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的故事内容

合集下载

史记里的历史故事6篇

史记里的历史故事6篇

史记里的历史故事6篇史记里的历史故事6篇史记里的历史故事1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前往上林苑。

他们登临虎圈(等于皇家动物园),汉文帝询问书册上登记园中饲养的动物有多少种类、每类有多少、牲畜繁殖、存活情况如何等,一连问了十几个有关的事项。

上林尉左顾右盼,一个都答不上来。

看管虎圈啬夫在一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极其周全。

汉文帝对上林尉说:“你是怎么当官的?没本事就不要当!”然后就打算把他免职,再提升那个虎圈啬夫来当上林尉。

张释之在皇帝问话时,一言未发,但对这个仆从在皇帝面前夸夸其谈,多方表现自己的作风已经不太满意了。

现在皇帝居然要他写诏书罢免原来的上林尉,而由这个官卑却伶牙俐齿的啬夫来接任,他认为不妥。

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文帝说:“是长者啊!”又再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说:“是个长者。

”张释之说:“既然皇帝也认为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都是有德有才的治国能臣,可是这两个人都曾在回答您的提问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尤其是周勃,皇上不久前还亲自问他全国一年判案多少?钱财收支多少?周勃也回答不出来,皇上并没有罢他的官,还认为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能臣。

史记里的历史故事2诸侯结盟吴王担心朝廷的削藩行动很快就会削到自己的头上,更何况自己与文帝有杀子之仇,就想借机公开图谋,起兵发难。

他担心力量不足,知道胶西王勇壮,好逞势斗胜,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和他强强联合,把握大些。

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鼓惑胶西王一起反叛朝廷。

应高不带书信,只是口头通报说:吴王不才,危在旦夕,也不愿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希望您明白他的好意。

胶西王也被说中了心事,急忙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应高说:现在皇帝任用奸臣,被奸邪之臣蒙蔽,他只顾眼前利益,听信谗言,擅自改变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对封国征求越来越多,诛罚贤良,情形日益严重。

俗话说:米糠吃完了就该吃米了。

吴王和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一旦被朝廷盯上,恐怕就不能安宁了。

史记中的故事15篇精选文档

史记中的故事15篇精选文档

《史记中的故事》史记中的故事(一):史记中的故事:完璧归赵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

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

恐见欺。

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

曲在我矣。

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

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

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

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

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中的故事(二):史记中的故事:赵奢秉公执法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71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

赵国都城邯郸城里,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九家大型店铺,分别由其九个官家负责,这九个官家侍仗权势,偷税逃税,抗拒缴纳国家税款,并将前去收税的税务官打伤。

赵奢闻此事,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冒着被杀、罢官的危险,依据当时的法律,果断地处死了这九个管家。

这下子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气势汹汹地找赵奢算帐,扬言要杀死赵奢不可。

赵奢镇定自如,据理力争:你是赵国国内受人敬重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国家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迥边的其他国家就会虎视耽耽,趁机侵犯我国,到时候,赵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荣华:以你平原君所处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上下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政权才能稳定。

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了,顿时怒气全消,内心十分惭愧,悄悄地走了。

赵奢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很快使赵国财务充实,国泰民安。

赵国也由一个不太富足的国家,成为春秋战国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史记中的故事(三):史记中的故事:张良拜师来源《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

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

史记的故事简短

史记的故事简短

史记的故事简短历史本身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历史故事,那么关于史记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史记的故事简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史记的故事简短篇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不允。

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

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

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

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

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

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

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

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

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史记的故事简短篇二:胯下之辱韩信一天在路上走着,遇见一个小混混,他拿起一个匕首,对韩信说:“你韩信不是厉害吗?有种你拿匕首杀我,如果你不想,那么马上从我两条腿之间爬过去。

”韩信忍耐了这个耻辱,从那个人的胯下爬了过去。

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而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史记历史故事

史记历史故事

《史记》中的历史故事1. 鸿门宴:项羽邀请刘邦赴宴,意图在席间杀害刘邦。

然而,刘邦凭借聪明才智和机巧逃脱了险境。

这个故事展示了刘邦的谋略和机智,也是楚汉相争的重要事件之一。

2. 荆轲刺秦王: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政。

他在献上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刺客的英勇和忠诚。

3. 勾践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报仇,每天卧薪尝胆,以激励自己不忘国耻。

他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成功灭掉吴国,实现了复国梦想。

这个故事展示了勾践的毅力和决心。

4. 纸上谈兵: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导致赵国大败。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经验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5. 背水一战:韩信率领汉军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击败赵军。

这个故事展示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6. 负荆请罪:廉颇因为自己的骄傲和嫉妒,多次与蔺相如发生冲突。

但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亲自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这个故事展示了廉颇的谦逊和勇气。

7. 指鹿为马:赵高为了篡夺秦朝政权,指鹿为马陷害忠良。

这个故事揭示了赵高的狡诈和残忍。

8. 霸王别姬: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与爱妾虞姬诀别。

这个故事充满了悲壮和浪漫色彩,展示了项羽的英勇和柔情。

9. 狡兔三窟:孟尝君为了逃脱秦国的囚禁,让食客冯谖为他准备了三个藏身之处。

这个故事展示了孟尝君的智谋和冯谖的忠诚。

10. 毛遂自荐: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抗秦的联盟。

这个故事展示了毛遂的勇气和自信。

这些故事只是《史记》中的一小部分,《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故事等待读者去探索。

史记里的故事五篇

史记里的故事五篇

史记里的故事五篇《史记》列传中记载了数百人,上至王侯,下至平民,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那你知道史记里的故事五篇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史记里的故事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里的故事五篇:作法自毙赵良的劝说没有起到作用。

不久,秦孝公就去世了,太子继承了王位。

太子的老师公子虔等人马上告发商鞅意图造反,于是新任秦王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被迫逃跑,他来到边境关口,想住旅店休息。

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说:“商鞅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所以对不起,我不敢收留您住宿。

”商鞅仰天叹息说:“唉!新法的弊端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他只得离开秦国潜逃到魏。

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导致魏军打了败仗,拒绝收留他。

商鞅还打算逃到别的国家,魏国人抓住他说:“你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还恐怕得罪秦国。

”于是把商鞅送回秦国。

商鞅回到秦国后,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属向北攻击郑国谋求生路,这时秦国出兵攻打商鞅,把他杀死。

秦惠王把商鞅五马分尸示众,还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虽被处死,其法却在秦国上下通行数十年,妇孺皆知,轻商观念深入人心。

秦国也得益于他的变法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商鞅是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下的,有点作茧自缚的味道!史记里的故事五篇:锋芒初露苏秦又游历了燕国,一年多以后才见到燕文侯,他才找到展示自己才能学说的机会。

他向燕文侯进言道:“燕国东面有朝鲜、辽东,北面有林胡、楼烦,西面有云中、九原,南有易水,土地面积纵横有两千多里,在役士兵几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六千匹,粮草足够维持数年。

南面有碣石山、雁门山丰饶的物产,北面的大枣、栗子也收益颇丰,百姓即使不耕种田地,仅凭大枣、栗子的收入也足够维持生计。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府之国了。

当今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不见兵戈战火,将士阵亡,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比得上燕国。

大王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燕国之所以能免受他国侵略,是因为有赵国做它南面的屏障,阻挡贪婪的秦国啊!秦国与赵国曾经五次交战,秦国获胜两次,赵国获胜三次,秦、赵双方的国力都有所削减,而大王依仗赵国屏障的庇护,从背后对双方都有所制约,这就是燕国不受侵略的原因。

十个简短的史记小故事

十个简短的史记小故事

十个简短的史记小故事1. 舜的孝顺舜的老爹和后妈还有弟弟,老想害死他。

让舜去修谷仓顶,他们就在下面放火。

舜拿着两个斗笠像超级英雄一样跳下来,跑了。

让他挖井,他们就往井里填土,舜早挖了地道又溜了。

可舜还是对他们好得很,他的孝顺把尧都感动了,尧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他。

2. 姜太公钓鱼姜子牙这老头,跑到渭水边钓鱼。

他那鱼钩是直的,还离水面三尺高。

别人都说他傻,他却说:“我这是钓王侯呢。

”周文王一听,觉得这人肯定有大本事,就去拜访他。

姜子牙就跟着文王走了,后来帮着文王、武王把商朝给灭了,成了周朝的大功臣。

3.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美人儿叫褒姒,这褒姒不爱笑。

周幽王想了个馊主意,点燃烽火台。

诸侯们以为有外敌入侵,都带着兵跑来。

褒姒看到诸侯们气喘吁吁、狼狈的样子就笑了。

诸侯们发现被耍了,很生气。

后来真有敌人来的时候,再点烽火,诸侯们都不来了,周幽王就被敌人给干掉了。

4. 蔺相如完璧归赵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来换。

赵王怕秦王耍赖,蔺相如就说他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发现秦王只想骗璧,不想给城。

蔺相如就骗秦王说璧上有小毛病,拿过来后就威胁秦王,要是不给城,就和璧一起撞碎。

秦王没办法,蔺相如就带着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了。

5. 负荆请罪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又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比廉颇的官还大。

廉颇不服气,说要给蔺相如难堪。

蔺相如知道了,就躲着廉颇。

他说秦国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他们俩,如果他俩斗起来,赵国就完了。

廉颇听了,觉得自己错了,就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两人成了好哥们。

6. 纸上谈兵赵括这小子,读了好多兵书,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

他爹赵奢是个名将,可知道自己儿子不行,说他只会纸上谈兵。

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到了战场上,完全不根据实际情况,只按兵书上的来。

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四十万赵军都被坑杀了。

7. 毛遂自荐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

平原君想带二十个门客一起去,挑来挑去还差一个。

史记的故事汇总5篇

史记的故事汇总5篇

史记的故事汇总5篇两千5261多年4102前,一位文人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1653不堕凌云之志”,以血作墨,心灵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

这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史记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史记的故事1中行说:逼我出使匈奴,我就给你好看汉文帝时期,匈奴的首领是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刚即位的时候,汉文帝继续实行和亲匈奴的政策。

这一次派去护送公主的使节是宦官中行说。

因为中行说是燕人,生长朔方,熟知匈奴情状,派他去也有窥探匈奴虚实兼收集情报的任务。

中行说不想远行,就借故推辞。

汉文帝不肯换人,定要中行说走这一趟。

中行说再也无法推辞,只好悻悻起程,临行前私下对人说:“我本来不想去,非要逼我去,可别怪我将来为害汉朝。

”听到这句话的人一笑置之,心想你不过只是一个阉人,能成什么大气候?大言不惭罢了。

一到匈奴,中行说就归降了老上单于,成为单于的亲信,开始兑现他的誓言了。

匈奴与汉和亲,汉朝赠给匈奴许多缯絮(丝织品)和食物,匈奴苦寒之地,又是游牧民族,哪里见过这些精致的衣服和可口的食物,所以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欢。

中行说进谏说:“匈奴的人口比不上汉朝的一个郡,但是匈奴之所以强大,独霸一方,是因为衣食都和汉不一样,不需要依赖汉朝供给。

现在单于您变更旧俗,爱穿汉朝的衣服,爱吃汉朝的食物,长此以往,恐怕汉朝的物品输入匈奴不过十成中的一二成,就足以使匈奴动心降汉了。

”单于和众人都将信将疑,中行说又举例说明:“穿上汉朝的丝织衣服,骑马在杂草和荆棘丛中奔驰,衣裤全都挂破了,哪里比得上我们的毡裘耐用?汉朝的食物虽然精致可口,哪里比得上我们的乳酪方便美味?”这番话说服了众人,从此就放弃了汉朝的衣食。

中行说又教单于左右学习数算,用以计算匈奴的人口和牲畜数量。

汉朝皇帝和单于所通的书简,历来长一尺一寸,上面写着“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的字样,然后才记载着赠送的物品和言语。

中行说教单于回复的书简,定为一尺二寸,所加的封印都比汉简宽大,称呼也傲慢得很—“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然后才记载着赠送的物品和言语。

和史记有关的十个故事

和史记有关的十个故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1、卧薪尝胆【出处】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去守墓和喂马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难过,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

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夜里睡在柴草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在吴国的羞辱。

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让人民安居乐业。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越来越强大,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并使越国成为春秋末期的强国。

【寓意】卧薪尝胆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方法,有时候身处逆境会使人更加坚强、勇敢,也会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

该成语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就被困难打倒,要学会在困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破釜沉舟【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事】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

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原文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原文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原文史记中的10个经典故事:1、卧薪尝胆【原文】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破釜沉舟【原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鸿门宴【原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记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纸上谈兵【原文】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记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5、狡兔三窟【原文】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里的记载:“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6、指鹿为马【原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7、四面楚歌【原文】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8、负荆请罪【原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记载:“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予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背水一战【原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里的记载:“汉将韩信率兵攻赵,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

史记中的故事大全

史记中的故事大全

史记中的故事大全史故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探究性、启发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学方法,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中的故事大全。

史记中的故事大全1:鸿门宴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

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

范增的预言在数年后应验:项羽和刘邦在随后的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败北,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项羽何许人也?那是响当当的西楚霸王,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

樊哙何许人也?一个杀狗的屠夫,因为和刘邦是老乡,跟随刘邦四处征战,才得以参加着名的“鸿门宴”。

不过樊哙没有资格入宴,只能站在营外守卫。

史记故事四则

史记故事四则

史记故事四则《史记》故事四则一、讳疾忌医扁鹊经过齐国,齐桓侯把他当作客人招待。

扁鹊去朝廷拜见齐桓侯,说:“您皮肤和肌肉之间有小病,不医治会加重。

”齐桓侯说:“我没有疾病。

”扁鹊走出来,齐桓侯对左右近臣说:“医生贪图功利,想医没有病的人来冒充自己的功劳。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说:“您血脉里有病,不医会加重。

”齐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走出来,齐桓侯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说:“您的肠胃之间有病,不医治会加重。

”齐桓侯不理睬。

扁鹊走出来,齐桓侯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望见齐桓侯就退出来跑走了。

齐桓侯派人询问他是什么缘故。

扁鹊说:“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汤药和熨药的效力能够达到。

病在血脉,针灸和砭法的效力能够达到。

病在肠胃之间,酒药的效力能够达到。

病在骨髓,即使是主管生死之神也无可奈何。

现在病在骨髓,因此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后,齐桓侯身体发病,派人去叫扁鹊,扁鹊已经逃走了,齐桓侯便死去了。

************************************************************************ *二、破釜沉舟秦国大将章邯打败了项梁之后,渡过黄河,去攻打赵国,打垮了赵军。

然后又围攻钜鹿,把赵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都包围了起来。

楚怀王任命项羽为鲁公、次将军,去救援赵国。

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兵渡过漳水,去救援钜鹿,但首战失败。

于是项羽就亲自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

上岸后,命令士兵把所有渡船都沉入水底,把锅碗瓢盆等炊具都砸烂了,把住的房屋也全部烧毁,只随身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必须要决一死战,不许有一点退却之意。

楚军到达钜鹿,多次激战,断了秦军的粮道,打垮了秦军,秦国将领被杀的杀,被抓的抓,只有大将涉间拒不投降,自焚而死。

成语“破釜沉舟”,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 ******1三、张良拜师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

关于《史记》的故事

关于《史记》的故事

关于《史记》的故事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寓言,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例子:
1.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做苦工。

为了铭记在吴国的羞辱和复仇,越王勾践每天夜里睡在柴草上,并在门上悬挂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

2.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一起为官。

由于蔺相如的功劳超过廉颇,引来了廉颇的嫉妒和侮辱。

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忍让和国家至上的精神后,感到惭愧,于是背着荆条去找蔺相如请罪。

3. 鸿鹄之志:秦朝末年,陈涉出身贫寒,为人耕田。

他常常叹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史记中的故事15篇精华版

史记中的故事15篇精华版

《史记中的故事》史记中的故事(一):史记中的故事:完璧归赵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

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

恐见欺。

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

曲在我矣。

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

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

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

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

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中的故事(二):史记中的故事:赵奢秉公执法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71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

赵国都城邯郸城里,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九家大型店铺,分别由其九个官家负责,这九个官家侍仗权势,偷税逃税,抗拒缴纳国家税款,并将前去收税的税务官打伤。

赵奢闻此事,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冒着被杀、罢官的危险,依据当时的法律,果断地处死了这九个管家。

这下子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气势汹汹地找赵奢算帐,扬言要杀死赵奢不可。

赵奢镇定自如,据理力争:你是赵国国内受人敬重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国家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迥边的其他国家就会虎视耽耽,趁机侵犯我国,到时候,赵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荣华:以你平原君所处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上下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政权才能稳定。

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了,顿时怒气全消,内心十分惭愧,悄悄地走了。

赵奢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很快使赵国财务充实,国泰民安。

赵国也由一个不太富足的国家,成为春秋战国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史记中的故事(三):史记中的故事:张良拜师来源《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

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史记》,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司马迁创作的一部不朽之作。

这部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西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以其博大精深的史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读者。

一、项羽刘邦本记与楚汉之争故事简述:项羽和刘邦是秦末两大军事集团的首领,他们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项羽英勇善战,威震四方,但他的残暴和刚愎自用导致人心离散;刘邦则以仁爱和谋略赢得民心,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的人格品质和行事作风对组织成败至关重要。

同时,也揭示了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二、韩信点兵与兵法智慧故事简述: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他到赵国应聘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身份,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点兵。

他让士兵们以一种特定的队形列队,然后根据士兵的身高和体型进行选拔。

这种独特的点兵方式让赵王大为欣赏,任命韩信为将。

启示:这个故事展示了韩信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灵活变通,不拘泥于传统方法。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与知人善任故事简述:韩信在楚汉之争中表现出色,但并未得到刘邦的完全信任。

萧何看出韩信的才华,力荐刘邦重用韩信。

为了追回韩信,萧何连夜骑马狂奔,不惜冒着危险在月下追赶。

最终,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封韩信为大将军。

启示:这个故事强调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萧何独具慧眼,发掘并扶持了韩信,展示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素质。

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人才要信任和重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四、晁错削藩与中央集权故事简述:西汉时期的晁错认为诸侯王权力过大,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

他建议景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但这一举措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和抵制。

最终,晁错的改革触动了地方利益,导致他被杀。

启示: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斗争。

晁错勇于改革,但忽视了地方势力的利益。

这提醒我们在改革中要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平衡点。

五、缇萦上书救父与孝道精神故事简述:缇萦是汉朝民间女子,她的父亲因被人诬告而被判刑。

史记中的故事15篇

史记中的故事15篇

史记中的故事15篇史记中的故事史记中的故事(一):史记中的故事:完璧归赵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

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

恐见欺。

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

曲在我矣。

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

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

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

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

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中的故事(二):史记中的故事:赵奢秉公执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71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

赵国都城邯郸城里,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九家大型店铺,分别由其九个官家负责,这九个官家侍仗权势,偷税逃税,抗拒缴纳国家税款,并将前去收税的税务官打伤。

赵奢闻此事,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冒着被杀、罢官的危险,依据当时的法律,果断地处死了这九个管家。

这下子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气势汹汹地找赵奢算帐,扬言要杀死赵奢不可。

赵奢镇定自如,据理力争:“你是赵国国内受人敬重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国家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迥边的其他国家就会虎视耽耽,趁机侵犯我国,到时候,赵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荣华:以你平原君所处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上下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政权才能稳定。

”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了,顿时怒气全消,内心十分惭愧,悄悄地走了。

赵奢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很快使赵国财务充实,国泰民安。

赵国也由一个不太富足的国家,成为春秋战国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史记中的故事(三):史记中的故事:张良拜师《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

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史记中的故事(精选22篇)

史记中的故事(精选22篇)

史记中的故事史记中的故事(精选22篇)《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史记中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史记中的故事篇1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史记中的故事篇2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

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

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

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

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通用6篇)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通用6篇)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通用6篇)史记中的经典故事篇1太公佐周西伯从羑里逃脱之后,就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

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跑来都归顺周国,这多半是吕尚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去世后,吕尚继续辅佐刚刚继位的武王。

在武王准备伐纣之前,派人占了一卦,可是卦文显示不吉利,并且将有风雨来临。

群臣都很恐惧,认为现在不宜出兵,只有吕尚坚持劝武王进军,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出兵伐纣。

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取得了伐纣战争的胜利。

武王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定民心。

他进行祭天仪式,向神祇禀告攻打罪恶商纣之事;并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和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民;他还加高被纣王害死的大臣比干的墓,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地,修治周代政务,这些措施大多是采用了吕尚的谋策。

在吕尚的辅佐下,武王统治下的周朝很快就兴盛起来。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篇2劝魏事秦第二年,秦国想要再次攻打魏国。

就先打败了韩国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诸侯们惊恐不安。

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魏国的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过三十万。

四周地势平坦,畅通四方,也没有名山大川阻隔。

魏国南为楚国,西为韩国,北为赵国,东为齐国。

魏国地处中央,不敢得罪任何诸侯,否则便会引来他们的攻打,而光是驻守边境的士兵就不下十万人。

“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妄想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

然而,即使是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时候呢,大王如果还打算依靠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而结成的联盟,那必将遭到失败。

假如大王不跟随秦国,秦国出兵截断赵魏通道,那么赵军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而魏国北上合纵联盟的道路就断绝了。

韩国害怕秦国,秦、韩合为一体,进而攻打魏国,那么魏国的灭亡就为时不远了。

“所以大王不如跟随秦国。

如果您这么做了,那么楚国、韩国一定慑于秦国的强大,而对大王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里面的故事内容
刘邦在攻打黥布的时候,被乱箭射中,在回来的路上得了重病。

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
名医。

医生进宫拜见,刘邦问医生病情如何。

医生欺瞒他说:“可以治好。

”刘邦知道是
在骗他,就骂他说:“我原是一介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刘邦最终没有让他治病,赏
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他走了。

不久,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
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刘邦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的继任者。

刘邦想了一
下说:“王陵可以。

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

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
自担当重任。

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
太尉。

”吕后再问以后的事,刘邦就摇摇头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逝世。

吕后和审食其商量说:“那些将领先前和皇帝同
为平民百姓,后来北面称臣,这些人就常常流露出不服气的样子,现在让他们侍奉年轻的
新皇帝,一定会叛乱。

如果不族灭他们,天下就安定不了。

”因此,吕后隐瞒了刘邦去世
的消息,过了四天还不发丧。

有人得知后,告诉了郦商。

郦去见审食其,对他说:“我听
说皇帝已驾崩四天了还不发丧,而且还要杀掉所有的将领。

如果真的这样做,天下可就危
险了。

陈平、灌婴率领十万大军镇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大军平定燕地和代地。

如果让他们听说皇帝驾崩了,诸将都将遭杀戮,他们必定把军队联合在一起,回过头来进
攻关中。

那时候大臣们在朝廷叛乱,诸侯们在外面造反,覆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审食其
进宫把这告诉了吕后,吕后权衡再三,赶紧发布了刘邦逝世的消息,并让自己的儿子刘盈
继承了皇位。

后来,吕后拜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相权。

王陵对此极为不满,便
借口有病而免职回家,不再过问朝廷之事。

左丞相陈平被任命为右丞相,而辟阳侯审食其
被任命为左丞相。

左丞相不处理具体的政务,他只是监管宫中的事务,如同郎中令一样。

正因为如此,审食其能够很方便地获得太后的宠幸,掌握了决策政务的权柄,公卿大臣们
的章奏、意见都必须通过他才能够上达到太后那里。

很快吕后就追尊郦侯的父亲为悼武王,打算以此作为封自家子弟为王的过渡。

几个月以后,吕后开始实施她的想法。

为了服众,她先封高祖时期的功臣郎中令冯无
泽为博城侯。

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去世以后,吕后不仅赐以鲁元太后的谥号,还将鲁元与
宣平侯张敖所生的儿子张偃封为鲁王。

此后,她又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并且
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封齐王的丞相齐寿为平定侯;封少府阳城延为梧侯。

接着,她便
封吕氏宗族里的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

吕后想要进一步地封吕氏子弟为王。

为了慎重起见,她先将惠帝后宫嫔妃所生的儿子
分封。

紧接着,吕后向大臣们暗示了她的意图。

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封郦侯吕台为吕王,
太后极为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太后的二哥吕释之去世以后,他的嗣子犯了罪而被废黜。

于是,吕后改封他的弟弟为胡陵侯。

几个月以后,吕王吕台去世,朝廷赐他谥号为肃
王,并且让他的儿子吕嘉接续为王。

过了一年多,吕后封吕氏宗族里的吕须为临光侯、吕
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为了服众,她又同时封刘姓五位诸侯王的丞
相为侯。

大量吕氏被封为王,使吕后的权力更大,发布号令时更加肆无忌惮。

吕后死后不久,齐王联合各个诸侯起兵反对吕氏。

吕禄、吕产想要在关中发动叛乱,
但是既畏惧朝内的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又畏惧朝外的齐、楚等国的军队,同时也害怕
带兵在外的灌婴反叛他们,打算等灌婴与齐军交战以后再发动叛乱。

但是内外形势越发危急,使得吕氏集团内的另一些人主张立即发动叛乱。

吕氏宗族处在犹豫不决之中。

周勃、陈平等老臣打算诛灭吕氏宗族以维护汉家天下。

但周勃身为太尉却没有掌握军权。

当时,曲周侯郦商年老有病,他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很要好。

周勃与陈平为了得到军权,便谋划派人劫持了郦商,以此要挟他的儿子郦寄,让他去欺骗吕禄交出军权。

郦寄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办,便找到吕禄对他说:“高帝与吕后一同平定了天下,刘氏之
中有九人受封为王,吕氏之中有三人受封为王。

这都是君主与大臣们共同商议而作出的决定,并且已经遍告诸侯,诸侯们都认为这样做合适。

如今吕后逝世,皇上年幼,而您佩戴
着赵王的印章,却没有迅速前往自己的封国去镇守藩地,仍然做着上而统兵留驻在京城。

此举会招致诸位大臣们的猜疑。

您为何不上缴的印信,把军队交给太尉去统领呢?您还应
该劝说梁王,让他也辞去相国职位,和大臣们订立盟约以后前往自己的封国。

这样,齐国
的军队必然会撤回国,大臣们也会安心。

吕氏一族可以世代安定兴旺,您也可以高枕无忧
地统治方圆千里的王国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