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概述修订版

合集下载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

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

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

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

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

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

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

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

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

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

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

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

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

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

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

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

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

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

2006年05月25日,狮子林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相关赞誉】据史载,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苏州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
拙政园是南宋末期张择端栽培的著名园林,其著名的六景点植物
配置现状的群落学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见解,有助于合理
发展群落植物,保护拙政园的美景。

据统计,拙政园的六个景点,分别有梯云游廊、九曲桥、金谷园、拙政台、迎客苑和慈禧祠,共有35种不同的植物,主要是大叶紫薇、槐、蔷薇、香樟、紫薇和梅花等,大约占拥有植物群落的50%,其他较少的植物有杜鹃、木棉、银杏、柳黄、梅花、海棠等。

此外,拙政园还存在一些宿根植物以及藤本、草本植物,占
拥有植物群落的10%左右。

群落学研究显示,拙政园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中主要包含三种植
物类型:一是乔木,其中有大叶紫薇、槐、梅花等,占植物类型
的45%左右;二是灌木,有香樟、蔷薇等,占拥有植物群落的20%;三是草本植物,如杜鹃、木棉、银杏、柳黄等,占拥有植
物群落的35%。

结论:拙政园的六景点植物配置群落结构呈三类植物结构,主要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叶紫薇、槐、梅花、香樟、紫薇、柳黄等植物占据大部分,杜鹃、木棉、银杏和海棠等较少。

因此,为了保护拙政园的美景,需要加强对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的综合管理,以及采取补偿性护林措施,扩大拙政园的植物群落种类,保护拙政园六景点植物的美景。

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景区和杭州西溪湿地的植物配置

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景区和杭州西溪湿地的植物配置

琼 枝 日 出 晒 红 纱

火 树 风 来 翻 绛 焰

枇 杷 园
将采 以芳 遗洲 兮兮 下杜 女若


香 洲
佳奇 花石 香尽 动含 万千 山古 秋秀


闻 木 樨 香 轩
占雪 春绽 颜霞 色铺 最锦 风水 流头


海 棠 春 坞
两 家 秋 雨 一 家 声

蕉 叶 半 黄 荷 叶 碧

芙 蓉 榭
是 色 目 是 变 花 观 园 艳 的 最 化 是 赏 中 而 部 引 最 植 对 主 芬 分 人 多 物 象 要 芳 , 注 也 中 。 ,

观 花 类
缀为用夏主这 。冬,秋要类 季或观作植 点作赏为物

观 果 类
色主 叶要 类分 和为 特秋 色色 叶叶 类类 树、 种彩

观 叶 类
林 木 、 荫 木 类
"
竹 类
"
草 本 及 水 生 植 物 类
三、配植方式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师法自然,讲究入画,主要配置方式 有孤植、点种、丛植或群植等。 孤植,此种配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色香姿特点,所选植 物一般为姿态优美或有独特个性的植株,常作为庭院植物的 主题。 对于稍大的庭院空间,须以点种的方法在院内点种几株乔木, 才能与环境协调。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仅点缀数株乔木依然不能使浓 荫匝地,这时就须点种与丛植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才能 形成枝繁叶茂的气氛。 群植适用于面积大的空间,如山林等。
四、具体植物配植
面 筑作建 效 的用筑 果 风,周 丰 格选边 富 、择的 , 形树绿 构 式种化 图 ,应多 美 使配起 观 其合陪 。 立建衬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五项原则仿:仿生原则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

多:植物多样性原则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满足生态多样性要求。

位:生态性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景:景观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适:适地适树原则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十八字要领显:焦点植物尽可能放在显眼处。

礼:植物的最佳观赏面尽可能朝向主视点,必要时还可向主视点微俯5度左右。

变:配置时依照植物的大小、高低、粗细,常绿与落叶,叶片大小、质感、色彩和花期,做到富于变化。

巧:尽可能在观赏面反向收尾。

渐:树种变化,群落过渡,采用渐变手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幻:通常把常绿树理解为实,落叶树为虚,虚实结合。

衡:整个画面或空间感的均衡。

稳:基调树种要明确,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尽量使用球类植物使整个林层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对的稳定并控制全局。

韵:主题和主旋律可反复强调。

律:空间的大小间距,景点的布置要有一定的节奏感。

清:表现主题时,逻辑思维要清晰。

突:该精处精,粗细结合。

借:借景,把好的风景借进园来。

挡:用植物遮挡不雅欠美之物。

顾:植物搭配需协调,相互间要有顾盼关系。

场:空间疏密处理应“密不插针,疏可走马”。

虚:植物配置出空间的意境效果。

错:高低错位、前后左右错位,无论平面布局还是空间处理均须遵循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浅谈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350203浅谈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收稿日期622作者简介李进选(52),男,助理工程师,洛阳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河南洛阳 付晓渝(2),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 83李进选 付晓渝摘 要: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植物,从其植物的选用特点及配置特点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苏州古典园林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地域特色,创造出了风格鲜明的江南园林,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私家园林的代表流派。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苏州古典园林是江南私家园林最突出的代表,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从五代时期开始至清代中叶以后,苏州古典园林逐步发展成型,形成规模。

它们以其精致、淡雅的风格闻名于世,其中尤以拙政园为最著。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占地5.4万m 2,是苏州园林中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名园。

它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屋,元朝改为大宏寺。

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此园,并借用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拙政”二字为园名,沿用至今。

拙政园的园区面积较大,在植物方面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数量很多。

园内植物的栽植非常巧妙精湛,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形成了这个“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的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选择植物题材上,则采取了许多传统的手法。

总的来说,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并无固定模式,但总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进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1 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选用特点1.1 注重地方风格和传统观念提供绿化面积外,还要把最高层的屋顶建成“开放式”,将整个屋顶连成一片,使之变成广阔的高空场地,居民可随意在屋顶栽花种草。

4 楼顶绿化的可行性分析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业内人士指出,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提高绿地率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保护生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和城市热岛效应、节水节能,环保效益巨大。

关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分析与讨论

关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分析与讨论

关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分析与讨论作者:林玉良兰海峰林知远来源:《丝路视野》2020年第05期摘;要:中国很早就认识到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園林的代表,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富有神韵的山水情怀而独步于世界,以拥有耐人寻味的思想体系和诗画般的艺术风格见长。

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都有其独特的选择方法。

本文主要对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了植物配置的特点及植物配置的方式,阐述了苏州园林对现代园林建设起到的启迪性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苏州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因其造园技术和艺术水准而举世闻名。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一个这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对于整体来说,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苏州地理位置及占地面积的影响,在植物生长造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苏州园林在建造时运用了不拘一格的手法,使得苏州园林以景取胜。

在植物的选择配置上,也采取了许多的传统方法,因地制宜,让每一位去过游人都流连忘返。

一、苏州古典园林简介苏州一贯有“园林之城”的说法。

苏州园林是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把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移步换景的画面。

苏州园林根据古人的实际需求采用住宅和园林合二为一的建造手法,可以观赏、可以游玩、可以居住。

它不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它所反映出的物质内涵和想要传达给后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都值得我们为之惊叹。

二、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选用(一)苏州气候对植物选用的影响苏州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且多雨,四季分明,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

这些显著的气候条件都为苏州园林植物的选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江南地带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降雨量较为丰富,气候温暖适宜。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能够进入苏州园林的植物种类繁多。

根据记载,苏州园林中的树木类、观赏花卉类和藤萝类植物就有100多科250多种。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3.2.2 花木與山石的配置
土山或“土包石”假山的花木配 置多採取複層混交方式,旨在形成山 林景觀,如東部“放眼亭”土山·中部 山島等。“石包土”假山,種植觀賞 價值高的花木,並注意不使之過分濃 密。靠駁岸或擋土牆一邊,為顯示假 山的陡峭峻拔,選擇枝幹彎曲的花木, 或將花木修剪成半懸崖形,使紙條斜 出假山之外,以與假山相呼應。
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 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 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荷花是園子主人喜愛的植物,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北宋周敦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来自 3.2.3 花木与水体的配置
池邊若是土岸,則採取淺沼的處理方法,由池岸向池中做成斜坡,岸邊種植水菖 蒲·蘆葦·慈菇·茭白·水葫蘆等沼生植物,或者是草坡一直到水;池邊若是假山駁岸或條石 駁岸,則在駁岸以內種植一些不阻擋視線的花木,如迎春·探春等,垂掛於駁岸上,或在 假山石上爬植物更顯古樸。還可以在岸邊種植碧桃·梅花·梨花·杏花·玉蘭·海棠·夾竹桃·山 竹·松樹·垂柳·楓楊·榔榆·樸樹等花木,使枝條伸向水面,形成柔條拂水,低枝寫境的畫 面。
在配置中選擇一些當 地的吉祥植物
例如園中“梧竹 幽居”一景,種植梧 桐樹和竹子,民間把 梧桐樹看作鳳凰棲息 之樹“家有梧桐樹, 何愁鳳不至”,白居 易也有“棲鳳安於梧 ”的詩句,相信家種 植梧桐,引鳳來棲, 可以給家帶來吉祥, 而竹子象徵高風亮節 的品格,希望居者也 有此君的風範。
2.2 體現文人精神
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選擇植物題材上,則採取了許多傳統的手法. 總的來說,蘇州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並無固定 模式,但總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進行,做到"雖 有人作,宛自天開".

苏州园林植物

苏州园林植物

花木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

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

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以适当的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组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花木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阴路曲等等,其他各园此类名称也数见不鲜。

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

例如各园厅堂前的玉兰与花台上的牡丹,侧重春景;怡园内群植的紫薇,拙政园与狮子林等的荷蕖,主要供夏季观赏;留园西部土山上的枫林,以及各园的桂花与菊花,构成秋景;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小院内栽植的天竹、蜡梅,则为冬景。

不仅如此,园林中对花木混合布置的方法更为重视,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院和留园冠云峰庭院,都配有四季分别可观赏的花木,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时景色的变化。

苏州园林花木的栽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结合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配植。

例如桂花、山茶、黄杨,天竹、枸骨、女贞等耐阴,多植于墙阴屋隅;松、柏、榆,枣、丝兰等耐旱,则多植于山上;垂柳、枫杨、石榴等喜湿,多布置在池畔。

但并不机械地为其习性所拘束,而是根据花木的姿态、线条、构图、色香等特点,与周围环境作有机的配植。

“远香”原由荷花引伸而来(见宋周敦颐《爱莲说》),远香堂面临荷池,故名。

“倚玉”,据明文征明拙政园诗:“倚楹碧玉万竿长”,轩前原有竹。

“雪香”意为梅花,“云蔚”指山间树木茂密。

苏州留园植物配置

苏州留园植物配置

苏州留园植物配置苏州留园是著名的传统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汇集了古代园林建筑艺术、文化艺术、园林花卉及树木艺术等多方面的成果,其中的植物配置更是深得人心。

下面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苏州留园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的种类苏州留园以园内所植的花木树种而著称,该园内栽有数百种花卉,林木单位数达到数千株。

包括各种名贵金丝楠、何首乌、齐墩果、石斛、兰花、梅花、竹、松、柳等等。

其中以秋色和春色最为著称。

红枫、黄桂、银杏、柿子树、樱树、紫薇、海棠、荷花等最具代表性。

二、配植方法苏州留园的配植方法非常独特,它注重的不仅仅是植物本身的美感,还有与周边环境搭配的效果。

苏州留园中,花木、山石、水池交相辉映,互相烘托,水池边有垂柳披榛,山石边栽种迷宫等等,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三、春花秋果苏州留园的植物配置体现了其秋色庭院和春色山水的特点。

园内有丰富的春花,如梅花、杏花、桃花、李花等,而秋色则有芙蓉花、秋海棠、木棉花等。

苏州留园还有许多果树,如橄榄、枸杞、榅桲、枇杷等等,可以让游客品尝到新鲜的果实,并欣赏到四季的不同景色。

四、历史文化的体现苏州留园的植物配置还反映了历史文化的体现。

园内的梅树就包含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寓意,而兰花则有“清雅秀丽”的艺术价值。

苏州留园还栽种有齐墩果等多种品种的树木,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良心。

总之,苏州留园的植物配置十分独特,它既注重了植物本身的美感,又与园内的山川湖水、亭台楼阁等设施相协调、相衬托,形成了抛。

离段、蕾翻碧发,萼润珠圆的自然景观。

游客在苏州留园中体验到不仅是大自然的美,还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那我就来说说苏州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吧。

一、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那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明星。

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植物们在这儿各显神通。

二、植物配置妙处。

1. 以水为中心的植物搭配。

你看那水边,种了好多垂柳。

就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姑娘在水边梳妆呢。

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那画面就像在给水面挠痒痒,水波跟着笑个不停。

而且垂柳的绿色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除了垂柳,水边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夏天啊,那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白的像雪,有粉的像霞。

荷叶呢,就像一个个大盘子,托着那些娇艳的荷花。

荷花和荷叶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你要是划个小船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绿色和粉色的童话世界。

而且荷花的清香啊,弥漫在整个园子的空气里,闻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2. 庭院中的植物组合。

在拙政园的庭院里,常常能看到竹子和芭蕉的搭配。

竹子嘛,直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守卫园子的士兵,节节高升,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劲儿。

芭蕉呢,它的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把把大扇子。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的,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这竹子和芭蕉一刚一柔,放在一起特别和谐。

还有梅花树也常常出现在庭院里。

冬天的时候,别的花都谢了,梅花却迎着寒风盛开。

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红的像火,白的像玉,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映衬下,梅花就像一个冷艳的佳人,给园子增添了一份高洁的气质。

3. 不同季节的植物变换。

春天的时候,拙政园里的桃花开了。

那满树的桃花,就像天边的云霞落到了园子里。

桃花树下还常常搭配着一些小草花,像荠菜之类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和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银杏树叶变黄了。

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旁边的枫树呢,叶子红得像火,红与黄交织在一起,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么巧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自然大戏台。

论苏州运河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

论苏州运河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

论苏州运河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植物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不论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

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

通过本次在苏州运河公园的考察实习,对园林植物配置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植物种植的形式上来看,植物的配置有下列几种方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绿篱、垂直绿化、地被植物。

一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

用于庇荫和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如右图(1),位于人行道路交叉口二 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右图(2)在运河公园的入口花坛中,对称种植了灌木。

三 列植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

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如图(3)(4)(5)图(1) 图(2) 图(5)四丛植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三株种植形式可有:三株在同一直线上、三株成等边三角形、三株大小,姿态相同。

五群植树群的规模一般其长度和宽度在50m以下,以方便游人进入和观赏。

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如图(6),在绿地上大片种植孝顺竹,属于丛生竹种,走进有如进入竹林。

六林植从疏密来分:分为疏林,常有草地疏林、花地疏林、疏林广场和密林。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张皖苏(完整版)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张皖苏(完整版)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总平面图
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的营建以及其植物配置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准,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 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因此,园内的植物景观堪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虽有林木、花卉近千株,但多而不乱, 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 形成了这个“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 的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3.1 配置类型
孤植 指园林中常用的一株树种植或两株树对植。它能充分发挥单株花木的 动势、线条、形体、色、香、姿的特点,用于较小空间作近距离观赏;在较 大空间中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丛植 指园林中3~9株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组合种植。花木多种植在不等边 之角形点上,前后、左右呼应,前树不挡后树。拙政园“远香堂”前广玉兰、 柏、枫杨组成的多树种树丛。
古典园林植物分析
以拙政园为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2 拙政园植物选用原则 3 拙政园植物配置 4 拙政园植物景观景点分析
5 总结
目录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1 拙政园植物总体概况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作为
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它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屋, 元朝改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此园,并 借用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拙政”二字为园名,沿用至今。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 一而得名。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 特色。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 建以亭阁。

留园植物配置

留园植物配置

留园植物配置留园的植物景观配置留园的植物种类据调查,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沧浪亭等,各园重复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白玉兰、桂花等种植物,重复率百分百而重复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植物有70种左右。

由此可见,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古典园林的特点是种类少,局限性强。

对留园植物选择种类进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乔灌木类:竹、松、梅、枫、杏、山茶、绣球、石榴、海棠、玉兰、梧桐、紫荆、紫薇、碧桃、桅子、含笑等花草类紫藤、牡丹、芍药、芙蓉、芭蕉、书带草、麦冬、二月兰、白岌、茉莉、杜鹃、连翘、洛石等盆景园内盆景,以红梅、绿梅、朱砂红梅等梅桩盆景为主,加以极少量的三角枫,榆桩、苏铁、龙舌兰、雀梅等,用以配合草花点缀厅堂,而梅桩盆景则在冬春季节,成为厅堂内主要花卉。

后来在留园北部的又一村开辟了盆景园,大量充入了五针松、锦松、地柏、石榴、罗汉松、三角枫盆景,使留园盆景种类得到了进一步扩充。

留园采用的烘托主题的造景植物类型这些植物包括芳香植物、春花、常绿植物、水果植物和鲸鱼植物。

使用以上内容五类植物是构成景点的主题景观,占公园景点的三分之一。

植物的主题强调了园林自然山地大气的主题。

其中留园入口的第一个景点是古代白和女画给人以文人留园的第一印象。

影子建在水面上,用三角主题丰富了夏天和水的结合景观五丰咸芳是公园里一个重要的建筑景点植物主题景观丰富了建筑的主题内涵文慕晓轩,喜欢山顶上的主景是建筑,以桂花花序为主题营造景观,强调玄关房的清晰度和轻便性。

公园北边另一个村庄比较独立。

留园里,水果植物彰显国家的野味。

留园植物配植形式根据植物种类、姿势、香香等,园林植物在种植中有不同的特点的双曲馀弦值。

主要种植形式有:单一种植、播种和播种、播种和播种。

2.4孤植是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能充分发挥单株植物色、香、姿的特点。

留园的孤植树有以下三种情况单身孤植:适合在狭小空间近距离观看,常被用作庭院风景的主题。

诸如留园石林林场白皮松。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概述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概述

苏州园林植物概述廖星摘要:不论是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

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

“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

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

关键词:造境、风韵美、苏州园林植物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

而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融和。

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

不论是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

1园林植物的色彩美1.1观花类的色彩美。

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其中红色花系有山茶、月季、杜鹃、夹竹桃、红花牡丹、垂丝海棠、石榴、紫薇、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秋葵、鸭趾草、。

黄色花系有金桂、迎春、金丝桃、蜡梅。

白色花系广玉兰、栀子花、含笑等;蓝色花系的有、紫荆、八仙花、木槿、毛泡桐、等。

红色能形成热情兴奋的气氛,黄色象征着高贵、白色象征着纯洁、蓝紫色象征着幽静。

1.2观果类的色彩美。

在树种园林中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

橙黄色的有枇杷、桔、柚,红色或紫色的有南天竹、枸骨、珊瑚石榴、花红、柿、枸杞、枣等。

其中枇杷既能观赏,又可供食用,各园颇多采用。

南天竹亦称天竹,冬季结红果,常与蜡梅合栽,也是园中常用的重要树种。

1.3观叶类叶的色彩随着树种的环境不同而不同,有些还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而变化。

有的早春新绿,夏季浓绿,秋季红叶变化极为丰富。

在苏州园林中绿色类的有黄杨、桂花、广玉兰、枇杷、榕树、八角金盘、女贞、丝兰、棕榈等;春色类得有樟树、五角枫、茶条槭、秋色叶有爬山虎、卫矛、栾树、落羽杉、水杉、金钱松。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苏州园林主要由假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要素所组成。

以假山、水池和建筑为园林的筋骨与血脉,以植物为灵魂。

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空间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

例如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

一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

引得游园者浮想联翩!正如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所说一般。

而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苍古入画,以少胜多,更是十分奇妙。

可以说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不是以一种单独的配景出现而是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

可以说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意境的广度和宽度。

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

植物的种类包括观叶类、花草类、竹类、水面植物等几大类。

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其次则是意境的表达!1观叶类: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树种,所以人造的“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种一些松柏来点缀山景,同时也可以以松柏来象征山之挺拔!其中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罗汉松、桧柏等。

高大阔叶乔木在园中能构成主要风景画面,同时也可以拉伸景观的景深,竟而来配合空间上的迂回曲折。

如银杏、榉、榆、枫、梧桐、垂柳等,这些乔木的叶色,季相变化相当明显,颜色丰富多采,十分悦目。

同时在各个季节的变化中又可以给游园者不同的意境感受。

所以在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2 花草类:花草是园中的重点,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

特别是几种传统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鹃、牡丹、芍药、桂花、天竹、蜡梅等,常新选用,而地被植物及小灌木,则有箬竹、山竹、书带草、葱兰等,这些植物既能点缀山坡和假山、花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而从植物的分布结构上来讲花与草地都拥有连接空间的作用!在园林中使用花草可以最大程度的延伸地平线同时也可以掩盖地面的不足和地势的变化!3 竹类:是园林中主要树种之一,地位颇高同时用途也很广,有时作为造景的主角,有时可作“配角”,也可作为隐蔽房屋墙壁或作为障景用。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的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的植物配置

2008 年第的植物配置
文・图 ◎ 吴子虚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可谓是苏州园林的“百科全书” ,这座浑似迷 宫般的新馆试图通过造园模型、历史图片、建筑构件、营造工具等陈设、 解析,并借用传统书画、现代影像技术等对苏州园林从历史到技艺作一 全面的展示,使游人能从多方位去获取苏州园林的各种知识。植物(花 木)本是中国园林的三大造园要素之一,作为有生命的物体,在园林的 专业博物馆内用图片、影像对其种类、配植等进行展示、阐释,相对简 单,但如要用其生命实体来陈设,却无异于“蜀道之难”了。新馆利 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天井、 夹道等空间, 将苏州古典园林中诸如拙政园 的“海棠春坞” ,留园的“古木交柯” 、 “花步小筑” 、 “石林小院”等植物配 置的经典之作,穿插其间(图 1 ) ,做到“神似”地再现,并能与新馆 的角隅绿化(图 2) 实物陈列等结合得 、 “天衣无缝” 实属难能可贵。 , 尤其 是在叠山馆 (图3) 和北京颐和园藏 品专题馆(图 4 )两处馆前,借 鉴现代建筑装饰中的玻璃幕墙技 术,将狭小逼仄的空间进行延伸、 借景,这在造园技法上有所突破, 见仁见智,各有评说。 叠山馆中的 黄石假山仿造的是网师园“云冈” 假山,幕墙外,峰峦起伏,排闼而 来,至室内余脉,平冈浅阜,一树 红枫,数竿天竺,几墩书带草(图 5) ,将室内点缀得生机无限, 景色 非凡。错落的叠石由右向左逶 , 收尾于花池, 雄浑古拙的叠石与质 朴苍劲、偃盖如云的黑松, 尽显阳 刚之美, 此山堪得 “云冈” 之神韵, 为当今难得的成功假山作品之一。
设计时空 LANDSCAPE DESIGN
对比,与背光的暗灰层叠交融,这 种黑白灰组合让人自然联想到江南 水乡的肌理及其悠远意境。 进入室内, 让你置身与自然阳 光的互通空间, 是虚实与光影的美 丽交错, 这归功于仿木隔栅天窗的 效果。 依靠玻璃覆盖的廊道空间和 天窗隔栅的控制, 使其与屋顶的参 差构造相得益彰, 感受室外自然空 间与室内生存空间之间横亘着院落 空间、 檐下空间等多层次的中间空 间, 巧妙地体现出中国古典建筑群 体层次性。时而,透过墙体上六边 形的花窗,配以婆娑的竹林,使人 感受着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 利用 中庭景观要素的对景和陪衬等手法 不断创造出山容水色的景致。 接着, 一座曲桥将人的活动引 向了室外庭院。庭院的平面布局 采用以池沼为中心,三面建筑相 围合的设计,平静的池水如同镜 面般映衬着泰山片石假山、翠树 白墙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若隐 若现, 时聚时散, 使得整个空间充 满了天地灵气。 园中的 “桥” 分割 了大小两个水面,在设计上运用 了笔直折线的造型并设有“台” , 兼顾馆内东西向的大量人流,是 动态观察和静态停留之处,但是 其尺度的安全性值得商榷。在水 岸南侧, 运用钢结构、 玻璃和隔栅 组合的现代 “亭” 在功能和选址上 都继承和发扬得很好,但檐口过 低影响游客欣赏角度。 古建专家陈从周先生认为, 苏 派建筑以“柔和、雅洁”著称,吴 语所谓‘糯’者。一言蔽之,苏博 设计以“精、巧、雅”为特色,通 过对本土文化和景观符号挖掘以现 代手法表现苏州博物馆的存在, 让 我们思考并且深思, 只有饱含民族 文化价值的东西,才能日久而新, 这可能也是大师一直追求的理想 吧!

苏州园林之植物

苏州园林之植物

年03月15日 15:25 阅读(0) 评论(0) 分类:收藏soso权限: 公开•字体:中▼o小o中o大•更多▼o设置置顶o权限设置o推荐日志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编辑苏州园林之植物花木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

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

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以适当的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组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花木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阴路曲等等,其他各园此类名称也数见不鲜。

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

例如各园厅堂前的玉兰与花台上的牡丹,侧重春景;怡园内群植的紫薇,拙政园与狮子林等的荷蕖,主要供夏季观赏;留园西部土山上的枫林,以及各园的桂花与菊花,构成秋景;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小院内栽植的天竹、蜡梅,则为冬景。

不仅如此,园林中对花木混合布置的方法更为重视,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院和留园冠云峰庭院,都配有四季分别可观赏的花木,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时景色的变化。

苏州园林花木的栽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结合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配植。

例如桂花、山茶、黄杨,天竹、枸骨、女贞等耐阴,多植于墙阴屋隅;松、柏、榆,枣、丝兰等耐旱,则多植于山上;垂柳、枫杨、石榴等喜湿,多布置在池畔。

但并不机械地为其习性所拘束,而是根据花木的姿态、线条、构图、色香等特点,与周围环境作有机的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概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苏州园林植物概述廖星摘要:不论是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

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

“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

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

关键词:造境、风韵美、苏州园林植物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

而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融和。

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

不论是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

1园林植物的色彩美1.1观花类的色彩美。

因花色艳丽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其中红色花系有山茶、月季、杜鹃、夹竹桃、红花牡丹、垂丝海棠、石榴、紫薇、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秋葵、鸭趾草、。

黄色花系有金桂、迎春、金丝桃、蜡梅。

白色花系广玉兰、栀子花、含笑等;蓝色花系的有、紫荆、八仙花、木槿、毛泡桐、等。

红色能形成热情兴奋的气氛,黄色象征着高贵、白色象征着纯洁、蓝紫色象征着幽静。

1.2观果类的色彩美。

在树种园林中此类花木主要作为夏秋观赏之用,或作为冬季点缀。

橙黄色的有枇杷、桔、柚,红色或紫色的有南天竹、枸骨、珊瑚石榴、花红、柿、枸杞、枣等。

其中枇杷既能观赏,又可供食用,各园颇多采用。

南天竹亦称天竹,冬季结红果,常与蜡梅合栽,也是园中常用的重要树种。

观叶类叶的色彩随着树种的环境不同而不同,有些还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而变化。

有的早春新绿,夏季浓绿,秋季红叶变化极为丰富。

在苏州园林中绿色类的有黄杨、桂花、广玉兰、枇杷、榕树、八角金盘、女贞、丝兰、棕榈等;春色类得有樟树、五角枫、茶条槭、秋色叶有爬山虎、卫矛、栾树、落羽杉、水杉、金钱松。

异色叶类有红叶李等。

2园林植物的形态美从树干的形态来看。

树干的直干型,如梧桐、泡桐、水杉、悬铃木、落羽杉、桉树等。

给人挺拔雄伟之感匍匐型的有铺地柏等。

丛生型的有南天竹、迎春等。

从树冠的形态来看,圆柱形的有,如塔柏、球形的有五角枫、伞形的有龙爪槐。

从树木的花、果、叶等形态来看;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春天盛开,气息豪放。

梅花随小,“一树独先天下春”。

玉兰树之花,亭亭玉立。

合欢的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花丝粉红,细长入缨。

络石的花排成右旋风车形。

让园林又有了一个奇特美。

3、园林植物的风韵美及对造“境”的分析风韵美也称“内容美”、“象征美”多为历史行成的传统美,是极富于思想感情的联想美。

人们往往以一种树作为形象,而成为一种事物的象征。

使其“人格化”。

从而产生一种心境。

园林植物的风韵美是植物对造“境”的一种升华。

植物与环境在苏州园林里,生机勃勃的植物,对于没有生命的建筑环境至关重要,正因为厅、廊、堂、榭的内外空间是依靠了植物的衬托,才显示了它与自然的呼应,才能有天然雕琢的意境。

所以,园林中的许多景点,便以植物的品种和寓意来命名。

如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花步小筑,网师园的竹外一支轩。

这时候花木在园林中不仅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主题。

这些观赏的主题隐喻在建筑的匾额里,就像遇到了知音一样相互欣赏,相互衬托。

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梧竹幽居亭等,其它各园此类名称也屡见不鲜。

远香堂位于拙政园中部,面园中荷花池。

“远香”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之句。

“倚玉”源自文征明拙政园诗“倚楹碧玉万竿长”,如诗所指,倚玉轩前原种植有竹。

“雪香”意为梅花,“云蔚”指山间树木茂密,梧竹幽居亭旁有梧有竹。

江南水量丰沛,温度、湿度都很高,可以入园的植物也就品种繁多。

据记载,在苏州园林中,树木、花卉和藤萝,就有100余科250余种,可供四季观赏。

品种虽多,但造园家于园林植物的具体配,却是十分考究,没有随意搭配。

他们注意植物的造型、色彩,尤其是人赋品格的特点,用以营造环境情趣与景观的构图。

苏州园林对花木种类的选用与士大夫阶层的意识形态、艺术标准以及园主们的喜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讲究近玩细赏的,则会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并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

这些植物,或富贵,如紫薇、榉树,象征高官厚禄;或简淡,如萱草让人忘忧,竹象征风雅闲适。

这些植物都渲染了深院幽亭的高雅气氛,或瓜棚豆架的田园情调。

就连水面栽种的荷花,栽多栽少,栽与不栽都是着意经营,拙政园占地 hm2,三分之一的面积都是水,造园者便养殖了大片的荷花;而占地只有 hm2的网师园,为了保持碧水荡漾的开阔感,就没有栽种那些香远益清的红粉佳人。

荷,一种多年生水生花卉,既可植于旷野湖藻,又可植根芳园宅地,并以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中国的荷文化,包容了丰富的精神内容。

文人说,荷,出淤泥而不染;佛陀说,人与莲没有两样,每人都有自己个别的先天条件,因为丰富的寓意,人们栽种了荷花,同时也栽种了自己。

因为当年苏州园林的主人,崇尚荷花的品质,荷花便成了一些园林的传统花卉。

不过主人们也爱别的花,象沧浪亭的兰花,留园的牡丹和芍药,早就远近闻名。

只因拙政园是着名的山水之园,水生的荷花便成了吴下名园花卉话题的首选,拙政园的荷花向来是一大景观,而与荷花有关的建筑也有许多处,芙蓉榭、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留听阁、藕香榭等等,串在一起就象是一根节节相连,段段同体的藕。

植物与古窗植物是融合园林建筑与自然空间的重要元素。

室内陈花,案上插瓶,固然是一种手段,但还不如使各种花木探窗,翠色倚门更有生趣。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苏州园林的一些厅堂与轩廊之间,在建造的时候,便安排了若干天井,并配置花石。

让人感到花石在建筑里,建筑在花石中,几无室内室外之分。

而可以让人在室内也能够直接观赏园林景色的,便是一方方精美的花窗了。

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绿上窗纱”,“窗间竹影”,“窗前月下”这些词汇,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

本来是一种出于实用的窗户,因为在视觉上,使人产生一种绘画感,所以,它往往成为一方赏心悦目的独特天地。

而苏州园林的窗户,更是把这种审美的功能,作了艺术的提升。

以园林的窗户为画框,让人看不尽桃红柳绿的妩媚,烟锁重楼的迷朦,竹影梅风的爽朗,冰清玉洁的玲珑是有千差万别的。

因此,也可以这样认为要深入发掘园林之美,就需要有一种独到的眼光。

这独到的眼光,便是每个人心中的漏窗。

在这里不得不谈一下有关程式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中,常常由于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或观赏者对它的主观认识,而形成一些既定或俗成的程式,如栽梅绕屋,院广梧桐,槐荫当庭,堤弯宜柳等等,这些程式常常会影响到风格的形成。

而“移竹当窗”这种程式是苏州园林里常用的一种程式,为当初多数园林主人所喜爱。

性喜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的竹,姿态挺秀,终年不凋,与松、柏并重。

且生长极快,不择阴阳,墙根池畔,皆可种植。

狭长秀丽的竹叶,聚簇斜落,显示出一种碧绿青青、潇洒脱俗的雅趣。

耐寒经霜的傲骨让它的适应力非常强。

苏州的园林主人就是看中竹的品性而视竹为知己,用栽种竹子来隐喻自己。

中国古代文人向来认为竹子具有“刚,柔,忠,义,谦,常,贤,德”这八种品德,遂将其比喻为君子。

苏州园林竹子广泛种植,把这种花木精神推向了极致。

“移竹当窗”这种植物营造方式,应采取自然式,不是一行行,而是要一丛丛,或是二三枝,耐荫的多种植于朝北的窗前。

推开窗户,玲珑苍翠之倩影,微风拂竹叶淅淅之声,清香之气飘然而至,这是何等的意境!难怪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得此竹窗之作: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

意取北窗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渐渐,逼人色苍苍。

烟通香蔼气,月透玲珑光。

植物与文人作为文人山水之园的苏州园林,其创作者最终的用心,是强调一种诗意,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如出一辙。

文人画讲究画意,也看中题款。

那些画面上的诗句,或是富有诗意的品题,使作品的内涵丰富了许多。

在苏州园林中,也有大量的文人品题。

这些品题,或是匾额,或是楹联,悬挂于厅堂,书刻于亭台,富有浓郁的书卷气。

它不仅提高了园林的格调,而且还在意境中具有点题的导向作用。

不管是即景杜撰而来,还是移花接木之作,它们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写景抒情都能富于哲理,紧扣主题却又意向纵横。

实际上,它们既是园林艺术的一种构成,又是景观立意的再度升华。

这些品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即传导了园林主人心目中的花木精神。

耦园的一副典型的园林楹联,把这种花木精神与文人品格的融合几乎推到了极致,“卧石听涛,满杉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芭蕉,一种生长极快的草本植物,有阔长的叶子,高大的身躯,常给人以稳重与沉穆的感觉。

假山旁,幽窗下只栽数本芭蕉,这园林里便添加了许多幽幽的绿。

夏天,暑日炎炎,溽热难当,芭蕉可以给人一片阴凉。

冬日,江南是一阵潮湿湿的冷,而这芭蕉的身姿,便又悄悄地包裹着春天的希望。

芭蕉,没有红红紫紫的花,只是绿的单纯。

单纯之美,原是一种很高的格调,无怪乎许多的艺术作品都将芭蕉作为吟唱的主题。

雨打芭蕉,当是最有意味的情境了。

造园者充分考虑到了雨中的园林所产生的观赏效果,早就筑就了留听阁或听雨轩之类。

这一派潇潇烟雨,也的确使这一幅写意的画卷充满了淋漓的气韵。

细雨霏霏,蕉叶上的雨声是轻轻的响,就像人在回忆绵绵往事,那样朦胧,那样淡远;雨下得大了,珠珠点点,又唱出了明明白白的天籁之歌。

对于十分专注的蕉窗听雨的人,那蕉叶上滑动的雨水,顺势而滴,就象是一颗颗滚落的心事。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年的那些园林主人,在将手中的一方官印换作了几枚闲章后,也将心中的仕途风雨换成了眼前的蕉窗之雨。

芭蕉,或可就是童年时代嬉戏玩耍的见证,或可就是少年时代寒窗苦读的伴侣,或可就是淹留他乡时回忆故土的念物,或可就是归隐江南后十分亲密的知音。

结束语酷爱游山玩水的苏轼曾对园林有过这样的评价,“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

意思是说亭台楼榭只要富有了,有了钱,就可以马上建造起来;而园林的花草植物却不是瞬间能长成的,这种花木营造需要十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营造。

如果中国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只是为了绿化,那种诗情画意般的感受便无处可寻了。

苏州园林的意境,乃依赖植物营造的韵致,若是缺少了“亭亭径直”般的诗意,“移竹当窗”般的画意和“蕉窗听雨”般的情致,便不会有名扬中外的苏州古典园林了。

参考文献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45-482、计成.园冶[M].赵农,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67-172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734、李进选付晓渝苏州园林植物配置6、尹航、李慧希漫谈苏州园林的植物造“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