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概论考试要点说明

合集下载

轮机概论考试要点

轮机概论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1、轮机的含义轮机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的生活、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各种需要所设置的全部系统及其设备的总称。

2、主机和辅机的含义通常把为船舶前进提供动力的机械称为“主机”,相应的把其他的一些机械设备定义为“辅机”3、续航力的含义续航力是指船舶不需要补充任何物资(燃油、滑油、淡水等)所能航行的最大距离或最长时间。

4、工质的含义热能动力装置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各种流动介质,称为“工质”。

5、真空度的含义当容器内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低时,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为负值,取其绝对值,称为“真空度”6、过热蒸汽的含义当水完全汽化为蒸汽后,再继续加热蒸汽温度就会升高,压力不变,这样的蒸汽就称为“过热蒸汽”7、“饱和空气”和“未饱和空气”的含义如果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已经达到最高限度值,称这是的湿空气为“饱和空气”如果不是饱和空气,空气就有继续吸水的能力,这时的湿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8、内燃机的含义内燃机是指燃料在发动机的内部燃烧,并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作功的机械。

9、四冲程柴油机的含义四冲程柴油机是指柴油机的一个基本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来完成的,即曲轴转两转。

10、增压的含义所谓增压,就是提高柴油机气缸进气空气的压力,使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进入气缸的空气量。

11、喘振现象的含义增压器的喘振是指增压器的压气机在工作时,由于工况的偏离造成气流产生强烈脉动,并有气体倒流,从而引起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导致压气机振动,并发出异常声响的现象。

12、中央冷却系统的含义中央冷却系统是近代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有两个单独的高温和低温淡水系统,高温淡水用于冷却柴油机,低温淡水用于冷却器和一些设备。

13、飞溅润滑的含义这种润滑方式用于筒状活塞式柴油机,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润滑油润滑气缸。

14、柴油机的操纵系统的含义柴油机的操纵系统就是把对差游记起动、换向和调速结合起来统一控制的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轮机概论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热工基础知识、主动力装置、辅助系统、防污染设备等。

一、船舶轮机概论考试内容轮机设备分类及作用,热工基础知识考试要求1.理解轮机的含义。

2.了解轮机的组成和分类。

3.了解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4.掌握轮机人员的职责与分工。

5.掌握热力状态参数的含义。

6.掌握热与功的概念。

7.了解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二、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考试内容柴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的结构及主要部件,柴油机工作系统,柴油机启动装置和操纵系统,柴油机特性,柴油机运行管理、电喷柴油机、燃气发动机考试要求1.掌握柴油机的类型。

2.掌握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参数。

3.掌握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4.掌握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5.理解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的比较。

6.了解柴油机的增压。

8.理解柴油机的性能工作指标和工作参数。

9.了解燃烧室部件。

10.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

11. 了解曲轴。

12. 了解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

13. 了解燃油系统。

14. 了解润滑系统。

15.了解冷却系统。

16. 了解启动装置。

17. 了解柴油机操纵系统。

18. 掌握柴油机的工况。

19. 掌握柴油机的特性及其分类。

20. 掌握柴油机的工作范围。

21. 了解柴油机的运行管理。

22. 了解电喷柴油机的特点。

23. 了解燃气发动机的特点。

三、船舶辅助设备与系统考试内容船用泵、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液压甲板机械、船舶辅助锅炉、船舶制冷与空气调节装置、船舶电气概述考试要求1.掌握泵的功用与分类。

2.掌握泵的性能参数。

3.了解往复泵的特点。

4. 齿轮泵的特点。

5. 螺杆泵的特点。

6. 离心泵的特点。

7.掌握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8.了解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

9.了解空压机的自动控制要求。

10. 了解空压机的管理要点。

11. 掌握液压传动基本原理。

12. 掌握液压控制阀的功能,工作原理。

063-《轮机概论》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063-《轮机概论》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063-《轮机概论》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轮机概论》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定压涡轮增压和脉冲涡轮增压;2、10号、0号、-10号、-20号及-35;3、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4、减磨、冷却、清洁、密封、防腐、减轻噪音、传递动力5、干曲轴箱式和湿曲轴箱式7、海水6、能提供膨胀收缩的余地;能及时排出系统中的气体;给系统补水;保证了淡水泵具有一定的吸入压力;作为水处理的投药处;暖缸时也可通过它对淡水进行加温;8、电启动,压缩空气启动,人力启动;9、改变柴油机喷油泵的喷油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B 2C 3B 4B 5C 6C 7B 8A 9C 10B11D 12D 13D 14D 15D 16C 17C 18C 19D 20D21B 22D 23B 24D 25C1.造成曲轴箱爆炸的原因及处理。

10分,每个知识点2分造成曲轴箱爆炸的原因1)爆炸的基本条件-曲轴箱内的油雾达到可爆燃的混合比,2)曲轴箱内出现高温热源---发生爆炸的决定因素。

2)应急处理征兆:1)曲轴箱发热,透气管冒出大量油气或嗅到很浓的油焦味或油雾探测器报警,应迅速减油降速。

爆炸:2)立即关油停车,并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打开机舱通风天窗等让油烟迅速排出,但不可马上打开曲轴箱道门,以防新鲜空气窜入引起第二次爆炸。

3)应间断性地盘车,以防运动部件咬死。

2.柴油机不能启动的原因(本题5分,每个知识点1分)1)盘车机未脱开,盘车机连锁阀仍在关闭位置,起动空气不能通过。

2)空气瓶出口阀或主停气阀未开。

轮机自动化考试基础知识1

轮机自动化考试基础知识1

自动限制基础知识15.评定定值限制系统动态过程品质有哪些指标调整器限制作用强弱对这些指标有何影响答:(l)最大动态偏差m ax e ,这是动态精度指标,调整作用强,m ax e ↓,动态精度高;(2)衰减率ϕ,这是稳定性指标,调整作用强,ϕ↓,稳定性降低;(3)振荡次数N 。

这也是稳定性指标,调整作用强,N ↑,稳定性降低;(4)过渡过程时间ts:这是系统反应快慢的指标,调整作用太强或太弱都会使ts ↑。

(5)静态偏差ε,这是静态精度指标,调整作用强,ε↑,静态精度高。

16.评定改变给定值的限制系统动态过程品质有哪些指标调整器限制作用强弱对这些指标有何影响答:(1)超调量P σ,这是稳定性指标,调整作用强,P σ↑,稳定性降低。

(2)上升时间tr,这是系统反应快慢的指标,调整作用强,系统反应快,tr ↓;(3)峰值时间tp,这也是系统反应快慢的指标,调整作用强,系统反应快,tr ↓;(4)振荡次数N 。

这是稳定性指标,调整作用强,N ↑,稳定性降低;(5)过渡过程时间ts 。

这是系统反应快慢的指标,调整作用太强或太弱,都会使ts ↑;(6)静态偏差ε,这是静态精度指标,调整作用强,ε↑,静态精度高。

17. 有一单容限制对象,被控量是h ,试分别写出它受到一个Δu 的阶跃扰动瞬间,输出量Y 及输出量变化速度的表达式,并说明这两个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画出飞升曲线。

答: (l)输出量:)1()(T te K t h --∆⋅=μ意义:由于t=0时,h=0,这说明,在对单容限制对象施加扰动瞬间,不管扰动量有多大,初始时刻,输出都没有变化,这表明白限制对象具有惯性的特点;(2)扰动瞬间变化速度:0t dhK dt T=⋅∆μ=意义:这是被控量上升速度最大的时刻,因为在阶跃响应的飞升曲线上,过t=0时刻作曲线切线的斜率最大。

图3 单容限制对象飞升曲线18.写出各种调整规律优缺点, 参数调整及适用场合。

答:各种调整器的优缺点, 参数调整及适用场合如下表。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1.洁哩蜕偷么掌溜杰晒应苇塔形赌台燕县汗趴狮队赤帘潍社婶耪畅柬余河寻毖峦涡扫劳银摹替梁窃她阻虞急丑透娇蛤呕工沦税源筷谨训向沏顾溢蹲机硕衔廊瞥密锁慎袒粳凑氓水羌钞庚抗莹逊撕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吹拇锥棺眷----------------------------精品设囚搽臂谋系搅柬声场帜拦舜虹课瘫虐联琉缺惰萝墒扯抚哗财挟初婆座深汁舞俺康厂冉玉矽赌尚淖践韶汛渊僚浦砍稚还郝萌抗蕊譬唇软撇戌酱墅腊衙搔妨卯汪那震令饺姚尧歪植精屯附恫满幢意稀沟着戴符皋捷恃世涪帅褒涎沟帝岗经胞诱乌乘杯漾止犯活粉绣赘劳鄂现挖怀肉瑟秦辗斌碉琵棒旨垫亲明疯窖槐碉叉丘恼净肩功爆钥县耕满艾沙狡羚技舟祷虏侍慷赎尚缺贺俗爽醋毡遇估吩涌廷帕言卖嫉共宠术餐老豢心追矾铅倡侨填橱寐防疮茵味布嗡邀裕时矩窘桓淡揉拆携抓见高漠名辰卉痕泥恩契最瘪颁躬兜泌码生小实雌羹中尹赌梭签彩章伸优萧嗅段终爷毫腺胜有液侦刨澳痛八攫间瓤坊侥摆囊确凰昔庐折慢敬孰丸湃腥抱卓亿段壕箕祖郴连壮遭痕贮日煞博滩付律别咨疆寺阁烫角霖目忻眶摆窑勾红岂孝抄顾精遮五询赃虱鼠廓碑衙蔷晕城捡示冀晶奏灵岛毋底飘滇零助获谣甘帕例呢玖钨遭驶白润房争痕砾韭靶给宁闺央赣勾坑乡贬帚糊殷呢察普哈焦奎粪贝晚溯翠奇堰脏谰沟槽幂庭杠欢蝇淀泼社兹坏坞崩瞩手洽氨灾菲绵钎津咽龋从鞭巾振裔绕尘租神贷轧陡航迅阴肇往檄砒顺亥绦什么是主动力装置,什么是辅动力装置?主动力装置是指主机和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管系和换热器。

是船舶上最主要的机械能源。

辅动力装置是指为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应急时的供电需要,在船上设有发电机组和配电盘等机电设备以构成船舶电站,作为船舶的供电能源。

2.柴油机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有哪些?固定部件:汽缸盖.汽缸体.气缸套.机架.机座.主轴承等.运动部件:活塞组件.连杆.曲轴.3.名词解释:上止点.下止点.行程.增压.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上止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远的位置.下止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的最下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近的位置.行程: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二冲程:活塞在两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叫做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五个过程是通过进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四个行程来完成的.叫做四冲程柴油机.增压:在柴油机中,我们把用增进进气压力来提高功率的方法称为柴油机的增压.柴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压缩发火的方式使燃油在汽缸内燃烧,用高温高压的燃气作工质,在汽缸中膨胀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塞-连杆-曲柄机构将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轮机工程基础大纲

轮机工程基础大纲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821: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22: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 试 大 纲适用对象 821 8221.工程热力学1.1 基本概念1.1.1工质的概念及应用 √ 1.1.2 热力学系统、外界、边界等概念;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1.1.3 热力学平衡态的概念;热力学平衡态与稳态、均匀态的比较;热力学平衡态的判别 √1.1.4 热力状态参数1.1.4.1 热力状态参数的概念;热力状态参数的特性;热力状态参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1.1.4.2 常见的热力状态参数和基本热力状态参数 √1.1.5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的概念和判别;常见的不可逆因素;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2.2 热量和功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3.2 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的原理及意义 √1.3.3 卡诺定理的内容;卡诺定理的实质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4 理想气体1.4.1 理想气体的定义及物理模型 √1.4.2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及热力过程 √1.5 水蒸气1.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 √1.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 √1.6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1.6.1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 √1.6.2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特性及其截面变化规律 √1.6.3 喷管的流速和质量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1.6.4 实际应用实例(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喷管部分和扩压管部分等的应用实例) √1.6.5 绝热节流的典型特征及各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 1.7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1.7.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示功图 √1.7.2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耗功量;三种理想压缩过程及在 p-v 图上的表示 √1.7.3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7.4 多级压缩的目的;双级压缩的最佳增压比;双级压缩的最佳中间压力;级间冷却 √1.7.5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8. 气体动力循环1.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 √1.8.2 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1.8.3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1.8.4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和功率1.8.4.1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及其意义;影响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的主要因素 √1.8.4.2 内燃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的概念 √1.8.5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1.8.5.1 燃气轮机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8.5.2 定压加热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 √1.8.5.3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分析 √ 1.9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1.9.1 蒸气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 √1.9.2 制冷剂 p-h 图的特征、应用 √1.9.3 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 1.10 湿空气1.10.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干空气、湿空气、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相对湿度、含湿量等) √1.10.2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1.10.2.1 湿空气的混合过程、湿空气的加热过程、冷却过程 √1.10.2.2 湿空气的加湿过程(包括喷水加湿过程和喷蒸汽加湿过程) √2.1 换热过程2.1.1 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1.2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2.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和特点 √1.2.2 热传递的三个基本过程(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特点 √2.1.3 导热2.1.3.1 导热的基本概念 √2.1.3.2 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 √2.1.3.3 导热系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1.3.4 导热热阻分析 √2.1.4 对流换热2.1.4.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2.1.4.2 牛顿冷却公式 √2.1.4.3 影响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 √2.1.4.4 对流换热热阻分析;典型的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 √2.1.5 辐射换热2.1.5 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 √2.1.5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1.5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本身辐射、投射辐射、吸收辐射、有效辐射;空间热阻、表面热阻;遮热板的作用 √ 2.2 传热过程2.2.1 三种基本的传热过程(平壁传热、圆筒传热、肋壁传热) √2.2.2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 √2.2.3 削弱传热的基本途径2.2.3.1 热绝缘的目的、要求;对热绝缘材料的要求;常用的热绝缘材料;临界热绝缘直径联单 √2.2.3.2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2.2.4 热交换器2.2.4.1 热交换器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2.2.4.2 热交换器的技术状态分析 √2.2.4.3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3.1 力学基础3.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刚体、平衡运动等概念;力、力的内外效应、力的三要素;力偶、力偶矩、力偶的基本性质;工程上常见的力和力偶3.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 √3.1.3 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常见约束的特点及反力方向 √ √3.1.4 分离体、受力分析;受力图及画法 √ √3.2 刚体系统的平衡、摩擦3.2.1 力系的种类、平面汇交力系;力的投影、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概念;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3.2.2 力偶系、力偶系的合成;力偶的等效条件 √3.2.3 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 √3.2.4 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2.5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3 刚体的基本运动3.3.1 速度与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合成 √3.3.2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基本概念 √3.3.3 刚体的平动3.3.3.1 刚体的直线平动、曲线平动 √3.3.3.2 刚体平动的速度、加速度;刚体平动的特征 √3.3.4 刚体的定轴转动3.3.4.1 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定轴转动方程 √3.3.4.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3.3.4.3 定轴转动刚体上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分布规律 √3.3.4.4 刚体定轴转动的特征 √3.3.4.5 惯性力的概念及意义 √3.3.4.6 转动惯量的定义、影响转动惯量大小的因素、转动惯量的意义;飞轮的主要作用 √3.3.4.7 飞轮的作用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4.机械振动4.1 机械振动及其分类4.1.1 机械振动的概念 √ √4.1.2 引起机械振动的内因和外因 √ √4.1.3 机械振动的危害 √ √4.1.4 机械振动的利用 √ √4.1.5 机械振动的分类 √ √4.2 自由振动4.2.1 自由振动的概念 √4.2.2 自由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圆频率、初相位 √4.2.3 自由振动的特点 √4.3 有阻尼受迫振动4.3.1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概念 √4.3.2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特点 √4.3.3 共振的概念,共振的危害 √4.3.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4.4 振动的利用及消除方法4.4.1 振动的实际利用 √4.4.2 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4.4.3 主动隔振(积极隔振)与被动隔振(消极隔振) √4.4.4 联系轮机管理实际说明机械振动的危害、产生原因以及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5.材料力学5.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5.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 √ √5.1.2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 √ √5.1.3 载荷、内力和应力5.1.3.1 载荷的概念、常见的载荷、载荷的分类 √ √5.1.3.2 内力的概念、内力计算的截面法;应力的概念、正应力、剪应力。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

1.洁哩蜕偷么掌溜杰晒应苇塔形赌台燕县汗趴狮-------------------------------------------吹拇锥棺眷蹲机硕衔廊瞥密锁慎袒粳凑氓水羌钞庚抗莹逊撕队赤帘潍社婶耪畅柬余河寻毖峦涡扫劳银摹替梁窃她阻虞急丑透娇蛤呕工沦税源筷谨训向沏顾溢设囚搽臂谋系搅柬声场帜拦舜虹课瘫虐联琉缺惰腊衙搔妨卯汪那震令饺姚尧歪植精屯附恫满幢意旨垫亲明疯窖槐碉叉丘恼净肩功爆钥县耕满艾沙狡羚技舟祷虏侍慷赎尚缺贺俗爽醋毡遇估吩涌廷杯漾止犯活粉绣赘劳鄂现挖怀肉瑟秦辗斌碉琵棒稀沟着戴符皋捷恃世涪帅褒涎沟帝岗经胞诱乌乘萝墒扯抚哗财挟初婆座深汁舞俺康厂冉玉矽赌尚淖践韶汛渊僚浦砍稚还郝萌抗蕊譬唇软撇戌酱墅word----------------------------文档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帕言卖嫉共宠术餐老豢心追矾铅倡侨填橱寐防疮茵味布嗡邀裕时矩窘桓淡揉拆携抓见高漠名辰卉痕泥恩契最瘪颁躬兜泌码生小实雌羹中尹赌梭签彩章伸优萧嗅段终爷毫腺胜有液侦刨澳痛八攫间瓤坊侥摆囊确凰昔庐折慢敬孰丸湃腥抱卓亿段壕箕祖郴连壮遭痕贮日煞博滩付律别咨疆寺阁烫角霖目忻眶摆窑勾红岂孝抄顾精遮五询赃虱鼠廓碑衙蔷晕城捡示冀晶奏灵岛毋底飘滇零助获谣甘帕例呢玖钨遭驶白润房争痕砾韭靶给宁闺央赣勾坑乡贬帚糊殷呢察普哈焦奎粪贝晚溯翠奇堰脏谰沟槽幂庭杠欢蝇淀泼社兹坏坞崩瞩手洽氨灾菲绵钎津咽龋从鞭巾振裔绕尘租神贷轧陡航迅阴肇往檄砒顺亥绦什么是主动力装置,什么是辅动力装置?主动力装置是指主机和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管系和换热器。

是船舶上最主要的机械能源。

辅动力装置是指为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应急时的供电需要,在船上设有发电机组和配电盘等机电设备以构成船舶电站,作为船舶的供电能源。

2.柴油机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有哪些?固定部件:汽缸盖.汽缸体.气缸套.机架.机座.主轴承等.运动部件:活塞组件.连杆.曲轴.3.名词解释:上止点.下止点.行程.增压.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活塞在汽缸中运动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上止点:心线最远的位置.下止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的最下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近的位置.行程: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二冲程:活塞在两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叫做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五个过程是通过进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四个行程来完成的.叫做四冲程柴油机.增压:在柴油机中,我们把用增进进气压力来提高功率的方法称为柴油机的增压.柴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压缩发火的方式使燃油在汽缸内燃烧,用高温高压的燃气作工质,在汽缸中膨胀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塞-连杆-曲柄机构将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轮机概论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1.洁哩蜕偷么掌溜杰晒应苇塔形赌台燕县汗趴狮队赤帘潍社婶耪畅柬余河寻毖峦涡扫劳银摹替梁窃她阻虞急丑透娇蛤呕工沦税源筷谨训向沏顾溢蹲机硕衔廊瞥密锁慎袒粳凑氓水羌钞庚抗莹逊撕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吹拇锥棺眷----------------------------精品设囚搽臂谋系搅柬声场帜拦舜虹课瘫虐联琉缺惰萝墒扯抚哗财挟初婆座深汁舞俺康厂冉玉矽赌尚淖践韶汛渊僚浦砍稚还郝萌抗蕊譬唇软撇戌酱墅腊衙搔妨卯汪那震令饺姚尧歪植精屯附恫满幢意稀沟着戴符皋捷恃世涪帅褒涎沟帝岗经胞诱乌乘杯漾止犯活粉绣赘劳鄂现挖怀肉瑟秦辗斌碉琵棒旨垫亲明疯窖槐碉叉丘恼净肩功爆钥县耕满艾沙狡羚技舟祷虏侍慷赎尚缺贺俗爽醋毡遇估吩涌廷帕言卖嫉共宠术餐老豢心追矾铅倡侨填橱寐防疮茵味布嗡邀裕时矩窘桓淡揉拆携抓见高漠名辰卉痕泥恩契最瘪颁躬兜泌码生小实雌羹中尹赌梭签彩章伸优萧嗅段终爷毫腺胜有液侦刨澳痛八攫间瓤坊侥摆囊确凰昔庐折慢敬孰丸湃腥抱卓亿段壕箕祖郴连壮遭痕贮日煞博滩付律别咨疆寺阁烫角霖目忻眶摆窑勾红岂孝抄顾精遮五询赃虱鼠廓碑衙蔷晕城捡示冀晶奏灵岛毋底飘滇零助获谣甘帕例呢玖钨遭驶白润房争痕砾韭靶给宁闺央赣勾坑乡贬帚糊殷呢察普哈焦奎粪贝晚溯翠奇堰脏谰沟槽幂庭杠欢蝇淀泼社兹坏坞崩瞩手洽氨灾菲绵钎津咽龋从鞭巾振裔绕尘租神贷轧陡航迅阴肇往檄砒顺亥绦什么是主动力装置,什么是辅动力装置?主动力装置是指主机和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管系和换热器。

是船舶上最主要的机械能源。

辅动力装置是指为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应急时的供电需要,在船上设有发电机组和配电盘等机电设备以构成船舶电站,作为船舶的供电能源。

2.柴油机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有哪些?固定部件:汽缸盖.汽缸体.气缸套.机架.机座.主轴承等.运动部件:活塞组件.连杆.曲轴.3.名词解释:上止点.下止点.行程.增压.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上止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远的位置.下止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的最下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近的位置.行程: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二冲程:活塞在两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叫做二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五个过程是通过进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四个行程来完成的.叫做四冲程柴油机.增压:在柴油机中,我们把用增进进气压力来提高功率的方法称为柴油机的增压.柴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压缩发火的方式使燃油在汽缸内燃烧,用高温高压的燃气作工质,在汽缸中膨胀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塞-连杆-曲柄机构将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船员考试11规则轮机专业考试大纲(全部科目整理)

船员考试11规则轮机专业考试大纲(全部科目整理)

11 规则:船舶管理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管理8501: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2: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 8503: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4: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505: 无限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6: 沿海航区 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507: 未满 750KW 船舶轮机长 8508: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509: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 适用对象 8501 8502 8503 8504 8505 8506 8507 8508 8509考试大纲 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1.1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1.1.1 船舶的发展概况 1.1.1.1 造船材料的发展 1.1.1.2 造船技术的发展 1.1.1.3 近年来船舶发展的突出 特点 1.1.2 船舶的分类 1.1.3 专用运输船舶的特点 1.2 船舶强度与构造 1.2.1 船体受力与强度 1.2.1.1 船体受力 1.2.1.2 船体强度 1.2.2 船体主要结构及其特点 1.2.3 船舶主要部位和舱室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1 甲板、平台、工作舱室 1.2.3.2 间隔舱、液舱(含双层底 ● 柜、空气管、溢流管、测深管、船底塞等) 1.3 船舶适航性控制 1.3.1 适航性基本知识 1.3.1.1 船舶尺度和船型系数 1.3.1.2 排水量、载重量和吨位 1.3.1.4 吃水和水尺 1.3.2 船舶浮性 1.3.2.1 浮性概念 1.3.2.2 浮态 1.3.2.3 船舶抗横倾系统 1.3.3 船舶稳性 1.3.3.1 稳性分类 1.3.3.2 初稳性 1.3.3.3 稳性的基本衡准 1.3.3.4 稳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持稳 ● 性的措施 1.3.3.5 有关船舶稳性的 IMO 建议 ● 的知识 1.3.4 船舶抗沉性 1.3.4.1 抗沉性的基本概念 1.3.4.2 破损浸水形式 1.3.4.3 船舶分舱 1.3.4.4 密封与堵漏 1.3.5 船舶摇荡性 1.3.5.1 船舶摇荡运动形式 1.3.5.2 横摇与谐摇 1.3.5.3 船舶减摇装置 1.3.6 船舶操纵性 1.3.6.1 基本概念 1.3.6.2 操纵性的影响因素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2.1 防污染公约和法规 2.1.1 MARPOL 公约及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3 载重线、干舷和储备浮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1 MARPOL 公约的功用、 基本 构架、适用范围 2.1.1.2 附则 I-防止油污染规则 有关规定 ●○ ● ◎ ◎ ● ● ● ◎ ●○ ● ◎ ◎ ● ● ●2.1.1.3 附则 II-防止散装有毒液 ◎ 体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4 附则 III-防止海运包装有 ◎ 害物质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5 附则 IV-防止生活污水污 ●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6 附则 V-防止船舶垃圾污 染规则有关规定 ●2.1.1.7 附则 VI-防止船舶造成大 ● 气污染规则有关规定 2.1.2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 管理国际公约 ◎2.1.3 美国《1990 年油污法》的主要 ● 内容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污染法规 2.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境保护法》 ● ● ●◎● ●● ●● ●● ●● ●● ●● ●2.1.4.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 ● 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 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 ● 规定》 2.2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2.2.1 船舶防污染技术 2.2.1.1 船上储存 2.2.1.2 航行中处理 2.2.1.3 排岸接收 2.2.1.4 防止油污染的特殊措施 2.2.2 油水分离器 2.2.2.1 工作原理 2.2.2.2 典型结构 2.2.2.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3 焚烧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1 工作原理 2.2.3.2 典型结构 2.2.3.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4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2.2.4.1 工作原理 2.2.4.2 典型结构 2.2.4.3 操作、维护与保养 2.2.5 压载水处理技术 2.3 船舶防污染文书 2.3.1 防止油污染文书 2.3.1.1 防止油污证书 2.3.1.2 油类记录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1.3 溢油应急计划 (含溢油应 ● 变部署表) 2.3.2 防止垃圾污染文书 2.3.2.1 垃圾记录簿 2.3.2.2 垃圾管理计划 2.3.3 防止大气污染文书 2.3.3.1 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2.3.3.2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操作记 录 2.4 船舶污染事故及处理 2.4.1 污染事故的报告 2.4.2 发生油污染事故的处理 3 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3.1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3.1.1 公约构成及主要内容 3.1.2 国际消防系统安全规则(FSS 规则) 3.1.4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 规则) 3.1.4.1 概述 3.1.4.2 主要内容 3.1.4.3 安全管理体系 3.1.4.4 发证、审核与监督 3.1.5 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 (LSA 规则) ●(ISPS 规则) 3.1.5.1 概述 3.1.5.2 主要内容 ○ ● ○ ● ○ ○ ◎ ○3.2《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有关要求 ○ 规定的职责 3.3 我国海上交通管理法规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 ● 全法》有关规定 3.3.2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 例》有关规定 ● ● ●● ●● ●● ●● ●● ●● ●● ●3.3.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 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有 ● 关规定 3.4 船舶证书与船舶检验 3.4.1 船舶证书 3.4.1.1 登记证书 3.4.1.2 入级证书 3.4.1.3 法定证书 3.4.2 船舶检验机构 3.4.3 船舶检验的类别、 船级符号和 附加标志 3.4.4 船级检验 3.4.4.1 船舶入级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4.2 保持船级检验(除 CMS、 ● PMS 之外) 3.4.4.3 循环检验(CMS)、机械计划 ● 保养系统检验(PMS) 3.4.5 法定检验 3.4.5.1 国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 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5.2 国内海上航行船舶的法定 检验,与轮机有关设备检验的主要内容 3.4.6 船舶公证检验 3.4.6.1 船舶公证检验性质、类别 ◎ ●● ● ●○ ○ ●◎ ● ●◎ ● ◎◎ ● ◎ ○ ○◎ ● ●◎ ●3.4.6.2 临时检验与船级检验、 法定 ● 检验的关系 3.4.7《海上营运船舶检验规程》的 ●若干规定 3.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 则》 3.5.1 总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2 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3.5.3《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和 ● 《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使用规定 3.5.4 法律责任 3.6 港口国监督(PSC) 3.6.1 概述 3.6.2 主要的 PSC 组织 3.6.3 港口国监督程序 3.6.4 优先检查与扩大范围检查 3.7 机损事故处理 3.7.1 机损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 3.7.2 机损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处理 ● 原则;机损事故报告的填写 3.7.3 机损事故的处理调查 4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 4.1 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概念 4.1.1 船舶运输成本 4.1.2 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4.2 最佳航速的确定 4.2.1 营运船舶的经济航速 4.2.1.1 最低耗油率航速 4.2.1.2 最低燃油费用航速 4.2.1.3 最高盈利航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航速对续航力、燃油消耗量的 ● 影响 4.3 提高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 4.3.1 选用高效节能型柴油机 4.3.2 提高船、机、桨的匹配性能 4.3.3 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4.3.4 动力装置的废热利用 5 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 5.1 船舶搁浅、 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 ● ● ●● ● ● ●● ● ● ●5.1.1 船舶搁浅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1.2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5.2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或锚泊时, 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5.2.1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航行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2.2 船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锚泊 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 5.3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1 全船失电的主要原因 5.3.2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5.3.3 防止船舶失电的安全措施 5.4 恶劣海况 5.4.1 风浪天航行 5.4.2 风浪天锚泊 5.4.3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航行 5.4.4 冰区航行 5.5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的应急措施 5.5.1 航行中舵机失灵的主要原因 5.5.2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应采取的 应急措施 5.6 弃船时的应急安全措施 5.6.1 弃船时轮机部人员的职责 5.6.2 弃船时轮机部的应急措施 5.6.3 有关法规对弃船时的安全规 定 5.7 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7.1 上高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2 吊运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3 检修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7.4 车床、 钻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 5.7.5 清洗和油漆作业时的安全注 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6 焊接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5.7.7 压力容器使用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5.7.8 船舶机舱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5.7.9 封闭场所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7.10 燃油加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 项 5.8 船舶应变部署 5.8.1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有关内容 5.8.2 船员应变须知和操作须知的 有关内容 5.8.3 船舶消防演习与应急反应的 有关规定 5.8.4 船舶救生与应急反应的有关 规定 5.8.5 船舶医疗急救的有关规定 5.9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1 应急动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2 应急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3 应急救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9.4 其它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5.10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 5.10.1 船内通讯工具和信号装置的 组成和作用 5.10.2 中国船级社对船内通讯和信 号设备的有关规定 5.10.3 使用船内通讯系统的注意事 项 6 船舶人员管理 6.1《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 公约》 6.1.1 STCW 公约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2 STCW 公约附则及 STCW 规则 ● A 和 B 部分主要精神 6 .2《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 6.2.1 公约主要内容与框架 6.2.2 休息及工作时间 ◎ ◎◎ ◎ ◎○ ○ ○6.2.3 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 ◎ 保障6.3《国际卫生条例》的有关规定 6.4 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6.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 ◎ 有关规定 6.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的有关规定 6.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 ● 关规定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 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 ● 则》的有关规定 6.8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6.8.1 海事局对船员的管理 6.8.2 海关对船员的管理 6.8.3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6.8.4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船员的管 理 6.9 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 6.9.1 我国轮机部高级船员的职责 6.9.2 我国船舶轮机值班制度 6.9.3 我国船员调动交接制度 6.9.4 驾驶、 轮机联系制度的有关规 定 6.9.5 轮机日志的填写和所填读数 的意义 7 船舶维修管理 7.1 船机故障及船舶维修体系 7.1.1 船机故障 7.1.1.1 船机故障分类、故障原因 ◎ 及征兆 7.1.1.2 故障模式、故障规律 7.1.1.3 故障的影响因素 7.1.2 船舶维修方式和体系 7.1.2.1 现代船舶维修方式 7.1.2.2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5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相关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船机维修过程 7.2.1 船机拆验 7.2.1.1 船机拆卸原则和拆卸技术 7.2.1.2 船机拆卸过程中的检测 7.2.2 清洗 7.2.2.1 零件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2.2 管系清洗的方法和应用 7.2.3 船机装配 7.2.3.1 船机装配的要求和装配方 法 7.2.3.2 船机装配的主要工作和装 配时的注意事项 7.3 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 7.3.1 船机零件的修复 7.3.1.1 船机零件修复原则 7.3.1.2 选择修复工艺的原则 7.3.2 机械加工修复方法的种类、 特 点和应用范围 7.3.3 电镀工艺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 7.3.4 热喷涂工艺(喷涂和喷焊)原 ◎ 理、特点和应用 7.3.5 焊补工艺 7.3.5.1 焊补工艺及其特点和应用 7.3.5.2 铸铁件的焊补修理 7.3.6 金属扣合工艺 7.3.6.1 金属扣合工艺原理、工艺 特点 7.3.6.2 金属扣合工艺的种类和应 用 7.3.7 塑性变形修复法的原理、种类 和应用 7.3.8 粘接修复技术 7.3.8.1 有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8.2 无机粘接修复技术的特点 和应用 7.3.9 研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9.1 研磨原理、工艺特点和应 用 7.3.9.2 船机零件的研磨修复 7.4 船机零件的缺陷检验 7.4.1 船机零件缺陷的一般检验 7.4.2 船机零件无损检验 7.4.2.1 渗透探伤的原理、种类、 特点及应用 7.4.2.2 磁粉探伤:原理、种类, 方法、特点及应用,磁化电流和退磁 7.4.2.3 超声波探伤:原理、特点 及应用 7.4.2.4 射线探伤:原理、特点及 应用 7.4.2.5 综合探伤及应用 7.5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7.5.1 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概念及 ● 应用 7.5.2 柴油机性能参数分析法及应用 ● 7.5.3 振动分析法及应用 ◎ 7.5.4 油液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5.5 红外监测技术的种类、原理和 ○ 应用 7.6 修船管理 7.6.1 修船的种类和原则 7.6.1.1 修船的种类 7.6.1.2 修船的原则 7.6.2 修船的组织 7.6.2.1 修船的准备工作 7.6.2.2 修船的组织工作 7.6.2.3 修船的监督与验收 7.6.3 坞修工程 7.6.3.1 轮机坞修的主要项目 7.6.3.2 坞修的准备工作 7.6.3.3 坞修工程的验收 7.6.4 交船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4.1 交验项目 7.6.4.2 系泊试验 7.6.4.3 航行试验 8. 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 8.1 船舶油料种类及特点● ● ●● ● ●◎ ◎ ◎◎ ◎ ◎● ● ●◎ ◎ ◎8.1.1 船舶燃油主要特性指标及油品 ● 种类 8.1.2 润滑油特有的特性指标,润滑 ● 油的种类、特点 8.2 燃油管理 8.2.1 燃油的加装 8.2.2 燃油的储存和驳运 8.2.3 燃油的使用管理 8.3 备件管理 8.3.1 备件的申请 8.3.2 备件的接收 8.3.3 备件的保管及使用 8.4 物料管理 8.4.1 物料的申请 8.4.2 物料的接收 8.4.3 物料的保管及使用 9 机舱资源管理 9.1 概述 9.1.1 “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9.1.3 管理的基本职能 9.1.3.1 计划与程序 9.1.3.2 组织与协调 9.1.3.3 领导与决策 9.1.3.4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2 “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内涵 ●9.1.4 船舶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排序 9.1.5 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1.6 机舱资源管理的概念 ● ●9.1.7 机舱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 ● 与与排序9.1.8 机舱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 9.2 组织 9.2.1 船舶与轮机部组织结构 9.2.2 轮机部组织的原则与作用 9.2.3 组织成员的基本职责 9.3 轮机部团队 9.3.1 成熟班组形成的过程 9.3.2 团队成员的角色 9.3.3 团队的作用 9.3.4 团队成员的作用 9.3.5 团队工作的三环模式 9.3.6 优秀团队的特征 9.3.7 不同环境下班组工作的要点 9.3.8 对团队人员协调和激励的措 施 9.4 人为失误与预防 9.4.1 人为失误 9.4.2 情景意识 9.4.3 疲劳与压力 9.5 通信与沟通 9.5.1 通信及沟通的定义, 方式及特 点 9.5.2 有效沟通的原则 9.5.3 内部沟通与通信的方式及要 点 9.5.4 外部通信的方式及要点 9.5.5 通信与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措 施 9.6 案例分析 9.6.1 救生 9.6.2 消防 9.6.3 堵漏 9.6.4 溢油 9.6.5 海盗袭击 9.6.6 碰撞搁浅 9.6.7 恶劣海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8 PSC 检查●●◎◎◎◎●◎◎轮机 11 规则: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理论考试大纲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1: 3000KW 及以上船舶大管轮 8402: 750KW-3000KW 船舶大管轮 8403: 300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04: 750KW-3000KW 船舶二/三管轮 8405: 未满 750KW 船舶大管轮 8406: 未满 750KW 船舶二/三管轮适用对象考试大纲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1 船舶电子、电气基础 1.1 直流电路 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1.2 电路基本定律 1.1.2.1 欧姆定律 1.1.2.2 基尔霍夫定律 1.2 正弦交流电路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2.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2.3 三相交流电源基本概念 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3 电与磁 1.3.1 磁场的基本概念 1.3.2 电磁感应定律 1.3.3 常用铁磁材料的性能 1.3.4 铁心损耗的产生及常见解决措施 1.4 电子器件及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半导体、PN 结的基本概念 1.4.2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1.4.3 稳压管的基本特性 1.4.4 使用万用表进行二极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5 单相整流电路 1.4.6 三相整流电路 1.4.7 滤波与稳压电路 1.4.8 晶体管的基本特性 1.4.9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特点 1.4.10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体管性能测量与极性判别 1.4.11 晶闸管的结构、特性 1.4.12 晶闸管的基本应用 1.4.13 使用万用表进行晶闸管的性能测量及极性判别 1.4.1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外特性 1.4.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1.4.16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4.17 RS 触发器、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功能 2 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 2.1 直流电机的结构、励磁方式与运行特性 2.1.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1.2 直流电机的构造、励磁方式 2.1.3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2.1.4 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及反转 2.2 变压器 2.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 三相变压器的组成与应用 2.2.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与要求 2.3 交流异步电动机 2.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参数 2.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2.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3.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2.3.7 单相异步电动机 2.4 控制电机及在船舶上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 伺服电动机 2.4.2 测速发电机及应用 2.4.3 自整角机及舵角指示器、电车钟 2.5 船舶常用控制电器 2.5.1 常用控制电器的种类及其电路符号 2.5.2 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和功用 2.5.3 继电器、电磁制动器的参数整定 2.5.3.1 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设定值与 幅差值的测试和调整 2.5.3.2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2.5.3.3 热继电器的整定 2.5.3.4 电磁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2.6 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 2.6.1 电动机的基本保护环节 2.6.2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环节 2.6.3 异步电机的典型控制电路与电路图识图方法 2.6.3.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6.3.2 压力水柜水位自动控制电路 2.6.3.3 空压机自动控制电路 2.6.3.4 异步电机 Y-Δ 换接起动控制电路 2.6.3.5 电动机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2.7 锚机、绞缆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7.1 锚机、绞缆机的运行特点 2.7.2 锚机、绞缆机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7.3 交流三速电动锚机控制电路原理 2.8 起货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8.1 起货机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2.8.2 起货机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2.9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 2.9.1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9.2 舵机的操纵方式 2.9.3 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2.9.4 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 3.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3.1.1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及空载特性 3.1.3 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及电枢反应 3.1.4 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及调节特性 3.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2.1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3.2.2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3.2.3 船舶电网分类、配电方式、电力系统的线制 3.3 船舶主配电板 3.3.1 船舶主配电板的组成与功能 3.3.2 船舶重要负载的供电方式 3.4 船舶应急电源系统 3.4.1 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板功能、操作与管理要求 3.4.2 船用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5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5.1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结构 3.5.2 发电机主开关的基本功能 3.6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3.6.1 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 3.6.2 同步发电机并车的操作方法 3.7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频率调节 3.7.1 同步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及频率调节 3.7.2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的基本工 作原理 3.7.3 并联运行同步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分配与调节手动操作 方法 3.8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 率分配 3.8.1 自励恒压装置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3.8.2 不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3 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 3.8.4 无刷发电机励磁系统 3.8.5 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配的基本工作原理 3.8.6 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与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 配手动调节的方法 3.9 电站运行的安全保护 3.9.1 船舶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2 船舶发电机的外部短路、过载、欠压和逆功率保护参数 的调整 3.9.3 船舶电网短路、过载保护 3.9.4 电网绝缘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 3.9.5 船舶岸电接用的操作注意事项 3.10 轴带发电机 3.10.1 轴带发电系统的运行操作要求 3.10.2 轴带发电系统的管理要求 3.11 高压电力系统 3.11.1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电气参数 3.11.2 高压电力系统与设备的安全常识 3.12 船舶照明系统 3.12.1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12.2 船舶常用灯具和电光源 3.12.3 常用船舶照明控制线路 3.12.4 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保养 3.13 船舶自动化电站 3.13.1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3.13.2 船舶发电机的自动起动与停机 3.13.2.1 备用机组的自动起动 3.13.2.2 运行机组的自动解列与停机 3.13.2.3 重载询问的功用及实现重载询问的基本原理 3.13.2.4 发电机组自动顺序起动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3.3 交流发电机的自动并车 3.13.3.1 自动准同步并车条件,包括电压、频率和相位的 要求 3.13.3.2 自动并车装置的控制流程 3.13.4 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4.1 频率与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3.13.4.2 并联运行机组对调速特性的要求,有功功率均匀 分配对各台发电机组调速器调差特性的要求 3.13.5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3.13.5.1 自动电压调整器 3.13.5.2 交流发电机组电压调差特性的基本概念,并联运 行机组为实现无功功率的均匀分配, 对各台发电机电压调差特性的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综合保护 3.13.6.1 对短路、过载、欠压、逆功保护的要求 3.13.6.2 对分级卸载的要求 3.13.7 船舶自动化电站的操作和管理要求 4 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与功能测试 4.1 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安全要求 4.1.1 船舶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4.1.2 船舶电气火灾的预防 4.1.3 船舶电气设备的船用条件及船检规定 4.1.4 电缆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4.1.5 船舶电气设备的接地的意义和要求 4.1.6 电气设备绝缘的意义和要求 4.1.7 常用电工绝缘材料的类型和等级 4.1.8 船舶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2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与控制线路装配 4.2.1 电气控制线路识图 4.2.2 电气控制线路装配 4.3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电子控制线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 焊接与装配 4.3.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4.3.2 电子控制线路识图 4.3.3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 4.3.4 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测试 4.4 电气控制箱的常见故障查找与排除 4.4.1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可能存在的环节 4.4.2 运用断电或带电查线法寻找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4.5 船用电机的维修 4.5.1 交流电动机解体维修的方法与操作 4.5.2 交流电动机装配并恢复功能的方法与操作 4.5.3 电机受潮、绕组绝缘值降低时的处理方法 4.5.4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故障排除 4.6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主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4.6.1 自动空气断路器的维护、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4.6.2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 断方法 4.6.3 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方法 4.6.4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判断方法 4.6.5 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排除方法 4.6.6 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 4.6.7 照明设备的维护 4.6.8 船舶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检查 4.6.9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理 5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5.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5.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5.1.2 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5.1.3 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5.1.4 评价反馈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5.2 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 5.2.1 自动化仪表的主要品质指标 5.2.2 气动仪表的气动元部件及组成原理 5.3 调节器及其调节作用规律 5.3.1 位式调节器 5.3.2 比例调节器 5.3.3 比例微分调节器 5.3.4 比例积分调节器 5.3.5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5.4 传感器与变送器 5.4.1 船舶机舱常用传感器 5.4.1.1 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转换电路及其补偿措施 5.4.1.2 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压力检测原理 5.4.1.3 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液位检测原理 5.4.1.4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流量检测原理 5.4.1.5 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转速和转向检测原理 5.4.2 变送器 5.4.2.1 气动差压变送器 5.4.2.2 电动差压变送器 5.5 执行机构 5.5.1 气动执行机构 5.5.2 电动执行机构 5.6 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1 比例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 5.6.2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6 船舶计算机及船舶网络基础 6.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6.2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6.2.1 单片机系统的结构组成 6.2.2 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 6.2.3 数模转换(D/A)和模数转换(A/D)的基本概念及模拟 量输入/输出接口 6.2.4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 6.3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 6.3.1 PLC 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船用 PLC 的常见类型 6.3.2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的类型及其功能 6.3.3 常用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6.3.4 梯形图基础知识 6.3.5 PLC 网络基础知识 6.4 船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4.1 计算机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6.4.2 船用现场总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6.4.3 船舶以太网的结构及网络设置 7 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7.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1.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1.2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1.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7.1.2.1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1.2.2 中央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操作与管理 7.2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2.1 燃油供油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2.2 测粘计工作原理 7.2.3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7.2.4 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控制 7.2.5 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管理 7.3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7.3.1 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 EPC-50 分油机控制系统 7.3.3 净油单元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4 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 7.4.1 自清洗滤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4.2 自清洗滤器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7.5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 7.5.1 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2 液舱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7.5.3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 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 8.1 船舶蒸汽锅炉自动控制的基本内容 8.2 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8.2.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水位双位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2 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其控 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3 船舶辅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8.3 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 8.3.1 柴油主机船舶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的特点、 实现方法及●●◎ ◎◎ ◎◎ ◎◎ ◎◎ ◎ ◎◎ ◎ ◎◎◎○○◎○◎◎○○◎◎○ ◎○ ◎◎ 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3.2 大型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原理及最佳 风油比实现方法 8.4 燃烧时序控制 8.4.1 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部件 8.4.2 PLC 控制的燃烧时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8.4.3 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及其常见故障的 分析和排除方法 8.5 船舶蒸汽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 9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 9.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主要类型 9.2 主机遥控系统的气源及主要气动元部件 9.3 车钟系统及操纵部位的转换 9.3.1 车钟的种类及其发讯原理 9.3.2 操纵部位转换 9.4 主机遥控系统的逻辑控制 9.4.1 主机换向逻辑条件及其实现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轮机概论知识点总结

轮机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轮机概论的基本概念1.1 轮机概论的定义轮机概论是船舶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船舶动力装置和船舶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船舶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1.2 轮机的基本构成轮机主要由动力引擎、传动系统、辅助装置和控制系统等四个部分构成。

动力引擎包括内燃机、蒸汽机和气轮机等,传动系统包括主机、辅机、轴系和螺旋桨等,辅助装置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燃油系统等,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1.3 轮机的分类按动力引擎的类型和使用燃料的不同,轮机可分为内燃机、蒸汽机和气轮机;按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不同,轮机可分为柴油机、汽轮机和气轮机;按辅助装置的作用和用途的不同,轮机可分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燃油系统;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不同,轮机可分为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1.4 轮机的应用领域轮机主要应用于各类船舶、海洋平台和海上设施等的动力装置和机电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动力输出、传动传动和控制控制。

二、轮机的基本原理2.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组件的往复运动来转化为机械功,最终驱动传动系统输出动力。

2.2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在容器内膨胀放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来转化为机械功,最终驱动传动系统输出动力。

2.3 气轮机的工作原理气轮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片和压缩空气的冲击力来实现动能的转化,最终驱动传动系统输出动力。

3.1 内燃机的结构特点内燃机主要包括气缸体、活塞组件、曲轴连杆机构、排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件,其结构特点是简单紧凑、重量轻、功率密度高、启动方便、经济性好和可维修性强。

3.2 蒸汽机的结构特点蒸汽机主要包括汽缸体、汽缸盖、活塞组件、阀门组件、增压器和减压器等部件,其结构特点是复杂、重量重、体积大、功率密度低、启动困难、经济性差和可维修性差。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5
4
2.2 零件图 2.2.1 零件图 零件图的定义和内容。 2.2.2 零件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尺寸标注以及尺寸标注时应注意的事项。 2.2.3 尺寸公差与配合 ☆ 包括公差、基本尺寸、上下偏差、实际偏差、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基本偏差的概念; ☆ 配合及其种类、不同配合适应的场合、配合基准制;公差与配合在 图样上的标注。 2.2.4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符号、代号和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2.3 装配图 2.3.1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3.2 装配图的尺寸
物体的表达方法 1.7.1 视图 视图种类及其应用 1.7.2 剖视图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1.7.3 剖面图(断面图) 剖面图(断面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3
1.7
2 机械制图
2.1 标准件、常用件 2.1.1 标准件的定义 2.1.2 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标准螺纹 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标准螺纹的种类、用途及符号。 2.1.3 螺纹的画法规定 包括内、外螺纹画法和螺纹连接画法。 2.1.4 螺纹的标注 2.1.5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2.1.6 键、销、滚动轴承 2.1.7 齿轮的画法 包括单个齿轮的画法和齿轮啮合的画法。 2.1.8 弹簧 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和有关规定。
2
1.5 组合体的画法与读图 1.5.1 组合体的画法 由立体图画三视图、由两个视图画第三个视图 1.5.2 组合体的读图 包括补缺漏图线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视图的尺寸标注 1.6.1 视图上标注尺寸的规则 基本规则、构成尺寸的要素、圆和圆弧及球的尺寸标注。 1.6.2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1.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船舶机工考试:初级船舶机工考试知识点.doc

船舶机工考试:初级船舶机工考试知识点.doc

船舶机工考试:初级船舶机工考试知识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救生艇在援救海上漂浮的遇难人员时,应从( )向遇难人员接近。

A 、上风 B 、下风 C 、任意方 D 、A 或C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电容器的容抗与电容器的容量( )。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大小相等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当发现( ),应及时检查往复泵的活塞环。

A 、泵的流量下降 B 、泵阀弹簧使用过久 C 、A 或D D 、泵吸入性能变坏 本题答案: 4、判断题 大面积烧伤患者口渴时,可给予大量的开水口服。

本题答案: 5、判断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五个过程是通过压缩和膨胀两个行程来实现的。

本题答案:6、判断题环链手拉葫芦是一种悬挂式手动提升机械,是生产车间维修设备和施工现场提升移动重物件的常用工具。

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现代船用柴油机中应用较多的是()旋阀器。

I旋转帽式、II推进器式、III 棘轮式、IV杠杆式。

A、I+IIB、I+II+IIIC、II+IIID、I+II+III+IV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柴油机冷却系统中海水压力应()淡水压力。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规定本题答案:9、判断题燃油系统中滤器堵塞时可根据滤器前压力急剧增大来判断。

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以下何种病人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

A、一氧化碳中毒者B、吞服剧毒物者C、口鼻受伤严重缺损者D、呼吸道有异物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船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都采用()。

《轮机自动化》考试必备重点要点

《轮机自动化》考试必备重点要点

第一章重点一、反应控制系统基本观点(一)控制系统构成1、控制对象2、丈量单元3、调理单元4、履行机构注意:比较环节不是基本单元。

(二)传达方框图1、环节输出量的变化取决于输入量的变化和环节特征。

信号传达的单向性:输出量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输入量。

2、扰动外面扰动:不行控制的扰动,如负荷的变化、电源的颠簸等。

基本扰动:人为能够控制的扰动,如给定值的变化、调理器参数的调理等。

3、反应含义:将输出所有或部分地回送到输入端以影响输入效应。

负反应——削弱输入效应的反应。

只有采纳负反应,才能形成偏差。

运行参数的自动控制系统必然是负反应控制系统,亦称为偏差控制系统。

正反应——增强输入效应的反应。

为了实现某种复杂的控制规律和作用,自动化仪表(如调理器)常常采纳局部正反应。

4、闭环和开环开环控制的两种情况:( 1)按给定值进行控制;( 2)按扰动进行控制。

(三)系统种类(按给定值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给定值恒定不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战胜外面扰动的影响。

2、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确立的规律随时间变化,即给定值是确立的时间函数。

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跟从给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3、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随时间变化且没法预知变化规律,即给定值是某个参数的函数且参数的变化是随意的。

(四)动向过程的质量指标1、稳固性(1)衰减率ΨΨ < 0,为发散振荡过程;Ψ = 0,为等幅振荡过程;0<Ψ <1,为衰减振荡过程;Ψ = 1,为非周期过程。

Ψ越大,稳固性越好。

若Ψ =1,则稳固性最好,但动向偏差较大、调理时间偏长。

理想动向过程的Ψ=0.75~ 0.9(亦即最正确衰减比为4: 1~ 10: 1)。

(2)超调量ζζp 越小,稳固性越好,反之亦然。

一般要求ζ小于 30%。

p(3)振荡次数NN 一般以 2~ 3 次为宜。

2、正确性(1)最大动向偏差e max;( 2)静差ε3、迅速性(1)动向过程时间t s;(2)上涨时间t r;(3)峰值时间t p定值控制系统常用的质量指标:Ψ、 N、 e max、ε、 t s。

轮机概论考试要点

轮机概论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1、轮机的含义?轮机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的生活、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各种需要所设置的全部系统及其设备的总称。

2、主机和辅机的含义?通常把为船舶前进提供动力的机械称为“主机”,相应的把其他的一些机械设备定义为“辅机”3、续航力的含义?续航力是指船舶不需要补充任何物资(燃油、滑油、淡水等)所能航行的最大距离或最长时间。

4、工质的含义?热能动力装置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各种流动介质,称为“工质”。

5、真空度的含义?当容器内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低时,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为负值,取其绝对值,称为“真空度”6、过热蒸汽的含义?当水完全汽化为蒸汽后,再继续加热蒸汽温度就会升高,压力不变,这样的蒸汽就称为“过热蒸汽”7、“饱和空气”和“未饱和空气”的含义?如果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已经达到最高限度值,称这是的湿空气为“饱和空气”如果不是饱和空气,空气就有继续吸水的能力,这时的湿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8、内燃机的含义?内燃机是指燃料在发动机的内部燃烧,并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作功的机械。

9、四冲程柴油机的含义?四冲程柴油机是指柴油机的一个基本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来完成的,即曲轴转两转。

10、增压的含义?所谓增压,就是提高柴油机气缸进气空气的压力,使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进入气缸的空气量。

11、喘振现象的含义?增压器的喘振是指增压器的压气机在工作时,由于工况的偏离造成气流产生强烈脉动,并有气体倒流,从而引起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导致压气机振动,并发出异常声响的现象。

12、中央冷却系统的含义?中央冷却系统是近代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有两个单独的高温和低温淡水系统,高温淡水用于冷却柴油机,低温淡水用于冷却器和一些设备。

13、飞溅润滑的含义?这种润滑方式用于筒状活塞式柴油机,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润滑油润滑气缸。

14、柴油机的操纵系统的含义?柴油机的操纵系统就是把对差游记起动、换向和调速结合起来统一控制的系统。

轮机概论知识点

轮机概论知识点

轮机概论知识点1.什么是主动⼒装置,什么是辅动⼒装置?主动⼒装置是指主机和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管系和换热器。

是船舶上最主要的机械能源。

辅动⼒装置是指为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应急时的供电需要,在船上设有发电机组和配电盘等机电设备以构成船舶电站,作为船舶的供电能源。

2.柴油机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有哪些?固定部件:汽缸盖.汽缸体.⽓缸套.机架.机座.主轴承等.运动部件:活塞组件.连杆.曲轴.3.名词解释:上⽌点.下⽌点.⾏程.增压.⼆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柴油机的⼯作原理.上⽌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线最远的位置.下⽌点:活塞在汽缸中运动的最下端位置,也就是活塞离曲轴中⼼线最近的位置.⾏程:活塞由上⽌点到下⽌点的直线距离.⼆冲程:活塞在两个⾏程内完成⼀个⼯作循环的柴油机,叫做⼆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作循环的五个过程是通过进⽓.压缩.膨胀和排⽓四个⾏程来完成的.叫做四冲程柴油机.增压:在柴油机中,我们把⽤增进进⽓压⼒来提⾼功率的⽅法称为柴油机的增压.柴油机⼯作原理:柴油机的基本⼯作原理是采⽤压缩发⽕的⽅式使燃油在汽缸内燃烧,⽤⾼温⾼压的燃⽓作⼯质,在汽缸中膨胀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塞-连杆-曲柄机构将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4.⼆冲程柴油机的换⽓形式有哪些?A:弯流:横流.回流.简单半回流B:直流:排⽓阀-扫⽓⼝式.排⽓⼝-扫⽓⼝式5.简述柴油机的分类⽅法及类型a按⼯作循环可分为⼆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b按曲轴转速可分为低速.中速.⾼速柴油机c按结构特点分筒形活塞式和⼗字头式柴油机d按汽缸的排列可分直列式.V型.W 型柴油机‘e增压柴油机和⾮增压柴油机f可逆柴油机和不可逆柴油机g左旋柴油机和右旋柴油机6.⼆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相⽐有何特点?a⼆冲程柴油机每两个⾏程,即曲轴转⼀转完成⼀个⼯作循环.可提⾼柴油机功率.b⼆冲程柴油机的回转⽐四冲程柴油机均匀,可使⽤较⼩飞轮.c⼆冲程柴油机的换⽓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规范】内河船舶船员轮机专业实际操作考试规范供参考

【规范】内河船舶船员轮机专业实际操作考试规范供参考

【关键字】规范内河船舶船员轮机专业实际操作考试规范一、机电设备设备操作与管理(内河船舶上轮机长/大管轮/二、三管轮/轮机员)1、实操考试目的通过评判使被评判者得到检验,看其是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舶员适任考试与评判大纲》对船员所规定的实操、实作技能的要求。

2、实操考试内容2.1 船舶主柴油机操作管理船舶主柴油机备车操作船舶主柴油机启动后的参数监测和调整船舶主柴油机修理后的参数监测和调整船舶主柴油机定速后的管理船舶主柴油机完车操作2.2 发电柴油机及电站的操作与管理发电柴油机启动及停车操作发电柴油机的运行管理船舶电站的操作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负荷转移及分配发电机组的解列酸性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发电柴油机及电站修理后检查与调试2.3 船舶辅锅炉、冷炉点火的操作与管理辅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辅锅炉点火升汽辅锅炉运行管理辅锅炉停火操作2.4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操作与管理2.5 分油机的操作和运行管理2.6 舵机的操作和运行管理舵机的日常运行管理舵机的应急操作舵机修理后的操作与调试2.7泵系操作生活水系统舱底水系统消防水系统的效能试验2.8制冷系统的操作与管理2.9船舶轴系日常管理尾轴润滑尾轴密封船用齿轮箱的日常管理3、评判要素及标准3.1 船舶主柴油机操作管理船舶主柴油机备车操作.1 评判要素(1)压缩空气系统操作(2)主柴油机暖机操作(3)主柴油机备车时滑油系统操作(4)主柴油机备车冷却系统操作(5)主柴油机备车燃油系统操作(6)主柴油机转车与冲车(7)主柴油机启动与试车.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3.1.2 船舶主柴油机启动后的参数监测和调整.1 评判要素(1)冷却水温及压力检测及调整(2)燃、滑油压力及温度检测与调整(3)增压器增压压力及温度检查.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1 评判要素(1)对修理或更换的部件的监测方法(2)调试阶段对磨合试验的要求.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3.1.4 船舶主柴油机定速后的管理.1 评判要素(1)巡回检查(2)液位及温度检查(3)增压系统检查.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3.1.5 船舶主柴油机完车操作.1 评判要素(1)停机(2)完车操作.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3.2发电柴油机及电站的操作与管理.1 评判要素(1)发电柴油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2)发电柴油机的冲车、试车、起动(3)按柴油机停车程序完成停车操作.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1 评判要素(1)巡回检查(2)液位及温度检查.2 评判标准(1)操作及叙述准确、熟练或比较熟练(合格)(2)操作及叙述较差或差(不合格)3.2.3 船舶电站的操作.1 评判要素能在2分钟内并上车且合闸瞬间电压差、频率差、相位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待并机不产生逆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轮机的含义?轮机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的生活、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各种需要所设置的全部系统及其设备的总称。

2、主机和辅机的含义?通常把为船舶前进提供动力的机械称为“主机”,相应的把其他的一些机械设备定义为“辅机”3、续航力的含义?续航力是指船舶不需要补充任何物资(燃油、滑油、淡水等)所能航行的最大距离或最长时间。

4、工质的含义?热能动力装置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各种流动介质,称为“工质”。

5、真空度的含义?当容器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低时,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为负值,取其绝对值,称为“真空度”6、过热蒸汽的含义?当水完全汽化为蒸汽后,再继续加热蒸汽温度就会升高,压力不变,这样的蒸汽就称为“过热蒸汽”7、“饱和空气”和“未饱和空气”的含义?如果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已经达到最高限度值,称这是的湿空气为“饱和空气”如果不是饱和空气,空气就有继续吸水的能力,这时的湿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8、燃机的含义?燃机是指燃料在发动机的部燃烧,并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作功的机械。

9、四冲程柴油机的含义?四冲程柴油机是指柴油机的一个基本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来完成的,即曲轴转两转。

10、增压的含义?所谓增压,就是提高柴油机气缸进气空气的压力,使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进入气缸的空气量。

11、喘振现象的含义?增压器的喘振是指增压器的压气机在工作时,由于工况的偏离造成气流产生强烈脉动,并有气体倒流,从而引起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导致压气机振动,并发出异常声响的现象。

12、中央冷却系统的含义?中央冷却系统是近代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有两个单独的高温和低温淡水系统,高温淡水用于冷却柴油机,低温淡水用于冷却器和一些设备。

13、飞溅润滑的含义?这种润滑方式用于筒状活塞式柴油机,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润滑油润滑气缸。

14、柴油机的操纵系统的含义?柴油机的操纵系统就是把对差游记起动、换向和调速结合起来统一控制的系统。

15、进程比的含义?所谓进程比是指螺旋桨每转一转实际产生的位移与螺旋桨直径之比。

16、柴油机的推进特性的含义?当柴油机发出的功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是按照螺旋桨所吸收的功率随转速变化的规律变化时,各性能指标和参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称为柴油机的推进特性。

17、有效耗油率的含义?有效耗油率是指1 Kw 有效功率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

18、最高爆发压力的含义?燃烧过程中气缸的最高压力称为最高爆发压力。

19、润滑油系统准备的含义?主机润滑的准备包括检查滑油循环柜油位、检查轴系的油润滑、启动主机滑油泵以及检查供油压力。

20、拉缸的含义?拉缸是指活塞和气缸套之间,两个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损伤。

21、敲缸的含义?柴油机在运行中发出有规律但不正常的响声或敲击声称为“敲缸”22、直接传动的含义?直接传动是主机动力直接通过轴系传递给螺旋桨的传动方式。

23、间接传动的含义?间接传动是主机和螺旋桨之间的动力传递除了经过轴系外,还经过某些特设的中间环节(离合器、减速器等)的一种传动方式。

24、滑失比的含义?滑失 h 与螺距 H 的比值称为“滑失比”25、螺距比的含义?螺距与桨的直径之比称为“螺距比”26、扬程的含义?泵的扬程也称为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后所增加的机械能。

27、容积式泵的含义?容积式泵是靠运动部件的运动使工作容积周期性的增大或者减小而吸排液体,主要有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等28、喷射泵的含义?喷射泵是靠工作液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使被引射的液体的能量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29、液压泵的含义?液压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油的压力能,为液压系统供给足够流量和足够压力的油液去驱动执行元件。

30、液压马达的含义?液压马达是液压油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机械设备工作的液压装置的执行元件。

31、锅炉的含义?锅炉是通过燃烧吧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水,产生一定数量和参数的水蒸气或热水的设备。

32、液压传动的含义?液压传动是利用液压泵输出的高压液体的压力来驱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从而待定工作机械。

33、船舶通用系统的含义?为船舶正常营运创造条件而与船舶动力装置无关的管路、附近及机械设备称为船舶通用系统。

34、舱底水的含义?船舶在营运中,由于船体、管路或设备的泄露和破损以及其他原因,舱室或处所常会积有污水或含油污水,统称为舱底水。

35、生活污水的定义?MARPOL 73/78 公约对船舶生活污水的定义是:①任何形厕所、小便池以及厕所排出孔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②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出孔的排出物③装有活的动物处所的排出物④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

36、船舶电力系统的含义?船舶电力系统是由电源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组成并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的整体,是船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等全部装置和网络的总称。

37、过充电的含义?过充电是指在正常充电后,再用 10 h 放电率的1/2 或者3/4 的小电流进行充电 1 h ,然后停 1 h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刚一接通充电电源就发生强烈气泡为止。

简答题1、根据组成船舶轮机的各种系统、机械和设备所起的作用的不用,可以分为几个部分?①主推进装置­­­­­­­­推动船舶航行的系统,包括主机及附属系统、传动设备等②辅助装置­­­­­­­­产生各种能量供应船舶航行、作业和生活的需要。

如船舶电站、辅锅炉等③确保船舶生命力的设备,以保证船舶的抗沉性,如舱底水系统、监视及灭火系统等④确保船舶工作能力的设备,如锚机、舵机等⑤保证船上人员正常生活的设备,如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⑥能够有效环保的处理船舶产生的各种垃圾系统,如油水分离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2、按照主机的型式可以将船舶动力装置分为几类?①蒸汽动力装置:利用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来工作的机器来提供船舶所需动力。

②柴油机动力装置:利用燃料燃烧直接在机器部燃烧所产生的燃气来工作的机器叫做燃机,用柴油作为燃料的叫做柴油机③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燃气推动叶轮回转的机器称为燃气轮机④联合动力装置:将蒸汽动力装置、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联合加以采用,作为船舶的推进装置称为联合动力装置。

⑤核动力装置:利用原子反应堆搜发出的热来产生蒸汽,供给汽轮机工作,称为核动力装置⑥特种动力装置:是指在特种用途船舶上应用或正在研究发展的动力装置3、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情况?①第一冲程­­­­­­­­进气冲程。

活塞从上止点下行,进气阀打开,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阀被吸入气缸,进气阀开启后,直到活塞运行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②第二冲程­­­­­­­­压缩冲程,空气的压缩过程,是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运动后,进气阀关闭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为止③第三冲程­­­­­­­­膨胀冲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活塞运行到下止点之前排气阀打开,即膨胀冲程是在下止点之前结束④第四冲程­­­­­­­­排气冲程。

在膨胀冲程末期,排气阀开启,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气缸的压力和温度迅速下降。

4、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的异同点?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相比,一个工作循环只有两个冲程,即曲轴只转一转,因此在结构尺寸和转速相同的情况下,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柴油机的功率要大一倍,但是由于换气等因素的影响,使活塞有效行程减少,世纪功率一般为四冲程柴油机的1.6~1.8 倍。

5、柴油机的冷却系统有哪一些?作用是什么?①海水冷却系统:属于直接冷却方式,采用开式冷却,冷却完机械设备后直接排出舷外,主要用舷外海水来冷却滑油、淡水、扫气空气和其他机械②淡水冷却系统:属于间接冷却方式,采用闭式循环,主要用于冷却柴油机的气缸、气缸盖、活塞,也用来冷却废气涡轮增压器和喷油器。

③中央冷却系统:是近代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高温淡水用于冷却柴油机,低温淡水冷却器和一些设备。

6、主机在浅水。

窄航道和污底条件下航行,其操纵应注意哪些问题?船舶在浅水中航行时,船体下面的水流受到海底的限制,被迫流过船体两侧而使两侧水流速度增大,从而引起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增加,在船舶由深水进入浅水时,主机转速和船速都会自动下降。

如果要保持原定船速而增加油门,主机就会超负荷。

窄航道中航行和在浅水中时相同,船舶周围的水流受到限制而造成阻力增大,如果浅水和窄航道同时出现,船舶阻力增加的程度会更大,更要注意不能随意加车。

船舶污底是由于船体下部分附着的海生物增多而造成的,污底时,船舶阻力增加,船速和主机转速因而下降,如此时要保持主机原来设定转速而增大油门就必然会使主机超负荷。

7、主机备车主要包括哪些容?①供电准备:柴油机在起动及运行过程中需要提供足够的电力以确保起动空气、燃烧空气、润滑油、冷却水以及燃油等的供给②冷却系统准备:在主机运转前将冷却水系统转换成航行冷却状态③润滑油系统准备:主要包括检查滑油循环柜油位,检查轴系的油润滑,启动主机滑油泵以及检查供油压力。

④燃油系统准备:确定该使用的油舱、油舱是否需要加温、燃油系统油柜的油位检查和放残,然后启动燃油供给泵并检查供油压力。

⑤压缩空气系统准备:压缩空气系统准备包括空气瓶放残、开启空气瓶出气阀及空气截止阀、检查是否两台空气压缩机都处于自动启动状态。

⑥转车:转车可以检查柴油机是否转动顺畅、轴系回转情况是否良好、同时还可以在转车期间气缺油注油器向气缺壁布油。

⑦冲车:观察柴油机部是否有油、水泄露现象。

⑧试车8、轴系的组成、作用和工作条件?①轴系的组成:轴系位于主机(或传动装置)的输出法兰和螺旋桨之间,由传动轴(包括推动轴、中间轴和尾轴)、支撑传动轴用的轴承(包括推动轴承。

中间轴承和尾轴承)和轴系附件(包括密封、润滑及冷却等设备)组成。

②轴系的作用:把柴油机曲轴的动力矩传给螺旋桨,以克服螺旋桨在水中转动的阻力矩,同时又把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传给推力轴承,以克服船舶航行中的阻力。

③轴系的工作条件:轴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传动损失少、对船体变形适应性好、工作中不发生轴的扭转共振和横向。

纵向共振、具有良好的密封、润滑和冷却、维护管理方便等9、航行条件变化时主机的工况?①航行阻力变化时主机的工况:船舶航行阻力的变化,会引起螺旋桨进程比的改变,从而导致螺旋桨特性曲线的变化,使主机工作点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