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闽南小吃教案
闽南文化习俗幼儿园教案
![闽南文化习俗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4f0e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4.png)
教案闽南文化习俗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习俗,增加对闽南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2. 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闽南地区的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闽南地区的位置。
2. 教师简要介绍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引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出示一些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图片,如土楼、闽南语、南音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文化的特点。
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进行深入研究。
4.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如沙茶面、土笋冻等,让幼儿品尝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制作闽南特色美食,如红龟糕、花生糖等,让幼儿亲身体验闽南文化。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闽南文化的资料,如传统节日、习俗、特色美食等,并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收集幼儿的作业,检查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幼儿理解和接受。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应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尽量选择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作业,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教案认识春天的特征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增加对春天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征2. 春天的动植物变化3. 春天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征。
闽南小吃海蛎煎课程设计
![闽南小吃海蛎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7b88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2.png)
闽南小吃海蛎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海蛎煎这一闽南小吃的起源、食材及制作工艺;2. 学生能够了解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及其与当地地理、历史背景的关系;3. 学生掌握有关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了解海蛎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海蛎煎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地方的小吃进行探索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学生通过了解和体验闽南小吃,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了解闽南小吃的独特魅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传统文化和美食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介绍闽南小吃文化背景,包括海蛎煎的起源、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 教材章节:地方饮食文化篇- 内容:闽南地区地理环境、饮食特点及海蛎煎的流传故事。
2. 食材知识讲解,重点介绍海蛎的营养价值和挑选方法;- 教材章节:食材知识篇- 内容:海蛎的种类、生长环境、营养价值、挑选及处理方法。
3. 海蛎煎制作工艺,包括食材准备、调料搭配、煎制技巧等;- 教材章节:烹饪技艺篇- 内容:海蛎煎的制作步骤、煎锅选择、火候控制、翻煎技巧等。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海蛎煎的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教材章节:实践操作篇- 内容: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 幼儿园闽南文化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 幼儿园闽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94e3a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1.png)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福建闽南地区的文化自然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闽南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民俗、工艺、饮食等方面;2. 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3. 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增强其文化认同感;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闽南方言学习在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闽南方言的语音,让幼儿模仿学习。
可以通过唱歌、念诗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方言的魅力。
2. 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组织幼儿参与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纺织、编织等。
让幼儿亲手制作小工艺品,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通过手工艺制作,让幼儿了解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闽南传统节日活动在一些重要的闽南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相关的活动。
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4. 闽南传统民俗活动组织一些闽南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铁花等。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民俗的喜庆与热闹,增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5. 闽南传统美食制作组织幼儿体验闽南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比如制作潮汕粿条、福州鱼丸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色,增强对闽南饮食文化的认知。
三、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以及对幼儿的访谈等形式,对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体验效果进行评估。
并结合教师的实际观察,制定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四、教学效果展示在活动周期结束后,可以举办一场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他们在活动中制作的作品,展示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闽南活动教案幼儿园
![闽南活动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3d392f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6.png)
闽南活动教案幼儿园一、活动目标通过此活动,幼儿将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学习到闽南的传统手工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材料•干挂面条•红糖、芝麻、花生、糯米粉、水果干等材料•纸板、剪刀、胶水、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闽南地方歌曲、故事等文化资料2.营造氛围•将闽南地方文化、风俗、艺术品、食品等贴图或挂画展示在活动区域。
•播放闽南地区的歌曲,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闽南文化。
三、活动流程1.了解闽南文化通过播放闽南地区的歌曲和展示文化资料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一些闽南文化的基础知识,例如歌曲词曲、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
2.制作闽南米粉1.提前将干挂面条泡水软化,准备一些芝麻、花生、水果干等食材备用。
2.将软化后的干挂面条切成适当长度,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熟沥干水分备用。
3.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按照自己喜欢的口感加入适量的芝麻、花生等材料。
4.将搅拌均匀的糯米粉块搓成条状,与煮熟的挂面条一起摆放在盘子上,撒上红糖和花生碎点缀即可。
3.制作闽南传统手工艺品1.根据准备的纸板,画出想要制作的物品的样式。
2.将画好样式的纸板剪成对应的形状。
3.按照需要的样式,在纸板上涂上颜料或搭配其他如水晶闪粉等材料。
4.把涂好颜色的纸板按照需要的形状黏贴到一起,这样就完成了一件闽南传统手工艺品。
4.表达和展示幼儿可将自己做的闽南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给同伴,说一说自己制作时的心情和体验,并用自己的口吻描述一下闽南文化。
四、活动评估评估幼儿是否达到了活动目标,是否了解了基础的闽南文化知识,是否学会了制作闽南米粉和闽南传统手工艺品,以及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描述闽南文化。
五、活动延伸幼儿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闽南文化,例如到闽南地区旅游、寻找更多的闽南传统手工艺品等。
六、活动总结本次幼儿园活动着重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下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魅力,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去学习更多的闽南文化知识和传统手工艺品。
闽南风味小吃幼儿园教案
![闽南风味小吃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8d6e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f.png)
闽南风味小吃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闽南地区的传统小吃文化;
2.熟悉小学常见的闽南小吃,如潮州糕、猪脚饭、土鸡蛋糕等;
3.培养幼儿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4.提高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性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闽南小吃名录;
2.闽南小吃特色解析;
3.制作闽南小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闽南小吃名录及特色;
2.难点:幼儿手动制作小吃。
四、教学过程
1. 关于闽南小吃的讲解
在课堂上展示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介绍,通过图片、手绘画板等形式,让幼儿们感受闽南小吃的美味和多样性。
2. 亲手制作小吃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亲手制作小吃。
制作小吃的过程中,幼儿们将亲身体验到制作小吃的过程,加深对小吃的理解和认知。
3. 分享与品尝
制作完成后,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小吃分享给其他组的同学,并将小吃一起品尝,体验小吃的美味和乐趣。
五、教学评价
1.通过手动制作小吃,幼儿们能够体验到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提高了动
手能力和口腔肌肉协调性;
2.幼儿们从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到闽南小吃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传统
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3.通过分享与品尝,幼儿们感受到小吃的美味和乐趣,增强了合作精神
和社交能力。
六、教学延伸
在课后,可以组织幼儿们到周边的小吃街或特色小吃店进行实地体验和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可以让幼儿通过家长的帮助,学习制作更多的小吃,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闽南小吃教案
![闽南小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d8751531126edb6f1a10f2.png)
闽南小吃教案【篇一:闽南小吃手抄报】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
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地方风味小吃有: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花糕等。
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
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
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
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
肉粽、粳粽、豆粽都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婚丧嫁娶、敬神祀祖以及馈赠亲友的风味小吃有:榜舍龟、大花包、满月粿、糖粿、糯米丸子、田螺肉碗糕、白糖碗糕、米糕、松糕、塘头甜粿、麦馅粿等。
其中较有特色的榜舍龟,用糯米粉为皮,豆沙为馅心,蒸成形似龟状,面染橙黄色,上面覆有大红团寿图案,以祈延年益寿。
大花包以发面为皮,白糖、花生仁、冬瓜糖为馅。
蒸成大如海碗的甜包,上面覆盖红色喜庆图案,专门用于婚嫁纳彩时,男方馈送女方的食品。
满月粿,是生小孩子满月时要做的小吃,同时煮红皮鸡蛋及线面馈赠亲友乡邻,祈求小孩健康成长。
在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蒸糖粿、烧鹊桥,以示怀念。
糯米丸子是冬至这天要做的小吃,而“红丸子”是喜事宴请时祝颂甜蜜、圆满,祈求平安美好生活时的小吃。
幼儿园手工闽南小吃教案
![幼儿园手工闽南小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d61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7.png)
幼儿园手工闽南小吃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手工课程中,引入地方特色小吃制作是一种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本教案旨在介绍闽南小吃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们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小吃的种类和制作过程。
2.掌握简单的制作闽南小吃的相关技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
三、教学内容1.介绍闽南小吃的相关知识,如南糖、梅干菜肉馅粽子等。
2.小组合作制作南糖。
3.小组合作制作梅干菜肉馅粽子。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南糖所需的糯米、南糖、竹叶等;梅干菜肉馅粽子所需的糯米、梅干菜、猪肉馅、竹叶等。
2.工具准备:蒸锅、搅拌勺、竹签等。
3.教学环境准备:整洁的教室,干净的桌子。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闽南小吃的相关知识(15分钟)1.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闽南小吃的种类,如南糖、梅干菜肉馅粽子等。
2.引导幼儿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小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3.与幼儿们进行简短的互动问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这些小吃的喜好和意见。
第二步:制作南糖(30分钟)1.将糯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待糯米变软后,沥干水分备用。
2.将南糖切成小块备用。
3.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中火蒸熟。
4.蒸熟的糯米放凉后,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分割成小团。
5.在每个小团中夹入一块南糖,然后用手搓成均匀的球状。
6.用竹叶将南糖包裹好,用竹签固定。
7.将制作好的南糖放入蒸锅中,用旺火蒸5分钟即可。
8.取出南糖,待其冷却后,即可食用。
第三步:制作梅干菜肉馅粽子(45分钟)1.将糯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梅干菜泡软备用。
2.将猪肉馅和泡软的梅干菜搅拌均匀,制作成梅干菜肉馅备用。
3.将泡软的竹叶用开水煮一下,备用。
4.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旺火蒸熟。
5.蒸熟的糯米放凉后,将其拌匀。
6.将竹叶搭好粽子的底部,依次放入一层糯米和一层梅干菜肉馅,然后再放一层糯米。
【原创】大班《闽南小吃真好呷》主题活动方案
![【原创】大班《闽南小吃真好呷》主题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75015f705cc1754270975.png)
大班《闽南小吃真好呷》主题活动方案&主题来源泉州是一个食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唇齿留香的闽南美食。
幼儿园生活课程的开展,幼儿经常会好奇地问:“为什么清明节要吃润饼菜呀?四果汤好好吃呀……”幼儿是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推进和课程评价的主体,于是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通过“家庭假日小组活动、问卷调查、领域融合、课程评价……”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来推动主题课程的开展,以闽南小吃文化助推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孩子真正地成为独立成长、有能力、有本土情怀、爱乡爱国的人。
&主题网络图&主题网络目标健康保持健康的体态,自主进餐,熟练地使用筷子,喜欢吃闽南小吃。
语言:1.对闽南小吃感兴趣,能用猜谜语、观察记录、语言交流、绘画等形式,了解幼儿园里吃过的闽南小吃的基本外形特征。
2.能够用闽南语念有关闽南小吃的闽南童谣听。
社会:1.懂得爱惜食物,不浪费粮食。
2.喜欢吃闽南小吃,为自己是泉州人而自豪。
科学:1.初步学会自己独立完成调查表,初步学会统计。
2.认识“膳食金字塔”,知道常见的实物的基本营养。
艺术:1.能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大胆地表现与美食有关的主题作品。
2.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主题活动指导活动一:语言:闽南小吃真好吃(儿歌)【活动目标】喜欢闽南童谣,理解儿歌内容,学会用闽南语说儿歌。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协助丰富幼儿常见闽南小吃名称和产地。
2.物质准备:闽南小吃图片。
【活动过程】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会用闽南语说儿歌。
难点:喜欢闽南童谣,能用清楚地用闽南语完整地念儿歌。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熟悉各种闽南小吃名称,并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提问:图片上是什么?你们会用闽南话说出来吗?小结:它们都是闽南小吃。
2.结合地图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各个地区特产的闽南小吃。
3.幼儿学习儿歌(1)教师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初步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到哪些闽南小吃?(2)通过问答游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会用闽南语念儿歌。
闽南美食介绍 幼儿园教案
![闽南美食介绍 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3aa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5.png)
闽南美食介绍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了解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学习认识潮汕文化的烹饪习惯;•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和美食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闽南美食介绍2.潮汕烹饪习惯介绍3.美食DIY:糯米藕4.美食品尝活动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闽南美食1.让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食品图片或真实食品;2.老师介绍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如福州鱼丸、莆田卤面、厦门沙茶面等;3.通过图片和口头讲解,让幼儿了解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4.老师解释每道美食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步骤二:介绍潮汕烹饪习惯1.让幼儿带来家里常吃的肉菜类食品图片或真实食品;2.老师介绍潮汕地区的烹饪习惯,如粤菜、潮州菜等;3.通过图片和口头讲解,让幼儿了解潮汕地区的烹饪习惯;4.老师解释潮汕菜的特点和特色。
步骤三:美食DIY:糯米藕1.老师准备好糯米、莲藕等食材,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2.老师介绍糯米藕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跟着做;3.老师引导幼儿自行选择食材和制作,同时保障食品安全。
步骤四:美食品尝活动1.老师准备好介绍的各种闽南美食和潮汕菜;2.鼓励幼儿品尝各种口味的美食,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味道和食材口感;3.注意提示幼儿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教学方法•示范法;•情境模拟法;•问答法;•组织实践法。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度;•观察幼儿感受美食的口味和难易程度;•对幼儿的DIY食品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1.《闽南特色美食大全》;2.《潮汕烹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闽南小吃 教案反思中班
![闽南小吃 教案反思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a3673a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0.png)
闽南小吃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闽南小吃教案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了解闽南地区的小吃文化,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闽南小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口味感知和品尝能力,培养他们对美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闽南地区的小吃文化和特色。
2. 准备相关的材料和食材,如糯米、红豆、花生等。
3. 准备相关的工具,如蒸锅、搅拌器等。
4. 准备足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闽南地区的小吃文化,引发学生对这些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小吃的喜好和体验,激发他们对美食的热爱。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闽南地区的著名小吃,如肉粽、潮州酒糟鸭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小吃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 讲解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如食材的选择、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闽南小吃进行制作。
- 指导学生准备材料、使用工具,讲解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 鼓励学生合作,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 品尝和评价(10分钟):-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闽南小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味道和口感。
- 引导学生对小吃进行评价,如颜色、味道、口感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品尝能力和美食欣赏能力。
5. 反思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分享他们的心得和体会。
- 鼓励学生思考,如果再次制作这个小吃,他们会有什么改进和创新的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闽南小吃文化,引发了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品尝和评价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味感知和品尝能力,培养了他们对美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和成长。
厦门美食幼儿教案
![厦门美食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c29f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3.png)
厦门美食幼儿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厦门的传统美食文化;
2.提高幼儿对美食的兴趣和欣赏水平;
3.培养幼儿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
1.厦门常见的美食;
2.美食品尝及评价。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喜欢的食物,介绍食物文化;
2.让孩子们看图片,猜测食物种类,导入厦门美食文化。
第二步:介绍厦门美食
1.介绍厦门的海鲜美食,如闽南卤味、花枝丸、海蛎煎等;
2.介绍闽南糕点,如扁食、南糯米饭、烧饼等:
3.介绍闽南特色小吃,如面线、八爪鱼丸、炸花生等。
第三步:美食品尝及评价
1.孩子们尝试各种美食,并适当引导孩子们发表评论,如颜色、味道、口感等;
2.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新制作美食。
教学评价
1.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
2.孩子们对美食的评价和个人创新的情况。
教学反思
1.孩子过度追捧某种食物;
2活动应注意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即应与孩子们的经历、生活情境等联系,便于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3. 活动应注重孩子的实际体验和体味效果,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厦门美食的特点和魅力。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闽南小吃》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闽南小吃》](https://img.taocdn.com/s3/m/278eb93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e.png)
四、教师观察、适时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布置你们的环境并换装游戏吧!
小结评价。
反思:
这个月上的角色游戏闽南小吃中,幼儿能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及所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在幼儿游戏中,虽然前面两节课幼儿还不是很熟悉,幼儿也有去过闽南小吃店,经历过的环节,都能很好的讲述,所以即使幼儿不太明白流程,但是经过老师的提醒,马上就知道了,对角色对话幼儿掌握的很好,能有礼貌的与人沟通,在模仿服务员和顾客的幼儿还需要提示,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模仿,个别幼儿要老师的帮助引导,特别是课堂组织,都掌握得不是很熟练,还需要继续在游戏中加强。
第三次:3月21日):
活动准备:上次表演的视频,角色工牌、场景布置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并讲述。
师:这是上一次小朋友们活动中的一个小片段,你们看完视频后感觉怎么样?
二、模仿闽南小吃店收银员、保洁员、饮料师、糕点师傅、买闽南小吃的客人。
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上台示范一下如果你是闽南小吃店销售员你会怎么扮演?
第二次:3月14日):
活动准备:上次表演的视频,角色工牌、场景布置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上次活动视频。
师:样?
二、说一说:
师:你认为谁扮演得好,她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师:通过上一次的活动,你们觉得谁在活动中表现较好?
师:上一次活动中,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第四次:3月28日):
活动准备:上次表演的视频,角色头饰、场景布置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上次游戏的视频。
师:这是上一次小朋友们活动中的一个小片段,你们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觉?
二、谈话导入
中班闽南小吃教案
![中班闽南小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a81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7.png)
中班闽南小吃教案教案标题:中班闽南小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闽南小吃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闽南小吃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制作一道闽南小吃:潮州粿条。
3. 学生合作制作小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闽南小吃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材料准备:粿条粉、水、盐、油、配料(如葱花、花生碎等)。
3. 烹饪用具:炒锅、木铲、刀具、砧板等。
4. 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烹饪过程中的安全,如提供固定的工作区域、注意火源安全等。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介绍闽南小吃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 提问学生对小吃的了解和喜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制作潮州粿条(15分钟):- 介绍潮州粿条的制作过程和所需材料。
- 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潮州粿条,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 强调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
3. 学生合作制作小吃(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如准备材料、搅拌面粉、切配料等。
- 指导学生合作制作潮州粿条,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和交流。
- 监督学生的安全操作,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4. 分享和品尝(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潮州粿条,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 鼓励学生互相品尝和交流对小吃的感受和评价。
5. 总结和延伸(5分钟):- 回顾学生制作潮州粿条的过程和经验,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提问学生对闽南小吃的认识和体验,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听取学生对闽南小吃的介绍和制作过程的总结。
3. 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包括小组合作和分享交流的表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闽南小吃摊位或餐馆,进一步了解和品尝其他闽南小吃。
2. 开展与闽南小吃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闽南小吃的模型或手工艺品。
闽南美食幼儿园教案
![闽南美食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0a5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1.png)
闽南美食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地区传统美食。
2.掌握制作闽南美食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4.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美感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闽南地区传统美食:包括福州鱼丸、南平肉粽、武夷山银耳、厦门沙茶面等。
2.制作闽南美食:教授幼儿如何制作福州鱼丸和南平肉粽。
三、教学过程1.介绍闽南地区传统美食。
–老师通过图片、口述和文字介绍福州、南平、武夷山和厦门等地区的传统美食,让幼儿们了解闽南地区特色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2.制作闽南美食。
–步骤一:准备食材。
•福州鱼丸的食材包括:鱼肉、木薯粉、鸡蛋、香菜、姜等。
•南平肉粽的食材包括:糯米、五花肉、豆沙等。
–步骤二:制作福州鱼丸。
•将鱼肉剁成精细的鱼浆,并加入木薯粉、鸡蛋、香菜和姜等作为配料,认真搅拌均匀。
•取一小勺鱼浆,用另一个勺子舀起,利用手的力量不断滚动,形成圆形的鱼丸。
•烧开水后,将鱼丸放入锅内,煮熟后取出放入碗内。
–步骤三:制作南平肉粽。
•将糯米泡发,并加入五花肉、豆沙等作为配料,搅拌均匀。
•将制作好的肉粽馅和糯米包入芦苇叶中,并用细绳捆绑好。
•将肉粽放入锅中,开火蒸煮,煮熟后取出放在盘子中。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幼儿们在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美感判断能力。
2.幼儿们品尝制作好的福州鱼丸和南平肉粽,感受不同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同时,也可以通过口感比较来了解不同食物的区别和制作方法。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闽南地区的传统美食,学会了制作福州鱼丸和南平肉粽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美感判断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闽南小吃 教案
![闽南小吃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b2f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2.png)
闽南小吃教案教案标题:闽南小吃教案目标:1. 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小吃;2. 掌握闽南小吃的制作方法和食材选择;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闽南地区的美食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小吃的喜好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识讲解:1. 介绍闽南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小吃,如潮汕牛肉丸、福州鱼丸、厦门沙茶面等;2. 分享闽南小吃的制作方法和食材选择,让学生了解食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闽南小吃进行制作;2. 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食谱和材料进行准备和烹饪;3.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4. 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展示和分享:1. 每个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制作的闽南小吃;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3. 鼓励学生品尝和交流各组的小吃,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总结和评价:1. 总结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和经验;2. 评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并分享制作心得;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闽南小吃摊位或餐馆,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闽南小吃文化。
教案评价指标:1. 学生是否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小吃;2. 学生是否掌握闽南小吃的制作方法和食材选择;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完成制作任务;4. 学生是否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和经验;5. 学生是否能够评价和总结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和经验。
闽菜幼儿园教案
![闽菜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7f0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1.png)
闽菜幼儿园教案前言闽菜是闽南地区的特色菜系,其中包括福州、泉州、厦门等城市的传统美食。
闽南地区的食材以海鲜、瘦肉、空心菜等为主,口味鲜咸适中、浓淡适度,可以满足幼儿的味觉需求。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融入闽菜元素,让孩子们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闽菜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其风味特点;2.学习制作一道具有闽南特色的小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3.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和融合意识。
教学材料主要材料•食材:糯米粉、沙茶酱、葱花、爆米花、虾皮•器具:刀、碗、筷子、烤箱辅助材料•闽菜简介PPT•闽南特色小吃制作视频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介绍闽菜文化1.呈现《闽菜文化》PPT,介绍闽菜的来源、地域分布和风味特点。
2.按照PPT上的图片和文字,逐一向幼儿解释闽菜名菜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同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在家中享用一道道热腾腾、味道鲜美的闽南佳肴。
第二部分:学习制作闽南特色小吃1.准备好制作用料和器具,并向幼儿讲解每种食材和器具的作用。
2.示范如何制作“泉州肉粽”小吃,指导幼儿按照操作步骤依次进行。
3.强调食品卫生,提醒幼儿要注意手部清洁卫生和厨具消毒。
第三部分:品尝体验,交流分享1.将小吃烤至金黄色,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摆放在盘子上。
2.教师示范尝试一口,评价小吃的口感和味道。
鼓励幼儿们也吃上一口,尝试评价自己喜欢与否。
3.孩子们依次发表自己的感受,可以介绍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也可以分享家里经常做什么样的小吃。
课后延伸1.提醒幼儿家长注意营养搭配,避免单纯依赖某种食物,影响健康;2.借助影视资料、绘本等形式深化幼儿的闽南文化学习;3.推荐学习其他地区的特色美食,让孩子们更加开阔眼界、感受不同的文化底蕴。
总结本教案通过对闽菜文化和闽南特色小吃的介绍和制作,充分体现了文化融合和实践操作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运用知识和技能去探究、发现、判断、表达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也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闽南小吃教案幼儿园
![闽南小吃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724eb1e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0.png)
闽南小吃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小吃的特色和历史2.学习制作闽南小吃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味认知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器材1.烤箱2.搅拌机3.碗、勺、刀、砧板等厨房工具4.食材:鸡蛋、面粉、白糖、芝麻、花生糖等教学内容1. 了解闽南小吃的特色和历史在教学前,介绍闽南小吃的历史和特色是必要的。
可以先从名气比较高的闽南小吃如沙县小吃、厦门小吃等入手,简要介绍它们的起源、特点和代表食品。
例如,•沙县小吃:出现于清朝末年,以满足市民夜宵需求为主要目的,食品以鲜美、便捷、经济实用著称。
最有代表性的有肉丸、拌面、土笋冻等。
•厦门小吃:以海鲜为主要材料,做法多样,口感清新可口。
•福州小吃:食物花色繁多,口味多变;特点是色、香、味俱佳,花样独特。
2. 学习制作闽南小吃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闽南小吃,以草仔粿为例,向幼儿介绍其制作方法及所需材料。
1.准备面糊:将面粉加水慢慢搅拌均匀。
2.烤草仔粿:将烤箱温度设为150度,倒入面糊,烤15分钟左右,直至表面呈现黄铜色。
3.制作酱料:将花生糖、糖和芝麻放入烤箱中,加热至糖融化即可。
4.享受美食:将烤好的草仔粿切成块状,浇上酱料即可食用。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味认知能力现场示范制作草仔粿,让幼儿分组亲自动手制作,同时向他们介绍其他的小吃制作方法和特色,例如:1.沙县肉丸:将肉馅、面粉、鸡蛋混合搅拌均匀,加点盐和味精制成色泽鲜嫩的肉丸,煮熟后即可食用。
2.福州荔枝肉:选用猪肉和桂花酱等食材,加水、炖煮后制成口感软糯的荔枝肉。
3.厦门大拌菜:以海鲜、蔬菜、豆腐、带鱼等多种食材制作而成,口感鲜美,食材簇新。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分组合作,根据自己选择的一种闽南小吃制作,限定时间后展示,互相品尝评比,从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闽南小吃的历史、特色和代表食品,同时还学习到了制作方法和技巧,并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口味认知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闽南小吃谣幼儿园教案
![闽南小吃谣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31d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7.png)
闽南小吃谣幼儿园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闽南小吃文化及其特点;2.学会制作传统闽南小吃——千层糕;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千层糕制作材料:糯米粉、砂糖、椰浆、食用油等;2.厨房用品:搅拌碗、蒸锅、平底锅、切板、刀、勺等;3.知识准备:闽南小吃文化的相关知识、千层糕的相关制作知识、幼儿教育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话题老师向幼儿们介绍闽南小吃文化,并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闽南小吃的样子、味道、特点等,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第二步:制作千层糕1.将适量糯米粉倒入搅拌碗中,加入适量的砂糖和椰浆,用手搅拌均匀;2.在锅里布上湿布,将搅拌好的面糊倒入锅内,用刮板将面糊刮平;3.均匀地撒上一层糖和椰浆,然后放入蒸锅中蒸熟;4.取出蒸好的面糊,用切板将千层糕切成小块,再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第三步:品尝千层糕等待千层糕冷却后,老师将其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品尝这道传统的闽南小吃。
第四步:总结归纳1.老师向幼儿们提问,让他们回顾所学知识,由幼儿回答问题,总结闽南小吃文化的特点;2.让幼儿们将所制作的千层糕进行观察、品尝、比较等活动,总结千层糕的特点。
教学要点1.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观察和思考,了解闽南小吃文化及其特点;2.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制作活动;3.注意安全教育,保持教学现场的整洁和干净。
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让幼儿们了解了闽南小吃文化,并通过亲身制作千层糕,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品尝和感官体验。
同时,本次教学也扩展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闽南小吃幼儿园绘画教案
![闽南小吃幼儿园绘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7e3e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f.png)
闽南小吃幼儿园绘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们了解闽南小吃,增加幼儿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
2.提高幼儿们的绘画技能,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幼儿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闽南小吃
1.教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闽南小吃的种类和特点,让幼儿们了解当地文
化;
2.教师放映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们更直观地认识闽南小吃;
3.教师与幼儿们交流,引导幼儿们讲述自己喜欢的闽南小吃并表达自己
的意见。
第二步:准备绘画材料
1.教师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将材料分配给每个幼儿。
第三步:绘画
1.教师指导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闽南小吃,并在纸张上画出它的形状;
2.教师鼓励幼儿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画面中描绘出小吃的质感、颜
色等细节。
第四步:分享作品
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们发表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2.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幼儿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同时帮助
他们认识到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绘画课在幼儿们的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加了幼儿们对当地文化的
认知和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幼儿们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助于增强幼儿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幼儿们的主动参与和自由创作,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闽南小吃教案
【篇一:大班园本课程《各种各样的小吃》活动反思】
大班园本课程《各种各样的小吃》活动反思在晋江,风味小吃和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都可以看见品种花样繁多的风味小吃,幼
儿有品尝各种家乡风味小吃的经历和感受,即使在幼儿的区角游戏、角色游戏中也少不了它们的影子,孩子们常常拿着自己用橡皮泥制
作成的“食品”请我品尝。
我充分利用这一本土资源,来引导幼
儿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中我
以“信”的形式引题,牢牢的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为后面活动的开
展做了铺垫。
而此时,孩子们最想知道的是:北京的小朋友长得是
什么样的?他们真的会到晋江来吗?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兴奋的交谈
了起来。
所以接下来,教师应直接切入正题,把孩子的谈话引到如
何接待北京的小朋友上来。
因为有了主题活动开展前家长的帮助,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
在试探性的回答得到否定后,马上联想到了自己观看的短片及自己
的生活经验,很快的切入了正题,使整个活动过程围绕着话题慢慢
的展开了。
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图片,让幼儿在表象的基础上直观感受具体物品,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表现。
但此时幼儿的回答基本上停留在表层,如:叫什么名字?吃的感觉?教师提供的图片不是实物,无法给幼
儿尝试,幼儿只能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
而幼儿的生活
经验也是比较缺乏的,有些幼儿还不知道小吃的名称,教师也只能
用图片来告诉他,这样幼儿无法体会小吃其中的味道。
整体的活动
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学习。
幼儿对这种的活动是持有兴趣的,教师可以用实物来,更高一层的
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
教师提供的图
片可以更多一些,如:各个地方的特色小吃,北京的烤鸭、冰糖葫芦,福州鱼丸,四川麻婆豆腐等等,可以把这些小吃归类贴于主题墙,让孩子欣赏认识,提升经验。
将主题延伸至各个区角活动,美
工角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吃,把制作的成果投置角色区开
展《超市》等主题活动。
再把《各种各样的小吃》延伸子主题,
《闽南特色小吃》、《春卷》、《海蛎煎》、《饺子》等活动。
逐
步开展类似活动,融入幼儿的生活中,亲自动手制作食品,知道每
种食物的营养,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小吃》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种类,并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家
乡风味小吃的喜爱。
2、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能力,大胆展示自己获得的相关知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让家长带孩子认识、品尝各种家乡的风味小吃并指
导幼儿作记录。
2、师事先写好的一封信、肉粽、面线糊、土笋冻、海蛎煎、碗糕、
深沪鱼丸等的实物及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很神秘的取出一封信告诉幼儿:北京“小红花”幼儿园的小朋友
给我们来信了。
师读信:“从电视上我们知道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那里好美呀!
不仅景色美,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我们要到晋江来玩,
来品尝你们的风味小吃,你们欢迎吗?
(二)组织幼儿讨论:应如何用家乡的风味小吃接待北京的小朋友?师:北京的客人要到我们晋江来玩,我们应该用什么风味小吃来招
待他们?师:可是这些好吃的东西,他们那儿也有,有没有更好的,信中说,他们想品尝展示我们晋江魅力的风味小吃?
(师解释什么是“特色、风味”)
小结:对了,我们可以请他们品尝肉粽、面线糊、土笋冻、海蛎煎、碗糕、深沪鱼丸等我们晋江特有的小吃。
(三)在探索中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风味小吃的特色。
1、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各种小吃的图片、实物,共同
探索它们的形状、味道、制作材料、方法等。
(1)师: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介绍给北京的小朋友呢?师:它们吃在嘴里时,有什么感觉?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
制作的?
(2)出示肉粽的制作材料,简单讲解肉粽的制作过程。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这里摆放了一些什么材料?你觉得
它们可以用来制作哪一种小吃?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制作风味小吃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猜猜看,
它们都是些什么?可以制作什么风味小吃?
(四)大胆表现,鼓励幼儿将自己了解的风味小吃介绍给大家。
1、师鼓励幼儿学当小小讲解员,大胆的将自己知道的晋江风味小吃的名称、特点、味道、制作材料等说出来,相互交流自己对小吃的
了解、认识。
师: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小吃,准备请客人品尝,怎样才能让
客人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小吃,回去后也能把它们介绍给更多的小朋友?
2、师让幼儿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利用已有的图片和实物,轮流当小小讲解员,介绍永安的风味小吃。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介绍
的越认真、越详细越好。
师:对,我们光会做还不行,还要把我们
做的小吃叫什么名字、用什么材料做的、味道是怎样的、应该怎样
吃都告诉客人,让客人像我们一样喜欢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
【篇二:大班小吃店活动区实录】
大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小吃店
(注:活动类型包括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篇三:学前班健康教案:粗粮小吃店】
学前班健康教案:粗粮小吃店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的杂粮,知道适量吃一些杂粮有益健康。
2、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粗粮馒头、玉米饼、燕麦粥、红薯条、绿豆汤等。
2、幼儿每人一套餐具。
3、画有粮食图案卡片数张。
活动过程:
一、粗粮自助餐。
幼儿品尝各种粗粮制作的点心,并自由交谈,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二、讨论。
1、我们平时吃哪些粮食?米饭和面包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我们平时吃得比较多的是米饭、面条、面包等,这些都是用大米和白面做的,叫细粮。
2、提问:刚才你吃了什么点心?味道怎么样?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刚才我们吃的这些点心是用高梁、小米、红薯、玉米等做成的,这些东西叫粗粮。
粗粮也是一种粮食,品种非常多。
三、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1、提问:你以前吃过粗粮吗?吃过哪些粗粮?为什么要吃粗粮?小结:粗粮里面许多营养是大米和白面中没有的,而且粗粮中有大量的纤维素和丰富的维生素,能锻炼我们的牙齿,通大便,对身体有好处,所以我们应该吃一些粗粮。
2、讨论:每餐都吃粗粮行不行?粗粮吃多了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吃太多的粗粮会不容易消化,所以也不能多吃,应粗粮细粮搭配着吃。
四、游戏找家玩法:幼儿人手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图案,听老师的口令进行判断,并站到相应的圈中。
如老师说:高梁是粗粮。
幼儿认为对就站到粗粮家中,认为不对就站到细粮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