者和消
费者
44
三、 历史合理性
• 货币财富观的历史合理性:
12
世( 早
纪 15 期
中世 重
叶纪 金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对货币的起源和性质缺乏深刻认识,也片面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体系的出现和数学方法的兴起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出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
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初。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它对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创立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
4、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主义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并把资本所得以生产的那些条件、当作生产的永恒自然规律来表述的体系。
5、古典经济学派:17世纪中叶产生,19世纪初完成,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
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6、历史学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占主流的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抽象法和对经济的孤立研究,代表当时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
7、新历史学派: 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基本观点:继续宣扬经济发展阶段论、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其主要观点和旧历史学派基本一致,不过在运用历史归纳法上更趋于极端,同时更加强调论理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更加鼓吹阶级调和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
第一章-重商主义解释

很好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雅典人。
苏格拉底的弟子。
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
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
《经济论》(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译《家政论》)和《论税收》。
1、关于财富的观念2、关于分工的收益3、关于市场价格的形成4、关于财政的配置职能二、马格努斯的公平价格阿尔贝特·冯·布尔斯塔德(Albert vonBollstadt,1193~1282)。
马格努斯(Magnus)是尊敬的称呼,相当于“伟大的”(the Great)的意思。
他主要是在科隆的黑袍教教团(Dominic)的学校中任教。
其弟子有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
他通晓神学、哲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是有代表性的炼金家,著有《炼金术》(De Alchymia)一书。
分离了金和银。
“同一劳动和费用的集合不能不相互交换。
因为制造床的人如不能收到大约相当于他制造床所耗费的相等数量的劳动和费用,他将来就不可能再制在这个原则造一张床,制造业也将因此而消失。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三、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Thomas Aquinas]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
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他在《神学大全》中,关于公平价格有两类意见:其一是效用的原则。
“购买和出卖是来自当事双方的共同效用,因为一方需要另一方的财物。
……但是共同的好处,不能使一方的负担多于另一方;因此双方的契约必须均等才能成立。
第2章 重商主义学派(1)

第2章重商主义学派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新兴商业资本主义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2.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
3.国内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4.金矿的发现促进了贸易量的增长,也激发了贵金属理论的产生。
5.地理大发现拓展了贸易范围。
6.生产规模虽然较小,但商人越来越多的周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7.尽管在“拥有土地的贵族”眼中,商业资本家仍是“可鄙的商人”,但他们在商业世界却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角色。
8.民族国家正在兴起,各个强国家在世界各地占领殖民地、拓展势力范围。
9.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二、代表性经济学家1.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1)生平、著作托马斯·孟1571年6月在伦敦出生,1641年7月逝世。
他的父亲约翰·孟是一个是纺织品商人,约翰·孟曾担任皇家铸币局局长,1562年曾被授予一枚勋章。
托马斯孟·是他的第三个儿子。
托马斯·孟的商业生涯开始于地中海贸易,后来在意大利和近东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极为富有,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
孟1615年任东印度公司董事,1622年被任命为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
1624年,他曾有机会出任副总督,但他谢绝了。
直到逝世,他一直是东印度公司的董事。
当时英国正面临白银短缺,而东印度公司为购买香料向国外支付了一大笔金银,为此受到很多批评。
为了为东印度公司辩护,孟在1621年写了一本小册子《论英国东印度贸易》(A Discourse of Trade from England unto the East Indies),指出只要总出口超过总进口,进口商品的多少或支付金银,并不重要。
大约在1630年,孟写就了他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这本书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在1644年出版。
第2章 重商主义学派

• 安巴是一个只有 万多人的小 安巴是一个只有7万多人的小 该国宣称: 国,该国宣称:美国的禁令使 该国每年损失3300万美元,网 万美元, 该国每年损失 万美元 络赌博企业由119家下降至 家下降至30 络赌博企业由 家下降至 相关就业职位从5000个下 家,相关就业职位从 个下 降到不足1000个。2004年3月 降到不足 个 年 月 24日,WTO初审裁决安巴胜 日 初审裁决安巴胜 其后, 诉。其后,双方均对初审报告 提出上诉。 提出上诉。2005年4月7日,上 年 月 日 诉机构报告公布。 诉机构报告公布。
10
• 经济上: 经济上:
– 西欧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西欧封建社会晚期, 日趋瓦解, 日趋瓦解,新兴的商业资本登上了历史舞 台。 – 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国际贸易日益 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 繁荣。 繁荣。 – 在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出现了重要的商人 在生产者、 群体,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群体, 要的角色。 要的角色。
凯恩斯革命(1936) 凯恩斯革命(1936) 萨缪尔逊新古典综合(1948) 萨缪尔逊新古典综合(1948) 转轨经济学(1990) 转轨经济学(1990)
新古典主义(1970) 新古典主义(1970) 新凯恩斯主义(1980) 新凯恩斯主义(1980)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经济思想史 魏丽莉 复习笔记

经济思想史魏丽莉复习笔记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为解决当时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悖论而诞生的,因此决定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具有历史适用性,并不断伴随着历史环境的改变而迭代。
辩证地看待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或著作,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框架:经济学派理论的历史背景、主要信条、谋利对象、历史适用性、普世价值。
经济学理论诞生之前,是欧洲5世纪-15世纪的中世纪时期,期间两次瘟疫横行欧洲,也被称为“黑暗时代”。
随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的探索时期。
根据马克思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划分,欧洲从之前的奴隶社会,步入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并在经济学理论的伴随下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
一、重商主义学派(1500-1776)要想让人们不断地劳动,就要消费掉他们所得到的一切。
贫穷削减欲望,无知泯灭欲望,要想让穷人在如此悲惨的境地下还能愉悦得生活,就要让大多数人保持贫穷和无知。
——伯纳德·德·曼德维尔u16世纪是欧洲社会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主要背景是地理大发现。
u主要信条①殖民主义:金银本位,货币制度;殖民地贸易垄断。
②民族主义:殖民掠夺积累财富;邻国贸易顺差(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对商品的恐惧)③保护主义:商人地位提升,政府-商人利益共同体;国内贸易保护但反对贸易自由④封建社会:保持数量众多且持续工作人口;低工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u政府(国王、官员)和商人,以财富积累为目的的殖民掠夺和贸易保护(寻租行为)。
u国家剥削殖民地,商人剥削穷人。
重商主义学派的历史适用性在于殖民主义时期,国家财富的积累来自于金银本位的殖民掠夺。
殖民掠夺属性体现为两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和周边国家的贸易顺差(国盛边弱)。
商人在财富积累过程作用显著,政府与商人利益共同体形成国内贸易保护但不鼓励贸易自由;当时社会的产出取决了劳动力的数量而非劳动力效率,所以重商主义均支持增加劳动人口。
u重商主义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劳动力供给和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思想史(三)-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学派(mercantilism)
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 时间阶段大致区间:1500-1776年之间; 商人经济学家; “小册子”:特定经济问题
1.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城市的兴起—商业资本主义的需求; 国内与国际贸易繁荣发展; 货币的需求与使用范围扩大; 贵金属理论的产生; 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拓展了贸易空间范围; 商业资本家—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族国家兴起、国家间经济竞争激烈;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重商主义学说形成。
6.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 曼
Thomas Mun,1571-1641; 英国商人,国际贸易差额论的倡导者,也是其重商主义
思想的核心;
1621年出版了《论英国和东印度的贸易》(A Discourse
of Trade from England Unto the East Indies),书中提出, 只要总出口超过总进口,从任何一国贸易地区的任何国 家进口商品都无关紧要;
事务; 1696年《论东印度的贸易》中提出了重金主义的观点; 从国家财富视角反思“着羊毛制品入殓”这一法案, 认为国内消费不会使国家变富,而“使国外消费”将 会产生更好的收益;
在1699年《论贸易平衡中可能的
获利办法》中,认为如果一种出 口产品全部是由国内原材料生产 的,那么国家可以获得出口该产 品的全部利润。
争力---国家财富获取。
(7)强调人口的重要性——数量多且努力工作
人口--财富;
劳动力充裕: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减少人们的闲
暇。
3.重商主义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 利?
对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有利。 重商主义——寻租行为; 经济租:补偿机会成本的“以外的部分”;
重商主义

当时的西欧商船队
3.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商业资本发展的同时,西 欧一些地区的封建王国同商业资本家结成联盟,封建 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为了本国货 币财富的积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4.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出现:提倡人性、人权和个性 自由,反对封建神学。
与地理大发现时期相呼 应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 图中为文艺复兴时期的 代表人物:手拿《神曲 》的但丁。
早期与晚期的比较
早期 晚期 (1) “少买” (货币) “多卖”(资本) 货币差额论或货币平衡论 贸易差额论或贸易平 衡论 (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真正的重商主义) (2) 不重视 (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 重视 (3)重视行政立法手段 重视保护关税政策
二、英国的重商主义
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1571)是英 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和政策主张 主要都发表在他的著作《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1565)。 他提出恢复英国财富的措施:实行保护关税政 策,禁止从海外输入无价值的货物,特别是本国 能够制造的货物。即使本国生产某些商品的成本 比进口的高,也应该购买本国的。
让· 巴蒂斯特· 柯尔培尔 (Jean Baptiste Clobert, 1619—1683),在 1662—1683年,出任路 易十四的财政大臣。他 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 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 因此,重商主义在法国 又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
柯尔培尔认为,国内所保有的金银货币量决定着一国财富 的数量,决定着一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他看来,流通于欧 洲的货币总数量是一定的,法国要致富就必须通过贸易顺差从 其他国家取得货币 为扩大出口,柯尔培尔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尤其 是官办手工工场。为扩展对外贸易,他积极发展航运业和海军 力量,从而使法国走上了扩大远洋贸易和殖民扩张的道路。 柯尔培尔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他利用关税税率的杠 杆,鼓励本国商品内关税实行改革,取消了部分国内关税, 统一了税率。从国库拨出大量经费用来改良公路和开诸运河, 大大改善了国内市场状况。
经济思想史第2章 重商主义学派

22
三、 对后世的影响
• 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 明确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出现了现代公司的前身——贸易公司; 现代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市场等 等
23
重商主义的现代表现:
2. 书后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
(EBSCO)
3. 内容广泛 4. 突出经济思想史课程的重心
主教材的缺点
1. 详略不够得当 2. 翻译不够流畅 3. 有错误之处
参考书和学术网站
• 《经济思想的成长》,亨利· 威 廉· 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 《西方经济学说史》,罗杰· 巴克豪 斯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7。 •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 派》,王志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年。 • 《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 布劳格 著,姚开建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9年1月。 • /
12
•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把思 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 开始用世俗的精神而非神的 精神解释经济现象。
13
• 在一系列历史条件之下,出现了一个重商主 义学派,它 – 视金银为唯一的财富 – 拥护民族主义 – 赋予商人重要地位 – 为经济和军事(有时候)扩张进行辩护
14
二、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29
思考题:
• 试述重商主义的主要信条。 结合当前的国际贸易问题简 述重商主义的现实影响。
李 嘉 图 ( 1813 ) 萨伊要素价值论
前古典经济学时代 (公元前到1775)
古典阶段 (1776~1870)
第三讲 重商主义

五、重商主义信条的长远影响
重商主义信条的长远影响主要在于强调国际贸 易的重要性。 重商主义的间接贡献:
他们持久地影响了人们对商人的态度; 提倡民族主义,这种影响持续到今天; 拥有特权的贸易公司,也就是现代公司的前身,通
过以下措施帮助改造了欧洲的经济组织:引进新产 品、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提供销路以及刺激资本投资 的不断增长。
布一系列命令,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手工工场条例,并设立
检查官监督条例的执行。
(4)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3、早期和晚期比较:共同点
(早期:15-16中,晚期:16下-17中)
研究对象:流通领域、商业资本的运动
研究方法:描述和总结经济现象和商业实践经验。
研究目的:为增加货币财富
衡量财富的标准:货币(金银)
出现重视出口而不愿意进口的“商品恐惧症”,商人 的利益超过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重商主义者并不希望他人也从事贸易活动,从而不赞 成自由的内部贸易;
三、重商主义学派为谁谋利
有利于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特别有 利于那些最强大的、地位稳固的拥有最优惠的 垄断地位与特权的人。
寻租行为
“官商勾结、钱权交易” 垄断地位、贸易保护和管制形成经济租金,而政府
官员和垄断商人则共同分享经济租金。
垄断商人牟利的实例
在英国,为了保护羊毛制品的利益, 禁止进口羊毛制品的替代品—一种 名为“印花布”的印染棉制品。
1721年法律禁止消费印染印花布, 但生产和出口该商品却是容许的。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

20
• 实现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 – – – – 发展国内工场手工业。 发展航运业,利用殖民地增加转口贸易。 利用关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进口原料,发展来料加工,再出口。 增加劳动者的数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体现 了曼重工主义的思想。)
21
第三节 杰勒德· 马利尼斯
22
一、生平
• (1586-1641),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 后曾一度在英国经商。 • 英国贸易委员会驻比利时委员、政府的贸易 事务顾问、造币厂的化验专家、造币事务委 员会委员。 • 1622年出版《古代商业法典》提出:政府应 当积极管理商品、贸易和外汇。
– 掠夺?贸易?生产? – 阿姆斯特丹的低贷款利率是荷兰繁荣 的结果还是原因?
• 货币增加的影响?实质性好处吗?
7
• 经济上:
– 西欧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日趋瓦解,新兴的商业资本登上了历史舞 台。 – 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国际贸易日益 繁荣。 – 在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出现了重要的商人 群体,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32
• 零和博弈:既然欧洲流通的货 币总额是固定的,那么增加法 国财富的方法只能是通过贸易 顺差取得货币,甚至可以采取 掠夺的方法。
33
二、保证贸易顺差的政策措施 Colbertism:
• 管制工商业:
–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 尤其是官办手工工场 – 授予新生工业垄断特权和补助 – 制定商品质量和制作工业的统一 标准
30
一、生平
• 科尔伯特(Colbert,1619— 1683),1661-1683年间是法 国路易十四国王的财政大臣, 推行了一套重商主义政策。 • 根本目的:增加国王收入。
重商主义

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广泛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在重商主义出口政策的鼓励下,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
贸易重商主义以人民币低估刺激出口,带来一系列问题
为出口利益人为低估人民币,货币政策被出口利益裹挟
我国之所以能够自1994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出了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低估人民币币值,进一步降低厂商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中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编辑本段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经济学说史重商主义1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学“我们所以能讨论重商主义,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套学说,这套学说在一段颇长的时期里解释了政治家们的实践,或成为他们实践的基础”。
——埃里克·罗尔①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
一些教科书认为,重商主义时期是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但如果要考虑到德国的“官房学派”,重商主义时期实际上一直要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才结束(以约翰·海因里希·戈特拉普·尤斯蒂(Johann Heinrich Gottlob von Justi,1717-1771)逝世为标志?)。
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了重商主义的产生和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回顾: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荷马时代”。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时期。
公元1世纪-476年,罗马帝国时期。
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是“中世纪”。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在封建社会晚期的西欧各国。
农业: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许多手工业发展为专门的行业。
小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资本主义萌芽。
城乡关系。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二)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罗斯托87)商业革命是指“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发现,国际贸易的显著扩张,扩展到了亚洲、西半球和非洲。
…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1783年英国开始经济起飞为止。
1783年之后工业革命本身开始左右世界贸易的规模和形式”(罗斯托87)。
商业革命时期实际上就是重商主义时期。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重商主义的由来

重商主义的由来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征收反倾销税以及中国商务部准备对欧盟进行贸易报复,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这种政策。
那么到底什么是重商主义,应从历史的角度予以解读。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学术界代表人物是斯图尔特,政界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是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
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就在这一时期许多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重商主义学派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重金主义和晚期的贸易差额论两个阶段。
重商主义的第一个观点是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金属)的供应,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贵金属所代表的资本量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增加,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实现,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认为维持一定的顺差是对国家有利的。
重商主义建议政府为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扮演积极的、保护主义的角色,特别是使用关税保护小企业。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5—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
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
第二章重商主义学派Mercantilism

第⼆章重商主义学派Mercantilism重商主义学派的产⽣背景1.西半球⾦矿的发现促进了贸易量的增长,也激发了贵⾦属理论的产⽣。
2.商⼈的社会地位较低,可是由于贸易的增加,他们在商业世界中越来越重要。
3.民族国家正在兴起,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常激烈。
重商主义学派的主要信条1.⾦银的财富的最佳形式,重商主义者认为⾦银是⽤来衡量⼀国财富的标准,因此财富增长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获取他国的⾦银来实现。
2.民族主义,⾸先得了解民族主义是什么(民族主义,即指以⾃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进⾏的思想或运动。
)在我的理解上,民族主义就是强烈的以⾃我的国家的强⼤为⽬标的意识形态。
但是不同民族主义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在那时,主要表现形式为对外的侵略与扩张,因此这个民族主义常常与帝国主义联系在⼀起。
并且他们还认为,⼀国促进出⼝和积累财富都是以领国为代价的。
⼀个⼈的获利即是另⼀个⼈的损失3.重视出⼝⽽不愿意进⼝(对本国不能⽣产的原材料免征关税),主要的原因是商⼈的利益优先于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出⼝商品可以积累⾦银等。
⽽不愿意进⼝,则保护了国内的⽣产,也增加了商⼈的利益。
4.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
还记得以前⾼中的历史中提到,殖民地通常是殖民国家的原材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地。
这就与重视出⼝⽽不愿意进⼝有关。
5.反对影响商品流通的国内费⽤,税收和其他限制。
这并不代表重商主义者赞成国内进⾏⾃由贸易,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式来保护⾃⼰的利益6.强⼤的中央政府。
重商主义者希望通过政府来授予⾃⼰的垄断特权。
并对⽣产的商品进⾏严格的控制,使得出⼝的商品不会再国外市场上因质量等问题妨碍出⼝。
并且还希望提⾼商⼈的社会地位7.数量众多且努⼒⼯作的⼈⼝的重要性。
重商主义者希望有充⾜的劳动⼒。
⼀⽅⾯是保证有充⾜的⼈员进⾏对外扩张,另⼀⽅⾯,充⾜的劳动⼒会降低⼯资⽔品,从⽽导致(1)降低出⼝的商品价格(2)减少⼈们的懒惰,使更多的⼈加⼊到劳动⼤军来这其中的(2)主要是因为重商主义者认为提⾼⼯资率的收⼊效应会减少⼈们的劳动,但是其实提⾼⼯资效率还存在着替代效应,会增加⼈们的劳动。
重商主义简介

● 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 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秉承重商主义的国家如英美,重农主义国家如法意西等拉丁国家,重点发展 重工业国家如德俄。
●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受 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
● 产生原因
●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 发展,追求工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 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工商业资 本的迅速增加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 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商人们开设工厂商行,创办银行,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rcantilism),也称作“工商业本位”,它的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 “国家干预” ,发展目标是“国家富强”,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封建主 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 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亚当斯密提倡的是自由放任)。
时代背景
●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 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工商业、航海业以极大刺激;工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 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工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 一些国家建立起开明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工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工商业资 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工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 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商主义学派
• 时间: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的 1500——1776年,具体时间在不同的地区 和国家略有差异 • 代表人物:曼、马利尼斯、戴维南特、柯 尔培尔、威廉·配第
历史背景
• • • • 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慢慢被商业资本主义取代 二、中世纪兴起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范围扩大 四、西半球金矿的发现促进了贸易量的增长,也激发了贵
经济思想史(第七版)
作者 斯坦利·L.布鲁(Stanley L. Brue) 兰迪·R.格兰特(Randy R. Grant)著 ·R. Randy Grant 邸晓燕 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世界最权威的经济思想史教科书之一
本书涉及的经济学派
• 重商主义学派、重农学派、古典学派、社 会主义思潮、德国历史学派、边际学派、 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 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发展 理论、芝加哥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的那些信条具有长期贡献?
• • • • 一、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二、永久地影响了人们对待商人的态度 三、他们所提倡的民族主义至今犹存 四、又有特权的贸易公司(现代公司的前 身)通过引进新产品、为产品提供销路、 刺激资本投资改造了欧洲的经济组织。
重商主义的影响犹存
• 一、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国家都采取提高进口关税、 本币贬值的措施来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 • 二、20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期美国人对他们巨大的贸易赤字 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并提出了大量建议:征收关税、强制实施进口配 额、给予出口商补贴等。 •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因实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受指 责。 • 四、 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 • 五、中国在21世纪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包括持续的贸易盈余,这些盈 余是依靠保持低价出口和高价进口以及在国际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场上控制人民币 值来实现的。 • 六、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美国实施系列政策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奥巴马政府鼓励国民购买美国货;美国有意在未来凭借 《清洁安全能源法案》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美国 对中国出口的小轿车和中型卡车轮胎征收三年的惩罚性关 税。
结束语
当现实的阳光照耀历史的尘埃的 时候, 时候,一切历史也就成了当代史。
• 四、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重商主义者主 张殖民扩张,并且殖民地只能从宗主国进口制成 品,向宗主国出口原材料。 • 五、反对国内自由贸易,尽可能获得垄断特许权 和排他的贸易特权。 • 六、要实现重商主义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 央政府。 • 七、数量众多且努力工作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劳动力不仅可以产出更多的产品,而且可 以降低工资水平从而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当孩 子们4岁的时候就要在适合他们年龄、体力和能力 的制造业作坊里工作。
金属理论的产生 • 五、地理大发现拓展了贸易范围 • 六、在“拥有土地的贵族”眼中“可鄙的商人”在商业活 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七、民族国家正在兴起,最强大的国家都在攫取殖民地和 势力范围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取代封建概念、提倡民 族主义、赋予商人尊贵和重要性、为经济和军事 扩张政策辩护的学说形成了
重商主义学派的主要信条
• 一、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一国的财富等同于 它拥有的金银块的数量,一国的贸易顺差是必要 的。 • 二、民族主义,一国促进出口可积累财富都是以 牺牲邻国的利益为代价,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攫 取殖民地,主导贸易规则;强大的海军和商人舰 队是必需的。 • 三、“对商品的恐惧”——重视出口而不愿意进 口,对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料免征关税,对本国能 够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料实行保护,严格限制原材 料进口。
本书独特的视角
作者从五个问题介绍了主要经济学流派的主 要内容。 • 一、这一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这一学派的主要信条 • 三、这一学派对谁有利或者为谁谋利 • 四、这一学派在当时如何成为一个有效、 有用或正确的理论体系 • 五、这一学派的那些信条具有长远影响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本书?
• 虔诚与感恩的心情 • 继承与批判的精神
重商主义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
• 重商主义的信条显然对商业资本家、国王 和政府官员有利。它尤其有利于那些最有 实力、地位稳固且拥有最优惠的垄断地位 与特权的人。
重商主义学派在当时如何成为有效、有用或正确的 理论体系的? • 一、重商主义处于中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自给自足 经济与现代货币信用经济之间的过渡时期,是有 一定意义的。 • 二、商业的快速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参与流通, 而银行业的发展程度还不足以创造这么多的货币。 • 三、波罗的海和东印度群岛地区不接受纸币,而 英国与这些地区之间的贸易需要国际间的贵金属 流动。金银在国际支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四、贵金属的流入使得征税更加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